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引法操作工艺守则
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焊接通用工艺守则一、钢制压力容器焊接通用规程 (84)二、手工电弧焊工艺守则 (90)三、埋弧自动焊通用工艺守则 (93)四、气割通用工艺守则 (98)五、手工碳弧气刨工艺守则 (102)六、产品焊接试板通用工艺守则 (106)七、热交换器管板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110)八、焊接返修通用工艺守则 (113)九、焊缝外观质量检验通用守则 (115)十、手工钨极氩弧焊通用工艺守则 (117)十一、空气等离子切割工艺守则 (122)十二、不锈钢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124)一、钢制压力容器焊接通用规程第一条适用范畴1、本规程适用于我厂焊接的钢制压力容器。
2、本规程规定了碳素钢、一般低合金钢、不锈钢、珠光体耐热钢,焊接工艺要求。
本规程及各类焊接工艺守则均为通用工艺文件,当产品设计与规程有不同要求时,按图纸技术要求和专用焊接工艺文件执行。
3、容器施焊前,应按《容规》和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进行工艺评定,编制焊接工艺规程。
第二条焊工1、钢制压力容器焊接的焊工,必须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进行考试,取得焊工合格证后,才能在有效期间担任合格范畴的焊接工作,并建立焊工技术档案。
2、焊接钢制压力容器的焊工,必须了解所焊产品的钢种、焊接材料、焊接工艺要求及有关技术要求和工艺文件。
3、严格按图纸、工艺文件和技术标准施焊,领用焊接材料时必须严格执行“发放治理制度”规定,严防用错。
4、焊后,焊工应对所有的焊缝进行自检,合格后打上钢印按质量手册“焊缝标记规定”执行。
第三条焊接材料1、压力容器的焊接材料应符合相应的焊材标准,并具有质量合格证明书。
依照质保手册中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焊接材料入库验收、保管、烘干、发放、回收制度。
2、焊接材料的代用手续,经图纸原设计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使用。
3、焊接材料的选用,应依照母材的化学成份,力学性能、焊接性能,焊后是否热处理以及容器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条件综合考虑。
焊接工艺规程
结构焊接工艺1目的为规范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
2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结构焊接工序。
3依据JB/T 6753 493《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焊接结构的一般公差》JB/T9185-1999《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工艺方法》4定义3. 1工艺守则是对我公司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3. 2对企业而言,企业标准时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技术标准的形式可以是标准、规范、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
5职责4. 1工艺部门负责本工艺守则的制定、修订及推行。
4.2钣金车间焊接班组员工负责本工艺守则的实施。
6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图1)7手工电弧焊图17. 1焊接设备电焊机(交、直流)、榔头、扁铲、防护用品、E4303系列焊条、电磨工具等。
7. 2工艺参数7. 2. 1焊接参数:表1表1焊缝焊接厚度焊条直径焊接电流A备注1.5 〜2.0 2.555 〜602.5 〜3.5 3.290 〜1204〜5 3.2100〜1307. 2. 2电弧电压电弧电压主要影响焊缝宽度,电弧电压越高,焊缝就越宽,焊缝厚度和余高减少,飞溅增加,焊缝成形不易控制。
电弧电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弧长度,电弧长,电弧电压就高;电弧短,电弧电压就低。
焊接电弧有长弧与短弧之分,当电弧长度是焊条直径的0.5〜1.0倍时,称为短弧;当电弧长度大于焊条直径时,称为长弧。
一般在焊接过程中,希望电弧长度始终保持一致且尽量使用短弧焊接。
7. 2. 3焊接电弧长度根据焊条型号不同而确定,一般要求电弧长度稳定不变,酸性焊条一般为3〜4mm碱性焊条一般为2〜3mm为宜。
7 . 2. 4焊接速度焊接速度主要取决于焊条的熔化速度和所要求的焊缝尺寸、装配间隙和焊接位置等。
当焊接速度太慢时,焊缝高而宽,外形不整齐,易产生焊瘤等缺陷;当焊接速度太快时,焊缝窄而低,易产生未焊透等缺陷。
在实际操作中,焊工应要把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以确保焊缝质量和外观尺寸满足要求。
完整版通用焊接工艺操作流程
5、关于定位焊:
(1)点焊之前应检查装配质量,对装配不合格的部件不要点焊;
(2)不焊接的地方不能点焊;
(3) 定位焊位置:应避开焊缝拐弯处,且离焊缝端部20mm以上;
(4)焊点长度及间距:10〜20mm间距150〜300mm(可根据具体接头灵活掌握)
(5) 如果点焊是立焊,则焊接方向必须是由下往上焊。
图5不合格的角焊缝
(5)对接焊缝余高的规定见表7(单位:mm):
表7对接焊缝余高的要求
被焊件厚度(较薄件)
焊缝余高R
t<12.7
0WRW2.4
12.7VtW25
0WRW3.2
t>25
0WRW4.0
基本符号1基本符号标在基准线的实线侧时焊缝在接头的箭头侧2基本符号标在基准线的虚线侧时焊缝在接头的非箭头侧3对称焊缝或双面焊缝时可不画虚线基本符号标在基准线的两侧焊缝形状尺寸1焊缝截面尺寸标在基本符号的左侧2焊缝长度尺寸标在基本符号的右侧3坡口角度根部间隙等标在基本符号的上侧或下侧其它相冋焊缝数量符号焊接方法代号及其它要求标在尾部右侧3焊缝尺寸符号4焊缝图形的辅助符号和补充符号口焊接图形号辅助符号1平面符号符号说明焊缝表面要齐平通过打磨或加工焊缝表面凹陷2凹面符号3凸面符号焊缝表面凸起周围焊缝符号表示环绕工件焊一圈三面焊缝符号表示三面有焊缝现场焊接符号表示在装配现场进行焊接注
用于自动焊
手工电弧焊
交流焊机
BX3-500 ZX7-500
:各种钢的焊接
氩弧焊
氩弧焊机
YM-350GE2
:铝合金、不锈钢
直流反接
四、焊前准备:
1、气保焊机:应根据焊丝类别(实芯/药芯)和规格(①1.0、①1.2、①1.6)
