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反应在药物合成的应用综述
多肽药物设计与合成技术研究综述
多肽药物设计与合成技术研究综述多肽药物是一类由2-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生物分子。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多肽药物设计与合成技术一直是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
本文将综述多肽药物设计与合成技术的最新进展,并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类讨论。
一、多肽药物设计方法多肽药物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目标疾病,并选择适合的药物靶点。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设计多肽药物。
例如,通过对靶点的结构进行分析和模拟,可以设计出具有高度结构选择性的多肽药物。
此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对已知结构和活性的多肽进行系统的结构优化和修饰,以提高其药物性能。
二、多肽药物合成技术多肽药物合成技术是多肽药物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传统的多肽合成方法包括固相合成和液相合成。
固相合成是一种从C端向N端逐渐延伸的合成方法,可以实现高效的合成和大规模生产。
而液相合成则是采用溶液相反应的方式,通常用于合成较短的多肽。
近年来,随着化学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多肽药物的合成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例如,采用手性小分子催化剂可以实现手性多肽的选择性合成。
此外,还可以利用氯氣硼氢化钠(NaBH3CNCl)或氰硼酸钠(NaBCN)等还原剂,实现选择性反应和高产率的多肽合成。
三、多肽药物的修饰技术多肽药物的修饰技术是提高药物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多肽的修饰,可以改变其生物利用度、稳定性和靶向性等性质。
例如,可以对多肽进行PEGylation修饰,将聚乙二醇(PEG)基团引入多肽分子中,从而提高其溶解度、稳定性和血液半衰期。
另一种常用的多肽修饰技术是引入非天然氨基酸。
非天然氨基酸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功能,可以改变多肽的结构和活性。
通过引入非天然氨基酸,可以提高多肽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靶向性,同时还可以拓宽多肽药物的结构和应用范围。
四、多肽药物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多肽药物在药物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多肽药物在肿瘤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研究人员通过设计和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肽,可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
原料药生产中应用连续流动化学的质量考量
原料药[即活性药物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API)] 供应是确保广大患者药品可及性的前提,在集采背景下尤为重要。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制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1年11月初颁布了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原料药生产技术的创新升级朝着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已是必然的趋势[1]。
连续流动化学是一种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应用微通道反应、固定床、连续搅拌釜等微反应器实现连续生产,具有本质安全、可迅速扩大产能的特点,是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等四部委重点推荐的绿色制药技术[2],也是保证原料药供应链安全的关键技术。
连续流技术在大化工领域已大规模使用,体现出许多明显的优势,但该技术在原料药生产中的应用进展缓慢,尤其是多步整合连续生产的原料药品种更少,近年来只有1 个品种在FDA 获批[3]。
FDA 药品评价和研究中心原主任WOODCOCK 认为连续制造技术应用的主要障碍是进入的成本较高和审评周期长[4]。
为了帮助制药公司了解连续制造的监管考虑和设施检查、增强投资信心,FDA于2019 年发布了《工业连续制造的质量考量》草案[5],并征求意见,但该指南只针对小分子药物的口服制剂。
2021年,人用药品技术要求国际协调理事会(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Harmonis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ICH) 终于发布了首个涉及原料药连续制造的监管文件Q13[6],即《原料药和制剂的连续制造》,囊括了原料药和制剂的连续制造,为连续制造提供了研究指南。
ICH Q13 草案对连续制造及其批次进行了定义,指导控制策略建立,讨论了工艺确证和工艺变更的研究方法。
该指南草案结合实际提出了对连续制造产品的监管考量,并且在附件中以案例的形式帮助申请者理解,撰写水平较高且不教条。
Gewald反应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Gewald反应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张豹子;刘洋;王凌【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年(卷),期】2012(037)008【摘要】2-氨基噻吩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抗生素的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Gewald反应是一种合成2-氨基噻吩类化合物的常见方法,该反应的试剂易得、条件温和、适用范围广泛.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Gewald反应的机理、研究发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Gewald reaction is a general method to synthesize 2-aminothiophenes which is an important pharmaceutical intermediate for synthesis of antibiotics. The reaction was widely utilized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due to its unique merits including common reagent involved,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pplied, and so on.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Gewald reaction via summarizing the literatures on such topic published in recent years.