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婷】《调整图形》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 四年级 第24课 调整图形
《调整图形》教学设计(第 1 课时)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24课教材分析:本课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十四课《调整图形》,主要是教会学生认识“翻转与旋转”、“拉伸与扭曲”命令,并运用命令进行调整图形的操作。
本课是计算机画图模块中学习基本画图工具后,对菜单中命令的深入学习。
其中“翻转与旋转”和“拉伸与扭曲”命令为画图综合学习,为利用计算机进行绘画创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表现为:好动、爱玩、好胜,爱受表扬、学习持久力不够、良好的学习习惯仍未养成、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等,他们的求知欲望强、好奇心重,善于在快乐的情景中逐步获得知识。
他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有一个学期,他们对画图软件的基本功能有了一定的掌握。
“翻转/旋转”“拉升/扭曲”相对于前面画图软件中工具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图形操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他们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意识。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主要采用激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
学生只有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学习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
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让学生带着一个个活动任务通过动手、观察、思考主动地发现问题,逐步进入“爱学、乐学”的境界,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1. 认识“图像”菜单中的“翻转与旋转”命令,“拉伸与扭曲”命令;学习并熟练掌握“翻转与旋转”和“拉伸与扭曲”图形;进一步学习“复制与粘贴”命令的使用。
2. 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和小组合作完成课堂任务。
3. 发展学生的拓展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4.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我探索、创新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24课《调整图形》教案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24课《调整图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24课《调整图形》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软件对图形进行调整。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悉图形调整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图形编辑软件不陌生。
但学生在调整图形方面还需进一步指导,提高操作的熟练度和创新意识。
本课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图形调整工具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图形调整工具的使用。
2.难点:如何运用图形调整工具进行创新设计。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以完成具体任务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究、实践。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示范教学法:教师演示操作,学生跟随实践。
六. 教学准备1.硬件准备: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软件。
2.软件准备:图形编辑软件。
3.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案例素材。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图形调整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图形调整?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本课学习内容:图形调整工具的使用。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图形调整工具的功能及操作方法。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运用图形调整工具对给定图形进行调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几个有关图形调整的问题,学生相互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设计】《调整图形》
