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 动物的克隆(75张PPT)
合集下载
浙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第二章第3节《动物的克隆》课件 (共25张PPT)
![浙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第二章第3节《动物的克隆》课件 (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91d16a01f69e31433294b4.png)
2、动物难以克隆的根本原因: 基因表达的调控使得 细胞中合成了专一的蛋白 质。 一类基因是维持生存的; 一类基因随着组织器官和 发育阶段不同而选择性表 达。导致基因组中的基因 活动不完全.
如: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 有少量的线粒体。
3、细胞核移植实验和动物的克隆繁殖: 胚胎细胞核的移植成功率远高于成体细胞。
物理、化学方法
诱导方法
(同左)
化学(聚乙二醇) 灭活的病毒 用 途 获得杂种植株 主要用于制备 单克隆抗体
三、动物的克隆繁殖
1、动物细胞全能性的表现程度: 低等动物 细胞的全能性 一般比较容易 体现。 癌细胞仍能逆转 为正常细胞。
无论是分化还是癌变,变化的都是表现型, 基因组成的完整性并没有改变。
生物法:灭活的仙台病毒
灭活的病毒颗粒 黏附于细胞表面
细胞膜被病毒颗粒 穿通,细胞膜连接
细胞融合,形 成杂种细胞
2.杂交瘤技术和单克隆抗体制备: (1).传统抗体生产方法:
抗原
刺激
动物体内
效应B
抗体 (抗体不纯)
筛选单一效应B细胞
不能增值,产生大量抗体
特异性差、纯度低隆抗体制备过程:
胰蛋白酶处理
动物组织细胞间 隙中含有一定量 的弹性纤维等蛋 白质
单个细胞
细胞培养
思考:
1、动物细胞培养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较植物组培培养基有何独 特之处? 主要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独特 之处有:1、液体培养基 2、成分中有动物血清等 2、为什么选用动物胚胎或幼龄个体的器官或组织做动物细胞培养 材料? 因为这些组织或器官上的细胞生命力旺盛,分裂能力强 3、为什么培养前要将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 成块组织不利培养,分散了做成细胞悬浮液利于培养 4、动物细胞培养能否像绿色植物组织培养那样最终培养成新个体? 不能,动物细胞培养只能使细胞数目增多,不能发育成新的动物 个体
《动物克隆》PPT课件
![《动物克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9753446bec0975f565e2a2.png)
精选课件ppt
16
2.2 受体胞质的选择和处理
2.2.1 卵母细胞在动物克隆中的作用
在克隆中,供核细胞的全能性是基础,但这种全能性 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一特定条件就是卵 母细胞。研究发现:早期胚胎的发育首先是由母型信 息调控(maternal regulation)的,直到合子型基因 被 激 活 , 才 能 过 渡 到 合 子 型 调 控 ( zogotic regulation)。也就是要经过由母源控制向合子型控 制胚胎发育的转变(maternal-zygotic transition, MZT)。
目前一般以排出第一极体作为卵母细胞成熟 的标志。
精选课件ppt
19
2.2.5 卵母细胞的激活
成熟后的卵母细胞停滞于MⅡ期,自然条件下, 当精子穿入(受精)后会激活卵母细胞,启动一 系列生化事件和形态变化。
面对问题:核移植胚是怎样被激活的?
