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电影的商业美学研究
从_娱乐_到_主流_冯小刚电影的平民化与商业价值_胡慧
大众文艺摘要:冯小刚作为中国新生代导演中的一个“怪才”,不仅成功的开中国贺岁片之先河,而且在票房的回报率上也遥遥领先,他是商业电影创作者之标杆,近年来,我们发现,冯小刚在坚持拍摄喜剧电影的同时已经悄然朝着弘扬主流价值观念的影片转变,从另一个角度向世人展示了冯氏电影的魅力关键词:冯小刚;喜剧;商业;主流价值作为中国新生代导演中的一个“怪才”,冯小刚利用电影独特的语言,以独有的方式和人生观向我们展示了他对生活冷峻的观察,深入的理解和赤裸裸的展示。
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国电影多年以来的保护伞消失不见,电影院门庭若市的场景也继而消失,第五代导演局限在“铁屋子”里的作品纷纷在国际上获奖而在国内却遭到禁映的待遇,而在狭缝中成长的第六代关注现实,揭露现实,却只能在体制外创作上不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台面。
正当中国内地电影陷入“弥留”之际,冯小刚带着他那京味十足的冯氏幽默从天而降,《甲方乙方》是中国贺岁片的开端,它犹如一场及时雨拯救了疲软的中国电影市场,而冯小刚也顺利的成为贺岁档的领头羊,只要有他的电影上映,同一档期的其他电影甚至是好莱坞影片也要逊色三分。
冯氏电影也就顺理成章的形成了其品牌效应,至今仍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剂兴奋剂。
当然,一成不变并不是冯氏的风格,《天下无贼》之后,冯小刚已经开始悄然的转型,2012年,《一九四二》象征着冯小刚电影的转型已经达到了一个平稳的阶段,再往前追溯,《唐山大地震》超高票房和口碑,《集结号》使他获得的荣誉,《夜宴》的褒贬不一,都证实了冯小刚不仅仅是一个娱乐片,商业片的导演,而且做到了艺术性,娱乐性和商业性三性统一的要求。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冯氏的这种转变不单单是对电影艺术的追求,在这种主观愿望之下,也有着电影市场对冯小刚的考验和要求。
一、雅俗共赏的冯氏幽默早期的中国电影史上,娱乐片伴随着电影诞生,早期中国电影的主要是娱众悦众,承载着这类的影片并不少见,20年代末期的《火烧红莲寺》引起极大的轰动,短短的几年竟连拍18部续集;新中国成立之后,主流意识形态开始代替娱乐占据中国电影市场的话语权,娱乐片此时已经沦为“毒瘤”而销声匿迹。
从商业美学的角度谈中国西部电影的振兴
从商业美学的角度谈中国西部电影的振兴作者:姬雁楠李瑞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1期摘要:中国西部电影曾经创造过中国电影的传奇,也面临着衰落的现状。
振兴中国西部电影是传播西部文化的需要,也是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振兴西部电影需要将商业美学融入西部电影的创作中。
关键词:西部电影;商业美学;振兴作者简介:姬雁楠(1989-),女,河南南阳人,兰州大学2012级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传播学与应用传播学。
李瑞(1989-),女,安徽亳州人,兰州大学2012级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1--01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上,西部电影多次捧回国际电影节的大奖,创造过中国银幕的影像传奇。
然而,当中国的电影票房已经由十年前不足10亿元增长到如今170亿元的时候,中国西部电影却日渐式微。
在电影业全球化、市场化、高科技化的今天,中国西部电影是否能振兴?又要如何振兴?一.西部电影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的百年电影史上,以西部为题材的电影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但这些影片并未形成自觉的西部电影的美学追求。
20世纪80年代,“西部电影”的美学追求成为电影人的自觉意识。
《黄土地》、《红高粱》、《秋菊打官司》等一批享誉国内外影坛的经典作品创造了中国西部电影的辉煌,也奠定了西部电影较高的艺术水准。
反思、惆怅、挣扎、向往的主题基调始终融会贯通在中国西部电影发展的脉络中,这也正是西部电影最为可贵的文化品质与操守。
[2]进入21世纪,《美丽的大脚》一改以往西部片中居高临下俯视式的审美和反思,而变为平等的文化对话姿态,因而也被电影评论家们认为是“新西部电影”。
然而,近些年,中国西部电影的发展呈现疲态,电影佳作屈指可数。
西部电影的辉煌与衰落都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
与大众文化兴起伴随产生的就是娱乐片热,而西部电影一向以文化寻根为旗帜,讲述沉重的文化主题。
由冯小刚作品看国产商业电影的美学特征
由冯小刚作品看国产商业电影的美学特征【摘要】冯小刚作为国内知名导演,其作品在中国电影市场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用色与画面风格、对话和语言表达、音乐与配乐、商业元素的应用等方面分析冯小刚作品在国产商业电影中的美学特征。
冯小刚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上多以中国社会现实题材为主,塑造出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物形象。
在用色与画面风格方面,他重视视觉效果的表现,常运用鲜明对比的色彩和独特的镜头语言。
在对话和语言表达上,冯小刚善于捕捉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表达,对话幽默搞笑且具有时代感。
音乐与配乐方面,他注重音乐在电影中的氛围营造和情感表达。
商业元素的应用上,冯小刚擅长将商业元素和文艺元素相结合,打造出深受观众喜爱的影片。
通过对冯小刚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国产商业电影的美学特征,体现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特点。
【关键词】关键词:冯小刚,国产商业电影,美学特征,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用色与画面风格,对话和语言表达,音乐与配乐,商业元素,影响,总结1. 引言1.1 冯小刚及其作品简介冯小刚,中国著名导演、编剧、演员,1961年出生于河北省曲周县。
他以其擅长刻画中国社会百态和生动塑造人物形象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现代商业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
冯小刚执导的电影作品包括《甲方乙方》、《手机》、《让子弹飞》等,大多数作品皆取得了巨大的票房和口碑成功。
他常常在作品中揭示社会现实问题,以幽默讽刺的手法展现生活中的荒诞和矛盾。
他对于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的把控也是其作品成功的关键之一。
冯小刚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风格在国内外电影界获得了广泛的赞誉,成为了中国商业电影的风向标之一。
他的作品不仅在商业上获得成功,更在审美和艺术层面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度。
