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中西美学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如,除了“比德”式的审美,中国其他重要 的审美方式如“比兴”、“寄托”等,也都是从主 客关系也不是超主客关系来进行审美的。
从《诗经》以来,“比兴”、“寄托”的审美
方式一直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审美方式,它是主体
在客体中寻找和自己的德、言、情、志、意等等的
相似点,然后把它们“寄托”在这些客体上,或者
从客体的某些特点联想到主体的情、志等,从而从
(3)就庄子、禅宗美学的实质来看,他们确实是 讲超越的,但它们不是超越主、客体的关系,而是 在清醒的主客意识中强调超越主体自身的局限和束 缚,去与另一个自然、客体的世界溶化为一体,在 忘却主体中去与客体保持一致而并非超越主、客体。 如果说超越,那他们超越的只是主体自身。
在庄、禅世界里,他们所向往、追求的就是与 外在自然世界的融合,他们设置了一个外在的与人 对立的客体世界,这就是一个“道”的世界,“天” 的世界,“自然”的世界。与这个外在世界对立的 是“人”的世界、“人工”的世界。
一种惯例性的认知:西方的思维方式是主客二 分式的,而中国的思维方式则是主客不分的,是 “天人合一”的。 张岱年:“中国哲学,在根本态度上很不同于 西洋哲学或印度哲学”的地方就在于中国是“天人 合一”的而西方则是主客二分的,“西洋人研究宇 宙,是将宇宙视为外在的而研究之,中国哲人的宇 宙论实乃以不分内外物我天人为其根本见地。” 成中英:西方思想的起点是“主体自我与客观 世界的分离”,它“要求对客观世界有一主客的分 辩;”而中国则不是主客二分的,是“天人合一” 的。
卫贤:《高士图》。你看见“高士”在哪里 了吗?在于山水之间也。
2、中国文论传统与中国美学精神
如果我们从中国古代传统文艺理论来看,虽然 人们习惯于说中国文论是经验式的、散在的,没有 系统的体系的。但它并不是就因此是杂乱无章的, 而是有着潜在的逻辑体系的。一个文学艺术体系大 致包含这样几个要素:作家、作品、读者和世界这 四个要素。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文论大致有下面 这样的几个传统: (1)文艺与作家:言志缘情的 传统; (2)文学作品本身:深于取象的传统; (3)文艺与世界:重气感物的传统;(4)文艺与 读者:知人论世与诗无达诂的传统。
客体来“比兴”主体。这里有一种很自觉的主、客
体意识,它不是超主、客的审美,而是在主、客的
相互交融中的审美。
(2)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 的文艺理论一直就是在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发展 起来的,从来没有从超越主、客体的关系中来谈文 艺创作,一直都是在主、客体的关系中来认识文艺 创作的。 这种主客体关系在中国传统文论里就是“心” 和“物”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古代文论不是 自觉的理论系统,是散在的、经验式的。但它并不 是杂乱无章的,它有着自己内在的和潜在的理论体 系,心、物关系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潜 在体系,心、物关系一直是中国文论的一个核心问 题。
夫人之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 中国人的生存常常是这样很明显的“二元”式 生存,或者悠游于客体或者回归于自我,“达则兼 济、穷则独善”,物我、内外等等,人们常常是对 举的,人们一直都有清醒的物和我,外和内的关系 意识,没有须臾忘记过。只是,中国人在这种主、 客的区分之中永远都在寻找这二者的和谐,因而没 有由此而走向主客的冲突与分裂。
(1)中国传统的审美方式是多样的,除了道家、 禅宗的自然、适性、“逍遥”和“畅神”以外,还 有以孔子、屈原、司马迁等为代表的另一种审美取 向,即所谓的“君子比德”、“发奋著书”的传统。
对于“君子比德”的审美来说,人们是有意识 地在客体那里寻求与主体的精神品德的相似之处, 把主体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与客体的特性联系在一起 来判定一个事物是美还是不美。
(5)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来看,人们很早就已 经有了自觉的物与我之间的对举意识和明确的主客 体之间的辨识。
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 《庄子•达生》 )
