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模具简介教材

合集下载

塑胶模具简介2-1

塑胶模具简介2-1

熱流道系統的形式
單只熱流道---HOT SPRUE 單只閥針熱流道---SINGLE VALVE 多只熱流道—HOT RUNNER
熱流 道系 統的 組成 部分 :
電器連接器
與母模板相連
背后的隔熱墊圈 1.支撐 2.隔熱
分流板的板(母模背板) 壓線板
電線槽
碳化的可插入的頭部﹐采用特殊的材料
熱電藕(感應線)
主流道﹕從注射機的噴嘴起到分流道為止的一段料流通道。 分流道﹕主流道與澆口之間的料流通道。 澆口﹕分流道與模腔之間長度很短且截面很小的一段料流通道。 冷料井﹕用于儲存前端冷料的流道末端。
澆道狀態:
澆道截面
圓形 正方形 半圓形
矩形 梯形
說明
冷卻速率最慢, 低熱量損耗及摩擦損失, 但是加工困難。
流動阻力大, 較少採用.
結構叫做-- 公模板 公模仁 母模仁 母模板 下固定板
倒裝模的做動方式
連杆
開模后﹐靠油壓缸帶動頂出板前進和 后退﹐用RP確保回位定位。
油壓缸
倒裝模的做動過程
成型
開模
頂出
合模
頂板回位
常見模具結構:
熱流道
熱澆道工藝:
熱流道
冷流道
熱流道
熱流道系統的特點
為保證成品質量,在不影響成型的情況下開設排氣結構. 1).在PL面開排氣結構. 2).中心頂杆排氣. 3).頂針排氣. 4).成型芯排氣 5).側型芯排氣
在PL面開排氣結構
成品
PL面
中心頂杆排氣
成品 中心頂杆
頂針排氣
成品 頂針
成型芯排氣
成品
成型芯
側型芯排氣
側型芯
成品
常見模具結構:
澆注系統

《塑胶模具结构介绍》PPT课件

《塑胶模具结构介绍》PPT课件
1
各型式模具运用之场合。。。。。。。。。1 模具结构简介。。。。。。。。。。。。。2 模具各零件功能简说。。。。。。。。。。3
.
两板模﹑三板模使用场合例
2
单一模穴直接浇口 采用两 板模
多模穴普通浇口 采用两 板模
单一模穴多点进胶 (针点)采用三 板模
.
成品
简单二板模结构(一)
3
編號 名稱
類別 編號 名稱
1>防止顶出板与下固定板整面接触, 而导至的不平衡,
2>避免铁削掉在固定板上,不易清理
规格:d=20x5L,d=25x5L,d=30x5L三种
最常用的规格: d=25x5L
d S.T.P
22
23
.
滑块入子线位置 (a or b)
.
两板半模
滑块入子线位置 不影响外观
两板半模使用例(二)
9
.
两板半模使用例(三)
10
兩板半模開模過程 A
(第一次開模) B
.
两板半模使用例(四)
11
.
热胶道使用例(一)
12
上固定板 流道板 熱膠道承板
母模板
在流道施以电热线圈加热,保证流道一直是熔融状态,可节省流道废料及缩 短冷却时间!
间隔板(Spacer Plate)
亦称脚垫﹐此板装置在公模板与下固定板之间﹐其功能为确保成 形品的顶出距离。
.
各零件功能(三)
18
公母模承板(Support Plate):
此板具有固定及补强之作用﹐使公母模板不因射出压力而发生弯 曲变形。
定位环(Locating Bushing):
模具上定位环与成形机固定盘上之定位孔配合﹐并使成形机之喷嘴 与灌嘴得以对正﹐进行成形操作。

