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总结

合集下载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家乡人物(风物)志选题指导(教案)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家乡人物(风物)志选题指导(教案)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家乡人物(风物)志选题指导教材分析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它是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在“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提到:“以参与性、体验性、探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为主,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通过开放式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注意调查访问与书面学习相结合,现状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分析研究与参与传播建设相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教材安排的三个学习活动分别采取访谈、调查、建议的形式展开。

由于学生此前少有对文化生活的深度访谈、调查与研究,教师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方法的指导,关注教材中学习资源的阅读与运用;要充分利用课堂学习的机会,完成选题论证、访谈与调查的设计;要将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通过以上活动来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乡文化生活,在阅读、实践与表达中拓展视野,提高对家乡文化生活的认识能力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

为此,我们可以确定如下学习目标和课时安排。

学习目标:1. 通过关注与参与“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

了解家乡的人和物,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深入认识家乡,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

2. 学习访谈、考察和查阅文献等技能,关注访谈问题的设计和访谈对象的选择。

以“人物志”或“风物志”的形式为家乡留一段记忆。

3. 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在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着重学习调查材料收集、处理与分析,能合理地制订调查大纲或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自选角度,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现状,并撰写调查报告。

4. 在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并了解建议书的写法及注意事项。

课时安排第1课时:“记录家乡的人和物”的选题确定、访谈设计第2课时:“家乡人物(风物)志”的写作指导第3课时:“家乡人物(风物)志”的分享与评价第4课时:“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调查准备、方法指导第5~6课时:调查报告写作第7课时: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互评与修改第8课时:“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建议书的写作指导第9课时:建议书反馈交流及活动反思交流学情分析放假之前,我们给学生布置了课前准备任务:了解浏阳的人、物、历史、习俗等,并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参考《学法大视野》第四单元的相关知识,试着为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做好选题。

必修上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必修上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三 张伯苓有句名言:“教育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我觉得体育比什么都重要。我觉得不 懂体育的,不应该当校长。”
活动过程
他始终把体育放在与智育、德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确提出:“体育无论在学校与社会,必须 德、智、体、群四育并重,不可偏于求知的智育。”他是体育的行家,又是出色的校长,所以人们 给他取了个外号——“体育校长。”正如著名体育专家郝更生所指出的那样:“中国近五十年来的 体育史,和张先生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数十年来,先生提倡体育的热忱,始终不懈,其精神感召 和领导作用,对我国体育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我国体育能有今日的基础,先生之功甚大。”
活动过程
1924年在湖北武昌举行第三届全国运动会时,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华西5个区的体育联 合会代表提出成立一个经常性的全国体育组织的倡议,8月,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体育代表大 会,正式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推选张伯苓为名誉会长。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主要任务 是:除参与筹办全运会外,还有选拔运动员参加远东运动会、奥运会,代表中国参加国际体育活 动等。1928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选派代表宋如海出席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九届奥运 会。1927年之后,在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组织下,又陆续设立了田径、游泳、体操、网球、举 重、拳击、足球、篮球等 8 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其他国际体育组织。在张伯苓的领导下,中 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以其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嘉奖和认可。1931年,国际奥委会 来函正式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中国奥委会,同时,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还取得了可选派中 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比赛的资格。从此,中国正式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员。
活动作业
紫霄宫是武当山现存唯一的重檐歇山 顶结构的建筑,它凭借山势的壮丽,采取 欲扬先抑、先疏后密、首尾相顾、遥相呼 应的建筑手法,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一座 道教宫殿。环聚在一起的冈峦天然形成了 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永乐皇帝就将它封 为“紫霄福地”。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真 武神老年、中年、青年时的塑像和文武仙 人的坐像。

文化生活总复习(四个单元详细考点总结)

文化生活总复习(四个单元详细考点总结)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是什么:1、文化现象:多样性、普遍性和区域性2、文化的含义: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注意:如何区分文化现象与自然现象、经济政治现象)3、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注意联系前后知识,比如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大众传媒、传统习俗、传统建筑等)二、文化为什么:(问答题常用原理)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这使得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5)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建设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文化对个人的作用:(1)文化影响人的来源: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影响人具有的特点: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注意:潜移默化≠消极被动三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4)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的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对国家的作用:(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学问要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体会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种各样。

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2、文化的内涵以与特点: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与其产品。

