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侠义”精神开题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水浒传》中的“侠义”精神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习中心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2011 年10 月9 日

《水浒传》中的“侠义”精神

一、文献综述

《水浒传》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独具魅力。书中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绿林好汉形象,从,替天行道、疾恶如仇、劫富济贫、匡扶正义等方面,全方位地对好汉们的“侠”行为及精神进行了刻画,以较多的笔墨对梁山好汉的仗义行侠展开描写。

一百单八堪称一个个经典的“侠客”,令人过目难忘。但他们每个人所体现出来的“侠义”精神又各有不同,这也正是《水浒传》的成功之处。

明清两代,一部分人将《水浒传》视作一部“诲盗”、“倡乱”之书,认为《水浒传》写的是“强盗”,这种看法实是把“水浒”英雄“仗义行侠”视作强盗行为了。如明代起北赤子心称“《水浒传》奸盗脱骗,变诈百出,坏人心术”,就是如此。因此,明清两代的官府屡次将《水浒传》列为“禁书”,对民间的私刻私售行为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

然而,《水浒传》并没有因此而退出历史的舞台,因为民众喜爱这类侠客故事,更因为历代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对《水浒传》予以推崇与传播。如明代后期的钟惺就对作品的尚侠思想作了肯定:

汉家擅一代奇绝文字,当最《史记》。一部《史记》中极奇绝者,却不在帝纪、年表、八书、诸传,只在货殖、滑稽、游侠、刺客四作。政惟世先有货殖蠢夫,走死地如骛五什,秦宫夜狗,函谷晓鸡,迁乃提游侠高义,笑杀此辈。……越数百年,乃又劈空有一部《水浒传》传奇,啸傲于浊世云。而《水浒》中极奇绝者,又不在逢人便拜、翘然为梁山泊之主,而在锄奸斩淫,杀人如麻,吐世人不平之气于一百单八人。……余谓《水浒传》明是画出一幅英雄面孔,装成个漆城葬马笑潭,堪与货殖、刺客诸丑世语并垂勿朽也。

在此,钟惺把《水浒》写“侠”行为和精神与《史记》中的“诸丑世语”并提,赞扬其能够不朽。更早的天外都臣《水浒传序》中也有类似的言论,“惟剪贪墨,而不戕善良。诵义负气,百人一心,有侠客之风,无暴客之恶。是亦有足嘉者。”明清两代对《水浒传》之“侠”的认识大多都是这种评点式的,这种评点式文学批评是不可能对作品内蕴进行深入论述的。

近代以来不断有学者关注《水浒传》之“侠”的特征,“鼓吹武德,提振侠风”、“有侠烈之行,忘一身之危,而急人之急”……但这些论述也是评点式的,同样没有做深入的研究。

最近二十年才有学者将《水浒传》列入侠文学并展开研究。罗立群的《中国武侠小说史》认为《水浒传》是“一部中国武侠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陈平原在《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则认为:“一部《水浒传》,起码一半可作武侠小说读。”对好汉们的侠义心肠给予褒扬,并认为《水浒传》以描写游侠行径见长。曹正文《中国侠文化史》认为《水浒传》具备武侠小说的因素,虽不足以称之为武侠小说,但在中国武侠小说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上承《史记·游侠列传》精神、唐传奇的艺术风格,下开清代武侠小说之先声”。王学泰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一书则是从“游民”的角度研究了《水浒传》“游民”的人格楷模——“侠”,将“侠”看成是“游民的结合的核心”。宁稼雨在《<水浒传>与中国绿林文化——兼谈墨家思想对绿林文化的影响》一文中就《水浒传》的绿林文化精神展开探源,将《水浒》的侠义精神引向绿林文化并探源到先秦墨家思想,从文化根源上解释《水浒》的精神。

曹萌《<水浒传>尚侠思想的遗传与变异》一文从《水浒传》所张扬和称赞的内容方面着手,认为作品“带有非常明显的尚侠思想倾向”,同时又认为这种“尚侠”较之前代有了新的变异。陈文新《明清章回小说流派研究》一书将《水浒传》“拟称之为英侠小说”,并从豪侠的特殊人文立场研究作品人物的性格。

此外,还有不少作者就《水浒传》之侠做了个案研究,如陈玉勤《论<水浒传>中鲁智深僧人形象的继承与创新》、郭英德《论宋江形象的人格内蕴》等论文都针对作品的某一个人物开展论述,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总而言之,《水浒传》之“侠”的研究已构成当代“水浒学”的重要内容,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其不足之处就是只有笼统概括的说明或个案的分析而没有全面的探讨,这也就是本文写作的理由和基础。

本文欲对《水浒传》中的“侠义”精神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侠的种类进行划分,分为:江湖侠义、兄弟侠义和舍身侠义,并对其中的典型人物进行分析,以便能通过这些典型人物让人们认识到各种侠义之间的区别,并从整体去了解《水浒传》的“侠义”精神,肯定《水浒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论文提纲

引言

一、“侠”文化的发展及对其概念的界定

(一)“侠”文化发展简述

(二)“侠”概念的界定

二、《水浒传》中的“侠义”精神

(一)《水浒传》中“侠义”精神的体现

1、江湖“侠义”

(1)“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内涵

(2)各个英雄的“侠义”个性·

2、兄弟“侠义”

(1)兄弟“侠义”的界定

(2)最复杂的“兄弟”形象——宋江

3、舍身“侠义”

(1)舍身的内涵·

(2)鲁智深的性情之“真”

三、《水浒传》对后世的意义

结束语

三、参考文献

1、朱一玄刘毓忱:《水浒传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2、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

3、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新世界出版社,2002;

4、曹正文;《中国侠文化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

5、明.施耐庵:《水浒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6、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7、王同舟陈文新:《水浒传:豪侠人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8、汪涌豪:《中国游侠史》,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

9、韩云波:《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重庆出版社,2005;

10、汪涌豪陈广宏:《游侠人格》,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

11、王学泰:《<水浒传>人物论之七:一百零八将中真正的侠客鲁智深》,社会科学论坛,2010(19);

12、曹萌:《<水浒传>尚侠思想的遗传与变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