调整图形■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教会学生认识“翻转与旋转”、“拉伸与扭曲”命令,并运用命令进行调整图形的操作。
本课是计算机画图模块中学习基本画图工具后,对菜单中命令的深入学习。
其中“翻转与旋转”和“拉伸与扭曲”命令为画图综合学习,为利用计算机进行绘画创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电脑绘画操作能力,会使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来进行电脑的绘画,并且有了认识菜单,和使用菜单中的命令来绘画的经历:上一节课学习了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与粘贴命令来绘画。
本节课考虑是借班上课,我针对学生比较喜欢动画故事的特点,创设较为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多实践,多摸索,意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并让完成任务较好的学生担任临时小组长,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及时给学生提示,引导他们有目的的学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图像”菜单中的“翻转与旋转”命令,“拉伸与扭曲”命令。
(2)学习并熟练掌握“翻转与旋转”和“拉伸与扭曲”图形。
(3)进一步学习“复制与粘贴”命令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和小组合作完成课堂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拓展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4.行为与创新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我探索,创新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图像”菜单中“翻转与旋转”和“拉伸与扭曲”命令的使用。
2.教学难点“拉伸”和“扭曲”的不同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主要采用学生喜欢的《爱探险的朵拉》故事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始终以任务为主线,在教师示范讲解的基础上加强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融会贯通的学习。
■课前准备学生学件,教学课件,音频素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播放“青蛙回家”片段。
《调整图形》课程设计.doc
三井中心小学张石磊教学内容:《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5课《调整图形》教学目标:1、认识“拉伸/扭曲”命令、“翻转/旋转”命令。
2、学习“拉伸/扭曲”和“翻转/旋转”图形。
3、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图像”菜单中的“拉伸/扭曲”和“翻转/旋转”命令的使用。
教学难点:“拉伸”和“扭曲”的不同点。
教学准备:网络教室软件、视力表、《蜜蜂》图画。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机广播3排视力表,提问:像什么?教师出示视力表。
观察,对比两个视力表中的E有什么不同?学生说出两点不同之处:大小和方向。
1、调整大小。
2、调整方向——板书,2、今天我们利用画图软件来改变图形的大小和方向,这样的操作我们称为:调整图形。
——板书【设计思想】用3排相同符号的视力表来与生活中的视力表做对比,能够让学生一下看出两者的区别,也就找到了本课的重点——调整图形的大小和方向。
二、拉伸图形1、要想改变图形的大小,你有什么方法?谁能将第一个E放大?(学生演示自己的方法,会使用放大镜工具)你能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操作吗?师小结:用放大镜工具是将所有图形一起放大了,而不是将第一个图形放大。
看来有时我们想的和做的还是有距离的,这需要我们认真细致地学习我们撤销刚才的操作,回到原来的状态。
有谁确实能够将第一个E放大?不要紧,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如何将图形放大和缩小。
【设计思想】用放大图形作为本课的切入点非常精妙,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使用放大镜工具的误操作,另一方面,欲擒故纵,从一开始就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冲击,原来将图形放大和缩小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这样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在做任何操作之前,都要先选定对象,板书:选定。
