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成分分析
塑料全成分分析

塑料全成分分析塑料全成分分析是将送检塑料样品中的树脂种类、填料、助剂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塑料树脂种类,填料种类、粒径,助剂种类都能影响对产品的性能、寿命,通常是同一种树脂、同一种填料,因为助剂种类的不同,造成产品性能大不相同。
同科研究所的塑料全成分分析业务主要帮助企业改进生产配方、为科研院所提供数据参考。
塑料全成分分析一般分为树脂种类鉴定、填料种类鉴定、助剂种类鉴定、全成分定量等步骤:树脂种类鉴定主要应用红外-热裂解方法填料种类主要采用元素分析-衍射分析方法助剂种类分析应用分离-色谱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主要采用经典化学方法与现代热分析方法相结合方法。
相关分析产品:塑料母粒、塑料管材、塑料板材、塑料薄膜、车船结构件、工程设备用件、人造革、泡沫材料、包装材料、门窗型材、建筑管材、防水卷材、电线电缆密封件、医疗器械、电子电器结构件、塑料粒子、加工母粒、塑料丝、塑料绳、塑料带、软管、波纹管、硬管、塑料板材、塑料薄膜、塑料轴承、塑料开关、加工母粒、塑料门窗、塑料棒、塑料粉末、光盘、人造革电缆、泡沫材料等所有塑料产品可对塑料产品进行全成分剖析,分析精度可达0.01%。
本中心实验室设备齐全,经国家计量部门计量认证,可出具切实可靠的数据,并且中心实验师经验丰富、工作态度严谨,分析工程师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可为委托方提供准确、高效、便捷的服务。
与21个国内著名学府、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拥有长期客户152家,生产加工型企业96家,贸易型企业56家。
塑料定性分析一般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质谱仪(MS)、核磁共振仪(NMR)、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中心首创以红外为主,热分析为辅的塑料鉴定方法,分析准确度达99.86%。
拥有109家长期合作企业,其中生产加工型企业82家、进出口贸易型27家。
塑胶原料的了解及识别方法

塑胶原料的了解及识别方法塑胶原料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两种.我们现有注塑用料通常是指热塑性塑胶,热塑性塑胶根据其内部分子的结构特性又可分为结晶性和非结晶性两种.结晶性聚合物内部分子呈有序规则排列,有明显熔点如PE、PP、POM、PBT、PET、PA;非结晶性聚合物内部分子呈无序排列,没有明显熔点如PS、ABS、PVC、PMMA、PSU、PPO.下面就常用的几种塑胶原料PP、POM、PC、PBT、PA6、PA66、ABS、PMMA的物料特性及成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简单的介绍:1.PP(聚丙烯)熔点温度为164℃---170℃,热稳定性较好,分解温度可达300 ℃以上,在与氧接触的情况下260℃开始变黄劣化,成型收缩率较大为(1—1.5%),并具有各向异性,低温成型时易因分子配向而翘曲或扭曲.密度为0.91,具有良好的折叠性能,树脂颗粒有蜡状质感,平均吸水性小于0.02%,成型水分允许含量为0.05%,故成型时一般不作干燥处理,如水份含量过高则可在80℃左右干燥1---2小时,成型时其流动性能对温度和剪切速率均较为敏感.2.POM(聚甲醛)为热敏性塑胶,熔点为165℃,在240℃温度下会严重分解,色泽变黄,在210℃的温度下停留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在正常加温范围内其受热时间稍长也会出现分解,分解后会有刺鼻气味,摧人泪下,制品伴有黄棕色条纹,POM的密度为1.41---1.425,原料颗粒具有磁质感觉,通常干燥温度为80℃+0.5℃,干燥时间为3---5小时,生产中一般以提高注射压力来增加其流动性,生产中如出现分解或料筒中有PVC,AAS等料时,应及时将料筒清洗干净.3.PC(聚碳酸酯)215℃开始软化,225℃以上开始流动,260℃以下熔体粘度过高,制品易出现不足,成型温度一般在270℃---320℃之间选用,超过340℃会出现分解,干燥温度为120℃---130℃之间,干燥时间为4小时以上,PC料树脂一般为无色透明之颗粒.注意生产时如料筒内存有PVC、POM胶料不可直接加料升温,应将料筒用PE树脂清洗干净再生产,成型工艺宜采用多级注射,模温80℃---130℃,专用螺杆.4.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熔点为225℃---235℃,分解温度在280℃左右,成型温度一般在240℃---260℃之间选择,干燥温度一般为120℃---140℃,干燥时间为3---5小时,PBT树脂一般为白色颗粒模温100℃以上热敏性强,易过火,易脱粉,模具型腔须经常清洗.5.PA6(聚酰胺)俗称单六尼龙熔点为215℃---221℃,310℃开始分解,干燥温度为90℃---100℃,干燥时间5---6小时.6.PA66(俗称双六尼龙),熔点为260℃---265℃,310℃左右开始分解,干燥工艺与尼龙66同.PA类树脂温度过高易引起物料变色发黄,PA类树脂一般呈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颗粒,成型时需控制好射嘴温度或采用自锁或射嘴以防流涎.7.ABS塑胶是由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3)三种单体组分经接枝共聚而成的三元共聚物.成型温度一般在160℃以上,250℃左右开始色泽变黄,270℃以上开始出现分解,树脂一般为浅象牙色不透明之颗粒,干燥温度为80℃---85℃,干燥时间为2---4小时.8.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玻璃化温度为105℃,熔融温度大于160℃,分解温度在270℃以上,干燥温度为70℃---80℃,干燥时间为3---4小时,PMMA树脂密度为1.17---1.20,无色透明之颗粒,成型时宜用多级注射工艺,模温60℃---90℃识别物料的方法可根据胶料的密度、原料形状、胶料制品的强度、胶料分解的气味、燃烧时的火焰颜色等加以区分,或采用特殊方法对其物理化学性质鉴定加以区分.附表:。
PVC、PE、ABS工程塑胶组成及特性

