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历史主题10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考点跟踪训练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第十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试题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第十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试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选择题1.(2017·南京中考)结合数轴上的时间,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A.明治维新: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B.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C.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D.日本投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2.(2017·广东中考)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

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2017·德州模拟)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

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B.全面抗战正式开始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十年内战基本结束4.(2017·深圳中考)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这一通电的发出是由于爆发了( )A.八一三事变 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 D.九一八事变5.(2017·临沂中考)图中的“命令”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内形势出现的重大变化是( )A.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B.工农红军开始长征C.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D.抗战进入反攻阶段6.(2017·六盘水中考)有一首歌唱道:“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歌词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C.朝鲜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7.(2017·龙东中考)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

……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2017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篇 系统复习 第二板块 中国近代史 主题09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2017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篇 系统复习 第二板块 中国近代史 主题09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认识启示类
3.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及日本右翼势力的所作所为,你有何感想?请就 中日关系怎样才能健康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1)感想:中国人民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居安思危,时 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和军国主义的复活;发奋图强,振兴中华,只 有国力强大,才能确保受侵略受奴役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总之我们必 须牢记国耻,努力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看法:日方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过去那段侵略历史,日本政府应采 取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加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领导互信互访等 有利于中日友好的事,不要做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和纂改历 史教科书、否认甚至美化侵略战争等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这样才能 取信于中国人民,并互信互利地加强合作,使中日关系在以史为鉴的基 础上向未来友好向前发展。
行“兵谏”,逼蒋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 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 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式。
【对点练习】 3.(2015,常德中考)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 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D )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 国共两党都达成了停止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的进攻。
4.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进攻国 统区,转入战略反攻,开辟大别山根据地,威胁南京和武汉。
考点五:战略大决战 1.三大战役
2.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统治中国达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比较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
【名师点拨】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我 们要勿忘国耻,发奋图强,振兴中华。落后就要挨打,居安思危,只有国 家强大,才能确保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抗日战争的胜利告 诉我们全民族抗战必胜,分裂不得人心。

2017-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人民解放战争(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7-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人民解放战争(含解析) 新人教版

人民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毛泽东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渡江战役D. 平津战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期间,解放军按“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顺序,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

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压力和耐心争取下,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使千年古都免于战火的破坏,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故选D。

2.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们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①《武昌起义》②《鸦片战争》③《大决战》④《开天辟地》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C. ③④②①D. ②④①③【答案】B【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

正确的顺序是:鸦片战争——武昌起义——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大决战,故选B。

3.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

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①南昌起义②秋收起义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④重庆谈判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周恩来的史实。

南昌起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重庆谈判都与周恩来有关,秋收起义是毛泽东,故选D。

4.(如图所示)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

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大别山。

请问这一军事行动有何重大意义?()A. 粉碎了国民党速战速决的计划B. 打破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C.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D. 标志着国民党军政权的垮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挺进大别山。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故选C。

5.被毛泽东誉为“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的战略部署是()A. 百团大战B. 千里挺进大别山C. 三大战役D. 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史实。

第9课时 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考点归纳

第9课时 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考点归纳

第9课时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考点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1.史实:1931年9月18日夜,驻扎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附近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影响: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方针,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全国各界民众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国进入艰难的局部抗战时期。

考点2西安事变1.原因: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2.目的:逼蒋抗日。

3.概况: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4.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

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考点3全民族的抗战1.七七事变(1)史实: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

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2)影响: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误区点拨】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展示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2.南京大屠杀(1)1937年12月,日军在占领南京后的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万人以上,这就是南京大屠杀。

(2)认识: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暴露了日本法西斯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3.血战台儿庄(1)史实:1938年春,日军进攻战略要地徐州。

