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则复习题
刑法基础总则试题及答案
刑法基础总则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责自负原则C. 罪刑相适应原则D. 罪责并重原则答案:ABC2.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的适用范围?A. 地域管辖B. 属人管辖C. 属事管辖D. 属物管辖答案:D3.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是指什么?A. 违反刑法的行为B. 违反道德的行为C. 违反行政法的行为D. 违反民法的行为答案:A4.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一项是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动机B. 犯罪目的C. 犯罪行为D. 犯罪结果答案:C5. 刑法规定的“刑罚”包括哪些?A. 主刑B. 附加刑C. 罚金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责自负原则C. 罪刑相适应原则D. 罪责并重原则答案:ABC2. 刑法的适用范围包括以下哪些?A. 地域管辖B. 属人管辖C. 属事管辖D. 属物管辖答案:ABC3.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哪些?A. 犯罪动机B. 犯罪目的C. 犯罪行为D. 犯罪结果答案:CD4. 刑罚的种类包括以下哪些?A. 主刑B. 附加刑C. 罚金D. 赔偿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刑法规定,犯罪行为必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
(对)2. 刑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免除刑事责任。
(错)3. 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对)4. 刑法规定,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不包括犯罪目的。
(错)5. 刑罚的执行可以由司法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进行。
(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罪责自负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
2. 阐述刑法的适用范围。
答案:刑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地域管辖、属人管辖和属事管辖。
3. 描述犯罪的构成要件。
答案: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行为、犯罪结果和犯罪主体。
刑法总则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当开往A国的我国国际列车行驶于B国境内时,A国公民甲某与C国公民乙某发生殴斗, 甲某愤怒之下用刀将乙某捅死。
对甲某的犯罪行为( )。
A.可以适用我国刑法B.应当适用我国刑法C.不能适用我国刑法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2.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的处罚的,可以( )处罚。
A.从轻B.免除C.减轻D.免除或者减轻3.复员兵甲男在火车站候车,遇乙女后.两人热情攀谈。
乙女称自己也在候车并建议出去走走,又称自己最喜欢当兵的。
至公园僻静处两人即拥抱、接吻随后发生了两性关系。
经查,乙女家就住本地. 是个精神病患者。
甲某不知此惰,甲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B.构成强奸罪C.构成犯罪但应从轻处罚D.构成奸淫罪4.自然人犯罪主体是( )。
A.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B.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C.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D.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5.下列有关犯罪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种?( )A.法人只有故意犯罪才承担刑事责任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不应负刑事责任C.法人也有可能过失犯罪D.已满14周岁不满16岁的人犯罪,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应承担刑事责任。
但在量刑时,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刑罚6.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
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 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
则某甲( )。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D.应当负刑事责任7.某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缆,数额不大,构成了破坏电力设备罪。
某乙盗窃准备安装的电缆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
甲、乙的行为所侵犯的对象相同,但罪名却不同,原因是:( )。
A.犯罪对象数额大小不同B.犯罪对象本身的性质不同C.犯罪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D.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8.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
刑法总则练习题答案
刑法总则练习题答案在刑法总则的学习中,练习题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法律条文和法律原理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一些刑法总则的练习题及其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刑相适应原则C. 人人平等原则D. 所有上述原则答案:D2. 什么是罪刑法定原则?A. 法律规定犯罪行为和刑罚B. 犯罪行为必须有法律规定C. 刑罚必须由法律规定D. 所有上述说法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行为B. 犯罪动机C. 犯罪结果D. 犯罪主体答案:B二、判断题1. 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普遍的,即对所有犯罪行为都有约束力。
答案:正确2. 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故意。
答案:正确3. 犯罪的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不一定产生了犯罪结果。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区别。
答案:犯罪的主观方面指的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
故意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过失是指犯罪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犯罪的客观方面则是指犯罪行为的外在表现,包括行为、结果和因果关系等。