PVC、PE、ABS工程塑胶组成及特性
一、PVC类
1、pvc又称聚氯乙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塑料产品之一,
目前在建筑业广泛使用,如(pvc管道、pvc塑料门、
pvc塑料玩具等)
2、pvc是一种聚合物,具有质量轻、隔热、保湿、防潮、
阻燃、光亮平滑、防腐蚀性强、卫生无毒、制作规格多
类、易着色,通过稳定剂和润滑剂挤压而成,用于电线
管道和排污管道等
二、PE类
1、PE又称聚乙烯,化学名CH2=CH2,乙烯聚合物,低密
度聚乙烯是半透明的,高密度聚乙烯是半透明的,主要
用于管道、食品包装膜、农用膜,特别是管道领域用途
很多,燃气管、及水管、也用于雷达、电视、容器等,是一种高度绝缘材料,生活中广泛被应用。
2、聚乙烯密度不同,形状也不同,具有耐腐蚀、绝缘性好、
硬度大、无色、无味、不溶于水,广泛应用于建筑中。
三、ABS类
1、ABS是一种树脂,ABS也可以说是(PC+ABS)合金,在
化工业中叫塑料合金,化学名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
树脂合成物。
2、ABS工程塑胶用途是相当广泛的,可用于汽车、电子容
器和建材、门锁、通风管等,具有耐酸碱、耐潮湿、耐
低温、合成物相当稳定,无毒、无味、坚硬广泛被应用。
三者工程塑胶都是比较环保的,无色、无味,都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PE和PVC都可用于管道输送。
塑胶原料物性简释