塑胶模具简介介绍

塑胶模具简介介绍

塑胶模具的重要性
实现塑料制品的大规模生产
塑胶模具的快速、高效、一致的生产方式,使得塑料制品能够实 现大规模、低成本的工业化生产。
提升塑料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塑胶模具的精密制造和高效成型技术,能够提升塑料制品的质量和 性能,满足各种工业和日常生活需求。
推动塑料工业的发展
塑胶模具的发展推动了塑料工业的进步和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 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技术创新与提升方向
01
新材料
探索和开发新的塑胶材料,以提 高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03
智能化
推广智能化制造技术,实现自动 化和智能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02
新技术
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设 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04
绿色制造
采用环保材料和环保技术,实现 绿色制造和循环利用,提高企业
材料选择因素
01
02
03
使用环境
根据模具使用环境的不同 ,如温度、压力、腐蚀等 ,选择具有相应特性的材 料。
模具类型
不同类型的模具对材料的 要求也不同,如注射模具 、压缩模具等。
成本考虑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应选择价格适宜、易于 加工的材料。
工艺流程及要点
设计与制造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模具设计, 然后利用数控机床、电火花等
塑胶模具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塑胶模具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 主要用于制造简单的塑料制品。
发展历程
随着材料科学、机械制造、计算机 辅助设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塑胶 模具的技术水平和复杂程度也不断 提高。
发展趋势
未来,塑胶模具将更加注重智能化 、自动化、绿色化的发展,以适应 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塑料制品生产 需求。

塑胶模具简介

塑胶模具简介

第1章概论本章重点:注塑模具的结构组成;塑料模具的分类。

1.1 塑料模具的基本概念:塑料是由从石油生产出来的合成树脂加入增塑剂、稳定剂、填料等物质而组成的,原料为小颗粒状或粉状。

我们将这些小颗粒塑料加温熔化成液体,注入到一个具有所需产品形状的型腔中,待塑料冷却后取出来,就得到了与型腔形状一样的塑件,这个具有型腔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模具,因为它专门用于制做塑料件,所以我们称之为塑料模具。

1.2 注塑模具基本结构:外形的型腔(俗称凹模板),另一块做成内部形状(俗称凸模板),两块合起来构成完整的形状的型腔,使用注塑机将小颗粒塑料熔融并以一定的速度和压力向模具内注射塑料。

两块大一点的金属板分别称为凹、凸模固定板。

在凹凸模固定板上装有4根导柱与导套,4根顶料杆的顶出机构,为此,在凸模一侧支承板下面安装两块垫铁,以形成用于顶出机构运动的空间,还设置了回程杆。

我们以凹、凸模为界,将凹模及其固定板连接在大一点的金属板上(俗称定模板)。

另外,为方便安装模具,使得注塑机喷嘴与主浇套口对准,在定模板上安装定位环,又因为进料道与高温塑料和注塑机喷嘴反复接触和碰撞,所以采用性能较好的材料单独制作一个主浇套,安装在定模板内,如图1-10所示。

将凸模及其固定板、顶出机构一起安装在另一块大一点的金属板(俗称动模板)上,将两部分合在一起就成为了一套完整的模具了。

1.3 塑料模具分类:1.3.1 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又称注射模具,这种模具的基本构成和成型工艺特点在上面已经讲过。

注塑模具主要用于热塑性塑料制品的成型,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用于热固性塑料制品的成型,注塑成型在塑料制品成型中占有很大比重,世界上塑料成型模具产量半数以上是注塑模具。

