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课件第十一章现代乡土抒情小说流派——京派小说

合集下载

京派

京派
第二节、“京Fra bibliotek”小说家的文学
创作
一、 二、 三、 四、 五、 京派小说的基本概念 京派小说的形成、发展 京派小说的主要作家 京派小说的特色 京派小说的思想性质
一、“京派”小说的基本概念
1、京派小说:
指新文学中心南移到上海以后,在20世纪
30年代继续活动于北方的作家群所形成的 一个特定的文学流派。由梁实秋、朱光潜 、李健吾、李长之等进行理论指导,周作 人、沈从文等进行实际创作带动下而形成 的文学团体。
2、作品介绍:
《花之寺》中的中的早年作品,写的多为绅
士家庭的生活情趣和中等人家的姑娘的梦。 稍后,她逐渐转向儿童题材,有时涉及下层 劳动者,境界有所扩大,作品风格也与京派 其他作家更为接近。在小说中,作者寄托着 自己未泯的童心以及对贫农人民的同情。如 《女儿身世太凄凉》、《酒后》《杨妈》、 《小哥俩》、《凯瑟琳》等
2、沈从文的小说创作
沈从文前期小说大多写的是湘西风物,向读
者展示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可是挖掘生活 不够深刻,艺术上还嫌粗糙。如收在《鸭子 》、《老实人》等集里的小说。 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转折,主要发生在1929年 前后。这一年,他创作了《龙朱》、《媚金 ,豹子与那羊》、《会明》、《牛》、《渔 》、《夫妇》、《菜园》、《萧萧》等 。
2、废名小说的特点
A、废名小说最重要的是情趣和境界,
而不大注意结构布局的集中与完整。 B、废名小说的生活题材、审美境界都 比较狭小,内容比较单薄,有些作品还 相当晦涩。 C、语言运用上的极为讲究。
(二)、沈从文(1902-1988)
1、作家简介: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
、炯之、小兵、甲辰、懋琳、上官璧等,湖 南凤凰县人。他有不一般的家族历史和个人 经历:祖父曾任清朝贵州提督。嫡祖母为苗 族。父亲年轻时从军入伍,辛亥革命时曾参 与组织当地的武装起义,后因谋刺袁世凯事 泄而亡命关外。母亲是世家之女,“极小就 认字读书”,对沈从文颇有影响。沈从文六 岁入私塾,小学毕业后,在湘西土著部队当 过上士司书,随部队在沅水流域各县驻留。

现当代文学.ppt

现当代文学.ppt

• 儒家精神影响使汪曾祺形成了道中庸、思 无邪、求和谐、重人伦、讲人情处世态度, 温柔敦厚的人格特点。 《故里三陈》、《钓鱼的医生》、 • 同时,他所接受的现代教育又使他避免了 宋明儒家的偏执迂阔和等级观念。 • 《窥浴》、 《薛大娘》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 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 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我事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学不佳。 考入大学,成天泡茶。读中文系、看书很杂。 偶写诗文,幸蒙刊发。百无一用,乃成作家。 弄笔半纪,今已华发。成就甚少,无可矜夸。 有何思想、实近儒家。人道其理,抒情其华。 有何风格?兼容并纳。不今不古,文俗则雅。 与人无争,性情通达。如此而已,实在无啥。 汪曾祺:《我为什么写作》
• 三.汪曾祺的文学史意义: • 新时期文学转型的启发者和示范者 • 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传统的承继者
• 1.革命叙事到人性书写:人道主义精神的回 归。 从大写的人退回小写的人,从政治代言 人退回到日常生活。
• 2.政治主题到文化探讨:历史反思的深入, 开启了文化寻根之路。
• 3.整体性大叙事到个体性小叙事:文学主题 的非本质性和个体价值的张扬,小说重归 于“小”说 • 米兰〃昆德拉:‚每一部小说,不管怎样, 都对一个问题做出回答:人的存在是什么? 它的诗性在那里?‛ • 汪曾祺在80年代重新接通了五四文学传统, 展示了文学在主旋律外的多种可能性,极 大地启发了当代文学。
• 2.自由的结构。 “我的小说似乎小讲究结构,我的一篇谈小 说的短文中,说结构的原则是:随便”。 例如《大淖记事》
• 3.简洁朴素而又典雅诗意的语言。 •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 进了芦花荡。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 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 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 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 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 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 扑鲁鲁鲁飞远了。

