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影响天气
人工影响天气基本知识
一、人工影响天气基本知识
(一)人工影响天气概念和种类
人工影响天气是指在一定的有利时机和条件下,通过人工催化等技术手段,对局部区域内大气中的物理过程施加影响,使其发生某种变化,从而达到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目的的一种科技措施。
主要包括:人工增雨、人工防雹、人工防霜、人工消雾、人工消雨、人工消云、人工抑制雷电,目前主要的人工影响天气活动是人工增雨、防雹和消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其他种类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人工影响天气将在防灾减灾、水资源安全保障、生态建设和保护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人工增雨原理和方法
科学研究人员利用仪器对云中含水量进行探测的结果表明,云中凝结的水分比实际降水量要多得多,云中凝结的水分约只有20%-80%转变为降水,具体依云的类型而定。
原因是云中某些条件不具备,如自然凝结核含量偏少,更多的水分没有形成降水落到地面。
人工增雨就是向云中播撒适当的催化剂,增加云中凝结核,增大云的降水效率。
其科学基础已被大量室内实验、理论研究和外场试验所证实。
目前人工增雨作业手段技术相对比较成熟的有四种1、飞机:对飞机进行适当改装,在飞机上安装碘化银等催化剂播撒装置,飞到云层的适当部分播撒催化剂实现增雨;2、火箭:通常将火箭发射架安装在人货车上,通过发射携带碘化银的火箭弹到云中进行催化增雨;3、高炮:作业原理与火箭差不多,但危险性较大,同时发射高度较低,影响范围小。
4、地面碘化银发生器:将仪器设置在山脉的迎风坡,借助抬升气流将其产生的微小碘化银粒子送入云层进行催化增雨。
人工影响天气对气象要素及天气预报的影响
人工影响天气对气象要素及天气预报的影响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人类利用科技手段改变大气环境,调控大气层的温度、湿度、云量和降水等气象要素,以达到控制天气、改善气候、减轻自然灾害等目的的活动。
人工影响天气一般包括云雾消散、降雨增加、减小冰雹或雹暴、减小台风的强度等。
人工影响天气对气象要素及天气预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工影响天气对气象要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人工干预,可以改变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从而影响降水的形成和分布。
人们可以使用云雾消散技术来破坏雾霾、减小雾霾对能见度的影响,此外还可以利用云种子人工增加降水的量,减轻干旱等问题。
人工影响天气还可以通过改变大气层的温度和温度分布,来影响地面的气温。
利用云的反辐射作用来缓解炎热天气或者干燥天气等。
人工影响天气也可以通过改变大气中的颗粒物来影响云的生成和性质,从而间接影响大气降水的过程。
人工影响天气对天气预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具有着重要意义。
人工影响天气改变了大气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这可能导致现有的天气预测模型和方法失效,从而影响到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人工影响天气引起的天气突变可能导致原有的天气预报失效,甚至出现预报偏差,这将对社会生产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人工影响天气还可能带来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
由于人工影响天气往往涉及到大气层的复杂物理和化学过程,因此难以完全掌握其后果。
一旦人工影响天气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可能引发意外的天气灾害,对社会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不可预料的危害。
在进行人工影响天气活动时,需要慎重考虑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做好充分的风险评估和管控工作。
人工影响天气对气象要素及天气预报的影响是复杂多变的。
虽然人工影响天气可以对气象要素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其技术上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也不容忽视。
在实际操作中,需充分考虑气象环境的稳定性和变化规律,做好充分的风险评估和管控工作。
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活动时,应充分尊重和依据科学规律,做到科学和合理地进行气象干预,以确保人工影响天气对社会的积极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潜在的风险和不良影响。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4篇)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天气作业安全事故是指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不可预测的风险。
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减少事故损失,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下文将从事前准备、事故应急处理和事故后评估三个方面,阐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一、事前准备1.建立应急管理组织在天气作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中,应明确建立应急管理组织。
该组织由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包括天气作业负责人、安全主管、应急救援人员等。
组织成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应急处理预案的流程和操作。
2.制定作业安全规程和操作手册制定完善的作业安全规程和操作手册,明确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安全标准、操作程序和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该规程和手册应经过专业审核,确保操作规范、易于操作。