工艺管理导则-第5部分:工艺规程设计(gbt-24737.5-)复习课程
工艺管理导贝第5部分:工艺规程设计GB/T 24737.5-20091范围GB/T 24737的本部分规定了工艺规程的类型、文件形式,设计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依据和程序。
本部分适用于一般机械产品工艺规程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473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24735机械制造工艺文件编号方法GB/T 24737.7工艺管理导则第7部分:工艺定额编制3工艺规程的类型专用工艺规程:针对某一个产品或零部件所设计的工艺规程。
1)典型工艺规程:为一组结构特征和工艺特征相似的零部件所设计的通用工艺规程。
2)成组工艺规程:按成组技术原理将零件分类成组,针对每一组零件所设计的通用工艺规程。
4工艺规程的文件形式及其使用范围4.1工艺过程卡:描述零部件加工过程中的工种(或工序)流转顺序,主要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产品。
4.2工艺卡:描述一个工种(或工序)中工步的流转顺序,用于各种批量生产的产品。
4.3工序卡: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和单件、小批量生产中的关键工序。
4.4作业指导书:为确保生产某一过程的质量,对操作者应做的各项活动所作的详细规定。
用于操作内容和要求基本相同的工序(或工位)。
4.5工艺守则:某一专业应共同遵守的通用操作要求。
4.6检验卡:用于关键重要工序检查。
4.7调整卡:用于自动、半自动、弧齿锥齿轮机床、自动生产线等加工。
4.8毛坯图:用于铸、锻件等毛坯的制造。
4.9装配系统图:用于复杂产品的装配,与装配工艺过程卡配合使用。
5设计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5.1工艺规程是直接指导现场生产操作的重要技术文件,应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5.2在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和经验。
上引法操作工艺守则
上引法无氧铜材连铸机组
工艺守则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上引法无氧铜材连铸工艺的材料准备、熔化炉(腔)、中间炉(腔)、保温炉(腔)操作;铸杆、收线、水系统、气源系统控制;安全生产要求及检验规范。
二、原材料、辅助材料技术要求
1.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1)对标准阴极铜技术要求:
由于上引法设备只进行熔化和铸造,因而不能对铜进行精炼,为了保证光亮无氧铜杆的质量,标准阴极铜应符合GB/T467-1997标准。
四、铸杆
1.结晶器准备
1)对新的和使用期超过半个月的结晶器,应进行检查,内管是否变形,密封圈是否已老化,污垢是否已清除,合格后进行水压试验,水压为1Mpa保持20分钟不漏水。1.8~2MPa保持10分钟,允许有轻微渗水。
2)准备装配石墨模时,应把结晶器内螺纹用标准丝锥,对丝牙回一遍,清除垃圾,把检验合格的石墨模,旋入结晶器,端面到位。
7)清灰工具必须涂上涂料,并烘干后使用,以防粘铜或铜液增铁。严禁将潮湿未烘干的工具浸入铜液,以免铜液爆炸,造成事故。
(1)涂料配方
石墨粉:25%~30%
水玻璃:5%
水:适量
(2)涂刷方法
当选用工具预热到150~200℃时将涂料涂刷或喷涂于用工具上,然后放于炉口烘干。
2.保温炉的操作
1)保温炉引杆腔铜液温度控制在:
若铜杆规格稍有改动,引速应作适当调整。
2)经常检查铜杆表面质量,观察结晶器、水套、线圈的进出水温度,及结晶器插入深度,液位跟踪系统工作状况,如遇异常情况,及时排除。
3)浮子要经常检查,随时调整。
五、收线
1.收线时将引锭头头部切除,将铜杆通过限位装置,穿过并夹紧收线导轮,引入收线盘内。
2.铜杆进入收线盘后,由于各铜杆之间有温度差异会产生弯曲,为保持排线整齐,可用木板轻轻拍齐。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资料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2。
1.适用于钢结构的焊接作业。
2.2。
不适用有特殊焊接要求的产品及压力容器等。
3.职责:指导焊接操作者实施焊接作业等工作。
4. 工作流程4。
2。
基本作业:4.2.1。
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作业计划顺序及进度要求进行作业,以满足生产进度的需要.4。
2.2。
阅读图纸及工艺:施焊前焊工应仔细阅读图纸、技术要求及焊接工艺文件,明白焊接符号的涵义。
确定焊接基准和焊接步骤;自下料的要计算下料尺寸及用料规格,参照工艺要求下料。
有半成品分件的要核对材料及尺寸,全部满足合焊图纸要求后再组焊。
4.2。
3。
校准:组焊前校准焊接所需工、量具及平台等。
4。
2。
4。
自检、互检:所有焊接件先行点焊,点焊后都要进行自检、互检,大型、关键件可由检验员配合检验,发现问题须及时调整。
4.2。
5。
首件检验: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
4.2.6。
报检:工件焊接完成后及时报检,操作者需在图纸加工工艺卡片栏及.作业计划上签字。
(外加工件附送货单及自检报告送检)。
5.工艺守则:5。
1。
焊前准备5。
1。
1。
施焊前焊缝区(坡口面、I型接头立面及焊缝两侧)母材表面20~30mm宽范围内的氧化物、油、垢锈等彻底清理干净,呈现均匀的金属光泽。
5.1.2。
检查被焊件焊缝(坡口形式)的组对质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对保证焊接质量进行评估,如有疑义应向有关部门联系,以便采取相应工艺措施。
5。
1.3。
按被焊件相应的焊接工艺要求领取焊接材料,并确认焊接牌号无误.5。
1.4. 检查焊接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各仪表指数是否准确可靠,然后遵照本工艺提供的工艺规范参数预调焊接电流、电压及保护气体流量。
5。
1.5。
合焊前应先行组对点焊,点焊的焊材应与正式施焊焊材相同,点焊长度一般应为10—15mm(可视情况而定),点焊厚度应是焊脚高度的1/2(至少低于焊脚高度)。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1焊接通用工艺1 范围本守则规定焊接加工的工艺规则,适用于本公司焊接加工。
2 焊工2.1焊工必须经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焊工考试按照JG/T5080.2进行。