【总页数】8页(P579-586)【作者】张豹子;刘洋;王凌【作者单位】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上海200020;武警总院药剂科,北京100039;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学系,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4.5【相关文献】1.微生物转化反应在有机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J], 赵梅红2.微生物转化反应在有机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J], 赵梅红3.乌尔曼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J], 陈安洁4.微波技术在药物合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Ⅰ.环缩合反应初探 [J], 郑时龙;尤庆祥;李麟;孙嫚;江汉保5.微波技术在药物合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Ⅱ.无溶剂条件下酚羟基的甲基化反应[J], 郑时龙;尤庆祥;袁玲;李举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连续聚合反应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连续聚合反应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连续聚合反应器是一种在化学工业和研究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反应器。
它具有连续、高效、可控的特点,被广泛用于聚合反应的过程中。
与传统的批量聚合反应器相比,连续聚合反应器具有许多优势。
在连续聚合反应器中,原料通过连续流动的方式输入,反应产物也通过连续的方式输出。
这种流动式的操作方式使得反应更加均匀,能够有效地控制反应的温度、压力和物料的混合程度。
此外,由于反应物料的连续供应,连续聚合反应器具有较高的反应速度和产能,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连续聚合反应器在聚合反应过程中还具有很好的控制性能。
通过合理设计反应器的结构和控制参数,可以实现对反应速率和产物分布的精确控制。
同时,连续聚合反应器还能够方便地与其他单元操作进行集成,实现多步反应的一体化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反应的效率和产物质量。
由于连续聚合反应器具有以上种种优势,因此在聚合反应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连续聚合反应器可以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合物和纳米材料,以满足各种领域的需求,如塑料制品、涂料、医用材料等。
此外,连续聚合反应器还可以应用于制备有机化合物和药物等领域,为实现高效、低成本的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总之,连续聚合反应器是一种具有连续、高效、可控等优势的反应器。
它在化学工业和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并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高效、环保工艺的需求不断增加,连续聚合反应器必将在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该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方便读者了解文章的组织和主要论点。
具体如下所示:第2部分正文将主要介绍连续聚合反应器的定义、原理、优点和应用。
在2.1节中,将详细介绍连续聚合反应器的定义和原理,包括其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特点。
2.2节将重点讨论连续聚合反应器的优点和应用领域。
通过分析其在化工生产、药物合成和材料制备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展示连续聚合反应器在提高反应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废物排放等方面的显著优势。
恶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综述
恶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综述硝基恶唑化合物是合成其他恶唑类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
其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亲电取代反应:通过亲电取代反应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使硝基取代恶唑环上的氢原子,生成硝基恶唑化合物。
2.胺硝化反应:通过胺与硝酸反应得到硝胺,进一步与酸性条件下的1,3-二卤代丙烷反应,生成硝基恶唑化合物。
3.氮负离子的捕捉:氮负离子可以通过一系列反应重新捕捉成硝基恶唑化合物。
这些方法在合成硝基恶唑类化合物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氨基恶唑化合物是合成恶唑类药物的重要终末产物。
其常见的合成方法有以下几种:1.亲核取代反应: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将一些活泼的化合物与羰基恶唑进行反应得到氨基恶唑化合物。
2.亲核取代与缩合反应:将缩合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结合起来,通过缩合反应与亲核基团的连接得到氨基恶唑化合物。
3.胺与酮的烷基化:通过胺与酮的烷基化反应,生成氨基恶唑化合物。
这些方法在合成氨基恶唑类化合物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芳香恶唑化合物的合成较为复杂,常见的合成方法有以下几种:1.环化反应:通过环化反应,将合适的化合物转化为芳香恶唑。
2.取代反应:通过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将芳烃中的氢原子被取代成恶唑环上的官能团,生成芳香恶唑化合物。
3.氧化反应:通过氧化反应将芳烃或其它化合物氧化成芳香恶唑。
这些方法在合成芳香恶唑类化合物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总之,恶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多样,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不同的合成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恶唑类化合物。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合成方法,可以有效合成出具有多样活性的恶唑类化合物,为药物和农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合成手段。
盐酸倍他司汀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综述
盐酸倍他司汀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综述【摘要】盐酸倍他司汀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其合成具有一定挑战性。
本文对盐酸倍他司汀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进行了综述。
首先介绍了两条合成路线,分别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
接着详细介绍了关键中间体一和关键中间体二的合成方法。