3.落实安全培训和演练定期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人员对应急处理预案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培训内容应包括灾害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和安全防范措施等方面,加强应急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
二、事故应急处理1.快速反应和报警一旦发生天气作业安全事故,相关人员应立即进行快速反应,通过应急通讯设备向上级报警。
报警内容应包括作业地点、事故类型和人员伤亡情况等关键信息。
同时,在事故发生现场应设立明显标志,引导其他人员避险。
2.开展紧急救援应急处理预案中应明确各类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
根据事故性质和程度,组织相关救援队伍进行事故救援。
救援人员应及时救治受伤人员,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
同时,进行相应的设备防护和救援措施,避免事故扩大。
3.组织应急疏散和撤离在天气作业安全事故中,应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和撤离现场。
应急处理预案中应明确疏散路线和撤离点,合理分配救援人员协助疏散。
对于危险区域,应立即实施封锁和隔离措施,防止更多人员受到伤害。
三、事故后评估1.展开事故调查和分析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展开事故调查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
第三章人工影响天气
人工影响天气1 人工影响天气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的活动。
2现代人工影响天气理论1、在过冷云中存在的冰晶,由于贝吉龙过程不断增长下降,降至O℃层以下,融化成雨滴,再与其它云滴碰并继续长大。
2、由于自然云内缺乏冰晶或较大的水滴,所以有些云降水能力很差,甚至完全不能降水。
3、这个缺陷可以通过往云里人工插撒干冰或碘化银而产生冰晶来弥补,或者通过引进小水滴或吸湿性核来弥补。
4、采用大剂量冰核的“过量播撒’,促使冰晶浓度加大,使降水元不能很快增长得很大并降落到地面上。
因此,这样的作业能迟缓或阻碍降水的发展,特别是可以抑制灾害性大冰雹的生长。
3人工防雹、增雨、消雾原理3.1人工防雹原理过量播撒催化剂:观测结果表明,冰雹云的中上部存在着过冷水含量很大的累积带,为冰雹生长区。
在累积带之上气流升速较小,温度又低,很容易产生雹胚,它们靠碰撞过冷水滴而长大。
在强烈上升气流的作用下,雹胚多次往返于液态水累积区增大而生成冰雹。
若在这个累积区大量引进人工冰雹胚胎,去争食有限水分,使冰雹不致长得太大,就可能抑制冰雹的生长或雹灾的形成。
云中爆炸:由于人雨弹在云中爆炸,可以产生两种效应。
一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产生震动效应,可以直接影响或干扰云中有组织的上升气流,进而阻止冰雹的继续增长,同时也可使冰雹受到强烈震动后变软。
二是爆炸也可能使过冷水滴冰晶化(目前,这种作用尚未完全证实),因而减少了云层中过冷却液态水的存在,也能起到抑制冰雹的生长或限制大冰雹形成的作用。
3.2人工增雨原理人工增雨,就是采用高炮和火箭等作业工具将携带有催化剂的炮弹或火箭弹送入云中爆炸、燃烧,产生大量的人工冰核,通过这些人工冰核与云中的水汽和过冷水的相互作用来增加降水。
在高炮炮弹和火箭弹中携带的催化剂为碘化银,碘化银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效率,每克催化剂可产生大量的人工冰核,这些人工冰核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参与云中的降水微物理过程,从而达到增加降水的目的。
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
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气候变化的加剧,人类面临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和气候问题。
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应运而生,被广泛应用于防灾救灾等领域。
然而,人工影响天气也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安全。
本文将从人工影响天气的定义、应用场景和安全管理规定三个方面探讨人工影响天气的安全管理。
人工影响天气的定义人工影响天气,即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大气运动、云微物理结构、边界层物理特征等天气现象进行人为干预,以达到调节气象灾害、改善气候、增加雨水等目的的一种技术手段。
人工影响天气主要包括云种植、雾霾治理、人工降雨等。
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场景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灾害防治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灾害防治领域有广泛应用。
比如,在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可以利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加强降雨,以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可以调控降雨,改善气候环境,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环境治理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可以用于治理雾霾、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例如,在重污染天气情况下,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可以将空气中的污染物洗下来。
人工影响天气的安全管理规定为了确保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安全应用,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规定。
