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四首(其一)》李商隐唐诗鉴赏

合集下载

《无题》李商隐唐诗鉴赏

《无题》李商隐唐诗鉴赏

《无题》李商隐唐诗鉴赏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无题李商隐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诗鉴赏这是《无题四首》的第一首,抒发一位男子对身处天涯海角的情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来是空言去绝踪”凌空而起,次句“月斜楼上五更钟”宕开写景,两句若即若离。

这要和“梦为远别啼难唤”联系起来,方能领略它的神情韵味。

远别经年,会合无缘,夜来入梦,两人忽得相见,一觉醒来,却踪迹杳然。

但见朦胧斜月空照楼阁,远处传来悠长而凄清的晓钟声。

梦醒后的空寂更证实了梦境的虚幻。

如果说第二句是梦醒后一片空寂孤清的氛围,那么第一句便是主人公的叹息感慨。

颔联出句追忆梦中情景。

“梦为远别啼难唤”,远别的双方,梦中虽得以越过重重阻隔而相会;但即使是在梦中,也免不了离别之苦。

梦中相会而来的梦中分别,带来的是难以抑止的梦啼。

这样的梦,正反映了长期远别造成的深刻伤痛,强化了刻骨的相思。

因此对句“书被催成墨未浓”写梦醒后立刻修书寄远。

在强烈思念之情驱使下奋笔疾书的当时,是不会注意到墨的浓淡的,只有在“书被催成”之后,才意外地发现原来连墨也成磨浓。

梦醒书成之际,残烛的余光半照着用金钱绣成翡翠鸟图案的帷帐,芙蓉褥上似乎还依稀浮动着麝熏的幽香。

六、七句对室内环境气氛的描绘渲染,很富有象征暗示色彩。

刚刚消逝的梦境和眼前所见的室内景象在朦胧光影中浑为一片,分不清究是梦境还是实境。

烛光半笼,室内若明若暗,恍然犹在梦中;麝香微淡,使人疑心爱人真的来过这里,还留下依稀的余香,上句是以实境为梦境,下句是疑梦境为实境,写恍惚迷离中一时的错觉与幻觉极为生动传神。

幻觉一经消失,随之而来的便是室空人杳的空虚怅惘,和对方远隔天涯、无缘会合的感慨。

尾联借刘晨重寻仙侣不遇的故事,点醒爱情阻隔,“已恨”“更隔”,层递而进,突出了阻隔之无从度越。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原文译文鉴赏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原文译文鉴赏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原文|译文|鉴赏《无题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

本文的《无题二首·其一》是其中的第一首。

重抒写了相爱而受到重重阻隔不能如愿的怅惘之情。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无题二首·其一》原文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译文及注释韵译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注释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鉴赏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

“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

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

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

“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

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

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颔联写今日的相思。

诗人已与意中人分处两拨儿,“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

李商隐《无题》原文、注释及解析

李商隐《无题》原文、注释及解析

李商隐《无题》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无题[唐] 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②。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

隔座送钩春酒暖④,分曹射覆蜡灯红⑤。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⑥。

〔注释〕①本篇选自李商隐《李义山诗集》。

无题,作者对所写的内容有所隐讳,不愿或不便标题,所以自称为“无题”。

②画楼,有彩画装饰的楼。

桂堂,用香木(如楠木等)构筑的厅堂。

③灵犀,古人把犀牛角中心有一条白纹道贯通的叫作“通天犀”,看作是神奇灵异之物。

④送钩,古时宴席上的一种游戏,把钩互相传送,一人藏在手中,令人猜,不中者罚酒。

⑤分曹,分成几摊。

射覆,古代的一种游戏,在器皿下覆盖着东西让人猜。

⑥兰台,即秘书省,唐代人们的习惯称法。

〔解析〕李商隐写过许多组无题诗,文辞都十分优美,但内容往往很难揣测。

这一首无题的内容却较易捉摸,因为同组的另一首无题七绝,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的诗句,很可能诗人所思念的,是一位出身富贵人家的绝色佳人。