通过对冯小刚及其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国产商业电影的美学特征和发展轨迹。
1.2 国产商业电影的发展历程国产商业电影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逐渐走向市场化,商业电影开始崭露头角。
解读国产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
解读国产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 [摘要] 电影的商业性是与⽣俱来的基本属性,艺术性则是电影的根本属性。
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互为依存,⼆者缺⼀不可。
⽽当下的国产电影,未能妥善处理好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现象。
商业性电影票房屡破新⾼,受众群体⼩的艺术性电影则在夹缝中求⽣存。
⽂章以当下热门的电影为例,深层次解读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阐释两者的有机融合,探知国产电影的未来⾛向。
[关键词] 国产电影;商业性;艺术性 1911年,意⼤利⼈⾥佐托·卡努杜发表了《第七艺术宣⾔》,⾃此电影被称为独⽴于戏剧、⾳乐、绘画等六门艺术的“第七艺术”。
然⽽,电影并⾮诞⽣于神圣的艺术殿堂,⽽是巴黎的⼀家地下咖啡馆。
显然,电影是作为⼀个公共娱乐项⽬问世的。
①⾃电影诞⽣之⽇,商业性就紧密相连,可以说是与⽣俱来的。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电影已成为⼀门独⽴的艺术,具有满⾜⼈类精神交流和审美需求的功能。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引进国外⾼投资制作的商业⼤⽚,使得众多引进者获取了⾼额的利润,国内的电影理论界就开始了关于电影商业性的思考,并引发了关于如何认识电影的商业性、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孰轻孰重、⼆者是怎样⼀种关系等相关问题的深层次的讨论。
② 笔者认为,在当下的电影市场环境中,商业性是创作者秉持受众为王、⽤户⾄上的原则进⾏创作,⼤众是票房和利益的保证,最主要的⽬的就是赢取利润。
换⾔之,商业性是所谓的“利”。
⽽艺术性是创作者与接受者所进⾏的优质艺术对话,创作者在表达⾃我的同时满⾜了⼤众的审美追求,为此⼤众对作品及主创⼈员颇为赞赏,即艺术性是所谓的“名”。
如何做到名利双收,是持续萦绕在创作者⼼头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电影创作出现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现象,直接原因就是未能处理好电影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关系。
⼀、国产电影创作现状 中国的电影相较于其他国家起步较晚,⽽且在诞⽣之初就担负起政治宣教的责任,在⼀定程度上束缚了其发展。
冯小刚电影的叙事美学研究
冯小刚电影的叙事美学研究一、讲好故事与现实主义人文关怀1.冯小刚的贺岁片“贺岁片”的概念来自香港~自20世纪80年代起每逢跨年~演艺明星就会济济一堂~给观众奉上喜气洋洋的电影作品?。
冯小刚因导演贺岁片而成功、而成名。
尽管人们对其贺岁片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贺岁片在中国内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始自冯小刚。
从1997年开始~《甲方乙方》(1997年)、《不见不散》(1998年)、《大腕》(2001年)、《手机》(2017年)等贺岁片陆续上映。
冯小刚的贺岁片定位于都市喜剧~以通俗的话语、小人物的朴实、狡黠及滑稽、反讽的情节产生轻松、欢快的效果~引发观众笑过之后的思考。
创作一部好的喜剧~并非易事。
冯小刚贺岁片的成功有两个基本要素:讲好故事和现实主义人文关怀。
冯小刚看重故事~注重影片的故事性~也善于讲故事~其核心在于总是以平凡小人物的视角~将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困惑以夸张、滑稽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最终变为从悲到喜、大众易于接受的圆满结局。
这是“故事”的基本框架~而其故事素材~源于中国当代社会~源于人们当前正经历的、关注的问题~其贺岁喜剧中的人物~以近在“我们身边”的形象~来叙述悲与喜。
在故事的叙述中~冯小刚表现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对普通百姓的同情~对美好而平凡的生活的1 / 3理解。
这种回到个体现实生活中的逼真画面~透露出个体日常生活的常态~既有个体面对生活窘境的挣扎与嘲讽~又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努力。
在看似不加修饰的细碎生活中~呈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人文关怀~构成了冯小刚电影重要的叙事视角。
2.《集结号》等对贺岁片的突破以上所述冯小刚贺岁片的文化背景和叙事风格整体上讲是中国北方的~而且京味十足~这无疑不利于冯小刚影片在全国的影响。
2017年~冯小刚贺岁片《天下无贼》上映。
这部影片以及2017年和2017年的贺岁片《非诚勿扰》(1、2)~选用刘德华、舒淇等香港演员~故事地点加入中国西北部、日本北海道等~显然试图弱化京味~以突破电影的地域性限制。
《非诚勿扰》镜像美浅析
墓地的女子因非诚而扰告吹时. 又是切人一个空镜 , 一个远
景, 这时空旷中色彩发生了变化, 不再是空灵的蓝色为主体, 而变成了朦胧的橙色笼罩全景, 景很美, 但在失意的主人公 那里却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与健忘症者和苗族女子见面前后 也是采用大的远景, 前一远景是采用平角度摄影 , 使得空间 狭窄, 但各种色彩的搭配很和谐很 自 汽车在奔驰 , 然, 预示主 人公马不停蹄奔赴征婚之途。后一个远景是俯拍镜头, 鸟瞰 海南景物全貌, 视野开阔, 现代化的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美好的一切预示着新的征程开始。 远景是景物为画面的主 体, 物体细部被消解和淡化的镜头. 这种镜头使画面显得空 灵和含蓄, 视觉形象简洁明快, 因而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而 中景则是一种过渡性镜头。 与未婚先孕和炒股女子见面冯导 都用了荷花的镜头. 在这景中, 与未婚先孕者见面前有一相 连的中景和特写。 中景中荷花一片红绿相间, 上面衬以树枝, 多美的景啊。 让人浮想联翩以为暗示这次征婚的成功 ; 但接 下来的特写却是上面的繁华似锦藏以残枝败叶. 多形象的隐 喻镜头, 未婚先孕者的外貌气质多象这亭亭玉立的荷花, 而 她的经历与观念却让心仪不已的秦奋在瞬间觉得这女子就 是残枝败叶。 接下来与炒股女子见面前的荷花中景则是过渡 镜头, 这种美景过渡恰好揭示了主人公相亲走马观花似的流 程和麻木状态。 跟镜头、 正反打镜头和化入镜头的运用耐人寻味。征婚 开始使用了长后跟镜头, 接近二分钟的后跟镜头, 配以动 感、 浪漫的音乐, 营造了一种轻灵、 浪漫的相亲气氛, 观众在
× 一L c z ( o 0 0 l
z o ∞ o .