首先,用“选定”工具将第一个E选定,然后在菜单栏中选择“图像菜单”,板书:图像。
调整图形教案
《调整图形》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图像”菜单中“翻转/旋转”命令的作用。
学会用选定框对图形进行水平翻转、垂直翻转和按一定角度进行旋转。
2.熟悉“翻转/旋转”对话框的运用,理解水平翻转、垂直翻转与旋转的区别。
3.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图像”菜单中“翻转/旋转”命令的使用。
难点:对按一定角度进行旋转的理解【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了解“俄罗斯方块”这个游戏吗?观看俄罗斯方块比赛视频。
二、“俄罗斯方块”——改变图形的方向师:其实画图软件也能玩这个游戏,想玩吗?。
1.介绍俄罗斯方块的玩法和小诀窍。
师:玩游戏,得知道游戏的玩法,课件演示师:老师也玩过这个游戏,告诉你几个小诀窍:①打开“俄罗斯方块”。
单击“选定”工具,在下方“工具状态选择器”中选择第二种“应用透明背景”方式,选定活动格,通过一定的变化后,将活动格移动到下方固定格。
②变化时,做错了,只要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撤销”命令,就能重新做一做。
2.任务1:图形的旋转。
(1) 引出图形“旋转”的概念。
师:这个蓝方块,该怎样变化?(见“图1 蓝方块”)图1 蓝方块师演示:出示,把蓝方块旋转成,就是把图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格,也就是顺时针方向旋转90啊。
(2) 教师示范操作方法。
(3)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两人演示,要求边说边做。
(4) 小结方法。
(5) 利用蓝方块演示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180度、270度。
提问(操作演示):请同学们想一想,旋转成,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旋转成呢?旋转成呢?明确具体操作方法。
(6) 练一练:灵活选择旋转角度。
①师:打开,请你完成“练一练”下方的两个“绿方块”。
(见“图2 绿方块①”“图3 绿方块②”)图2 绿方块①图3 绿方块②②学生尝试。
《调整图形》教学设计
生: 好。 活动( 二) ( 教师出示课件。) 师: 同学们猜猜看,猪八戒想干 什么? 生 1: 他想到花果山找孙悟空 帮忙。 生 2: 他想到房子里睡觉。 生 3: 他想到海南岛吃椰子…… ( 学 生 自 由 交 流 发 言,并 尝 试 操作。) 师: 已经完成的同学可以同桌 交流方法与步骤。请一组同学上来 演示,一位 学 生 讲 方 法,一 位 学 生 操 作。( 操作步骤: 选定图案—进入图 像菜单—选择翻转) 你们和他们一 样吗? 现在请你们看看除了水平翻 转外,还有其他旋转方式吗? 生: 垂 直 翻 转、按 一 定 角 度 旋转。 ( 学生们再次尝试各种翻转。) 活动( 三) 师: 大家觉得很有趣吧,猪八戒 在你们的 帮 助 下,来 到 了 花 果 山,却 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 课件展示) 。 同学们,你们 看 到 这 个 场 景 有 什 么 话要说吗? 生 1: 孙悟空很懒,不整理物品。 生 2: 东西放得很乱…… 师: 猪八戒跟同学们一样也有 这种感觉,但 由 于 平 时 缺 少 劳 动,猪 八戒不会整 理,同 学 们 能 否 帮 助 他 呢? 看 谁 最 先 完 成。学 生 动 手 操 作,教师巡 回 指 导,同 时 鼓 励 优 等 生 帮助其他同学。 教师展示几幅学生已完成的作 品,学生进行点评。 活动( 四) 师: 猪八戒终于找到了孙悟空, 他看到孙悟空正在练变身法。( 课 件展示) 大 家 看,孙 悟 空 的 本 领 真 大,猪八戒 看 得 心 痒 痒,他 也 想 学 猴 哥的变 身 法。同 学 们,你 们 能 帮 猪 八戒完成他的心愿吗? ( 学生尝试 操作。) 教师请 学 生 演 示,然 后 继 续 尝 试操作。 ( 操作 步 骤: 选 定 图 案—复 制、 粘贴—打开图像菜单—拉伸、扭曲) ( 设计意图: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 特征和年龄 特 点,利 用 学 生 喜 欢 的 卡通人物,设 计 的 任 务 素 材 都 选 自 《西游记》,金箍棒的放大和缩小、猪 八戒找花 果 山、猪 八 戒 整 理 物 品、猪 八戒学本领 等 任 务 贯 穿 起 来,组 成
《调整图形》教学设计
罗斯方块若干 ,Biblioteka 主探究记录单。 自 黪 教 学过程
1 .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调整图形 ) ) 是江苏 科学技术出版 社 小学 ( ( 信息技 术 ( 册) 上 第1课 , 5 是 在 学生基 本掌握 画图软件 中工具栏 使 用的基 础上展 开的教学 。 材以 “ 教 改变 蜜蜂 飞行方向” 为例教 学 “ 翻转/ 旋转”
大、 缩小和扭曲。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目标: 过 观 通
师: 来到美 丽的俄罗斯馆 ,出示场 ( 景 图) 个 游戏 是什 么? 这 你玩 过吗? 画 图软件也能玩, 想玩吗?