第十四讲京派小说教学课件

第十四讲京派小说教学课件

❖ 京派小说追求诚实健康、从容宽厚,和谐与 优美始终是推崇的审美境界。
❖ 他们善于发掘普通人尤其是下层劳动者生命 的庄重与坚韧,特别能写女性的纯良与自然 之美。对于乡村生活及人性,虽有忧郁,但 不惨烈,而是一种超越性的悲天悯人。写悲 剧,但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创造了缺憾美 的悲剧模式。不喜欢情感的狂放宣泄,欣赏 内敛与节制。不同于启蒙文学的毁灭美、颓 废美,也不同于革命文学的理想美、崇高美。
❖ 京派小说的鼻祖,把周作人的审美理想用叙 事文学加以体现,以田园牧歌的风味与意境 在现代小说史上独树一帜。
❖ 代表作《竹林的故事》、《桃园》、《桥》 以现代文明未冲击的农村为背景,展示的大 都是农村的老翁、妇人、小儿女的天真善良, 隐逸出世的色彩,淡淡的忧郁与悲哀。
❖ 《竹林的故事》依稀存留着当时乡土文学的 现实主义痕迹,农民的苦难依稀可见:老程 夫妇种菜捕鱼,可“盐鉢里的盐怕还够不上 一餐饭”,两个女儿相继夭亡,后来老程贫 穷而死,剩下三姑娘与母亲相依为命。
❖ 在沈从文的笔下,一幅幅乡土人情画是那样 逼真,充满了原始奇异之美:
❖ 男女相爱了,男方请人到女方家中说媒,为 走“马路”;男方对女方直接唱歌求爱,为 走“车路”;痴情的小伙子常常双管齐下。
❖ 身体强壮的妻子可以出外卖身,赚钱养活一 家老小,丈夫竟不以为怪。妓女养身靠商人, 却各自有一个真诚相爱的情人,常常为了爱 情而自杀拼命。
❖ 他所塑造的这些人物形象,尽管没有什么鼎 立文坛的艺术典型,但其性格特征还是鲜明 的。往往在卑贱中见出单纯,愚蠢中见出聪 慧,野蛮中见出雄强,平凡中见出伟大。所 有的人物几乎都具有一种统一的色调——自 然生命与传统文化的力和美!
❖ 沈从文曾说自己的创作是建筑一座“精致、 结实、匀称”的“希腊小庙”,“供奉的是 ‘人性’。”这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一种奇 幻、蒙茸的艺术氛围。有人曾说读他的作品 是“云中看月”、“雾中看花”。

《现代文学》PPT课件

《现代文学》PPT课件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与张幼仪
泰 戈 尔 、 林 徽 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张恨水
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 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 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
樊家树 关秀姑、沈凤喜、何丽娜 刘将军
曹禺
原名万家宝,字小石, 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 著有《雷雨》、《日 出》、《原野》、《北 京人》等著名作品。
翠翠且知道祖父还会到码头上去同刚拢岸一天两天的上水船水手谈谈话问问下河的米价盐价有时且弯着腰钻进那带有海带鱿鱼味以及其他油味醋味柴烟味的船舱里去水手们从小坛中抓出一把红枣递给老船夫过一阵等到祖父回家被翠翠埋怨时这红枣便成为祖父与翠翠和解的工具
除旧布新,扭转乾坤 ——中国现代文学概说
1917-1949
小二黑、小秦 二诸葛、三仙姑 金旺、兴旺
一 神仙的忌讳
刘家峧有两个神仙,邻近各村无人不晓:一个是前庄上 的二诸葛,一个是后庄上的三仙姑。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 当年做过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 黑道。三仙姑是后庄于福的老婆,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顶着红 布摇摇摆摆装扮天神。
时间范畴
1917-1927
现代汉语还不太成熟
胡 适
1917年(25岁)夏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 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 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京派小说和海派小说

京派小说和海派小说

第二节京派小说和海派小说(2学时)一、京派小说的审美追求“京派”的名称只是一种沿用,指的是20年代末到30年代,当文学的中心南移上海之后,继续留在北京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

他们是“左联”(包括“北平左联”)之外最重要的文学派别。

“京派”没有正式的结社,主要是由几个大学的师生松散组合而成的;但他们有自己的阵地,如《文学月刊》、《骆驼草》、《水星》、《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杂志》等。