最后总结了盐酸倍他司汀的合成方法,提出了综合利用各种合成方法以提高合成效率的建议,并指出未来可以进一步改进合成路线,提高合成效率。
本文深入分析了盐酸倍他司汀的合成过程,为该药物的生产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盐酸倍他司汀、关键中间体、合成路线、合成方法、挑战性、合成效率、改进、综述1. 引言1.1 盐酸倍他司汀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综述盐酸倍他司汀(Citalopram hydrobromide)是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盐酸倍他司汀的合成路线多样,通常包括几个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步骤。
这些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直接影响到盐酸倍他司汀的总产率和纯度,因此对于合成工艺的研究至关重要。
在合成盐酸倍他司汀的过程中,合成路线的设计和优化是关键的步骤。
不同的合成路线可能会影响合成效率、产率和成本,因此需要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
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也是影响合成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通过优化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来提高合成路线的效率和稳定性。
综合利用各种合成方法,可以高效合成盐酸倍他司汀并提高合成效率。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改进合成路线,提高合成效率,降低成本,为盐酸倍他司汀的生产和应用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盐酸倍他司汀的合成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研究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更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2. 正文2.1 合成路线一合成路线一是盐酸倍他司汀的一种重要合成路径。
该合成路线的关键步骤包括:Step 1: 分子间环氧化反应通过将适当的醇和氯乙醛混合反应,得到分子间环氧化反应的中间体。
该反应通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生成环氧化合物。
多组分反应药物合成作业
多组分反应:药物合成作业要求:阅读最近5年内参考英文文献20-30篇以上。
若文献不够,可以宽限到10年。
中文综述性文章可以查,参考,但是不能引用,除非是科研原创性论文。
最好查阅原文。
目录多组分反应:药物合成作业 (1)1.Asinger反应 (3)2.Betti反应 (4)3.Bucherer–Bergs反应 (5)4.Debus–Radziszewski咪唑合成 (6)5.Gewald反应(Gewald reaction) (7)6.Hantzsch吡咯合成 (8)7.Hantzsch吡啶合成 (9)8. Kabachnik–Fields反应 (9)9Pauson–Khand反应 (9)10Petasis反应 (9)11 Povarov反应: Povarov Reaction:intramolecular Hetero– Diels Alder Reaction (9)12 Passerini反应 (9)13Ugi反应 (9)14多布纳反应 (9)15帕瑟里尼反应 (9)16斯特雷克氨基酸合成 (9)17曼尼希反应 (9)18.比吉内利反应Biginelli 反应(1891年) (10)19. 端炔/醛/仲胺MCR合成炔丙基胺 (10)20端炔/多聚甲醛/仲胺MCR合成吲哚衍生物 (10)21利用靛红代替芳香醛参与多组分反应 (11)22三组分反应 (11)23四组分反应 (11)24五组分反应 (11)25 Sakurai-Prins-Ritter 多组分26. 三唑之间发生的多组分反应27. 靛红参与的多组分反应在螺杂环28. 酰氨基酰胺的四组分反应多组分反应(Multi-Components Reaction,MCR)是指3个或3个以上的起始原料进入反应, 用一锅煮的方法最终生成一个终产物, 在终产物结构中含有所有原料的片段的合成方法. 由于多组分反应可以快速地合成大量具有结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化合物和建立相应的化合物库, 多组分反应现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化学的许多研究领域, 如: 新药物开发、高活性天然产物全合成等. 同时, 多组分反应产率较高、对环境污染小、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实现自动化, 近来受到化学家的广泛关注。
酶催化的立体选择性反应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综述与专论酶催化的立体选择性反应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王峥,周伟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200437)摘要:酶催化的立体选择性反应是当今手性药物合成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按化学反应类型综述了酶催化的水解、酰化、还原、氧化和还原氨化这5种反应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重点强调立体选择性。
关键词:酶催化;手性药物;合成;应用;综述中图分类号:R4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55(2006)07-0498-07酶催化的立体选择性反应是当今手性药物合成研究的热点之一,与经典的有机合成相比,酶催化的反应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好,可避免因反应条件苛刻而导致的消旋化、异构化及重排等副反应[1 ]。
三废污染较少,被称为绿色化学。
此外,作为反应催化剂的酶可循环使用。
目前,工业用酶大部分来自微生物,少数来自植物和动物,也可通过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大规模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
本文通过酶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综述其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重点强调其立体选择性。
1 水解反应水解反应在酶催化手性合成中应用最为广泛,酯、环氧化物等可通过酶的立体选择性水解、分离得到光学纯的单一异构体。
此类反应一般在水中进行,有时也加入有机溶剂以增加底物的溶解度,溶媒的水分子参与反应。
1.1 阿巴卡韦的合成阿巴卡韦(abacavir,1)是由GlaxoSmithKline 公司研发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临床上用于治疗HIV 感染。
1 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有4 个立体异构体,其中(1S,4R)- 型为药用,有多种合成途径[2]。
用环戊二烯和乙醛酸经Diels-Alder 加成和酰化反应主要得一对对映体(1R,4S,5R)和(1S,4R,5S)-4-endo-4- 丁酰氧基-2- 氧杂双环[3.3.0]辛-7- 烯-3- 酮(4a 和4b),脂肪酶Amano PS 能选择性水解4a 得(1R, 4S,5R)- (-)-4-endo-4- 羟基-2- 氧杂双环[3.3.0]辛-7- 烯-3- 酮( 3 a ) [ 3 ] ,而4b 不被水解。
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医药行业的应用综述