塑胶原料物性简释00一流动特性(FLOWPROPERTIES)热塑性塑料成型过程一般需经历加热塑化,流动成型和冷却固化三个基本步骤.所谓加热塑化就是经过加热使固体高聚物变成粘性流体;流动成型是借助注射机或挤塑机的柱塞或螺杆的移动,以很高的压力将粘性流体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内,或以很高的压力将粘性流体从所要求形状的口模挤出,得到连续的型材;冷却固化是用冷却的方法使制品从粘流态变成玻璃态.几乎所有高聚物都是利用其粘流态下的流动行为进行加工成型的.表征流动特性的物理量如下:1.熔融指数值(MELTINDEX)熔融指数是评价热塑性聚合物特别是聚烯烃的挤压性的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其定义为:在一定温度下,熔融状态的高聚物在一定负荷下,十分锺内从规定直径和长度的标准毛细管中流出的重量.其一般在熔融指数仪中测定.可挤压性是指聚合物通过挤压作用形变时获得形状和保持形状的能力,研究聚合物的挤出性质能对制品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作出正确的选择和控制,通常条件下,聚合物在固体状态不能通过挤压而成型,只有当聚合物处于粘流态时才能通过挤压获得宏观而有用的形变.挤压过程中,聚合物熔体主要受到剪切作用,故可挤压性主要取决于熔体的剪切粘度和拉伸粘度.大多数聚物熔体的粘度随剪切力或剪切速率增大而降低.熔融指数仪测定在给定剪切力下聚合物的流动度,用定温下10分锺内聚合物从出料孔挤出的重量(克)来表示,其数值就称为熔融指数.所以流动度,即熔融指数实际上反映了聚合物分子量的大小,分子量较高的聚合物更易于缠结,分子体积更大,故有较大的流动阻力,表现出较高的粘度和低的流动度,亦即熔融指数低.由于荷重小(1.2kgf)通测定的MI值不能说明注射或挤出成型时聚合物的实际流动性能.但用[MI]值能方便地表示聚合物流动性的高低.2.粘度VISCOSITY(Psi*S)粘度是表征流动性的一种性能,一般粘度越大,流动性越差.(1)剪切粘度对应于剪切流动,即速度梯度的方向与流动方向相垂直.粘度对剪切速率具有依赖性.测量方法:一般由奥氏粘度计和乌氏粘度计进行测量.影响剪切粘度的因素如下:聚合物本身结构:粘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提高.温度:随温度升高,粘度呈指数函数的方式降低.剪切速率:剪切速率增大,粘度减小.剪切应力:剪切应力增大,粘度减小.压力:压力增大,粘度增大.(2)拉伸粘度对应于拉伸流动,即速度梯度的方向与流动方向一致.二力学性质(MECHANICALPROPERTIES)力学性质与其化学组成,分子量及其分布,支化和交联,结晶度和结晶的形态,共聚的方式,分子取向,增塑及填料等有关.表征力学性质的物理量如下:1.拉伸强度是在规定的试验温度,湿度和试验速度下,在标准试样上沿轴向施加拉伸载荷,直到样板被拉断为止,断裂前试样承受的最大载荷P与试样的起始宽度b和厚度d的积的比值.同样,也有压缩强度.通常塑性材料善于抵抗拉力,而脆性材料善于抵抗压力.拉伸模量(即杨氏模量)通常由拉伸初始阶段的应力与应变比例计算.2.弯曲强度亦称挠曲强度,是在规定试样条件下,对标准试样施加静弯曲力矩,直到试样折断为止,取试样过程中的最大载荷3.冲击强度是衡量材料韧性的一种强度指标,表征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破坏的能力,通常定义为试样受冲击载荷而折断时单位面积所需要的能量.W为冲断试样所消耗的功.冲击强度的测试方法很多,应用较广的有摆捶式冲击试验,落重式冲击试验和高速抗拉伸等三类.摆锤式冲击标准试样,测量摆锤冲断试样消耗的功,试样的安放方式有简支架式和臂梁式.后者为Izod试验.试样一端固定,摆锥冲击自由端,试样可用带缺口的和无缺口的两种,采用带缺口试样的目的是使缺口处试截面积大为减少.受冲击时试样断裂一定发生在这一薄弱处,所有的冲击能量都能在这局部的地方被吸收,从而提高试样的准确性,这种情况下,计算冲击强度时,试样的厚度d指的是缺口处试样的剩余厚度.4硬度是衡量材料表面抵抗机械压力的能力的一种指标.硬度的大小与材料的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有关,而硬度试验又不破坏材料,方法简便,所以有时可作为估计材料抗张强度的一种替代方法.根据压头的形状不同有邵氏(shore),布氏(Brinell)和洛氏(Rockwell)等方法.三化学特性(CHEMICALPROPERTIES)常用的分析方法有:1质谱法或色质联用仪,常用于鉴别高聚物中的添加剂.2热解气相色普法:根据保留时间的不同,直接测定高聚物,并可对共聚物组成进行分析.3红外光谱:表征高聚物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的一种重要工具.1鉴定高聚物的主链接构,取代基的位置和双链的位置等.2侧链接构的研究.3研究高聚物的相转变.4研究橡胶的老化.5核磁共振法:研究分子内部结构反环境对分子结构的影响.另外还有:扫描电镜,X衍射,液相色谱法等.四耐温特性(THERMALPROPERTIES)1.熔点与玻璃化温度玻璃化温度和熔点是聚合物使用时耐热性的重要指标.熔点Tm是结晶聚合物的主要转变温度,而玻璃化温度Tg则主要是无定型聚合物的热转变温度.玻璃化温度是无定型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熔点则是结晶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塑料处于玻璃态或部分结晶状态.橡胶处于高弹态,玻璃化温度为其使用下限温度.大部分合成纤维是结晶性聚合物.1)熔点:晶体全部熔化时的温度.熔限:发生熔化的温度范围.结晶高聚物与低分子物相比,熔融温度范围较宽(低分子熔限为0.2°C)2)影响熔点的因素有:a高分子链的结构.可通过增加分子或链段之间的作用力来提高熔点,主要是引进极性基团,最好能使高分子链之间形成氢键.b结晶温度与芯片厚度.结晶温度越低,熔点越低,熔限越宽;芯片厚度越薄,熔点越小c杂质杂质使高聚物熔点降低.d共聚物的熔点与组成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取决于共聚物的序列和分布性质.2.软化点:非晶态聚合物的软化点接近Tg结晶聚合物软化温度接近Tm.五耐燃烧特性(FLAMMABILITYPROPERTIES)塑料主要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将会燃烧,这点对用作建材,包装,配件等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对研究塑料的燃烧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氧气指数法是在规定条件下测定试样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最低氧气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表示)的一种方法.2.耐燃性等级:V0;V-1;V-2;5VA六物理特性(PhysicalProperties)比重:比重是指物质在单位体积下的质量(重量),亦称密度。
塑料颗粒成分鉴定及原料剖析