(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建、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参与实践与学习获得的。

④文化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化、科学、文学、艺术等。

4、文化的力气(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气。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气,能够在人们相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气,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5、文化与经济、政治1)相互影响。

确定的文化由确定的经济、政治所确定,又反作用于确定的政治、经济,赐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化事业、培育各种高素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养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须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合力和创建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内容结构知识详细总结

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内容结构知识详细总结

《文化生活》内容结构《文化生活》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文化与生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分别对应了课程标准的四个主题,按照“是什么:文化的概念”、“为什么:文化的发展”、“怎么看:民族精神”、“怎么办:文化建设”的逻辑顺序来展开。

四个单元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构成了《文化生活》教材的有机整体。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介绍文化是什么。

本单元是整本教材的绪论与总论,主要为全本教材提供基础性的认识。

本单元讲述文化的基本概念、功能和作用。

包括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人类的精神活动,对社会发展有引导和制约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等内容。

要求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对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认识。

本单元包括两课。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用“体会文化”和“文化与经济、政治”两个框题介绍文化的内涵。

第1框题“体会文化”主要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引导学生形成对文化概念的基本认识,正确理解文化概念。

第2框题“文化与经济、政治”则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角度,通过对于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说明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

本课有三个问题需要把握:第1个问题: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本课程所使用的“文化”概念,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把握这一文化概念,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点。

其一,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这就是说,文化与人类社会与生俱来。

当人类从第一次使用兽皮遮体、保存火种烘烤食物那一刻起,不仅诞生了文化,也从此离不开文化了。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易错易混问题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易错易混问题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易错易混问题1.文化的主旋律与多样化主旋律与多样化是一种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唱响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文化的多样性就是盲目的,多样性就会失去方向;没有多样性,主旋律就会失去基础。

因此,越是弘扬文化的主旋律,就越需要文化的多样性来补充和烘托;越是深化和拓展文化的多样性,就越要围绕和贴近文化的主旋律,使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的主旋律形成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

要正确处理主旋律和多样性的关系,就是既要大力弘扬主旋律,又提倡多样性,达到两者高度统一,才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2.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共同点:都是糟粕文化,都对社会具有危害性,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都与先进文化相对立,与社会主义文明相对立,都应当加以抵制。

关注如何区分腐朽文化与落后文化:凡是被法律禁止、制裁、取缔的作为,就是腐朽文化;虽落伍于社会进步、无益于个人成长,但不危害他人和社会、属于个人私事、未被法律禁止,就可视为落后文化,是需要通过教育加以改造的文化。

对于学生来说,前者重在抵制,后者重在识别;对于国家来说,前者重在制裁,后者重在改造。

3.大众文化、时尚文化、先进文化1)一般认为,所谓大众文化,就是以大众传媒为手段,按照市场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的文化形态,包括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影视作品和广告等。

可见,大众文化中既有文化中的精华,也可能包含着庸俗和糟粕的成分,不能将大众文化等同于先进文化。

而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心声,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样的文化当然是先进文化。

2)时尚文化是现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在短期内特定社会人群所崇尚的文化消费或文化体验。

时尚文化并不等同于先进文化,有些东西往往是披着时尚的外衣宣扬落后甚至是腐朽的文化。

3)在不同历史时期,先进文化有不同的内涵。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3.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或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大面积拆迁,建起整齐划 一的住宅楼区,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农民搬上楼后, 离自己的土地远了,农具没处放了;乡村特色没有了……对于这些现象,你有什么 意见和建议? 明确(1)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做好留住乡村物质文化记忆的场合、民居 工作。 (2)对原有的村落祠堂、乡村入口等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让游子记 得住乡愁。
(3)立足现实改善。尊重乡村个性、发展条件与潜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动 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居环境改善。 (4)传承乡土文化。学习借鉴传统乡村营建智慧,保护乡村传统空间肌理和传统 建筑,传承乡土文化传统,保存乡村景观格局。借助现代科技发展乡村文化,构建 乡村文化传播体系,能够更加快捷方便的把乡村文化传送到更多更远的地方。
文本研析·疑难突破
【深度研读】 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1.围绕“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这一主题,对家乡长辈做一个访谈,请拟写出访谈提 纲。根据访谈内容,写一篇家乡“志”。 明确要有采访目的、采访时间、采访地点、采访对象、采访问题等要素。重点 是预设采访问题,采访问题要围绕“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这个主题展开。 写一篇家乡“志”,可参考如下内容:家乡的历史名人和古迹,家乡的地名及其由 来,家乡的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家乡的民间艺人和传统工艺。
参考例文:我的家乡是北京,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位于中国华北大平原的 北端,矿产、植物、水资源非常丰富。皇家宫庭、朝坛、宗教建筑遍布,圆明园、 故宫、十三陵让我们感叹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住宅不仅讲究建筑格局,而 且也讲究雕饰与花纹,四合院是北京人传统的住宅,由正房、倒座、东厢房和西 厢房四面房屋合围而成,这里有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又契合着人们的精 神气质和理想追求。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名人,有大文学 家关汉卿、纳兰性德、老舍、史铁生等,大科学家袁隆平、徐冠华、李银河等, 艺术家宋明远、梅兰芳、侯宝林等。灿若星河的历史名人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 自己的踪迹,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方言唤醒文化认同——《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活动总结课教学设计