“京派”作家在思想和艺术倾向上较为复杂;大体上,他们是一面揭露社会的不平,一面又惧怕革命与破坏。

他们把人生理想寓于自然美、人性美,尤其是乡土的人情美之中,来与现实的丑相对抗。

他们强调文学是作者感受的强烈表现,并有意识地让它与政治保持一定距离。

他们,文风自然诚朴,对人生有一种执着的追求,文学修养也比较深厚,并接近人民的生活,有的则直接来自底层。

他们反对脱离社会的唯美派文学,但与革命现实主义文学也不相容。

“京派”在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理论、批评方面均颇有建树,且成员众多、人材济济。

其中的小说家,除前期的老舍以外,主要是沈从文、废名、凌叔华、萧乾、林徽音及稍后的汪曾祺等。

1、废名早期的短篇集《竹林的故事》,多写乡土,尝试多种手法,具有田园牧歌风味。

后转向诗化小说,用唐人写绝句的方法来做小说。

多写自然风物,蕴涵禅趣,追求平淡古奥、朴讷静美的审美意境。

他往往直接从古代抒情诗文中获得诗意的灵感,构成小说意蕴的核心。

文字简省,富于弹性,能够表现较为丰富的内容。

他精心锤炼每一单句的完美,联想和想象瞬息多变,却不指示抒情意象之间的联络路径,语言跳荡,趋向生辣晦涩。

短篇《桃园》、《菱荡》,长篇《桥》可为代表。

2、凌叔华早年作品《酒后》、《绣枕》等多写绅士家庭的生活情趣和中等人家女儿的梦,长于心理描写。

其后的《小哥儿俩》、《花之寺》、《疯了的诗人》、《倪云林》等小说,礼赞童心,吟咏自然风物,神往于古代的高人雅士,融诗、画艺术于小说之中,具备传统写意画的神韵。

《京派与沈从》课件

《京派与沈从》课件
和传播途径
文学创新:鼓励作家们勇于 探索新的文学形式和风格
培养新生代作家:重视文学 教育和培养,为未来文学发
展储备人才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京派文化元素:自 然、和谐、简约
沈从文作品中的文 化内涵:乡土情结、 人性探索、民族精 神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 的相互影响:地域 文化对文学创作的 影响、文学作品对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 发扬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 的文化价值:对当 代文学创作的启示 、对地域文化的保 护与传承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京派文化的代表人物和特点 沈从文作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的相互影响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在现代文化中的意义和价值
京派与沈从文的文学价值
第六章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沈从文及其作品特点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的文学价值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的艺术成就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贡献
京派文学的代表人 物及作品
沈从文及其作品特 点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 对后世文学的贡献
主题思想:京派作品主要表现人与自然谐相处,而沈从文的作品则更注重表现人性的复杂性 和社会的矛盾冲突。
京派与沈从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沈从文及其作品在京派文学中的地位 京派与沈从文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京派与沈从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京派与沈从文的文化内涵
第五章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和内涵
沈从文及其作品
第三章
沈从文的生平和成就
沈从文的生平: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祖籍四川泸州。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课件第十一章现代乡土抒情小说流派——京派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课件第十一章现代乡土抒情小说流派——京派小说
7
政治意识的淡化与艺术独立意识的增强
• (一)多写乡土中国的平 民现实的题材
• (二)从容节制的古典式 审美趋向
• (三)比较成熟的小说样 式
二、代表作品评析
• 竹林的故事(节选)
• 废名把小说写得像诗、散文一样优美,平淡如水、没有高潮 也一样有吸引力。他的小说情节淡化,不见大起大落,只是 写了平凡人的平凡生活,语言简朴优美,抒情依连,洋溢着 田园牧歌式的恬静气息。《竹林的故事》正是他这一风格的 体现。
3.老船夫的形象:“善”的化身
老船夫是“善”的化身,五十年如一日地在渡 口摆渡送人,任劳任怨,只靠公家的三斗米、七 百钱带着外孙女过着恬淡自足的生活。他从不肯 接受别人的馈赠,且慷慨大方地备办酒茶为客人 解乏,获得了河街上众乡亲的一致敬重。而为了 外孙女翠翠,老船夫更是付出了一切的关爱和仁 慈。
4.边民的群像
(二)主旨
《边城》建构了一个诗意的田园牧歌世界,支撑 其底蕴的是一种美好而自然的人性。 小说写出翠翠与傩送兄弟爱情悲剧,作者更倾向
于把根源归为一种人事无法左右的天意;
所表现的似乎是一个“谁也没有错”的悲剧,有意 识在人性层面上叙述故事,无意发掘悲剧产生的 人为的、社会的、道德的因素。
小说围绕着故事的展开、发展与结局,表现了每
•小说营造出来的这种规避了人生丑陋的和谐、宁 静的牧歌世界,正反映了作者对扰攘尘世的厌弃、 对人间纯美的追求。 •艺术表现上,废名小说淡化故事情节,不追求结 构的完整;喜写富有情致的片段,精心构建诗境 和画境;善于提炼语言,讲求炼字炼句,并在白 话中揉进了一些文言成分,从而使文字显得古奥 简练,富有韵味和涩味。
个人的“人生形式”,“优美,自然,又不悖乎人性的 人生形式”。
理想的生命形态