“昨夜星辰昨夜风。

”字面上写的是昨天,诗人的立足点却在今天。

全句的意思是:星辰,还是昨晚一样的星辰;风,还是昨晚一样的风。

这是诗人在深情地留恋着昨天的晚上。

“昨夜”两字的一再重复,说明昨晚的情景实在令人难忘,在胸中萦回不已。

“画楼西畔桂堂东。

”这是昨夜诗人和他心上人相会的地点。

楼是画栋雕梁的楼,堂是桂木构建的堂。

在这样华贵雅致的环境里,会见自己心爱的人,怎能令人忘怀?如果我们把这两句连在一起吟哦,这意境是多么的优美:星星闪烁着光芒,微风在轻轻飘拂,一对恋人在这温馨而又旖旎的夜晚中相聚,该有多么的幸福和欢欣啊!回忆不能代替现实。

对于诗人来说,这幸福,这欢欣,犹如过眼烟云,稍纵即逝。

伊人不在,剩下的只有苦苦的思念。

“身无彩凤双飞翼。

”为了爱情,诗人真想要像色彩艳丽的凤凰那样,张开双翅,飞到心上人那里。

但是,这翅膀在哪里呢?堪为慰藉的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他和心上人之间的心灵,却是息息相通的,正像犀牛那只灵异的独角一样。

李商隐《无题》的原文及赏析

李商隐《无题》的原文及赏析

李商隐《无题》的原文及赏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李商隐《无题》的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无题作者:李商隐年代: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

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

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

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

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无题》诗翻译赏析

李商隐《无题》诗翻译赏析

李商隐《无题》诗翻译赏析李商隐《无题》诗翻译赏析无题唐诗作者:李商隐飒飒东风细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意思:渴望爱情的心切莫同春花去争荣竞放,要知道一寸寸相思都会化成灰烬!注释:①金蟾:指蛙形的香炉。

啮锁:咬着香炉上的锁扣。

玉虎:吊水用的辘轳,用玉虎装饰。

以金蟾能烧香、玉虎能汲水反衬自己苦于相思却找不到机会与情人相会。

②贾氏窥帘:晋韩寿貌美,侍中贾充召为僚属,贾充的女儿在帘后窥见韩寿,很是喜爱。

贾充知后,便将女儿嫁给韩寿。

韩掾:即韩寿。

宓(mì)妃留枕:相传宓妃是伏羲氏之女,溺水洛水,号为洛神。

这里指甄氏。

曹植离京回封国途中。

宿于洛水边,梦见甄氏来相会遂作《洛神赋》。

魏王:指曹植。

③春心:相思之情。

赏析一这首《无题》诗抒写了一位幽闺中的女子对爱情热切的追求和失意的痛苦。

东风飒飒送来细雨阵阵,芙蓉塘外响着一声声的轻雷。

先以凄迷的春景衬托女子的愁苦和怅惘,继写在迷蒙的春雨中,这位女子怅然若失之情:她寂寞幽居,手摇玉饰的辘轳,独自汲水而返。

这位女子为何这般怅然?第三联写出了缘由:韩寿英俊,曹植多才,女子的男子兼有英俊之貌和迷人之才,使她倾慕,使她相思。

【高中古诗词阅读】《无题 (其一)李商隐》诗歌鉴赏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无题 (其一)李商隐》诗歌鉴赏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无题(其一)李商隐》诗歌鉴赏答案【高中古诗词阅读】《无题(其一)李商隐》诗歌鉴赏答案无题(上)李商隐作者:[李商隐]世代:[唐]体裁:[七律]类别:[闺房]相见难,东风弱,百花残。

春蚕至死不可停止吐丝,蜡烛只在烧成灰烬时泪干。

小靖担心云和庙宇的变化,而《夜》则没有名字(上)李商隐作者:[李商隐]世代:[唐]体裁:[七律]类别:[闺房]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黎明的镜子担心云神庙的变化,夜吟应该感受到寒冷的月光。