监测预警在使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之前,需要通过气象预报和实时监测,了解气象条件,为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需要建立预警机制,及时进行决策和调整。
安全评估在使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时,需要进行安全评估,对可能产生的影响、安全隐患等进行全面评估,建立风险管控措施,确保技术的安全性。
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每个步骤的安全性。
在操作员的选择、干涉过程、设备维护等方面都需要制定明确的规范。
停止决策当使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出现异常情况或出现了安全隐患时,需要及时做出停止决策,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同时,还需要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隐患。
人工影响天气岗位职责
人工影响天气岗位职责人工影响天气岗位,一般是指从事气象干预工作的人员,他们通过人工手段调控大气和地面条件,以达到改善天气状况或人工控制天气现象的目的。
这是一项重要而且具有挑战性的技术工作,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人工影响天气岗位的职责。
1. 天气监测与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岗位的首要职责是进行天气监测和预测。
他们需对气象要素进行实时观测和数据分析,以了解当前的天气状况,并结合气象模型进行天气预报。
准确的天气预报对于制定合理的人工干预方案至关重要。
2. 气象干预方案的制定:人工影响天气岗位的另一个职责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气象干预方案。
他们需要根据所面临的气象问题,结合天气预报结果和相关的气象学知识,制定出相应的干预方案。
这包括选择适当的干预手段、确定时间和地点,并预估可能的影响范围和效果。
3. 气象干预操作与调控:人工影响天气岗位负责实施气象干预工作。
他们需要操作各种气象干预设备或系统,通过喷洒云雾化剂、施放人工降雨、转移或削弱风暴等手段,实现对天气现象的调控。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准确掌握气象参数、人工干预手段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以确保干预效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4. 数据分析与效果评估:人工影响天气岗位还需要对干预过程和效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他们会对实施干预前后的气象数据进行对比,并结合其他相关因素,评估干预效果的准确性和影响范围。
这些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对于改进干预方案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5. 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在实施气象干预过程中,人工影响天气岗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措施。
他们要能够判断干预行动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如极端天气的加剧或人工干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等,并能够及时调整或中止干预行动,以降低风险。
6. 技术研究与创新:人工影响天气岗位也需要进行气象干预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他们要关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掌握先进的气象干预技术和方法,并通过实践和实验,不断改进和创新干预手段,提高干预效果和工作效率。
人工影响天气对气象要素及天气预报的影响
人工影响天气对气象要素及天气预报的影响人工影响天气,简而言之,就是指对自然气候、层次大气和云系等要素,采用人为干预手段,改变其特性和发展,以达到控制和调节气象现象的目的。
人工影响天气包含的技术手段有云种植、人工降雨、人工防雹、云破裂放电、雾霾消散、低空控制等。
1.温度影响。
通过云种植、放射性物质散布等手段,可以调节大气温度。
例如,日本曾通过在黑煤山进行云种植,降低云层高度,缓解了暑热天气。
2.湿度影响。
通过云种植、人工降雨等手段,可以增加大气湿度,从而调节降水量和湿度变化。
例如,中国大面积人工降雨成功的例子包括九江防洪人工增雨、福建飞防人工增雨等。
3.风向风速影响。
通过低空控制等手段,可以调节气流的流向和速度,从而调节风向和风速。
4.云量云高影响。
通过云种植等手段,可以增加或减少云量和云高,从而调节阴晴雨雪等气象现象。
1.降水预报的准确性改善。
通过人工降雨抑制自然降雨和改变降雨分布,可以较好地掌握降水量和时间,从而提高降水预报的准确性。
2.蒸发损失预测的准确性提高。
通过增加降水、控制气温等措施,可以减少蒸发,从而提高蒸发损失的预测准确性。
3.灾害预警的有效性提高。
通过人工防雹、云破裂放电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避免天气灾害的发生,从而提高灾害预警的有效性。
尽管人工影响天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控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从而改变天气的发展,但其技术手段和应用方法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发挥人工影响天气的作用。
此外,人工影响天气也需要协调各方面利益,如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以达到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1. 引言1.1 人工影响天气的定义人工影响天气是指通过人类的科技手段,有目的地改变自然环境中的气象现象,以达到控制和调节天气的目的的行为。
这包括利用云种子、云雾增强、人工降雨、减少冰雹、改变气候和减少气象灾害等方法。