。பைடு நூலகம்
评 赏
烈 训
《 非诚勿扰》 像美 镜
梅书英
部《 非诚勿扰》 , 使冯小刚又一次实践了他的电影的商 业美学。 在影片中, 冯小刚运用大量的电影修辞格——镜像。
分析四位导演:赵宝刚、高希希、冯小刚、张艺谋的代表作品及各自的创作风格
分析这四位导演:赵宝刚、高希希、冯小刚、张艺谋的代表作品及各自的创作风格导演,是制作影视作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用演员表达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视文学剧本搬上荧屏的总负责人。
作为影视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导演的任务是:组织和团结剧组内所有的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和演出人员,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众人的创造性劳动溶为一体。
1、【张艺谋】 (电影导演)的代表作品及各自的创作风格张艺谋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最初担任摄影。
(1)代表作品:《红高粱》(1987年)、《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英雄》、《有话好好说》《满城尽带黄金甲》《山楂树之恋》等作品。
几乎所有作品都入围国际重要电影节,有的获大奖。
(2)创作风格:张艺谋的作品的突出特点,是那种对中国传统封建意识的深刻认识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是内蕴其中的浓烈的历史感和生命意识,是古朴民俗的奇特景观。
他竭尽所能去渲染感情,因而在他的电影中情感的表现往往饱满而炽热的,如《红高梁》。
而且他还注重气氛的营造,主要的是他的作品多以悲剧结尾。
同时张艺谋也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创作风格,不断打破观众的欣赏定势。
①《大红灯笼高高挂》:造型艺术的运用造型方面构成电影造型有四大要素:色彩、光线、构图、运动。
张艺谋惯于在他的电影中使用色彩斑斓的造型来烘托电影的气氛,增强视觉效果,如《红高梁》这部影片就运用了造型艺术的特点。
这部影片在表现的时候,选取了一系列独特的造型:抬轿的狂颠,高梁地上的野合,酿酒时热闹繁忙的场面,伙计们抱着酒罐向日本的汽车冲去;太阳下爷爷奶奶泥塑般的造型,孩子声嘶力竭的哭喊和日食等。
这些造型可能是一幕场景,一些道具,也可能是一些动作,它们和故事情青节紧密结合,给予观众以强大的视觉冲击,也象征性地传递了导演想在电影中表现的主题。
②《活着》:艺术里的突破把皮影戏引入电影《活着》之中是张艺谋作为导演最匠心独运的一次尝试。
皮影戏使《活着》的故事演化成三层:福贵一家的故事,皮影戏的故事,以及人类的事。
冯小刚贺岁喜剧片的美学特征
却 力 透 纸背 、 满 活力 。《 见 不 散 》 述 在美 国超 级 都 市洛 充 不 讲
杉 矶 一 对 中 国年 轻 人 充 满 误 解 和巧 合 的感 情 经 历 。 洛杉 矶
手 的难 能 可 贵 , 带 来 观众 的好 奇 和 喜剧 的噱 头 。 这种 片 断 更 式 的 处 理 首 先 拆 散 了 叙 事 的 张 力 使 观 众 在 观 赏 中始 终 处 于 轻 松 的 赏玩 心 态 中① 任 何 时 间 都 可 以进 入 电影 , 须理 性 地 , 无 梳 理 内 容 。 同时 压 缩 和弱 化 叙 事 时 间 , 观众 的观 赏兴 趣 始 使 终 停 留 在影 片 内的 语 言特 色 和 细 小情 节 上 。
冯 氏 贺 岁喜 剧 作 品 在讲 故 事 时 很 简单 . 有复 杂 的 线索 没 穿插 、 时空 错 综 , 清 晰 流 畅 , 老百 姓 看 的懂 、 易懂 。 很 让 容 第一部贺岁片《 甲方 乙方 》 的叙 事 采 用 了 小 品 式 的 逐个 出现 的方 式 , 单 线性 地 讲 述 了 七 种 人不 同的 困 惑并 对 其 假 用 象 性 地 解 决 , 七 个 故 事 没 有 交 叉 , 系情 节 的是 好 梦公 司 这 联 不 断 展 开 的七 次业 务 和 男女 主人 公 E 渐 升温 的爱 情 。 《 l 不见 不散》 时间片断化 、 将 以一 年 一 个 单 元地 进 行 横切 面地 组 织 内容 , 元 和 李 清 每 次 充 满 误 会 和 倒 霉 的见 面 都 是 独 立 的 , 刘 若 一 定 要 找 到连 接 这 些 故 事 的 红 线 那 应 该 是 姻 缘 的 巧 合 。 在 《 诚勿 扰 》 非 中秦 奋 七 次 相 亲对 象 : “ 志 ” 阴宅 商 、 、 男 同 、 胖 r 头 、 姐 、 妇 、 婚 先 孕 女 、 资 女 的 出 现 也 是 如 同 小 品式 空 寡 未 小
冯小刚电影语言“陌生化”的美学价值研究
泻小刚电影语言“ 陌生化” 的 美学价值研究
【 要 】 影视作品中审美的“ 摘 陌生化” 取向意味着避免-t影文本 归 1 I - . - 化为观众所熟知或
显 而 易见 的形 式 , 而是 采 用“ 异化 ” 手段 将影 视 文本 中的语 言表 现给 观 众 。 小刚 电影 的 冯
对 角 色语 言 的各要 素进 行 处理使 之 “ 变形 ” 并达 到 “ 离” “ 疏 或 陌生 ” 的效 果 , 而使 电影 审 从 美 主体 和 审美接 受 者 不断有 新 的发 现 , 给人 耳 目一新 的感 觉; 或者 说通 过延 长审 美时 间
和感 爱的难 度 而增加 了观 众的 审美快 感 , 而增 强 了读 者 的审 美期待 和审 美愉悦 。 从
表 人 物什 克洛 夫 斯 基 所创 造 , 在《 为手 或 “ 他 作 陌生 ” 效果 。 的 风 靡 中国 的冯 氏 电影语 言 的的 “ 优美 ” , 法 的艺 术 》 中指 出: 术的 手法是 事物 的 ‘ “ 艺 陌 冯小 刚是 当代 著 名导 演之 一 。 冯小 刚 电 “ 出奇 志 新 ” 生化 手 法 在 以下 几个 方 面 都 陌 生化 ’ 法 , 复杂 化形 式 的手 法 , 增加 了 影 以现 实 主义 题材 为 主 , 常借 助小 人 物 的 手 是 它 通 有很好 的体 现 。 感 受 的难度 和 时延 , 然艺 术 中的 领悟 出 当代 中 国式 人 首 先 , 用 各 地 方言 。 冯 氏幽 默 ” 一 巧 “ 是
是 以 自身 为 目 的的 , 就理 应 延 长 : 术 是 生 实践 。 敏 锐 、 邃 、 凡 、 智 的独 特 视 种 京 味儿 十 足的 调侃 式 幽默 , 它 艺 他 深 平 机 它主 要通 过人 种体 验 事物 之 创造 的 方式 , 被创 造物 在 角 , 而 以小 见 大 的表 现 手 法 , 透过 剧 中人 物 的 物 京腔 京 韵 的语 言来 展现 。 比如《 甲方 乙方 》
影眼——电影美学中的亮点
冯小刚的每部电影都能创造出许多让老百姓津津乐道的
流行语, 他的电影语言尽量用最少的语度概括性, 又标新立异, 能一目了 然, 且切合时尚。这些语言并非单纯搞笑, 小话语里面其实包 含了大内容, 手机》 如《 里的“ 做人要厚道” 审美疲劳” 做 和“ 。“ 人要厚道” 有涵蕴, 与当下很多人的感受相通, 这可以有几方 面的理解:在今天要找出一个厚道的人确实不容易;一个那么
生气, 后果很严重” 等等。