2. 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条件是什么?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对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行为采取的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1)非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2)防卫行为是为了制止非法侵害;(3)防卫行为的对象是非法侵害者;(4)防卫行为没有超出必要的限度。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张三在夜晚回家途中,发现有人正在偷窃他的自行车。
张三立刻上前制止,并在争斗中不慎将小偷打伤。
问题:张三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为什么?答案:张三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因为张三发现小偷正在偷窃他的自行车,即非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
刑法期末试题及答案总则
刑法期末试题及答案总则一、问答题1. 简述刑法的定义及其特点。
刑法是指国家用刑罚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刑事法规。
其特点包括以下几点:刑法具有司法性、主体性、专一性、独立性、强制性等。
2. 解释“犯罪的法定性原则”和“犯罪与刑罚的相互制约原则”。
犯罪的法定性原则是指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和刑罚,而不允许将犯罪行为与刑罚作为一种行政决定进行。
犯罪与刑罚的相互制约原则是指犯罪的存在必须有相应的刑罚,刑罚只在犯罪行为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施。
3. 列举我国刑法中的几个基本原则。
我国刑法中的几个基本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犯罪与刑罚相适应、犯罪的法定性原则、刑罚的公正性原则、适用刑罚的目的即惩罚与改造相结合、非刑事法律为刑事法律之基础。
二、案例分析题1. 案例:张某盗窃案。
张某黄昏时分闯入一家商店,盗取了店主的现金5000元。
被抓获后,张某表示悔过并主动归还全部赃款。
请判断张某的犯罪构成及刑罚。
根据我国刑法,张某的行为属于盗窃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张某的盗窃行为符合盗窃罪构成要件,因此成立犯罪。
鉴于张某悔过并主动归还全部赃款,可以从情节轻重、社会危害程度及其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等方面予以考虑。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对张某从轻处罚,比如处以拘役或者有期徒刑。
三、论述题1. 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原则。
正当防卫原则是指在合法的自卫状态下,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而采取的必要防卫行为,被视为合法行为。
正当防卫原则是刑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是为了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使其能够在合法的范围内对抗不法侵害。
在正当防卫状态下,对侵害者进行应当和必要的限制,以达到保护公民的目的。
2. 刑法中的紧急避险原则。
紧急避险原则是指在遭受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或财产安全,采取合理紧急行为导致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以减轻或免除民事责任。
紧急避险原则的适用要具备以下条件:紧急避险情况的发生是突发的,并且是非自愿的;紧急避险行为必须是为了避免非法侵害;避险行为必须是合理的、必要的。
刑法总则试题
刑法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一艘悬挂我国国旗的客轮停泊在墨西哥某港口时,岸边一美国公民用手枪向轮船上的意大利公民马克射击,致其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对该美国公民根据属地原则,用我国刑法B.对该美国公民根据保护原则,用我国刑法C.对该美国公民根据普遍管辖原则,用我国刑法D.对该美国公民谋杀案,我国没有管辖权2.某甲将年仅十岁的小女孩推入河水中想将其淹死。
回家后又很后悔,急忙赶回河边想将小女孩救出。
结果该女孩已被过路群众救出并脱险。
某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3.某甲因盗窃罪案发被捕,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交待了自己与李某诈骗3 万元犯罪的事实,并提供了同案犯李某可能隐匿的地点,根据这一线,侦查机关顺利将李某追捕归案。
对某甲的盗窃罪如何处罚?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甲于1993年5 月2 日犯某罪,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10年,1995年7 月3 日该人又犯另一罪,则对于前罪的追诉期限的结束时间为:A.2010年7 月4 日B.2005年7 月4 日C.2008年5 月3 日D.2003年5 月3 日5.某甲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服刑15年后获得假释,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4 年因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应当判处有期徒刑9年。
根据刑法规定,对某甲应当撤销假释,按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理。
对某甲应使用何种刑种和刑罚幅度?A.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B.应在9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C.应在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D.应在9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6.甲是一15岁的初中学生,整日闲逛于网吧,由于沉溺于网络而欠下外债数千元。
在向家长要钱未果的情况下,偷偷将邻居家未满月的孩子抱走,并通过电话模仿他人声音向婴儿家长索要5000 千元。
刑法总则复习题2013
一、名词解释1.犯罪客体2.犯罪中止3.特殊累犯4. 直接故意5. 想象竞合犯6. 预备犯7. 犯罪未遂8. 间接故意9.罪刑法定原则10. 重大立功11.特别自首二、单项选择题1、万某于1996年12月2日,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期3年,万某未上诉。
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后,万某以新刑法中取消投机倒把罪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要求依新刑法改判其无罪,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万某的申诉法院应支持,因按刑法从旧兼从轻原则,万某应无罪。
B、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但可以对其减刑。
C、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因新刑法对已经生效的判决不具有溯及力。
D、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还应撤销其缓刑,改判实刑,因其不服管理2. 王某14岁生日那天,邀集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
