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方法及护理
小儿脑瘫疾病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小儿脑瘫疾病的护理措施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343d2c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3.png)
小儿脑瘫疾病的护理措施是什么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关注程度大幅提升,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
在此过程中,作为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小儿脑瘫往往可对患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合理做好对于患儿护理工作的顺利落实无疑有利于实现患儿健康的合理保障。
那么,在对于脑瘫患儿而言,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小儿脑瘫概述作为儿科重症之一,小儿脑瘫对患儿脑部健康具有较为不利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合理干预,则往往可对患儿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从致病因素的角度来看,导致小儿诱发脑瘫问题的因素相对较多,其中,患儿母亲患有精神类疾病、抽烟酗酒、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前置胎盘和先兆流产等因素均为诱发小儿脑瘫的常见诱因。
在临床过程中,由于受到该病影响,患儿在早期往往容易出现厌乳、啼哭不止以及易惊等表现。
与此同时,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突然僵直状态,且发育相对较为迟缓,对于走、坐、抬头等简单动作的习得时间相对较晚。
另一方面,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由于人体众多指令均由大脑组织发布,因此脑瘫可导致患儿出现智力发育障碍、语言障碍、运动能力障碍、视听障碍以及情绪障碍。
二、小儿脑瘫的护理措施(一)体位护理相关调查显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受到脑残问题的影响,患儿往往难以有效实现对于体位的充分调整,从而增加了其压疮问题的发生几率,对于患儿健康极为不利。
与此同时,由于患儿难以及时对大小便进行清洁,因此,若不能及时进行合理干预,则可对患儿皮肤造成严重损伤。
基于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积极引导患儿定期进行合理运动并及时对其大小便进行充分清洁,以便实现患儿皮肤健康的合理保障。
在具体做法方面,护理人员可以每隔两小时引导患儿进行一次运动练习,同时使用湿巾对患儿臀部附近的肌肤进行清洁。
针对患儿排泄物,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合理处理,避免其对患儿臀部肌肤造成影响。
(二)生活能力护理在日常生活期间,为了有效实现患儿生活能力的全面强化,护理人员应积极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引导基本生活技能进行充分练习,从而实现患儿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
小儿脑瘫的临床护理
![小儿脑瘫的临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d069f627e21af45b307a849.png)
效运动 的发生 ,使随 意运 动迟滞 、笨 拙甚 至丧 失。在做 复杂 2.2 翻身训 练 脑瘫 患 儿 由于 身体 控 制能 力 和调 节能 力
运动或激动时 ,肌张力明显增 高。
差 ,运动不协调 ,往往无法独立完成 翻身动作 ,需要护理人 员
1.2 手 足徐动 型 其特点是 肌张力 的高低 和性 质不时发生 协 助 。 变化 ,从 而 产 生 不 自主 运 动 。 当 患 儿 兴 奋 、激 动 或 做 出 努 力 2.2.1 俯 卧 位 翻 身 训 练 护 理 人 员 握 住 患 儿 双侧 踝 部 ,使
之 做 左 右 交 叉 运 动 ,让 其 双腿 带 动 髋 部 ,使 骨 盆 旋 转 ,并 以 此 带动躯干 ,肩部 ,同时说 “翻身 ,翻身 ”,完 成从俯 卧位 到仰 卧 位 动 作 。 2.2.2 仰 卧位翻身 训练 护理 人员在 患儿头 侧 ,将 患儿 双 臂上 举过 头 ,分别抓住患儿的两肘部 ,使患 儿头倾 向一侧 ,从
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同时经常伴 有智力 、语言 、视 卧位 、坐位交替进行 ,每个动作可重复 2—3次 。
觉 、听觉 、行为和感 知异常等多种 障碍 ,是4,JL时期最 常见的 2.1.1 俯卧 位抬头训 练 患儿俯 卧在锲 形垫 或枕头上 ,把
一 种 伤 残 疾 患 。
较 高的一侧 垫在 胸部 ,双腿 伸直 ,双手前 伸 ,前臂 支撑 身体 ,
4,JL脑性瘫痪 是指 出生前 到 出生后 一个 月 内发 育时 期 患 儿 自己完 成 动 作 ,护 理 人 员 给 予 适 当 帮 助 ;也 可 利 用 玩 具
的非进行 性脑 损伤所致 的综 合征 ,简称 ̄I,JL脑瘫 。主要表 现 或 患儿感兴趣 的物 品诱导患儿 抬头。抬头训 练应俯 卧位 、仰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f3724b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2.png)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一、背景介绍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肌张力障碍、运动障碍和姿势不稳定等。
脑瘫患者往往需要接受长期的康复训练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
本文将提供一份详细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二、康复训练目标1.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2. 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
3. 降低患者肌张力,改善姿势不稳定。
4. 增强患者的心肺功能。
三、康复训练内容1. 基础体能训练基础体能训练包括平衡、协调、柔韧性和耐力等方面的训练。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减少跌倒风险,并增强心肺功能。