诚者非自成己而己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 也,成物,知也。( 《中庸》 )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心之官则思,思则 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理不在人皆在物,人但物中之一物耳。(张载 语)
人们关于物我、主客两个世界的意识却是从始 至终都是鲜明的,他们一直都是在主客的关系中而 没有超越主客的关系来认识世界,他们一直都是在 主客的区分中努力寻求着二者的融合,这就是中国 式的思维方式,中国式的审美方式。 可以说在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里一直都有一个 自觉的主客、物我、内外的二元区分,在这第一步 上与人们常说的西方那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的二 分比起来,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没有超越这种主客 二分,并不是象有些人所说的那样,一开始中国的 思维方式就是主客不分的浑圆的一种综合的思维取 向。
中国的审美不是一开始就是主客不分的或者象 一些人极力主张的那样是超越了主客关系的审美。 中国与西方的不同不在于一个是从主客关系出发而 一个不是从主客观关系出发,中国的审美也是一直 在主客关系中来提出和把握美学问题的。只是在主 客区分后的第二步上,西方由二分而走向二者之间 的绝对分离与分裂,而中国在主客区分后却永远在 寻求这二者之间的合一,是分而不裂。这才是中国 美学区别于西方美学的根本之所在。
(4)从最具中国特色的美学范畴“意境”的思维 取向来看,中国美学也不是一种超主客关系的美学。 自觉地寻找“象”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理念, “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取“象”的好坏决定艺 术的成败。这使中国艺术非常注重“取象”,而 “深于取象”的传统也使中国艺术更加含蓄蕴藉、 “温柔敦厚”。而“取象”的关键是寻找到与主体 意相契合的外在的客体,所以,中国艺术也特别强 调“观物”,以此达到物我的契合。因此,物、我 关系实际上是意境理论中最重要的关系,人们也一 直是在主客的相互契合、交融中来获得美的享受而 不是在超越主客的关系中来审美的。
禅宗的思维取向与庄子美学几乎是一致的。
禅宗讲的“顿悟”、“心传”、“棒喝”、 “不立文字”等等,都是讲主体怎样调整自己、超 越自己从而到达另外一个“禅”的世界。
禅宗确实也是讲超越的,但它主要是强调超越 主体自身而不是超越主客体的关系。因此,在庄禅 的世界里实际上都预设了一个比人世更好的世界, 这是一个高悬的理想,一个不变的客体,人只有超 越主体自身才能进入到这个“客体”里去。
何谓天,何谓人?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 穿牛鼻,是谓人。(庄子《秋水》 ) 庄子的超越是主体对自己的超越,以这种超越 来达到另一个客观世界。庄子是有清醒的主客之分 的,但是他在“分”后却极力寻求一种融合,这种 融合就是超越主体自身而与另一个“天”的世界融 合。“美”就是这种融合,就是这种融合而生的分 不清“天”和“人”的“混沌”世界。
中西美学精神
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呈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取 向,表现出不同的模式。
中国美学的精神,是中国美学的独特思维方式 的产物,中国美学是主客二元区分后的天人合一的 美学。中国文艺理论具有自己独特的传统: 1、言 志缘情地传统;2、深于取象的传统;3、重气感物 的传统;4、知人论世与诗无达诂的传统
西方的美学精神是一种主客二分的分析式的思
维方式,表现出科学知识精神,从西方文论的传统
来看,西方文艺也有自己的传统:1、模仿的传统, 2、激情、天才的传统,3、和谐整一传统;4教益 娱乐传统。而且西方古典和现代美学价值取向呈现 出完全不同的样式,西方美学形态的这种古今演变 对于我们正确把握西方美学精神也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美学精神
1、中国美学的思维方式与中国美学精神 要看中国人的美学精神,首先要看中国美学的 思维方式。中国美学的思维取向并非如人想象的那 样,一开始就是超越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的审 美。实际上中国的审美思维里一直有着一种自觉的 主客之间的二元区分,只是这种二元区分不是西方 式的二元对立、二元分裂,而是区分后又极力寻求 二者之间的合一。因此,可以说,中国美学的思维 方式是一种主客二元区分后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这与传统所认为的中国美学是主客不分的“天人合 一”的说法是不相同的。