①海宝介 绍玩法。
②教 师提 示诀窍 : 玩之前 , A. 先选 定。板书: ( 选定) . 错了, B做 能撤销。
点前 置, 能有效减少或避免操 作中出现 的问 , 题 从而使学生 “ 得 更流畅。 玩”
() 识 图形的旋 转 2认
通 过情境设 计 , 学生整理 房间、 让 画猫 脸 图, 养学 生的思维能力 , 培 增强学 生 利用信息技术解 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为
①引出旋转。
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师 : 方 块 怎 么 样 变 化 ( 下 页 蓝 如
图1? 板书: )( 旋转)
利用 “ 十字 格” 旋转 板演 示 : 蓝方
块像 这 样旋 转 , 我们就 说 把 蓝方块 按 顺时针方 向旋转9度。 0 ②教师示范操作。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1/ 2 011 7 5
黪 教学准备 课件, 学件, 十字格” “ 旋转板, 俄
学生操作时的注意点; “ 在 实践园” 中安 排 了 “ 作蜻 蜓 图” “ 计大 风车” 创 、设 两 个 环节, “ 将 翻转/ 旋转” 命令 的使 用和 “ 制” “ ” 复 与 粘贴 命令的使用、用颜色 “ 填 充” 工具的使用相 结合 , 学生欣 赏 让 美、 创造美 , 培养学 生综合运 用所 学知 识解决 问题 的能力。 教材 以 “ 改变蜜蜂 的形状 ” 为例教学 “ / 曲” 令的 拉伸 扭 命 使用方法 , 过 “ 究园” 通 探 的任务 设定 , 让学 生了解 “ 拉伸” “ 和 扭曲” 操作 中的 不同点; 用 “ 识屋” 帮助学生 理解 巧 知 ,
《调整图形》
《调整图形》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复制与粘贴图形》这节的后续学习内容,学生已经掌握通过复制、粘贴命令进行基本的图形操作。
本课依托前一节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使用翻转、旋转、拉伸与扭曲这四个命令调整图形的技能,技能学习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从纯粹的技术角度教学更容易造成学生的枯燥感。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着重考虑突出教学内容的情境设定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尝试将游戏引入教学,利用“大鱼吃小鱼”这一游戏进行情境导入,知识点铺陈以及目标激励,并在拓展练习环节充分利用,尝试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锻炼与学习。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三年级学生,学生在之前的画图软件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画图技法,有较熟练的操作技能。
由于年龄特点,学生比较的活泼,对于纯技能操作的兴趣不能持久,因此需要不断抛出有吸引力的问题与目标,让学生紧跟教学节奏,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反思七、教学反思作为一个有一定操作难度的教学内容,如果仅仅枯燥的操作、演示、练习三步曲式的教学会很难调动学生兴趣,学习也会成为简单的说明书操作课。
我通过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在保证知识点教学的基础上,用玩游戏、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紧随我的节奏,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完成了整节课的学习。
同时,通过板书图示的出示,将操作要点、难点加以明确呈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在本课的教学中,将游戏引入课堂是我的一次尝试,也是自认为较有新意之处。
无论是复习引入,还是新知学习,以及游戏式练习,都依托了“大鱼吃小鱼”这个游戏。
其中学生利用“画图”软件进行“大鱼吃小鱼”游戏是我的一个突发奇想,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对于学生的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游戏前特别加入了游戏规则说明与实际操作演示的环节,以帮助学生顺利开展游戏。
同时由整节课的教学在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游戏故事中展开与完成,因此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能做到承上启下,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感与。
《调整图形》教学设计
《调整图形》教学设计作者:林晓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第17期● 教材分析《调整图形》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5课,是在学生基本掌握画图软件中工具栏使用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学。
教材以“改变蜜蜂飞行方向”为例教学“翻转/旋转”命令的使用方法;通过“提示牌”告诉学生操作时的注意点;在“实践园”中安排了“创作蜻蜓图”、“设计大风车”两个环节,将“翻转/旋转”命令的使用和“复制”与“粘贴”命令的使用、“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相结合,让学生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改变蜜蜂的形状”为例教学“拉伸/扭曲”命令的使用方法,通过“探究园”的任务设定,让学生了解“拉伸”和“扭曲”操作中的不同点;巧用“知识屋”,帮助学生理解当输入不同的数值时,“拉伸”、“扭曲”的方向与程度各不相同;在“实践园”中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整理房间、画猫脸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 学生分析在之前的画图学习中,学生已基本掌握画图软件工具栏中大部分工具的使用方法,会使用“文件”菜单、“编辑”菜单中的命令。
《调整图形》一课中,涉及大量三年级学生知识水平不能理解的知识点,如角度、百分数、负数等,而学生形象思维明显好于抽象思维,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直观演示的方法进行知识讲解。
同时,三年级的学生学习持久性不强、爱玩、表现欲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创新设计教学环节,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