饭后回家途中,王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把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1部(价值7600元)、现金6000余元。
则王某14岁生日那天的行为( )。
A、构成抢劫罪B、构成盗窃罪C、不构成犯罪D、负有限的刑事责任3.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
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该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
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种主观罪过?()A、间接故意B、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4.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偶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
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拣起石块将其头部砸成轻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
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紧急避险B、正当防卫C、防卫过当D、对象错误5. 古某,女,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死刑,但死刑执行书因故迟迟未下达。
刑法总则试题及答案
刑法总则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无罪推定原则D. 罪责自负原则答案:C2.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的效力范围?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个人效力D. 普遍效力答案:D3. 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哪一项?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E. 以上都是答案:E4.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C5.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手段D. 犯罪时间答案:D6.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主体?A. 自然人B. 法人C. 国家机关D. 国家工作人员答案:C7.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客体?A. 国家利益B. 社会秩序C. 个人权利D. 公共财产答案:B8.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客观方面的表现?A. 行为B. 结果C. 因果关系D. 行为方式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主观方面的表现?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C10.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规定的犯罪类型?A. 故意犯罪B. 过失犯罪C. 故意与过失犯罪D. 无罪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以下哪些是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无罪推定原则D. 罪责自负原则答案:A B D2.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的效力范围?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个人效力D. 普遍效力答案:A B3. 以下哪些是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A B C D4. 以下哪些不是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C D5. 以下哪些不是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手段D. 犯罪时间答案: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和罪责自负原则。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刑法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通过对犯罪行为采取刑罚手段进行施加的一门法律学科。
以下关于刑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刑法是一门实体法B. 刑法是一门公法C. 刑法是指导刑事司法活动的法律规范D. 刑法只涉及对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的法律规范答案:D. 刑法只涉及对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的法律规范2. 下列关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A. 法无禁止即许可B. 自由原则C. 法无前后不一D. 罪刑法定原则答案:C. 法无前后不一3. 刑法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的客体要件和犯罪的主体要件。
下列关于犯罪的客体要件的说法,错误的是:A. 犯罪的客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具有一定社会实在性的主体B. 犯罪的客体可以是具体的个人或者群体C. 被侵害的客体可能是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等D. 法定的客体与实定的客体是同义词答案:D. 法定的客体与实定的客体是同义词4. 关于犯罪的主体要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 犯罪主体仅限于自然人B. 刑法规定了犯罪主体的心理要件C. 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是成为犯罪主体的前提条件D. 非刑事责任能力人不具备犯罪主体的资格答案:C. 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是成为犯罪主体的前提条件5. 刑法规定了多种刑罚的种类和适用情形。
以下关于刑罚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主刑和副刑是刑罚的两种形式B. 科刑和比刑是刑罚的两种形式C. 刑法规定了社会危险性大的犯罪行为应当实施的主刑和副刑D. 刑法规定了轻刑和重刑的适用情形答案:D. 刑法规定了轻刑和重刑的适用情形二、问答题1. 刑法总论研究的是刑法的基本原则、构成要件和刑罚的适用等内容,请简要介绍刑法总论的作用及意义。
答:刑法总论是刑法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刑法总论规定了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犯罪的客体和主体要件、刑罚的适用等,为刑法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其次,刑法总论对刑法的构成要件进行了界定和分析,明确了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为刑罚的适用提供了依据。
刑法司考真题(总则一)
