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练习题1
马原练习题

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三、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马原章节测试答案

导论一、单选题1.每题1分1.1.19世纪的()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A.文艺复兴运动B.三大科学发现C.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思想D.德国古典哲学思想本题正确答案为:B,1.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本题正确答案为:D,1.3.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本题正确答案为:C,1.4.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科学社会主义本题正确答案为:C,1.5.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A.马克思恩格斯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B.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正确批判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马克思科学地预见了全球化的性质和结果本题正确答案为:C,1.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本题正确答案为:C,1.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本题正确答案为:B,二、多选题1.每题1分1.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A.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B.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C.透过现象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1.2.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D.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1.3.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本题正确答案为:B,C,D,1.4.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6年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本题正确答案为:B,C,D,1.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包括()A.科学性B.人民性C.实践性D.发展性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1.6.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1.7.19世纪,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的三大科学发现分别是()A.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B.细胞学说C.生物进化论D.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本题正确答案为:A,B,C,1.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意义在于()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B.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C.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D.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1.9.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A.认识论B.辩证唯物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本题正确答案为:B,C,1.10.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经过90多年的奋斗、创造、积累过程中,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
马原模拟练习题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质的特征是(C)。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创造性2、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D)。
A、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唯物主义辩证法D、辩证法3、费尔巴哈哲学是(D)。
A、唯心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辩证法D、唯物主义4、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者是(C)。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克思D、威廉·配第5、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积极的成果是提出了(B)。
A、剩余价值论B、劳动价值论C、再生产理论D、流通理论6、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
结果,位列榜首的是(C)。
A、爱因斯坦B、甘地C、马克思D、邓小平7、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其哲学体系的(C)。
A、基本内核B、核心C、合理内核D、本质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B)。
A、博大精深B、与时俱进C、吐故纳新D、博采众长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D)。
A、唯物史观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经济学D、剩余价值学说E、马克思主义政治学2、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BCDE)。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E、与时俱进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ACD)。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历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E、马克思主义伦理学4、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ABCD)。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C、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E、平等的人权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BE)。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启蒙思想D、欧洲文艺复兴思想E、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C)。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马原一章一练-第一章(答案版)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选题目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B.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是否具有普遍联系的不同回答5.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客观唯心主义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7.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8.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这种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观点B.经验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9.朱熹认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这是一种()。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0.“存在就是被感知”是(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11.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B.客观规律性C.普遍联系D.永恒发展12.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3.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
B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2.哲学上的两大阵营是指(A)。
马原练习题选择题练习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客观实在性”是指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物质的具体形状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2.运动是物质的A.根本属性B.唯一特性C.外部现象D.内部本质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句话说明了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3C.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D.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承认事物的矛盾性B. 联系与发展C. 存在决定意识D. 事物的绝对运动5.量变是指A. 事物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B. 事物的变化由简单到复杂C. 事物的显著突变D.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6.事物螺旋式发展的根本特征是A. 上升性B. 重复性C. 回复性D. 循环性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8.“物是感觉的复合”这个命题表达的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9.“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表达的哲学观点是A.唯心主义B.唯物辩证法C.相对主义诡辩论D.形而上学10.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D.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11.“扬弃”是A. 既克服又保留B. 抛弃C. 既保留又继承D. 矛盾的调和12.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A.规律是普遍的B.规律是事物的必然的联系C.规律是固定不变的D.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3.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A.一切从群众意愿出发B.一切从已获得的经验出发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D.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414.矛盾是A.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B. 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关系C. 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关系D. 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1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 辩证形式B. 趋势和道路C. 不同状态D. 源泉和动力1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
大二马原知识点练习题

大二马原知识点练习题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A. 辩证法B. 唯物论C. 唯心主义D. 辩证唯物论2.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A. 劳动B. 物质C. 发展D. 实践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指()A. 实践是对真理的最终考验B. 真理只存在于实践中C. 实践是验证真理的最可靠方法D. 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确认4. “辩证法是关于矛盾的学说”是指()A. 世界上不存在矛盾B. 矛盾是绝对的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5. 生产力是指()A. 人的主观能动性B. 社会的物质资料基础C. 社会发展的动力D. 人与自然的关系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和主要特点。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立足点和根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运动的,发展的。