●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图像”菜单中“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命令的作用;熟悉“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这两个对话框的运用;理解“水平翻转”、“垂直翻转”与“旋转”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用选定框对图形进行水平翻转、垂直翻转和按一定角度旋转;学会用选定框对图形进行放大、缩小和扭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审美情趣。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24调整图形 苏科版新版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24调整图形苏科版新版24调整图形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调整图形》是苏教新版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下册第24课的教学内容,在以前学习了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与粘贴命令基础之上的新授。
学生已熟悉利用菜单中的命令来操作,所以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学生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多实践,多摸索,意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给学生提示,引导他们有目的的学习。
本课通过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引导学生通过对简单图形的翻转、旋转、拉伸、扭曲作出更复杂、更美观的图形。
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三年级学生,他们目前己经能初步运用绘图工具进行各种图形的绘制,但运用一定的画图技巧进行创作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去完成,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画图技巧。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并掌握“翻转/旋转”命令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体验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合作意识和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以及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完成预设的情境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的技巧。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图形翻转、旋转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是灵活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进行创作。
3.解救猪八戒——旋转取经路上,八戒偷懒躺在地上,你能帮他站起来吗?(学生自主探究)请学生上台演示操作过程学生继续操作,将猪八戒的原图分别旋转90度、180度、270度,观察图中的这些猪八戒,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吗?形状相同,方向不同4.火眼金睛分别展示悟空垂直翻转、水平翻转、旋转的图片,学生观看图片思考并说出是通过什么操作得到的。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调整图形》
小结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后请同学们把完成的作品和其他同学一样分享,看看谁创作出来的作品更有意思。
参与总结
极域黑屏肃静
教学流程图
教学反思
2017-2018学年度三年级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课题
调整图形
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翻转/旋转”命令的使用方法。
(2)学习“拉伸/扭曲”命令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在“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命令的对图形的处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画图”的兴趣。
思考问题
自主尝试,必要时借助易加互动学习平台。
演示方法,完善。
完成风车创作
生讨论,并尝试操作
必要时借助易加互动学习平台。
演示方法,完善。
变出一些大小和方向不同的花。
极域广播
易加互动学习平台
复制是旧知,让学生演示操作,可以起到复习旧知的作用。复制出花后,教师没有直接让学生操作改变花的方向,而是通过课件展示和实物演示两种方法,以加深学生对五种翻转和旋转的认识和理解。
探究新知
一、复制花朵,复习旧知
如果想得到方向不同的花,先要复制出一朵花,谁来帮老师复制出一朵花?
二、改变方向,初试翻转
设疑:通过“复制”与“粘贴”,很容易就得到了一朵相同的花,怎么样才能改变这朵花的方向呢?
引导学生自主尝试,提示学生可以借助平台。
学生演示后教师总结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上册 第15课 调整图形教案 苏科版
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5课调整图形教案苏科版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师:嗡,嗡,嗡,一群小蜜蜂飞到花丛中,辛勤地采蜜,多光荣啊!把它们画出来吧!2、运用前面所学的复制、粘贴的方法,我们可以“变”出许多相同形状的蜜蜂。
可是这些蜜蜂都朝着一个方向,显得有些单调。
我们可以使用“翻转/旋转”命令改变蜜蜂飞行的方向。
【教学设想】创设这样情境的意图是激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兴趣,小蜜蜂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形象,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讲解重点、点拨难点1、在明确了教学任务,创设情境后,教师对一些基本的知识应作讲解。