一、刑法概论(一)刑事立法与解释1、①对于同一刑法条文中的同一概念,既可以进行文理解释也可以进行伦理解释②一个解释者对于同一刑法条文的同一概念,不可能同时既作扩大解释又做缩小解释③刑法中类推解释被禁止,扩大解释被允许,但扩大解释的结论也可能是错误的④当然解释追求结论的合理性,但并不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关于上述4句话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第①句正确,第②③④句错误B、第①②句正确,第③④句错误C、第①③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D、第①③④句正确,第②句错误2、关于刑法解释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将盗窃罪对象的“公私财物”解释为“他人的财物”,属于缩小解释B、将《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假币罪中的“出售”解释为“购买和销售”,属于当然解释C、对随身携带枪支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解释为以抢劫罪定罪,属于扩张解释。
D、将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解释为“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属于类推解释3、①立法解释是由立法机关作出的解释,既然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可以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论处,那么,立法解释也可以规定"携带凶器盗窃的,以抢劫罪论处"。
②当然,立法解释毕竟是解释,所以,立法解释不得进行类推解释。
③司法解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当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相抵触时,应适用新解释优于旧解释的原则。
④不过,司法解释的效力低于立法解释的效力,所以,立法解释可以进行扩大解释,司法解释不得进行扩大解释。
关于上述四句话正误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第①句正确,其他错误B.第②句正确,其他错误C.第③句正确,其他错误D.第④句正确,其他错误4、根据《刑法》第111条的对顶,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构成犯罪。
司法解释将其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
刑法总论复习题
刑法总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2.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3.限制解释4.刑法基本原则5.罪刑法定原则6.罪责刑相适应原则7.属人管辖原则8.犯罪客体9.犯罪对象10.犯罪的一般客体11.犯罪的同类客体12.不作为13.犯罪主体14.限制责任能力15.单位犯罪16.犯罪主观方面17.犯罪故意18.犯罪过失19.犯罪目的20.犯罪动机21.正当行为22.正当防卫23.假想防卫24.紧急避险25.假想避险26.避险过当27.犯罪未遂形态28.主刑29.附加刑30.立功31.减刑32.假释33.刑罚消灭二、简答题1.简述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贯彻执行罪刑法定原则。
2.简述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3.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普遍管辖权4.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保护管辖权5.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属人管辖权6.简述犯罪的基本特征7.简述犯罪既遂形态的类型8.简述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
9.从危害行为的有意性特征分析,哪些身体动静不能认定为危害行为10.简述刑法因果关系和刑事责任的联系和区别11.以行为人是单纯以身体动作作用于犯罪对象还是利用一定的工具实现犯罪意图为标准,可以把作为划分为哪几种情形?12.简述刑事责任能力的本质13.简述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划分14.简述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15.简述犯罪既遂形态的类型16.如何理解“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中“会发生”的含义17.简述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18.简述管制刑的特点19.简述过于自信的过失心理与间接故意的区别20.简述疏忽大意的过失的特征21.简述司法实践中间接故意的各种情形22.述防卫挑拨的概念及处理原则23.简述特殊防卫的内容24.简述管制刑的特点三、论述题1.试论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及在我国刑法立法中的体现2.试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我国刑法立法中的体现3.论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4. 试论犯罪构成的特征5. 论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的联系和区别。
刑法总则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法总则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刑罚从轻原则答案:D2.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D. 伪造货币答案:C3.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侵害者进行反击B. 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对非法入侵者进行反击C. 对于已经停止的不法侵害行为,进行反击D. 为了保护他人的人身安全,对侵害者进行反击答案:C4.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紧急避险?A. 为了避免自己被洪水冲走,破坏了他人的房屋B. 为了救火,破坏了他人的财产C. 为了避免自己被狗咬,伤害了狗D. 为了避免自己被他人攻击,先发制人攻击他人答案:D5.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可以减轻或免除刑罚?A. 自首B. 犯罪后逃逸C. 犯罪后拒不认罪D. 犯罪后继续作案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普遍的,不受地域限制。
(错误)2.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
(正确)3. 犯罪预备是指犯罪行为的实施阶段。
(错误)4. 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犯罪结果已经发生。
(正确)5.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犯罪结果尚未发生。
(错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刑法中的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
答案: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社会危害,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行为。