小说(京派),ppt

小说(京派),ppt

《上海的狐步舞》: 上海的狐步舞》
人扛着大木柱在沟里走,拖着悠长的影子。 人扛着大木柱在沟里走,拖着悠长的影子。在前面的脚一 滑,摔倒了,木柱压到脊梁上。脊梁断了,嘴里哇的一口血 摔倒了,木柱压到脊梁上。脊梁断了,嘴里哇的一口血 弧灯碰 木桩顺着木架又溜了上去光着身子在煤屑路滚铜 弧灯碰!木桩顺着木架又溜了上去光着身子在煤屑路滚铜 子的孩子大木架顶上的弧灯在夜空里像月亮捡煤渣的媳妇 子的孩子大木架顶上的弧灯在夜空里像月亮捡煤渣的媳妇 大木架顶上的弧灯在夜空里像月亮 月亮有两个月亮叫天狗吞了——月亮没有了。 月亮有两个月亮叫天狗吞了——月亮没有了。 月亮有两个月亮叫天狗吞了——月亮没有了 死尸给搬了开去。空地里:横一道,竖一道的沟,钢骨, 死尸给搬了开去。空地里:横一道,竖一道的沟,钢骨, 瓦砾,还有一堆他的血。在血上,铺上了士敏土,造起了钢 瓦砾,还有一堆他的血。在血上,铺上了士敏土, 骨,新的饭店造起来了!新的舞场造起来了!新的旅馆造起来 新的饭店造起来了!新的舞场造起来了! 了!把他的力气,把他的血,把他的生命压在底下,正和别的 把他的力气,把他的血,把他的生命压在底下, 旅馆一样地,和刘有德先生刚在跨进去的华东饭店一样地。 旅馆一样地,和刘有德先生刚在跨进去的华东饭店一样地。
鲁迅《 京派” 鲁迅《“京派”与“海派”》: 海派” 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 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 官,租借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 租借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 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 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 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 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 “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但从官得食者其情状 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 隐,对外尚能傲然,从商得食者其情状显,到处难以 对外尚能傲然,从商得食者其情状显, 掩饰,于是忘其所以者,遂据以有清浊之分。 掩饰,于是忘其所以者,遂据以有清浊之分。而官之 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的 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 京派” 眼中跌落了。 眼中跌落了。

中国现代文学第十一章课程教案

中国现代文学第十一章课程教案
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中国现代文学史
授课题目(章节)
第十一章
授课对象
中文系本科
授课时间
第15周,第16周
周次及课时安排
第15周2课时,第16周2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目的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了解老舍的生平、文学思想和创作
2.理解《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小说。
教学重点、难点
1.茅盾的小说与京味儿特色
第十一章老舍
第一节老舍的生平与创作
“正派”或“理想”的市民,体现老舍倾向传统的道德观。(《老张的哲学》中的赵四;《赵子曰》中的赵景纯;《二马》中的李子荣;《离婚》里的丁二爷;《四世同堂》中的天佑太太、韵梅、钱默吟等)
第二节城市贫民悲剧——《骆驼祥子》
一、《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一个来自农村的纯朴农民成为城市的人力车夫三起三落的故事,人与现代都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生活扭曲、道德堕落、心灵腐蚀的故事。提出了城市贫民寻找生活出路的社会问题,写出了祥子生活的悲剧、婚姻的悲剧和性格的悲剧。
祥子的悲剧,是强者的沉沦悲剧。是性格和命运悲剧。小说真切地展现了一个不该毁灭者的全过程,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悲剧力量。
虎妞:都市私人资本经营者
虎妞在作品中是欲望的化身(物欲和肉欲),她追求个性解放,具有中国封建的女性依附心理,又带有现代都市人的狡黠。虎妞的出现成为了祥子悲剧命运的重要因素(命运悲剧),虎妞的死又加深了祥子人生的悲剧性(社会悲剧)。(祥子并不爱虎妞,虎妞让祥子更加感受到生活的重负,精神上的矛盾和重压使祥子的生活呈现出更强烈的悲剧性)
Ⅱ.在祥子的悲剧命运的成因中,他与虎妞的畸形婚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桩婚姻,不仅使祥子失去了自由,使他不能挥汗拉车而且从根本上摧毁了祥子的自尊――使他由一个要强的男子沦为寄人篱下的小丈夫,祥子企图靠劳动谋求安分的生活幻想终于破灭在虎妞面前,祥子感到自己不是人,只是一块肉。失去自尊的婚姻是祥子后来堕落的开端。

