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个人收入与分配 经济生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一政治必修一《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高一政治必修一《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政治必修⼀《个⼈收⼊的分配》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政治必修⼀《个⼈收⼊的分配》教案,欢迎参考! ⾼⼀政治必修⼀《个⼈收⼊的分配》教案 (⼀)知识⽬标 1、识记按劳分配、按⽣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2、理解现阶段实⾏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按⽣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联系经济⽣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前存在的多种分配⽅式,并确认按⽣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能⼒⽬标 培养学⽣全⾯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活中的收⼊分配差距,提⾼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产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按劳分配是我国个⼈收⼊分配的主体 多种分配⽅式并存 第七课:个⼈收⼊的分配 第⼀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式并存 导⼊:利⽤MTV动画《1234567多劳多得》歌曲以及卡通⼈物猪太的动画将课题展⽰出来,并在播放动画前提⽰:请留意歌词,猪太告诉我们什么呢?猪太的收⼊⽅式是属于哪种分配⽅式呢?(学⽣都可以指出猪太告诉我们要多劳才能多得,要勤劳致富,但是有少数学⽣把多劳多得等同于按劳分配,及时发现学⽣的思维误区并给予指正。

) (本框题所涉及的内容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所谓经济制度是⼀定社会中占主体地位的⽣产关系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产资料所有制和产品的分配⽅式。

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两个⽅⾯。

其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一、探究活动目标1.了解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表现,深入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2.通过对一个企业分配制度的剖析,认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重要性;3.树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4.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建议1.分两组分别收集提高效率的表现与促进公平的表现;2.分两组讨论提高效率的意义与促进公平的意义;3.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分正反方展开辩论;4.学会剖析典型案例,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分配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教学过程设计1.概念回顾师: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收入与分配,了解了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且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正确处理分配与公平的关系,与我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首先我们对效率与公平的概念进行简单的回顾。

生:公平,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在分配过程中,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

是一种收入差距大小适宜,既能使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又能不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平观。

效率,就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了解的促进公平与提高效率的表现有哪些?2.提高效率与促进公平的表现生:我所了解的关于促进公平与提高效率的案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公平的表现:(1).2013年高考前夕,国家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比2012年增加8.6%。

这将使更多农村学子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是党和政府维护公平正义一项实实在在的举措。

(2). 医疗保险改革。

1990年,国家对医疗保险制度作了改革,将过去由国家或企业统包的办法改为职工个人少量负担的办法,或医疗费随职工工资发给个人包干办法,同时推行了大病医疗费统筹和离退休职工医疗费统筹办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教案

收入分派与社会公正目题 ( 一 )社会公正的重要表现1.什么是收入分派公正?为什么要收入分派公正?(1)收入分派公正,要求收入分派相对同样,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够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收入分派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丰饶的表现。

2.怎样实现社会公正?(1)坚持和完满按劳分派为主体、多种分派方式并存的分派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正、形成合理有序的公民收入分派格局供应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增加居民收入,重视保护劳动所得,激励勤劳守纪致富,坚持在经济增加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加、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酬金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举措。

(3)要促进收入分派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集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治过高收入,撤消非法收入。

要履行好政府再分派调治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派差距。

[ 思想纠偏 ]( 判断正误并说明原由)1.收入分派公正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不能够存在差距。

( ×)辨析:收入分派公正要求收入分派的相对同样,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够过大,而不是没有收入差距。

2.实现社会公正要提高劳动酬金在公民收入分派中的比重。

( ×)辨析:实现社会公正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公民收入分派中的比重。

1.提高“两个比重”的必要性和意义(1)“两个比重”是指居民收入在公民收入分派中的比重和劳动酬金在初次分派中的比重。

(2)我国收入分派中存在“两个偏低”的问题,即居民收入在公民收入分派中的比重偏低、劳动酬金在初次分派中的比重偏低。

(3)提高“两个比重”,保护了劳动者获取劳动酬金的权益,增加了居民收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保护了劳动者的利益。