具体包括:(1)平衡训练:通过单脚站立、跳跃、倒立等动作,帮助患者提高平衡能力。
(2)协调训练:通过各种动作组合,如跳绳、打球等,帮助患者提高协调能力。
(3)柔韧性训练:通过伸展、扭转等动作,帮助患者增加肌肉柔韧性。
(4)耐力训练:通过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如游泳、跑步等,帮助患者增强心肺功能。
2. 运动控制训练运动控制是指身体对外界环境和内部信号进行反应和调节的能力。
脑瘫患者常常存在运动障碍和姿势不稳定问题,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的运动控制训练。
具体包括:(1)手臂和手指控制训练:通过各种手部活动如握拳、抓物等,帮助患者提高手臂和手指的灵活性和掌握能力。
(2)腿部控制训练:通过各种腿部活动如踢球、走路等,帮助患者提高腿部的控制能力。
(3)平衡和姿势控制训练:通过各种平衡和姿势训练如站立、行走等,帮助患者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
3. 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是指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信息的整合,使人们对周围环境有更准确的认知和更好的运动表现。
脑瘫患者常常存在感觉统合障碍问题,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的感觉统合训练。
具体包括:(1)视觉训练:通过各种视觉刺激如图形识别、空间定向等,帮助患者提高视觉能力。
(2)听觉训练:通过各种听觉刺激如声音辨别、音乐欣赏等,帮助患者提高听觉能力。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方法有哪些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adcc9e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72.png)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方法有哪些1.什么是小儿脑瘫小儿脑瘫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
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由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还可伴随其他症状出现:如:智力低下、语言障碍、听觉障碍、精神异常、发育障碍等。
这种疾病好发人群主要集中在0-6岁的儿童,导致小儿脑瘫发病的原因有哪些呢?如:早产儿、夫妻间的不良饮食及作息习惯、胎儿发育迟缓、孕妇在怀孕期间患有其他疾病、低出生体质量、缺氧缺血性脑病、遗传等。
1.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方法有哪些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每一个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健康康的出生。
不幸的是,有少数家庭的宝宝就惨遭各种疾病的危害,而小儿脑瘫就是其中一个疾病。
脑瘫儿的确诊无疑给整个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
脑瘫儿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0-6岁的儿童,在这期间,家人要多留意孩子的日常行为,避免孩子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如果孩子得了小儿脑瘫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都会影响孩子一生,严重者可能连生活都无法自理。
接下来,我们就着重谈谈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方法有哪些:1.日常饮食日常饮食护理对于脑瘫儿的康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脑瘫儿的饮食习惯一定要高度注意:对于脑瘫儿的一日三餐必须要规律,要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如: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营养汤,这有利于脑瘫患者肠道的吸收,防止脑瘫儿消化不良、免疫系统下降、身体日渐消瘦;少吃高油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高纤维、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少吃红烧肉、动物肝脏,多吃蔬菜、水果、面食类的食物,这有利于脑瘫患者大便顺畅、促进营养物质吸收、防止过度肥胖等;多吃蛋白质高、含钙高、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鸡蛋、牛肉、豆制品、鱼,有利于脑瘫患者智力提高、促进身体长高。
1.语言锻炼对于有语言障碍的脑瘫儿,可以多给孩子看一些沟通简单类的动画片,陪孩子模拟动画片里面的场景,在模拟动画片场景中,要多鼓励孩子、多夸夸孩子,孩子发声时,要立即回应,这有利于孩子敢于开口尝试说话、提高孩子的自信、不畏惧说话。
中医护理在脑瘫儿童中的康复方法
![中医护理在脑瘫儿童中的康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de200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f.png)
中医护理在脑瘫儿童中的康复方法脑瘫是一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肢体肌肉僵硬或松弛、运动协调障碍、姿势异常以及智力障碍等。
脑瘫患儿的康复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细致入微的护理。
而中医护理方法在脑瘫儿童的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护理在脑瘫儿童中的康复方法。
一、中医推拿中医推拿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疗法,在脑瘫儿童的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按摩脑瘫患儿的穴位和经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僵硬和痉挛,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
同时,中医推拿还可以调整患儿的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推拿时需注意技法准确,力度适宜,避免过度刺激和伤害。