解决途径:
途径一:电激活。电脉冲剌激是最经典、应用最 为广泛的卵母细胞激活方式。细胞膜在瞬间高压 电流脉冲的作用下,激发穿孔,从而使细胞内外 的离子和大分子物质发生短暂流动,其中钙离子 的内流会导致卵母细胞活化。
精选课件ppt
20
途径二:化学物质激活。包括乙醇、钙离子载 体A23187(Calcium ionophore A23187, CaA)、 离 子 霉 素 ( Ionomycin)、Sr2+、 Thimerosal(THI) 、Dithiothreitol(DTT)、三 磷 酸 肌 醇 、 精 子 因 子 ( sperm factor, SF) (精子的提取物)。
精选课件ppt
4
1938年,Hans Spermann提出了克隆动物的设想:从一 个分化细胞中提取细胞核,然后注入另一个去核的受 精卵中构建新胚胎,他同时提出用体细胞进行动物克 隆的思想,但一直未能付诸实施。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ppt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e167d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0.png)
电融合法
供体细胞注入去 核的卵母细胞
重构胚
用物理或化学 方法激活重构胚, 使其完成细胞 分裂和发育
克隆动物 遗传物质
环境
早期胚胎
7.实验结论:
细胞核的DNA: 来自于供体细胞的细胞核 细胞质中的DNA:供体细胞和去核卵母细胞
将胚胎移入受体 (代孕)母牛体内
证明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生出与供体奶牛遗传 物质基本相同的犊牛
克隆羊多莉没过多久(6岁半)就产生了严重的肺部疾病,由于病情 来得实在太突然,难以救治,最终在2003年不得不将多利羊进行安乐死。 按照普通绵羊的正常寿命为12岁来算的话,这只克隆羊还是比较年轻的。
1.2017年,某国批准了首例使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三亲婴儿”的申请。其培育过程
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1)过程①采用的是细胞工程中的_体__细__胞__核__移__植_技术。
(2)动物细胞进行分瓶传代培养前,需要用_胰__蛋__白__酶_处理贴满瓶壁的细胞,以便细胞继续
不会,杂交瘤细胞能无限增殖
分裂增殖。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时,会出现上述现象吗?理由是
。
在培养中,为避免毒害,常采取的措施是_定__期__更__换__培__养__液__。
①供体细胞的细胞核在去核卵母细胞中不能完全恢复其_分__化_前的功能状态,这导 致了_胚__胎__发__育_率__低___; ②对非人灵长类动物_胚__胎__进行操作的技术尚不完善。
我国科学家经过多年努力,攻克了这些障碍, 终于成功获得了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
非人灵长类动物:具有许多与人类相似的生物学特征的灵长类动物
从供体高产奶牛 取体细胞
动物细胞 培养
《动物的克隆》PPT课件
![《动物的克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bbb29569eae009591bec8f.png)
转入特殊培养液 中进行原代培养 细胞形成生长晕并增大
分装到多个卡氏瓶中进 行传代培养
a
4
有关概念:
细胞系— 可连续传代的细胞
(1)有限细胞系: 不能连续培养下去的细胞系 例:二倍体细胞
(2)连续细胞系: 能连续培养下去的细胞系
发生了转化:大多数具有异倍体核型,有的
是恶性细胞系,具有异体致瘤性,有的获得 不死性(保留接触抑制,不致癌)
克隆羊多利
a
14
讨论(阅读P36-37)
体细胞羊的克隆成功证明了什么?
为什么克隆羊能获得成功,请用分子细胞学机理来阐述 原因。
克隆动植物具有哪些应用?
a
15
专能干细胞:
低等动物细胞的全能性一般比较容易体现。
无论分化或癌变,变化的都是表现型,基因组完整性可以保留
a
11
2.动物难以克隆的原因
细胞的分化使得细胞发生了基因的差异表达, 有的基因开放,有的基因关闭 已分化的体细胞,基因组中基因的活动很不 完全,不能像受精卵那样发挥细胞的全能性
a
12
3.动物核移植实验和克隆繁殖
细胞株-
通过一定的选择或纯化方法,从原代培养或细胞 系中获得的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
有限细胞株 连续细胞株
具有恒定的染色体组型、同工酶类 型、病毒a 敏感性和生化特性。 5
细胞系与细胞株的关系
细胞系泛指可传代的细胞 细胞株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系
a
6
(3)动物组织培养的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 2.营养 3.温度和pH 4.气体环境
2、产物: 遗传性状均一、表现的性状相似的纯系
未经克隆的异质性细胞系 分离 克隆
纯系:经克隆以后的细胞的后裔细胞群,来源 于一个共同的祖细胞。
分装到多个卡氏瓶中进 行传代培养
a
4
有关概念:
细胞系— 可连续传代的细胞
(1)有限细胞系: 不能连续培养下去的细胞系 例:二倍体细胞
(2)连续细胞系: 能连续培养下去的细胞系
发生了转化:大多数具有异倍体核型,有的
是恶性细胞系,具有异体致瘤性,有的获得 不死性(保留接触抑制,不致癌)
克隆羊多利
a
14
讨论(阅读P36-37)
体细胞羊的克隆成功证明了什么?
