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doc
《湖泊科学》征稿简则
《湖泊科学》征稿简则《湖泊科学》(ISSN1003-5427;)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目前为双月刊,每单月6日由科学岀版社岀版.主要刊载反映湖泊(含水库)及其流域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有关的各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地理学等)以及湖泊工程、流域综合管理的理论性或应用性研究论文、简报和综述等,重点报道水体富营养化与水华防控、污染物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生物多样性保育与水体生态恢复、河湖生态水文与水资源保护、湖泊沉积与全球变化等方向的最新原创性、高水平研究成果.《湖泊科学》目前己被国内所有权威数据库列为核心期刊,并被EI、Scopus等数十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学科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位居国内前列,多次荣获“中国百种杰岀学术期刊”称号.《湖泊科学》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脚踏实地,公正公平,以构建国内最权威的湖泊科学知识创新服务和学术岀版交流平台为己任,服务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安全和水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充分发挥其在国内湖泊科学学术交流中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导向性,积极提升国际显示度和国际影响力.1作者须知(1)投稿:请登录《湖泊科学》网站()投稿系统投稿.(2) 伦理:作者、审稿人、编辑须共同遵守《湖泊科学》岀版伦理规范(详见网站之投稿须知).作者必须提交投稿声明,保证来稿无抄袭、剽窃、侵权等不端行为.严禁一稿两投.(3)审稿:通过初审的论文将邀请至少3位同行专家外审,编辑委员会将在送外审后2个月内给岀修改后发表、修改后再审、大修后建议重投或退稿的处理意见并转达作者.《湖泊科学》不收稿件审理费.(4)稿件修改、发表与退稿:值得发表的论文一般需要作者根据审稿意见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改,作者修改时须提交针对每一条审稿意见的详细说明;对审稿意见有异议的,要陈述理由.拟发表论文作者须签署并提交论文著作权转让声明.作者须将论文的版权(含印刷版、电子版以及网络版等)完全转让给本刊.稿件一经刊登,《湖泊科学》将按有关规定向作者收取版面费、付稿酬,并赠当期期刊若干本.(5)编辑部联系方式:210008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电话:************; 86882040.传真:************.E-mail:****************.cn或**************或*******************.2来稿要求来稿不限篇幅,作者须同时提交添加行号的DOC和PDF格式文件,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投稿声明、附图、附表等)请以附件上传.论文中的原始性、支撑性的基础数据图表,建议列为附件;论文最后岀版时将不再印刷此类信息,但是在论文电子版中会一一体现.《湖泊科学》接收各类型中、英文来稿.英文论文须提交中文标题、摘要等信息.稿件务必论点明确、数据可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文字精炼.研究论文正文一般应含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和参考文献.字体、字号、版式要求等请参考最新岀版的论文样式.标题一般只列三级.术语缩写、变量符号等务必规范统一,并正确标注大小写、上下标和正斜体,请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1)标题、作者信息和脚注:标题应简洁明了,突岀主题,便于检索、分类.作者署名及排序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脚注请注明论文资助来源(如基金等)和通信联系人E-mail.(2)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措辞要求简练、准确、独立、连贯,一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要求不分段,无缩略语,无引文.英文摘要建议1000~1500字.关键词以3~8个为宜,建议充分列岀读者可能检索得到而且与标题不重复的主题词.(3)致谢:除署名作者外,论文成文过程中如资料采集、野外考察、实验分析、数据处理、修改完善等得到的个人及单位的支持和帮助,都应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一一致谢.(4)图表和参考文献:图、表随正文排版;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图、表题均要求中、英文对照.地图类国界线请按照中国地图岀版社岀版的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绘制.参考文献须尽量为公开岀版的文献.请按文中引用文献先后次序著录,以数字上标标示.中文文献要求同时中、英文对照著录.更多投稿事宜,请通过《湖泊科学》官网()了解.。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地理所”)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研究机构,成立于1956年。
南京地理所致力于地理科学和湖泊环境研究,是我国最早设立的专门从事区域地理和湖泊环境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湖泊研究机构之一南京地理所的研究领域包括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
该所先后建立了湖泊湿地、地貌与灾害、环境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与区域规划等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研究所还设有科技服务部、综合办公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支撑机构。
南京地理所拥有一支由院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副研究员等高水平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
他们在国内外地理学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曾获得过多项国际国内奖项和荣誉。