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人在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害的情况下,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结果发生了社会危害的行为。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人的心理状态,故意犯罪是明知故犯,过失犯罪是疏忽大意。
2. 简述刑法中关于累犯的规定。
答案:累犯是指犯罪人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刑罚执行期满不满五年内再次犯罪的行为。
刑法总则考试有答案版
刑法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5×4)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
2、犯罪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简言之: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就是犯罪。
3、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实行行为,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的类型①、实施中了的未遂与未实施中了的未遂②、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4、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5、刑法溯及力禁止溯及既往,即不允许根据行为后实行的刑罚法规处罚刑罚法规施行前的行为,通常也称为“事后法的禁止”二、论述题(1×14)论述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刑事责任年龄起点及阶段划分1、完全无刑事责任时期:即对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概不追究刑事责任;2、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行为人仅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负刑事责任。
3、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16周岁的人原则上可以构成刑法中所有的犯罪,要求他们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一切危害行为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4、减轻刑事责任时期(或称从宽责任年龄时期):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行为人即使应负刑事责任,也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法总则_内部复习资料(试题与答案)
刑法总则作业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贾某教唆郭某去杀情敌杨某,在郭某买好枪支弹药准备出发时,贾某怕情人责怪且感到悔悟,就让郭某不要再去杀杨某,但是郭某仍然执意前往并将杨某杀死,贾某的教唆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2.下列情况构成累犯的有:A.甲某因诽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第4年因盗窃金融机构被判处无期徒刑B.乙某因过失导致某甲死亡,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5年内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C.丙某因叛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在刑罚执行完毕10年以后,又犯间谍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D.丁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刑罚执行6年后被假释,假释期满后第4年因为境外窃取国家情报,被判处拘役3.张某长期单身,为了能达到和王某结婚的目的,谎称自己是美籍华侨,拥有巨额资产,以此骗取了王某的信任,结婚后王某才发现上当受骗,导致精神失常,对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断?A.诈骗罪B.招摇撞骗罪C.强奸罪D.不构成犯罪4.甲商场为打垮竞争对手乙商场,由总经理葛某牵头并与副经理刘某、部门经理杨某、朱某等集体决议,雇请当地黑社会势力孙某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对乙商场打砸抢,造成乙商场财物损失9万多元,关于葛某等人的行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商场构成单位犯罪,因为是决策机关集体决策为本单位利益实施的犯罪B.甲商场不构成单位犯罪,因为只有刑法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才能成立单位犯罪,本案中行为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刑法未规定可以由单位构成C.此案中应适用双罚制,对甲商场判处罚金,对葛某等人判处刑罚D.本案只属于一般违法,不构成犯罪,由甲商场赔偿乙商场损失即可5.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
刑法总则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总则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刑法总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刑法总则是对各种刑罚进行规范和限制的法律文件B. 刑法总则是对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进行概括和归纳的法律文件C. 刑法总则是对各个具体刑事犯罪行为和处罚进行规定的法律文件D. 刑法总则是对法院进行司法判决的基本依据和参考的法律文件答案:B2. 刑法总则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条,除了()。
A. 罪刑法定原则B. 禁止逆权倾向原则C. 量刑与犯罪事实相适应原则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E.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答案:E3. 刑法总则规定了刑事责任的范围,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刑事责任范畴?A. 完全民事行为B. 过失犯罪行为C. 故意犯罪行为D. 犯罪未遂行为答案:A4. 刑法总则对刑罚的规定包括下列哪些方面?A. 量刑准则与刑罚种类B. 刑罚的执行C. 刑罚附加和变更D. 刑罚缓刑和刑罚免除答案:A、B、C、D5. 刑法总则规定了某些犯罪行为情节的从轻、减轻处罚,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被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A. 自首情节B. 主动投案情节C. 犯罪情节较轻情况D. 自首时效在规定期限内答案:D二、判断题1. 刑法总则规定了犯罪行为与刑罚的关系,以及刑事责任的承担和消失情况。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刑法总则规定了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了未满18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A. 正确B. 错误答案:B3. 刑法总则规定了法官在判决时应当严格遵循法律,禁止滥用职权和违反法定程序。