没有办法去彭山。

绿色的鸟儿渴望造访。

注释:一.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锦:丝与“丝”谐音。

真丝方锦意味着思念不会结束,除非你死。

3眼泪开始变干:眼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

这里,双关的意思是相思树的眼泪。

4.小静:早上化妆照镜子;云斌:在这里,女人的秀发多而美丽,可与青春相提并论。

5蓬莱山,人们生活在海上纪念蓬莱山的地方。

6蓝鸟:神话中为西方王母传递信息的使者。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

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

“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

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

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

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这是许多题为《无题》的诗歌中最著名的感伤诗。

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话展开,尤其是“别难懂”这三个字。

《东风》结束了这个季节,但它是人们相思病的隐喻。

因为这种感伤的感觉,人们就像春天结束时枯萎的春花一样没有生命。

3、第四句是相互忠诚和庄严誓言的写照。

5、这六句话描述了两个人的忧郁、怨恨和担忧,因为他们不能见面,他们感到寒冷,甚至丢了脸。

我们唯一能希望的是第七句和第八句中的假设:我希望绿色的鸟儿经常传播简析:李商隐创作了《无题》这首诗。

李商隐《无题》的原文及赏析

李商隐《无题》的原文及赏析

李商隐《无题》的原文及赏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李商隐《无题》的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无题作者:李商隐年代: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

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

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

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

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无题》其一赏析

李商隐《无题》其一赏析

李商隐《无题》其一赏析无题李商隐其一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这也是一首写艳情的无题诗。

一个人痴心爱着另一个人,那个人答应的约会却没有来,而这一爽约恐怕再难相见了。

本诗是写有约不来的怨思和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悲伤。

“来是空言去绝踪”,开篇即埋怨对方失约。

浅白的话语明确告诉我们:他们之间曾经相爱,离别之际订下重逢之期。

今夜,诗中的主人公痴痴等待爱人的到来,“月斜楼上五更钟”,但天快亮了,还不见爱人的踪影,当初的承诺成了一句空言,爱人一去杳如黄鹤。

月光下,独倚西楼,望穿秋水,首联写离别之恨,勾勒了一个伤心、失落的痴情人形象。

颔联“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写相思之苦:带着失望与无奈沉人了梦乡,又梦见为和爱人远别而哭泣,千呼万唤也留不住离去的身影:醒来赶紧写信询问消息、倾诉情怀,因为心情太急切,墨尚未研浓书信已写就。

梦里梦外伤心不断,诗中的主人公深深地为情所困。

环视四周,烛光半笼罩着镏金的翡翠色屏风,绣有芙蓉花的床帐微微散发出麝香熏过的幽香。

颈联从色、香两方面写居处的环境,雅致,温馨。

这里也许是两人共处过的地方,而今灯犹可见,香犹可闻,但人去楼空,物是人非,只剩下冷清、孤寂。

睹物思人,落寞、惆怅之情难以自抑。

尾联借刘晨的故事暗示两人之间存在无法逾越的障碍。

刘晨和他钟爱的仙女已是仙凡异路,故恨蓬莱仙山太遥远,而诗中的主人公与相爱的人“更隔蓬山一万重”,想来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

很明显,造成良缘阻隔的并不是空间距离,而是诗人无法明言的社会原因。

从今以后,可能再难相见了,深爱与对爱的绝望纠缠在一起,有情人后会无期的痛苦在诗的最后流露无遗。

本诗情苦、思长、恨悠悠,感情深挚,语言高度凝练,直抒胸臆又形象含蓄。

尾联“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跳跃式的对比形成一种舒展的层次感,很有艺术感染力。

李商隐无题其一赏析

李商隐无题其一赏析

李商隐无题其一赏析李商隐无题其一赏析李商隐的《无题》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李商隐无题其一赏析,欢迎阅读。

无题(其一)作者: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

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暧,分曹射覆。

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重点字词解析】1、无题:作者对内容有所忌讳,不便在题目中点明,称“无题”。

张采田云:“无题诗格,创自玉谿。

且此体只能施之七律,方可宛转动情。

”2、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3、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4、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5、分曹:分组: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应官:犹上班。

7、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这句从字面看,是说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句解】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这是一个美好的回忆,但诗人没有叙写具体情事,只是烘托出一种富于暗示性的环境气氛:昨夜星光灿烂,和风习习,我们相会在画楼西面、桂堂东边。