主客二分而不分裂的思维方式是中国美学的思 维取向。它不是一种超越主客关系的审美而是一种 一直都在主客关系中的审美。它是一种“天人合一” 的审美,但不是那种主客不分的“天人合一”,而 是主客二分之后的“合一”。 这种审美方式使得中国美学呈现出多样性,既 有一定的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描摹,又特别注意对 人自身情感、精神生活的最大关注,同时又倾心于 人的情感、精神与外在世界的融合无间。这形成了 中国美学精神的三个维度:关注现实世界的纬度、 关注内心精神世界的纬度和关注人的内心精神和外 在世界融合的纬度。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在我即在物,在物即 在我的二而一,一而二的世界,在主体中也象在客 体中,在客体中也象在主体中,因此,人们似乎永 远都是在一个主客不分的世界中,一个似乎永远没 有主客尖锐矛盾的世界中。 中国美学的思维方式其实是一种在主客的区分 中时时寻求主客的统一、交融的思维方式,一种在 主客的关系中寻求着这二者的平衡而并没有超越这 种主客关系的思维方式,一种主客区分而不分裂、 区分而不对立的思维方式。这种审美就把人的生活 世界和外在世界非常圆融地揉合在了一起,使审美 境界、人的生活境界和外在世界交融在一起,亦真 亦幻、难辩难分,形成了一种深远悠长的艺术境界。
中国的这种思维方式认为那个外在的“物”的世 界、“天”的世界和人的世界是一样的,人只需要从 人自身的世界出发,认清了“人道”,就会懂得外在 世界的“天道”,所谓尽心则知性,知性则知天,在 “人道”中就是在“天道”中,人们不需要直接去分 析、研究外在世界,而只需从“我”的世界去通达 “物”的世界。人们承认有外在客体的“天道”,也 有人类社会的“人道”,但是,“天道远,人道迩”, 所以,人们只需体悟“人道”即可。因此,这是一个 在我即在物,在物即在我的二而一,一而二的世界, 在主体中也象在客体中,在客体中也象在主体中。
“感物”是中国艺术审美理论的一个重要传统, 气――物——心——文,这是中国文论创作论的一 个不可分割的逻辑程序。所以中国文论常常心、物 二元对举,比如“乘物游心”、“游目骋怀”、 “应目会心”、“澄怀味象”、“拟容取心”、 “神与物游”、“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外师 造化、中得心源”等等提法,既要求“与心而徘 徊”,又要求“随物以宛转”, 既要求客观所见的 “目”,又要求主观品味的“怀”,既要求主观的 “怀”又要求客观的“象”,等等,这些都是在 “心”、“物”即主客二者之间寻求平衡,是自觉 地在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来认识文艺这种高级审美 现象的。
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粟而 理,知也;坚刚不屈,义也。(荀子《法行》)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岁寒,然后知松 柏之后凋”(孔子《论语》) “岁寒三友” “花中四君子”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橘颂》、《陋室铭》、《爱莲说》……
从“比德”的审美传统来看,只强调中国是一 种超主客的审美是片面的,只强调天人为一是站不 住脚的,中国的审美方式有多种可能性。
wk.baidu.com
把这种思想移植到美学上,便认为这种“天人 合一”是“中华美学之魂”,把中国美学看成是一 种超越主客关系的美学。他们认为在中国美学里, 尽管学派林立,思路各异,“但是强调从超主客关 系出发去提出、把握所有美学问题却是其共同之 处。”而“西方是从主客关系出发来提出、把握所 有美学问题,从而总是追问美的本质以及如何认识 美。” 由此,人们提出西方是“有”的认知而中国是 “无”的智慧,认为中西美学的根本差异就是“主 客二分”与“主客不分”。
从总体上说中国的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的, 但是,这个“天人合一”是怎样的“合一”却需要 再深入研究的。是主客不分的“天人合一”呢还是 也有主客二分之后的“天人合一”呢?这却是一个 不能简单化的大问题。实际上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 不在于一个主客二分,一个主客不分,而在于西方 主客二分之后,主体与客体走向分裂、分离与对立, 而中国在主客二分之后,却一直在寻求这二者融合 因而没有走向对立、对抗与分裂,说中国是“天人 合一”,应该是这个意义上的“合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