(4)收入是花销的基础和前提。

居民收入增加,有利于扩大花销,发挥花销拉动经济增加、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有利于解决我国多年来投资率连续偏高、花销增加缓慢、花销率偏低的问题,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知道我国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2、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懂得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理解我国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按劳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的分析,能提高准确把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内涵、必然性及地位的理解能力;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的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增强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还要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增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按劳分配的含义、必然性和意义及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必然性、主要形式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通过创设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出经济生活理论。

2、设置漫画,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推出理论,又用学习的理论来解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歌曲<<国家>>引入话题由成龙和刘媛媛在国庆60周年文艺晚会的压轴歌曲《国家》引入,多媒体放歌曲。

教师引导:正如歌中所说“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在我国社会总产品日益丰富的今天,家庭中劳动者的收入也日益增多。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我国劳动者的分配方式。

2、课堂调查导入新课课堂探究一教师引导:请大家回顾一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学生活动:回顾经济生活第四课学习的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教师总结:家长的工作属于不同的经济形式决定收入的分配也有不同的形式。

你的家长的收入属于哪种分配方式?我们一起来探讨。

这部分设计的目的是:回顾旧的知识,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新知识。

(二)探究新课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媒体显示奇瑞创业12年的业绩:1、奇瑞于1997年在安徽注册成立。

高中政治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宏观把握: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主干知识整合】一我国的分配制度1、是什么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分配制度?①生产决定分配,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必须实行现行的分配制度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我国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按劳分配为主体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是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地位。

2、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3、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学习科学技术,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多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等)※友情提示: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存在于个体经济中,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

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 治必修1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 治必修1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设计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材分析】本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即从个人分配的角度展开与后面的国家分配“财政、税收”共同构成了社会再生产中分配这一重要环节。

作为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该课需着重把握我国分配制度下的分配方式及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及措施。

【设计意图】根据高三一轮复习全面系统、灵活扎实的指导原则结合政治课堂复习模式,按照“复习提问---真题再现、考纲解读——考点梳理——素质提高”等复习环节,同时贯以“拓展延伸”、“误区警示”,设置典型例题进行“高考再现”,让学生加深对重点、难点、考点的理解,从而落实考纲和课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复习目标】1、按劳分配的地位、基本内容和要求?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3、按劳分配的意义?(作用)4、多种分配方式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类型及意义?5、收入分配公平的体现?6、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7、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8、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关系及如何处理【教学重难点】1、按劳分配,我国的分配制度。

2、社会公平的体现,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3、按生产要素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意义和措施。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并完成基础知识填空,知识整合,夯实基础。

情境教学法----教师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问题情境,提出探究性问题,启迪学生思维,进行课堂探究,最后归纳总结。

讲练结合法---在突破考点后,及时设置一些典型例题或“高考再现”进行巩固强化,讲练结合,将落实进行到底!【教学过程】【环节一:真题回味·考纲解读】1、【2014天津卷】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她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

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

”她的收入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③属于按劳分配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A.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2、【2014大纲版】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高中政治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政治教案

高中政治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政治教案
板书
设计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因
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个按生产要素分配

入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的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分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
配实现分配的社会公平 增加居民收入
收入分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注意】
〔1〕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不仅不违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那么,相反,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不是同时也不是同步富裕,而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然后,发挥他们的示X作用,带动其他地区最终共同富裕。
〔2〕分配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而是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X围内。借口兼顾公平而消除收入差距,必然陷入平均主义,实质也是分配不公的表现。
和社会公平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原因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要求
教学
反思
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也表达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个人收入的概念和来源;2.理解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和现状;3.掌握个人收入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收入观念和合理的消费理念。

二、教学内容1.个人收入的概念和来源;2.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3.个人收入的现状和影响。

三、教学重点1.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2.个人收入的现状和影响。

四、教学难点个人收入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5分钟)1.引入个人收入的概念,解释个人收入是指个人在一段时间内从各种经济活动中获得的经济收益。