指出“翻转/旋转”命令在“图像”菜单中。
以此来为学生完成任务提供基础,使教学难点降低了坡度。
提示:画图时,如果需要旋转图画中某一个图形,必须先选取这个图形后再进行旋转操作,这样图画其它部分不会发生变化。
如果未作图形选定,那么将会旋转整幅图画。
2、出示第一个练习任务:选取另外几只蜜蜂,分别将它们旋转“90度”、“180度”、“270度”,然后移动到花朵上。
【教学设想】适时进行激励与引导,唤起学生学习需要。
明确学习目的,了解自我学习取向。
归纳学生思维的过程,在无意中体验知识的乐趣。
三、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教师出示本课的第二项任务是画一个大风车,在此可利用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
明确了教学任务,创设情境后,这时就应大胆的让学生尝试练习。
因为这个操作的具体方法在课本中已经有了明确的步骤讲解,而且,在刚才旋转小蜜蜂的学习中,老师对几个主要命令已经做了指导。
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提示他们通过这样的渠道来解决:1、阅读教材;2、同学之间的帮助;3、请教师给予指点。
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到新知。
【教学设想】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
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把教材、同学、老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同时也可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
让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学帮助慢的同学。
《调整图形——做妈妈的好孩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情境探索,快乐创新——《调整图形—做妈妈的好孩子》教学案例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小学部李影■教材分析本课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十五课《调整图形》,主要是教会学生认识“翻转与旋转”、“拉伸与扭曲”命令,并运用命令进行调整图形的操作。
本课是计算机画图模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学习完画图工具后,对菜单工具的深入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命令和领略到使用计算机命令达到的神奇效果。
其中“翻转与旋转”和“拉伸与扭曲”命令式也是以后学习的基础。
本课的内容如果掌握的好,可大大减少创作绘画的时间,而且能够变换各种图形的形状,为利用计算机进行绘画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电脑绘画操作能力,会使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来进行电脑的绘画,并且有了认识菜单,和使用菜单中的命令来绘画的经历:上一节课学习了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与粘贴命令来绘画。
对于利用菜单中的命令来绘画已经不再陌生,所以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学生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多实践,多摸索,意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当然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示,引导他们有目的的学习。
对尚处于刚刚接触到计算机命令的学生们还不了解什么是计算机命令及计算机命令有什么作用,而这节课要学习的“翻转与旋转”“拉伸与扭曲”命令对学生而言要掌握的命令还是比较多的。
要让孩子了解计算机命令并熟悉掌握每一种命令的使用及达到的效果,让枯燥的命令学习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兴趣高涨,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快乐创新,教学情境的创设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它的优势了。
抓住每个孩子都想做妈妈的好孩子的心理特点,创设学习情境,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在积极表现自己的同时完成课堂任务,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探索计算机中不同命令的使用及效果,在快乐中创新,怀着对妈妈的爱及帮助别人的快乐积极思考,使用各种命令绘画创作,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调整图形》教学案例
架起生活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桥梁——《调整图形(图像变变变)》教学案例《图像变变变》这一课的知识点来源于苏教版上册的第12课《调整图形》,本课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对图形进行翻转/旋转以及拉伸/扭曲的方法。
熟练在图形的复制、移动。
在对图形进行变形的操作过程,掌握图形操作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生活世界,生活才是学生活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整合,是强调在生活中学习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服务生活。
所以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怎样将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一直是我在考虑的一个问题,在教学中也在不断的摸索尝试,在这一轮的教学中再次遇到了“画图”软件中“旋转翻转”及“拉伸扭曲”知识点的教学,记得在上次教授的时候,我试着将这一知识点与学生劳技课中的知识点结合,在这一轮的教授中我开始考虑怎样才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加贴切,在反复的思考之后,我决定将知识点与孩子喜欢的游戏相结合,我想将较为枯燥的知识点与此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整节课的设计是这样的:一、引入以交谈的方式与学生“聊”游戏,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展:师:同学们们喜欢玩“找茬”游戏吗?生:喜欢!师:我相信啊,我们的小朋友们都是玩游戏的高手,那么就请小朋友们来帮老师找找看,我们接下来这两幅图中的不同点,看谁找的多!(请小朋友说说)达到的效果是我比较满意的,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被调动起来,同时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二、新授新授的知识是以同学们找茬的图开始的。