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医药行业的应用综述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医药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药物输送、组织工程、医疗器械及医用材料等方面。
以下是对其应用的综述:1. 药物输送系统:合成高分子材料在药物输送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聚乳酸酮(PLGA)等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被用于制备微球、纳米颗粒和聚合物药物探针,用于控制释放药物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此外,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如热敏性聚合物和pH响应性聚合物,可用于制备温度和pH敏感的药物输送系统,以实现药物的定向输送和释放。
2. 组织工程:合成高分子材料可用于组织工程中的细胞培养、生物支架和生物打印等方面。
例如,聚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乳酸酮(PLGA)等材料可用于制备支架,用于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
此外,一些仿生合成高分子材料,如皮肤组织工程中使用的可生长多孔聚己内酯(PCL)和人工血管中使用的聚乳酸(PLA),可为细胞提供适当的生理环境,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3. 医疗器械:合成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医疗器械的制造和功能改进。
例如,聚碳酸酯(PC)和聚甲醛(POM)等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制造外科手术器械和医用器械。
聚硬脂酸甘油酯(PHG)和聚己内酯(PCL)等高分子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于微创手术中的可降解缝合线和骨修复材料。
4. 医用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制备各种医用材料,如人工器官、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关节和牙科材料等。
例如,聚乳酸(PLA)和聚己内酯(PCL)等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制造可植入式人工关节和骨修复材料。
聚乳酸酮(PLGA)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等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制备可植入式人工耳蜗和人工心脏瓣膜。
综上所述,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医药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提供各种功能的药物输送系统、组织工程材料、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连续流动化学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连续流化学反应是这十年中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而在实验中这项技术可以增加反应的安全性、传热传质的速度以及加快自动化程度和在线监测以及纯化的多种优点。
所以被广泛地应用开来。
本文综述了一些近年来连续流动化学技术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进一步说明了它的优点和重要意义,也展示了连续流动化学技术在药物合成中的广阔前景。
一、布洛芬的全合成布洛芬是世界卫生组织、美国FDA共同推荐的儿童退烧药,是被广泛使用的抗炎药。
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
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稍逊于乙酰水杨酸和保泰松。
适用于治疗轻到中度的偏头痛发作期、偏头痛的预防、慢性发作性偏侧头痛、奋力性和月经性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和神经炎等。
反应方程式:二、格列卫(Gleevec)的合成(mun. 2010, 46, 2450)通用名:甲磺酸伊马替尼(印度natco公司生产的叫veenat。
俗称:印度格列卫)。
是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一线用药。
反应方程式三、青蒿素的全合成(Angew.Chem.Int.Ed.2012,51,1706)青蒿素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尤其是对于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
抗疟疾作用机理主要在于在治疗疟疾的过程通过青蒿素活化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疟原蛋白结合,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系结构,使其泡膜、核膜以及质膜均遭到破坏,线粒体肿胀,内外膜脱落,从而对疟原虫的细胞结构及其功能造成破坏。
四、卢非酰胺的合成(Organic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 2014 , 18 (11),1567-1570)瑞士诺华公司开发的卢非酰胺(rufinamide,商品名为Banzel)于2008年11月获得FDA批准在美国上市,用于癫痫Lennox-Gastaut 综合征(LGS)的辅助治疗。
连续流反应技术在药物分子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roki-Heck(烯烃)和 Negishi(有机锌)的偶联反应。另外,
已有报道利用流动化学固-液反应合成不稳定或有毒的
药物中间体。
Alcázar 组报道了利用 SiliaCat-DPP-Pd 材料作为高
[18]
效的钯催化剂,该催化剂中钯的附着较好不易脱附 。
代初流动化学技术概念首次提出以来,其以与传统的间
歇式反应(Batch Reaction)不同的反应器结构和反应模
文章编号:
1008-553X(2020)05-0011-04
应类型从反应物相态可以分为气-液反应、固-液反应、
气-液-固反应、液-液反应、液-液-固反应。
1.1 气-液反应
药物合成中传统的气-液反应通常效率较低,这主
摘要:流动化学技术具有高传热与传质效率、高反应安全性、短反应时间以及可精准控制反应参数等优点而在药物合成中具有重要潜
力。分别从流动化学中气-液反应、固-液反应、气-液-固反应、液-液反应、液-液-固反应体系在药物合成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
今后流动化学技术在药物合成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流动化学; 药物分子; 合成; 研究进展
在优化的条件下,实现了有机硼衍生物与芳基氯化物和
芳基三氟甲磺酸酯合成二芳基化合物。值得注意的是,
在 0.15 M 的底物浓度与 60℃的反应温度下,仅停留 5
min 就可以实现转化,研究表明,钯催化剂在 8 h 的连续
反应中转化率和选择性没有下降,在得到的反应混合物
中仅发现了 30×10-9 钯的残留,这充分显示了钯负载催
利用流动化学进行一氧化碳钯催化羰基化反应。其中,
Gewald反应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摘 要 :2氨 基 噻 吩 类 化 合 物 是一 类 重 要 的 医 药 中 间体 ,在 抗 生 素 的 合 成 中有 广 泛 的应 用 。Ge l反 应 是 一 种 合 成 2氨 基 噻 一 wa d .