二、中药疗法中药疗法在中医护理脑瘫儿童中起到补虚养身、调理脏腑的作用。
根据脑瘫患儿的具体症状和体质,中医医师可以开具适合的中药方剂,比如脑瘫儿童常用的补肾益脑方。
通过长期服用中药,可以改善患儿的神经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增加运动能力,促进康复进程。
但需根据不同患儿的具体情况和体质进行针对性的处方。
三、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一项特色疗法,在脑瘫儿童康复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在特定穴位刺激,可以调整经络气血运行,促进肌肉的松弛和血液循环,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
此外,针灸还可以调节患儿的内分泌系统,改善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增加脑细胞的代谢,促进脑瘫患儿的康复进程。
但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刺激过度或伤害。
四、膏方外敷中医膏方外敷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脑瘫儿童,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调理局部肌肉功能具有显著效果。
根据脑瘫患儿的特定情况,可以选择适当的膏方进行外敷。
通过外敷,药物可以渗透皮肤,作用于患儿的肌肉和骨骼,有助于缓解肌肉的僵硬和痉挛,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
外敷时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皮肤反应,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五、中医食疗中医食疗是中医文化中独特的治疗方法。
脑瘫患儿在日常饮食中,可以根据中医理论选择相应的食材和制作方法。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68bbb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e.png)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运动和姿势的异常。
对于脑瘫患儿来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脑瘫康复训练方法。
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脑瘫康复训练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运动和功能活动的练习,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性。
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肌肉拉伸、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脑瘫康复训练中起到辅助作用。
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痉挛和肌肉僵硬,减轻疼痛,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
但是,药物治疗并不能治愈脑瘫,只能缓解症状。
3. 言语治疗:言语治疗主要针对脑瘫患儿的言语和语言能力进行训练。
通过发音练习、听觉训练和口腔肌肉训练等,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说话的流利度和清晰度,提高沟通能力。
4.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主要关注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
通过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手部功能训练和认知训练等,可以帮助患儿提高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5. 功能电刺激:功能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肌肉,促进神经肌肉再生和恢复的方法。
通过电刺激,可以帮助患儿增强肌肉力量和运动控制能力,改善运动功能。
6. 脑瘫康复辅助器具:康复辅助器具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姿势控制和运动能力。
常见的辅助器具包括矫形器、助行器、轮椅等。
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可以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
7. 水疗:水疗是一种通过水的浮力和阻力来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
水疗可以减轻患儿的身体负荷,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促进肌肉放松和运动协调。
在水中进行各种运动和活动,可以帮助患儿锻炼肌肉和改善运动能力。
8. 脑瘫康复游戏:康复训练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增加患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使用游戏化的训练器材、进行团队合作的康复游戏等,可以激发患儿的积极性,提高康复效果。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康复目标进行个体化的设计和实施。
通过综合运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功能电刺激、康复辅助器具、水疗和康复游戏等方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痉挛性脑性瘫痪双瘫型患儿的康复护理
![痉挛性脑性瘫痪双瘫型患儿的康复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94a811227916888486d753.png)
[4]覃 惠英 ,温咏珊 ,郑美 春 ,等 .临床专科护士工作职 责与工作模式 的调 查 与分 析 [ ] .中 国护理 管 理 , J
20 ,3 ( ) 35 . 03 5 :5 —4
[5]李华 秀 ,高敏 ,郭敬 霞 ,等 .专科护士发展需求与现 状研究 [ ].中国护理管 理 ,20 ,5 ( ) -2 J 05 5 :81 .
