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短新闻两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导语设计:
今年是新中国建立六十周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历尽了百年屈辱之后,终于迎来了独立、和平和民主,人民当家作主,从此不再受外强的压迫和欺凌。六十年的发展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政策,使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完成祖国统一,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是全体中华儿女翘首企盼的共同愿望。根据《中美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所有中国人都应该永远铭记的时刻。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再次重温那永载史册的历史瞬间。
二、文学常识:
新闻知识: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事实性、真实性和新鲜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五部分;标题分主题、引题和副题。。
三、快速阅读这篇新闻,整体感知回归事件全过程,找出重要的片段。
过程:(1)4:30末代港督举行降旗仪式
(2)6:15英国举行告别仪式
(3)7:45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4)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5)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刚港
提问:为什么记者只是选取了一天当中的几个时间点,而对香港交接仪式又是几笔略过呢?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
答:以点代面,记录具有历史价值的时间远比详细描写盛大的交接仪式场景更重要,取舍得当突显新闻的简短、真实特点;具有鲜明的层次感,符合人们了解事物过程的认识规律。
四、重点阅读:
1.新闻中描写了几次降旗仪式,有哪些差异?背后的意义各是什么?
答:三次降旗。第一次写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中降下来,标志港督统治的结束;第二次是港岛每一天的降旗,平时这是很平常的,但这一次意义重大,这将标志被英国统治了一百五十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到母亲的怀抱;
第三次也是最为世人瞩目的是7月1日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终结,也标志着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2.描写港督府降旗过程为什么还插入了一段对它的背景介绍?
降旗仪式的地点在港督府,这是象征英国在香港殖民统治的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建筑,她是历史变迁的见证。
3.结合全文,谈一谈选用这个标题的好处。
标题从字面上来看是欢送查尔斯王子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
号离港;但从象征角度上看,“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暗含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的彻底终结。
4.在结尾处,记者又将英国占领香港和香港回归的日期分别写出来,还提到了英国来和去都是与大海有关的巧合,用意是什么?
让读者牢记屈辱和雪耻的重要日子;当年“大英帝国”耀武扬威的从海上来,今天却是灰溜溜的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五、板书设计:
导语:查尔斯王子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主体:(1)4:30末代港督举行降旗仪式
(2)6:15英国举行告别仪式
(3)7:45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4)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5)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刚港
背景:港督府的变迁。
结尾: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练习:
一、注音:
接载()易帜()
二、解词:
(1)凝重:
(2)掩映:
三、阅读下面的新闻,归纳出结构的五部分。
答案:
一、zǎi zhì
二、(1)凝重:沉重,沉稳庄重。(2)掩映:相互遮掩而且又映照衬托
三、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北大学子纵论“新世纪国防”;导语——第一自然节;主体——第二自然节;背景——结合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美国侦察机……《国防教育法》;结语——作为传统项目的……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的重要教育形式。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导语设计:
我们一提到二战,就会想起杀戮,血流漂橹,炮火连天;鲜活的生命在瞬间枯萎、凋谢,甚至是消失了。而让所有善良的人不忍睹闻的还是法西斯所犯下的滔天罪恶,其中又以集中营最令人发指,惨无人道,那里是人间的地狱,位于波兰南方小镇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更是臭名昭著,直到现在那都是一块让人“不寒而栗”的地方。
一位美国记者乘坐飞机不远万里地跋涉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他是在寻找什么?残缺的记忆、污秽的血迹、颓圮的院墙、亡者的灵魂。是什么让他伫立良久,像一座雕塑陷入了沉思?又是什么让他面红耳赤,像一位少女不谙世事?他急匆匆的离去,没有再回头,而是把太息的眼光带到了大洋彼岸,写进了一篇叫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报道里,后来这位记者正是凭借着这篇报道荣获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他就是《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
二、背景介绍:
奥斯维辛集中营建于1940年4月,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大小40多个集中营的总称,曾关押过欧洲国家、美国以及中国、伊朗、土耳其等亚洲国家的政治犯、战俘和平民。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有“死亡工厂”之称,共有110万人在这里被杀害。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该集中营。战后,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辟为揭露纳粹罪行的波兰国家博物馆。
三、阅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某种意义”指什么?
【品评】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②“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
【品评】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③文章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品评】这个一个历史与现实、还有某种未来意义的画面,试着让自己“回到”那个残酷的年代,去想象那个姑娘的微笑里的纯真与美好,然后……笑
容突然凝固,可怕的事发生了……而现在呢?永驻的笑容里,也许应该是反思,是缅怀,是正己,是立人……
④怎么理解“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句话?
【品评】从杀人者方面看,他们丧失了人性,不会有所忏悔,根本不值得祈祷;另外他们血债累累,即使祷告也不会得到上帝的保佑。
⑤课文中出现的“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和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品评】第一次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⑥与我们常见的消息相比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