2.2 焊工必须严格遵守焊接工艺规程,严禁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
3 焊前准备3.1 焊接前应检查并确认焊接设备及辅助工具等处于良好状态。
3.2 焊接工作尽可能在室内进行,当工件表面潮湿或暴露于雨雪条件下,不得进行焊接作业。
3.3 焊条、焊剂和药芯焊丝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干。
低氢焊条在施焊前必须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350~400℃,时间1~2h。
一般在常温下超过4h即重新烘干。
酸性焊条一般可不烘干,但焊接重要结构时经150~200℃烘干1~2h。
3.4焊材的选用3.4.1钢材和焊条的选配3.4.2 焊丝、焊剂的选配3.5 碳素钢板厚大于50mm、低合金钢板厚度大于36mm时,施焊前一般应进行预热至100~150℃,预热区应在焊缝两侧,每侧宽度不应小于焊件厚度的两倍且不小于100mm。
3.6 焊接部位必须进行焊前清理、去除铁锈、油污等杂质,重要部位还要求打磨光洁。
4 焊接4.1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焊接参数进行焊接,不允许超大电流焊接。
4.2 多层焊时,前一层焊道表面必须进行清理,检查、修整,如发现有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必须修整清除后再焊。
4.3 焊后处理4.3.1 焊接结束,焊工应清理焊道表面的熔渣飞溅物,检查焊缝外形尺寸及外观质量。
公司规定要敲钢印的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4.3.2 焊缝缺陷超标允许返修,但返修次数不超过两次。
4.3.3 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及时的报告技术人员,查清原因,订出修补措施方可处理。
4.3.4 对于一些封闭型结构,多焊缝、长焊缝的构件,焊后应进行锤击、振动等方法消除残余应力,产品技术条件中要求热处理的,应采用热处理消除应力。
5各种焊接方法规范5.1 手工电弧焊5.1.1 有焊接工艺的按焊接工艺规定操作。
机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共同守则(5篇)
机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共同守则机床工除遵守本工种,本机床操作规程的同时,必须共同遵守下列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一切机床均须专人专机使用,其他人员使用要经班长和有关领导批准。
2.操作者必须熟悉本机床构造,性能,掌握操作方法,正确使用设备,徒工必须经师傅培养,安全考试合格者。
3.操作前,必须带好规定的防护用品,扎紧袖口,不准系围巾,领带或自制围裙,严禁代手套,女工发辫及男子长发必须扎入工作帽内,不准穿拖鞋,凉鞋或高跟鞋,背心,短裤,不准在车床旁穿,脱衣服。
4.机床外转动部分,应设安全防护装置,机床电机要有牢固的接地线或接零线,照明灯必须使用36伏以下的安全电器。
5.机床运转前,检查机床各部状态是否良好,防护设施有无损坏,按规定注润滑油保养,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正常后,并空车低速试转____分钟方可开始工作。
6.机床在维修排除故障时或清洗换油时必须切断机床总电源,以防事故。
各机床不准超负荷运转(工件超重或刀具卡具超重)以免造成机损伤人。
7.机床导轨面上,禁止放工具及其它物品。
8.磨刀时,先检查砂轮,同时遵守砂轮安全操作规程,并带上防护眼镜再进行操作。
9.严禁在运转中清洗设备,机床应设断屑装置。
11.各类机床,当开正车运转时,不准急速开反车,以免发生事故。
12.凡两人或两人以上同一机台,必须有一人负责安全统一指挥,防止事故发生。
13.机床开动后,人体不准接触运转工件,刀具及转动部分,操作者不准站在正面和切屑正飞出方向。
14.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不得带病凑合使用,必须立即排除后方可运行。
机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共同守则(2)1. 机床工在工作中必须穿戴符合相关安全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具,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面具等。
2. 机床工在操作机床之前,必须对机床进行检查,确保机床正常运行,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固定工件、调整刀具等。
3. 机床工在操作机床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遵循安全操作步骤,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危险操作。
上料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上料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概述上料工是在生产运营环节中承担重要任务的职业,为保障上料工的人身安全和操作顺利进行,制定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本规程旨在规范上料工操作行为,提高工作安全性,防止事故发生。
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进入工作区域前,应穿戴好劳保用品,包括安全鞋、头盔和耳塞等,确保个人安全。
2. 在上料前,需检查上料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相关人员,并等待维修人员确认后方可继续操作。
3. 在上料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a. 确保上料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通道畅通,并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滑倒和意外发生。
b. 严禁使用脏、油污的工具进行操作,以免影响操作安全性。
c. 上料工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顺序进行上料,不得擅自调整生产进度或顺序,以免造成设备故障和人员伤害。