第十一章现当代小说

第十一章现当代小说

• 赵树理是地道的农民气质的小说家,能够 忠实地反映农民的思想、情感及审美需求, 并能真正拥有普通农民读者。他的代表作 有《小二黑结婚》、《李家庄的变迁》等 。
二、当代小说发展及代表作家作品
• 十七年文学 • 小说创作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基本特征, 如柳青《创业史》、杜鹏程《保卫延安》、 梁斌《红旗谱》、杨沫《青春之歌》、罗 广斌和杨益言《红岩》、曲波《林海雪 原》、欧阳山《三家巷》等。
•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 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 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 《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 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 《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 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 《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 《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40年代的小说创作
• 沙汀描写战时社会底层混乱的《淘金记》、 茅盾揭露抗战时期政治内幕的《腐蚀》、 巴金表现大时代中“小人物”悲剧的《寒 夜》、钱钟书讽刺知识分子弊病的《围 城》、老舍反映抗战时期北平生活的《四 世同堂》。 •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 《暴风骤雨》等,曾获得巨大的社会反响。
二、《狂人日记》的主题
• 《狂人日记》的主题,据鲁迅说,是“意 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 何在?乃在“吃人”。鲁迅以其长期对半 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 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
“表现的深切”
• 《狂人日记》的第一个表现特征便是“表 现的深切”,是思想发现的深刻和意义的 重大。鲁迅说《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 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这种暴露不是枝节 的局部的,而是总体的根本性的揭示,那 就是把封建伦理道德从本质上判定为“吃 人”。

12、第十一讲 20世纪30年代小说之三(京派小说)

12、第十一讲 20世纪30年代小说之三(京派小说)

对立互参:人性的扭曲; 对立互参:人性的扭曲;人与自然契合
以湘西生活和都市生活为题材, 以湘西生活和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 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 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 赞美人性美; 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 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从汤汤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 “从汤汤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 了多少知识,见过了多少世界! 了多少知识,见过了多少世界!我的想像是 在这条河上扩大的。 在这条河上扩大的。”
“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 我所最满意的文章, 为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 为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是我 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 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 中一点忧郁气氛, 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十五年 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 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我文字风 格,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因为 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 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 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从 文自传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文自传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四、“京派”小说代表作家 京派” (一)废 名
(二)凌叔华 (三)萧 (四)芦 乾 焚
(五)沈从文
(四)芦焚(1910-1988) 芦焚(1910-1988)
原名王长简,河南杞县人,1946年以后改用 原名王长简,河南杞县人,1946年以后改用 笔名师陀。 笔名师陀。 1937年 第一个短篇集《 1937年,第一个短篇集《谷》获《大公报》 大公报》 文艺奖金。 文艺奖金。 30年代著有《里门拾记》 30年代著有《里门拾记》、《落日光》等。 年代著有 落日光》 抗战时期蛰居“孤岛” 写有《果园城记》 抗战时期蛰居“孤岛”,写有《果园城记》 及长篇小说《结婚》 及长篇小说《结婚》等。

沈从文与京派小说.ppt

沈从文与京派小说.ppt

七巧便骂道:"天生的败家精,拿你的钱不当钱。 你娘的钱是容易得来的?──将来你出嫁,你看我有什 么陪送给你!──给也是白给!"长安不敢作声,却哭 了一晚上。她不能在她的同学跟前丢这个脸。对于十四 岁的人,那似乎有天大的重要。她母亲去闹一场,她以 后拿什么脸去见人?她宁死也不到学校里去了。她的朋 友们,她所喜欢的音乐教员,不久就会忘记了有这么一 个女孩子,来了半年,又无缘无故悄悄的走了。走得干 净。她觉得她这牺牲是一个美丽的,苍凉的手势。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 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 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 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
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被吹得 摇摇晃晃,磕托磕托敲着墙。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镜 子里反映着的翠竹帘子和一副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 来回荡漾着,望久了,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再定睛看 时,翠竹帘子已经褪了色,金绿山水换为一张她丈夫的 遗像,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
国演义》
1931:就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 1932: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刊载短篇小说
处女作 《不幸的她》
1933: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刊载第一篇散 文《迟暮》
1937:《国光》刊载小说 《牛》、《霸王
1941:
太平洋战争爆发,辍学开始投入文学创作。 《二十世纪》杂志刊载 《婆媳之间》、 《秋歌》、《中国人的生活与服装》,《我 的天才梦》 获《西风》杂志征文第13名。
1943:
《紫罗兰》杂志连载中篇小说《沉香屑─第 一炉香》《第二炉香》;《杂志》月刊刊载 《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倾城 之恋 》、《金锁记》;《万象》月刊刊载 《心经》、《琉璃瓦》;《天地》月刊刊载 《散戏》《封锁》、《公寓生活记趣》; 《古今》月刊刊载 《洋人看京戏及其他》