人工影响天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环境、提高农业生产、减少自然灾害、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目标。
人工影响天气是一项复杂的科学技术,涉及气象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来实现。
人工影响天气的定义旨在通过人为手段干预自然环境,实现对天气现象的控制和调节。
这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产生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气象灾害的关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成为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1.2 人工影响天气的意义人工影响天气的意义在于可以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保障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通过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手段,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降低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人工影响天气还可以调节气候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提高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在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工影响天气成为一种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发展和应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的提升。
2. 正文2.1 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手段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手段包括云种植、云催化、空间气象干扰等多种方法。
云种植是通过向云层喷撒化学物质或冰晶,促使云中水滴或冰晶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或延长降水时间。
云催化则是利用催化剂,例如碘化银或冰晶,来催化云中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从而促使降水发生。
空间气象干扰则是通过改变大气环境,例如调节臭氧层厚度或改变大气层温度,来影响气候变化。
人工影响天气知识
人工影响天气知识什么是人工影响天气?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对局部大气的云物理过程进行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雾、消云等目的的活动。
现阶段主要以人工增雨、防雹为主。
什么是人工增雨?人工增雨有哪些方法?人工增雨是指在适当条件下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向目标云播撒适量的催化剂,以影响云物理过程,从而实现增加地面降水的活动。
人工增雨常用的方法有:飞机播云增雨作业、地面高炮发射含催化剂的炮弹入云增雨作业、地面火箭发射含催化剂的火箭弹入云增雨作业、地面燃烧炉燃烧含催化剂的焰条增雨作业等。
什么是高炮作业?高炮作业是在地面利用高炮向空中具有一定条件的目标云发射含有催化剂的炮弹,炮弹在云中爆炸,把炮弹中的催化剂播撒在云中,以影响云物理过程。
什么是火箭作业?火箭作业是在地面或在地面附近的某个平台上利用火箭发射架向空中具有一定条件的目标云发射含有催化剂的火箭弹,火箭弹在到达空中某一位置以后,火箭弹内的催化剂被自动点燃,随着火箭弹在云中的飞行,催化剂沿途燃烧播撒,以影响云物理过程。
什么是飞机作业?飞机作业是利用飞机直接入云,在具有一定条件的目标云中直接播撒含有催化剂的物质,以影响云物理过程。
催化剂包括哪些?常用的催化剂有哪些?人工增雨催化剂分为三类:成冰剂、制冷剂、吸湿剂。
前两种用于冷云催化,后者用于暖云催化。
碘化银是人工增雨作业中常用的一种成冰剂,将碘化银播撒到云中合适部位,即成为人工冰核,这些冰核吸附周围的水分形成冰晶,冰晶可通过冰水转化效率较高的蒸—凝过程,在混合云中直接长成雪晶,雪晶在下落中可通过与过冷云滴碰冻结淞增长,与其他冰晶碰连聚集增长,并可在暖区融化,再经重力碰并进一步形成较大的雨滴。
人工影响天气原理
人工影响天气原理一、引言人工影响天气,是指通过人类的干预手段,改变或控制特定地区的天气状况。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在气象灾害的防治、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等领域。
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涉及到大气物理学、云物理学、气象动力学等多个学科,本文将从这些学科的角度,探讨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
二、云物理学与人工影响天气云物理学是研究云的形成、演变和降水过程的学科。
在人工影响天气中,云物理学起到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人工影响天气方法之一是云雾消散,即通过释放人工催化剂或云中的颗粒物,改变云中的水滴或冰晶的大小和浓度,从而促使云雾消散。
这种方法利用了云物理学中的凝结、蒸发、降水等过程,通过改变云中微粒的特性,影响云的形成和稳定性,从而实现云的消散。
三、气象动力学与人工影响天气气象动力学是研究大气运动的学科。
在人工影响天气中,通过改变大气运动,可以影响天气的形成和演变。
例如,人工降雨是通过改变大气中的温度、湿度和运动等参数,使得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云滴,并逐渐增长为降水粒子,从而实现增加降雨的目的。
这种方法利用了气象动力学中的大气稳定性、辐射传输、湍流等过程,通过改变大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实现对天气的影响。
四、大气物理学与人工影响天气大气物理学是研究大气的性质和现象的学科。
在人工影响天气中,通过改变大气中的物理性质,能够影响大气的温度、湿度等参数,从而影响天气的形成和变化。