以方言唤醒文化认同——《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活动总结课教学设计

以方言唤醒文化认同《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活动总结课教学设计裴启超(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中学,230000)摘要:《家乡文化生活》是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活动类单元的内容。

教材仅提供了宏观的活动,教学操作难度较大*以方学生 感兴趣、教师教得清的角度为切口,设计一些具体而微的学习活动:从学生的语言记忆入手,激发并建构学生的族群记忆、情感归属,唤醒学生的文化认同*关键词:方言;文化认同;《家乡文化生活》;活动总结课刘半农曾说,方言是一个地域的“神味”*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方言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困境,中学生普遍对方言“了解不深、参与不多、情感不浓”*保护好方言这一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已成为紧迫的课题*《家乡文化生活》是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活动类单元,对应的是“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元的设计学生和参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的传播,增强文化自信。

该单元导读也明确要求,学生要用适当的方式和参乡的文化生活,学习剖析文化现象,增强认识社会和阐释见解的能力*教材仅提供了宏观的活动框架,教学操作难度较大*笔者尝试以方言这一学生感兴趣、教师教得清的角度为切口,设计一些具体而微的学习活动。

本单元的活动总结课从学生的语言记忆入手,发并建构学生的族群记忆、情:属,唤醒学生的文化认同,让学生深刻领悟“乡音起处是家乡”的内涵,调动学生保护家乡方言、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课前准备1•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父母或家乡人,完成问卷调查,全面了解自己家乡的方言使用的范围、频率以及环境等基本情况,搜集并整理出自己家乡具有代表性或趣味性的,*2.人物访谈*学生通过访谈家乡人,深入了解自己家乡方言的特点、历史变迁等信息,并尝试梳理、概括出自己家乡方言继承与发展的及局限性。

3.文献检索。

学生通过线上或线下检索的方式,重点查阅相关的学研究以及社会学调查等文献资料,深化对保护与传承的认识。

此外,学生还要完成对所提供语料的体验及初步创造,基本建构起方言与普通话的切换渠道,并初步掌握“汉字六书”的法,为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语境氛围及学理支撑*二、教学设计(一)导入:借助影片引方言师近期,影片《我和我的家乡》刷爆朋友圈*当听到黄渤操着贵州话、吴京说着陕西话时,影院的笑声里仿着鱼、羊肉泡馍的味道*,撩拨着我们的记忆,指乡的方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而一方人则一*不管你身处天南地北,只要听到熟悉的乡音,一股浓浓的乡情就会充溢心间。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文化发展是当前社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新时代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须之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文化发展与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要以文化自信为基础。

文化自信就是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和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前途和命运的自信。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要立足于吸收国外先进文化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提升自身的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必须要有良好的文化自信,这样才能勇敢地向前走。

文化多元化与文化整合文化多元化是指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具有的不同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

文化整合则是指对多元化的文化进行汇聚和整合,从中吸取有益的元素,提升文化的总体水平和实用性。

中国文化也必须要具备文化整合的能力,才能在全球文化领域中赢得尊重和竞争力。

文化创新与文化交流文化创新是指在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

文化交流是指文化各个层面之间进行客观、理性、和谐的交流与互动。

文化创新与文化交流都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创新能够促进各国之间的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