塑料颗粒成分鉴定及原料剖析塑料颗粒是塑料制品生产的基础原材料,通过对其成分鉴定及原料剖析可以大大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下面将围绕这一主题,分步骤阐述塑料颗粒成分鉴定及原料剖析的过程和方法。
第一步,样品采集。
在进行塑料颗粒成分鉴定及原料剖析之前,首先要进行样品采集。
通常是从厂家处购买所需的塑料颗粒样品,确保样品的来源可靠和真实。
第二步,外观观察。
拿到样品后,通过肉眼观察和手感摸索等方式,对样品进行外观观察,检查颗粒的大小、形状、透明度、颜色等特征,初步判断样品是否符合要求。
第三步,DSC热分析。
DSC(差示扫描量热法)是一种常用的热分析方法,可以对样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通过DSC热分析,可以获得样品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结晶能力等物理性质数据,从而判断样品的质量和成分。
第四步,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IR)是一种将样品吸收或透射的红外辐射峰与参考峰进行比较来确定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方法。
通过对塑料颗粒样品进行IR分析,可以确定其分子结构和功能基团的类型、位置和含量。
这对于确定塑料颗粒的成分非常重要。
第五步,GC质谱分析。
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是一种有效的质谱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样品中各成分的类型和含量。
通过GC-MS分析,可以得到样品中各种有机物的种类、含量和比例,从而确定塑料颗粒的成分和杂质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上述五个步骤是塑料颗粒成分鉴定及原料剖析的主要过程和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塑料颗粒的成分和质量,保证塑料制品的可靠性和质量。
在进行样品分析之前,要进行必要的样品处理,保证分析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塑料瓶成分分析_配方剖析技术

塑料瓶成分分析_配方剖析技术
塑料的用途比较广泛,是重要的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装饮料、调料等的塑料瓶,用量也是比较大的,可以根据要求注塑制成各种类型的瓶子。
一、塑料瓶简述
塑料制品通常是由合成树脂和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颜料和其他添加剂组成的,而塑料瓶主要是由PET、PE和PP等制成的塑料容器,加入相应的添加剂和溶剂,在高温下加热,用塑料模具吹塑、挤压或模塑。
主要用于饮料、食品、干果、油、药等液体或固体一次性塑料包装容器。
二、塑料瓶特点
2.1、方便携带,不易破碎,塑性好的特点;
2.2、原料成本低廉,具耐酸耐碱特性,工艺比较简单;
2.3、塑料瓶本身透明度高,也可以添加色素制成不不透明的;
2.4、可以用于装食品级原料,对人体危害几乎无;
2.5、不要接触醋、清洁剂等,会造成污染;
2.6、避免阳光直射、高温等,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2.7、塑料瓶属于无色无味、表面光洁的制品。
三、塑料瓶成分分析_配方剖析技术
塑料瓶配方要根据用途和使用对象来确定组成成分情况的,比如在PE中,不能掺杂其他物质,所得PE密度低,质地柔软,对阳光、空气、水和化学试剂具有高稳定性。
因此,不需要添加稳定剂和增塑剂。
它可以在短时间内用于盛装食用油,对人体健康无害。
但是,如果长期使用它们来盛装食用油,会污染食物,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用来盛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很容易变形,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就会融化。
塑胶外壳的成分分析表