例如,人工增雪是通过在云中投放冰核,促使云中的水汽凝结为冰晶,进而形成降雪。
这种方法利用了大气物理学中的凝结过程,通过改变云中冰核的浓度和大小,从而实现增加降雪的目的。
五、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在气象灾害防治方面,人工影响天气可以用于减轻干旱、抑制冰雹、防治霜冻等。
在农业生产中,人工影响天气可以用于增雨、增雪、抑制台风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人工影响天气可以用于调控降雨分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人工影响天气
1、干增长过程—— 冰雹在云体内上下滚动时,由 于气温低,含水量少水汽能很快凝华冻结,里面溶 解的空气来不及逸散,形成不透明冰层,这是干增 长过程。
(主要在Cb云的上部) 2、湿增长过程——当云内含水量充沛,气温高,冰雹 在云层中滚动时,能捕获大量的过冷水滴,产生冻结 时,释放大量的潜热,在冰雹表面形成一层膜,由内 向外慢慢冻结,形成透明的冰层,这是湿增长过程。 主要在Cb云的中下部)
不同类型的云,滴谱不同,层云和雨层云比层 积云和晴天积云谱宽而云滴浓度小。
一般说来,积雨云、浓积云和雨层云滴谱较宽,因 而大水滴较多,容易降水。而晴天积云层积云滴谱较窄, 不易产生降水。
冲并增长
1. 重力碰并 2. 布朗碰并(分子碰并)
3. 电力碰并
4. 乱流碰并
复习: 冰晶效应:(贝吉龙效应)
五、云滴增长的物理过程(原理)(暖、冷云降水机制)
1、云滴发展初期 凝结(或凝华)增长 暖云 2、云滴发展后期 冷云 冲并增长 贝吉龙效应
云滴浓度:单位体积云体内所包含的云滴的个数称为数密 度或浓度。 云滴愈小,浓度愈大;反之,成立。 云滴滴谱:不同半径的云滴浓度的分布。 云滴谱宽:云滴的最大半径与最小半径之差。
化合物 相对湿度
N a Cl
CaCl2
40~50
NH 4 NO3
40~62
NH 2CONH2
75~76
81
3、播散的方法(在云中上升气流处):飞机,高 射炮,火箭等
在我国夏季或南方局部地区长时间不降水,或 为某个国际性“节日”“比赛”使用。
第二部分 人工防雹
一、冰雹的定义:积雨云中降落下来的一种固态降水。
直到1946年美国谢弗尔在实验室中从干冰的显 著成冰作用出发获得了一些成功。
人工影响天气总结
人工影响天气总结
人工影响天气,也被称为人工干预天气或气象调控,是指通过人类的技术手段
和干预措施,试图改变或控制天气现象的过程。
这种干预可以在局部或全球范
围内进行,目的可能是为了农业、水资源管理、防灾减灾、空气污染控制等方
面的需要。
人工影响天气的方法包括云雾消散、云雾增强、人工降雨、人工雪、冰雹防护等。
这些方法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 云雾消散:通过喷洒云雾消散剂,如硝酸铵、液氨等,来改变云中的微物理
过程,使云中的水滴蒸发或凝结,从而使云雾消散。
2. 云雾增强:通过喷洒云雾增强剂,如干冰、液氨等,来促使云中的水滴凝结
成更大的雨滴,增加降水量。
3. 人工降雨:通过喷洒人工降雨剂,如碘化银、硝酸银等,来诱导云中的水滴
凝结成雨滴,从而增加降水量。
4. 人工雪:通过喷洒人工雪剂,如冷冻干燥的气溶胶颗粒等,来使云中的水滴
凝结成雪花,产生降雪。
5. 冰雹防护:通过喷洒冰雹防护剂,如碘化银、硝酸银等,来抑制冰雹的形成
或减小冰雹的直径,减轻冰雹对农作物和财产的破坏。
然而,人工影响天气的效果和可行性仍然存在争议。
这些方法的实施需要考虑
天气条件、环境影响、成本效益等因素,并且需要进行科学评估和监测。
同时,人工影响天气也可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如降水不均匀、环境污染等。
因此,在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评估,确保其安
全有效。
人工影响天气原理
人工影响天气原理人工影响天气是用人为手段使天气现象朝着人们预定的方向转化,如人工降水、人工降雹、人工消云、人工消雾、人工削弱台风、人工抑制雷电、入工防霜冻等。
概述人工影响天气是用人为手段使天气现象朝着人们预定的方向转化,如人工降水、人工降雹、人工消云、人工消雾、人工削弱台风、人工抑制雷电、入工防霜冻等。
人类活动无意识地使天气发生变化,如都市对天气的作用等,不属于人工影响天气,而称为人类对大气的无意识影响。
人工影响天气主要是利用云(雾)的微物理不稳定性。
例如在温度低于0℃的冷云中往往存在着大量未冻结的水滴,播撒成冰催化剂可使它们转化为冰晶以促进水滴的形成,释放的潜热会改变云的热力、动力结构,在不同场合下可以促进降水、减少冰雹、消云(雾)或者减小台风风力;在暖云(雾)中播撒大小适当的盐粉可以促进雨滴的生成,在不同场合下可以促进降雨或者消云(雾)。
从自然变化中把播云造成的变化区分开来是很困难的,因此人们对于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的效果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估价。
总之,除人工消除过冷雾的技术比较成熟,已在一些重要机场投入使用外,总的说来,人工影响天气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简史从避雷针开始,到往云层里播撒食盐、干冰和碘化银,影响天气的尝试,几乎可以说古已有之。
首次有科学根据的人工增雨建议是气象经典著作《风暴原理》(1841)的作者美国埃斯皮(Espy,1839)提出的,他认为在潮湿的空气中可用烈火产生上升气流来造云致雨。
但是,真正的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活动,应该始于1946年的美国。
那一年11月13日,谢弗(Schaefer)和冯内古特(Vonnegut)实施了人类首次在云中撒播干冰,5分钟后几乎整个云都转化成雪粒并形成雪幡,这次成功的试验开创了人工影响天气的新时代。
1、从避雷针开始人类最早影响天气的科学尝试,也许应该追溯到避雷针。
避雷针一般认为是富兰克林在1749年发明。
实际上首次有科学根据的人工影响天气建议是美国气象学者伊斯派于1839年提出的,他认为在潮湿的空气中可用烈火产生上升气流来造云致雨。
什么是人工影响天气
科学与生活·科普博览·新农村2018.1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的活动。
17世纪末,中国清代的《广阳杂记》就有人工影响天气的案例记载。
可见我国劳动人民在很早以前就有了人为干预天气使之有益于人类的想法和实践,虽然这些实践多以失败告终。
真正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人工影响天气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
1946年,美国科学家I.朗缪尔等根据冰晶在降水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人工产生冰晶影响冷云降水的设想。