2.提问学生个人收入的来源,引导他们思考个人收入的多样性。

第二步:学习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30分钟)1.介绍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劳动创造收入原则:个人收入与个人的劳动量和劳动质量成正比。

–能力报酬原则:个人收入与个人的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成正比。

–贡献报酬原则:个人收入与个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成正比。

–福利原则:个人收入与社会福利的分配成正比。

2.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各个原则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第三步:了解个人收入的现状和影响(45分钟)1.分析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现状,包括收入差距的存在和社会阶层的形成。

2.探讨不同收入分配模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分组讨论和小组展示各自对个人收入分配现状和影响的认识,展开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第四步:总结与拓展(15分钟)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个人收入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收入观念和消费观念进行反思和调整,培养理性消费的意识。

3.提供有关个人收入分配和消费理财的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对该领域的进一步了解。

六、教学评价1.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对问题的回答、讨论的参与度等。

2.收集和评估学生撰写的小组讨论总结和个人思考反馈。

3.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个人收入分配知识的掌握情况。

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1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1

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1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1

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1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以及实行意义;效率、公平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深入村镇或社区,实地考察、调研、收集分配中讲求效率的表现与维护公平的表现;分组讨论讲求效率的意义和维护公平的意义;或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学会分析典型案例,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微观分配提出合理的建议。

结合现实生活和课堂所学基本观点撰写政治小论文。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二.知识纵横本单元继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谁来生产”的问题之后,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重在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看,本单元是从社会产品分配的角度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分析,因而是全书的重点之一。

本单元包括三课内容,主要讲两大问题:一是个人收入分配(第七课);二是国家收入分配(含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和第九课“征税和纳税”)。

除了上述内容,另设置一个“综合探究”栏目,使学生围绕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展开调查和讨论。

在第七课中,先是学习作为我国经济制度之重要组成部分的产品分配制度,这是与第四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一个内容。

从生产关系角度,这两部分内容是不可分割的,理应放在一起来学习。

本教材打乱了传统的学科体系,而是按照“为何生产”(消费)———“是谁生产”(生产)———“为谁生产”(分配)———“怎样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发展观)的体系安排了全书四个单元,才将这两者活生生拆解开来。

高一政治教案个人收入的分配

高一政治教案个人收入的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
政治:《经济生活》第七课《》学案(新人教必修1)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学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学习目标】:1、知道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3、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地位 4、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要性【课前预习】【知识点梳理】(必做部分)一、基础落实(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①(生产力角度)
②(基本经济制度角度)(市场经济角度)
2、什么是按劳分配?
3、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1)必要性①(由谁决定?)。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案:第三单元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无答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案:第三单元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无答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说出收入分配公平、效率的含义;能说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和举措;能辩证分析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处理这一关系的政策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积极讨论、踊跃参与、大胆质疑,能准确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情投入、在快乐学习中养成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关于公平问题;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漫画:某公司收入分配状况:老总:豪宅靓车全有啦,副总:吃吃喝喝洗桑拿,科长:精打细算全家花,职工:这俩钱儿咋拿回家?思考:你能看出这家公司的收入分配状况存在什么问题吗?在你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学生回答:观看图片:各种收入差距【新课教学】一、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情境一:“公先生”和“平先生”是同一个公司的两名员工。

假如他们在公司的月薪都是6000元。

你认为他们在公司里的收入分配是公平的吗?情景二:其实,“公先生”大学毕业就在这家公司了,已经工作了15年,是这家公司的普通员工,月薪在4000元左右;“平先生”是财务专家,高级会计师,五年前“挖”过来的,月薪8000元。

你现在觉得他们的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公平有什么要求?为什么要公平?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经济生活中的公平:(1)主要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

即付出的劳动与自己的所得收入相一致,这种公平也是相对的。

(2)收入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否则只会导致奖懒罚勤。

如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分配体制及导致的结果。

(3)允许适度收入差距的存在。

“度”是能够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4)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

