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欣赏——从古诗词浅谈三国之诸葛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古诗词浅谈三国之诸葛亮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从古诗词数三国风流人物,最琅琅上口的恐怕就是诸葛孔明了。历代君臣、诗词大家乃至街头巷口的普通百姓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将他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以笔墨或口头形式流芳至今。鲁迅先生曾评论《三国演义》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的确,《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但是,就他的人物形象而言,其在历史上的榜样影响着实巨大。此处,仅就几首古诗词浅谈诸葛孔明这一风流人物,抒发自己的几点见解。

五古·读诸葛武侯传书

唐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在那个群雄争霸的时代,滚滚硝烟掩不住诸葛孔明的才华,他是历史中的一个奇葩,就如孔明灯般能够在漆黑的夜里散发光华。“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是怎样的默契促就鱼与水的相栖,又是怎样的睿智指点风起云涌的政局!所以刘备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临终托孤时还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又是怎样的信任,打破了刘备君君臣臣的封建君臣观念!无疑,孔明的忠与义使得他与刘备的关系更像建立在管仲和鲍叔牙深厚友谊基础上的君臣,在史上留下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笔。由此也可见他不贪权势的一面:他位极人臣,却不追求个人权势,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努役。以他的才能智慧和崇高威望,拿掉昏聩无能缺德无才的阿斗,自己称王称帝,可以说上合天理,下顺民心;但是,他对后主坚持执君臣之礼,决不摆相父架子,在一系列问题上都是以礼规劝、得后主同意才进行的。试问,这样一位礼、义、仁、智、信五德兼具的忠臣怎能不受后人推崇?

五绝·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隆中

宋苏轼

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

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

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

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

空馀蜿蜒迹,使我寒涕垂。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如此短

小精悍的诗句却恰如其分得传达了杜、苏两位诗人对孔明的高度尊崇。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提及此,脑海中不免浮现他手持孔雀羽毛扇,遥指千军阵的气势恢宏,是怎样的运筹练就了他的镇静自若,又是怎样的功绩成就了这位卧龙先生的美名!当然,此时不得不提及隆中对与八阵图。隆中对将27岁的孔明的远见卓识与雄才壮志展现地淋漓尽致,八阵图把出山后的孔明的军事才能发挥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奇境界。北宋苏辙在《八阵碛》中说:“遥指如布棋,就视不知处。”“奈何长蛇形,千古竟不悟。惟余桓元子,久视不能去。”西晋永兴年间,镇南将军刘弘至诸葛亮曾隐居过的隆中,瞻仰诸葛亮故居,恭恭敬敬地为诸葛亮立碑,碑文中云:“……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异世通梦,恨不同生。推子八阵,不亚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认为就诸葛亮所创的“八阵图”来说,其军事才华不亚于孙武、吴起。确实,他推演确定的八阵图,使中国传统军事阵法达到了最高峰;他发明的木牛流马,是当时军队后勤供给最先进的运输工具;他“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是当时最具杀伤力的远程武器,他的这些发明创造同样是当时无人匹敌的。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做为蜀国两朝名相,他的政治才能、他的忠、他的义无不倾诉着他的卓越。森。森柏木荫蔽,映阶碧草陪衬,隔叶黄鹂好音,无不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遥想当年刘备三顾茅庐,频频咨以天下大计,他为先主开创基业,又为后主匡济救危,献出老臣的一腔忠诚。自其智识才能,见出其匡时雄略;从其勤勉忠诚,见出其报国之忱。身处一人之

下、万人之上,他严于律己,街亭之役,马谡违节,造成败局,但他主动承担责任:“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而且,他知人善任,广招俊才,从蜀汉大业出发,以宽广的胸怀,纯正的心灵,选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他取士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对那引起忠于蜀汉政权,又有真正才学的人,他不讲门第、资历,破格用人,大胆地授以要职,委以重任。何祗原为蜀郡太守杨洪手下的一个书佐小

吏,杨洪亦是犍为郡太守李严之功曹小吏,何、杨都先后被诸葛亮擢为太守与李严同列。因此事他被誉为“是以西士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也。”另外,轻徭薄赋等一系列政策造就了蜀国一时的政治清明,民风颇佳。这样的一位仁相,秉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其辞世后,又怎能不使人热泪满襟!

水镜先生说:“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但他说的重点仍在诸葛亮。诸葛亮高于庞统之处,不单在智谋才华,更重要的还在于品德胸怀。庞统心怀私念,妒忌孔明,骄兵轻放,急于求成,铸成大错,终身抱憾。诸葛亮无私无畏,谦虚谨慎,深思熟虑,卓识远见,善于博采众长,融化于胆识之中。他多次表白:“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在《与杜微书》中说:“猥以空虚,统领贵州,德薄任重,惨惨忧虑。”在《又教与军师名史与参军掾属》中称:“任重才轻,故多阙漏。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功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以谏止;虽资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子始终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为孔明喝彩,为他的忠义礼智,为他的淡泊明志,虽然最终他隆中拟定三足鼎立后再一统天下的壮志随他在五丈原与世长辞,但他的明智、美德、良行流芳千秋万载。最终以一网友诗词简述孔明生平:玄德三次顾茅庐,欲请孔明下山助。诸葛为诚所感动,欣欣微笑回刘备。拿起孔雀羽毛扇,带着计策与谋略。远离清闲小茅屋,进入红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