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_人家_省略为_人_的现象考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话“人家”省略为“人”的现象考察①

陈满华②

(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本文在考察书面文献和抽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指出,当代北京话存在“人家”省略

为“人”的现象,虽然不是所有北京人的口语中都有这种省略,但这一现象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存在。

“人家”用于泛指、他指和自指时都可以省略为“人”。这一省略现象可以出现在主语、宾语和定语

的位置上,其中在名词性成分前(不带“的”字)直接出现的“人家”省作“人”最自然,而“人家”做定

语带“的”字时,若省略“家”,句子接受度较低。出现在句末的“人家”不能省作“人”。

[关键词]人家;人;省略;口语;出现位置

[中图分类号]H1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7)04-0021-05

零、引言

本文讨论的是代词“人家”,如“人家老李的事,你别管”这句话里的“人家”。名词“人家”,如“村里只有十几户人家”里的“人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在普通话里,代词“人家”是一个轻声词,“家”读轻声。在北京话里,“人家”的“家”也读轻声,而且还有弱化现象。以往已有一些对“人家”一词里“家”的发音弱化的记录,如宋效才、马欣华(1987)、任国庆(1989)、贺阳(1992)、孙德金(1992)等。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话“人家”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省去“家”字。据考察,现有研究北京话的著作尚未探讨过这一现象。不过,我们注意到,《现代汉语八百词》提到了代词“人家”省略为“人”的情况,但只有一句话:“口语中‘人家’可省说成‘人’,但句末的‘人家’不能。”显然,《现代汉语八百词》实际上是把这一现象纳入了普通话。我们认为,这一现象来源于北京话的“人家”省略为“人”。北京话的这一省略现象是一种有趣的口语现象,且有诸多问题值得研究,如这种现象在自然的北京话书面材料中有无记载?记载情况如何?这种现象是否普遍存在于北京人的口语中?有哪些分布规律?我们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上述情况进行初步的考察。

一、书面材料中的记录

据我们观察,在北京话口语里“人家”省作“人”的现象并不罕见,但是在记录北京话的书面材料中却不多见。我们对老舍的《龙须沟》、

《茶馆》和刘心武的《钟鼓楼》进行了考察,结果没有发现“人家”省略为“人”的句例。但是,上世纪90年代播出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人物对话里有大量的“人家”脱落“家”的例子。冯小刚、王朔等的《〈编辑部的故事〉精彩对白欣赏》

①②笔者进行北京话的有关调查时,得到人民大学附中王艳老师、幼儿园李亚南副园长以及北京第一客运公司379车队尚如新女士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笔者也衷心感谢各位接受问卷调查者。

[作者简介]陈满华,男,1963年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方言、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一书忠实地记录了这一现象。我们在此部书中共搜索到“人家”脱落“家”的例句17个,限于篇幅,这里只举几例:

①人牛大姐是怕你失足,上了会子大学,怎么连好赖话都听不出来了?(28页)

②这回跟人警察面前就剩下挨说的份了吧?(32页)

③中国四大菜系人都推出书了,还用咱介绍吗?(56页)

④别拿我爸我妈开涮了,人这儿正愁着呢。(99页)

⑤后来人日本专家给我们解释了。(124页)

此外,我们在《一分钟小说》(李大忠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7)里也发现了1例:

⑥好啊,人心里这样难受,你却在一旁看笑话。(70页)

我们认为以上例①-⑥中的“人”应该解释为“人家”,只不过“家”字在语流中脱落了。据《〈编辑部的故事〉精彩对白欣赏》第2页介绍,参加该剧编写的冯小刚、王朔、赵大年、陈建功都是北京人。他们创作的《编辑部的故事》里的人物对话京味较浓,且口语化程度也比较高。作为一部集体创作的作品,一再出现这种用法,很难解释为口误、笔误或个人口语风格。另外,《一分钟小说》所收的微型小说都发表在《北京晚报》上,编者说“语言多是口语化的,‘京味儿’浓的”。因此,我们可以认定,北京人口语中存在代词“人家”省略为“人”的现象,至少是当代北京话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出现这种情况。

“人家”的使用情况

二、

2.1问卷调查的设计和实施

我们制作了一份调查表。调查表首先简单介绍了《编辑部的故事》中人物对话有时将“人家”省略为“人”的情况,然后设计了三个问题,并提供了备选答案,供被调查者选择:

1.在北京话口语中有这种省略现象吗?

A.有

B.没有

2.如果有,您的口语中出现这种省略现象吗?

A.出现

B.不出现

3.在北京话口语中,下列(破折号后面)句中的省略对不对?

(1)人家大老板可不缺这点钱。———人大老板可不缺这点钱。

A.对

B.错

C.可疑

(2)人家都那样了,你别为难他了。———人都那样了,你别为难他了。

A.对

B.错

C.可疑

(3)这是人家的事儿,咱不管。———这是人的事,咱不管。

A.对

B.错

C.可疑

(4)你别怪人家老外了,他们没听懂。———你别怪人老外了,他们没听懂。

A.对

B.错

C.可疑

(5)你可不要这样说人家。———你可不要这样说人。

A.对

B.错

C.可疑

(6)人家的学习成绩那么好,我可没法比。———人的学习成绩那么好,我可没法比。

A.对

B.错

C.可疑

(7)你把东西快快给人家送回去吧。———你把东西快快给人送回去吧。

A.对

B.错

C.可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