绘彩的画楼、流香的桂木之堂,把柔美的夜晚点缀得无比香艳旖旎,空气中充溢着令人沉醉的温馨气息。

“昨夜”未必实指,只是一种追忆。

那样的夜晚、那样的温情,历历在目,如在昨天。

“画楼”与“桂堂”,极力渲染着相会场所的靡丽,似乎在暗示着这段浓得化不开的艳情。

两个“昨夜”相连而咏,上下两句蝉联而出,于圆转流美之中道出了缠绵,使得对昨夜的追忆抒情气氛更加浓郁了。

最普通的时间与地点的交代,都因这段恋情而变得如此的蕴藉与精致,这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开始!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自己身上尽管没有彩凤那样的双翅,得以飞越阻隔,与对方相会,但彼此的心,却像灵异的犀角一样,自有一线相通。

唐诗赏析-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一》译文赏析

唐诗赏析-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一》译文赏析

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一》|译文|赏析'《无题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组无题诗,包括七言律诗两首,五言律诗、七言古诗各一首。

第一首七律抒发一位男子对身处天涯海角的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唐代:李商隐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译文你说来相会是空话,别后不见踪影;醒来楼上斜月空照,听得晓钟初鸣。

梦里为伤远别啼泣,双双难以呼唤;醒后研墨未浓,奋笔疾书写成一信。

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胧胧;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纱帐,软软轻轻。

当年的刘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遥远;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万重岭!注解半笼:半映。

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

《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

”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

这里即指香气。

度:透过。

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

后也以此典喻“艳遇”。

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首句“来是空言去绝踪”凌空而起,次句“月斜楼上五更钟”宕开写景,两句若即若离。

这要和“梦为远别啼难唤”联系起来,方能领略它的神情韵味。

远别经年,会合无缘,夜来入梦,两人忽得相见,一觉醒来,却踪迹杳然。

但见朦胧斜月空照楼阁,远处传来悠长而凄清的晓钟声。

梦醒后的空寂更证实了梦境的虚幻。

如果说第二句是梦醒后一片空寂孤清的氛围,那么第一句便是主人公的叹息感慨。

颔联出句追忆梦中情景。

“梦为远别啼难唤”,远别的双方,梦中虽得以越过重重阻隔而相会;但即使是在梦中,也免不了离别之苦。

梦中相会而来的梦中分别,带来的是难以抑止的梦啼。

这样的梦,正反映了长期远别造成的深刻伤痛,强化了刻骨的相思。

因此对句“书被催成墨未浓”写梦醒后立刻修书寄远。

在强烈思念之情驱使下奋笔疾书的当时,是不会注意到墨的浓淡的,只有在“书被催成”之后,才意外地发现原来连墨也成磨浓。

李商隐无题古诗赏析

李商隐无题古诗赏析

李商隐无题古诗赏析李商隐(813年-858年),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婉,情感细腻,被誉为“中唐四杰”之一。

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人誉为“诗史上的一颗明珠”。

其中,他的《无题》古诗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

《无题》古诗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只有四行,却包含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诗中写道,“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四行诗简洁而意蕴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之情,以及对于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首先,诗人通过“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表达了离别之痛。

在这句诗中,李商隐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将“相见”和“别”两个相对的词语放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对比和呼应的关系。

这种对比不仅加强了情感的表达,更突显了离别之难。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人们之间的相聚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离别更是难上加难。

这种离别之痛,不仅是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更是古代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情感体验,因而,这句诗也成为了人们共鸣的情感纽带。

其次,诗中的“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表达了对于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东风是春天的象征,而百花盛开则是春天的美好景象。

然而,诗人却将东风描绘成了“无力”,百花也成了“残”。

这种对于春天美好景象的描绘,实际上是在暗示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生命如同春花一样,美好而短暂,一旦东风无力,便会残败凋零。

这种对于生命的感慨,也是古代诗人常常表达的情感,因为古代人们对于生命的无常有着深刻的认识,因而这种感慨也成为了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最后,诗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表达了对于离别的无奈和悲伤。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用了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悲伤。