吩类 化合物 的常见方法 ,该反应的试剂易得 、条件温和 、适用范 围广泛 。本文 结合近年来 国内外文献对Ge ad w l反应的机理 、研
p a m a e t a tr d a e f rs n h sso n i itc . h e ci n wa d l t i e h r c u i a d s y h r c u i li e me i t o y t e i f t o is T e r a t swi ey u i z d i p a ma e t l n u t c n a b o l n c i r
着 2氨 基 噻 吩 类 化 合 物 的用 途 越 来 越 广 泛 ,越 来 越 一
多 的药 物化 学 家们 关注 G wa 反应 的发 展[。 e l d z - 1 Ge l反 应 的类 型 wad Ge l反 应主 要 有3 反应 类 电子 的基 团如 : 甲酯 、 乙酯 、 与
等 为 溶 剂 ,整个 反应 体 系 在 5  ̄ 应【6 0C反 ] _,生成 2 氨 一 基 噻吩 类化 合物 3图 1。 ( ) 第 ̄ Ge l反应 类 型 的反应 底 物 包 括 :醛 、 wad 酮 或者 1 . , 二羰 基 化合 物4 活泼 的氰 基 化合 物2 氰 3 与 如
A me oie ocsB in 0 9 3 D p r n f iiaP a ayadP a c d ns ain r dP l re, e ig 10 3 ; e at t ncl h r c n hr yA miirt , cF j 0 me o Cl m ma t o Wet hn co l f hr c , i unUnvri , hn d 1 0 1 s C iaSh o o P amay Sc a iesy C eg u6 0 4 ) h t
手性叔丁基亚磺酰胺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化学药物合成中的应用价值
也使得成本不会过高。
非对称氧化反应以低催化量的Schiff 碱-钒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反应完成后需要先进行蒸馏处理,将其中的构性转换副产物去除掉,再进行胺基锂亲和取代反应。
在亲和取代反应完成后,需要将粗产物重新结晶才能够得到最终的叔丁基亚磺酰胺。
这两个反应的总产率约为70%。
采用非对称选择性氧化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过去存在的两相体系内无法扩大生产的问题。
另外,通过采用缓慢滴加双氧水的方法对合成方案进行改进后,能够有效地解决反应过程中由于发热而引发的局部稳定过高的情况,同时也能够避免发生催化剂中毒等问题,使得反应的实用性提高。
另外,由于该反应能够将叔丁基二硫醚转化为氧化物,这样就缩减了氧化物纯化处理这一步骤。
目前该方案也是手性叔丁基亚磺酰胺合成的首选方案,多被用于工业生产中。
1.2 手性辅助物参与的非对称选择性合成对于手性亚砜的合成,科研人员已经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通过不断的改良,终于发现了由手性亚砜转化为手性亚磺酰胺的技术,其中还包括了对于光学纯叔丁基亚磺酰胺合成方法。
手性辅助物选择双丙酮-d-葡萄糖,采用化合物诱导合成技术,可制成手性叔丁基亚磺酰胺,并能达到光学纯度。
随后相关研究以茚醇作为手性辅助位,在碱性条件下与1,3,5-三甲基苯基磺酰氯发生反应,得到了叔丁基亚磺酰胺,接着该研究进一步提出,以去甲麻黄碱作为手性辅助物,经过合成制得R-叔丁基亚磺酰胺,该方法制备出的光学纯R-叔丁基亚磺酰胺的总产率能够达到85%左右。
2 手性叔丁基亚磺酰胺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在很多化学药物的合成中,自手性叔丁基亚磺酰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手性胺类药物的合成开拓了新的途径。
2.1 抗帕金森病药物雷沙吉兰雷沙吉兰(rasagiline)是第二代选择性单胺氧化酶-B 抑制0 引言目前临床中很多常用的化学合成类药物在制备过程中都需要用到手性胺功能团,因此手性胺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1]。
手性叔丁基亚磺酰胺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新型医药中间体,也是大部分手性胺类药物和中间体合成过程中关键的手性源,手性叔丁基亚磺酰胺在应用过程中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优势:(1)极易与常用的各类醛类或者酮类物质反应,形成亚胺;(2)由于其本身具有良好的活化作用,生成的亚胺类产物具有着极强的亲电性,能够诱导出较高的非对称选择性;(3)在加成产物过程中,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且对于反应过程中的强碱以及过渡金属等也有着良好的耐受性;(4)在酸性条件下,其能够很容易被脱去,反应得到盐酸盐再进行纯化处理后,收率极高;(5)成本低廉;(6)底物使用范围较为广泛。
合成生物技术综述
合成生物技术综述1.引言1.1 概述合成生物技术是一种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领域,它融合了生物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术。
通过对生物体的基因组进行编辑、设计和合成,合成生物技术的目标是创造新的生物体、改造现有生物体的特性,并开发出可应用于医药、农业、能源等领域的生物材料和生物产物。
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源于遗传工程和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
传统遗传工程主要利用外源基因的导入和转基因技术来实现对生物体性状的改变,而合成生物技术则能够更加精确地编辑和设计基因组,从根本上改变生物体的功能和性质。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的出现,更是大大提升了合成生物技术的研究速度和效率。
合成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
在医药领域,合成生物技术可以用于合成新型药物、生产生物疫苗、开发基因治疗等。
在农业领域,合成生物技术可以应用于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甚至实现以微生物为基础的精准农业。
此外,合成生物技术还能被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包括生物降解技术、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尽管合成生物技术在上述领域中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其中之一是生物安全性问题,即修改生物体基因组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影响。