他的助手V.J.谢弗和B.冯内古特,发现将干冰碎粒和碘化银烟粒引入充满过冷水滴的云室里,能够产生大量的冰晶。
同年11月,谢弗进行了第一次对自然云层的人工催化试验。
他用飞机将3磅干冰碎块投入云顶温度为-20°C 的过冷层状云中,5分钟后,云下出现了降雪。
此试验结果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从而推动了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的迅速发展。
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它可以应用于军事、农业生产等领域,也可应用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民用领域。
人工影响天气的种类包括:人工降水、人工防雹、人工消云(雾)、人工削弱风暴和人工抑制雷电等。
采用的科技手段也有很多,如最为耳熟能详的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采用的科技手段主要就是通过“影响云”来实现。
即通过干预和改变云的数量、结构、及其中的物理化学过程。
而改变云的原理主要是向云中播撒催化剂来影响云本身和云中的化学反应,以达到让天气过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转化。
首先,我们来看看人工增雨。
想象你的头顶有一朵云,这朵云正在下雨。
我们用一个足够大的容器接住这些雨水,直到雨停。
那么,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容器中的这些雨水量就等于这朵云中所含水的总量呢?再举一个例子,把一块干海绵扔进水中,拿出湿海绵,举到一定高度,用较小的力气挤压海绵,海绵中会有水滴落下。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调研报告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调研报告一、引言人工影响天气(Artificial Weather Modification)是指人们通过科学手段,以改变大气中云、雨、雪、冰等物理过程,从而达到调节天气、降雨增雪等目的的一项技术。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现状和发展潜力,探讨其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原理人工影响天气主要采用云雾增减、防治雹灾、降雨增雪等手段来进行干预。
常见的技术包括人工增雨、人工降雪、人工抑制冰雹等。
人工增雨通过向云层中释放一定的云雾增凝材料,使云中的水颗粒增大,从而促进降雨的形成。
人工降雪则是通过在云层中投放冰核材料,使云中的水滴结冰,从而形成降雪。
三、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情况自1958年开始开展人工增雨工作以来,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
目前,的人工增雨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每年约有1500亿立方米的额外降水量得以实现。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覆盖范围广泛,包括农业干旱区、水电供应区、森林火灾防治区等。
四、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和效果1. 农业生产:人工增雨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在干旱区,通过增雨技术可以帮助农民解决灌溉问题,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水资源管理: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通过增雨技术,可以增加水库和河流的蓄水量,保障水资源的供应。
3. 自然灾害减轻: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防治自然灾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人工降雪技术可以减轻雪灾对交通运输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五、人工影响天气的挑战与风险1. 环境风险:人工影响天气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增雨剂中的化学物质可能会污染水源,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 科学不确定性:人工影响天气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云层状况、气象条件等,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六、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前景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人工影响天气安全培训教材
人工影响天气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与目的人工影响天气(Artificial Weather Modification)是指通过科学手段改变大气中的自然过程,以达到调整降雨模式、抑制或减弱自然灾害等目的的行为。
本教材将介绍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和目的,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
第一节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主要包括云雾物理过程、气象动力学原理和化学反应机制。
云雾物理过程通过释放云种子改变云滴的大小分布和浓度,从而影响降水的形成和降水量的增减。
气象动力学原理利用气流的运动特性,通过喷洒或释放气溶胶物质来改变气流的运动状态,从而影响降水和气候。
化学反应机制主要是通过改变大气中的化学成分,例如调整臭氧浓度、减少污染物等,达到改善气候环境的目的。
第二节人工影响天气的目的人工影响天气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具体目的包括:1. 调整降雨模式:通过人工影响天气的手段,可以调整大气中水分的分布和降水的形式,从而增加干旱地区的降雨量,或减少暴雨、冰雹等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保护农作物、水资源等生态环境。