春蚕到死才能吐出最后一丝丝线,蜡炬燃尽之后才会变成灰烬,这些都是生命的终结和消逝。

而诗人将这些比喻用在离别的情感之中,更是表达了对于离别的无奈和悲伤。

无题二首 其一 注释译文鉴赏

无题二首 其一 注释译文鉴赏

无题二首其一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魂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柳,何处西南待好风。

●注释:
金烬:指铜灯上灯花的残烬。

斑骓:毛色青白相杂的马。

●译文:
薄薄的凤尾花纹香罗有几层,深夜把青碧圆顶罗帐细细缝。

圆月形的团扇遮掩不住羞意,未及通话车声如同雷声隆隆。

曾伴残烛度过多少寂寞长夜,石榴花红你的消息仍无踪影。

此刻且把斑马系在杨柳岸边,等待什么地方吹来西南春分。

●鉴赏:
本诗描写对情人的怀念。

女子深夜还在缝制罗帐,她追忆曾与所爱的人偶遇言语未通即匆匆分开的场景,她寂寞度日,期盼情人早日回归,充分表现了对爱情追求的执着和热烈。

清词丽句,委婉感人。

无题李商隐原文及赏析

无题李商隐原文及赏析

无题李商隐原文及赏析《无题》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无题李商隐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参考!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山一作:蓬莱)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注释⑴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⑵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东风,春风。

残,凋零。

⑶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⑷蜡炬:蜡烛。

⑸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⑹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

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⑺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⑻应觉:设想之词。

⑼月光寒:指夜渐深。

⑽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⑾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⑿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⒀探看(kān):探望。

赏析相见时难别亦难,说的是义山当时的处境艰难,离开徐州到长安后想进翰林院,向令狐綯说明此时,也就是找熟人走个后门,令狐陶升官之后,为了避嫌谢绝见客,致使义山处境尴尬,相见难,离别又不甘心,所以出此名句。

东风无力百花残,当时义山已经很大年纪,东风无回天之力挽救百花的凋零,映射自己留不住青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名句献给所有为理想奋斗终生之人。

李商隐的《无题》赏析

李商隐的《无题》赏析

李商隐的《无题》赏析
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
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

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

“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

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

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

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李商隐的《无题》原文及赏析

李商隐的《无题》原文及赏析

李商隐的《无题》原文及赏析李商隐的《无题》原文及赏析《无题》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李商隐的《无题》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查看。

无题唐代: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赏析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

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

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

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一)赏析

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一)赏析

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一)赏析《无题四首》(其一)李商隐“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四首》,李商隐的无题诗是很有名的。

有很多佳句都是出自他的无题诗。

像前面那个《无题两首》,事实第一首写得很好,第二首似乎就差很多。

那么为什么他的无题诗写得那么好,之前看过一本《诗品词品》,是南北朝的“钟嵘”写的诗歌部分吧。

里头有句话说得很好“统观古往今来名句名篇,绝大多数不用前人成语和拼凑典故,都是自出胸臆,直抒感觉。

”里头还有一段评论也讲得很好:“近来的作者,渐渐形成一种风气,于是,句无不典,语无己意,牵强附会,拼凑补纳,把诗风败坏得不像样子。

既然写不出高妙的诗作,那么就添加典故义理。

虽然缺乏天才,姑且卖弄一下学问,也可以说是写诗的一条途径吧!”呵呵,应该说李商隐的无题诗,可能很多都是直抒胸臆的比较多。

另外,我们也知道李商隐其实用典也特别多,用得好不好是关键,我感觉他大部分用得是很不错。

至于前面那个《无题二首(昨夜星辰)》的第二首,感觉确实不是很好。

不过李商隐当时可能太高兴了,事实“岂知一夜秦楼客”,本来长安就在秦地,理解为长安的一座楼阁上的客人,或者感觉更好。

只是最后一句“偷看吴王苑内花”,确实觉得怪怪,毕竟李商隐这次描写的可能就是和他妻子的头一次见面。

(因为“微信公众平台”发表后,要修改比较难,所以只能在这里做个对前一天的补充。

)来看这首:“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赏析李商隐说,来的时候,遇到的时候,说的话都是空的。