另外,合成生物技术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如何合理规范其研究和应用,保证科技的发展与人类和环境的安全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和面对的问题。
综上所述,合成生物技术是一门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领域,它以生物学为基础,借助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技术手段,探索并实现对生物体的精确调控和改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它有望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进步。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整篇文章的框架和各个部分的简要介绍。
可以按照以下内容来编写:文章结构本篇长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合成生物技术的背景和意义,并对本文的内容做出介绍。
连续反应 工作原理
连续反应工作原理
连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经过连续加入反应容器中,然后经过不间断地进行反应,最终得到产物。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反应容器:首先需要一个能够容纳反应物和产物的容器,通常选择密封的反应釜或管道。
2. 反应物的持续供给:反应物需要连续地添加到反应容器中。
这可以通过恒流泵或其他供给装置来实现,以保持反应物的持续流动。
3. 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在反应容器中会发生化学反应。
根据反应类型的不同,可能需要提供适当的温度、压力或其他条件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4. 反应物的混合:在连续反应中,反应物通常在反应容器中持续混合。
这可以通过搅拌器、涡轮或其他混合装置来实现,以确保反应物充分接触和反应。
5. 产物的收集:产物会在反应容器中不断积累。
在连续反应中,通常会设置一个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和分离产物。
6. 废气处理:在某些连续反应中,会产生废气。
为了保护环境和安全,需要对废气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净化。
通过上述工作原理,连续反应可以实现对反应物的连续供给和
产物的连续收集,从而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纯度。
这种反应方式通常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连续化工过程中。
青蒿素的合成与应用研究综述
青蒿素的合成与应用研究综述1.引言青蒿素(Artemisinin)是一种从青蒿(Artemisia annua)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抗疟疾活性。
它以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优异的药理特性在医药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青蒿素的合成方法及其在药物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2.青蒿素的合成2.1 生物合成青蒿素作为一种自然产物,其生物合成机制备受关注。
在青蒿植物中,青蒿素的合成主要通过青蒿素合成酶(Artemisinin Biosynthesis Enzyme)催化一系列反应而完成。
近年来,通过对青蒿素合成途径的研究,人们对青蒿素的生物合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2 化学合成除了生物合成外,人工合成也是青蒿素的重要合成途径。
在化学合成领域,不断有新的工艺和方法被开发出来,使得青蒿素的合成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其中,以鲁特维(Lourteig)法和威廉森(Williamson)合成法为代表的合成方法成为了青蒿素的主要制备途径。
3.青蒿素的应用3.1 抗疟疾活性作为一种天然的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和其衍生物展现出了广谱和强效的抗疟疾活性。
青蒿素通过与疟原虫的铁离子相互作用,抑制其生命周期,进而消除感染。
该药物对于疟疾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抗癌活性除了抗疟疾作用外,青蒿素也显示出潜在的抗癌活性。
研究表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肿瘤细胞中可以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这些发现为青蒿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3.3 其他应用除了抗疟疾和抗癌活性外,青蒿素还具有抗病毒、抗寄生虫、抗菌和抗炎等作用。
它在临床医学中也被应用于治疗其他疾病,例如肝炎、天花等,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方向。
4.青蒿素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青蒿素作为一种天然药物,具有许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其化学结构复杂,合成难度较高。
其次,由于广泛的使用,青蒿素抗药性的出现令人担忧。
生物药学论文综述(2)
生物药学论文综述(2)生物药学论文篇3浅谈生物制药技术摘要:现代生物制药技术是一项与制药产业结合极为密切的高新技术,不断为医药行业提供新产品、新剂型,为制药界开创一条崭新之路,正在改变生物制药业的面貌,为解决人类医药难题提供最有希望的途径。
文章分析了几项生物制药技术,并对生物制药的展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一、生物制药技术简介1。