本组资 料 中 9 . 0 的 IU专科 护 士认为 咨询 工作 是 63% C IU专科护 士工作 的重 要组 成部分 ,除了向其他 护理人员 、 C
[3 ] H m i A,S rs J a r c pos ,Hasn C A vn e r t e no M. d acd pa i cc
wr ot 挛分级 量表 评估双下肢各 关节痉挛程度 ,两组患儿 治疗后运 动功 能明显提 高 ,痉挛程 度 明显 降低 ,差异 有统 h痉
计 学意 义 ( 0 0 ) P< . 1 ;治 疗后 康复 护理 组效 果优 于 常规 护理 组 ,大运 动 D Q和 MA S比较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00 ) . 1 。结论 在 实际工作 中,提倡康 复护理 ,可减 少l 院治疗 时间,使脑性瘫痪 患儿 的康复更有效 。 桩
痉挛 。改善患儿 的运动功能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双下肢受累较重 … ,可导 致患儿 的生活质 量低 下。我 院神 经康 复病区采用药物 治疗 、物 理治疗 、针灸等 综合 康复 治 疗手段 ,以及 针对以上 治疗手段 的康 复护理 ,有效 地缓 解
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0 . 0 7年 1 一 0 8年 1 月_ 20 2月在我 院神
脑瘫患儿的康复与护理体会
![脑瘫患儿的康复与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eb62515c281e53a5802fff5.png)
痛苦 , 少费用。 减 , 沛 林 .输 卵 管 妊 娠 的 腹 腔 镜 与 开 腹 保 守 手 术 1 周 陈
治 疗 对 比研 究 E] J .中 国 妇 幼 保健 ,07 2 (6 : 3— 3 . 20 ,2 i )22 022 2
( 收稿 2 1 - 4 1 ) 0 l O — 2
科 对 4 例 脑 瘫 住 院 患 儿 施 行 了针 对 性 的 康 复 护 理 , 得 良 0 取
好效果 , 报道 如下 。 现
I 资 料 与 方 法 iI 一 般 资 料 . 本组 4 O例 患 儿 中男 2 例 , l 例 ; 龄 6 8 女 2 年
用 冲 剂 , 药 时 为 防 止 呛 咳 可 将 患 儿 头 部 抬 高 或 将 患 儿 抱 喂 起 。护 理 人 员 还 要 给 患 儿 反 复 讲 解 服 药 的 目的 、 用 和 方 作 法 , 励 能 够 自行 服 药 的患 儿 自行 服 药 。 鼓 12 4 语 言 障 碍 康 复 护 理 : 些 脑 瘫 患 儿 与 其 他 人 交 流 困 .. 有
一
镜 头 的 准 备 。 以保 证 镜 头 清 晰 , 时 清 除 操 作 器 械 上 的 血 污 及 焦 痂 等 , 注 意 勿 将 光 导 纤 维 折 成 锐 角 , 曲 , 免 折 断 光 并 扭 以
纤。
般 故 障 , 合 医 生顺 利 完 成 手 术 , 短 手 术 时 间 , 轻 患 者 配 缩 减
气 腹 管 、 引 管 等 固 定 妥 当 。配 合 术 者 穿 刺 腹 腔 , 立 人 工 吸 建
4 讨 论
腹 腔 镜 手 术 具 有 创 伤小 , 出血 少 , 子 宫 刺 激 小 , 后 病 对 术
气腹 , 根据需要 传 递器 械 , 镜头 进腹 前 应用 4 ℃温水 预热 。 o
儿童脑瘫康复
![儿童脑瘫康复](https://img.taocdn.com/s3/m/2367ea6df5335a8102d22051.png)
分型诊断
5、共济失调型 以运动笨拙不协调,可有意向性震颤及眼 球震颤,平衡障碍,醉酒步态为主要表现。 6、混合型 以同一个患儿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多为 痉挛型与不随意运动型为主要表现。
六、分期诊断
一、分期 根据脑发育阶段性,分为早期、中期和后 期。 1、早期:出生后至3周岁前,脑神经功能 续长期,为治疗期。 2、中期:3周岁后至6周岁前,脑神经功能 完善期,为康复期。 3、后期:6周岁至13周岁,脑神经功能代 偿期,为教育期。
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
在vojta疗法主要有两种,即反射性腹爬(R —K)和反射性翻身运动(R—U)。 进行训练时先摆一定的体位,以后治疗师 刺激主诱带(如颜面侧、上肢的前臂内侧, 下肢股骨内侧髁等)和辅助诱发带的刺激 点(如肩胛骨内缘,上下腭角等)引起病 儿局部肢体肌肉活动,远隔应答反应在对 侧肢体和躯干,而诱发儿童卧腹爬和翻身 运动。从而使有中枢性协调运动的脑瘫儿 正常化,和防止转向重度。
八、中药方剂
脾肾两亏—补中益气汤 黄芪、人参、白术、山药、熟地黄、当归、陈皮、生姜、甘草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六味地黄丸等 肝肾亏虚—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黄柏、龟板、知母、陈皮、白 芍、干姜 中成药:杞菊地黄丸 肝强脾弱—六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香附、乌首、羌活、当归、炙甘草 中成药:逍遥散 痰瘀阻络—通窍活血汤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大枣 心脾两虚—归脾汤 白术、当归、人参、茯苓、黄芪、远志、龙眼肉、酸枣仁、木香、炙 甘草
脑瘫康复诊疗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完整word版)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完整word版)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2e72e2e50e2524de4187eeb.png)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一、小儿脑瘫概述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脑瘫)是指围产期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发育障碍、癫痫、行为异常或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多在1岁内出现,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其发病率大约为 1.5‰~5‰,占小儿神经与遗传咨询门诊人数的首位。
脑瘫的特点:发育性:是指在脑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
非进行性:脑瘫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病情以不再向前发展为特点。
永久性:脑瘫不是一过性疾病,而是永久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脑性瘫痪(脑瘫)的具体表现:脑性瘫痪(脑瘫)为某种病因损害了脑部,病变虽不再进行,而造成运动、姿势发育向异常方面进展,甚至出现损害智力、语言等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发育迟缓、自我调控肢体运动能力差、平衡能力差、语言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对外界反应能力下降、不能与人正常交流.个别伴有癫痫、听力减退、视力异常(斜视、弱视、视野缺失)等。