而去的时候,离开以后,就彻底没了踪迹。

月亮斜斜地挂在高楼之上,已经是五更钟的时分了。

五更就是天快亮了,看来李商隐是在梦醒时分,他梦中说什么当然是空言了,去的时候自然就怎么也找不回来了。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赏析李商隐说,梦,是为了要远行而来做的一个告别。

一旦离去,就是再怎么哭啼也难以唤回来了。

李商隐《无题》唐诗鉴赏详解《无题》唐诗赏析答案

李商隐《无题》唐诗鉴赏详解《无题》唐诗赏析答案

李商隐《无题》唐诗鉴赏详解《无题》唐诗赏析答案《无题》由李商隐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

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

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无题》作者: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注解】1.画楼:装饰彩绘的楼阁。

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桂堂:用桂木构造的厅堂。

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3.灵犀:犀牛角,古代当作灵物,中央色白,有角髓贯通两头。

4.一点通:喻心心相印。

5.送钩:也称藏钩,行酒时的一种游戏。

参加者分为两队,一方把钩藏到手里,另一方应立即猜出,不中者则罚酒。

6.分曹:分队,分组。

7.射覆:行酒时的游戏。

在覆盖的器具下放置物件,让人猜测。

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8.射:猜。

9.听鼓:唐代制度规定,五更二点击鼓,坊市开门。

这里表示天亮。

10.应官:上班应差。

11.兰台:指秘书省,此时诗人在此任职。

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12.类:像。

13.转蓬:飘荡不定的蓬草。

《无题》【翻译】还记得昨夜星辰满天,好风吹动,你我相会于画楼的西畔,桂堂的东侧。

我俩虽不似彩凤拥有翩然飞舞的双翅,但我们的心却如灵犀一般息息相通。

我们隔座而坐,一起玩藏钩的游戏,罚喝暖融融的春酒;分属两队,在红红的烛火下,猜谜射覆。

可恨那晨鼓响起,让我不得不去官府中点卯应差;骑马到兰台,行色匆匆,就好像飘荡不定的蓬草。

《无题》【韵译】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无题李商隐诗词赏析

无题李商隐诗词赏析

无题李商隐诗词赏析
《无题》是李商隐的诗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感情,具有沧
桑的思考。

诗人立足于思绪之中,细细描写自己的感受。

诗中描述在
梦醒之后,情景变得凄凉模糊、淡漠冷落,充满沉重与沧桑。

“晦暗室,虚无缥缈”,这段诗句清晰地勾勒出一幅深蒙阴霾的景象,把读者带到
诗人的沉思之中,为迷离的思念抹上一层叹息。

接着,“小轩窗,金缕绣帷”,似乎有了些许暖意和期盼。

早已失去夏
日的春光,只留下小轩窗下淡淡的月光,勾勒出了一张微薄的气息,
在诗人和窗下,不知道是死亡的寂寞,还是对幸福的渴望。

加上金缕
绣帷,似乎满载了一份美的锦囊,就像那份遥不可及的梦想在渐行渐远。

诗末的“他乡风尘,谁与共”,让诗人和窗下的月光定格成一张望不可
及的画,刹那的感伤犹如一道轻薄的蒲公英,仰望着天空,却仿佛得
不到一份温暖的答案。

将放弃变成一种习惯,叹息变成一场真实,满
载着心底不可忍耐的痛苦,这是诗人低头俯视却又跨不出去的深渊,“他乡风尘”里隐藏着片言残语,却不知传递给谁。

这首《无题》表达了作者深厚的感受和拥有的辛酸,将文字的深浅、
苍凉的意境发出来,犹如一份凄美的礼物,令人伤感而美丽。

诗中描
述的凄苦寂寥,伴着宿命的彷徨,将诗人淹没于深渊,而期盼中滋养
着微薄的希望,就像思绪一样,总有一种奇妙的感受;此处,诗人藉
由痛苦和沉淀,找出一份遇见、一份永不失去的情怀,也让读者共鸣,把厚重和迷离,投射到内心间,让我们定格在一颗迷恋的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题四首(其一)》李商隐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无题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组无题诗,包括七言律诗两首,五言律诗、七言古诗各一首。

第一首七律抒发一位男子对身处天涯海角的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第二首七律写一位深锁幽闺的女子追求爱情而幻灭的绝望之情。