它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基本规律,是人们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事务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点包括实践性、阶级性、历史性和社会性。
2.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和本质,马克思主义坚持物质决定意识。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对的和暂时的性质。
3. 解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它指出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确认,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才是可靠的。
实践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过程中对事物本质的理性把握和认识,只有通过实践的不断反复,才能验证真理的正确与否。
4. 解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矛盾是事物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内部的矛盾推动事物不断发展变化,促使事物在过程中不断解决矛盾,形成新的质的飞跃。
矛盾的存在既是事物发展的原因,也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马原各章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绪论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与人类解放得科学单选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就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与整个人类解放得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得性质、目得与解放条件得学说C、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构成得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发展得普遍规律得学说2、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得根源在于( )AA、以实践为基础得科学性与革命性得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得统一D、科学性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得直接理论来源就是()D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德国古典哲学4、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得黑格尔哲学中得合理内核就是()BA、唯物主义B、辩证法C、可知论D、认识论5、马克思主义形成得重要标志就是()DA、《德意志意识形态》得出版B、《资本论》得出版C、《反杜林论》得出版D、《共产党宣言》得公开发表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最新理论成果就是( )D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旧唯物主义就是半截子得唯物主义",这就是指()BA、旧唯物主义就是形而上学得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就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就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就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得辩证法多选8、作为一个完整得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得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就是( )B —D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物质与意识(1)单选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 )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得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得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D、关于人得本质问题2、“未有世界之先,毕竟就是先有理",这就是( )C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贝克莱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实证主义观点3、唯心主义认为世界就是()DA、由精神与物质两个本原构成得B、客观存在得物质世界C、没有规律得事物得杂乱堆积D、“绝对精神"或主观意识得产物4、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得就是()DA、万物皆备于我B、心外无物C、物就是感觉得复合D、死生由命,富贵在天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得本质归结为( )CA、存在B、精神C、实物D、物质6、马克思主义哲学得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得关系属于()BA、高级与低级得关系B、一般与个别得关系C、整体与部分得关系D、简单与复杂得关系7、关于意识得本质,唯心主义得错误在于( )DA、否认意识对物质得反作用B、夸大物质对意识得决定作用C、强调意识对物质得依赖关系D、否认意识对物质得依赖性8、“意识就是人脑分泌得特殊物质”就是一种( )B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9、“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CA、意识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得产物B、意识就是人脑得机能C、意识就是社会得产物D、意识就是大脑对客观事物得反映10、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得出发点应该就是( )CA、人们得主观愿望B、先进分子得要求C、客观存在得事实D、正确得指导思想1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瞧就是( )A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得表现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得表现C、坚持唯物辩证法得表现D、坚持形而上学得表现多选1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得哲学意义就是()B-DA、意识就是第一性得,物质就是第二性得B、物质就是第一性得,意识就是第二性得C、主观能动性得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画饼不能充饥辨析13、一切唯物论都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错)14、错误得意识不就是对客观世界得反映(错)第一章物质世界得发展规律(2)单选1、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经历得三种历史形态就是()AA、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B、唯物辩证法、社会辩证法、自然辩证法C、唯心辩证法、系统辩证法、科学辩证法D、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革命辩证法2、唯物辩证法得总特征就是()AA、联系得观点与发展得观点B、运动与静止辩证统一得观点C、矛盾得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得观点D、肯定与否定辩证统一得观点3、“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包含得哲学道理就是()DA、矛盾就是事物发展得动力B、事物就是本质与现象得统一C、事物得发展就是量变与质变得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就是事物发展得总趋势4、唯心主义运动观得根本错误在于()DA、否认物质就是运动得B、否认运动就是绝对得C、否认静止就是运动得特殊状态D、否认运动就是物质得运动5、“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就是( )AA、形而上学得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得实质就是()CA、事物数量得增减B、事物场所得变更C、新事物得产生旧事物得灭亡D、周而复始得循环7、爱因斯坦得相对论揭示得就是()D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得速度而变化C、时间、空间就是主观精神得表现形式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8、“假象与真相一样具有客观性”,这就是()BA、折衷主义诡辩论观点B、唯物辩证法得观点C、相对主义得观点D、形而上学得观点9、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得就是( )CA、昼夜交替B、寒来暑往C、磨擦生热D、电闪雷鸣10、事物得内容就是()DA、各种现象联系得总与B、事物诸要素得结构方式C、预示事物发展前途得种种趋势D、构成事物一切要素得总与11、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BA、不起任何作用B、起促进或延缓得作用C、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D、起决定性作用12、我们把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得、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得种种趋势、潜在得尚未实现得东西称之为( )DA、偶然性B、必然性C、现实性D、可能性13、有得哲学家说,在大风扬起得尘土中,每一粒尘土得运动状况都就是纯粹必然得。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思维和存在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B.物质可以认识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客观实在性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运动B.时间和空间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客观实在性4、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这说明()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5、人的意识可以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选择建构,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观念世界。
这说明()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6、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这说明()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7、的“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说明()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8、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这是一种( )A.抹煞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观点B.折衷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绝对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 体情况”。