A. 正确B. 错误答案:A4. 刑法总则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事犯罪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才能定罪处罚。
A. 正确B. 错误答案:A5. 刑法总则规定了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刑事诉讼权利和保护措施。
A. 正确B. 错误答案:A三、简答题1. 刑法总则对于刑罚的规定有哪些主要内容?答:刑法总则对刑罚的规定包括:量刑准则与刑罚种类、刑罚的执行、刑罚附加和变更、刑罚缓刑和刑罚免除等方面的内容。
刑法总则综合练习二
刑法总则综合练习二第十章共同犯罪一、名词解释1.共同犯罪 2.主犯 3.从犯 4.胁从犯 5.教唆犯 6.首要分子二、选择题1.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__________全部罪行处罚。
A.他参与的B.他组织的C.集团所犯的D.他指挥的2.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者可以__________。
A.不予处罚 B.免予处罚 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减轻处罚3.蔡某刑满释放后决定改邪归正,某日,以前的同伙张某找到蔡某,要蔡某与他去盗窃某商店,蔡某不愿意,但张某威胁蔡某说要告诉蔡某女友有关蔡某以前的劣迹,蔡某怕失去女友,就同意与张某盗窃商店。
共同犯罪中的蔡某属于__________。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帮助犯4.甲、乙、丙、丁四人共谋在某工厂出纳员去银行领回该厂全体人员工资时,抢劫该出纳员领回的工资,后来甲因事抽不开身未能前往,乙、丙、丁同赴现场,抢走了该出纳员所领工资七千多元,四人平分。
对甲的行为__________。
A.不以犯罪论处B.以抢劫罪的犯罪预备单独论处C.以抢劫罪共同犯罪论处D.以抢劫罪的犯罪中止论处三、填空题1.以共同犯罪能否依照法律的规定任意形成为标准,共同犯罪可以分为任意共同犯罪与__________。
2.以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为标准,共同犯罪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以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为标准,共同犯罪可以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__________。
4.我国现行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__________、__________几类。
5.刑法规定,对于从犯,应当__________、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6.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减轻或者__________处罚。
四、问答题1.试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2.犯罪集团的成立条件是什么?3.试述主犯的概念、种类和刑事责任。
4.试述从犯的概念、种类和刑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总则复习题多选题1.陈某(15周岁)因喜好计算机,于某日深夜潜入一公司内盗窃价值3万余元的计算机原器件(事发后均被追回)。
问:对陈某应当如何处理?(BD)A追究刑事责任B不追究刑事责任C从轻、减轻处罚D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依据是刑法第17条的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根据该规定15岁的人对盗窃不负刑事责任因此不追究刑事责任,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
这种问题很简单,但是一定要记准确。
2.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BC)A脱逃罪与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体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与犯罪嫌疑人B伪证罪的主体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C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D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不能是单位要领是熟悉法条规定或具体犯罪的特殊主体。
A.选项是破坏监管秩序罪与脱逃罪主体的差别问题。
A选项所列的是脱逃罪的主体,而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体范围略小于脱逃罪的,只包括依法被关押的罪犯(已决犯)。
不包括嫌疑人、被告人这样的被关押的未决犯。
法律这样规定大约是因为惩罚脱逃罪着重点在关押秩序;而惩罚破坏监管秩序罪着重于监狱秩序。
B选项有两点不妥:1.扩大了伪证罪的主体范围“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
2.未限定“在刑事诉讼中”。
C、D二选项涉及金融诈骗罪的主体范围,对此刑法第200条对单位可否构成金融诈骗罪的主体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贷款诈骗罪与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主体都不包括单位。
3.黄某意图杀死张某,当其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放火致使值班室烧毁,其结果却是将顶替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
下列哪些判断不符合黄某对李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 BCD)A间接故意B过于自信的过失C疏忽大意的过失D意外事件间接故意的要点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通常发生在追求一个犯罪结果(张某死亡)而放任另一个犯罪结果(其他人死亡)的场合。
黄某对张某死亡结果是直接故意,对放火导致其他人(李某)死亡是间接故意。
本题是非常典型的教科书式的说明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例子。
因为黄某本有放火杀人致人死亡的故意,所以排斥对行为直接结果(死亡)成立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
故C、和D、选项肯定不符合黄某对李某死亡的心态。
4.甲欲开枪杀乙,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BCD)(想象竞合)A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即可B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C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致人重伤罪D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实行并罚甲本想杀害乙,却造成了丙死亡的结果,乙仅仅受重伤。
对这种情况,比较合理的认定是:甲本有一个杀人的故意并实行了杀人的行为造成了一个死亡结果,完整地实行了故意杀人罪的全部事实,构成既遂。
尽管实际死亡的人和预定杀害的人不一致,但是这种不一致没有超出故意杀人罪对象“有生命的人”的范围,属于具体对象的错误,不影响对实际发生的死亡结果承担故意罪责。
解决对象错误的要领是看预定加害对象与因错误而实际加害对象之间在法律性质上是否一致。
如果是一致的,就可让行为人对因错误而加害的对象承担故意罪责。
本题就是这种典型的法律性质相同的对象之间的错误。
甲欲加害的乙与实际加害的丙都是“人”,都被涵盖在故意杀人罪“人”的范围,法律性质相同。