基因工程技术:激素和许多活性因子是调节人体生理代谢与机能的重要物质,其活性强,临床疗效明显,但这些物质自然界甚为稀少,从人体及动物中提取难度大,来源有限,无法满足临床需要,而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却为临床提供了这类廉价、高效的药品。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激素类药物,一般从动物中提取,其资源缺乏,价格昂贵,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人或动物胰岛素合成基因分离后移植到微生物细胞中,并实现基因表达,这样用基因工程手段得到基因重组微生物被称为基因工程菌,利用基因工程菌在200L发酵灌中产生10克胰岛素相当于450千克胰脏中提取的产量。
人生长激素(简称HGH)是脑下垂体前叶分泌的由191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类激素,分子量为22000D。
以前,人生长激素只能从人脑垂体前叶中分离纯化,应用深受限制,而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动物细胞工艺可得到,并且与人生长激素相同,临床用于治疗垂体前叶HGH分泌障碍引起的侏儒症,促进烧伤及骨折等创伤性组织的恢复,也用于改善老年性肾萎缩的症状及治疗胃溃疡。
2. 酶及细胞固定化技术:微生物转化及酶催化工艺早已在制药工业中广泛应用。
酶与固定化技术结合弥补酶的不足,在制药界取得显著发展,如用大肠杆菌酞化酶生产6一APA、犁头霉素生产氢化可的松、乳酸菌转化蔗糖制备右旋糖醉等。
原西德BeohringerNannhein公司在青霉素酞化酶固定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他们用聚丙酞胺凝胶包埋法制成微型小球状固定化酶已投人生产,其表面活性为100一150U/g,1kg固定化酶可生产500kg6一APA,能连续反应300次,他们用第二代工程菌的固定化酶转化率达到85%一90%,反应次数达900次,有人用固定化后活力可维持100天以上,固定化细胞、特别微生物细胞在抗生素、激素、氨基酸等药物的合成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药物合成综述
药物合成综述【前言】药物合成技术是在有机化学的理论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手段,深入细致地研究药物合成的基本反应和方法。
药物合成技术是以有机合成药物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任务是研究药物合成反应的机制、反应物结构、反应条件与反应方向和反应产物之间的关系,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试剂特点,应用范围与限制等;探讨药物合成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性质以及各基本反应之间的关系。
本课程是制药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主要学习药物合成中常用的有机合成反应及所采取的技术方法。
由于药物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使其合成制备过程与一般的化学品的制备有较大的区别。
药物合成的本质主要体现在有机官能团的转化、目标分子骨架建立以及选择性控制方法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合成技术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化学合成反应。
【关键词】药物合成技术、研究内容、特点、药物合成反应分类【正文】1药物合成反应分类按官能团的演变规律分类经过化学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某些原子或原子团。
根据引入的原子或基团的不同,药物合成反应可分为卤化、烃化、酰化、缩合氧化、还原、重排等反应类型。
这种分类方法不仅能体现实现物质之间官能团转化所采用的方法、试剂、条件等具体内容,对于创立新的合成路线实现每一药物合成反应的具体条件,给予了系统的归纳。
1卤化反应一、卤化反应的概念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卤素原子的反应称为卤化反应。
根据引.人卤素的不同,又可分为氟化、氯化、溴化和碘化。
由于不同种类卤素的活性和碳-卤键的稳定性差异等因素,氟化、氯化、溴化和碘化也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其中,氯化和溴化较为常用。
近年来,随着含氟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呈上升趋势,氟化反应也相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卤素原子的引入可以使有机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生理活性发生一定变化,同时它又能容易地转化成其他官能团,或者被还原除去。
因此,卤化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1.制备药物中间体如17a-羟基黄体酮,C21位引人碘后,反应活性增大,易与醋酸钾反应,生成糖皮质激素醋酸可的松。
微反应器内药物连续流合成的研究进展
微反应器内药物连续流合成的研究进展
薛潇;商敏静;苏远海
【期刊名称】《化工学报》
【年(卷),期】2024(75)4
【摘要】由于微反应器的特征尺寸较小,其比表面积大,混合效率高,热质传递效率快,可精确调控反应过程。
相比于传统的釜式反应器,在微反应器内开展药物的单步/多步合成,具有高选择性、高效率、本质安全等优势。
综述了近年来在三种常用的
微反应器包括毛细管微反应器、板式微反应器和微填充床反应器以及其他新型微反应器中进行药物及其中间体连续流合成的研究进展。
从均相和非均相反应进行分析,总结了不同类型微反应器的优势。
最后,对药物连续流合成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16页(P1439-1454)
【作者】薛潇;商敏静;苏远海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052
【相关文献】
1.连续流微反应技术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基于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合成盐酸金刚烷胺工艺研究
3.微通道反应器合成聚乙二醇400连续流工艺研究
4.微反
应器中2-氨基-5-硝基吡啶合成的连续流工艺研究5.连续流微反应器在盐酸伊伐布雷定关键中间体合成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World-Wide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Development API, Pfizer Glob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amsgate Road, Sandwich CT13 9NJ, U.K.