在此基础上,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将面临更为广阔、丰富、多样的机遇。

文化弘扬与文化创造文化弘扬和文化创造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文化弘扬的基础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认同和尊重,通过合适的方式和方式进行宣传和角逐,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

文化创造则是在强调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推进文化的现代化、普及化、社会化、市场化,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

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在于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以中国特色文化为核心,提升文化的整合和应用能力,不断开创文化发展走向一个发展更高层次的新时期。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 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 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大单元设计——“三个主任务”让学生动起来单元说明:必修上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隶属“当代文化生活”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此单元教学内容和传统“课文"的学习相去甚远,下设“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三个学习活动。

在“家乡文化生活"这一单元,其实更多是要用参与性、体验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的兴趣和习惯。

对此,我作了以下尝试:以撰写“人物志”“调查报告"“建议书”为主任务,将本单元的三个学习任务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落地,让学生知道“动"什么;在课堂上先对整个活动流程进行指导,并提供方向,搭建支架,链接资料,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知道怎么“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并召开成果发布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以激发动力,增加自信,帮助学生更好地“动"起来。

这种教学设计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动起来”,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掌握“访谈"“调查”“建议书"的一般技术并为目标服务。

主题:我爱开州学习目标:1、创设情境任务,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在展示成果中提升自信,丰盈内心。

2、让学生去发现开州——记录开州——了解开州——爱上开州。

一、以“为开州名人或优秀劳动者写一篇人物志”为主任务第四单元学习活动一要求“采访有关人物,了解家乡的人、物、历史、习俗等,并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

我要求学生通过访谈为主要方式收集信息,并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或实物资料,为家乡名人或优秀劳动者写一篇人物志。

(一)提供人物志访谈参考对象1、开州历史文化名人2、开州革命英雄,红军烈士、时代英雄3、开州当代的文化名人4、开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开州各行各业的专家6、开州新冠疫情中涌现的抗疫英雄7、开州脱贫致富带头人8、劳模、感动开州人物9、开州本土优秀企业家10、街道办、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干部……(二)“访谈模拟训练”方法指导课堂上由同学分别扮演访谈者和受访者模拟访谈,提炼出人物访谈提纲,并总结反思访谈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上册课后习题: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上册课后习题: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课后篇一起巩固一、品评与感悟阅读有关乡土、乡音、乡情、乡愁的作品,品评作家浓浓的情感,感悟家乡文化的内涵。

(一)乡土住在村东头的人,被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醒。

这是一天的头茬子阳光,鲜嫩、洁净,充满生机。

做早饭的女人,收拾农具的男人,沐浴在一片曙光中,这顿鲜美的“阳光早餐”不是哪个地方的人都能随意享受的。

阳光对于人的喂养就像草对于牲畜。

光线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人的内心及前途的光亮程度。

而当阳光漫过一个房顶又一个房顶到达村西头,光线中已沾染了太多的烟尘、人声和鸡鸣狗叫,成为世俗的东西。

早晨村东头的屋影、树影、烟影、人畜影,层层叠叠压向村西头。

早晨的影子是残梦,是梦幻与现实的暧昧与交替。

在这种影子里长大的人,忧郁、怀疑、好妄想。

午后村西头的影子正好反过来压向村东头。

午后的影子是疲惫,是一整天勤劳带来的收获与遗憾,是先到的夜晚。

坐在这种阴影里吃饭的人们,咀嚼生活的自足与艰辛。

……水往东边流,一渠水村西人洗过衣服村东人洗,虽说水过百米自然清,百米外的清水肯定已不是以前的水;风向西边刮,村东头的尘土刮到村西头,村西的尘土又刮到更西边另一个村庄的东头。

(选自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有删改),一方人就以他们独特的眉眼身板和话语方式,成为一方水土的代言人。

乡土养育了我们,但我们对乡土有没有最深情的凝望、最细微的发现、最动人的叙述,则因人而异,千差万别。

因为这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在这方面,刘亮程几乎做到了极致。

这个出生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一个叫黄沙梁的地方的汉子,成了那片土地最佳的代言者。

(二)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拖着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