1.3.2 压塑模具:这种模具的成型工艺特点是将塑料直接加在敞开的模具型腔(加料室)内,然后合模,塑料在热和压力作用下呈熔融状态后,以一定压力充满型腔。

压塑模具多用于热固性塑料,其成型塑件大多用于电器开关的外壳和日用生活用品。

《塑胶模具知识》PPT课件

《塑胶模具知识》PPT课件

精选ppt
4
2.塑胶件脱模斜度
由于塑胶件在模腔内产生冷却收缩现象,使塑胶件紧抱模腔中的 型芯和型腔中的凸出部分,使塑件取出困难,强行取出会导至塑件 表面拉伤,拉毛,为了方便脱模,塑胶件设计时必须考虑与脱模方 向平行的内、外表面,设计足够的脱模斜度.
对模塑产品的任何一个侧壁。都需有一定量的脱模斜度,以便 产品从模具中取出。脱模斜度的大小可在0.2度至数度间变化,视 周围条件而定,一般以0.5度至2度间比较理想。
精选ppt
28
塑胶件评审时常出现的问题:
精选ppt
29
精选ppt
30
精选ppt
31
精选ppt
32
精选ppt
33
精选ppt
34
精选ppt
35
精选ppt
36
精选ppt
37
注塑成型是一门工程技术,它所涉及的内容是将塑料转变为 有用并能保持原有性能的制品。注射成型的重要工艺条件是影 响塑化流动和冷却的温度,压力和相应的各个作用时间。
对于内外表面的拐角 处,外圆角应为内圆角 加壁厚,可减少内应力, 并能保证壁厚均匀一致。 尖锐的圆角位通常会导 致部件有缺陷及应力集 中.
精选ppt
23
产品上尖角的位置亦常在电镀过程后引起不希望 的物料聚积。
精选ppt
24
在模具上太尖的利角是无法成型的,建议的最小 圆角半径是胶料厚度的25%,最适当的半径是胶料 厚比例在60%。轻微的增加半径就能明显的减低应 力。
精选ppt
3
塑胶件脱模是注射成型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脱模
质量好坏将决定塑胶件的质量.而产品顺利脱模,需模具设计 工程师采用合理的顶出方式,更重要的是需产品工程师给塑 胶制品合理的脱模角度.

塑料模具基础教材

塑料模具基础教材

******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塑料模具基础1.塑料模具基本概念2.注塑模具基本结构3.注塑模具结构组成4.注塑模具分类及结构分析5.注塑模具制造工艺6.塑料模具工业发展塑料模具基础1塑料模具基本概念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塑料制品:(1)日用品:塑料脸盆、水桶、手机彀;(2)家用电器:电视机、计算机外彀。

这些塑料制品是怎样做成的呢?塑料是由从石油生产出来的合成树脂加入增塑剂、稳定剂、填料等物质而组成的。

原料为小颗粒或粉状,如果使这些小颗粒塑料加热熔化成液体,注入到一个具有所需要产品形状的型腔中,待塑料冷却后取出来,就得到了与型腔形状一样的塑件。

这个具有型腔的东西称为模具。

国为它专门用于制作塑料件,所以通常称为塑料模具﹐根据塑料件制作过程的不同﹐塑料模具可分为注塑模具﹑压塑模具﹑挤出成型模具﹑吸塑模具等﹐注塑模具为其中使用较广泛的一种。

2注塑模具基本结构下面以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注塑模具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塑料盖子,制作它的模具是怎样组成的呢?首先在两块金属板上挖出与盖子一样形状的型腔:其中一块金属板挖成盖子外形的型腔,俗称凹模,也称母模仁。

----如图2另一个做成盖子内部形状,俗称凸模,也称公模仁。

----图3两块合起来构成完整的盖子形状的型腔。

---图4为了注入塑料通常在凹模板上开一个进胶嘴---(图5)。

现在只要把熔融的塑料从这个进胶嘴注入型腔。

待塑料冷却后打开,取出塑件就得到了塑料盖子。

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是怎样将凹凸模板安装到注塑机上,又怎样将凹凸模板以正确的位置准确闭合,以及怎样将冷却后凝固在型腔里的塑料取出来?(以下内容对照塑模模型讲解)凹凸模构成零件形状的型腔,因受高温且与塑件磨擦,所以制造它的材料性能要好,当然价格高。

为降低成本,在满足塑料制品形状大小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小,并且一般还分别将凹、凸模固定在较大的、价格低廉一些的金属板上,这两块大一点的金属板分别称为凹、凸模固定板。

为了使凹、凸模准确对位合模,分别在凹、凸模固定板上装有4根导柱与导套。

塑胶模具知识概述

塑胶模具知识概述

塑胶模具知识概述导言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塑胶模具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塑胶模具是制造塑胶制品的重要工具,很多产品制造都需要使用塑胶模具。