为什么克隆羊能获得成功,请用分子细胞学机理来阐述 原因。
克隆动植物具有哪些应用?
a
15
专能干细胞:
低等动物细胞的全能性一般比较容易体现。
无论分化或癌变,变化的都是表现型,基因组完整性可以保留
a
11
2.动物难以克隆的原因
细胞的分化使得细胞发生了基因的差异表达, 有的基因开放,有的基因关闭 已分化的体细胞,基因组中基因的活动很不 完全,不能像受精卵那样发挥细胞的全能性
a
12
3.动物核移植实验和克隆繁殖
细胞株-
通过一定的选择或纯化方法,从原代培养或细胞 系中获得的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
有限细胞株 连续细胞株
具有恒定的染色体组型、同工酶类 型、病毒a 敏感性和生化特性。 5
细胞系与细胞株的关系
细胞系泛指可传代的细胞 细胞株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系
a
6
(3)动物组织培养的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 2.营养 3.温度和pH 4.气体环境
2、产物: 遗传性状均一、表现的性状相似的纯系
未经克隆的异质性细胞系 分离 克隆
纯系:经克隆以后的细胞的后裔细胞群,来源 于一个共同的祖细胞。
动物的克隆(浙科版) ppt课件
![动物的克隆(浙科版)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f0384790c69ec3d5bb7595.png)
• 物理法:电刺激诱导融合
细胞膜连接
ppt课件 细胞融合、形成杂种细胞19
5. 应用
此技术有什么缺点和优点?
1.由于细胞杂交中染色体容易丢失,因此利用杂交细 胞检测特定染色体丢失与特定基因产物减少的对应关 系,可以进行基因定位。
2.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鼠—鸡、鼠—兔、鼠—猴、人—鼠、人—兔、 人—鸡、人—蛙、酵母菌—鸡 、人—胡萝卜等
ppt课件
2
ppt课件
3
一、动物细胞、组织培养
1.什么方法取得离体的单个动物细胞?
机械消化或者胰酶消化(胰蛋白酶)
2.离体的动物细胞能否正常的生活、表现出正 常的生命活动?
能,在人工控制的培养条件下,生长、分裂乃至 接触抑制和衰老、死亡等,并呈现一定的组织特性。
3.是不是所有的动物细胞都能在离体的情况下表现 出生命活动?
4.1912年,鸡胚浸出液对鸡胚成心功脏进组行织了块传进代行培原养代;培养
和传代培养。
发明了卡氏瓶;
5.1943年,获得长期培养细胞系(可连续传代)和细胞
克隆。
标志着组织培养工作进入
6.1950年,人工培养液“199全”研新制阶成段功
7.1951年,海拉细胞系的建成。
ppt课件
6
三、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从普通细胞系中分离出缺乏特殊基因的突变细胞系。
用于研究细胞的遗传规律ppt课和件 生理特性。
15
三、动物的细胞融合技术及其应用 ★ 什么是细胞融合技术? ★ 为什么要进行细胞融合? ★ 如何实现细胞融合?