秦腔于他们,要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

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1)尽快接近被访者。 (2)建立融洽的访谈气氛。 (3)按计划进行访谈。 (4)认真做好访谈记录。 2.注意的问题 (1)让被访者了解访谈调查的目的,了解此次访谈的意义和价值是访谈获得成 功很重要的方面。 (2)访谈是一种人际沟通的形式,是一种社会交往的过程,访谈双方只有在互 动中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合作关系,才能获得客观、可靠的资料。
活动案例领悟好 守望故乡也是建设家乡 ——“2015 爱故乡年度人物”之拾穗者访谈录
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发起人李秀桦 访谈对象
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召集人邓粮 访谈时间 2015 年 12 月 22 日 访谈地点 《襄阳日报》互动访谈式评论栏目——《汉江论道》
1.拾穗者是怎样拾穗十年,再获大奖的? 访谈提纲 2.拾穗者是怎样用自己的方式“守望故乡”的?
主持人:文化也是热点,你们做的是“根儿”上的事。就像上次我专访原 省文化厅副厅长沈虹光说的,我们必须要知道从哪里来,才知道要向哪儿去。
李秀桦:说到“回到田野,守望故乡”这八个字,它并不是我们工作开展 后的提纯,而是团队成立之初制订的理念,有点“主题先行”吧。大意为到民 间,到第一线,脚踏实地地工作,视野向下,记录民间文化基因和面临消亡的 遗产,守望作为一个现代人的精神家园,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到了后来,这八 个字的内涵和外延实际上已经扩大了。
主持人:梁从诫先生是梁思成之子。 李秀桦:是的,他应该是我精神上的导师,对我影响很大。第二个源头 是冯骥才,他在文物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对我有直接的影响,我们后来这 一系列活动,基本上是和他的轨迹相似的。 主持人:为什么从环境保护转向文化保护?
李秀桦:我当时有一个想法,就是环境保护的确很重要,但文化保护也应 该有人做。我们最开始在南漳看到那些老房子、山寨,那么精美的东西在消失, 很痛心。不过,我们做的事可能还是属于“小众”了,不是热点。不像环保, 涉及千家万户。

【统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统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一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活动指导:
一、做好访谈准备
1.确定访谈主题。如家乡民居、学校的变化等。
2.确定访谈对象。对要采访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要有所了解。还
要依据访谈主题的不同确定访谈的对象,如关于家乡街道的变化,某一历史建筑的
张:《哼个小曲你听听》里的主人公五爷,早年就成了孤儿,后来又丧妻,好不容易把儿子养大成才, 作为教师的儿子又在武斗当中为了救学生被红卫兵乱枪打死。风烛残年的五爷含辛茹苦地将孙子拉扯大,孙 子清华大学毕业后成为高级知识分子,而五爷却仍然是孤身一人,从放羊娃成了放羊的老头。这个故事让人 想起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当中的主人公徐富贵,比较起来,五爷的形象显然更为正面,他在面对命运的 轮回时,是一个胜利者。《哼个小曲你听听》里塑造了一个坚强的“父亲”形象,这其中是否也有着您自己 家族人物的影子?
轻松的气氛,调节被访者的情绪。 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对象顺着访
问者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范围,避免片面性。 对比:访谈对象就某一个现象在回答不同问题时的陈述不尽相同时,访问者进 行对比提问。 2.语言要得体,态度要诚恳 面对不同的访谈对象,要使用恰当得体的语言,使受访者更好地参与进来。在 访谈过程中,要怀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流,不要急于表达自 己的看法。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今天的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如何富起来,让农民的生活质量有进一步的提高。 农村要想富起来,就不能不与工业和商业联姻。要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争取卖出的不是原 粮,而是各种制成食品。要借助商人把自己经过深加工的产品变成商品卖出去,不仅在本县本省卖,要 争取卖到外省外国去。还要办好乡间旅游,为城市人提供新的旅游服务项目:踏赏田园美景,体验种植 之乐,夜听乡间之静,品尝农家饭食等等。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搞好乡间的环境保护,不让空气、水体、 土地遭受污染。这是我们在富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4单元家乡文化生活4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4单元家乡文化生活4

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基础积累练下面是某班同学在本市报纸上搜集的资料,依据要求完成题目。

江山市现有19个乡镇(街道),295个行政村,已建成乡镇一级的文化广场4个(新塘边镇、坛石镇、贺村镇、峡口镇),村一级的广场66个,功能较全并有肯定文化内涵的广场5个(凤林镇白沙村、凤林镇政棠村、大陈乡早田畈村、四都镇傅筑园村、贺村镇永兴坞村),目前投资最大的文化广场约120万元(凤林镇白沙村),投资最小的不足10万元。