中国军队在李宗仁指挥下,组织徐州会战,在台儿庄消灭日军一万多人。

(2)影响: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广西中考历史考点突破第10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广西中考历史考点突破第10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10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1•1
考纲在线
考情分析
1.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相关史 本讲主要考查中国革命的
实(包括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发展历程,在中考中所占
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 的比重比较大。从题型上
战役、百团大战等)及胜利的历 看,主要以选择题、材料
史意义
1•100
10.武汉会战 (1)概况:1938年6月,日军进攻武汉,中国军队利用有利地 形抵抗、消耗敌人;在万家岭战役中,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 000余人 ;10月,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 (2)意义: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中 国抗日战争进入 相持阶段 。 11.百团大战 (1)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 敌后抗日根据地 的“扫荡”和封 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并写入党章。
1•133
(3)意义: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 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14.抗日战争的胜利 (1)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
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日 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联合抗日 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 . 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6•6
4.七七事变 (1)概况: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悍然炮轰我 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2)结果: 赵登禹 、 佟麟阁 将军壮烈殉国,7月底,北平、 天津相继失陷。 (3)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 全民族抗战 的开始。 5.第二次国共合作
1•122
(2)意义: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3.中共七大 (1)时间、地点:1945年4月,延安。 (2)内容:毛泽东在会上作了《 论联合政府 》的政治报告; 制定了党的 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 立一个 新民主主义 的中国;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关,毛 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确立毛泽东思想 为中国共产 党指的导思想

中考历史总复习 八上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点梳理+过关检测+综合提优练习,pdf)

中考历史总复习 八上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点梳理+过关检测+综合提优练习,pdf)

(6)意义:西 安 事 变 的 和 平 解 决,标 志 着 十 年 内 战 基 本 结 束 ,抗 日 民 族 统 一 战 线 初 步 形 成 .
二 、“宁 为 战 死 鬼 ,不 作 亡 国 奴 ”
1.血 染 卢 沟 桥 (1)背景:日军侵占东北后,继 续 向 南 进 逼,企 图 进 一 步 占 领华北.日军在 卢 沟 桥 附 近 进 行 军 事 演 习,借 口 一 名 士 兵 失 踪 ,无 理 要 求 进 入 宛 平 城 搜 查 ,遭 到 中 国 守 军 拒 绝 . (2)爆发:1937年7 月 7 日,日 军 悍 然 向 卢 沟 桥 中 国 守 军 发 起 进 攻,炮 轰 宛 平 城,中 国 守 军 第 二 十 九 军 将 士 忍 无 可 忍, 奋 起 抵 抗 ,史 称 卢 沟 桥 事 变 ,又 称 七 七 事 变 . (3)结 果 :1937 年 7 月 底 ,平 津 沦 陷 . (4)影响:全 国 性 抗 日 战 争 从 此 爆 发,促 使 抗 日 民 族 统 一 战 线 正 式 建 立 ,开 始 领 导 全 民 族 抗 战 . 2.南 京 大 屠 杀 (1)八一三 事 变:卢 沟 桥 事 变 后,日 军 又 发 动 了 八 一 三 事 变 ,大 举 进 攻 上 海 ,接 着 ,又 向 南 京 进 犯 . (2)南京失陷: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 南 京. 国 民 政 府 迁 往 重 庆 ,把 重 庆 作 为 战 时 陪 都 . (3)南京大屠杀:日本侵略 者 所 到 之 处,烧 杀 淫 掠,无 恶 不 作.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 民 进 行 了 血 腥 大 屠 杀,犯 下 了 滔天罪行.日军 占 领 南 京 后 六 周 之 内,屠 杀 手 无 寸 铁 的 中 国 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主题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017广东中考必备 历史