第十一章 沈从文

第十一章  沈从文
《丈夫》:小说描写了丈夫在一次探望妻 子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屈辱,由此而引起的 人性的觉醒。
《萧萧》与《柏子》悲凉的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效果,正 是体现在人们对自己可怜生命的毫无意识, 不自觉。
沈从文只用轻淡的笔墨,写出使人心 灵颤抖的故事,他的目标仅仅专注于 那些历经磨难而又能坚忍、诚朴、倔 强地生活下去的底层人民的本性,专 注于那些原始的生命力,抒发对家乡 自然美与人情美相融无间的感叹。
中篇小说《边城》于1934年问世,标 志着他的小说的成熟。
抗战爆发后,经武汉、长沙,取道湘 西去云南。途径沅陵时,写散文《湘 西》、长篇小说《长河》(第1卷)。 后至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5年后回京,在北京大学教书。同 时编《大公报》《益世报》文艺副刊。
1949年以后,长期从事文物工作 。先 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研 究中国古代服饰和物质文化史。
京派把人生理想寓于自然美、人性美(尤 其是乡土的人情美)之中,来与现实的丑 恶相对抗。
他们强调文学是作者感受的强烈表现,并 有意识地让它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
他们的文风诚朴,对人生有一种执着追求。 文学修养比较深厚。
主要代表人物有沈从文、废名、老向、芦 焚(师陀)、萧乾等人。小说理论和批评 方面有朱光潜、李健吾;诗歌方面有卞之 琳、何其芳等。
简而言之,翠翠是作者美的理想化身:温 柔、纯净、忠于爱情,从内心到外表晶莹 剔透,都是姣好的。
在翠翠身上体现了那种优美、健康、自然 的人生形式,她集中代表了湘西人民生活 中的“爱与美”。
沈从文的爱情观:“乡间的爱即便粗野, 也比丑恶都市里的虚假的卿卿我我美过万 分。真而粗俗的爱是能做为无言地揭露虚 假爱情的对立物而存在的。”
二、沈从文(1902年-1988年)

“京派”小说

“京派”小说
以无轨列车新文艺现代等杂志为中心主要作家是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杜衡徐霞在创作上直接受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把主观感觉融于创作客体注重取材于现代都市光怪陆离的现实生活反映都市物质文明享乐主义和扭曲变形的心理状态
第三节 “京派”小说
• 一、概述 • “京派”,是指30年代前后活动在以北平为中心,兼及天津、 青岛、济南诸北方城市的作家群。他们以天津的《大公报》 “文艺副刊”、《骆驼草》、《水星》、《文学杂志》和《文 学月刊》等为阵地,积极开展文艺活动。除了诗歌、散文和理 论创作,这派作家中的废名、沈从文、芦焚、萧乾、老向、林 徽因等人以小说创作著称。 • “京派”作家的学院派文化氛围比较重,其成员很多是北大、 清华、燕京的师生。他们追求道德与艺术的健康与纯正。一方 面他们的创作反映西方的民主观念和现代意识,另一方面又与 尖锐的社会冲突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的艺术视野比较独特, 往往以“乡下人”的目光,在乡村与城市的比照中构建自己的 审美天地,多有乡野的质朴之美,同时又颇具凝重古朴之风。
• 冲淡质朴、优美宁静的笔致,散文化结构,书写乡 间翁媪儿女之事,抒发怀乡恋旧之情,表现出宗法 制农村生活生活古朴静寂之美、人情之美。 • 《浣衣母》:李妈,慈爱、心酸遭遇。
• 《河上柳》:民间艺人陈老爹,自足自乐。 • 《竹林的故事》:菜农老程 女儿三姑娘,聪慧乖巧, 淑静可爱。 • 《桃园》:少女阿毛,无私淳朴,
二、废名的创作
•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 湖北黄梅县人,自幼家庭殷实,但体弱 多病。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同 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在《努力周报》等 刊物上发表作品。两年后转入英国文学 系,《语丝》创刊后成为语丝社成员。 1929年北大毕业后留校任教,解放后 任教吉林大学, 1967年10月7日,因癌 症病逝于长春。 • 著有小说集《竹林的故事》、《桃园》、 《枣》和长篇小说《桥》、《莫须有先 生传》等。