塑胶外壳的成分分析表
材料类型:
1、钢材(碳钢、低合金钢、中合金钢、高合金钢、不锈钢、工具钢、粉末冶金钢材)。
2、金属矿石。
3、各类合金(铝合金、铜合金、镍合金、钛合金、锌合金等)。
4、电镀材料(各类镀层)。
5、未知金属材料。
分析项目:
1、全元素分析或指定元素/成分分析;
2、不锈钢牌号鉴定:304、304L、316等不锈钢;
3、合金成分分析:铜合金、铝合金、锌合金、焊锡及其他合金:碳C,氮N,硫S,磷P,硅Si,铜Cu,铁Fe,铝Al,锡Sn,钼Mo,镍Ni,铬Cr,锰Mn,钛Ti,钨W,铅Pb,锌Zn;
4、金属材料中常规金属元素分析检测、氧氮氢气体元素检测、贵金属检测、重金属检测、RoHS检测及其他各类材料金属成分检测;
5、金相分析:金相检验、低倍组织缺陷、显微组织检验、晶粒度、夹杂物、脱碳层渗碳硬化层深度测定。
应用:
1、塑料材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橡胶材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涂料油漆等复杂混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4、玻璃钢材料中的石棉成分分析。
5、分析包装材料的成分。
6、矿物绝缘油、润滑油的定性分析。
7、橡胶垫片老化失效分析。
8、金属材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及牌号鉴定。
9、油品的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
10、塑料材料黄变分析。
11、橡胶材料表面喷霜分析。
12、无机物纯度和结构分析。
13、药物结构分析。
塑胶材质成分数据表

塑胶材质成分数据表一、聚乙烯(PE)聚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胶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腐蚀性。
它主要由乙烯单体聚合而成,分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两种类型。
LDPE具有较高的柔软性和透明度,常用于制作塑料袋、保鲜膜等产品。
HDPE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常用于制作水管、容器等耐用品。
二、聚丙烯(PP)聚丙烯是一种具有良好刚性和耐热性的塑胶材料。
它由丙烯单体聚合而成,常用于制作各种容器、桶、管道等产品。
聚丙烯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耐酸碱腐蚀,适用于多种工业领域。
三、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胶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电绝缘性。
它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可分为硬质PVC和软质PVC两种类型。
硬质PVC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常用于制作窗框、水管等建筑材料。
软质PVC则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常用于制作电线电缆的绝缘材料。
四、聚苯乙烯(PS)聚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胶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电绝缘性。
它由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可分为普通PS和高冲击PS两种类型。
普通PS透明度高,硬度较高,常用于制作塑料杯、餐具等。
高冲击PS具有较高的韧性,可用于制作安全头盔、保护垫等。
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一种常用的塑胶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耐热性。
它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聚合而成,常用于制作瓶装饮料、纤维等产品。
六、聚碳酸酯(PC)聚碳酸酯是一种具有良好透明性和高强度的塑胶材料。
它由碳酸酯单体聚合而成,常用于制作眼镜镜片、手机壳等产品。
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具有良好透明度和耐候性的塑胶材料。
它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聚合而成,常用于制作亚克力板、装饰材料等。
八、聚乙烯醇(PVA)聚乙烯醇是一种常用的塑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可溶性和膜形成性。
它由乙烯醇单体聚合而成,常用于制作胶水、纤维素等产品。
以上是常见的塑胶材料及其成分数据表。
这些塑胶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
深度 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成分分析方法解读

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再配有其他添加剂(助剂)所构成的材料,也称作聚合物材料。
成分决定性能,因此在材料评估、质量管控、失效分析等时候相关工作者都有可能需要通过成分析分析来进行材料的确认。
高分子材料成分分析是通过多种分离技术,利用各种分析仪器进行表征,然后将检测的结果通过技术人员的逆向推导,最终完成对待检样品的未知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过程 。
本文总结了高分子材料成分分析 常见方法及其特点,希望能为研发路上的小伙伴们提供一些思路。
目前对高分子材料的成分进行 定性 或者 定量 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官能团分析:FTIR熔点分析:DSC、TMA、DMA玻璃化转变温度分析:DSC、TMA、DMA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TGA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GPC国高材分析测试中心成分分析服务,适用于高分子材料由原材料到终端制成品,可根据实验数据,结合技术工程师行业经验,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解决方案。
1. 红外光谱——官能团、化学组成光谱分析是一种根据物质的光谱来鉴别物质及确定它的化学组成,结构或者相对含量的方法。
按照分析原理,光谱技术主要分为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散射光谱三种;按照被测位置的形态来分类,光谱技术主要有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两种。
红外光谱属于分子光谱,有红外发射和红外吸收光谱两种,常用的一般为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的原理,在之前的推送中已经详细介绍过了,此次着重介绍红外光谱在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主要有以下两种:1)聚合物的分析与鉴别。
聚合物的种类繁杂,谱图复杂。
不同的物质,其结构不一样,对应的图谱也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分析结果与标准谱图进行对比才能得到最终结果。
聚乙烯(左)和聚苯乙烯(右)的红外光谱图2)聚合物结晶度的测度。
由于完全结晶聚合物的样品很难获得,因此不能仅用红外吸收光谱独立测量结晶度的绝对量,需要联合其他测试方法的结果。
剪切振动峰值拟合2. 紫外光谱——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光照射样品分子或原子时,外层电子吸收一定波长紫外光,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而产生的光谱。
常用塑胶原料鉴别方法