2. 减轻自然灾害:人工影响天气可以有效地抑制龙卷风、暴雨、冰雹等极端天气的形成和发展,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此外,还可以通过控制雪崩、干扰沙尘暴的形成等方式保护城市、农田、草原等地区的安全。
第二章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与方法本章将介绍人工影响天气所使用的主要技术与方法,包括云雾处理技术、气象飞机作业技术和空间科学应用等。
第一节云雾处理技术云雾处理技术是指通过喷洒云种子或释放云凝结剂等物质,改变云中的水滴结构和粒子大小,从而影响降水的形成和降水量的增减。
常用的云雾处理技术包括人工降雨、减雪、增雾和抑制冰雹等。
第二节气象飞机作业技术气象飞机作业技术是指利用专门的气象飞机进行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
这些飞机通常搭载了测量仪器和喷洒设备,可以对云层进行观测和操作,以实现人工影响天气的目的。
人工影响天气对气象要素及天气预报的影响
人工影响天气对气象要素及天气预报的影响人工影响天气指的是人类利用科技手段来改变或干预天气系统的过程。
人工影响天气的方法主要包括云雾消散、雨雪增加、冰雹抑制、风速调整等。
1. 温度:人工影响天气可以通过改变日照时间、云量、降水等因素来调节地表温度。
人工增雨可以通过增加水汽含量改变降水量,从而影响地表温度。
2. 湿度:人工增雨和云雾消散两种方法可以调节湿度变化。
增雨可以增加降水量,从而增加湿度;云雾消散可以减少云量,降低湿度。
3. 降水:人工增雨是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向云层中喷洒化学药品或冷却空气等方式,可以促使云层形成更多的降水。
也可以利用蓄水等方法,控制降水的释放时间和地点。
4. 风速:人工影响天气还可以调节风速。
通过引入冷空气或改变风向,可以降低风速,并减小风灾的风险。
5. 云量:人工影响天气可以调控云量,包括增加云量、减少云量、改变云的形态等。
这对日照时间、温度和降水等气象要素都会产生影响。
1. 天气模式的准确性:天气预报的基础是建立在对大气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上。
由于人工影响天气会改变大气系统的自然变化过程,因此可能导致天气预报模型的准确性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2. 数据采集和分析:人工影响天气操作需要及时准确地获取气象数据来进行判断和决策。
对于监测、采集和分析气象数据的要求会更高。
3. 灾害和风险评估:人工影响天气的目的之一是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在进行天气预报时,需要对灾害和风险进行评估,包括人工操作可能引发的新的灾害和风险。
人工影响天气对气象要素和天气预报都有一定的影响。
在利用人工影响天气时,需要充分考虑天气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科学地进行操作和预测,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们来源丰富、价廉,食盐具有腐蚀性,剂量较大时对 农作物有损害,而硝酸铵、尿素既无腐蚀性又无毒性,还具 有一定肥效。
常用作吸湿性巨核催化剂的相对湿度
化合物 相对湿度
直到1946年美国谢弗尔在实验室中从干冰的显 著成冰作用出发获得了一些成功。
我国在1958年开始了人工降水试验工作。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近年来发展很快, 特别是在防灾、减灾以及重大社会活动的 天气保障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地关注,人工影 响天气工作已成为气象部门一项重要的科 技服务手段。
N aCl 75~76
CaCl2 40~50
NH 4 NO3 40~62
NH2CONH 2
81
3、播散的方法(在云中上升气流处):飞机,高 射炮,火箭等
在我国夏季或南方局部地区长时间不降水,或 为某个国际性“节日”“比赛”使用。
第二部分 人工防雹
一、冰雹的定义:积雨云中降落下来的一种固态降水。
二、冰雹的形成:在积雨云中有大量的不稳定能量, 空气垂直运动的速度很强,云内充沛的水汽产生大量 的水滴和冰晶,而它们又在强烈的上升气流中上下滚 动,使水滴和冰晶冻结增大,在云体中不断循环以上 过程,便形成冰雹。
播种在霜冻危害较轻的地方。 2、物理学防霜:依靠减弱夜间辐射冷却提高贴近地面
气层温度的一些措施。
方法一: 熏烟法: 利用烟粒物质堆在田地空间,借助烟幕来防止土壤和
植物表面很快散失热量,又使空气中水汽凝结而增加热量。 方法二 加温法:
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地面加温。这种方法用来保护 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 方法三 灌溉法:
方法二:云中播撒致冷剂,增加云中凝结核,使其成为 雹胚胎,当云中有这种雹胚胎后,共同争夺 水分,而不易酝酿成大雹。
方法三:云中播撒吸湿性物质,使水滴很快增大而降落,减 少 云中水分,使小雹不易成大雹。
3. 播撒催化剂的方法:土炮,火箭,大炮轰击雹云
第三部分 人工防霜
原理: 1、生物学防霜:提高植物的抗寒性(选种注意),植物
1、云滴要足够大。(半径 > = 100 μm 才能是雨滴) (增加云滴谱宽)
2、云滴能够克服空气的浮力和上升气流作用降落到地面上。
五、云滴增长的物理过程(原理)(暖、冷云降水机制)
1、云滴发展初期
凝结(或凝华)增长
2、云滴发展后期
暖云 冷云
冲并增长 贝吉龙效应
云滴浓度:单位体积云体内所包含的云滴的个数称为数密
主要在Cb云的中下部)
三、冰雹的形状
椭球状
圆锥状
上下滚动
运
动
方
向
(最多见)
和不规则状
运 动 方 向 (较少见)
球状
均匀 混动
运 动 方 向 (最少见)
四、人工防雹
1. 原理:1)阻止雹云的发展
2)增加云中小雹量
3)阻止云中小雹变大雹
2. 方法:
方法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炮轰,引起空气强烈振动,使上升气流受 到干扰,从而影响雹云的发展;同时能增 强云中云滴间碰并机会,使云滴迅速增大 成雨滴而降落。
我们要人工影响天气,首先要知道云 形成的微物理过程,降水是怎样产生的, 才能使人工影响天气达到最佳效果。
第一部分 工人降雨
云:悬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和冰晶。
一、形成云的基本条件:
1、充足的水汽 2、足够的凝结核 3、足够的冷却 二、云的形成和消散过程
故得:
上升运动+水汽
形成云
下沉运动
云消散
三、云的物理性质分类
三、形成的冰雹为什么有明暗相间的结构?