中国自 古就有“ 诗眼”“ 、文眼” 之说。“ 是比喻的说法, 眼” 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最能表情达意。辞源》 诗眼” 《 中“ 的解 释是:“ 唐人五言诗, 工在一字, 谓之诗眼。后来也指全诗中最 精彩和关键的诗句。” 文眼指的则是文章中最富表现力 , 最能 帮读者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脉络的关键性词语。 诗有“ 诗眼”文有“ , 文眼”同样, , 电影也有“ 影眼” 。所谓 “ 影眼”是指电影中凸现的使观众眼目 , 倏然一亮, 排案叫绝的 精彩与关键之处, 是画龙点睛之作。 电影百花齐放现象的出现使得各导演都拿出了杀手铜以 赢得观众,影眼”可以说是他们获胜的武器。 “ , 百般兵器, 我们 可以用话、 、 笑来对电影中的美学亮点— “ 势 幻、 影眼” 来进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 “ 人是语言的动物。 语言把人 ” 的思维活动的结果, 认识活动的成绩 , 用词和句记载下来, 固 定下来.从而使人类的知识库藏成几何级数地膨胀起来。 程。一颗种子“ 发芽— 开花— 结果”不是刚开始就注定 , 会结果的, 必需通过种植人员细心的照料、 培育。 它需要一定 的阳光、 、 空气 水分、 肥料等因素才能成长。我们的创造性思 维能力的增强也好比种子的成长 , 那它的“ 阳光、 空气” 又是
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
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导语冯小刚是中国电影界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广受欢迎,也备受争议。
他的电影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还在国际电影界赢得了声誉。
本文将以冯小刚电影为例,探讨电影商业美学在他的作品中的体现,分析其商业成功的原因,并对其影响进行评估。
一、冯小刚的电影作品简介冯小刚是中国当代知名导演,代表作包括《非诚勿扰》、《一九四二》、《手机》,他通过喜剧形式探讨社会现实问题,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角色形象。
冯小刚的电影以其幽默风格、商业化的手法和吸引力的故事情节而备受欢迎。
二、电影商业美学的概念电影商业美学是指电影作为一种商业产品,在艺术表达的基础上,要追求商业成功的一种观念和手法。
电影商业美学是电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电影创作的方向、风格和表现手法。
三、冯小刚电影中的商业美学体现1. 喜剧化的表现手法冯小刚的电影多以喜剧元素为主,他善于运用幽默的手法引发观众的共鸣。
他的电影情节紧凑,通过夸张搞笑的场景和对白,让观众产生笑料。
喜剧化的表现手法使冯小刚的电影更具娱乐性和商业化特点,吸引了大量观众。
2. 商业明星的加入冯小刚的电影中经常邀请一些知名的商业明星出演,如徐峥、黄渤等。
这些明星的加入不仅提升了电影的知名度,还增加了观众的吸引力。
商业明星的加入打造了冯小刚电影的品牌效应,为电影的商业成功做出了贡献。
3. 切中观众心理冯小刚的电影创作始终保持与观众的紧密联系。
他善于抓住观众的情感需求,通过刻画社会角色形象,展现出社会的普遍性问题,同时又以喜剧化的手法处理,引起观众的共鸣。
他的电影不仅触动了观众的情感,还关注了社会的痛点,使得观众能够在娱乐的同时得到思考。
4. 精心策划的宣传推广冯小刚的电影在宣传推广方面也采用了精心的策划。
他会通过新闻发布会、电影首映礼等媒体活动,吸引观众的关注。
他也善于利用大规模媒体传播平台,进行宣传,以此提高电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冯小刚电影的商业成功原因1. 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冯小刚的电影作品紧密联系着社会现实问题,探讨了人与社会、家庭关系、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议题。
冯小刚电影导演
冯小刚电影导演冯小刚,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出生于1958年,他的电影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真实的生活描绘而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本文将从冯小刚的电影风格、代表作品以及其对中国电影业的贡献等方面来探讨冯小刚电影导演的艺术之道。
一、冯小刚的电影风格冯小刚的电影作品以其独特的喜剧风格闻名于世。
他善于用幽默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弱点,通过内涵丰富的对白以及夸张生动的表演来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他的电影作品往往以小人物、小细节为切入点,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思考。
冯小刚的电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他善于将电影中的故事情节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赢得更多观众的认可。
二、冯小刚的代表作品1.《非诚勿扰》《非诚勿扰》是冯小刚导演的一部爱情喜剧片,于2008年上映。
电影以相亲为切入点,通过讲述一对并不相爱的男女最终走到了一起的故事,反映了婚恋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变化和人们追求真爱的渴望。
该片以幽默风趣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现实,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
2.《手机》《手机》是冯小刚执导于2003年的一部喜剧片,该片通过讲述一位成功商人因为手机中的短信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笑料和误会,揭示了人们对权力和虚荣的追逐,以及现代社会中信息交流的变革。
电影以幽默且嘲讽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现实,引起了观众对当代社会现象的深思。
三、冯小刚对中国电影业的贡献冯小刚对中国电影业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独特的电影风格和成功的作品,还在于他对电影市场的开拓和推动。
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国际电影市场上赢得了一定的影响力。
冯小刚的电影以中国人的生活为主题,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观影体验,从而打破了国外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刻板印象。
此外,冯小刚还积极推动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和商业发展。
他努力拍摄有商业价值的电影作品,并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来吸引观众。
他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其他导演树立了榜样。
总结:冯小刚作为中国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通过其独特的电影风格、优秀的作品以及对电影市场的开拓和推动,为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电影商业美学