脑性瘫痪主要靠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
我国1988年小儿脑性瘫痪会议拟订了三条诊断标准:①婴儿期内出现的中枢性瘫痪;②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感知障碍及其他异常;③需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
高度提示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①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时及新生儿期有严重缺氧、惊厥、颅内出血和核黄疸等;②有智力发育迟滞、情绪不稳定和易惊恐。
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增高及痉挛的典型表现;③锥体外系统症状伴双侧耳聋和上视麻痹。
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①遗传性痉挛性截瘫;②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③脑炎后遗症.诊断要点1、出生后数月至一年内出现的双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2、病情平稳,非进行性发展;3、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是一组综合症,但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肌张力异常、动作及姿势异常、反射异常、运动发育迟缓;可为双瘫、四肢瘫、三瘫和偏瘫;还可伴有其他障碍如癫痫、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言语障碍、智力低下、知觉异常、情绪异常、行为异常和生长发育迟缓.检查:1、CT或MRI可发现脑组织病变;2、IQ检测。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治疗-同济:陈勇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治疗-同济:陈勇](https://img.taocdn.com/s3/m/e043fcc1a1c7aa00b52acb4e.png)
同济医院康复科 陈勇
一、概 述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是指在出 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一个月内,由 于大脑尚未发育成熟,而受到各种损 害或损伤所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 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障碍综合征。病 因:发生于出生前,也可发生在出生 时,发生于出生后。 康复基本的目的就是帮助脑性瘫痪的 患者获得或学会新的运动功能及生活 的能力。
(二)伴随障碍 常有智力障碍、视力障碍、听 力障碍、知觉障碍语言障碍 等。
三、康复治疗护理措施
(一)目的 对脑瘫患儿进行功能训练的目 的是:提高运动功能,提高日 常生活能力,提高交流能力,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使之能重 返家庭、重返社会。
(二)治疗方法
1.运动疗法
(1)仰卧位的姿势控制训练: 头部控制训练。 身体的旋转动作训练:目的是提高翻 身坐起的能力。 骨盆的控制训练:决定今后爬行、坐 位、立位与行走能力的基础。如:桥 式运动。 髋关节的内收、外展的控制训练
(2)俯卧位的姿势控制训练 俯卧位的头部控制训练及对伸肌进 行刺激的训练,俯卧在楔板上的 支撑训练,肘部支撑训练,爬行 动作的训练。
(3)坐位训练
(4)站立训练 从跪到站,四点跪训练——双膝跪 训练——蹲起训练
(5)步行训练
2.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3.言语功能训练
语言理解能力训练: (1)语音训练 (2)发音矫正训练 (3)语句训练 (4)交谈式练习
四、康 复 教 育
1﹑预防措施 坚持优生优育,保 证胎儿健康发育; 2﹑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早期发现 可疑脑瘫的患儿是实施脑瘫康复 的关键,主要从运动、语言和进 食三个方面来观察。` 3﹑家庭治疗 对于脑瘫患儿,家 庭治疗非常重要。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7b841e2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0.png)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
1.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身体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
2. 言语疗法:言语疗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和生活质量。
3.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脑瘫患儿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4. 家庭护理:家庭护理是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需要协助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日常护理和康复训练。
5. 教育疗法:教育疗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提高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为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基础。
除了以上常见的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康复训练方法,如物理疗法、化学疗法、营养疗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病情、身体状况、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同时,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不断调整和改进,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方法及护理
![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方法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7d78c3ba32d7375a5178006.png)
[ 7 ] 覃晶 , 张鹏海 , 钱新宇, 等. 心 肌 生 化 标 志 物 联 合 检 测 评 价 重 组 人
血管内皮抑索心脏毒性 [ J ] . 南 方 医科 大 学 学 报 , 2 0 0 8 , 2 8 ( 6) :
9 3 0- 9 3 2.