本文将对塑胶模具进行概述,包括其定义、用途、制作工艺、分类、设计原则、注意事项等内容,以便读者了解并掌握塑胶模具的知识。

一、塑胶模具的定义塑胶模具是用来生产塑胶制品的一种工具。

其主要作用是在塑胶注塑成型过程中,将塑料加热后注入模具中,经冷却后形成所需的塑料零部件。

因此,塑胶模具的作用至关重要。

二、塑胶模具的用途塑胶模具主要用于生产塑胶制品,如塑料杯子、塑料桶等。

在一般的生产线上,通常会在注塑机上链接模具,将加热的塑料通过注塑机喷射到模具中,最终形成所需的塑料制品。

此外,塑胶模具还用于面向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等行业的生产加工。

三、塑胶模具的制作工艺塑胶模具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模型设计、零件制作、模型组装、零件连接、加工表面、检验调整、产品出厂等步骤。

主要制作工艺包括:模型设计(CAD)、毛坯加工、组装、放电加工、电火花加工、铣削加工、热处理、检验、打磨、打磨、真空放电、检验等。

四、塑胶模具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加工工艺,塑胶模具分为几个分类,包括压铸模具、注塑模具、吹塑模具、挤出模具、热压模具、轧制模具等类型。

其中注塑模具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具。

五、塑胶模具的设计原则1.合理的表现能力:模具的设计应该符合产品的复杂性,也应该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2.合适的耐用性:模具需要经受住高频率的使用环境,因此,需要满足耐磨损、耐热、耐腐蚀等性能。

3.故障解决能力:设计时要考虑到故障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能够快速处理问题,及时修补模具。

4.加工容易性: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制造模具的工艺,做到易于制造和加工,并提高工作效率。

六、塑胶模具的注意事项1.操作注意:注塑机上需要安全使用安全设施,同时注塑模具上的调试工作也需要非常小心。

2.防腐注意:长时间存放未使用的模具需要注意防腐,以免受到氧化、腐蚀等影响。

塑料模具设计书籍

塑料模具设计书籍

塑料模具设计书籍
以下是一些塑料模具设计相关的书籍推荐:
1. 《塑料模具设计实用手册》:该书由工业出版社出版,详细介绍了塑料模具的设计原理和实践技巧,内容涵盖了模具材料、结构设计、制造工艺、检测方法等方面。

2. 《塑料模具CAD/CAM技术实用指南》:该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介绍了塑料模具CAD/CAM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方法和设计工具等内容,可供模具设计师和制造工程师参考。

3. 《塑料模具结构设计及材料选用手册》:该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从材料、结构、加工、组装等多个角度详细解析了塑料模具的设计原理,提供了实用的设计方法和示例。

4.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该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介绍了塑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包括模具CAD/CAM技术、塑料产品设计和制造原理等方面,适合各类塑料制品制造企业和工程师使用。

5. 《塑料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该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从实际应用出发,详细介绍了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加工和管理等方面,对提高模具设计和制造技
术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塑胶模具知识介绍PPT课件( 33页)

塑胶模具知识介绍PPT课件( 33页)

非对称排位 不好
2019/5/31
图3.1.1
对称排位 较好
左、右对称侧向力平衡 图3.1.2
F
图5.1.4
增加斜面 锁紧平衡 侧向压力
27
四).分型面的确定:
1.细小孔位处分模面的处理
A.直接碰穿 如图5.2.9 ,适用于碰穿位较平坦的
的各柱位的详细尺寸 10. 绘制模具运水排布,注明各组运水的入水口、出水口,并使用IN1、IN2…
OUT1、OUT2…等表示。 11. 标注回位弹簧排布尺寸、大小及装配尺寸。 12. 在一模多件的模具中,需注明各胶件的模穴号。 13. 如无前、后模图时,装配图中应标注重要尺寸及公差,尺寸旁边做序号标记
2019/5/31
7
CNC的主要工作内容:
1.母模型腔的加工(一般分以下几种情况):
A.母模型腔直接CNC,后期不再火花加工. 优点: 成本低(省去了电极材料及加工费用和放电加工费用,进度快. 缺点:(这类一般是平面或简单的曲面).
B.型腔中的大部分部位直接精铣,局部用电极清角.(如LCD后壳) C.整个母模型腔用一整体电极(一般是形状复杂,如CRT后壳). D.部分产品的模具只能用电铸方式来加工型腔. 电铸法制作模仁的优缺点:
2019/5/31
13
2019/5/31
14
细水口模架的命名规则
(E型没有水口板)
2019/5/31
15
简化型细水口模架的命名(F型有水口板,G型没有)
2019/5/31
16
二).常用流道種類
一般情況下, 適合大中用
細水口情況 下采用,起保 壓作用
單一流道情 況下
搭在產品底 下采用
2019/5/31