方案扩建提升的文化广场66个,近期方案建设镇、村两级文化广场178个。

1.下列各项是该班同学对材料中有关文化广场建设现象的争辩,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广场建设给村民供应了自我表现的文化舞台,凸显了乡村文化建设的新景观。

B.这种广场建设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村民的精神状态,提升村民文化生活的质量。

C.这种广场建设强调了地方特色文化,能增加村民的认同感,提升乡村分散力。

D.这种广场建设虽然数量不少,但内涵不足,应规定镇、村两级文化广场最低投资标准。

2.下列各项是该班同学对文化广场建设供应的建议,其中意见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将本地历史名人、民间故事等乡土元素融合到文化广场建设中。

B.提升广场的服务功能,让广场不仅是村民熬炼的场所,还是求知的地方。

C.进一步扩大面积,提高亮化、美化水平,向城市广场看齐,突出视觉空间效果。

D.修建文化墙、宣扬橱窗,聚集文化资源,定期开展文化活动,鼓舞村民参与。

3.与下列诗句描写的中国传统节日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欧阳修)②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③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⑤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唐·孟云卿)A.①元宵节②中秋节③端午节④寒食节⑤重阳节B.①中秋节②元宵节③春节④寒食节⑤端午节C.①元宵节②中秋节③春节④重阳节⑤寒食节D.①中秋节②元宵节③端午节④重阳节⑤寒食节4.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结构思维导图的空缺部分。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届高三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易混易错知识辨析判断并改错!改错!!改错!!!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高考热度★★)1.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2.大众文化就是指先进文化,流行文化就是指经典文化。

3.文化企业在把经济企业放在首位的同时,必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4.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5.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是当务之急。

6.市场化才能提高电影产品质量。

7.政府应提供更多健康的文化产品。

8.经典文化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9.英雄家书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10.传统习俗就是指落后文化。

11.公益广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2.我们要坚持文化产品多样化以促进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13.新农村建设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

14.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承袭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

15.文化建设应当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16.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17.建设先进文化有赖于传媒发展。

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高考热度★★)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19.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1.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22.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3.我们要树立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远大理想。

24.文化创新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25.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把精神文明放在首位,物质文明放在次要位置。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整理——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整理——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知识整理掌握核心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喜与忧喜:满足文化需求,充实精神生活;灵活表现方式,传播文化知识;接受正确观念,提高道德素质;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

忧:(原因)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表现)低俗趣味、新闻炒作、绯闻逸事。

(态度)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大众文化(1)什么是大众文化?(即社会主义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2)怎样发展大众文化?①必须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原则;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③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形式、手段;④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

3、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对待落后文化,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对待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4、文化激荡,弘扬主旋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地位:在文化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②作用: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5、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当代的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知识清单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知识清单

山东梁山第一中学 毕彦东
14、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思想道 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 中心环节。
山东梁山第一中学 毕彦东
15.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2)个人方面: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 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②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 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③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 高的理想。 ④增强法制观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3)对于文化生产者: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 经济效益的统一,生产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 众文化、先进文化产品。 山东梁山第一中学 毕彦东
② 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力 量;不同文化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体 系的竞争。
③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 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 识。(前三项是重要性) 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 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 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必要性)
山东梁山第一中学 毕彦东