ppt课件
17
1.动物细胞融合
定义 指用自然或人工方法, 使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细胞融 合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动物克隆-PPT课件
![动物克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b5412abed5b9f3f90f1cdc.png)
核移植入去 核卵细胞
取出细胞核 (2N)
取乳腺细胞
营养限制性 培养
“多莉”克隆成功的原因和意义
成功的原因(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最复杂)
•重组卵细胞最初分裂时仅复制DNA,而不进行基因转
用途
•使用CO2培养箱调节PH
只有对培养环境有较大 适应范围和具有较强独 立生存能力的细胞,才 容易做细胞克隆。如: 无限细胞系
从普通细胞系中分离出缺乏特殊基因的突变细胞系, 来研究某些蛋白质的功能
动物的克隆繁殖
动物细胞全能性的表现程度
动物难以克隆的根本原因 细胞核移植实验和动物的克隆繁殖 细胞核移植实验 “多莉”的克隆过程 “多莉”克隆成功的原因和理论意义
类型(以哺乳动物的克隆为例)
胚胎克隆
体细胞核移植(难度高) 体细胞胎克隆 2019年,克隆羊“多莉”
“多莉”的克隆过程
过程
2019年
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 维尔穆特
取卵细胞 胚胎 移植 去除细胞核(N) 去核卵细胞
苏格兰黑 面母羊
白色芬 兰母羊
分裂至8 体外胚胎 另一苏格兰 细胞胚体 培养 黑面母羊 妊娠、 “多莉” 分娩 核DNA与白色 芬兰母羊相同
动物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的关系
动物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的关系
•细胞培养中,培养液中各细胞彼此相互依存,细胞培
养的后代在某种程度上会表现出一定的组织特性
•组织培养中,长期的组织培养往往只能使单一类型的
细胞保存下来,而成为简单的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
统称为组织培养
各种生物体结构 成分的体外培养
组织培养
器官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不能像植物组织培养那样最终培养成新个体
动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
•1885年 •1903~1907年
高二生物浙科版选修3课件2.3 动物的克隆
![高二生物浙科版选修3课件2.3 动物的克隆](https://img.taocdn.com/s3/m/d2b88373b84ae45c3b358cce.png)
一、动物细胞的培养和克隆形成
1、广义的动物组织培养(组培)包括: 细胞培养、组织培养和器官培养。 2、动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 1885年,鸡神经板在生理盐水中培养成活。 1903年,皮肤及白细胞培养于腹水及血清中, 存活1个月。 1907年,美,蛙胚神经管培养在蛙淋巴液中, 观察到细胞的阿米巴运动,创立了悬浮培养法。
诱导方法
物理、化学方法 物理(离心、振荡、 (同左) 电刺激) 化学(聚乙二醇) 灭活的病毒 获得杂种植株 主要用于制备 单克隆瘤技术和单克隆抗体制备
读下面一段文字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长期以来,为了获得抗体,采用的是把某种抗原 反复注射到动物体内,然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出所需 抗体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获得的抗体,不仅产量低, 而且抗体的特异性差,纯度低,反应不够灵敏。人们 发现,在动物发生免疫反应的过程中,体内的B细胞 可以产生多达百万种以上的特异性抗体,但是每个 B 细胞只分泌一种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要 想获得大量的单一抗体,必须用单个B细胞进行无性 繁殖,即克隆。
3、动物细胞培养
将动物体的一部分组织取出,经过机械消化或胰 酶消化,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人工控制的培 养条件下,使这些细胞得以生存,并保持生长、分裂 乃致接触抑制和有规律的衰老、死亡性能等生命活动 现象。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 基础
培养过程:
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 的组织、器官
浙科版选修3
第二章 克隆技术 第三节 动物的克隆
小资料:
20世纪初,人们不知道神经纤维是由神经细胞 的细胞质向外突出形成的,还是由神经细胞周围的 其他细胞融合而成的。生物学家们就这个问题展开 了激烈的争论。1907年,美国生物学家哈里森 (Harrison)从蝌蚪的脊索中分离出神经组织,把它 放在青蛙的凝固的淋巴液中培养。蝌蚪的神经组织 存活了好几周,并且从神经细胞中长出了神经纤维。 哈里森的实验不仅解决了神经纤维的起源问题,而 且开创了动物组织培养的先河。此后,在许多科学 家的不懈努力下,动物组织培养不断改进并逐渐发 展成为动物细胞培养。
生物:2.3《动物的克隆》(浙科版选修3)ppt课件
![生物:2.3《动物的克隆》(浙科版选修3)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c9482f7cd184254b3535fa.png)
两种,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
思考:
1、本过程利用了哪些原理?
免疫原理 细胞融合原理 动物细胞培养原理
(1)为什么选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 (小鼠骨髓瘤细胞可以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量增殖,
B淋巴细胞能够产生抗体,这样融合成的杂交瘤细胞, 继承了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不仅具有B细胞分泌抗体 的能力,而且还有无限增殖的本领,因而可以获得大 量单克隆抗体,细胞的同源性越近,融合形成的杂种细 胞越易成活。 (2)骨髓瘤细胞是癌细胞吗? 有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是肿瘤细胞, 具有转移能力的肿瘤细胞,称为癌细胞, 所以说,瘤细胞不能等于癌细胞。
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 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 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动物个体。 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
胚胎细胞核移植
核移植
体细胞核移植 (难度高)
受体细胞:去核的卵细 胞
A母绵羊
B母绵羊
细胞拆合技术 乳腺细胞
多 莉 羊 的 培 育 过 程
细胞融合、筛选
促融方法?