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10、发展的实质是(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9、 A.矛盾普遍性原理 B.运动、发展的原理 C.普遍联系的原理D.矛盾特殊性原理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1、 “擅苗助长”的事例是(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1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原练习题(第五章)(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1.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国际卡特尔B.联合混合企业C.跨国公司D.国际康采恩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工业资本B.农业资本C.银行资本D.金融资本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A.国有垄断资本B.资产阶级国家C.私人垄断资本D.资本输出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调节体现的是()A.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A.国家管制经济B.国家调节经济C.公私合营经济D.政府自然垄断经济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A.“代理制”B.“个人联合”C.“企业联合”D.“参与制”7.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同盟C.金融寡头D.殖民地与宗主国8.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A.有利于所有国家B.有利于发达国家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D.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9.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C.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10.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A.生产社会化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垄断资本主义D.经营管理社会化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D.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国营企业B.国营私营合营企业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D.国家调节经济3.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A.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存在的基础B.科技进步与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C.中小企业仍大量存在D.垄断组织不能涵盖一切商品生产4.垄断价格是()A.垄断资本家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D.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5.垄断利润是()A.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利润B.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平均利润D.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三、判断题(共5题)1.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马原练习题

阶段练习1一、单项选择(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填写在本题签尾部指定的答题区内。
每题1分,共30分)1.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导致:①客观唯心论;②主观唯心论;③二元论;④形而上学唯物论。
2.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①形而上学的错误;②不可知论的错误;③机械唯物论的错误;④唯心论的错误。
3.坚持世界是多样性统一的观点是:①辩证唯物论;②形而上学唯物论;③折衷主义;④二元论。
4.关于意识的作用问题,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①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②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③既肯定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反作用;④不懂得意识的能动作用。
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主要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①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②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④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6.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①世界是统一的;②世界是物质的;③世界是精神的;④世界是发展的。
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①世界普遍联系规律;②否定之否定规律;③质量互变规律;④对立统一规律。
8.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体现了下列哪个原理: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②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③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9.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错误在于割裂了: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0.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就是:①抛弃;②纯粹否定;③事物中好坏两方面的结合;④即克服又保留。
11.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①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②先验论;③反映论;④天才论。
12.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犯了:①类似经验论的错误;②类似诡辩论的错误;③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④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13.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①分析和综合的统一;②归纳和演绎的统一;③可能和现实的统一;④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单选题
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 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C)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质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 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 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16、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 (D) A.唯物主义一元论 B.二元论 C.主观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7、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 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C ) A.普遍矛盾 B.基本矛盾 C.主要矛盾 D.次要矛盾
18、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B)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 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 的 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 状况 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30、假象是指 ( B ) A. 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B.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C.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 D.和本质没有关系的现象
第一章
多选题
1、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BD)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7、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 能充饥”,这是因为(BD) A. 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C. 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 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8.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 为(ABD)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 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马原各章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单选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D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德国古典哲学4、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A、唯物主义B、辩证法C、可知论D、认识论5、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D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B、《资本论》的出版C、《反杜林论》的出版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D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B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多选8、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B-D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物质和意识(1)单选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未有世界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 )C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贝克莱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实证主义观点3、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 )DA、由精神和物质两个本原构成的B、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没有规律的事物的杂乱堆积D、“绝对精神”或主观意识的产物4、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DA、万物皆备于我B、心外无物C、物是感觉的复合D、死生由命,富贵在天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 )CA、存在B、精神C、实物D、物质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属于( )BA、高级和低级的关系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简单和复杂的关系7、关于意识的本质,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D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C、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D、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8、“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是一种( )B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9、“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C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社会的产物D、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10、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应该是( )CA、人们的主观愿望B、先进分子的要求C、客观存在的事实D、正确的指导思想1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
马原概论考试题目

马原概论考试题目
一、题目一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哪些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流派有何区别?
二、题目二
1.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
2.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3.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区别是什么?
三、题目三
1.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
2.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历史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四、题目四
1.什么是社会发展规律?
2.社会发展规律有哪些方面?
3.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实践有何指导作用?
五、题目五
1.什么是人的社会性?
2.人的社会性对个体有何意义?
3.人的社会性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
六、题目六
1.什么是阶级斗争?
