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血站行业分析报告
血站行业分析报告1. 引言血站是一个关键的医疗机构,负责收集、储存和分发血液及血液制品。
它们的目标是确保患者在需要输血时能够及时获得高质量的血液产品。
本篇报告将对血站行业进行分析,包括行业概况、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2. 血站行业概况血站行业是一个与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的行业。
血站不仅提供输血服务,还为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提供血液样本,用于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
血站通常由政府、红十字会、医院或私营企业运营。
它们需要符合严格的法规和标准,以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质量。
3. 血站行业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超过1.3亿个输血事件发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约有40%的国家仍然无法满足其输血需求。
这表明血站行业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和需求的增长,血站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的数据,全国各级血站每年收集的血液总量逐年增加。
然而,尽管市场规模逐渐增长,血站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血液短缺、血液传染病风险等。
4. 血站行业发展趋势近年来,血站行业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其中最显著的是技术的应用。
现代技术的进步为血站行业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发展趋势:4.1 自动化和数字化随着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血站行业正逐渐实现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
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血液分离和储存过程的效率,减少人为操作的错误。
数字化系统可以提高血液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4.2 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链管理在血站行业中至关重要。
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减少血液浪费,确保血液及时分发到需要的地方。
一些创新的供应链模式已经在一些地区开始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3 研究和发展血站行业与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密切相关。
一些血站将研究和发展作为其战略重点之一。
他们与医学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合作,共同开展研究项目,以提高血液品质和开发新的血液制品。
4.4 资源共享一些地区的血站开始探索资源共享的模式。
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血液制品发展制约因素分析:基础薄弱起步晚
血液制品发展制约因素分析:基础薄弱起步晚血液制品属于生物制品,是以健康人血液为原料,通过采纳生物工程技术或分别纯化技术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类特别制品,是珍贵的人源性生物类药品。
在医疗急救(如创伤失血、烧伤等)、战伤抢救以及某些特定疾病(如血友病等)的预防和治疗上,有着不行替代的作用。
血液制品主要包括人血白蛋白、各类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特别蛋白及因子、纤维蛋白黏合剂等五大类。
血液制品产业学问密集,技术含量高,工艺及质量标准高,多学科高度综合和相互交叉渗透,所需投入高,具有高风险的特性。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血液制品产业的进展,特殊是国家发改委准时依据市场供求状况,调整产品价格,为维护血液制品价值的合理性、市场供应秩序以及保障临床用药平安发挥了乐观的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血液制品德业起步较晚,规模有限,目前仍面临着很多制约进展的困难。
对此,业内人士应仔细讨论,并不断加以解决。
基础薄弱起步晚我国的血液制品德业于上世纪80年月中期渐成规模。
但当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大多为国有事业单位,体制僵化,科研生产资金短缺,在肯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的进展。
国内的血液制品企业由于投资不足,刚起步时存在着设施及工艺相对简陋等问题。
从上世纪90年月起,为防止血液制品传播肝炎、艾滋病,我国有关部门不断吸取发达国家的监管阅历,渐渐加强了对血液制品德业的质量监管。
在此期间,生产企业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更新、升级工艺,并建立起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
可以说,近二十年来血液制品企业始终处于高投入状态。