电影商业美学冯小刚在当代中国电影产业化的进程中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导演之一。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从以《甲方乙方》等为代表的喜剧贺岁片系列,到好莱坞式类型片《天下无贼》和新近推出的国际化大片《夜宴》,他执导的影片虽然争议和质疑声持续,却一直保有稳定的票房和优势性的市场占有记录。
《甲方乙方》3000万元、《不见不散》4000万元,《没完没了》5000万元,《大腕》超过了3000万元,《天下无贼》票房过亿,最近的《夜宴》票房到达了1.3亿元……这些数字,在当年度的中国电影票房中大多能够居于前三位,甚至往往能够超过包括进口大片在内的所有影片,高居票房榜首。
他的这一国内票房的市场成绩甚至也是张艺谋和陈凯歌电影难以比拟的。
可以说,1997年以来,冯小刚电影一直是中国国产电影与外国进口影片竞争的主力军,而且往往是竞争的胜利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冯小刚可以看作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奇迹”。
这个“奇迹”的创造过程也是冯小刚在中国特殊的电影环境中,以自己超乎寻常的聪明、机智和判断力,努力平衡“艺术”与“商业”、现实性与娱乐性、类型成规与类型更新的关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冯小刚成为了中国商业电影的一面旗帜,他不仅创作了一部又一部具有良好市场号召力的电影,而且形成了一套将线型叙述与喜剧类型、社会批判与主流价值、后现代态度与经典视听修辞、精英意识与商业元素结合在一起的商业电影美学体系。
电影商业美学电影是一种艺术,电影也是一种生意,或者说,电影艺术是依赖电影的商业性而存有、发展的;同时,电影生意也是依赖电影的艺术性存有和发展的。
因而,电影是一种艺术的商品,同时也是一种商业的艺术。
而这正是好莱坞电影的本质,也是电影商业美学的基础。
所谓电影的商业美学就是以市场需要和经济规则为前提的电影艺术设计和创作体系。
商业性制约、规定着电影的题材、主题、故事、风格、类型、场景、视听系统,甚至演员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美学体系。
这种体系首先要符合电影作为一种媒介生产所遵循的经济规律,同时也要符合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所服从的艺术规律。
《我不是潘金莲》的影像叙事美学分析
《我不是潘金莲》的影像叙事美学分析作者:崔亚娟来源:《艺术评论》 2017年第1期《我不是潘金莲》是在高科技营造的数字狂欢和大片横行时代的一个另类电影。
这部电影没有炫酷的镜头,没有高超的特技,让我们看到了影像本体的回归。
冯小刚电影中一直沿用的现实主义风格在影片中得以继续,但是在现实主义之上,影片对电影构图和影像叙事进行一次彻底的革命,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观影体验,同时也是对电影美学的一次新的尝试和探索。
一、方圆文化塑造的意境之美和文人情怀在电影史上,把方和圆的构图用到极致的目前还没有,冯小刚导演在这部电影中开了先河。
在影片中,大量地运用了圆形的画幅,占到了整部片子的70%,这种视觉上的试验可以说是影片的一种创新,圆形画幅本身是一种艺术形式,但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冯小刚的良苦用心。
(一)圆形画框构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之美“圆”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
甚至有人认为,如果用一个几何图形来代表中国文化,可谓非“圆”莫属。
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诸如建筑、装饰以及绘画和书法艺术中,处处可见对于圆的塑造和理解。
本片故事的发生地是在江南的一个小乡村,而在江南的园林建筑中,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这个圆可以理解为圆形景窗,一种汉族园林建筑中的装饰性透空窗,人们通过这个圆形的窗户来观看窗外的风景。
这个圆也可以理解为中国园林建筑中的圆形门,或者叫做弧形门,月洞门,这样的设计在古代被誉为吉祥、丰收之意。
这个圆也可以理解为拱桥,我们看到在电影中多处出现半圆形的拱桥。
总之,在圆形的画幅之下,配以江南的山水、建筑和人物,就产生了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
影片开始处用了当代画家魏东的六幅圆形画作,解释了潘金莲这个人物的历史由来,接下来,电影仍然沿用圆形画幅展开,冯小刚说,圆形画幅的灵感来源于南宋画家马远、夏圭的扇面画,他想用传统的中国文人画来展现这个荒诞的世界。
中国文人画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在影片中也处处能够体现这个特点,导演喜欢把旁白的文字直接书写在画面上,也喜欢用一些美景来营造诗的意境。
浅析冯小刚电影风格的演变
浅析冯小刚电影风格的演变冯小刚最初几部贺岁片作品中,“平民喜剧”风格一脉相承。
在大家都觉得冯小刚会在“平民喜剧”的光明大道上安稳走到底时,冯小刚贺岁片却悄然转型。
从《大腕》攀上哥伦比亚年,《天下无贼》热卖海外年,到冯氏拱手让出贺岁片市场奔赴豪门《夜宴》,每一次转型,电影风格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标签:冯小刚;电影风格;演变自1997年开始,冯小刚连续推出了《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等十部贺岁片,这些影片凭借着对观众审美心理的准确把握,题材上从平民化的视角反映普通人的梦想和意愿,真实体现了普通市民的喜怒哀乐。
鲜明的平民化倾向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中国电影市场持续低迷的状况下,冯小刚的电影可谓独树一帜。
纵观冯小刚的作品,可分为初期和全盛时期两部分。
初期作品包括《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贺岁三部曲;全盛时期作品包括《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等。
这两个时期,冯小刚的电影在人物选择、电影风格、电影语言以及对秩序的表现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
一是人物形象。
初期作品中的主人公多是小人物,都是城市里的普通人。
如无戏演的姚远,远涉美国孤身闯荡的刘元,他们生活在一种悲喜剧的状态中。
一个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从普通市民中走来,向普通市民中走去,演绎出一幕幕让人会心而笑的凡人事和凡人梦境。
这些人物可能就在我们身边,是我们认识的人,甚至就是我们自己。
戴锦华对此有精当的分析,认为“冯小刚的电影和观众之间的亲和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绝大多数的电影观众进入影院可以找到一种自我的投射”。
但这种小人物形象却在《大腕》《手机》等后来的影片中悄然发生变化。