杂交瘤细胞 细胞培养
选出能产特定抗体细胞群、继续培养
体外培养
体内培养
从培养液 中获取
从腹水中提取 单克隆抗体
2.制备过程:
(1)给小鼠抗原注射的目的是什么?
诱导小鼠体内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分化出浆细胞。
(2)两次筛选的目的相同吗? 第一次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先在多 孔培养板上,在每孔只有一个杂交瘤细胞下培养 筛选出特异抗体的细胞群。 (3)最后培养有几种方案?
.你认为用上述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
隆动物,是对体细胞供体动物进行了 100%的复制吗?为什么?
高中生物23动物的克隆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生物23动物的克隆课件新人教版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1c1c406fdd3383c4ba4cd245.png)
小鼠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
杂种细胞
教学pptຫໍສະໝຸດ 152.制备过程:
(1)给小鼠抗原注射的目的是什么?
诱导小鼠体内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分化 出浆细胞。
(2)两次筛选的目的相同吗?
不同,第一次筛选是为了筛选杂交瘤细 胞,第二次筛选是做抗体检验,筛选产 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
(3)最后培养有几种方案?
两种,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
细胞融合的方法 去除细胞壁后诱 使细胞分散后诱 导原生质体融合 导细胞融合
诱导方法
物理(离心、振 物理、化学方法
荡、电刺激)
(同左)
化学(聚乙二醇) 灭活的病毒
用途
获得杂种植株 主要用于制备 单克隆抗体
教学ppt
12
(三)单克隆抗体 ——动物细胞融合的重要应用
1.其由何种细胞产生?
2.主要分布在哪里?
教学ppt
黑面绵羊去 白面绵羊卵 核卵细胞 腺细胞核
a 重组细胞
电脉冲处理 早期胚胎
b 另一头母绵羊子宫
妊娠、出生 克隆绵羊多莉
22
教学ppt
3
(3)细胞离体培养时,表现出什么样的 生命活动? 生长、分裂(繁殖)至接触抑制
(4)离体的动物组织能否像离体的动物细胞一 样表现出体外培养的特征?
动物组织在离体的情况下,也能培养并
表现出正常的生命活动;但与细胞培养
也有不同的地方:在得到离体的组织后,
需要机械处理或胰蛋白酶处理得到分散
的细胞再进行细胞培养,同时动物组织
教学ppt
16
教学ppt
17
四、动物的克隆繁殖
多莉
克隆猴
教学ppt
18
1、动物细胞全能性的表现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动物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的联系
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同义语,统称为组织培养 (组培),即代表各种生物体结构成分的体外培养。
广义的组织培养还包括器官培养,即器官的原基、器 官的一部分或整个器官在体外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得以保 存、生长,在此过程中保持器官的结构、功能及分化能力。
动物细胞培养:体外培养分散后的单个细胞,
• 选择的瘤细胞是有遗传缺陷的,即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缺陷(TK-)或者 次黄嘌呤磷酸核苷转移酶(HGPRT-)缺陷。
• 筛选的方法: 用选择性培养基来完成,即HAT培养基。加入次黄嘌呤 (H)、氨基喋呤(A)及胸腺嘧啶核苷(T)的培养基称HAT培养基。
• 其中,氨基喋呤可阻断DNA合成的主要途径。主要途径阻断后,依靠应 急途径即在H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和TK(胸苷激酶) 作用下,利用胸腺嘧啶和次黄嘌呤合成DNA,缺少其中一种,DNA合成 不能发生。
5. 大部分细胞是贴壁细胞,需要一个可贴附的表面【细胞培养瓶或卡氏瓶的壁,培养 皿的壁】,会接触抑制,培养密度不能过大。 少部分细胞是悬浮细胞,悬浮培养,悬浮细胞的密度可远远大于贴壁细胞,因此利用 动物细胞进行工业大规模生产一些药物时,最好使用悬浮细胞。
(3)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
取动物胚胎 或幼龄动物器官
正常细胞
接触抑制
癌细胞
(2)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离体
2)营养物质: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
动物血清
3)恒温和pH,无需光照 4)无菌无毒的环境
保证细胞顺利 的生长增殖
培养条件:
1. 培养基营养物质:氨基酸、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激素、其他成分(生长因子 【添加动物血清】)
2. 气体:CO2 O2【 CO2 培养箱:5% CO2和95%的空气 ,培养时培养瓶的盖子 处于拧松状态】 CO2的作用:调节PH 3. 理化条件:PH【 5% CO2调节PH ,培养基中加入PH缓冲剂,培养过程中细胞代 谢产生很多酸性物质,PH发生改变,为了实时监控培养基中PH的变化,一般在培养 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培养基颜色变化超过一定程度,即使细胞密度不大,也要更 换培养基。 】、渗透压、温度、湿度【 CO2 培养箱:37℃,湿度很高】 4. 无菌条件
(5)动物细胞培养的结果: 不能最终培养成生物体,而是细胞群。
思考:
1、动物细胞培养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较植物组培培养基有何独 特之处? 主要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独特 之处有:a、液体培养基 b、成分中有动物血清等 2、为什么选用动物胚胎或幼龄个体的器官或组织做动物细胞培养 材料?