( 本文校对 : 季汝柱
收稿 1 3期 : 2 0 1 2—0 8—1 6)
[ 5 ] 王金万 , 孙燕 , 刘 永煜 , 等. 重组人 血管 内皮抑素联 合 N P方 案治
疗 晚期 N S C L C随 机 、 双盲 、 对照 、 多 中心 Ⅲ期 临床 研 究 [ J ] . 中 国 肺癌杂志, 2 0 0 5 , 8 ( 4 ) : 2 8 3 - 2 9 0 . [ 6 ] K i s k e r 0, e t C o n t i n u o u s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o f e n d o t a t i n b y i n t r a p e r i t o n e a l l y
[ 3] O h l a n d D, A r d n o r B, O m a n M e t a 1 .E x p r e s s i o n p a t t e n r a n d c r i c u l a t i n g
l e v l s o f e n d o s t  ̄ i n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a n c r e a s c a n c e r 【 J ] . I n t J C a n c e r ,
小 儿 脑 瘫 中西 医康 复 方 法 及 护 理
武 红
关键词: 小儿脑瘫; 康复; 护理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0 2 . 0 9 5 文章 编 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一 0 2 — 0 3 8 3 - 0 3
小儿脑瘫的治疗及护理
![小儿脑瘫的治疗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67c832414791711cc7917a5.png)
小儿脑瘫的治疗及护理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原因目前知道的不下百种,最常见的原因有几项,分别是是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黄疸等常见新生儿疾病。
1、早产。
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不少胎龄只有28周、体重在1千克以下的宝宝都得到抢救成活。
但是由于胎龄小,胎儿的大脑发育很不成熟,容易出现脑损伤。
如果损伤后出现了中枢性运动障碍,就可能形成脑性瘫痪,即小儿脑瘫。
早产儿脑瘫发生率一直居高。
因此,做好预防早产工作,能有效预防小儿脑瘫。
2、新生儿窒息。
除了早产外,新生儿窒息是造成小儿脑瘫的第2位原因,尤其是重度窒息。
由于缺氧,新生儿未发育完善的脑部很容易出现脑水肿和颅内出血,致使脑组织损伤。
现代研究已经发现重度窒息的患儿在出生前已经存在脑损伤,由于其脑损伤的存在而导致孩子不能很顺利地娩出。
所以新的观点认为:胎儿脑损伤导致新生儿窒息,窒息反过来加重新生儿脑损伤。
如果在此期不进行干预,那么很可能导致永久性脑损伤,出现人们担心的脑性瘫痪症状。
3、新生儿黄疸。
大部分宝宝出生后都会面临新生儿黄疸的考验,许多宝宝顺利痊愈,但有些宝宝却不幸留下后遗症,严重的会导致小儿脑瘫。
一般存在以下情况应引起注意:黄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有重症黄疸症状,即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205.2-256.5毫摩尔/升;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黄疸退而复现。
新生儿黄疸如果治疗不及时,胆红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尤其在大脑基底节、视丘下核、尾状核等部位堆积,就可能导致核黄疸,而出现智力障碍或脑性瘫痪。
此外,双胎、多胎、从事有毒物质工种的孕妇、孕妇居住环境严重污染、饮用不合格水等原因均会导致小儿脑瘫,孕妇在孕期就必须引起重视,远离不利于胎儿健康发育的恶劣环境。
...小儿脑瘫的典型症状脑性瘫痪的本质是原始反射残存及中枢性协调障碍所引起的正常反射途径被阻断,而异常反射途径被固定下来的姿势和运动异常。
专家指出,小儿脑瘫的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如肌胡力、姿势和反射异常。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记录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26a2b0c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5.png)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记录一、康复训练简介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其特点是肌肉协调能力的障碍和运动功能的受限。
为了帮助脑瘫儿童恢复和改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记录一位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过程和效果。
二、患儿情况介绍患儿小明,男性,6岁,被诊断为脑瘫,主要表现为肌张力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
他的家庭非常重视他的康复训练,每周定期来医院进行康复训练。
三、康复训练方案针对小明的情况,我们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的基础,通过各种运动和手法,改善患儿的肌张力障碍和肢体运动功能。
我们为小明设计了一系列的物理治疗方案,包括拉伸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训练等。
通过定期的物理治疗,小明的肌张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肢体运动也变得更加协调。
2.语言训练脑瘫儿童在语言发展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语言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通过音标练习、发音训练等方式,帮助小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语言训练,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加流利和准确。
3.认知训练脑瘫儿童的认知能力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也将认知训练纳入康复训练方案中。
通过益智游戏、记忆训练等方式,帮助小明提高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知训练,小明的认知能力明显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也得到了改善。