《大腕》中的两个喜剧式的主角似乎仍然是小混混,而且是小骗子,然而此小人物非彼小人物,这些小混混却是可以为一个国际知名的艺术家来操办葬礼的人物。
二是在风格上,从贺岁喜剧向情节化正剧以至贺岁悲剧的方向发展。
初期的贺岁影片作为一种特殊的喜剧样式,没有借助夸张的外部动作来营造贺岁片的喜剧效果,它只是通过既有的叙事内容和主题,在相对含蓄和平实的叙述中表现既定的内涵,这种内涵往往具有相当的生活质感,甚至是苦涩味。
论冯小刚贺岁电影美学根基及其本土化移植
益 的 最 大化 。 在 这 一 日代 ,类 型制 作 片 的 这些 要 素 的普 遍 认 同。就 如 安 德 寸 的 概 念开 始 出现 ,进 而 形 成 了 电影 美 鲁 ・图德 所说 “ 型 片就 是 我们 相 信 类 学 的 一个 新 的评 价标 准 ,也 就是 类 型 济 收益 密切 相 关 。 电影 中 的类 型概 念 , 我们 可 以从 文 学 文本 的 类 型 划 分 中找
到 一 些 可 借 鉴 之 处 。 文 学 作 品 的 类
是 其 所 是 的那 种 东 西 f】 一 个 导 演 3当 象 中事 先 会 有 一个 范 式 存 在 。这 个 范 式 在 时 刻 提 醒他 ,拍 什 么 ,怎么 拍 才
美 学 。 为何 会 有 类型 出现 ,仍然 与 经 ; 隹备拍 一 个 西部 片 的时 候 ,在 他 的 印
确 立 过程 ;在 艺 术 上 , 它确 立 了所 有
类型片的模式 ,这一模式直到新好莱 坞阶段仍然是不可忽视 的因素。大制 片 厂 制度 是 “ 向一 体 化 ”的进 一 步 纵
发 展 ,这 是 电影 生产 和 营 销 的另 一 种
早 在 好 莱 坞 时 代 到 来 以 前 , 美 国 电影 的 强劲 势 头 已初 见端 倪 。 第 一 次世 界 大 战爆 发 后 ,在 法 国和 意 大利
一
、
研 究 中对 文 学类 型 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 , 电影 类 型 的划 分 同样 可 以根 据 电 影作 品 对 现 实
生 活 不 同 侧面 的反 映来 对 创 作 进行 类 型 划 分 。 电影 人 在他 们 多年 的 电影 创
前 ,我 们 有 必要 对 美国 经 典好 莱 坞 时 得 美 国 电影 在垄 断 控 制 力上 得 到 了进 代 的 电影 制 作 风 格 做 一 些 细 致 的 梳 理 。进 而 说 明 冯小 刚 贺 岁 电影 的美 学
论冯小刚喜剧电影的风格-2
论冯小刚喜剧电影的风格-2论冯小刚喜剧电影的风格在中国内地最近十年的电影市场,出现了广受观众欢迎的新类型电影,贺岁片。
贺岁片主要指在元旦、春节期间上映的喜剧电影,鉴于滑稽、怪诞、嬉戏、喧闹的格调,加之在故事情境或言语动作中多多少少地涉及春初岁尾之事。
寻求欢乐和放松,是观众在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期间普遍的心理需求,这就决定了贺岁片的风格:轻松,幽默,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如果说香港的喜剧之王是周星驰,内地的喜剧之王为冯小刚则是当之无愧的。
“冯氏幽默”已是冯小刚电影一道亮丽的风景。
冯小刚的轻喜剧背景基本都是北京,都是城市题材;主角都是小人物,讲述寻常百姓的故事;他的电影里面透着一种厚厚的平民主义、百姓情结,其特有的喜剧风格素材都来自于人们日常生活。
而这些作品全由一个灵魂主角——葛优主打,采用冷幽默,寻常的言谈举止于不经意间爆出笑料,极似相声中的抖包袱,从不大轰大闹,自然朴素,令人回味。
冯小刚的作品有一种讽刺性的幽默,对现实生活的各种不光彩层面进行暴露和嘲弄,而且时效性很强,当时的新闻热点以及焦点事件都有可能在冯小刚的电影中找到踪迹。
冯氏幽默是冯小刚贺岁电影的语言艺术中最大特色。
冯小刚所导演的每一部贺岁片都给我们留下了值得回味的经典台词,并且成为相当长时段的流行话语,无论是“中国演艺界已经集体补钙了”, “审美疲劳”,“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还是“二十一世纪,什么最值钱?人才”等等,这些被称为“冯氏幽默”的话语也成了影片中导演的签名。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影片中的经典语录其实都脱胎于我们典型的政治话语,正是由于政治话语的非政治使用,语言与身份的错位,才使这样的话语成为台词的点睛之笔。
影片中的语言在给观众带来欢笑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思考,让观众得到娱乐的同时也使观众受到一些启迪,甚至是教育。
在当代中国电影中,冯小刚电影以其商业的成功却又不失其艺术特质,独具别样的风采。
从早期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到最近的《集结号》,冯小刚电影无论是在电影语言、还是在叙事技巧方面都具有浓郁的个人化倾向。
电影商业美学的人性回归
电影商业美学的人性回归摘要: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中国的电影商业美学发展的滞后制约了国产电影的发展。
文章通过研究分析冯小刚导演作品的商业美学蜕变历程,得出电影商业美学人性回归的重要性,以期对中国电影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的意义。
关键词:商业电影美学人性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011-02电影作为现代工业化的产物,电影具有商业性、艺术性和意识形态性三种属性。
电影的制作、发行都需要相当的资金投入,这客观上决定了电影首先应该被视为一种商品,在电影创作中,经济因素成为了电影人不可回避且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但是电影这一商品的特殊性在于,电影所表现的是人类的情感,这种情感要打动人,就必须具有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
不具备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的影片,是无法吸引观众观赏消费的,电影的商品价值自然也就无从体现。
在这个意义上,电影是一种审美文化的商品,电影的消费则是一种审美文化的消费。
电影是一种商品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商业的艺术,也是电影商业美学的基础。
一、电影商业美学在我国发展的现状美学是研究人类一般审美现象的学科,美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理解审美现象,而电影美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理解电影审美现象,这是电影美学不同于电影艺术学的最主要的特点所在。
电影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电影审美客体、审美主体以及主客体之间审美关系和规律。
总的来说,电影商业美学是通过研究商业电影的艺术创作规律和审美体系,通过研究观众观看商业电影的审美心理,揭示商业电影与观众之间的审美互动规律。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电影事业有了大跨步的提高,国产电影潜力巨大,商机无限。
其中国产的商业电影的发展更是取得了显著成绩。
以张艺谋执导的《英雄》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此后还出现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夜宴》、还有张艺谋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一系列以中国武侠风为题材的商业大片。