上世纪80年月中期是我国血液制品量产初期,应用的是比较原始的盐析法工艺;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快国家又引进了利凡诺工艺。
完成此项改造,平均每个企业需投入2000万元左右的人民币,在当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的状况下,此项技改资金几乎完全靠股东的再投资。
在血液制品生产中,我国相关主管部门在1995年正式行文,要求在当年年底前停用全部使用旧工艺生产的血液制品的文号,几乎全部企业都相继在上世纪90年月中期根据GMP要求对厂房设施进行了大改造,每家企业仅这一项改造就需投资约5000万元人民币。
2021年血液制品行业跟踪报告:海外采浆紧张,国内血液制品政策推动集中度提升
短期预测:采浆量影响显现,白蛋白或面临重新洗牌疫情对国内采浆及批签发量影响已显现2020年新冠疫情将成为影响血液制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血液制品价格市场化程度较高,价格波动幅度以及波动时点与供需关系密不可分。
供给端来看,全年采浆量、原料血浆至成品的传导周期、疫情前库存状况、个别品种的进口都会影响供给量。
新冠疫情前,血液制品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
2017年下半年“两票制”公布,血液制品行业进入清理库存的阶段。
政策出台后,中间商加价环节被剔除,各品种血液制品中标价回归本身价值。
同时,渠道商大量甩货,造成市场供给短期过剩,2018年血液制品价格应声下跌。
经历了2018-2019年的去库存过程,2020年新冠疫情前厂家库存已清理完毕,供需回到紧平衡状态。
由于供给量收缩,血液制品价格也略有回升。
各品种血液制品的中标价可以体现此次周期变化。
随着供需逐步恢复平衡,血液制品价格逐渐稳定并呈现回升趋势。
以人血白蛋白为例,2017年平均中标价为412元/瓶(10g),受政策及甩货双重影响,2018年平均中标价降至360元/瓶(10g),降幅达到12.6%。
2019年人血白蛋白去库存进程完成,市场供给不再过剩,平均中标价回升至约400元/瓶(10g)。
绝大多数品种的中标价格变化与人血白蛋白相同,中标价呈现下滑后回升的态势,标志着各品种去库存过程陆续完成,行业供需进入紧平衡的新阶段。
图表1:2017-2020年国内人血白蛋白平均中标价(元人民币/瓶)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图表2:2016-2020年国内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平均中标价(元人民币/瓶)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新冠疫情拖累2020年采浆量。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大量行业造成了冲击,血液制品行业也不例外。
以血液制品产业链为轴,首先受到影响的是采浆活动。
2020年1月-3月,因居家隔离政策,全国单采血浆站作为聚集性公共场所被迫休业,全国第一季度采浆几乎停滞。
2013年血液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血液制品行业分析报告2013年2月目录一、血液制品简介 (4)二、全球血液制品行业概述 (5)1、全球血浆分布----美国贡献主要血浆来源 (5)2、美国血液制品行业分析----市场化机制造就全球领导地位 (7)3、目前全球血液制品行业垄断竞争格局确立 (10)4、案例:行业走向集中过程中,优质企业获超额收益—CS的历史 (11)三、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分析 (13)1、血液制品行业政策沿革 (13)2、行政影响浆站审批进度,浆站数量不多,且分属多个企业 (15)3、分离技术高低影响企业效益 (16)4、血液制品进入医保,最高零售价格有所提升 (17)5、我国血液制品企业盈利结构与国外不同 (18)6、我国血液制品企业间并购在发生,并购估值略高于国外水平 (19)7、总结:供不应求将延续,走向集中仍需时间,期待政策放宽 (20)四、我国未来血液制品行业发展趋势-:供不应求,持续景气 (21)1、血液制品市场增速平稳,国内企业主导 (21)2、供给远未满足需求 (22)3、相比于白蛋白,对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的需求增长会更加明显 (23)4、白蛋白:进口增速大于国产增速,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仍处于景气周期 (25)5、免疫球蛋白市场:潜在需求巨大 (26)6、凝血因子制品市场:供需矛盾激烈 (30)五、我国血液制品重点公司比较 (32)六、行业总体发展趋势 (33)1、发展趋势 (33)2、投资建议 (34)一、血液制品简介血液由血浆(50%)、红细胞(42%)和白细胞及血小板(8%)构成。
其中,血浆以水(90%)和蛋白质(7%)为主,血液制品即指由血浆中蛋白质经分离、提纯制成的蛋白组分,如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各类凝血因子等。
目前对人血浆成份的认识已有200 余种,但常规生产成药品并用于临床的只有20 多种,基本分属三大类,即白蛋白、各种人免疫球蛋白、各类凝血因子。
二、全球血液制品行业概述1、全球血浆分布----美国贡献主要血浆来源美国年采浆能力在1.5-2 万吨之间,约占全球总采浆量约70%,不但能满足本国对血液制品的需求,还有超过50%的血浆以原料血浆或产成品的形式出口到国外。
血液制品行业研究报告
血液制品行业研究报告血液制品行业是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液制品是通过对血液的提取、加工和提纯而得到的治疗血液疾病的产品。
血液制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对于救治重症患者、白血病患者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行业规模、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等角度对血液制品行业进行研究分析。