这些科研人员在地理学和湖泊环境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其中,不少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地理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地理所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并被广泛引用。
南京地理所还承担了一些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展对于推动我国地理科学和湖泊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南京地理所还与国内外多个研究机构开展了合作,并举办了一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
除了科研工作,南京地理所还进行教育培养和人才培养工作。
该所设有研究生学位授权单位,开设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硕博人才。
南京地理所还注重科普宣传工作,定期举办科普讲座和推出科普读物、电视节目,并参与公众科学教育活动。
总的来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是我国地理科学和湖泊环境研究的重要机构。
通过多年的发展,南京地理所在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为推动我国地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_企业报告(业主版)
报告时间:
2023-08-16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供应 商、代理机构、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招标采购行为分析,为目标单位招标采购管理、采购效率 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帮助目标单位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中介机构等快速了解目 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竞争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单位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项目总金额(万元)
(不含费率与未公示金额)
¥1238.67
同比增长:4.6%
平均金额(万元)
¥11.36
同比增长:-15.6%
平均节支率
9.1%
同比增长:-22.9%
*平均节支率是指,项目节支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节支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1.2 需求趋势
近 3 月(2023-06~2023-0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 所采购电子验收单公示
南京仟芃盛信息工 程有限公司
2.7
TOP6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 所采购电子验收单公示
南京崇典信息科技 有限公司
2.6
TOP7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 所采购电子验收单公示
南京仟芃盛信息工 程有限公司
2.4
TOP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 所采购电子验收单公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 所货物项目 DD23062712053620_FNVCqh.p
《湖泊科学》投稿指南
《湖泊科学》投稿指南《湖泊科学》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反映湖泊(含水库)及其流域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下资源、生态、环境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刊载与湖泊科学有关的各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地理学等)以及湖泊工程、流域综合管理的理论性或应用性研究论文、简报和综述.《湖泊科学》目前为双月刊,每1、3、5、7、9、11月6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论文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1)稿件务必论点明确、数据可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文字精炼.论文一般应含标题、中英文摘要(含关键词)、正文(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等)、致谢和参考文献.其中,前言应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并说明本文的研究出发点和意义;讨论应结合有关文献对论文结果进行充分比较和评价.要充分引用近几年最新的国内外相关期刊相关文献成果(尤其应与近年的相关工作进行比较),突出论文的科学性和创新性.(2)来稿要求:请参考最新出版的《湖泊科学》样式(如字体、字号、版式要求等)对论文进行排版.请给来稿正文添加行号,以便审稿专家审阅;除提交来稿的DOC文件外,请同时提交一份来稿的PDF格式文件.(3)标题、作者和单位和脚注:论文题目应简洁明了,突出主题,便于检索、分类,一般不超过20字.作者署名及排序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单位请列出全称、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脚注请注明论文资助来源(如基金课题等)和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E⁃mail);以及论文联系人.(4)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150~300字,内容包括研究目的、地点、方法、结果和结论.要求不分段,无缩略语,无引文.英文摘要字数1000~1500字,必须突出论文的主题,充分反映论文的创新点.关键词以3~8个为宜.(5)量和单位:请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避免使用亩、ppm、ppb等单位.