4. 当上料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上料工应迅速停止操作,并切勿擅自进行维修或处理。
应及时报告相关人员,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置。
5. 在上料工作完成后,应注意以下事项:a. 及时清理工作现场,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b. 关闭上料设备电源,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6. 在整个上料过程中,上料工还需要遵守以下操作原则:a. 不得饮酒、吸烟、嚼槟榔等任何影响工作安全的行为。
b. 不得擅自闯入设备内部进行操作或检查,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c. 不得超负荷操作设备,避免因超负荷引发事故。
三、个体防护措施1. 上料工应穿戴好相应的劳保用品,确保个人安全。
具体要求如下:a. 穿戴安全鞋,保护脚部免受外部撞击和压力。
b. 戴好头盔,预防头部受伤。
c. 使用耳塞,防止长时间噪音刺激引起听力损害。
d. 必要时佩戴护目镜或面罩,保护眼部免受破碎物和化学物品的伤害。
e. 操作过程中应使用手套和防护服,防止受到手部和身体的伤害。
2. 上料工应定期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了解最新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事故处置措施1. 发生事故时,上料工应立即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置:a. 确保自身安全无忧,若必要时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各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标准)
河南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工艺守则《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种切削加工应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适用于本企业的切削加工.2.规范引用文件GB4863—85 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JB/T5000.9—1998 切削加工件通用技术要求Q/HMZ104—2001 未注公差Q/LK506-88 工序间余量3。
加工前的准备3。
1 操作者接到加工任务后,首先要检查加工所需的产品图样、工艺规程和有关技术资料是否安全。
3。
2 要看懂、看清、工艺规程、产品图样及其技术要求,有疑问之处应找有关技术人员问清后再进行加工。
3.3 按产品图样和工艺规程复核工件毛坯或半成品是否符合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待问题解决后才能进行加工。
3。
4 按工艺规程要求准备好加工所需的全部工艺装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新夹具、模具等,要先熟悉其使用要求和操作方法。
按加工部位的精度和技术要求正确合理选用通用工具。
3.5 加工所用的工艺装备应放在规定的位置,不得乱放,更不能放在机床导轨上。
3。
6 工艺装备不得随意拆卸和更改。
3。
7 检查加工所用的机床设备,准备好所需的各种附件。
加工前要按规定对机床进行润滑和空运转。
4 刀具与工件的装夹4.1 刀具的装夹4.1.1 在装夹各种刀具前,一定要把刀柄、刀杆、导套等擦拭干净.4。
1.2 刀具装夹后,应用对刀装置或试切等检查其正确性。
4.2 工件的装夹。
4.2.1 在机床工作台上安装夹具时,首先要擦净其定位基面,并要找正其与刀具相对位置.4。
2。
2 工件装夹前应将其定位面、夹紧面及垫铁和夹具的定位夹紧面擦拭干净,并不得有毛刺。
4.2.3 按工艺规程中规定的定位基准夹紧。
若工艺规程中未规定装夹方式,操作者可自行选择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选择定位基准应按以下原则:a.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b.尽可能使各加工面采用同一定位基准;c.毛基准的选择首先考虑加工工艺基准的要求,并应保持加工工件的壁厚均匀;d.粗加工定位基准应尽量选择不加工或加工余量比较小的平整表面,而且只能使用一次;e.精加工工序定位基准应是已加工面;f.选择的定位基准必须使工件定位夹紧方便,加工时稳定可靠.4.2。
机加工工艺守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零部件,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和通用技术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压力容器制造中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工序。
1.3 本守则中引用的法规、标准、守则等如经修改,应以新的版本为准。
2. 引用标准TSG 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压力容器》GB151《管壳式换热器》JB4710《钢制塔式容器》JB4731《钢制卧式容器》HG20584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3. 准备3.1 操作者在进行机械加工前,应认真熟悉各加工零部件的图样及工艺文件要求。
3.2 检查主要受压元件毛坯的材料标记,零件编号是否齐全,是否与工艺制造卡中要求的材料标记、零件编号一致。
3.3检查所加工的零件加工余量或工艺卡头量是否符合加工要求。
3.4 操作者应按照所加工零部件图样,准备好所需工、卡、量具及胎夹具,工、卡、量具及胎夹具按定置管理要求放在规定位置,不得随意乱放,更不允许放在机床导轨上。
3.5操作者应具有使用操作该设备的岗位操作证。
3.6设备润滑应检查符合运行要求4、刀具与工件的装夹4.1刀具的装夹4.1.1在装夹各种刀具前,一定要把刀柄、刀杆、导套等擦拭干净。
4.1.2刀具装夹后,应用对刀装置或试切等方法检查是否正确。
4.2工件的装夹4.2.1在机床上安装工件时,要擦净其定位基准面,并找正与刀具的相对位置。
4.2.2工件装夹前应将定位面、夹紧面、垫铁和夹具定位面擦拭干净,且去除毛刺。
4.2.3按工艺规定的位置选择基准,如工艺中未做规定,按下述原则选择:(1)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2) 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测量基准重合。