首先,血液制品行业的规模庞大。
血液制品的生产涉及多个环节:血液供应、采集、检测、加工和销售等。
根据行业调研报告,2019年全球血液制品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美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血液制品市场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负担的增加,中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也呈现增长趋势。
其次,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血液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
同时,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也常常需要使用血液制品,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此外,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血液制品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
再次,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一方面,技术创新不断推动行业进步。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血液制品涌现,如重组因子、重组人血浆等,具备更高的效果和更低的副作用。
另一方面,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国内外许多医药企业纷纷进入血液制品市场,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同时,监管要求也不断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逐渐提高,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综上所述,血液制品行业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负担的增加,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适应市场变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013年血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血制品行业分析报告2013年12月目录一、血制品供给不足,行业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3)1、国内血液制品市场供需失衡 (3)2、卖方市场,价格持续上涨 (3)3、血制品人均消费量较低,产能是主要制约因素 (4)4、2011年贵州浆站关停使得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5)5、卫计委鼓励增设浆站,解决原料瓶颈 (6)二、标杆分析:华兰生物 (7)1、公司基础扎实,发展迅速 (7)(1)管理层控股的民营企业 (7)(2)民营体制,发展迅速 (7)2、血制品行业龙头,浆站拓展能力强 (8)(1)公司浆站资源丰富 (8)(3)河南、重庆两地采浆量具备较大增长潜力 (10)(4)公司是国内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血制品企业 (11)3、疫苗业务发展迅速,拓展单抗产品线 (11)(1)进军疫苗,开辟新的成长点 (11)(2)借助甲流机遇,疫苗业务爆发式增长 (12)(3)疫苗产品线不断丰富,期待海外出口 (13)(3)进军单抗领域,拓展业务蓝海 (14)(4)股权激励有利于长期发展 (14)4、盈利预测 (15)一、血制品供给不足,行业具备较大成长空间1、国内血液制品市场供需失衡目前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全国理论血浆需求量为8,000 吨,而2012年我国总体采浆量不足4,000 吨,供需失衡的状况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持续。
人血白蛋白和体外重组凝血VIII 因子能够通过海外进口来弥补供需失衡,但静丙无法进口。
目前我国进口人血白蛋白比例已经超过40%,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单靠进口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血白蛋白的供应问题。
2、卖方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目前国内血液制品供不应求,因此产品定价属于卖方市场,价格持续上涨。
大部分血液制品属于医保产品,其终端价格被发改委管制,在市场推动下,发改委的最高零售限价持续上调。
即便如此,终端市场患者仍然是“一药难求”。
在供需平衡短期难以改善的背景下,血液制品卖方市场的格局仍将持续。
2014年血液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血液制品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月目录一、中国血液制品行业供不应求 (3)1、中国血液制品行业正处于行业恢复期 (3)2、我国血浆投放量远不能满足需求,行业处于高度景气 (4)3、中国血液制品产业链特征:供不应求 (5)4、我国血液制品提取率有很大提升空间 (6)二、拥有产品线和浆站资源的行业龙头企业将胜出 (7)1、产品线比较 (7)2、浆站资源比较 (8)三、相关上市公司简况 (11)1、华兰生物 (11)2、上海莱士 (12)3、博雅生物 (13)四、风险因素 (14)一、中国血液制品行业供不应求1、中国血液制品行业正处于行业恢复期我国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从一开始混乱无序的“血浆经济”,发展到后期公共安全问题(艾滋病的爆发),再发展到近些年来行业受政府严格的监管。