Perspective /jmc
Continuous Flow Synthesis. A Pharma Perspective
Laia Malet-Sanz*,† and Flavien Susanne‡
†
INTRODUCTIO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s going through continuous change, and it is only by adapting to change that it can survive and improve. Enormous pressure to deliver new and successful drugs to the market is impacting the research process. New strategies and innovative solutions on all fronts are needed to improve and speed the journey from early discovery to production. In the discovery synthetic chemistry arena there has been a change in approach and mentality in the past few years: fewer compounds are being made, and design is more focused, aided by computational techniques and data analysis tools. As a result, synthetic chemists are being asked to deliver target compounds more quickly and at the same time via a synthetic route capable of delivering rapid resynthesis and supporting subsequent scaleup. Besides, they are also being asked to expand the accessible chemical space for designers. Synthetic chemistry plays a key part in the drug discovery process. It is a vibrant science with significant research being carried out around the world, new reactivity patterns being discovered every day, along with new reac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established reactions. In terms of actual lab techniques to support these efforts, continuous processing is emerging as one of the techniques that can significantly impact the synthetic process. Several reviews1−10 have been published highlighting the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the technique, namely, high control of the reaction variables, which can translate into higher product quality; increased safety; possibility of reactions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possibility of automation; reduced manual handling; easier reproducibility; flexibility of the production volume; possibility of in-line purification techniques and reaction telescoping; increased contact surface between phases for biphasic and triphasic systems; bigger temporary catalyst/substrate ratio in heterogeneously catalyzed reactions, leading also to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and a smaller footprint in a manufacturing plant. Despite its numerous advantages, the large majority of processes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re still run in batch. Continuous processing is, however, slowly gaining ground. In this Perspective, we give an overview of this technique from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point of view: how it is currently impacting in each stage of the drug discovery process, what factors are holding it from a more widespread impact, and finally where we see its future. Far from being an exhaustive review, this manuscript intends to provide the reader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low technique, its potential, and challenges. We have attempted to capture a large range of reactions where flow has a potential advantage. However, photocatalyzed reactions11−13 and biotransformations14SSING AND THE DRUG DISCOVERY PROCESS AT PFIZER At Pfizer, once a target has been defined, chemistry starts in the Medicinal Chemistry department. There, design and synthetic efforts are combined to deliver drug candidates. Initial hits are optimized to give compounds that have more druglike properties in terms of target activity, selectivity,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The number of series (a structurally similar group of compounds) under investigation is typically narrowed down to 1−3. When the lead discovery (LD) stage is achieved, it has been established that a druglike combination of properties is possible, but a final structure has not yet been fixed. At this stage, few batches larger than that initially required for primary testing (5−10 mg) will have been made, of around 500 mg to 1 g for pharmacokinetic (PK) studies and others. Then the candidate seeking stage (CS) begins. Whereas in the pre-LD stage the design is more speculative, after LD design is more focused and a reduced number of compounds are typically prepared. Libraries of compounds will be relatively small (less than 100 compounds), and key singletons will be prepared, close structural analogues to existing leads. When a particular compound looks interesting after primary testing, 1−2 g of solid material will be immediately required for PK and initial toxicity studies. Synthetic chemists need to be in a position to deliver these quantities quickly. Clearly, the better the synthetic route that is available, the faster this can be delivered. Large scale routes have to be efficient, safe, and reliable. Yields obtained in small scale can often translate poorly on scale, and further optimization is required. If a compound looks interesting, chemist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will start to liaise with the next department in line: R-API (research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 They will allocate some resource to start looking at the route. Then a first exploratory toxicology study (ETS) batch (∼5−30 g) will be required for in vivo toxicity studies, which is usually still made within Medicinal Chemistry. If successful, a candidate will be nominated, officially signaled by the candidate alert notice (CAN), and R-API will take over. They will optimize the route for further scale-up and deliver a larger second ETS batch (∼30−500 g) for second species toxicity studies. If the compound progresses satisfactorily, it will go to D-API (development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ercial route. Optimization of the route will take pl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