因为,冰雹在云体内形成时,上下滚动,经历 了干增长过程和湿增长过程。
1、干增长过程—— 冰雹在云体内上下滚动时,由 于气温低,含水量少水汽能很快凝华冻结,里面溶 解的空气来不及逸散,形成不透明冰层,这是干增 长过程。
(主要在Cb云的上部)
2、湿增长过程——当云内含水量充沛,气温高,冰雹 在云层中滚动时,能捕获大量的过冷水滴,产生冻结 时,释放大量的潜热,在冰雹表面形成一层膜,由内 向外慢慢冻结,形成透明的冰层,这是湿增长过程。
2) 液氮:氮气在高压下液化,是制氧过程的副产品, 价廉且易制备。液氮密度为8.05×102kg/m3,汽化温度 为-195.8℃汽化潜热9.96 ×104 J/kg。汽化后为惰性纯 氮气,对环境无任何不良影响,故可称为“绿色催化 剂”。
3)液态丙烷:丙烷的凝固温度-187.1℃,沸点-44.5℃ , -15℃时汽化潜热3.94 ×105J/kg,高于干冰,价格最低。 它在0℃附近即可起核化作用,而且在较高的负温下, 其成核率基本不衰减,易于分散成很细的雾滴,在施 放点30~36cm范围内可产生大量冰晶,成核率很高可达 1011~1012g。因为防火安全未解决,飞机播撒不适宜。
1. 暖云:云体中的温度 > 0 ℃,云由水滴组成。 2. 冷云:云体中的温度 < 0 ℃,云由过冷水滴和
冰晶组成。
t > 0 ℃ 为水滴
水云、暖云
0 ℃ > t > -15 ℃ 为水滴
冷云
云
-15℃ > t > -30 ℃ 为过冷水滴和冰晶
混合云
t < -30 ℃以下 为冰晶
冰云
四、云形成能否产生降水?
冲并增长
1. 重力碰并 2. 布朗碰并(分子碰并) 3. 电力碰并 4. 乱流碰并
复习: 冰晶效应:(贝吉龙效应)
在冰水共存的云雾中,水滴将因蒸发而减小,冰晶 将凝华而增大,水份由水滴向冰晶转移的现象称为冰晶 效应。
六、人工降雨
由于云的性质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同。
1、冷云催化(由过冷水滴和冰晶组成的云)
使空气中水汽增多,湿度加大,增加土壤的热容量。 方法四: 掩蔽法:
用各种覆盖物,如芦草,稻草,蔗叶,树皮,麻布, 尼龙薄膜等。
第四部分 工人消雾
方法一:对冷雾(气温低于0 ℃ )用致冷剂 方法二:对暖雾(气温高于0 ℃ )用吸湿性物质 方法三:燃烧
谢谢!
度或浓度。
云滴愈小,浓度愈大;反之,成立。
云滴滴谱:不同半径的云滴浓度的分布。
云滴谱宽:云滴的最大半径与最小半径之差。
不同类型的云,滴谱不同,层云和雨层云比层 积云和晴天积云谱宽而云滴浓度小。
一般说来,积雨云、浓积云和雨层云滴谱较宽,因 而大水滴较多,容易降水。而晴天积云层积云滴谱较窄, 不易产生降水。
致冷剂播云技术
方法:在云中播撒干冰、液态CO2、液氮、液态丙烷 等化学催化物,使云中冰晶增多,贝吉龙效应显著,形成 降水。
1) 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白色晶体,它升华的温度在大气 压下很低(-78.5 ℃) 干冰升华,其升华热约为137千卡/公斤, 从云中吸取大量热量,使四周空气温度剧烈降低,在局部 范围内形成高度过冷却及高度过饱和。使冰晶继续增大, 加速贝吉龙效应而产生降水。.
4) 碘化银(比较贵,很少用)是性能良好的凝华核 微粒,只要云中温度达到-5℃时,水汽就能以 它为核心凝华成冰晶,加速贝吉龙效应,产生降 水。
这几种方法主要在我国北方,春旱时使用。
2、暖云催化(云中温度高于0 ℃ ,全由水滴组成)
方法:在云中播撒食盐(NaCl)、氯化钙(CaCl2)、硝酸
铵( NH 4 NO3 )和有机化合物尿素( NH2CONH 2 )等。
人工影响天气讲座
人工影响 天气: 根据 人们的意愿,通过人 为干预,使某些局地 天气现象朝有利于人 们预定目的的方向转 化,以克服或减轻恶 劣天气引发的灾害, 这种改造自然的科学 技术措施。
远在一百多年前,我国云南,甘肃地区群众 在生产实践中就开展了炮击雹云的防雹工作。 1931年荷兰人范拉特在云上二百米处从飞机上撒 下1.5吨干冰,结果下了雨。当时,错误的认为是 干冰小质点磨擦带电,引入云中的电荷导致云滴 合并增大,因而产生降水,解释为干冰的催化原 理。接着,德国、法国也做了这样的试验,没有 成功,大家产生怀疑,以后就没有继续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