回顾1978年-2011年政策颁布历程,也就是血液制品行业萌生-兴盛-混乱无序-整顿-行业集中度提高-行业恢复的发展历程。
2、我国血浆投放量远不能满足需求,行业处于高度景气从投浆量看,2000年血浆产量为2500吨,2006年血浆产量达到历史高位4687吨。
受检验检疫政策影响,以及国家多年来对单采血浆站不断进行整顿,2008年血浆产量仅为2500吨。
2009年以来血浆产量开始逐步恢复,2010年血浆产量为4180吨,2011年贵州关停多家血浆站对行业血浆产量有一定影响,2011年全国采浆量估计为3800吨左右。
2007-2010年国内采浆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1.54%,我们假设“十二五”期间我国血浆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2%左右,预计2015年我国血浆产量为6000吨左右。
从销售收入上看,2001年我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21亿,2010年我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72亿左右,年复合增长率为13.11%,假定2011-2015年我国血液制品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13%,则2015年我国血液制品规模为133亿元左右。
2012年血液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2年血液制品行业分析报告2012年2月目录一、血液制品概况 (4)二、行业监管体制和主要行业政策 (6)1、行业主管部门 (6)2、主要法律法规 (6)(1)产品进口及外商投资政策 (6)(2)血液制品原料血浆采集管理制度 (8)(3)血液制品生产管理制度 (13)(4)血液制品销售管理制度 (16)3、主要产业政策 (17)三、血液制品行业发展概况 (20)1、国际市场发展情况 (20)(1)国际市场概况 (20)(2)国际市场容量 (21)(3)国际市场产品销售结构 (22)(4)国际市场展望 (22)2、国内市场发展情况 (23)(1)国内市场概况 (23)(2)国内市场容量 (24)(3)国内市场消费结构 (26)(4)国内市场展望 (26)四、行业竞争状况 (33)1、行业竞争格局 (33)(1)行业来自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不大 (33)(2)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血液制品企业的竞争力主要由血浆资源拥有量决定 (34)(3)长远看血液制品企业的竞争力主要看血浆综合利用和研发销售能力 (35)(4)国内血液制品企业竞争概况 (35)2、市场化程度 (36)3、行业内主要企业 (36)(1)国外主要企业 (36)(2)国内主要企业 (37)4、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38)(1)政策壁垒 (38)(2)浆源壁垒 (38)(3)技术和质量控制能力壁垒 (39)5、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39)五、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39)1、有利因素 (39)(1)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39)(2)产品的安全性不断提高 (40)(3)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 (41)(4)单采血浆站的改制理顺了产业的上下游关系 (41)2、不利因素 (42)(1)原料血浆的供应规模受到限制并且价格呈上升趋势 (42)(2)用药习惯的不利影响 (42)六、行业的基本特征 (43)1、行业的现有技术水平 (43)2、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 (43)3、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44)4、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45)七、行业与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45)一、血液制品概况人体血液主要由血浆(50%)、红细胞(42%)、白细胞和血小板(8%)三大部分组成,其中血浆组成部分包括水(90%)、蛋白质(7%)、糖类电解质(3%)。
2013年血液制品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3年血液制品行业发展分析报告目录一、需缺口巨大,行业持续景气 (3)1、因子极度紧缺,市场提升空间大 (3)2、白蛋白进口增速较快 (5)3、潜在市场提升空间较大 (6)二、重因素促进血液制品需求提升 (6)1、覆盖范围扩大释放医疗需求 (6)2、老龄化为血液制品行业带来扩容空间 (7)3、可支配收入增加促进医药需求增长 (7)三、壁垒促进行业的持续景气 (8)目前我国国家确定的定点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共32家,其中处于正常生产阶段的企业还不到25 家。
年处理血浆量在100吨以上的仅十余家。
根据MRB机构的统计显示,全球原来最早的血液制品行业有102家企业,随着世界范围内陆续发生血液制品安全事件后,各国政府加强了监管,加上企业的兼并重组行动目前全球仅剩下不到20家企业(不含中国),而且CSL贝林、百特、拜耳、基立福、奥克特珐玛等几家大型企业的产品就占了血液制品市场份额的80%-85%。