主题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017广东中考必备 历史

答案:B
考点9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1. 战略决战:(关注度★★)
淮海 陈毅
东 北
锦州
华北
长江以南各省
2.战略胜利——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渡江作战。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统治中 国长达22年之久的国民政权垮台。(关注度★)
【例9】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
3. 意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
取得 完全胜利 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
兴的转折点。(关注度★★★)
【例6】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主要因素是 ( )
A. 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B. 苏联红军进攻驻东北的日军
C. 日军侵华兵力相对不足
D. 全民族共同抗战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依据所学知识
可知,在南京大屠杀中,我国遇难人数达到30万以上。
答案:C
考点5
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中国军
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1938 李宗仁 彭德怀 主动出击日军
【例5】某校九年级几位学生在一次晚餐用餐过程中,七嘴
八舌讨论百团大战相关知识。甲说:“指挥者是彭德怀。” 乙说:“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路线,摧毁日伪军据点。”丙 说:“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的战役,打击了 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丁说:“事件发生在1940年8 月。”以上四位同学肯定有一位记错了,他是( A. 甲 B. 乙 C. 丙 ) D. 丁
军民达
30万
人以上。(关注度★★★)
2. 影响: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

2017年全国中考真题分类精编历史:第十一单元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析版)

2017年全国中考真题分类精编历史:第十一单元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析版)

第十一单元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017年中考真题1. (2017·湖南岳阳)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国际国内重要问题。

蒋介石的真实意图是()A. 商讨国内和平问题B. 商讨加入联合国事宜C. 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D. 筹备召开政协会议2. (2017·湖南益阳)“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

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蒋中正,1945年8月14日。

”连续接到三次此类电报后,经慎重研究,中共中央决定()A. 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B. 派遣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C. 派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D. 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3. (2017·湖北襄阳)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

”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A. 重庆B. 南京C. 上海D. 延安4. (2017·湖南邵阳)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揭开了________的序幕。

()A. 战略防御B. 战略相持C. 战略反攻D. 战略决战5. (2017·湖北孝感)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阶段的战役示意图,对该阶段战略态势归纳正确的是()A. 转战陕北、指挥若定B. 千里跃进、战略反攻C. 战略决战、全胜可期D. 千里渡江、摧枯拉朽6. (2017·山东东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

这标志着()A. 全面内战爆发B. 战略进攻开始C. 战略决战到来D. 渡江战役开始7. (2017·山东临沂)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大别山区。

初中历史中考题分类汇编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学法指导

初中历史中考题分类汇编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学法指导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 丁强同学在学校举办纪念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其中在一个小栏目里展出了三张图片,分别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向锦州发起进攻》、《淮海战役中的支前民工》。

如果给这个小栏目定一个小标题,最合适的是()A.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B.战略防御到战略决战C.重点进攻到全面进攻D.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年的艰苦斗争才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A.22年 B.27年 C.28年 D.30年3.人民解放战争中直逼南京、武汉,揭开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A.粉碎重点进攻B.三大战役C.千里跃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4.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上述评价和那次战役直接相关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5.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有()①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②毛泽东都直接参与其中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④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会谈。

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七七事变D.中共七大的召开7、1936年.张学趋、杨虎城联合发动了对蒋介石的“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重庆谈判8.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谋,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 )A.三大战役B.重庆谈判C.渡江战役D.政治协商会议9、蒋介石在下列事件后对日本实行不抵抗政策()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10.“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

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2017年全国中考真题分类精编历史:第十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解析版)

2017年全国中考真题分类精编历史:第十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解析版)

第十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017年中考真题1. (2017·贵州毕节)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

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应作为“十四年抗战”的开始()A. 九一八事变B. 七七事变C. 西安事变D. 华北事变2. (2017·黑龙江大庆)右图是20世纪某时期的一幅标语,该标语内容反映的历史背景是()A. 甲午战争时期,半殖民地化加深B.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五四运动爆发C. 国共合作破裂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D.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三省沦陷3. (2017·山东滨州)1929年,日本军部《解决满洲问题方略大纲》提出,“组织亲日政权、建立独立国,必要时将中国东北并入日本版图”。

后来,为实现这一阴谋,日本关东军制造了()A. 九一八事变B. 西安事变C. 卢沟桥事变D. 华北事变4. (2017·山东淄博)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开始于()A. 东北地区B. 平津地区C. 淞沪地区D. 西北地区5. (2017·四川绵阳)何香凝裙上写诗:“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