常用塑胶原料鉴别方法1:ABS塑胶原料(丙烯晴二丁烯苯乙烯) 苯乙烯族系的热熔塑胶。
硬质塑胶材料不透明。
黄色火焰,黑烟及流滴燃烧,有一种酸臭并带橡胶燃烧气味。
比重1.04。
可溶于丙酮、二氯乙烷及三溴甲烷。
慢燃烧,耐酸碱,但暴露于某些酸及有机溶剂时遭受应力开裂。
用途: 玩具、机壳、日常用品特性: 坚硬、不易碎、可涂胶水,但损坏时可能有利边出现。
设计上的应用: 多数应用于玩具外壳或不用受力的零件。
2:PC塑胶原料(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高挺性、高冲击强度及高温时保持机械性能为特征的工程塑料。
热熔塑胶材料,燃烧困难。
黄色火焰,系自熄性。
有淡的酚气味。
熔点430[$ordm]F。
比重1.2。
溶于氯化甲烷及氯化乙烷。
光学明澈或着色配方供用,适用于镜片、护目镜、电器外壳、安全盔及工程齿轮。
3:PE塑胶原料(聚乙烯) 天然乳白色,蜡性手感; 相当快速率燃烧,并如蜡融化流滴,火焰蓝色带黄尖,有一种烧石蜡的气味; 低密度聚乙烯熔点221[$ordm]F,高密度聚乙烯熔点248[$ordm]F,引火点645[$ordm]F; 比重小于1,浮于水上; 可溶于熟苯、熟甲苯,不溶于其他通用溶剂;4:PP塑胶原料(聚丙烯) 比PE较钢硬; 黄尖蓝色火焰缓慢燃烧,气味类似柴油,毒烟; 熔点在334[$ordm]F左右; 比重0.906,浮于水上,可溶于热苯; 用途: 玩具、日常用品、包装胶袋、瓶子特性: 有弹性、韧度强、延伸性大、但不可涂胶水。
设计上的应用: 多数应用于一些因要接受drop test而拆件的地方。
5:PS塑胶原料(聚苯乙烯) 坠地或用一硬物轻敲时产生一种金属鸣声; 橙黄色火焰,产生浓烟,带碳簇飞舞,嗅味如照明煤气或万寿菊; 熔点374[$ordm]F,引火点680[$ordm]F; 比重1.09; 可溶于丙酮、苯、醚、三氯甲烷;6: PA6塑胶原料PA6为乳白色或微黄色透明到不透明角质状结晶性聚合物,可自由着色,韧性、耐磨性、自润滑性好、刚性小、耐低温,耐细菌、能慢燃,离火慢熄,有滴落、起泡现象,成型加工性极好:可注塑、吹塑、浇塑、喷涂、粉末成型、机加工、焊接、粘接。
塑料制品化学成分检测 标准