一、需缺口巨大,行业持续景气1、因子极度紧缺,市场提升空间大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达程度、科技研发实力不同,血液制品的消费量及消费结构也各不相同。
目前国际上凝血因子的消费量占血液制品总量的50%,人血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各占25%左右;而我国人血白蛋白的消费量占血液制品总量的50%,免疫球蛋白占42%左右,凝血因子的消费量只占血液制品消费总量的8%左右。
凝血因子是一组参与凝血过程的蛋白质组分,人类凝血因子共有13种,用罗马数字Ⅰ~ⅩⅢ编号。
因子XIII以后被发现的凝血因子,经过多年验证,认为对于凝血功能,无决定性的影响,不再列入凝血因子的编号。
血友病是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分为血友病A(又称甲型血友病)、血友病B(又称乙型血友病)。
甲型血友病是凝血因子Ⅷ缺乏所导致的出血性疾病,约占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的85%。
据欧美各国统计,甲型血友病的发病率约为5~10/10万人,由此推算我国血友病患者约为10万人左右。
按照世界血友病联盟的数据,一个国家的凝血因子总用量除以人口总数,得到的数值就可以反映血友病患者受到治疗的程度。
中国输血行业发展报告(2020年)
中国输血行业发展报告(xx)中国输血协会理事长、上海市血液中心党委书记朱永明2日表示,我国输血行业发展迅速、取得显著成绩,但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以及血液供应能力略有不足的特征。
2日,我国第一部关于采供血和输血服务行业的蓝皮书《中国输血行业发展报告(xx)》发布,由53位行业专家和学者参与撰写,系统分析总结了输血行业的现状、特点、问题、趋势,梳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采供血发展历程。
报告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输血法规体系基本完善;临床用血100%公民自愿无偿献血;无偿献血量不断上升,采血量自1998年495万单位增长至xx年2220万单位;xx年实现了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已下降到极低水平;临床合理用血水平较大程度提高。
同时,我国输血行业在血液供应与需求方面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特征。
血液供应能力增长的速度仍略低于血液需求增长速度,进一步增强血液供应能力仍是我国输血行业未来需重点关注的方向。
报告还指出,自“十二五”以来,国内血液制品行业无论是原料血浆采集量,还是血液制品产量、品种均逐年增长,但距离满足临床需求仍有相当差距。
据悉,“十二五”期间,全国原料血浆采集量有较大提升,xx 年全国采浆量接近600万升,较xx年增长了约12%;在册供浆员数量明显增长,超过了200万人。
随着采浆量的提升,我国血液制品产量也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批签发量从xx年587余万瓶增长至xx年857余万瓶,国产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从xx 年约2000万瓶增长至xx年的3000余万瓶。
然而,我国血液制品仍然供不应求,进口人血白蛋白比例已从xx年的40%增长至xx年约60%,虽然增长趋势放缓,但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加大,若采浆量得不到较大提升,市场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我国血液制品结构仍以白蛋白为主,存在品种单一、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全国30余家血液制品企业能够生产人纤维蛋白原、三种特免球蛋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凝血因子Ⅷ的企业不足10家,尤其凝血因子类产品是血友病患者的救命药,常处于短缺状态。
2023年血液制品行业现状分析与前景研究报告
《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
明确生物制品批签发责任、批签发程序等细 节
《关于全面加强全省单采血浆站管理工
作的通知》
重新强调《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单采血浆站管 理办法》等文件,所属单采血浆站在3年内未能达到 年采集量不少于30吨要求的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不得 新增设置单采血浆站,强调采集、生产过程的规范性 。
02
血液制品行业现状分析
产业链下游
血液制品产业链下游概述
血液制品行业下游企业市场空间广阔、销售范围广、用户分散、单批数量少、 销售单价高等特点。随着全球范围内生物医药行业研究的深入及产业化程度的 提升,中国行业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应用领域持续增加,个性化、高端化的 产品将逐渐获得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行业现状
采浆量增速放缓
从2011年开始,我国陆续颁布相关政策,提升中国的采浆量水平。2011年,国家 卫生部提出了“倍增”计划,即要在未来的五年之间内,将中国的采浆总量提升一倍。在“ 倍增”计划的推动下,各地区一方面兴建血站及单采血浆站,2011到2016年,全国的单 采血浆站数量从146个增加至226个,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
采浆量增速放缓,缺口长存