四、康复训练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小明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的肌张力明显减轻,肢体运动更加灵活和协调。
在生活中,他能够更好地独立完成一些日常活动,如穿衣、洗脸等。
同时,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加自信和积极。
五、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他们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促进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因此,家庭和医疗机构应该共同合作,为脑瘫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康复训练服务。
脑瘫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脑瘫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74d0f29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5.png)
脑瘫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1. 了解脑瘫脑瘫,听起来挺吓人的,但其实就是因为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受到了影响,导致运动和姿势方面的障碍。
小朋友们在运动、协调方面可能会有点儿困难,但别担心,生活中还有很多小办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
脑瘫就像一块儿拼图,有些地方可能拼不起来,但我们可以用爱心和耐心,把这个拼图变得更完整。
1.1 识别症状脑瘫的症状各式各样,有的孩子可能走路不稳,有的则可能说话不清。
一般来说,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观察,比如姿势是不是有点儿奇怪,手脚的动作是否灵活,或者在玩耍时是不是特别容易摔倒。
这些小细节可不能忽视哦,越早发现,越好对症下药。
1.2 科学认知脑瘫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系列症状的统称。
要知道,孩子们的每个进步都是值得庆祝的,就算是咧嘴一笑、努力坐起来,都是胜利的瞬间!咱们要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多了解脑瘫的知识,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2. 护理措施在护理脑瘫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和护理人员的角色非常重要,得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温柔而坚定。
护理措施不仅要注重身体方面,还要关注情感上的支持。
2.1 日常照护首先,日常的护理要细致入微。
比如,定期做一些简单的物理治疗,帮助孩子增强肌肉力量。
每天的锻炼就像吃饭一样重要,不能少!即使只是简单的拉伸、抬腿,也能让小家伙们感受到身体的变化。
此外,日常饮食也得注意,营养要均衡,蔬菜水果不能少,身体好,才能更有劲儿去玩耍!2.2 心理支持心理上的支持更是不可或缺。
与其说是护理,不如说是陪伴。
多跟孩子说说话,唱唱歌,分享生活中的小趣事,让他们感受到爱与温暖。
可以试着带他们去公园,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这样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记住,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越是热情地参与,他们就越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希望。
3. 健康指导在脑瘫的护理过程中,健康指导是关键环节。
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3.1 运动与游戏让我们聊聊运动和游戏吧!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方式。
中医小儿脑瘫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小儿脑瘫患者的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3b75c4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8.png)
中医小儿脑瘫患者的诊疗规范一、临床表现小儿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
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癫痫、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
是多种原因引起脑损伤而致的后遗症。
主要是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病后失调,致使精血不足,脑髓失充,五脏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失养而形成的亏损之证。
二、治疗方法1.艾灸疗法【主穴】督脉穴为主,如大椎、身柱、腰阳关等。
【配穴】肾气亏虚型灸肾俞、关元、命门、气海、风池,伴有遗尿者加灸中极;脾气不足型灸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血海、中脘、脾俞、肾俞,伴有纳差者加灸公孙;肝血不足型选肝俞、肾俞、血海、气海、膈俞。
【操作】把艾条做成米粒大小圆锥形多柱,放在要施灸的穴位处,点燃,待快燃尽时用拇指按压艾炷。
每次选穴5~6个,每日3~4次,10天为1个疗程。
2.中药熏洗疗法【药物】伸筋草30g,透骨草30g,杜仲20g,牛膝30g,丹参30g,当归20g,桑寄生30g,续断30g,桃仁30g,红花30g,葛根30g,白芍30g,宣木瓜30g,鸡血藤30g,全虫6g,地龙15g等。
【操作】采用医用智能治疗仪(适用于小儿熏蒸),将药物和水放入药仓中煎煮,蒸汽温度调控在40~42℃,患儿躺在治疗舱内,每次30分钟,每天1次,30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3.推拿疗法全身推拿法【操作】患儿仰卧位,点揉印堂到太阳、百会,搓、摩头部两侧。
托起患儿头部,使患儿半躺位,点风池,搓、擦枕后边缘。
患儿手握拳者,先将其屈腕90°,握拳手指自然会伸开,医者一手按点内关,另一手拇指按掌指关节,按揉掌背肌腱及屈肌面。
背伸患儿腕部,上提患儿手指。
患儿前臂平伸外展,医者一手压住患儿掌根,另一手按揉正中神经,拔揉腋下至腕部尺侧肌腱,屈伸肩、肘关节,点曲池、手三里、合谷。
掌揉、拿大腿前外侧,拔小腿外侧肌群,点按足三里、阳陵泉等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方法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13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中西医组76例与常规组56例。