(6)致谢:论文成文过程中得到的各种支持和帮助,如数据资料的获得、野外考察的参与、室内实验分析以及论文构思写作修改中的指点等,无论是来自个人(除署名作者外)还是单位,都应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一一致谢.(7)图、表要求:图、表随正文排,力求精简,图、表内容不得重复.图、表题均要求中、英文对照.i)表格:除非特殊要求,一般使用三线表,即表中不得出现竖线,尽可能少添加横线;表注要充分.ii)图:图件须清晰,无底纹、无底框线,尽量采用黑白线条图(或彩色图),要求线条清晰,层次分明,主线(函数线)粗0.25~0.5mm,辅线(坐标线)粗0.25mm,字号以六号字为准.坐标物理量和单位应标示为:物理量/单位,如TP/ (mg/L),时间/h等.地图类国界线请按照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绘制.iii)图像:所有图像(如照片、图片)分辨率一般要求不低于600dpi,并请提供.EPS格式文件.(8)参考文献:须为公开发表的文献,数量一般不得少于10条,建议多引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的最新文献.请按文中引用文献先后次序著录,相应正文中以上标[×]标示.中文参考文献要求同时中英文对照著录.具体著录格式请参阅《湖泊科学》网站()有关参考文献著录要求.2作者须知(1)投稿:请登录通过投稿系统投稿.来稿务必注明作者详细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电话、E-mail 等).作者必须保证投稿无抄袭、剽窃、侵权等不端行为,并在投稿时如实声明.严禁一稿两投.(2)审稿:符合《湖泊科学》格式规范和要求的论文将送至少3位同行专家审阅,《湖泊科学》编辑委员会将在收稿后3个月内决定论文是否值得发表.《湖泊科学》不收稿件审理费.(3)稿件修改、发表与退稿:值得发表的论文一般需要作者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改,作者修改时需另文附针对每一条审稿意见的逐条说明;对审稿意见有异义的,要陈述理由.拟发表论文作者必须签署著作权转让声明,须将论文的版权(含印刷版、电子版以及网络版)完全转让给本刊.稿件一经刊登,《湖泊科学》将按规定收取版面费,即付作者稿酬,赠当期期刊若干本.(4)编辑部联系方式:210008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湖泊科学》编辑部.联系电话:************;86882040.传真:************.E⁃mail:****************.cn或**************.(5)更多事宜,请登陆《湖泊科学》网站()了解.。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生入学专业课试题2002-2008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自然地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1、输沙模数2、环境容量3、生物指示现象4、土壤吸收性能二、简答题(每题8分)1、简述东亚季风的形成及影响范围。
2、简述山地景观垂直地带性,并举例说明。
3、简述河流阶地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1、试述热量水分平衡及其在流域环境地理研究中的作用。
2、试述我国湖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与缓解对策。
3、试述地理环境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生态功能区划的意义。
4、试述江(河)-湖泊-海洋相互作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200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任选四题,每题4分)1、土壤缓冲性2、流水地貌3、剖面漫流4、纬向环流5、径流系数 湖泊补给系数二、简答题(每题8分)1、简述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成因和特点。
2、简述城市生态系统及其主要特征。
3、简述人地关系理论。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1、试述自然区划的概念与基本方法。
2、请你利用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失衡的原理,谈谈对湖泊富营养化形成和湖泊生态修复的理解。
3、试述湿地的基本类型及其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
4、举例论述现代环境变化过程中的人地相互作用机制。
2004年自然地理一.名词解释(任选四题,每题4分)1、水体沼泽化2、环境效应3、土壤氧化还原作用4、地带性规律5、生态交错带二.简答题(每题8分)1、举例说明流域系统的整体性与层次性。
2、简述自然保护的基本概念及对社会与自然协调的意义。
3、简述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1、试述生物圈等级理论的主要内容。
2、试述地理环境中水文现象与地貌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
3、试述中国黄土地貌形成的环境背景。
4、试述区划研究与类型研究的差别与联系。
2003自然地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非恒定流2、梅雨3、小冰期4、生态位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简述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2、简述青藏高原的纬度位置和高原地势在高原气候形成中的作用3、简述湖泊生态系统的特征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1、论述长江流域洪水发生的主要原因2、举例论述现代环境演变过程中的人地相互作用机制3、城乡交错带的环境特征与问题4、试述自然地理各要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2002自然地理学试题一. 名词解释(每题2分)1流域复合生态系统2水循环3气候模拟4牛轭湖5生物放大作用二. 简答题(每题10分)1简述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2简述土壤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3简述大气环流引起的水体定向运动三. 问答题(任选3题,每题20分)1 试述东亚季风的形成及对我国自然地带分异的影响。
湖泊光学-研究生课程
夏季天然太阳辐射照射下CDOM吸收和荧光变化
(Zhang et al., Hydrobiologia, 2009, 627:159–168 )
4、固有光学特性
(颗粒物、浮游植物吸收、散射)
固有光学特性-总颗粒物吸收:
颗粒物吸收的3种光谱类型
夏、冬季颗粒物吸收的光谱分布
(Zhang et al., Hydrobiologia, 2007, 592:105–120 )
