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则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总则复习题
多选题
1.陈某(15周岁)因喜好计算机,于某日深夜潜入一公司内盗窃价值3万余元的计算机原器件(事发后均被追回)。问:对陈某应当如何处理?(BD)
A追究刑事责任B不追究刑事责任
C从轻、减轻处罚D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
依据是刑法第17条的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根据该规定15岁的人对盗窃不负刑事责任因此不追究刑事责任,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这种问题很简单,但是一定要记准确。
2.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BC)
A脱逃罪与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体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与犯罪嫌疑人B伪证罪的主体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
C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D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不能是单位
要领是熟悉法条规定或具体犯罪的特殊主体。A.选项是破坏监管秩序罪与脱逃罪主体的差别问题。A选项所列的是脱逃罪的主体,而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体范围略小于脱逃罪的,只包括依法被关押的罪犯(已决犯)。不包括嫌疑人、被告人这样的被关押的未决犯。法律这样规定大约是因为惩罚脱逃罪着重点在关押秩序;而惩罚破坏监管秩序罪着重于监狱秩序。B选项有两点不妥:1.扩大了伪证罪的主体范围“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2.未限定“在刑事诉讼中”。C、D二选项涉及金融诈骗罪的主体范围,对此刑法第200条对单位可否构成金融诈骗罪的主体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贷款诈骗罪与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主体都不包括单位。
3.黄某意图杀死张某,当其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放火致使值班室烧毁,其结果却是将顶替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下列哪些判断不符合黄某对李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 BCD)
A间接故意B过于自信的过失C疏忽大意的过失D意外事件
间接故意的要点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通常发生在追求一个犯罪结果(张某死亡)而放任另一个犯罪结果(其他人死亡)的场合。黄某对张某死亡结果是直接故意,对放火导致其他人(李某)死亡是间接故意。本题是非常典型的教科书式的说明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例子。因为黄某本有放火杀人致人死亡的故意,所以排斥对行为直接结果(死亡)成立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故C、和D、选项肯定不符合黄某对李某死亡的心态。4.甲欲开枪杀乙,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BCD)(想象竞合)
A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即可
B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
C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致人重伤罪
D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实行并罚
甲本想杀害乙,却造成了丙死亡的结果,乙仅仅受重伤。对这种情况,比较合理的认定是:甲本有一个杀人的故意并实行了杀人的行为造成了一个死亡结果,完整地实行了故意杀人罪的全部事实,构成既遂。尽管实际死亡的人和预定杀害的人不一致,但是这种不一致没有超出故意杀人罪对象“有生命的人”的范围,属于具体对象的错误,不影响对实际发生的死亡结果承担故意罪责。解决对象错误的要领是看预定加害对象与因错误而实际加害对象之间在法律性质上是否一致。如果是一致的,就可让行为人对因错误而加害的对象承担故意罪责。本题就是这种典型的法律性质相同的对象之间的错误。甲欲加害的乙与实际加害的丙都是“人”,都被涵盖在故意杀人罪“人”的范围,法律性质相同。
5.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 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D)
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
B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
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中止行为
D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
「解题思路和依据」要领是具体掌握各种情况下盗窃既遂尺度。像在商店柜台售货、小件商品的情况下,一般以行为人将财物在手中拿稳或放入衣兜、提包中或夹在腋下等为既遂。不以走出店堂为必要。本案陈某将首饰“握在手中”伺机溜开之际被查获,已经既遂。明确了这一点,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犯罪既遂以后,就不存在成立中止的可能,只能是返还原物的性质。因此肯定D、选项,排除B、C、二选项。
6、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BCDE)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体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主体
E.犯罪客观方面
7.犯罪中止的特征是(BE)
A.只能发生在从实行到结果发生的犯罪过程中
B.只能发生在从预备到结果发生之前的犯罪过程中
C.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D.自动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E.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8.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BCD)
A.犯罪的罪过性质
B.犯罪的事实
C.犯罪的性质、情节
D.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
E.犯罪的行为
9.刑讯逼供罪与非法拘禁罪的主要区别是(ABCD)
A.犯罪对象不同
B.客观行为表现不同
C.犯罪目的不同
D.犯罪主体不同
E.犯罪客体不同
10.叛逃罪的主体包括(AE)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外国人
C.国有公司、企业人员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E.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二、名词解释
1.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简单说来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罪要法定,刑也要法定”。
2.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了实施一种或几种犯罪而组织起来的共同犯罪组织。它是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形式.
3.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