京派小说

京派小说

作家简介
• 废名是个名气很大的作家,但读他作品的人却不多,因为他的文 章曾被人们认为是第一的难懂,只有周作人和俞平伯是他的知音。 他写的都是大部分人摸不着头脑的丈二散文,这又使一小部分人 越发地想站到板凳上去摸它。废名承认他在写作表现手法上是 “分明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不肯浪 费语言。”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他将周作人的文艺观 念引至小说领域加以实践,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 笔调于一炉,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这 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废名风”,对其后的沈从文等京派作 家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在40年代的汪曾祺身上,也可以找到他 的影子.
• 京派作家以“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 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代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 义气息。


• 京派小说家在文学观念主张 • 1、坚持自由主义,反对政治和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干预和制约。 • 2、追求纯正的文学趣味,对抗文学的商品化。
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废名风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废名是个名气很大的作家但读他作品的人却不多因为他的文章曾被人们认为是第一的难懂只有周作人和俞平伯是他的知音
京派小说
京派
• 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 • 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化活动,称之为“京派”。
作家简介
•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小说家。曾为 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的风格,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代表作 家。1929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是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属乡土 文学。废名的代表作有长篇《桥》及《莫须有先生传》、《莫须 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后两部更在诗化的追求中透露出对现实 荒诞的讽刺。曾任北大中文系教授,是30年代颇具影响的京派作 家。他的小说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 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这种独特的创作 风格被誉为“废名风”,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产生过较大影民俗多取宁静认同的态度,努力开 掘淳朴的人情美、道德美、风俗美。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废名的 鄂东山野、老向的河北农村。 • 悲悯人生 他们看来,人的神性存在与悲剧性往往有着必然的联 系,决定了小说的悲剧性是人性的悲剧。 • 诗情抒写 在叙述中融入诗性的追求,在写实中弥漫着浪漫主义 的气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茶峒 凤凰
(一)创作的初衷
“我准备创造一点纯粹的诗,……完美爱情生活并 不能调整我的生命,还要用一种温柔的笔调来写爱 情,写那种和我目前生活完全相反,然而与我过去 情感十分相近的牧歌,方可望使生命得到平衡” 。 之所以要有意为之,就是想“借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 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 事牵连在一处时,个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 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水云》,《习作选 集代序》)
(二)主旨
《边城》建构了一个诗意的田园牧歌世界,支撑 其底蕴的是一种美好而自然的人性。 小说写出翠翠与傩送兄弟爱情悲剧,作者更倾向
于把根源归为一种人事无法左右的天意;
所表现的似乎是一个“谁也没有错”的悲剧,有意 识在人性层面上叙述故事,无意发掘悲剧产生的 人为的、社会的、道德的因素。
小说围绕着故事的展开、发展与结局,表现了每