塑料制品化学成分检测标准塑料制品化学成分检测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成分分析:通过化学方法确定塑料制品的组成成分。
2. 模仿生成:根据已知的化学成分,生成相似的塑料制品。
3. 配方还原及改进:通过检测和分析,还原出塑料制品的原始配方,或者对其配方进行改进。
4. 成本控制:通过检测和分析,控制塑料制品的生产成本。
5. 质量诊断:通过检测和分析,判断塑料制品的质量状况。
6. 有毒有害检测:检测塑料制品中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7. 防火性能:检测塑料制品的防火等级、垂直燃烧、水平燃烧、烟密度、烟毒性、氧指数、火焰蔓延速率等。
8. 环境可靠性:检测塑料制品在各种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如寿命评估、老化测试、盐雾试验、耐油等液体测试、高低温冲击、高低温循环等。
9. 理化性能:检测塑料制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生物相容性、降解性能、表观密度、透光率、雾度、黄色指数、白度、溶胀比、含水量、酸值、比重、硬度、刚性、密度、树脂含量、吸水性、尺寸稳定性等。
10. 机械性能:检测塑料制品的机械性能,如冲击性能、拉伸性能、弯曲性能、电性能、耐磨性能、摩擦系数、低温性能、回弹性能、撕裂性能、蠕变等。
11. 电学性能:检测塑料制品的电学性能,如表面电阻率、体积电阻率、击穿电压、介电常数、损耗角正切等。
12. 特定元素限量:规定塑料制品中重金属及特定元素的限量要求,如砷(As)、镉(Cd)、钴(Co)、铬(Cr)、铜(Cu)、氟(F)、汞(Hg)、镍(Ni)、钼(Mo)、铅(Pb)、硒(Se)、锌(Zn)等。
13. 高度关注物质:塑料制品所使用的所有材料应符合国家在某些领域产品或禁用危险物的法律规定,特别是那些被划分为致癌的、致基因突变的、有生殖毒性的物质、引起过敏症的物质应受到高度关注。
高度关注物质应符合GB/T 39498要求,由制造商应提供自我声明等相关证据。
这些标准是确保塑料制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也是制造商和消费者需要遵守的规范。
塑胶原料样品检验报告

塑胶原料样品检验报告一、背景介绍塑胶原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塑胶制品中的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塑胶制品的性能和品质。
为了确保塑胶原料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本次对批塑胶原料样品进行了检验和分析。
二、检验项目本次检验涵盖以下项目:1.外观检验:包括颜色、透明度、杂质等。
2.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
3.密度和熔流率:用于评估材料的紧密度和流动性能。
4.热稳定性:用于评估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三、检验结果基于对样品的详细检验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外观检验结果显示,样品颜色为白色,透明度良好,没有明显的杂质存在。
2.力学性能检验结果显示,拉伸强度为XXMPa,弯曲强度为XXMPa,符合预期要求。
3. 密度测试结果显示,样品的密度为XX g/cm³,熔流率为XXg/10min,表明材料的紧密度和流动性良好。
4.热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样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能够适应高温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四、结论基于对样品的检验和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本批塑胶原料样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适用于塑胶制品生产。
2.样品的力学性能良好,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3.样品具有良好的熔融流动性和紧密度,适合包装和注塑等加工工艺。
4.样品的热稳定性能良好,能够满足高温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五、建议和改进根据本次检验结果,建议以下改进措施:1.对于塑胶原料的生产过程,应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筛选,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料符合质量要求。
2.加强生产工艺的控制,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杂质的影响。
3.对于同一批次的塑胶原料,应进行样品分析和检验,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简述:PE塑料配方成分分析及测试

PE塑料配方成分分析及测试--青岛科标分析概述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
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
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100~-70°C),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
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
产品分类:【通用塑料】PE塑料、PS塑料、PP塑料、PP片材、PVC材料、EVA塑料、ABS塑料、PVA塑料、PMMA塑料【工程塑料】PA尼龙、PC塑料、聚氨酯、PET塑料、PVC木塑、PLA塑料、POM塑料、PPO塑料、PBT塑料、热固塑料、化学纤维、塑料合金【塑料助剂】成核剂、发泡剂、开口剂、抗菌剂、稳定剂、增韧剂、阻燃剂、增塑剂、抗静电剂、加工改性剂【塑料制品】PVC管、刹车片、塑料袋、保温管、PVC型材、PVC管件、吸塑PE板、塑料管材、塑料薄膜、汽车塑料、医用塑料、塑胶玩具、PVC电缆料、塑料零部件、PVC发泡板、电子电器分析项目:【成分分析】利用定性、定量分析手段,可以精确分析材料的组成成分、元素含量和填料含量。
【配方分析】是指对产品或样品的组成成分、元素或原料等成分进行分析,又称配方还原。
【组成部分】确定平衡系统中的所有各项的组成所需要的最少数目的独立物种称为组成部分。
【成分定性】通过对材料进行主成分分析,鉴定材料类别,检验、鉴别材料真实牌号。
【图谱分析】指通过谱图对未知成分进行分析的技术方法。
【对比分析】一般是对两个产品的组分进行定性定量的对比,即组分的差别及量的差别。
【失效分析】是综合运用各类常量、微量和痕量分析技术,主要成分与杂质成分鉴定并举,有机分析与无机分析并重,成分分析与生产工艺流程分析结合,依靠对分析结果强大的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对产品质量事故原因进行分析诊断。
【材质鉴定】主要是针对相关材料提供的分析服务。
abs塑料配方成分分析塑料改性技术