第三首五律写闺中人对意中人欲见不得的相思之情。

第四首七古写东家老女婚嫁失时自伤迟暮又听到贵家女子的美满生活而增添烦恼的痛苦之情。

全诗融进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寄托了作者仕进无门的痛苦之情。

【原文】
无题四首
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⑴,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⑵,麝熏微度绣芙蓉⑶。

刘郎已恨蓬山远⑷,更隔蓬山一万重⑸。

【注释】
⑴空言:空话,是说女方失约。

⑵蜡照:烛光。

半笼:半映。

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

《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


⑶麝熏:麝香的气味。

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

这里即指香气。

度:透过。

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⑷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

后也以此典喻“艳遇”。

⑸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白话译文】
她说过要来的,其实是句空话,一去便杳无影踪。

我在楼上等着,直到残月西斜,传来五更的晓钟。

因为远别而积思成梦,梦里悲啼,久唤难醒;醒后便匆忙提笔写信,心情急切,墨未磨浓。

蜡烛的余光,半罩着饰有金翡翠的帷幕;兰麝的香气,熏染了被褥上刺绣的芙蓉。

我像古代的刘郎,本已怨恨蓬山仙境的遥远;我所思念的人啊,哪堪更隔着蓬山千重万重!
【赏析】
第一首是一首艳情诗。

诗中写女主人思念远别的情郎,有好景不
常在之恨。

“梦为远别”为一篇眼目。

全诗就是围绕“梦”来写离别之恨。

但它并没有按远别;;思念;;入梦;;梦醒的顺序来写。

而是先从梦醒时情景写起,然后将梦中与梦后、实境与幻觉来柔合在一起,创造出疑梦疑真、亦梦亦真的艺术境界,最后才点明蓬山万重的阻隔之恨,与首句遥相呼应。

这样的艺术构思,曲折宕荡,有力地突出爱情阻隔的主题和梦幻式的心理氛围,使全诗充满迷离恍惚的情怀。

首句凌空而起,次句宕开写景,两句若即若离。

这要和“梦为远别啼难唤”联系起来,方能领略它的神情韵味。

远别经年,会合无缘,夜来入梦,两人忽得相见,一觉醒来,却踪迹杳然。

但见朦胧斜月空照楼阁,远处传来悠长而凄清的晓钟声。

梦醒后的空寂更证实了梦境的虚幻。

如果说第二句是梦醒后一片空寂孤清的氛围,那么第一句便是主人公的叹息感慨。

颔联出句追忆梦中情景。

远别的双方,梦中虽得以越过重重阻隔而相会;但即使是在梦中,也免不了离别之苦。

梦中相会而来的梦中分别,带来的是难以抑止的梦啼。

这样的梦,正反映了长期远别造成的深刻伤痛,强化了刻骨的相思。

因此对句写梦醒后立刻修书寄远。

在强烈思念之情驱使下奋笔疾书的当时,是不会注意到墨的浓淡的,只有在“书被催成”之后,才意外地发现原来连墨也成磨浓。

梦醒书成之际,残烛的余光半照着用金钱绣成翡翠鸟图案的帷帐,芙蓉褥上似乎还依稀浮动着麝熏的幽香。

六、七句对室内环境气氛的描绘渲染,很富有象征暗示色彩。

刚刚消逝的梦境和眼前所见的室内景象在朦胧光影中浑为一片,分不清究是梦境还是实境。

烛光半
笼,室内若明若暗,恍然犹在梦中;麝香微淡,使人疑心爱人真的来过这里,还留下依稀的余香,上句是以实境为梦境,下句是疑梦境为实境,写恍惚迷离中一时的错觉与幻觉极为生动传神。

幻觉一经消失,随之而来的便是室空人杳的空虚怅惘,和对方远隔天涯、无缘会合的感慨。

尾联借刘晨重寻仙侣不遇的故事,点醒爱情阻隔,“已恨”“更隔”,层递而进,突出了阻隔之无从度越。

【作者介绍】
李商隐(公元813;858年),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溪)生、樊南生。

汉族,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成就很高。

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著有《李义山诗集》。

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