2.阶级斗争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3.阶级斗争对社会变革有何作用?
以上是本次《马原概论》考试的考题,考生需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理论,对题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回答,展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注意:请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回答问题,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马原练习题

马原练习题一、选择题1.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研究什么的?A. 经济学B. 政治学C. 哲学D. 物理学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A. 阶级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C.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D.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A. 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B. 唯心论、形而上学、经验主义C. 唯物论、形而上学、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论、辩证法、经验主义4.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共产主义社会B. 社会主义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封建社会5.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什么?A. 资本家如何通过剥削工人获取利润B. 工人如何通过劳动创造价值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D. 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二、填空题6.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是与________共同起草的。
7.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________,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8.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________决定。
9.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是________。
10.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必然导致________。
三、简答题11. 简述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
12. 解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13. 马克思是如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14.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描述?15.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四、论述题16. 论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性。
17. 马克思的《资本论》对现代经济学有哪些影响和启示?18. 马克思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19.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如何解释社会历史的变迁?20.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的认识和理解。
五、案例分析题21. 阅读以下案例,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的剥削现象,并结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进行解释。
自考马原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得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得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D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B、辩证思维的方法C、实用主义的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 C )A、只坚持不发展B、只发展不坚持C、既坚持又发展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C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0、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B )A、18世纪90年代B、19世纪40年代C、19世纪70年代D、19世纪90年代1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的黑格尔哲学的基本思想是( 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1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D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D、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13、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思想是( B )A、辩证法思想B、唯物主义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14、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1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D )A、运动的绝对性B、本质的可知性C、发展的规律性D、客观实在性叮叮小文库16、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B )A、主观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和诡辩论C、形而上学D、客观唯心主义1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题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C.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D.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A. 商品和货币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 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D.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C.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4.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A. 直线式上升B. 循环式发展C. 螺旋式上升D. 随机式发展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A. 社会意识B. 社会制度C. 社会生产力D. 社会关系答案:1-5 A, B, B, C, 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物化形式。
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
2.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答: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创造出的价值超过了他们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这部分超出的价值即为剩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获取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盈利的来源。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试论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多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相应的社会结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其核心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绪论第一章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表格中。
错选、多选、未选及其他未按要求作答者均不得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 )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B、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C、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D、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2、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D )A、基本内核B、核心C、精髓D、合理内核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B)A、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B、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C、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D )A、实现人权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共产主义5、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6、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 B )A、宿命论观点B、朴素唯物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唯意志论观点7、“我思故我在”,这是一个( B )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8、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9、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D )A、经验主义B、二元论C、唯心主义D、.不可知论10、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C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11、相对静止是指( D )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C、事物永恒不变D、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1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D )A、运动性B、客观性C、实践性D、物质性1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C)A、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B、统一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D、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14、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C )A、物质生产B、精神生产C、实践D、运动15、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B ) 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D、事物的质变也会引起新的量变16、杜甫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D )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B、承认矛盾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C、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D、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17、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D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8、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C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9.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的是(A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20、"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 D )A、不可知论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下列各题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表格中。
多选、少选、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BC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3、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所包括的两个方面是( AB )A、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C、世界是怎样的问题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问题4、从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上来判断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CD )A、纸上谈兵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实事求是D、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6、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之固然。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
”“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BC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7、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ABC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8、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因为( ABC )A、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C、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9、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ABDE )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C、时间、空间是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D、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E、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10、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ADB )A、培育出新优质品种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C、因祸得福,祸福相依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11、某山村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矾矿以来,办了三个矾矿厂。
由于没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每天排除大量矿烟,致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
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 CD )A、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B、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C、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D、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12、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BD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13、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D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D、因实制宜,因地制宜14、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ABCD)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水滴石穿C、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5、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看它( CD E )A、时间上出现的先后B、形式是否新奇C、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D、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E、是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16、辩证的否定是( ABCD )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联系的环节C、事物发展的环节D、扬弃17、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AD )A、磨擦生热,热胀冷缩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C、冬去春来,夏尽秋至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18、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具体表现的有( ABCD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通过实践改变世界的作用C、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影响作用D、意识活动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19、下列成语和常用语句,体现和表明意识能动性的是( ACD )。
A、胸有成竹B、守株待兔C、料事如神D、心静自然凉E、巧妇难为无米之炊20、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理论根据( BCE ) 的原理。
A、质变量变复杂性B、矛盾及其发展不平衡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E、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及其关系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表格中。
错选、多选、未选及其他未按要求作答者均不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下列各题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表格中。
多选、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