中西医组采取中西医康复护理,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
结果中西医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4.7%,常规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中西医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7%,常规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脑瘫患儿采取中西医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方法;护理效果
小儿脑瘫是临床上一种非进行性的颅脑损伤综合征,常常对患儿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影响[1]。
我院对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76例采取中西医康复护理,发现其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13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中西医组76例与常规组56例。
中西医组男45例,女31例,年龄0.5~2岁,平均年龄(1.0±0.3)岁,脑瘫程度包括轻度41例、中度22例、重度13例,病程0.2~2年,平均病程(0.9±0.2)年;常规组男34例,女22例,年龄0.3~1.8岁,平均年齡(1.0±0.5)岁,脑瘫程度包括轻度30例、中度18例、重度8例,病程0.4~2年,平均病程(0.8±0.4)年。
两组患儿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如对患儿及其家属定期进行巡视,用药指导,口头叮嘱以及健康知识宣教。
中西医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西医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全面评估患儿心理问题,通过建议、抚慰和激励等方式协助患儿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及时纠正患儿及其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偏差,树立其治愈疾病的信心。
②饮食护理:由于脑瘫患儿肝肾功能较差,先天不足,因此加强患儿饮食护理十分重要,可建议家长多为患儿提供高蛋白、高热量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③康复治疗和护理:采用熏蒸浸泡、中药口服;同时针对患儿具体情况予以头针、体针、眼针、面针和穴位注射等多种针刺方进行治疗,对痉挛患儿予以针灸治疗时不宜使用强刺激,穴位注射需关注配伍禁忌;此外通过阶段性按摩、健脾益气按摩以及循经点穴按摩等推拿按摩方法刺激患儿穴位经络,促进气血流通以及阴阳调节,按摩康复之前不宜过饱或过饥,按摩治疗10 min 后予以患儿及时补充水份和能量[2]。
1.3 效果判定标准及评分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护理效果评价标准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儿瘫痪肢体显著恢复,智力明显改善,生活能力极大提高;有效:患儿瘫痪肢体和智力均有所恢复和改善,生活能力较前有所提高;无效:患儿瘫痪肢体、智力以及生活能力未见改善或较前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采用自制问卷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在护理人员指导下由患儿家属代为填写,问卷满分为100分,满意为90~100分,比较满意为80~90分,一般满意为60~80分,不满意为<60分,总满意度=满意度+比较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
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94.7%,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同时中西医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7%,其中满意30例,比较满意45例,一般满意1例,不满意0例,常规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1.0%,其中满意20例,比较满意31例,一般满意4例,不满意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67,P<0.05)。
3 讨论
小儿脑瘫是临床上一种非进行性的颅脑损伤综合征,常常在患儿出生前或者出生一个月内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引起神经系统伤残的一系列病症,其主要表现包括中枢神经性姿势异常和运动障碍,多数患儿还具有听力、视力、语言障碍、精神发育停滞、行为异常、智力低下等,严重影响患儿智力、心理、感觉和运动发育障碍,不利于患儿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4-5]。
因此对小儿脑瘫患儿除了予以积极治疗之外,康复护理同样重要。
我院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76例采取中西医康复护理,同时与常规护理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中西医组患儿其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脑瘫患儿采取中西医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献丽,许立民,樊秋萍,等.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04(7):666-668.
[2] 胡晔,苏珍辉,王琪.家庭访视护理对小儿脑瘫康复的影响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6):47-48.
[3] 陈艳平.家庭康复护理对小儿脑瘫的康复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41-42.
[4] 尤仲敏.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效果观察(附230例报告)[J].山东医药.2011,51(14):103-104.
[5] 武红.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方法及护理[J].光明中医.2013,28(2):38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