塑胶模具基础知识简介

塑胶模具基础知识简介
後模板 澆口襯套 分流錐 模穴板 澆口加熱圈 盤形彈簧 分流板
活塞氣缸 活塞 閥針
主流道襯套 熱澆道塊 隔熱圈 熱澆道塊 加熱器 隔熱氣縫
模具結構組成
成型零件 澆注系統
模仁、模穴、成型杆等 主流道、分流道、澆口等 加熱管及冷卻水路等 導柱、導套等
加熱冷卻系統
模具結構 合模導向機構
側向抽芯機構
滑塊、斜導柱等
上頂出板:
功用為使成形品頂出的方位正確,受力均衡,並使頂出 銷、回位銷、注道抓銷等準確定位。
模具結構組成
下頂出板:
此板與上頂出板以螺釘固定成一體,整個頂出機 構即是靠此二板將頂出銷、注道抓銷、回位銷之位置確實 固定而組成。
下固定板:
此板將整個模具之可動側固組裝起來,並將其固定在成形
機上之可動盤上。此板與間隔塊及承板構成頂出空間。
頂針、拉料桿、脫料板等
脫模機構
模具結構組成
模架
為了降低模具的生產成本、縮短模具的設計周期,注射 模具模架已基本上實現標准化。模架具體包括上、下固定 板,公模板,母模板,上、下頂出板,間隔塊等; 上固定板: 固定定位環、澆道襯套、導銷襯套等,並將整個模具 之固定側通過螺絲或卡盤固定在成形機之固定板上。 母模板(又稱A板): 為固定側之主體,用來設置型穴。 材質一般為S50C 的中碳鋼,價格較為便宜。
即由此進入主分流道、澆口至成型空間。
ASUS confidential
37
模具結構組成 合模導向機構
合模導向機構是保証公模和母模在合模時准確對合, 以保証塑件形狀和尺寸的精確度,并避免模具中他零部件間 發生干涉。
導柱:
使固定側與可動側能迅速且確實地定位配合,常裝置 於可動側。
導柱襯套

《塑胶模具知识》课件

《塑胶模具知识》课件

可靠性原则
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 能够稳定运行,具有较 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
故障率。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功能和可靠性的 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模
具的成本。
易用性原则
便于模具的操作、维修 和保养,降低使用难度