ABS塑料配方成分分析,塑料改性技术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ABS塑料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参考配方等,本文中的配方数据经过修改,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禾川化学引进尖端配方解剖技术,致力于ABS塑料成分分析,配方还原,研发外包服务,为ABS塑料相关企业提供一整套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一、ABS树脂的介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s,简称ABS)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程塑料,在汽车保险杠、手机以及电脑外壳等制品上应用广泛。
大部分ABS无毒,略透水蒸气但不透水,吸水率低,抗冲击性极好,冲击强度在低温下也不会快速下降,大多数ABS的拉伸性能在35.2~46.2Mpa,特殊品种可达63.3Mpa,屈服伸长率为2~4%,在负荷为14.1Mpa、温度为50℃条件下压缩24h,其尺寸变化在0.2~1.7%之内,半硬质和硬质ABS的弯曲强度约为28.1Mpa和63.3~70Mpa。
ABS耐磨性很好,摩擦系数很低,不能作为自润滑材料,但可作为中转速轴承材料。
因品种不同其抗蠕变性能不同,但总体而言升温时抗蠕变应力不会迅速下降。
ABS电性能稳定,受温度、湿度影响较小;水、无机盐、酸、碱类对其性能影响较小,在醛、酮、酯、盐酸中会溶解或形成乳浊液,不溶于大部分醇和烃,但在烃中会软化或溶胀。
在加工中,ABS的加工性由剪切速率调节,而并非温度。
成分中的丁二烯橡胶相提供塑料以强韧性,聚苯乙烯相提供塑料以电气性、成型性和透明性。
禾川化学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
塑胶材质数据分析表

7
高壓聚乙烯(高密度)
PE(HD)
0.91-0.93
18/1000
熱可塑性.絕熱性佳.耐藥性.質軟.
40-60
8
中壓聚乙烯(中密度)
PE(MD)
0.93-0.94
20/1000
熱可塑性.絕熱性佳.耐藥性.質軟.
40-60
9
低壓聚乙烯(低密度)
PE(LD)
0.94-0.96
30/1000
熱可塑性.絕熱性佳.耐藥性.質硬.
350-370
31
聚醚硫壓胺
PEI 30%GF
1.51
3/1000
非結晶性﹐難然性﹐耐電性佳﹐耐藥性
340-425
32
不飽和聚脂
BMC 3550C
1.79
0.4/1000
成型精度高﹐耐熱﹐耐電性﹐耐磨擦性
130-145
33
聚隊丁烯二甲二乙脂
PBT 30%GF
1.52
4/1000
耐熱﹐耐疲勞﹐耐磨擦性﹐耐電性差
乙烯-酸脂乙烯
EVA
1.02-1.12
20/1000
熱可塑性.質軟.耐壓,可擾性強.
45-60
17
酚甲醛樹脂
BAKI-LITE
6/1000
熱硬化性.絕緣性.耐熱.耐酸.耐水性.
160-200
18
尿素
UREA
6/1000
熱硬化性.絕緣性.耐熱.耐酸.耐水性差.硬度大.
160-200
19
美那密
HEIA-MINL
5/1000
熱硬化性.絕緣性.耐熱.耐酸.光澤耐水佳.
160-200
20
聚苯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知成分剖析(现称为“微谱分析”)指通过微观谱图对未知成分进行分析的技术方法(引用自“微谱技术官网”)。
该技术类似于法学界“反向工程”,通过对目标产品进行拆解、测试、重组从而达到还原的目的。
详情可参考
塑胶成分分析作用:
塑胶成分分析的作用非常广泛,在质量控制,产品失效分析,成分分析,产品改进等方面都可以用得到。
今年来,因为“微谱分析”技术的引入,塑胶成分分析的作用被发掘的更为深入,最早的检测主要以验证为目的,现今以了解成分,优化改进产品为主流方向。
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产品出问题,分析成分,了解问题根源,便于改进;
2、分析新产品成分,还原配方,便于模仿生产;
3、对比先进产品和自身产品成分,寻求改进;
4、验证产品中是否含有某种物质。
塑胶的特点:
1、一般塑胶原料在常温下和低于其屈服强度的应力下长期受力,会出现永久形变;
2、塑胶原料对缺口损坏很敏感;
3、塑胶原料受热膨胀,线胀系数比金属大很多;
4、塑胶原料的力学性能在长时间受热下会明显下降;
5、有些塑胶原料会吸湿,并引起尺寸和性能变化等。
塑胶领域服务项目:
1、塑胶成分分析;
2、塑胶成分检测;
3、塑胶成分测试;
4、塑胶比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