1、翻转旋转大家很容易发现了图中的不同之处,那么顺势提出第一个任务,能不能让第一幅图中的小鱼的游向改变?学生很乐意接受这个请求,跃跃欲试,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摸不着头脑,所以这里我首先让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想法,然后再自己动手试试看。
小学信息上册教案第15课 调整图形
第15课调整图形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编辑”菜单中的“复制”“粘贴”命令的使用。
2、认识“翻转/旋转”命令、“拉伸、扭曲”命令。
3、学习“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图形。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学习“编辑”菜单中的“复制”“粘贴”命令。
教学难点:认识“翻转/旋转”命令、“拉伸、扭曲”命令。
学习“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图形。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一群小蜜蜂飞到花丛中,辛勤的采蜜,多光荣啊!我么一起把他们画出来吧!(2)运用前面所学的复制、粘贴的方法,我们可以“变”出许多相同形状的蜜蜂。
可是这些蜜蜂都朝着一个方向,显得有些单调。
我们可以使用“翻转/旋转”命令来改变蜜蜂飞行的方向。
二、讲解重点、点拨难点。
(1)在明确了教学任务、创设情境后,教师应对一些基本的知识作讲解,指出“翻转/旋转”命令在“图像”菜单中,为学生完成任务打下基础。
(2)出示第一个练习任务:选定另外几只蜜蜂,分别将他们旋转90、180、270,然后移动到花朵上。
3、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教师出示本课第二个任务:画一个大风车。
在此可利用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为学生创设情境。
明确教学任务、创设情境后,应大胆让学生尝试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主要提出解决的渠道:阅读教材,学生之间的帮助,请教师给予指点。
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
4、探究提高,综合运用。
(1)可以用“拉伸/扭曲”命令“变”出大小例外的蜜蜂。
(2)比较“拉伸”和“扭曲”的例外点。
(3)讲解“拉伸”其它选项卡的作用。
学生自主尝试“扭曲”中其它选项卡的作用。
5、创作绘画,互评互学活动。
三、完成教材中的“实践园”。
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有一种创作欲望。
这时教师让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充分利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创作一副简单的绘画作品,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技巧的运用,构图是否合理等方面展开互评。
(1)评价本着对学生发展不利原则,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课调整图形
江宁小学胡婷婷
■教材分析
《调整图形》是计算机画图模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同学在初步掌握了画图工具和简单的画图技巧后,对菜单工具的深入学习。
本课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对图形进行翻转/旋转以及拉伸/扭曲的方法。
在对图形进行变形的操作过程,掌握图形操作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如果掌握得好,不仅可以大大节省创作绘画的时间,而且有够变换各种图形的形状,为利用计算机进行绘画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半学期的一课,三年级的孩子学习信息技术已经一个学期的时间了,在前面的课程里,对画图软件的基本功能有了一定掌握,学生对画图软件也有一定的兴趣。
“翻转/旋转”以及“拉升/扭曲”相对于前面的画图软件中工具的教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要求学生完全理解这两个命令中的一些理论性的知识是不太可能的。
这节课只要学生能够会使用并基本恰当的使用这两个命令即可。
所以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学生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多实践,多摸索,意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当然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示,引导他们有目的的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图像”菜单中的“翻转与旋转”命令,“拉伸与扭曲”命令。
(2)学习并熟练掌握“翻转与旋转”和“拉伸与扭曲”图形。
(3)进一步巩固“复制与粘贴”命令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和小组合作完成课堂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将所学信息技术运用到生活中。
4.行为与创新
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感受作品创作的乐趣。
■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图像”菜单中的“翻转/旋转”命令的使用。
(2)“图像”菜单中的“拉伸/扭曲”命令的使用。
2.教学难点
(1)学生对水平、垂直拉升百分比及扭曲角度的理解。
(2)学生对“拉升”“扭曲”区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与手段
演示法讨论学习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
图片素材课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