”对此诗的正确理解有()①写于九一八事变后②倭奴指的美帝国主义③中国推行抵抗政策④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6. (2017·重庆A卷)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受中国共产党派遣,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是()7. (2017·湖北荆门)下图报道的历史事件标志着()周恩来等赴西安参加谈判西安事变解决后,周恩来返回延安A. 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 国共十年内战全面停止D.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初步形成8. (2017·湖南郴州)郴州市的苏仙岭被誉为“天下第十八福地”,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

(山西地区)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10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练习-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

(山西地区)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10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练习-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

主题10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 (17·镇江)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函中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以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

“14年抗战”的起点是(B)A. 七七事变B. 九一八事变C. 西安事变D. 一二八事变2.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

”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D)A. 增强国力B. 地方自治C. 拥蒋反共D. 逼蒋抗日3. 在十四年抗战过程中,推动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关键是(B)A. 九一八事变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 七七事变D. 百团大战4. (17·太原中考毕业综合测试三)重新审视抗战历史已成海内外学界的共识。

关于抗战的时限,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长期流行的“八年抗战”说;二是“十四年抗战”说。

大陆学者李君如认为,坚持十四年抗战说,“不仅在学术上有科学性,而且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确实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起点分别是(A)A. 卢沟桥事变九一八事变B. 九一八事变八一三事变C. 柳条湖事件卢沟桥事变D. 卢沟桥事变东北抗联成立5. (17·深圳)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这一通电的发出是由于爆发了(B)A. 八一三事变B. 卢沟桥事变C. 西安事变D. 九一八事变6. (17·苏州)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

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

《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A)A. 作者经历的真实性B. 日记时间的一致性C. 作者身份的特殊性D. 日记内容的丰富性7. (17·宿迁)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中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

历史中考总复习:第10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题纲+课后练习

历史中考总复习:第10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题纲+课后练习

第10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点一: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

概况: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

蒋介石的态度:下令不抵抗。

结果:四个多月后,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共产党派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游击队,抵抗日军的侵略。

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考点二:西安事变的概况,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1.请简述西安事变的背景。

①日军占领东北后,进一步侵略华北,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关头。

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④蒋介石坚持内战,并到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陕北的红军。

2.请简述西安事变的经过和意义。

目的:逼迫蒋介石抗日。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概况: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1927年-1937年)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考点三:“七七事变”的史实,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背景: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后,企图占领华北。

1936年,日军包围北平。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经过: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城搜查。

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本军队悍然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爆发。

结果:佟麟阁、赵登禹等将领先后为国捐躯;1937年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

影响: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考点四: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中考历史总复习(精练):第十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中考历史总复习(精练):第十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考点精练一、单项选择题1.(2016·齐齐哈尔市)有一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大致是:在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双十协定”。

这部电影的名字应该是()A.《甲午风云》B.《西安事变》C.《鸦片战争》D.《重庆谈判》2.(2016·山西省)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赢得了全国民众的认可。

解放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让农民无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使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

这段话主要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A.发生背景B.发展历程C.胜利原因D.历史意义3.据统计,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 300多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 500多处。

材料主要反映了()A.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B.全面内战已经爆发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D.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

右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

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①积极准备内战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5.电视连续剧《潜伏》中主人公余则成有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概括了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动撤退而取得了战争胜利的典型事件。

这一事件发生的地点是()A.北京B.延安C.沈阳D.南京6.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主要是为了()A.避免与国民党军的正面交锋B.诱敌深入,寻机歼敌C.歼灭敌人有生力量D.实现战略上的进攻部署7.(2016·南昌市)“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材料中“打到外线去”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的主力部队是()A.刘邓大军B.东北解放军C.中原解放军D.华北解放军8.(2016·德州市)右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