过渡:那么怎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呢?(活动)近两年,“公先生”、“平先生”以及很多职工情绪不高,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也没有以前那样高。

原因是这家公司虽然效益很好,产值年增长为11%,利润年增长20%,但工资年增长只有5%。

高中政治 第七课 个人收入分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政治教案

高中政治 第七课 个人收入分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政治教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班级:姓名:【教学目标】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了解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教学重点】按生产要素分配,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教学方法】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引导、自主探究相结合,讲授法【导学】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按劳分配为主体(1) 适用范围: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基本原则。

(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探究一:目前我国的公有制经济,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劳动力产品也没有极大的丰富。

在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这两种分配方式中,应该实行哪种分配方式?在平均分配和按劳分配两种分配方式中,那一种更合理、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决定的。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性和性,体现劳动者、的社会地位。

(4)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地位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的分配方式中占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探究二:.阅读教材59页第二个方框中的内容,说一说,小吴的姑姑和爸爸主要按什么方式取得收入?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参与分配的制度。

1、主要形式有:按资本要素分配(如储蓄所的利息、购买股票所的股息和红利、购买债券所的利息、私营企业的税后利润等);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按技术要素分配(如技术入股、专利使用等);按劳动要素分配(如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按管理要素分配(如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收入等)。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1《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word教案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1《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word教案

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I部分【自主预习学案】一.【高考导航】二.【考点梳理】————你能默写准确吗三.【知识整合】————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第II部分【课堂探究学案】要求:一、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展示。

二、思考、讨论、展示以下活动。

思考与理解1.如何理解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2.如何辨证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和影响?3.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4.如何实现社会公平?五.【热点探究】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努力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今后五年将更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在“十二五”规划中实现“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十二五”经济增长的“主旋律”将围绕包容性增长展开。

这说明在“十二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千方百计让人民富裕起来,实现社会公平,成为中国政府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

名词解释:包容性增长,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

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进行;财富公平分配,不造成贫富差距,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使所有人都从增长中获益。

材料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课时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1

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课时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1

7 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课时按劳分配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并理解按劳分配及其他分配方式;理解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

(二)能力目标:迁移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比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教学重点: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

三、教学难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几种分配方式四、教学方法:探究法、加强师生互动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如果我们把社会财富比作一块蛋糕,那么蛋糕不仅要做大,还要切好。

分配状况如何,既取决于整个财富的增加,又取决于财富的分配方式。

因此,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广大劳动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从今天起,我们一起学习个人收入的分配。

(二)进行新课: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板书)1、按劳分配为主体(板书)【探究一】阅读课本P66页的例子,思考:南岭村的收入分配有什么特点?生1:南岭村的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生2:南岭村人还做好扶贫帮困工作。

师:对,南岭村人的做法正体现了先富起来的地区支持、带领落后地区共同致富是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探究二】思考: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生: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师:由于公有制在我国占主体地位,与此相对应的,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地位(板书)生: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板书)生: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1)

b、具体措施:着力,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

③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具体措施:a、加强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b、通过强化,整顿分配秩序,把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实现5.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1)关系:①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存在矛盾。

②效率与公平具有________:a、效率是公平的___ ____。

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____________。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_ _____。

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利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__________。

(2)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次分配更加注重。

既要,又要。

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小组合作探究】1、(09江苏卷12)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解析】本题考查注重公平的措施,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再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据此可以排除AD两项;B项行为主体虽然是国家,但不属于注重公平的措施,故只有C项正确2、(09天津卷1)2009年初,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

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这项改革有利于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解析】本题以2009年初“两会”前的热点及焦点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分配制度、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等交叉知识点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导学案精导:构建框架夯实基础【梳理体系整体感知】【要点再现重点默记】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及决定因素⑴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⑵客观必然性(由什么决定的):①生产决定分配,决定分配方式。

②现阶段,我国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然实行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⑴性质:是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⑵基本内容和要求:在经济中,在对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以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⑶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地位。