虽然这些大片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在视觉和特技效果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小刚电影的商业美学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对冯小刚的商业电影进行美学分析。
电影是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的大众文化娱乐方式。
它通过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向世界展示了人类创造文化,创造历史,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强大力量,因此电影被普遍誉为最具艺术生命力,文化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娱乐载体。
中国电影业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和进步,然而面对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世界电影产业的严峻挑战。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电影市场和越来越挑剔的电影观众,每个电影人在坚守的同时,也竭力地进行转变探索。
冯小刚是一位特立独行的电影探索者,他能在前进中求突破,恰到好处的寻求转型,且依然受大众的喜爱,不得不得益于他对市场,对艺术的成功把握,那么,他到底是如何成功转型,如何把商业电影和艺术完美融合的呢?【关键词】冯小刚;商业电影;美学分析一、冯小刚电影的商业性商业电影专指以获利为主要或唯一的创作目的的电影类型,电影诞生之初,由于它为观众带来了一种新奇的娱乐方式,因而只被电影商人当作牟利的工具,此后,电影生产的企业化制度也日趋成熟,因而有相当一部分制片人和投资者,以低成本、短周期的方式来摄制迎合大众口味的模式化的影片,从而获取“利市三倍”的商业经营效益。
好莱坞早期生产的大量类型电影均属此范畴,重娱乐而不重现实。
电影的商业化发展大概就是因为电影需要大量的观众,且观众也需要透过商业管道才能看到电影。
以“俗人”自居的冯小刚其电影的首要特征就是商业性。
一般认为,在1995年引进美国大片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冯小刚是唯一一个能与好莱坞电影在票房上相抗衡的中国本土导演。
玉雪石在《冯小刚:中国电影导演中的‘另类’》一文中作出如下总结:谁是中国目前(指1997-2001年,作者注)最受欢迎的导演?谁是打败了美国的10个大片(除了《泰坦尼克》)赢得了几百万观众?张艺谋还是陈凯歌?还是比他们小的张元、贾樟柯、何毅?都不是,而是冯小刚。
从《甲方乙方》票房三千万,到《不见不散》票房四千万,再到《没完没了》票房出五千万,这一国产影片的票房“奇迹”,不啻是中国影坛的一支兴奋剂,更使我们看到民族电影在抵抗外国进口大片的愈演愈烈的战况中,已经有了精锐的生力军。
进入新世纪,由于跨国资本的进入,冯小刚的抵抗者立场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尹鸿在《跨国制作、商业电影与消费文化:〈大腕〉的文化分析》中指出:《大腕》这部影片由华谊兄弟太和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联合出品,正是由于这种跨国生产模式决定了《大腕》的商业电影定位和本土与国际的双重市场定位。
所以,《大腕》在文化上必然遵循大众商业文化的逻辑:模仿后现代的城市喜剧风格,叙述线形的故事,以落难男人与娇贵小姐、东方小人物与西方大腕为传奇故事,追求情节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在执行这些几乎已经世界化的娱乐产品生产程序的同时,这部电影为了完成所担负着的本土与国际的双重使命和双重献媚,一方面,它必须充分地调用一切资源来为中国本土观众提供娱乐服务,所以影片大量采用互文本的方式,将近年来中国最流行的语言、最火红的明星、最焦点的事件、最重要的大众文化、最触目惊心的社会现象甚至最流行的广告都通过喜剧的改造融合在影片中,本土现实构成了丰富的喜剧资源;另一方面,它又努力将中国人、中国时空、中国故事改造为一种奇观来满足国外、海外观众对于中国的好奇和对于中国弱势地位的确认和同情。
戴锦华在题为《冯小刚归来》的演讲中探讨了冯小刚电影的资本运用模式。
她把《大腕》到《手机》这两部影片另列,把它另列的原因就是你会看到资金或者资本的力量,是怎么改变一个所谓艺术家,艺术家的创作轨迹,怎么改变一部影片的表达。
《手机》事实上就是一个超级广告了,起到了一个超级广告的功用,而且它在很大程度上,这样一个影片的资本,资金,其实是一种广告资金的投放方式。
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在这里面,市场资金资本票房回报这样的东西是可以怎样地渗透到我们通常以为是文化艺术的这样的一个领域当中,而且它对这个改变是多么的内在。
郑新安在《看〈天下无贼〉置入式广告的运用》在指出商品广告出现在电影中的广告传播方式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而像《天下无贼》如此大密度地出现广告,倒也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营销模式。
这种以电影为媒体的广告,被称之为“置入式广告”。
它是将商品或品牌讯息巧妙地安插在影片内容之中,以达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商品目标消费群目的。
梁苗、智琛在《论‘冯氏’电影的商业美学观》中提到:拍电视剧起家的冯小刚随着其商业电影意识的形成和完善,逐渐开始遵循商业电影美学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美学价值观.他清晰和深入地洞察娱乐文化的发展现状,从而找到一条推进娱乐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因此在票房上大获成功。
二、国内外对电影商业美学的文献研究1、国内电影商业美学的文献研究如果从电影商业成功的角度考虑问题,市场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与大多数观众的审美保持一致,或者对当时观众审美进行成功的超越和引导。
电影的商业特质决定了影片必须面对市场,面向观众,而观众的认可无疑才是市场收益的最终保证,所以电影本体和观众审美之间的张力构成正是电影商业美学的内容所在。
市场可以理解为观众的集合,只有继续探索电影在引导或者和谐于观众的审美的题中之义,我们才能将对电影商业美学的研究引向深入。
张居凤在《中国早期商业电影管理思想初探》中指出:电影是一种带有强烈商业化色彩的艺术,电影诞生之初,它的商业性殊性较文化属性更为明显,因而世界各国的电影在初创时期都存在着商业性与艺术性,娱乐性与社会教育的矛盾。
这表明,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品要被普通大众喜欢,必然要做到商业与艺术的融合。
朱敏在《中西方电影商业美学的回归与差距》中指出:电影商业美学打破了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界限,消除了电影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对立,他们紧密联系,相互依存。