动物克隆的技术基础: 动物的细胞培养 和组织培养
植物克隆的技术基础: 植物组织培养
一、动物细胞的培养和克隆形成
(一)动物细胞
1、动物细胞培养
为什么要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
(1)定义
将动物体内的一部分组织取出
机械消化或胰酶消化
分散成单个细胞
放在适宜的培养基培养
细胞得以生存并保持生命活动现象
生存、生长、分裂乃至接触抑制和有规律的衰老、死亡性能等
有限细胞株 连续细胞株
具有恒定的染色体组型、同工酶类 型、病毒敏感性和生化特性。
(四)克隆培养法
1.定义:
把一个单细胞从群体中分离出来单独培养,使之 繁衍成一个新的细胞群体的技术
2.产物: 遗传性状均一、表现的性状相似的纯系
未经克隆的异质性细胞系 克隆
纯系:经克隆以后的细胞的后裔细胞群,来源 于一个共同的祖细胞。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能与该抗 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什么细胞可产生分泌型抗体?
效应B细胞
3.B淋巴细胞与抗体的关系
a.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抗体。 b.动物体内的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百万种以上的抗体, 每种抗体对特定的抗原具有特异性免疫作用。 c.每一个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1.1885年,鸡神经板在生理盐水“中组培织养培成养活”。一词产生
2.1903年,皮肤及白细胞在腹水及血清中存活一个月, 且观察到细胞分裂。 3.1907年,蛙胚神经管在蛙淋巴真液正中的悬组浮织培培养养,开成始功; 看到神经末端的阿米巴运动。 创立了悬浮培养法
4.1912年,鸡胚浸出液对鸡胚成心功脏进组行织了块传进代行培原养代;培养
因为这些组织或器官上的细胞生命力旺盛,分裂能力强
3、为什么培养前要将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
成块组织不利培养,分散了做成细胞悬浮液利于培养
4、动物细胞培养能否像绿色植物组织培养那样最终培养成新个体?
不能,动物细胞培养只能使细胞数目增多,不能发育成新的动物个体
5、培养的细胞为什么会贴壁生长? 大多数组织细胞不适应悬浮生长,他们必须在固体
• 利用肿瘤细胞无限增殖的特性
?
• 利用细胞融合的技术将两种细胞融合获得具 有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特性的杂交瘤细胞
• 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大量培养杂交瘤细胞
如何筛选?
促进融合的技术手段,那种融 合方法是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
融合后培养体系中的细胞种类 有几种?
筛选杂交细胞的方法?
①首先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筛选的目的:获得杂交瘤细胞。 筛选的方法: 用选择性培养基来完成,即 HAT培养基。
2.细胞融合过程中使用的病毒不灭活,行吗? 不灭活的话会感染细胞,而不能诱导细胞融合
3.细胞融合就是细胞杂交吗?
细胞融合是可以要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细胞间进 行,其中基因型不同的细胞间的融合叫细胞杂交
4.细胞融合技术应用于哪些方面? 细胞学、遗传学、免疫学及制备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1.什么是抗体?