设计流程
方案设计
根据任务要求,设计模具结构 方案,确定各部分尺寸和配合 关系。
校核与修改
对设计结果进行强度、刚度、 热平衡等方面的校核,并根据 校核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改。
04
材料选择依据
模具类型
不同类型的模具对材料的要求不同, 应根据模具的具体用途选择合适的材 料。
生产批量
生产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模具的使用 寿命和生产成本,应根据生产批量选 择适当的材料。
尺寸精度
模具的尺寸精度要求越高,应选择加 工性能较好的材料。
使Hale Waihona Puke 环境模具的使用环境对材料的选择也有影 响,例如高温、腐蚀等环境因素需考 虑材料的耐温性和耐腐蚀性。
塑胶模具的应用领域
汽车行业
汽车零部件如保险杠、仪表盘、 车门内饰等。
电子行业
电子产品外壳、连接器、端子等 。
家用电器行业
洗衣机、冰箱、空调等产品的塑 料部件。
建筑行业
建筑装饰材料、管道等。
包装行业
塑料瓶、塑料袋等包装材料的制 造。
玩具行业
各种塑料玩具的制造。
塑胶模具设计
02
设计原则
功能性原则
确保模具能够满足生产 塑胶制品的需求,包括 形状、尺寸、精度等。
检查项目
检查模具的完整性、结构、尺寸 、定位装置、冷却系统等关键部 位,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 条件。
检查周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胶模具简介教材
压缩成型
成型方法是先将粉 状、粒状、碎屑状 或纤维状的塑料放 入成型温度下的模 具加料腔中,然后 合模加压,使其成 型并固化,从而获 得所需要的塑料制 品。
压缩模塑主要用于 热固性塑料的成型 ,也可用于热塑性 塑料的成型
中空成型吹塑模
吹塑成型法
是把熔融状态的塑料型 坯置于模具内,然后闭 合模具,借助压缩空气 把塑料型坯吹胀,经冷 却而得到中空塑料制品 的一种模塑方法
典型的三板模比我们常用的两板模多一块剥料板﹐多二次分型(共三次 分型)﹐在母模板与公模板之间装有开闭器(分塑料与机械两种)﹐这种 装置必须在外加拉力达到一定值时才会使公母模板分开﹐以保证在三 板模中公,母模板不首先分开。
三板模簡易形式
三板模(小水口)结构介绍 与二板模(大水口)相比较﹐在上固定板与母模板之间增加了可定距移动的剥料板
缺点: 1).结构复杂. 2).要求严格的温度控制. 3).制造成本高,不适于小批量生产.
热流道系统的形式
单只热流道---HOT SPRUE 单只阀针热流道---SINGLE VALVE 多只热流道—HOT RUNNER
热流 道系 统的
電器連接器 背后的隔熱墊圈 與母模板相連 1.支撐 2.隔熱
两板模开模﹑合模过程
当模具架到注塑机上时﹐母模侧固定在注塑机前面板上﹐ 是不可动的﹔公模侧可随注塑机一起运动。
开模过程﹕ 1.公模侧在注塑机的拉力作用下与母模侧分开﹐分开到设定 位置时停止不动。
2.在注塑机背杆的推动作用下﹐顶出板带动顶出机构(顶针﹑ 顶杆﹑斜梢)向前运动﹐将成品顶出(自然落下或用机械手取 走)。
閥針
夾模槽 熱流板的背板
上固定板
注口襯套 定位環
氣缸 分流板
控制模溫的水路
重要部位
常见模具结构:
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
模具的有效冷却将热熔融状态的塑料传给模具 的热量尽可能迅速地全部导出.
冷却方式: 水冷﹑空气冷﹑冷冻水﹑油冷.
下图为一模四穴﹐四个INSERT模仁分别排等效水路冷却﹐保证各穴 冷却效果的一致性。
横流道
进浇处
B﹑一模多穴且求点浇口进料的成品
C﹑一模一穴要求多点进料的成品
常见模具结构:
倒装模
倒装模
由于成品的特殊结构或者成品 的外观需求﹐致使进胶与顶出 在成品的同一侧﹐这样的模具 结构叫做---倒装模
公模 母模
倒装模
上固定板 上下顶出板 模脚 公模板 公模仁 母模仁 母模板 下固定板
倒装模的做动方式
﹐可让塑件与料头从两个不同的分型面取出。
定位环 注口衬套
大拉杆
上固定板剥料板料头 Nhomakorabea小拉杆
拨块
开闭器 公模仁
滑块
公模板 上顶出板 下顶出板
支撑柱
母模板 母模仁 定位块 成品 导柱 回位销 定位块
模脚
下固定板
三板模应用范围
A﹑一模一穴且要求侧浇口进料或点进浇的大中型成品 如右图所示﹐由于成品较大﹐必需 设置图示的横流道﹐因此需用三板 模结构方可取出料头
组成 部分
分流板的板(母模背板) 壓線板
:
電線槽
碳化的可插入的頭部﹐采用特殊的材料
熱電藕(感應線)
墊片(非鋼材﹐散熱慢的材料﹐中
空﹐作用是承受來自噴嘴的壓力 噴嘴的身體(主體)
熱流板的加熱線圈(柔性線圈
或鑽孔﹐然后用加熱棒) 空氣隔熱槽
小導柱﹐比模具導柱小﹐作用是定位和保護
(裝在母模板上時﹐先插入母模板﹐避免碰傷)
下模
,或经捏合辊压成片状,硬质制