二、湖泊光学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湖泊光学概念及理论框架
表观光学特 性:透明度、 反射率、漫 射衰减系数、 真光层深度 R、Rs
向上辐射
风浪波动 纯水 颗粒物 后向散射 散射光 CDOM
浮游植物
Iz
非色素颗粒物 再悬浮
2016/7/19
固有 光学特性: 吸收、 散射、后向散射系数等
湖泊光学中的参数:
a( ) 2.303D( ) / r
颗粒物吸收系数采用定量滤膜技术测定:
S a p ( ) 2.303 OD s ( ) V
ODs 0.378OD f 0.523OD f
a ph ( ) a p ( ) ad ( )
2
OD f 0.4
a *ph ( ) a ph ( ) / Chla
固有光学特性-非色素颗粒物吸收:
非藻类颗粒物吸收光谱
典型站点非藻类光谱吸收系数实测值与模拟值对比
(Zhang et al., Hydrobiologia, 2007, 592:105–120 )
固有光学特性-浮游植物吸收:
c cw () cCDOM c ph () cd ()
a aw () aCDOM a ph () ad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简介
年 6月 迁 南 京 , 15 9 3年 成 立 中 国科 学 院 地 理 研 究 所 。 15 9 8年 1 0月 大 部 分 人 员 迁 往 北 京 , 留 在 南 京 部 分 组 建成 中 国科 学 院南京 地 理研 究所 ,18 9 8年 1月 改 为 现 名 。 中 国 科 学 院 院 士 黄 秉 维 、 任 美 锷 、周 立 三 曾 先 后 担 任 所 长 。 南 京 地 理 与 湖 ? 研 究 所 现 有 职 工 2 2人 ,其 中 中 国 科 学 院 院 士 1人 ,研 究 员 2 白 1 2人 , 副 研 究 员 和 高级 工 程师 6 2人 。 现 设 有 地 理 学 博 土 后 流 动 站 , 自然 地 理 学 博 士 学 位 授 予 点 , 以及 自然 地 理 学 、人 文地 理学 硕士学 位 授予 点 。在学 博士 生 3 9人 , 硕 士 生 2 4人 ,在 站 博 士 后 5人 。 南 京 地 理 与 湖 ? 究 所 是 全 国 惟 一 以 湖 泊 一 流 域 系统 为 研 究 对 象 的 综 合 研 究 机 构 ,于 2 0 白研 0 1年 8月 进 入 中 国 科 学 院 知 识 创 新 工 程 试 点 单 位 序 列 。 按 照 《 识 创 新 工 程 试 点 方 案 》 南 京 地 理 与 湖 泊 研 究 所 的 总 知 , 体 科 研 目标 是 :紧 扣 国 家 在 湖 泊 一 流 域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与 生 态 环 境 建 设 方 面 的 强 大 需 求 , 以 湖 ? 一 流 域 系 统 白 为 研 究 核 心 , 在 湖 ? 资 源 与 环 境 、 湖 泊 一 流 域 相 互 作 用 以及 流 域 发 展 与 管 理 三 大 领 域 开 展 基 础 性 、 战 略 性 白 和 前 瞻 性 研 究 , 阐 明 不 同 类 型 湖 ? 演 变 过 程 机 制 与 空 间 分 异 规 律 ;揭 示 经 济 快 速 发 展 条 件 下 湖 泊 及 其 流 域 白 环 境 恶 化 机 制 ;提 出 湖 ? 白环 境 整 治 的对 策 、技 术 和 流 域 优 化 管 理 模 式 , 为 流 域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与 生 态 环 境 建 设 提 供 科 学 依 据 与 技 术 支 撑 ,创 新 发 展 环 境 湖 泊 学 和 流 域 管 理 学 。 南 京 地 理 与 湖 ? 究 所 的 战 略 定 位 是 :瞄 准 国 家 在 湖 ? 及 流 域 资 源 合 理 开 发 、 生 态 环 境 建 设 和 经 济 可 白研 白 持续 发展 等方 面 的迫切需 求 ,以湖?一 流 域系 统为 核心 ,在湖? 白 白资 源 与 环 境 、湖 ? 一 流 域 相 互 作 用 、 流 域 白 发 展 与 管 理 三 大 领 域 , 开 展 原 创 性 与 应 用 基 础 性 研 究 , 为 我 国湖 ? 源 的 合 理 利 用 与 生 态 环 境 改 善 、流 域 白资 可 持 续 发 展 提 供 决 策 依 据 与 关 键 技 术 。 成 为 地 域 特 色 鲜 明 、 学 科 综 合 优 势 显 著 、 国 家 知 识 创 新 体 系 中不 可 替 代 的国 际著名 湖? 学 和 流域 管理科 学 创新基 地 和高 层次 人才 培养 基地 。 白科 我 国湖? 白类 型 众 多 , 流 域 经 济 发 展 与 湖 ? 生 态 环 境 问 题 突 出 , 为 湖 泊 科 学 和 流 域 管 理 科 学 研 究 提 供 了 白 非 常 好 的 发 展 契 机 。 南 京 地 理 与 湖 ? 研 究 所 在 中 国 科 学 院 知 识 创 新 工 程 试 点 工 作 中 , 通 过 湖 ? 一 流 域 系 统 白 白 的 研 究 ,融 合 该 所 传 统 的 湖 泊 科 学 和 区 域 地 理 学 两 大 优 势 学 科 , 充 分 发 挥 该 所 湖 泊 一 流 域 自然 与 人 文 综 合 研 究 的 学 科 优 势 ,在 环 境 湖 ? 和 流 域 管 理 学 等 方 面 , 加 强 原 创 性 工 作 。 开 展 与 世 界 著 名 研 究 机 构 的 全 面 自学 合 作 ,加 大 吸 引 海 内 外 优 秀 人 才 的 力 度 , 提 高 国 际 竞 争 能 力 ,加 快 园 区 建 设 与 研 究 设 备 更 新 的 速 度 ,争 取 在 较短 的时 间 内成为 有 国际影 响力 的高 水平 研究 所 。 在 科 研 方 面 确 定 了 三 大 研 究 领 域 、7个 研 究 方 向 :在 湖 ? 资 源 与 环 境 研 究 领 域 有 湖 ? 代 过 程 、湖 ? 白 白现 白 环 境 演 变 、 湖 泊 环 境 工 程 3个 研 究 方 向 ;在 湖 泊 一 流 域 相 互 作 用 研 究 领 域 有 物 质 输 移 与 模 拟 、灾 害 演 变 与 调 控 2个 研 究 方 向 ; 在 流 域 发 展 与 管 理 研 究 领 域 有 流 域 经 济 发 展 与 空 间 优 化 、流 域 资 源 利 用 与 环 境 效 应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生入学考试科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3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环境科学概论准考证编号得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生物污染2、水体营养程度3、生化需氧量4、有毒化学物质污染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中国地表水富营养化问题比较普遍,你认为主要成因和控制途径是什么?2、简述有机污染物的几种降解方式。
3、简述农业污染与农村污染地区别。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就中国环境问题的特点及国家在应对这些问题方面的策略谈谈你的看法。