(3)尽可能使各加工面采用同一定位基准。
(4)粗加工定位基准应选择不加工或加工余量小的平整平面,而且只能使用一次。
(5)精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应是已加工表面。
4.2.4对无专用夹具的工件,装夹时按以下原则找正:(1)对划线工件应按划线进行找正。
工艺工作制度(5篇)
工艺工作制度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工厂工艺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工厂的工艺管理。
,2、工作内容2.1总则2.1.1工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生产技术准备、材料准备、加工操作、计划调度、质量检验、劳动组织、科学合理安排生产的依据。
认真搞好工艺管理工作是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2.1.2工艺管理工作实行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办法,在技术副厂长直接领导下,技术科组织工艺工作;车间设技术质量副主任,贯彻执行工厂工艺性文件及管理要求;各级工艺管理机构须保持业务工作上的有机联系与相互监察。
2.2各级工艺机构的任务与分工2.2.1技术科2.2.1.1参加产品设计方案的讨论,对新结构产品设计进行工艺性评审,会签产品底图,编制工艺规样/工艺文件和材料消耗定额,设计并验证工艺装备,划分工艺路线,提出重大新产品或系列产品工艺方案。
2.2.1.2做好生产技术服务工作,处理生产过程(包括工装验证〉中发生的工艺技术问题。
2.2.1.3参与产品质量与分析活动,提出质量改进措施,协同车间实施。
2.2.1.4开展新工艺试验研究,引进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设计专用工、夹、模具,工位器具和专用设备。
2.2.1.5编制工厂工艺发展规划,汇总、审批全厂技术改造项目,编制全厂技术改造计划。
2.2.2.1会签有关工艺文件,并组织工人学习、贯彻;总结工人的操作经验,提出修改建议,搞好本车间的技术管理工作。
2.2.2.2做好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准备产品图纸、有关工艺文件和工具,根据需要编制车间的工艺路线卡片及其临时性的工艺文件。
2.2.2.3负责生产现场技术服务工作,解决正常产品超标超差等工艺技术问题;提供简单的工具,工位器具设计。
2.____组织工人学习产品技术条件、工艺守则、质量标准和工艺纪律细则,制订和执行技术培训计划并进行教育与考核。
2.2.2.5定期分析车间产品质量情况,监督工序质控点管理工作,做好质量信息反馈,执行日常工艺纪律检查和生产现场定置管理实施工作,制订车间产品质量升级规划。
工艺管理导则三篇
工艺管理导则三篇篇一:工艺管理导则第1部分: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对象、目的、任务、内容和程序。
本部分适用于机械产品结构工艺性分析与审查。
2术语和定义2.1工艺性审查review of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在产品设计阶段,对产品及其零部件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2.2生产工艺性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in manufacture产品结构的生产工艺性是指其制造的可行性、难易程度与经济性。
2.3使用工艺性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in use产品结构的使用工艺性是指产品的易操作性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维修和保养的可行性、难易程度与经济性。
3审查对象3.1所有新设计的产品和改进设计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均应进行工艺性审查。
3.2外来产品图样,在试生产前须进行工艺性审查。
4审查目的使产品在满足质量和用户要求的前提下符合工艺性要求,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将其制造出来,并降低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劳动条件,减少对操作者的危害,且便于使用和维修。
5工艺性分类、评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和评价形式5.1工艺性分类工艺性分为生产工艺性、使用工艺性两类。
5.2评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评定产品结构工艺性主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a)产品的种类及复杂程度;b)产品产量或生产类型;c)现有的生产、使用、维修、回收条件。
5.3评价形式5.3.1定性评价根据经验概括地对产品结构工艺性给以评价。
5.3.2定量评价根据工艺性主要指标数值进行评价。
6审查指标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主要指标项目见附录A。
7审查内容为了保证所设计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均应进行工艺性审查。
7.1初步设计阶段的审查7.1.1从制造观点分析结构方案的合理性。
7.1.2分析结构的继承性。
7.1.3分析结构的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系列化程度。
通用工艺守则
通用工艺守则1. 工艺纪律1.1 工艺纪律的内容: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操作者应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工艺文件、操作规程,并做到:1.1.1先标记移植后下料,先标记移植后加工,转工序首先确认标记。
1.1.2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负责,不合格零件不流转,不合格半成品不使用,不合格成品不入库,不合格产品不出厂。
1.1.3认真做好受压元件、关键元件和产品试板流转的自检、互检和专检的记录,记录包括:标记、焊工、控伤、检验印记和在流转卡上签名和日期。
1.1.4坚持审核点(R)、停止点(H)无见证确认不进行转工序。