中考历史专题考点整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中考历史专题考点整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9课时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考点聚焦考点1 九一八事变(1931 年9 月18 日)1.原因(1)日本方面:1929 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激化了日本社会矛盾,造成政局的动荡。

(2)国际方面:英美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3)国内方面:蒋介石的大规模内战,给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

2.借口:___柳条湖事件_______。

3.地点:沈阳。

4.结果:蒋介石实行___不抵抗政策_________致使东三省沦亡。

5.影响:东北人民的反抗(局部抗战开始)(1)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2)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考点2 西安事变(1936 年12 月12 日,又称“双十二事变”)1.背景:日本加紧入侵华北,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2.目的:为了逼蒋抗日。

3.领导者:_张学良______(东北军将领)和_杨虎城______(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将领)。

4.结果:在周恩来的调停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了__和平______解决。

5.意义: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考点3 抗日战争(1937—1945 年)1.全民族抗战开始:1937 年7 月7 日,日本发动___卢沟桥事变________(又称七七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2.国共第二次合作:七七事变后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3.八一三事变:1937 年8 月13 日日本大举进攻上海。

4.南京大屠杀类别内容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背景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__重庆______作为战时5.重要战役6.中共七大(1945 年4 月,延安)(1)背景:抗战即将胜利,中国人民面临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10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

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

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们不吃,东洋玩具我们不要。

”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A )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2.(2016·邵阳)《张学良(1901-2001)口述历史》中称:我的事情只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

张学良36岁那年发生的事情是( C )
A. 九一八事变
B. 八一三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3.(2016·山西百校联考三)下表中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4.“……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

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

……”文中“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 B )
A. 北京
B. 南京
C. 东北
D. 上海
5.臧克家曾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军!……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这里领导“我们发挥……威力”的将领是( C )
A. 彭德怀
B. 赵登禹
C. 李宗仁
D. 佟麟阁
6.(2016·山西适应性训练)
观察右边《百团大战形势图》,从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D )
A. 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战役
B. 战役的特点是交通破袭战
C. 山西是这场战役的主要战场
D. 是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7.(2016·六盘水)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史、抗争史。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C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8.(2016·山西百校联考二)运用年代尺是我们梳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面是
小丁在探究中国与某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定的年代尺,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关系( B )
A. 美国
B. 日本
C. 俄国
D. 英国
9.(2016·山西百校联考三)2015年9月3日是我国首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政府在这一天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下列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②是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完全胜利③洗雪了民族耻辱,完全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2016·吕梁一模)1942年1月,中国政府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协同英军作战,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该史实深刻反映了( B )
A. 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巨大威力
B. 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C.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D. 中国大大支援了美国的太平洋战争
11.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握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

下列能够说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观点的史实是( D )
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③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胜利④解放战争的胜利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2.(2016·青岛)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

右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

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 B )
①积极准备内战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3.(2016·山西适应性训练)报纸作为大众传媒工具,能及时报道国内外的重大历史事件。

对下面报纸报道的历史事件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A. 都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又一次合作
B. 共产党都从国家利益出发做出努力
C. 都是由于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发生
D. 都初步出现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
14.(2016·常德)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C )
转战陕北
(粉碎敌人进攻)→
挺进中原
(转入战
略进攻)

三大战役
(进行主
力决战)

渡江战役
(推翻反
动统治)
A.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 抗日战争的主要进程
C.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15.(2016·山西百校联考二)下列关于人民解放战争相关史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B. 在辽沈战役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北平和平解放
C. 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D.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全部解放
16.(2016·烟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铸就了惊天动地、气贯长虹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

按照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一
材料二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诗歌长征”纪念活动。

品读毛泽东的《长征》,帮助他们完成纪念活动。

(2)根据诗歌指出遵义会议后红军在长征中的壮举,并概括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等。

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材料三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的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3)1938年在正面战场和1940年在敌后战场,中华儿女一致抗日,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是什么?根据材料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抗日将士不怕牺牲,英勇抗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