⑷客观必然性:是由我国的决定的。

①前提:;②物质基础:;③直接原因:。

⑸意义: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从而促进的发展。

②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没否定,体现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⑴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理解)。

⑵按生产要素分配:①原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的制度。

②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和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4.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⑴含义及表现(是什么):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要求保证人们的。

⑵意义(为什么):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实现、。

⑶措施(怎样做):①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重要举措:保证居民收入在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新课标必修1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理解和把握本课内容,必须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入手: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理解该内容应注意:(1)前提和范围──在公有制范围内,非公有制下采取的任何分配方式都不是按劳分配;(2)体现公平──分配的尺度,任何公民都采取同一尺度;(3)承认差异──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另外,要注意:A.我国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

B.我国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我国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2、按劳分配的必然性:(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由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消除了任何人凭借生产资料的占有权来占有他人的劳动产品,过不劳而获生活的可能性。

在公有制下,由于劳动者平等地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因而,使个人消费品能够按照劳动人民的利益以个人提供的劳动为依据进行分配。

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基础。

该点须注意:1、判断一种分配方式是否是按劳分配,首先要看它是否在公有制范围内,在公有制范围内则可能是按劳分配。

在公有制下,存在着按劳分配和非按劳分配两种方式。

公有制下非按劳分配方式有: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如: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所得收入。

(2)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分配方式除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外,还取决于分配的产品数量。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还不可能达到产品极大丰富的程度,还不可能按照劳动者的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所以,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3)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由于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不够发达,生产技术水平还比较低,还存在着旧的社会分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仍然存在。

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向社会提供的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不可能从一种负担变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还有物质利益的要求。

因此在分配个人消费品时承认并反映这种差别,把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和劳动报酬联系起来,才能有效地鼓励劳动者充分运用自己的劳动技能为社会服务,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3、按劳分配的重要性(1)实行按劳分配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2)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实行按劳分配,要求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参加劳动,才能获得收入,是对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按劳分配既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物,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领域的体现。

只有实现了按劳分配,才能体现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才能从经济上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

以上两点,共同构成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在我国,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这就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2、并存之因(1)实现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是由我国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决定了分配方式不能只是按劳分配一种,应当允许存在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也应该允许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3)是由我国现行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较低,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兼顾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各方面的利益,从而调动全社会参与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3、意义(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才能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提高经济效率。

(2)确立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从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3)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力的尊重和对劳动、知识、人权和公德的尊重。

二、我国现行分配方式存在的必要性(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

1、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决定分配,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存在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这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最终原因。

2、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在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因此,按劳分配也必然成为分配方式的主体,但在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着多种非公有制经济,使个人的收入来源多样化。

因而,也就必然会存在多种非按劳分配方式。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确定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原则,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

因此,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实践证明,坚持现行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激发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现行分配制度的重要性=>提示:①按劳分配的重要性(意义)﹢②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略)(三)该问题下必须注意的问题1、公有制下,个人收入的取得可分为按劳分配所得和非按劳分配所得2、生产要素参与收益与两极分化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可以促使效率提高,会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但不会导致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允许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但也会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

按生产要素与收益分配,是依法实施的。

我国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并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并对收入差距过分悬殊进行调节;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使收入差距趋向合法化。

这就有效地防止了两极分化。

由此可见,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不会导致两极分化。

三、兼顾效率与公平(一)效率与公平1、效率(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经济活动是人们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人们总是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果。

(2)与收入的关系: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

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2、公平(1)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

这里所说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

注意:我们所说的公平不是否定差别,不能认为: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

人人平均、不存在差别才是公平。

正确的看法是:公平不在于没有差别,而在于差别是否合理。

如果差别给人以激励,使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又不影响社会稳定,就是公平。

(2)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两者的关系──对立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劳动效率的积极性。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2、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兼顾效率与公平,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兼顾效率与公平,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主是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和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放,取缔非法收入。

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以兼顾各阶层各方面群众的利益,特别是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