1.1.5遵守设计、工艺更改、材料代用、焊缝返修、不合格品等处置的审批程序。
1.1.6搞好文明生产,防止锈蚀、磕碰、划伤工件表面,保护好密封面,清除焊接飞溅物,不强行组装。
1.2 工艺文件的监督检查1.2.1工艺纪律归口技术部,质控部监督执行,各部门相互配合,对工艺纪律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检查、处理和考核。
1.2.2各责任责任人、工艺员、质检员和生产主管人员都有权督促操作者执行工艺纪律,对违反工艺纪律的现象有权予以制止。
1.2.3生产班组长、检验员应督促工人执行工艺纪律,对违反工艺要求制造的零部件在未处理前有权拒绝检验,不得转入下道工序,并通知车间处理,向质控部汇报,按规定作出处罚。
2. 领料划线2.1 领料2.1.1凭材料领用卡、制造工艺过程及检验卡领料,按规定进行材料标记移植,并在材料领用卡、制造工艺过程卡上记录材料品种、规格、材料标记。
2.1.2检验员应检查材质标识(钢印或油漆)清晰、无误,并复检材料表面质量,尺寸规格合格,材料领用卡、制造工艺过程卡签字确认后,方可投料划线。
2.1.3复检表面质量及规格的要求如下:a)双面锈蚀深度不得大于材料名义厚度的6%且不大于0.25mm;b)表面机械损伤深度不得大于材料名义厚度的5%且不大于2mm;c)非加工板材厚度的允许负偏差C1按表1:表12.2 表面清理及划线位置操作者在划线前应清除附着于材料表面的污物及杂物、锈蚀夹层,并将材料放置在方便操作及能准确划线的位置。
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一、设备操作说明
1.开机前应检查设备电源是否正常,严禁带电操作。
2.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保持与设备的安全距离,严禁非操作人员靠
近设备。
3.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材料使用规范
1.使用前应检查材料的质量、规格、数量等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2.材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潮湿、霉变。
3.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材料,应按照材料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三、加工步骤及方法
1.按照工艺要求,确定加工步骤和方法。
2.加工过程中,应保证工件的位置、角度、尺寸等符合工艺要求。
3.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工件,应采用特殊的加工方法。
四、工艺参数设置
1.根据工艺要求,合理设置工艺参数,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2.参数设置应遵循安全、可靠、高效的原则。
3.在加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工艺参数的变化,及时调整。
五、品质标准与检测
1.品质标准应根据工艺要求和客户要求制定,并严格执行。
2.加工完成后,应对工件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品质标准。
3.对于不合格的工件,应及时处理,防止问题扩大。
六、安全生产提示
1.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防止意外伤害。
2.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维修、保养等危险操作。
3.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或设备,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七、故障处理及保养
1.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停机检查,并按照设备维修手册进行故障排除。
2.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3.对于损坏严重的设备,应及时更换或报废。
上引规程
上引法无氧铜材连铸机组工艺守则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守则规定了上引法无氧铜材连铸工艺的材料准备、熔化炉、保温炉操作;铸杆、收线、水系统控制;安全生产要求及检验规范。
二、各工序及其工艺守则工序工艺守则原料要求1. 电解铜:标准阴极铜应符合GB/T467-1997标准。
Cu+Ag不少于99.95%。
2.铜米:不含氧化物、塑胶、铁、锡、铝等杂质。
3. 回炉杆(丝):必须为本机组生产的废杆(丝),以机械打包形式加入。
4. 木炭:含水量:0.5-1%。
不含硫、铁。
煅烧应充分。
粒度:30-70mm。
分选方法:①将木炭倒入木炭分选桶内利用强磁对木炭进行吸附,剔除强磁上面吸附的杂质。
②用铁叉对木炭进行分选,将分选好了木炭装入烘烤箱内。
③在木炭进入炉台之前,再次用强磁对木炭进行吸附,在确保木炭内无其他异物后,方可将木炭加入炉内。
加料1.在加料前,须将合格的电解铜或回炉料在炉盖上预热十分钟,以除去原料表面的水分,电解铜表面绿色附着物应用砂纸清除。
2.加料时,检查是否存在未熔尽的铜块,如有用木棒轻轻拨动,使之熔尽,然后用加料机构上的电动葫芦把整块电解铜板轻轻放入铜液内,并密切注意铜液温度变化。
3.按生产要求,适当加入铜米和回炉料,若用回炉料需在每次加入电解铜后,待炉温升高后加入回炉料,加入量是此次加入电解铜量的10%~30%,在铜杆质量稳定合格前提下,回炉料可适当增加,但必须及时检测。
4.加料频率以确保铜液液面高度为准,加料时间间隔一致。
少加勤加减少铜液温度的变化。
以加料控制温度,以牵引速度控制液位高度,使加料量与出杆量保持平衡。
熔化炉1.熔化炉铜液表面用烘烤过的木炭覆盖,厚度为80mm~100mm。
炭灰应及时清除。
清灰时,注意扒开未烧枯的木炭,用勺子或铲子将炭灰清除。
将原来的熟炭盖上,再加新炭,避免新炭直接接触铜液或铜液大面积暴露在空气中。
2.清灰工具必须涂上涂料,并烘干后使用,以防粘铜或铜液增铁。
严禁将潮湿未烘干的工具浸入铜液,以免铜液爆炸,造成事故。
上料辅助工的安全作业规定
上料辅助工的安全作业规定上料辅助工是生产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职位之一。