品也可以经球磨成为粉状混合物

,然后将其加入压制模内,闭模

加热加压,使发泡剂分解,树脂

凝胶和塑化,然后通入冷却水进 行冷却,待冷却后脱出半成品,

再将半成品放入100°C热空气循环

烘箱或放入通入蒸气的蒸气室内

,使制品内微孔充分涨大而获得

泡沫塑料制品的一种方法。
合模过程﹕ 在注塑机的推动作用下﹐公模侧向母模侧运动﹐若回位销 (RP)没有预先拉回﹐回位销最先接触母模侧﹐在反作用力的 作用下﹐回位销将顶出板回位。公母模侧完全合聚后﹐注塑 机开始注塑。
特殊两板模形式
特殊两板模的应用场合 为了实现成品倒勾的脱出﹐结构需跑母模滑块。在开 ﹑合模过程中﹐上固定板和母模板需相对运动一定距 离﹐而实现母模滑块的运动﹐使其脱离成品倒勾。
OUT IN IN
OUT
OUT IN IN OUT
采用模仁循环水路直接冷却其它形式:
采用模仁循环水路直接冷却其它形式:
水路配件介紹
1.止水栓 右圖為其實際結構﹐在圖面中 我們作如下圖簡化表示,設計時 應當注意保証其L值。
连杆
开模后﹐靠油压缸带动顶出板前进和 后退﹐用RP确保回位定位。
油压缸
倒装模的做动过程
成型
开模
顶出
合模
顶板回位
常见模具结构:
热流道
热浇道工艺:
热流道
冷流道
热流道
热流道系统的特点
•减少废料 •缩短循环时间 •减少压力损失 •控制浇口痕迹 •控制塑料流动
热浇道工艺:
优点: 1).节约冷料回收费与人工. 2).节约切除冷料的修整工序. 3).缩短注射总周期,有利于快速注射 成型工艺之发展. 4).减少压力损失,利于保证质量.

模具结构组成:
由定模(母模)﹑动模(公模)﹑顶出﹑导向﹑冷却﹑流道﹑ 支撑七个部分组成
模具结构原理
定位块
EGP(顶板导柱) SP(支撑柱 )
上固定板 母模板 GP 公模板
模脚 下固定板
常见模具结构:
二板模
常见模具结构:
二板模: 由定模和动模块成,较为简单;
常用两板模结构介绍
2D结构图
常用两板模形式
吸塑成型法是
把热塑性塑料板(片)固定在模具上,用辐射加热器进行加 热,当加热到软化温度时,用真空泵把板(片)材与模具之 间空气抽掉,借助大气压力,使板材贴模而成型,冷却后 借助压缩空气使制品从模具内脱出
吸塑成型法原理图
抽真空
壓縮空氣
发泡成型法
上模
是先将发泡剂和树脂、增塑剂、 溶剂、稳定剂等混合研磨成糊状
在结构上﹐上固定板和母模板之间添加小拉杆﹐ 限制上固定板和母模板之间的运动行程﹔在公﹑母模板之间加 开闭器﹐在开模过程中﹐保证上固定板和母模板首先打开﹐行 程到位之后﹐才打开公母模。
合模状态
特殊两板模的应用场合
第二次开模及顶出状态
常见模具结构:
三板模
三板模: 在二板模的基础上加了一块活动的板适 用于中心进料的多型腔模具,但相对于二 板模制造成本高,加工复杂,模具重量增 大,制造周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