和传代培养。
发明了卡氏瓶;
5.1943年,获得长期培养细胞系(可连续传代)和细胞
克隆。
标志着组织培养工作进入
6.1950年,人工培养液“199全”新研阶制段成功
7.1951年,海拉细胞系的建成。
原代培养
从机体取出后立即 进行的细胞、组织 培养
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细胞分成 若干份,接种到若 干份培养基中,使 其继续生长,增殖。
• 用于杂交的骨髓瘤细胞系均由经有毒药物诱导而成选择产生的代谢缺陷 型细胞,细胞内均无TK或HGPRT,所以单个或融合骨髓瘤细胞在HAT 培养液中将死亡。B细胞虽然有HGPRT和TK,但在体外通常培养条件下, 尤其是在单个细胞环境下难于长期存活和增殖传代。
• 因此,只有杂交瘤细胞才能在HAT培养液中生长繁殖。
3.细胞克隆的基本要求:
必须保证所建成的克隆来源于单个细胞
4.适合于克隆的细胞:
对环境有较大适应范围和具有较强独立生存能力的细胞
群体细胞> 单细胞
无限细胞系、转化或肿瘤细胞 >原代细胞、有限细胞系
5.提高细胞克隆形成率的措施:
•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添加血清 (胎牛血清) (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贴附) •以滋养细胞支持生长(经射线照射的小鼠成纤维细胞) •激素刺激(胰岛素等) •使用CO2培养箱,调节PH
二氧化碳培养箱
通过在培养箱内模拟形成一个类似细 胞或组织在生物体内的生长环境,如恒 定的pH值(7.2-7.4)、稳定的温度 (37°C)、较高的相对湿度(95%)、 稳定的CO2水平(5%),来对细胞或组 织进行体外培养的一种装置。
…………
小结:培养过程
从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组织 切片中取小片样品
有关概念:
细胞系— 可连续传代的细胞 (1)有限细胞系: 不能连续培养下去的细胞系
例:二倍体细胞 (2)连续细胞系: 能连续培养下去的细胞系
大多数具有异倍体核型,有的是恶性细胞系,具有异 体致瘤性,有的获得不死性(保留接触抑制,不致癌)
细胞株-通过一定的选择或纯化方法,从原代培养或细胞
系中获得的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
6.细胞克隆的主要用途:
从普通细胞系中分离出缺乏特殊基因的突变细胞系。
用于研究细胞的遗传规律和生理特性。
C
• (2014浙江高考,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大多具有二倍体核型 • B.某些癌细胞在合适条件下能逆转为正常细胞 • C.由多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为一个克隆 • D.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细胞具有相同的性状
筛选杂交瘤细胞
筛选产生特定抗 体的杂交瘤细胞
②再筛选出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通常采用有限稀释克隆细胞的方法,
使其得以生存,并保持生命活动现象。像体内一 样呈现一定的组织特性。
组 动物组织培养:体外培养动物组织,使其维持 织 生活状态或生长特性。可以伴随组织分化,但最 培 终成为细胞培养。 养
动物器官培养:体外培养动物器官原基、部分
或整个器官,使之得以保存、生长。保持器官的 结构、功能及分化能力。
(三)动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
• 淋巴细胞:不能生长,5到7天死亡;DNA的主要合成途径被A阻断。
• 骨髓瘤细胞:不能生长,5到7天死亡;HGPRT缺乏,DNA合成的旁路 途经受阻。
• 骨髓瘤细胞和脾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可长期生长繁殖。利用淋巴 细胞的HGRT将H合成为嘌呤碱并最终与T一起合成DNA。从淋巴细胞 获得产生某种抗体的遗传信息,从骨髓瘤细胞获得不断繁殖的能力。
的表面上生长和分裂。
贴壁生长后随细胞数目的增多,会出现接触性抑制的 现象。 要定期要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从瓶壁脱离,配成 悬浮液,分装多瓶再培养
6、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组织、器官? 分解胶原纤维等蛋白
7、若一直在卡氏瓶中持续培养会出现什么情况?
贴壁生长以及接触抑制生长的细胞就会因细胞密度过大 和代谢消耗引起营养枯竭,不能正常生长。
原代培养
原代培养物 选择或纯化 细胞株
CO2培养箱中 保温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