为了保障上料辅助工的安全和健康,以下是上料辅助工的安全作业规定:一、操作规范1. 上料辅助工在进入作业区域前,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工作服、安全鞋等,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2. 在上料作业前,上料辅助工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所有设备正常运行,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3. 根据生产计划和工艺要求,上料辅助工应准确选择和配备所需的原料,并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4. 上料辅助工应根据工艺要求将原料按照正确的比例加入到设备中,避免超量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5. 上料辅助工应确保设备上的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设施完好,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并停止作业。
二、设备操作安全1. 上料辅助工应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并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操作方法。
2. 在上料作业过程中,上料辅助工应准确掌握设备的启停控制和紧急停机按钮的位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3. 在上料作业时,必须保持设备周围的通道畅通,防止堵塞或杂物堆积导致危险。
4. 上料辅助工应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及时添加润滑油或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 在设备需要维修或保养时,上料辅助工应按照规定程序停机,并及时通知相关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三、防护措施1. 上料辅助工需要经常接触各类原料和化学物品,应戴好手套和口罩,以防化学物品对皮肤和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2. 在上料作业时,上料辅助工应避免将手插入设备内部,以免造成手部被夹伤。
3. 对于易挥发物质,上料辅助工应操作在通风良好的区域,并避免与火源接触,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
4. 上料辅助工在作业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摔倒或滑倒的情况,特别是当地面湿滑或有杂物时。
5. 上料辅助工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紧急情况处理1. 在发生设备故障或突发情况时,上料辅助工应迅速报警,并按照紧急处理流程采取相应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引法操作工艺守则培训资料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守则规定了上引法无氧铜材连铸工艺的材料准备、熔化炉(腔)、中间炉(腔)、保温炉(腔)操作;铸杆、收线、水系统、气源系统控制; 安全生产要求及检验规范。
二、原材料、辅助材料技术要求1. 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1) 对标准阴极铜技术要求:由于上引法设备只进行熔化和铸造,因而不能对铜进行精炼,为了保证光亮无氧铜杆的质量,标准阴极铜应符合GB/T467-1997标准。
Cu+Ag不少于99.95。
2) 对光亮废电线电缆、铜米的技术要求:(1)必须光亮,不能有氧化物、塑胶、铁、锡、铝等其它杂质。
(2)光亮废电线电缆必须打包压成块。
2. 对辅助材料的技术要求:1 ) 木炭:作熔化炉或保温炉的液面覆盖之用,要求用优质白木炭(称钢炭、犁炭)其技术要求如下:含水量:0.5,1%其它挥发物:?5% ,不允许含硫、铁以及未锻烧过的木块木炭粒度:30,70mm。
2 ) 石墨鳞片:作保温炉液面覆盖用。
型号:3299粒度要求:32目?1?质量要求:天然石墨鳞片3. 对冷却水水质的要求:冷却水的水质须符合中国国标GB1576-2001工业锅炉用水标准。
悬浮物:mg/L?5总硬度:mmol/L〞?0.03PH (25?) :?7三、连体炉、组合炉的操作1. 熔化炉的操作1) 炉料为合格电解铜及干净、无油腻的本机组生产的回炉铜杆(丝)。
(回炉铜杆、丝须经机械打包压块,块重30kg左右) 2) 将合格的电解铜及回炉铜杆(丝)置炉盖上预热10分钟左右,以去除表面水份,电解铜表面绿色附着物应用铁刷清除。
3) 加料时,打开炉盖检查是否存在未熔尽的铜块,如有用木棒轻轻拨动,使之熔尽,然后用加料机构上的电动葫芦把整块电解铜板轻轻放入铜液内,完全熔化后关闭炉盖,并密切注意大屏幕显示器上的铜液温度变化。
4) 加入电解铜,若用回炉料需在每次加入电解铜后,待炉温升高后加入回炉料,加入量是此次加入电解铜量的10%,30%,在铜杆质量稳定合格前提下,回炉料可适当增加,但必须及时检测。
5) 加料频率以确保铜液液面高度为准,加料时间间隔一致。
少加勤加减少铜液温度的变化。
以加料控制温度,以牵引速度控制液位高度,使加料量与出杆量保持平衡。
6) 熔化炉铜液表面用烘烤过的木炭覆盖,厚度为80mm,100mm。
炭灰应及时清除。
清灰时,注意扒开未烧枯的木炭,用勺子或铲子将炭灰清除。
将原来的熟炭盖上,再加新炭,避免新炭直接接触铜液或铜液大面积暴露在空气中。
〔清灰时间为:每八小时一班制的每班清灰一次;每十二小时一班制的每六小时清灰一次。
用回炉铜杆丝的每四小时清灰一次。
如炉内已没有大于30mm的熟炭时应做到先加炭后清灰。
应避免木炭小于20mm加入炉中。
〕7) 清灰工具必须涂上涂料,并烘干后使用,以防粘铜或铜液增铁。
严禁?2?将潮湿未烘干的工具浸入铜液,以免铜液爆炸,造成事故。
(1) 涂料配方石墨粉: 25%,30%水玻璃: 5%水: 适量(2) 涂刷方法当选用工具预热到150,200?时将涂料涂刷或喷涂于用工具上,然后放于炉口烘干。
2. 保温炉的操作1) 保温炉引杆腔铜液温度控制在:使用进口电解铜(智利、日本、秘鲁、菲律宾)1160,1165?国产电解铜(贵冶、云冶、上冶、哈冶) 1150,1155?国产电解铜(富春江、大冶、金冶) 1145,1150?回炉铜杆丝 1140,1145? 2) 保温炉引杆腔铜液表面用磷片石墨覆盖或用木炭覆盖,用磷片石墨覆盖结晶器周围厚度为80,100mm,碳化硅浮子周围厚度为60,80mm。
生产φ8铜杆以木炭为宜,木炭覆盖结晶器周围厚度为150mm左右,碳化硅浮子周围厚度为60,80mm。
3) 保温炉引杆腔需定期清灰,并检查磷片石墨覆盖情况,表面层发红应及时添加,有块状物,及时清除。
发现木炭覆盖结晶器周围厚度低于150mm左右,碳化硅浮子周围厚度低于60,80mm应及时添加木炭〔约6小时〕,每班清灰一次:每2,4小时搅拌一次。