2、除海洋外,地表水体有那几种主要污染类型及表现形式,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叙述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或水底沉积物)中的主要迁移转化机理,并能例举一类有机物说明。
4、有人把城市森林或大片绿地称为城市的“绿肺”,请给出“绿肺”的净化功能。
2003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生态学准考证编号得分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生态因子2、窄温性3、生态金字塔4、食物链(网)二. 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简述种群逻辑斯谛增长型的特点。
2、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过程是如何受各种变量调节的?3、请运用生态学中“限制因子概念”说明湖泊富营养化形成的可能原因。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述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2、试述水分对生物有何影响以及生物如何适应的?3、试述氮是如何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各种要素之间循环的?请画图示之并作必要的文字说明。
4、在生态系统发育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结构和功能变化特征?2003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环境生物学准考证编号得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优先污染物2.生态毒理学3.富营养化4.生物标志物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简要介绍水体受污染后的自净作用过程。
2.简述确定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有哪几种类型生物测试方法?3.简述在氧化塘处理废水过程中,藻和菌起着什么作用?它们的关系如何?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述影响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作用的环境和生物学因素。
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演变及研究进展
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演变及研究进展
张运林;秦伯强
【期刊名称】《上海环境科学》
【年(卷),期】2001(020)006
【摘要】结合多年来对太湖的实地调查研究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综述太湖近几十年来水体富营养化演变趋势,其主要表现为N、P营养盐的增加、水华的频繁暴发、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剧等.并就近期开展的太湖富营养化及其防治的研究作了介绍.【总页数】3页(P263-265)
【作者】张运林;秦伯强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
【相关文献】
1.太湖冲山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作用 [J], 李婧慧;沈振华;吴荣华;张海建
2.太湖富营养化水体除藻工艺分析研究 [J], 王利平;严雪琦;马佳慧;许霞
3.洱海水体富营养化的演变及其研究进展 [J], 韩涛;彭文启;李怀恩;毛战坡
4.太湖富营养化水体比辐射率测量及MODIS水体温度反演应用 [J], 阎福礼; 林亚森; 王世新; 周艺
5.太湖富营养化水体比辐射率测量及MODIS水体温度反演应用 [J], 阎福礼;林亚森;王世新;周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地理研究所,1940年8月在重庆北碚成立。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秉维、任美锷、周立三曾先后担任所长。
现有职工152人,其中科技人员123人,进入创新试点人员89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25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52人。
现设有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及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目前在学研究生总数为126人,其中博士生78人,硕士生48人;在站博士后15人。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是全国唯一以湖泊—流域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综合研究机构,于2001年8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序列。
研究所的战略定位是:瞄准国家在湖泊及流域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以湖泊—流域系统为核心,在湖泊资源与环境、湖泊—流域相互作用、流域发展与管理三大领域,开展原创性与应用基础性研究,为我国湖泊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改善、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与关键技术。
成为地域特色鲜明、学科综合优势显著、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国际著名湖泊科学和流域管理科学创新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所现设中国科学院湖泊沉积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湖泊资源与环境研究室、流域管理与模拟实验室、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室、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中国科学院生态网络实验站)。
高校基本信息学校名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高校代码:99999
所在省市:北京
学校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
联系电话:
学校传真:
学校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