10、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 强国的必由之路。为此,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 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2)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 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措施: ①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根本途径——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人 民群众实践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 建活动。 ③奏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文 化。 ④发扬中华优良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汲取各民族长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 我为主、为我所用;加强文化创新。 ⑤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全面地看待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1)大众传媒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塑造者、引导者。文 化是大众传媒传播的重要内容,文化对大众传媒有重要影响。 传媒反映文化,代表文化,成为一定文化的喉舌。
(2)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是传播文化的功能。文化不经传媒传 播,就得不到继承和发展(它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国家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根本要求和保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怎样?) 2,价值观引领,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怎 样?) 3,途径,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继 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进行文化 创新(怎样?) 4,主体,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 性和创造性 5,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 会主义荣辱观(怎样?) 6,根本目标,培养四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 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怎 样?)
8知识结构
原因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①② 怎 喜(原因、表现)
么 办 国家-企业-个人--
1 发 展 大 众 文 化
色彩 斑斓
喜与忧
忧(原因\表现) 原因 发展人民 是什么? 大众文化 实质? 选择原因:①②
①提高眼力
学会 选择
落后、腐朽文化的异同 存在原因:①②③ 为什么?
是什么?(起作用-地位-特点
现阶段我国文化现象综述
分析结论:
先进文 化 “四有 公民” 树立社 会主义 荣辱观 个人或公 民 加强思 想道德 修养 处理关系 追求目标
核心体 系
解决措施:正确引导、 加强管理
精神文 明建设
国家或政 府行为
发展大众文化,特 别是奏响主旋律 ——特色社义文化
思想道 德建设
• 在教材体系中,所谓的文化力量,实质上是精神力 量;所谓文化生活,实际上就是精神生活;所谓文 化建设,总体上就是精神文明建设 • 中国当代的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 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文化建设的灵魂(中心环节、重要内容):思想道 德建设 • 文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 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怎样 选择
拒绝污染
②奏响主旋律
总之:
9知识结构
几代中国人求索
肩负 使命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共产党肩负使命 是什么? 重要性? 怎样做?——P97
发 展 中 国 先 进 文 化
2发 展中 国先 进文 化
不同时期有 不同内涵
新民主时期: 当代中国 先进文化
建设 核心 价值 体系
为什么? 基本内容①②③④
• 材料3:2011年4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座谈时说,近年来相 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 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 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总理痛斥这些垃圾食品并强调一定要加强企业道 德建设。 •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 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2)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如何才如何才能止住道德的滑坡? (2)国家: 1.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必须 建设和谐文化,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相结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个人;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在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 的思想道德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企业; 要遵守职业道德,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遵守法律法规
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道德)
国家, 1,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抓住这个中心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教育,教育,文化 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个人, 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在道德规范的基础 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怎样做? 如何理解推动大繁荣大发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即“一元化”与“多元化”是否矛 盾?) 是什么?
高举 旗帜
3建社会 主义精神 文明
为什么? 是什么?(根本任务=根本保证) 怎样做?
10知识结构
我心中的道德典范 思想道 德建设 抓住中心环节
是什么?
为什么?(重要性、作用、原因)
怎样做(基本要求)?
5,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主动的,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 文化的影响。P16
A市依据国家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 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2011年底实现 该市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 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 务项目全部免费。为此,该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补助,其中 图书馆、文化馆的补助是20万,乡镇综合文化站补助标准是5 万元。伴随这一文化惠民工程的推进,一个覆盖全市城乡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基本建立。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四有公民,道德素质, 文化素质)
1.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完善社会志 愿服务体系 3,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5.其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先进 文化的前进方向。
个人,如何构建自己的文化精神家园(参与文化设)?
1,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 文化的能力,弘扬主旋律。 2,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为和谐文化和文明风尚做贡献, 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在道德规范的基础上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
(3)企业方面: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相统一,为人民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如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 主义方向。要坚持就必须: 1,明确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的,、、、、、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坚持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三,和科学发展观。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文化的性质和 方向)P105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结合,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A市“三馆”免费开放 的依据。(12分)
面对文化生活的有喜有忧,我们该怎么办?
(1)个人方面: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增强 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 化修养,树立正确的三观。
(2)国家方面:加强管理 正确引导 ①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 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②政治上: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同时要加强公 民的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 ③经济上: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发展文化事业, 引导人们进行科学的文化消费。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经济) 思想道德建设 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政治) 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文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怎样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相适应。 --特别强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法律 规范相协调。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应该与中华民族传 统美德相承接。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基本行为准则 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 义荣辱观 --八荣八耻
(2)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①原因: A、思想道德建设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 和中心环节,规定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B、中华传统美德做为中华文化的精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C、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D、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和修养。 ②措施: A、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 则、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B、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的基础 , 是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 C、在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D、 学习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辨别错误思潮的能力,脚踏实地, 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发展中特文化”还可关注】 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 可喜变化,满足人们多样化文化需求,充实精神生活;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方式,使人们 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引导人们科学消费,推动生产的发展 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忧虑 现象,有些部门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 肆意生产、销售品味低下的文化产品;有些文化产品 借消遣娱乐的名义,内容荒诞庸俗,迎合低俗趣味; 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新闻炒作,不负责 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