具体要求参照三、1.6)条及三、1.7)条。
4) 组合炉过渡腔(中间一腔)铜液表面应覆盖木炭,厚度为150mm,并每班清灰一次,每2,4小时搅拌一次。
5) 保温炉、过渡腔每隔2-4小时用木棒把木炭上下搅拌一次。
3. 定期检查炉子电压、电流及铜液温度。
每隔壹小时记录一次,换档时随时记录。
4. 定时检查感应线圈及水套的出水温度,最高温度不大于60?,每隔壹小时记录一次。
?3?5. 定期检查炉壳温度,规定如下:感应器部分,220?炉腔部分,160?6. 在炉台上,始终要避免风扇直接对炉口吹拂。
四、铸杆1. 结晶器准备1) 对新的和使用期超过半个月的结晶器,应进行检查,内管是否变形,密封圈是否已老化,污垢是否已清除,合格后进行水压试验,水压为1Mpa保持20分钟不漏水。
1.8~2MPa保持10分钟,允许有轻微渗水。
2) 准备装配石墨模时,应把结晶器内螺纹用标准丝锥,对丝牙回一遍,清除垃圾,把检验合格的石墨模,旋入结晶器,端面到位。
3) 结晶器头部包上8mm厚硅酸铝纤维毯或隔热套,用玻璃纤维带扎紧,端面垫上一层硅酸铝纤维毯圈,然后装保护套,在石墨模与保护套的缝隙用填料或石棉线填实,以防铜液渗入。
填料配方:耐火粘土95%+水玻璃3%,并和成团。
4) 结晶器上口装上石棉盘根,并用装有引锭头的前半节引棒通过,拧紧压套,引锭头端面距石墨模端面5,10mm。
5) 结晶器进出水管接上,通少量冷却水,检查管路系统是否畅通,然后放在炉口上预热30分钟以上,即可安装使用。
2. 连铸机准备1) 调整液位跟踪系统的位置,保证结晶器安装后石墨模插入液面的深度。
操作时确认铜液液面离保护套上沿距离为30,40mm。
2) 液位跟踪:新炉子使用一个月后,必须将连铸机自动升降功能拆除改为根据浮子杆指示进行手动操作。
3) 热电偶插入前,置于炉盖上烘烤30分钟,正确接补偿导线后,按装于固定架上,调整中心位置后,放入炉腔,停留在覆盖层上面,待温度显示器指示750~800?左右时,热电偶可进入铜液,其插入深度与石墨模头部同一水平面。
热电偶周围覆盖层必须严密。
3. 引杆操作程序1) 结晶器就位,插入铜液,接上后半节引棒,打开气压开关,压紧牵引?4?轮,开始引杆。
2) 调节冷却水量,保证φ8mm结晶器进出水温差保持在6?,8?。
保证φ12.5mm结晶器进出水温差保持在8?,12?。
保证φ17~20mm结晶器进出水温差保持在12?,15?。
若铜杆规格稍有改动,进出水温差应作适当调整。
3) 铜杆引出后,将引棒分节拆下,并通过导轮进入收线系统。
4. 铸杆日常操作1) 铜杆牵引速度:φ8mm铜杆:引速以1600,2800mm/min为宜,其中使用电解铜时引速为2400,2800mm/min;使用废铜丝时,引速为1600,2400mm/min。
φ12.5mm铜杆:引速以600,1300mm/min为宜,其中使用电解铜时引速为1000,1300mm/min;使用废铜丝时,引速为600,1000mm/min。
φ17mm铜杆:引速以400,800mm/min为宜,其中使用电解铜时引速为500,800mm/min;使用废铜丝时,引速为400,700mm/min。
φ20mm铜杆:引速以300,600mm/min为宜,其中使用电解铜时引速为400,500mm/min;使用废铜丝时,引速为300,400mm/min。
若铜杆规格稍有改动,引速应作适当调整。
2) 经常检查铜杆表面质量,观察结晶器、水套、线圈的进出水温度,及结晶器插入深度,液位跟踪系统工作状况,如遇异常情况,及时排除。
3) 浮子要经常检查,随时调整。
五、收线1. 收线时将引锭头头部切除,将铜杆通过限位装置,穿过并夹紧收线导轮,引入收线盘内。
2. 铜杆进入收线盘后,由于各铜杆之间有温度差异会产生弯曲,为保持排线整齐,可用木板轻轻拍齐。
3. 经常注意限位装置工作情况,在限位装置失灵情况下,临时利用收线机上的操作按钮进行人工操作,并及时排除故障。
4. 收线盘装满后,吊出铜杆,挂上产品跟踪卡,标明日期、炉次、生产班组、重量等项。
六、冷却水系统控制?5?1. 冷却水系统供水:φ8mm结晶器水压为0.25,0.35Mpa,2. φ12.5~20mm结晶器水压为0.20,0.25Mpa,水套、线圈为0.18,0.22MPa。
3. 回水池水温用冷却塔调整,进水温度控制在30~35?。
4. 当停电或水泵发生故障,应在一分钟内打开备用水阀门,以保证结晶器及水套和线圈的冷却水不间断。
七、气源系统控制调整各工作点的气压:1. 泵站的气压控制在0.40,0.60MPa。
2. 连铸机引杆压轮气缸的气压控制在0.20,0.25MPa。
3. 收线机牵引压轮气缸的气压控制在0.25,0.30MPa。
4. 收线机转盘动力汽缸的气压控制在0.30,0.35MPa。
八、安全生产1. 操作者应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2. 打开炉盖后不要太靠近炉口,以防一氧化碳气体燃烧时火焰伤人(每次待一氧化碳气体燃烧过后再上去操作)。
3. 每班应经常检查机组设备运行是否安全可靠。
4. 严禁将潮湿未烘干的工具浸入铜液,以免铜水爆炸造成事故。
5. 结晶器安装和取下时,注意防止冷却水进入炉内。
6. 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有关人员及时处理。
九、铜杆性能1. 用标准阴极铜生产的铸杆:3 1) 密度:~8.9kg/dm2) 伸长率: ?35%23) 抗拉强度:?170N/mm24) 软态电阻率:?0.01724Ω?mm/m (加工至φ3mm或φ2.6mm测试)5) 含氧量: ?10PPM2. 用光亮废电线电缆、铜米作原料:1) 铜杆性能好坏,由原料的好坏所决定。
2) 电阻率不保证。
?6?3) 能满足拉线要求。
?7?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仸何激劢人心的事件发生。
4、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
5、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6、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幵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仸务,而激励不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7、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8、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
9、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11、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的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