对于刚刚起步的国产大片来说,艺术与商业的磨合还需要一段时间,电影商业美学的完全运用还需要电影的创作人员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尹鸿在《探索商业与美学的平衡——2009年中国电影艺术备忘》中提到:中国电影创作在商业化方面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觉。
艺术美学服务于商业需求,商业需求依赖于艺术美学正在成为共识。
国产电影在商业上的某些过度追求,一方面是转型期矫枉过正的”自然现象”,一方面也为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了忧虑。
商业与艺术的平衡是中国电影市场化、商业化成熟的重要标志。
李雪玲在《90年代末以来中国商业电影的美学透视》中阐述道:当代中国商业电影要想真正地突围,首先要从理论上打破电影纯艺术性的藩篱,正确对待电影的商业化倾向,加以理论和实践的正确导向和支持;其次,关注当前社会民众的审美心理和趣味,加快政策、市场和院线等建设,为中小型电影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实现商业电影类型的多元创新与资源的多途汲取;再次,要凸显主体的重要性,表现普通人的生存渴望、意志和希冀,将商业电影的内容与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最后,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与世界对话,走本土化道路,挖掘民族传统的题材和美学风格,实现商业电影的本土化与国际化融合与凸显。
2、国外电影商业美学的研究美国学者理查德?麦特白在《好莱坞电影》(1995)中首次提出了”商业美学”的概念,作为对好莱坞研究的一种理论框架。
好莱坞的商业美学是相当成熟的,堪称电影商业美学运作的典范。
对照好莱坞的大片,我们发现,它们在宣扬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满足大众的心理愿望上是不遗余力的。
好莱坞电影的高票房成绩已经充分显示了电影艺术与商业结合的成功,好莱坞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商业美学体系。
好莱坞的商业美学体系包含了三个重要的商业美学原则,即电影技术、类型片和明星制。
首先,电影有了先进的技术可以运用壮观宏大的场面,虚拟夸张的场景,不同凡响的视听效果,使电影导演的艺术意境得到更好的展现和诠释,也可以通过电影技术带来的电影奇观吸引更多的观众,因此,电影技术可以使电影达到艺术和商业结合的效果。
其次,美国所谓的类型片是指在电影发展过程中逐渐固定下来的,它有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影片所属的类型就是告诉观众可以期待在这部片子里看到些什么,并在观影过程中实现观众的心理期待;同时,这种类型片在无意间简化了电影宣传的难度,同时具有了艺术和商业的特征。
最后,好莱坞的明星制即用俊男靓女扮演片中角色,而后通过媒体的宣传曝光明星们的私生活,以此激发观众观看影片的兴趣,使得影片烙上明星的印记。
这三个原则使得好莱坞电影既具备了艺术的美学元素,也具备了商业的市场元素,如果能够把这三个原则发挥到极致,那么这部电影也就具备了成功的可能性。
好莱坞电影的商业美学体系的核心是在电影的制作中尊重市场和观众的需求,有机配置电影的创意资源(类型、故事、视听语言、明星、预算成本等)和营销资源(档期、广告、评论等),以此寻求艺术与商业的结合点,确立自己的美学惯例,并根据市场和观众的变化不断推出新的惯例。
好莱坞著名导演约翰﹒福特曾说过:“要我谈艺术,那是没什么好处的。
任何人只要知道了基本规律,就能导演一部影片,导演没有什么神秘。
对于一个导演来说,存在着需要遵守的商业规则。
在我们的职业里,一次艺术的失败算不了什么,一次商业的失败则是一个判决。
”这从分说明了好雷武导演在力求保证电影艺术水准的同时,也对市场和观众有很高的关注度,对电影商业性有很强的重视度。
对于好莱坞电影导演来说,:“观众”就是一切。
正是这种观念下,好莱坞电影从故事到叙述,从镜头到结构,从画面到声音,都在追求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融合,都体现了商业与美学的高度结合。
三、结语在商业和美学的结合中,商业和美学之间的平衡是商业美学的关键。
当商业利益与美学要求产生矛盾时如何选择如何取舍,是每一个创作者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好莱坞有着强大的商业传统和体系,它常常因为市场的需要而使艺术原则屈从于经济利益,这使它一直受到媒体和学院派的抨击指责。
在当下的中国影坛,尚未建立起如此严密的商业电影体系,但随着商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这个问题也越来越急迫的摆在中国电影人的面前。
中国电影的商业美学从无到有不过短短的十来年时间。
无论是冯小刚的贺岁片系列还是大片军团抑或中小成本的类型片,其商业美学都还处于不断变化中,要建立成熟的属于中国电影的商业美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必然是一种不同于好莱坞的有着自己民族特色的商业美学,必然是经过中国观众的认可,在市场的检验中成熟起来的商业美学,必然是一种主流价值和娱乐价值、商业性和艺术性、本土性和全球性的动态平衡。
“风行水上,激动波涛”,伴随着喧哗和骚动,中国电影正在走向它的辉煌和胜利。
【参考文献】[1]饶曙光.中国电影分析[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2]于文秀.对贺岁片文化现象的解读——以冯小刚电影为例[j].文化研究,2005(5).[3]冯小刚,谭政.我是一个市民导演[j].电影艺术,2000(2).[4]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5]向楠.艺术电影生存难?中国商业电影发展也会受阻[n].中国青年报,2011年第8期[6]徐群晖.当下中国电影发展战略研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9).[7]姚志文.从产业角度看国产大片的发展[j].惠州学院学报,2007(13).[8]路海波.面对世界大势的中国电影发展认识[j].当代电影,2006(6).[9]孙冬梅.中国电影发展趋势之我见[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4(4).[10]尹鸿,唐建英.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j].当代电影,2006(6).[11]冯果.电影艺术性的确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12](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介与都市艺术[m].译林出版社,2001.[13]张人捷.技术之巧——关于电影《一声叹息》[j].大众电影,2000(12).[14]何志均.文艺消费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5]陈南.中国电影创作思潮评析[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16]玉雪石.冯小刚.中国电影导演中的另类[j].艺术导刊,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