5.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 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
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
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
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D)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B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中止行为D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解题思路和依据」要领是具体掌握各种情况下盗窃既遂尺度。
像在商店柜台售货、小件商品的情况下,一般以行为人将财物在手中拿稳或放入衣兜、提包中或夹在腋下等为既遂。
不以走出店堂为必要。
本案陈某将首饰“握在手中”伺机溜开之际被查获,已经既遂。
明确了这一点,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
犯罪既遂以后,就不存在成立中止的可能,只能是返还原物的性质。
因此肯定D、选项,排除B、C、二选项。
6、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BCDE)A.犯罪对象B.犯罪客体C.犯罪主观方面D.犯罪主体E.犯罪客观方面7.犯罪中止的特征是(BE)A.只能发生在从实行到结果发生的犯罪过程中B.只能发生在从预备到结果发生之前的犯罪过程中C.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D.自动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E.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8.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BCD)A.犯罪的罪过性质B.犯罪的事实C.犯罪的性质、情节D.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E.犯罪的行为9.刑讯逼供罪与非法拘禁罪的主要区别是(ABCD)A.犯罪对象不同B.客观行为表现不同C.犯罪目的不同D.犯罪主体不同E.犯罪客体不同10.叛逃罪的主体包括(AE)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外国人C.国有公司、企业人员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E.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二、名词解释1.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简单说来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罪要法定,刑也要法定”。
2.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了实施一种或几种犯罪而组织起来的共同犯罪组织。
它是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形式.3.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4.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5.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6.犯罪构成是指依照中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
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7.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
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
8.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9.国家工作人员是指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10.自首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11.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是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表现。
12、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又犯被判处一定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简答题1.成立不作为在客观方面需具备什么条件?(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不作为的前提。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
(3)不作为行为侵犯了刑法保护的客体和对象2.想像竞合犯的特征及其处罚原则是什么?想象竞合犯,亦称想象数罪,是指行为人基于一个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
特征:(1)须出于一个行为,即基于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的某一犯罪行为即基于一个决意所实施之一个行为。
至基于单一之意思或概括之意思,在所不问。
且此所谓“一行为”,包括自然概念上之一行为与法律概念上之一行为。
又该行为可为故意行为、过失行为、积极之作为、消极之不作为,正犯之一行为固足当之,即教唆行为、帮助行为亦无不可。
再者,于打击错误之场合下,评价上亦可能生故意与过失犯罪之想象竞合犯。
(2)触犯数个罪名,即在外观上或形式上同时符合数个犯罪的特征。
即一个行为发生侵害数个法益之结果,各具独立之可罚性。
故数个结果而可认为包括一个法益者,仍为单纯一罪,而非想象竞合犯。
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对观念的竞合,“按其最重之刑处断”。
其趣旨是,观念的竞合本来是数罪,但是,因为是由一个行为进行的,在科刑上,把它们都包括在数罪中最重的刑之中,以一罪处断。
3.依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在什么条件下转化为抢劫罪?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行为人必须首先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行为。
2、行为人必须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3、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只有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能从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我国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刑法第263条关于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这种情况在刑事法学理论上称为转化型抢劫罪,亦称为事后抢劫罪。
而在此过程中,对方没有使用暴力或者其他行为对抗你(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如果行为人没有实施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暴力、威胁行为,就不能成立抢劫罪。
)4.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是如何划分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