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4
《猎人日记》以一个猎人在狩猎时 所写的随笔形式出现的,包括25个 短篇故事。全书在描写乡村山川风 貌、生活习俗、刻画农民形象的同 时,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 慈,实际上丑恶残暴的本性,充满 了对备受欺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 写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良好品德。 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 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 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 放逐。在拘留中他写了著名的反农 奴制的短篇小说《木木》。
Page 10
长篇小说—— 《前夜》
《前夜》中塑造了平 民知识分子“新人”英 沙罗夫的形象,这是一 个有理想,有牺牲精神 的崭新的形象。 作者选用《前夜》这样 一个题名,显示出他对 社会改革进程的敏锐和 准确的把握
Page 11
长篇小说——《父与子》
作品展示的是两种 社会力量即革命民主主 义者同自由主义者,也 就是“父”与“子”之 间的不可调和的冲突和 斗争。前者的代表是巴 扎罗夫,后者的代表是 基尔沙诺夫兄弟,特别 是巴威尔。表现贵族阶 级与平民知识分子的交 锋,最终以贵族阶级的 失败告终。 。
Page 12
为屠格涅夫赢得抒情大师的是他 的中篇小说。代表作: 《木木》(1852年作,1854年 发表) 《阿霞》(1858) 《初恋》(1860) 《多余人日记》(1850),首 创“多余人”一词。
Page 13
……
(1)《猎人笔记》
作为一位卓越的现实主义作 家,屠格涅夫的创作可以说 是从《猎人笔记》开始的。 《猎人笔记》是世界文学史 上描写大自然的杰作。 特点:浓郁的抒情气质;对 俄罗斯自然风光的描写;淡 化的人物和情节。
生平简介
Page 3
基本信息
Page 4
创作概况
(一)30—50年代
1833年屠格涅夫进莫斯科大学学 习,一年后他转入彼得堡大学,1837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毕业于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言专业。 1838年屠格涅夫去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 学,1841年回国。 还是在大学时代,屠格涅夫就开始 了文学创作,比如《斯捷诺》。 1843年,出版了长诗《帕拉莎》。 1847年,在《现代人》杂志上发表 随笔《霍尔与卡里内奇》,这就是后来 结集出版的《猎人笔记》。与此同时, 屠格涅夫还创作了一系列戏剧性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有 《食客》、《乡村一月》
Page 5
(二)50—60年代
从50年代起,屠格涅夫的创作中心 开始转移到小说领域。比如《多余人日 记》、《僻静的角落》、《阿霞》。车 尔尼雪夫斯基称《阿霞》为当时文坛上 的“几乎是唯一的优秀之作”。著名的 还有《罗亭》(1856)和贵族之家 (1859)。
Page 6
(三)60—70年代
60年代初期,屠格涅夫 的创作达到高峰。创作 出《前夜》(1860)和 《父与子》(1862), 另有中篇名作《初恋》。 60年代,他还创作了长 篇小说《烟》(1867)。

Page 7
(四)70—80年代
70年代,屠格涅夫定居法国。这一 时期他创作了一系列的所谓“回忆的中 篇”,如《草原上的李尔王》、《普宁 与巴布宁》和《春潮》等。1887年,屠 格涅夫发表了他的最后一篇小说《处女 地》。
Page 8
《罗亭》塑造了40年代进 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 第三代“多余人”罗 亭的性格特征:言行脱节, 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 侏儒。”罗亭思想敏锐, 语言犀利,而行动滞后
Page 9
长篇小说——《贵族之家》
《贵族之家》中的拉 甫列茨基,是比罗亭 更为不幸的名副其实 的“多余人”。他是 一个正直、善良而又 软弱的人。在思想上, 他没有罗亭的那种敏 锐的激进,但对祖国 和人民的爱还是深厚 的。
Page 15
屠格涅夫于生命最后几年,写作的 83篇散文诗,这是屠格涅夫一生思想情 感和艺术探索的总结。 这些散文诗蕴含了屠格涅夫一生创 作的所有特色:爱国主义情感;民主主 义精神;真挚、善良又忧郁的艺术个性; 简洁、抒情、优美、富有哲理的艺术风 格。
Page 16
艺术特色
屠格涅夫被称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他的小 说语言纯净优美,结构简洁严密,擅长自然风景 描写,常用隐蔽手法描写人物心理。作品充满诗 意的氛围和淡淡的哀愁,给人无尽回味。 (一)用独特的心理刻画展示出他笔下人物的心 路历程。 (二)在对生活细致而精确的写实中弥漫着浓郁 的诗的氛围。 (三)作品简洁情节并不复杂,并发展迅速。 (四)为俄罗斯和欧洲小说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
俄罗斯抒情大师
——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故居
Page 2
生于世袭贵族之家,父亲是骑兵团团长,十 六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屠格涅夫的母亲脾气 很不好,经常打骂自己的孩子。1833年出 进莫斯科大学文学系,一年后转入彼得堡大 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后到德国柏林大学 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与拉丁文。屠格涅夫 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一年,随后转入圣彼得 堡大学学习经典著作,俄国文学和哲学。 1838年前往柏林大学学习黑格尔哲学。在 欧洲屠格涅夫见到了更加现代化的社会制度, 被视为“欧化”的知识分子,主张俄国学习 西方,废除包括农奴制在内的封建制度。从 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在西欧度过, 结交了许多著名作家、艺术家,如左拉、莫 泊桑、都德、龚古尔等。参加了在巴黎举行 的“国际文学大会”,被选为副主席(主席 为维克多· 雨果)。屠格涅夫对俄罗斯文学 和欧洲文学的沟通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 。
Page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