第二节:湘西世界的歌者——沈从文
• 一、文学知识描述
• 京派小说中最重要的小说家是沈从文。
1922年沈从文
1956年沈从文
1980年沈从文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苗族人, 1902年出生于湘西凤凰县。重 要作品有《龙朱》《虎雏》《 八骏图》《边城》《长河》《 湘西》《湘行散记》《烛虚》 等,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 的作家之一,创造了中国文坛 一个“乡下人”的神话
13
沈从文用小说与散文建造 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
沈从文生于湖南凤凰县,地处湖南、贵州、 四川三省交界处,是苗、侗、土家等少数 民族聚居之所。湘西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少 数民族长期被歧视的历史,给他带来特殊 的气质,使他既富于多彩的幻想,又有着 在长期的历史中积淀的沉痛隐忧。
1922年,沈从文接触了“五四”新文学,毅然 离开湘西,只身来到陌生的北京。“开始进到 一个使我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到那课永远 学不尽的人生”。
《绅士的太太》 嘲讽都市上流社 会的堕落。
“我不是写几个可以用你们的 石头打她的妇人,我是为你 们高等人造一面镜子。”
二、代表作品评析
如果说早期的沈从文笔下的湘西 还不乏民俗展览的色彩,那么, 《边城》在1934年的出现,则 标志着“湘西世界”。已上升为一 个具有人类学价值的文学世界, 一个由高超想象力建构的想象的 王国。
《龙朱》、《月下小景 》、《媚金·豹子与那羊 •讴乡歌土湘小西说文。化描:写自湘然西纯风朴土的人健》萧》情全、萧《的人《》边。性神《城(巫柏神》之子性等爱》);》 《、 丈夫《 • 都市小说。批判、嘲讽都市文明。 批判都市文化:暴露和讽刺都市人性的堕落。
《绅士的太太》、《 八骏图》、《都市一 妇人》
第十一:章现代乡土抒情小说流派—— 京派小说
• 第一节:京派小说 • 第二节:湘西世界的歌者——沈从文
废名的田园小说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 1924年入北京大学英文系,著有 小说集《竹林的故事》、《桃园》 、《枣》。此外,有长篇小说《莫 须有先生传》、《桥》(1932)等。 他称得上是京派小说的鼻祖,同时 又自成一家,文学史研究者更习惯 称他的小说为田园小说
个人的“人生形式”,“优美,自然,又不悖乎人性的 人生形式”。
理想的生命形态
中篇小说《边城》寄寓着沈从文“ 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三)《边城》的人物形象体系
1.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沈从文特别重视现代文 明的影响程度,由此而构成了其人物体系的 金字塔结构。 A、塔顶的翠翠:展现生命本色,是善的化身 、美的化身。灵秀、乖觉、明慧、清纯,集 天地、人性之灵性为一身——神性。
——《从文自传》
1922年沈从文离开湘西去北京时摄于湖南保 靖
沈从文是以“城市边缘人”的身份,“挤”
进城市的上层文明社会的。所以他可能很
自负,又始终有一种自卑。沈从文的自卑
和人这自”种负。“,乡“照都下我例表人实有现”在根为的是深他角个蒂一色生认乡固都知下永自,人远命某是…为种乡…程“巴乡度乡佬下上下的人 触及了作性者情隐,秘爱的憎潜和意识哀角乐落有里它乡独下特人的的式 自卑情结样,,但与更城重市要中的是人使截他然成不为同湘!西他生保 活自觉的守叙,述顽者固、,歌爱者,土另地一,方也面不又缺使少他机 在跻身都警市却生不活甚时懂,诡自觉诈地。以”“乡下人”
7
政治意识的淡化与艺术独立意识的增强
• (一)多写乡土中国的平 民现实的题材
• (二)从容节制的古典式 审美趋向
• (三)比较成熟的小说样 式
二、代表作品评析
• 竹林的故事(节选)
• 废名把小说写得像诗、散文一样优美,平淡如水、没有高潮 也一样有吸引力。他的小说情节淡化,不见大起大落,只是 写了平凡人的平凡生活,语言简朴优美,抒情依连,洋溢着 田园牧歌式的恬静气息。《竹林的故事》正是他这一风格的 体现。
的目光和评判尺度来看待中国的“常”与
“变”。
“乡下”在沈从文那 里不仅是对自我身 份的自谦性的体认, 同时也表征着他的 经验背景、文化视 野、美感趣味和文 学理想
18
同时沈从文把城市 文化视为一种扭曲 人性的虚伪的掩饰 的做作的文化,恰 与湘西的自然淳朴 的民风形成了对比
19
“城乡对峙”的文化立场:两类小说题材
•小说营造出来的这种规避了人生丑陋的和谐、宁 静的牧歌世界,正反映了作者对扰攘尘世的厌弃、 对人间纯美的追求。 •艺术表现上,废名小说淡化故事情节,不追求结 构的完整;喜写富有情致的片段,精心构建诗境 和画境;善于提炼语言,讲求炼字炼句,并在白 话中揉进了一些文言成分,从而使文字显得古奥 简练,富有韵味和涩味。
4
萧乾(1910一1999)著有 短篇小说集《篱下集》 、《栗子》、《落日》 以及成熟 时期是40年代以师陀为笔 名时期,30年代已经著有 《谷》、《里门拾记》、 《落日光》、《野鸟集》 等小说集
6
林徽因(1904—1955),京派中的 沙龙女主人。《九十九度中》为 林徽因的代表作,其他如《钟绿 》、《文珍》、《绣绣》等篇是 她的更本色的作品,渗透了小说 家自己的切身体验和感悟。但沙 龙的格局却最终圈囿也划定了林 徽因的小说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