在血液制品行业,血浆的采收成本大体相同,影响成 本的核心在于医药企业从人体血浆中分离并提取血制 品原材料的技术水平。对于相同数量的血浆,企业从 中提取产品种类越多,血浆综合利用率越低,其单位 成本越低。目前,国际领先的血制品生产企业已可以 分离出超过24种类别的产品,一般性企业也可以生产 超过15类产品。相比之下,中国企业最多可以生产13 种类别的产品,而大多数企业可生产产品的种类还在 10种以下,血浆综合利用率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 国血制品企业已着手加大技术投入,以提高血浆利用 率,优化产品结构。例如,天坛生物实现了利用层析 工艺生产静丙,博雅生物着力研发投入于各类人免疫 球蛋白,卫光生物完成纤维蛋白原的申报等。未来, 各公司研发进程的逐渐推进,产品有望不久落地,将 会显著提升中国血液制品企业的经营效率,其行业规 模也将实现跨越性的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国际视野:中国血制品行业激流勇进 (5)
一、血液制品最大特点:人源性 (5)
二、国内血液制品市场规模可观,CAGR=23.2% (7)
三、国际血液制品供需相对平衡,采浆增速不断下滑 (7)
四、国内血液制品市场供不应求,行业企业曲折前行 (8)
五、国外回收血浆,国内关山难越 (9)
六、全球血制品资源地域分布严重不均 (12)
第二节国内视野:浆站资源竞争加剧,量的增长是主旋律 (18)
一、血制品产业链条明晰,浆站资源为王 (18)
二、拥有浆站资源的行业龙头企业将胜出 (20)
第三节国内视野:价格管制放开,近两年提价幅度基本确认 (21)
一、国内视野:近两年提价幅度基本确认 (21)
二、人血白蛋白供应持续增长、国产后劲十足 (22)
三、凝血因子:患者群体特殊,大幅上涨仍有压力 (24)
四、人纤维蛋白原:小品种,高增长 (25)
五、静丙供求紧张,国内外价差较大,长远看是提价动力 (26)
六、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供应稳定,涨幅有限 (29)
七、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发展受限,批签发下降 (29)
第四节国内视野:技术创新是长远之计 (31)
一、国内产品线基本定型,血浆综合利用度低 (31)
二、重组血液制品是今后发展方向 (32)
第五节重点公司分析 (33)
图表目录
图表1:血液构成图示 (5)
图表2:全球血液制品市场规模及其增速情况 (6)
图表3:中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及其增速情况 (7)
图表4:2005-2013年欧洲PPTA成员企业采浆量及其增速 (7)
图表5:2000-2015年国内采浆量及其增速 (8)
图表6:美国历年献浆人次(单位:万人次) (9)
图表7:北美血液制品行业投浆量情况(单位:吨) (10)
图表8:欧洲血液制品行业投浆量情况(单位:吨) (10)
图表9:美国单采血浆站数目(单位:个) (11)
图表10:中国单采血浆站数目(单位:个) (12)
图表11:全球投浆量地域分布 (12)
图表12:全球血浆蛋白市场地域分布 (13)
图表13:全球血液制品行业竞争态势(按2012年销售额) (14)
图表14:中国血液制品行业竞争态势(按2015年采浆量) (14)
图表15:欧美血液制品市场销售构成 (15)
图表16:中国血液制品市场销售构成 (16)
图表17:全球范围内白蛋白、八因子、静丙对血浆的需求量及其相对变化(单位:百万升) (16)
图表18:中国血液制品产业链 (18)
图表19:主要企业的单采血浆站数目对比(单位:个) (18)
图表20:中国人血白蛋白及进口部分市场规模变化情况(单位:百万元) (21)
图表21:国产及进口人血白蛋白占比变动情况 (22)
图表22:中国人血白蛋白市场份额(按2014年度收益计) (22)
图表23:2010-2015年城市样本医院人白销售增长情况 (23)
图表24:中美每百万人口FⅧ使用量 (24)
图表25:2011-2015年凝血因子批签发情况 (24)
图表26:2010-2015年城市样本医院FⅧ销售额增长情况 (25)
图表27:2011-2015年人纤维蛋白原批签发情况 (26)
图表28:国内外IVIG售价对比(美元/克) (26)
图表29:不同国家平均每百万人口IVIG使用量 (27)
图表30:2011-2015年静丙批签发情况 (27)
图表31:2010-2014年城市样本医院IVIG销售情况 (28)
图表32:2011-2015年破免批签发情况 (29)
图表33:2011-2015年狂免批签发情况 (29)
图表34:2011-2015年乙免批签发情况 (30)
图表35:国内外血液制品行业主流生产工艺 (32)
表格目录
表格1:血液制品分类及功能主治 (5)
表格2:中美血液制品相关监管要求及采浆情况对比 (17)
表格3:2012年以来部分上市公司增设浆站的情况 (19)
表格4:2007-2015年血液制品并购事件汇总 (20)
表格5:国内血制品企业的采浆量情况(2015年) (20)
表格6:部分血液制品企业销售规模、毛利率和上市产品数比较 (31)
表格7:国内重组凝血因子类产品注册申报情况 (32)
第一节国际视野:中国血制品行业激流勇进
一、血液制品最大特点:人源性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对血液制品的定义为:由健康人的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分离,提纯或者由重组DNA 技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或血细胞组分制品,如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天然或重组的)、细胞浓缩物等,用于诊疗、治疗或被动免疫预防。
血液制品是唯一一种只能从人身体组织提取的药品,由于血液各蛋白成分结构复杂,很难在合适的成本下进行体外合成。
图表1:血液构成图示
资料来源:科学新闻,百度百科,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血液制品临床应用广泛
表格1:血液制品分类及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