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书信的典雅用语
书信文雅礼貌用语
![书信文雅礼貌用语](https://img.taocdn.com/s3/m/c8afe3a3a32d7375a5178026.png)
书信文雅礼貌用语一、开头提称语二、祝颂问安语三、信中用语:(一)开头语颁来手示,诵悉一切。
承赐教言,十分感激。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大函细读,尊意俱悉。
得书之喜,喜不自胜。
大札拜读,敬佩之至。
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兹蒙惠书,快慰莫名。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
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
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
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
(二)钦佩语奉读大示,向往尤深。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大作拜读,敬佩之至。
久钦鸿才,时怀渴想。
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
(三)思念语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分手多日,别来无恙?一别累月,思何可支?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别后萦思,愁肠日转。
离别情怀,今犹耿耿。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
故园代切,梦寐神驰。
海天相望,思念切切。
别后萦思,愁肠日转。
心路咫尺,灵犀相通。
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
(四)自述语敝寓均安,可释远念。
阖寓无恙,请释悬念。
贱体初安,承问极感。
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顽健如往日,免念。
(五)致歉语久未通函,甚歉。
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
音问久疏,抱歉良深。
抱歉之情,莫可言表。
久未请安,深以为歉。
未能践约,抱歉良深。
满腔歉意,寤寐难安。
(六)问候语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时欲入夏,愿自珍重。
赤日炎炎,万请珍重。
入秋顿凉,幸自摄卫。
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
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怡!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
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逰?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七)祝贺语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
谨以至诚,恭贺你们......喜闻...... ,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八)结束语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复,余后再禀。
书信礼貌文雅用语书信、电子邮件、短信、留言
![书信礼貌文雅用语书信、电子邮件、短信、留言](https://img.taocdn.com/s3/m/c303f104cf84b9d528ea7a6f.png)
馈赠语谨具聘仪,略申微忱。附上薄仪,聊表微意。薄具菲仪,用伸贺忱。附奉某物,藉壮行色。
盼祷语无任盼祷。是所至盼。不胜企望。
接信语刻接手教,敬悉一切。接奉大礼,敬悉种切。
交涉语请即答复,勿再延宕。希速归还,幸勿再误。
声明语未经本人同意,自属无效。如几日内未见复函,即作同意论。
上述仅作参考,如用在恰到好处,就会避免俗套,为书信润色。
②前日有负雅意,至感不安,尚祈恕之;前事忤拂尊意,祈请海涵。
③嘱托之事,虽经努力,至今未果,特致歉意;托付之事,因琐务缠身,延误至今,歉甚愧甚。
书信致谢语选用法
书信中表示感谢的词句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恰当地选用,例如:承蒙惠赠,不胜感谢;承蒙见教,获益良多;承蒙垂爱,衷心感激;感荷高情,永志不忘;盛情厚意,应接不遑,切谢切谢;承示忠言,铭感无已;承蒙照拂,特表谢忱
古人书信用语
![古人书信用语](https://img.taocdn.com/s3/m/2d0e109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c.png)
古人书信用语如下:
1. 致敬之辞:
- 拜启(称呼对方)
- 敝函(谦称自己的信函)
2. 自我介绍:
- 窃书生某某(自称为书生某某)
- 忝居某职(谦称自己的职位)
3. 表达问候:
- 问安(向收信人问好)
- 寒暄(共同寒暄)
4. 表达感激:
- 谢恩(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
- 深感钦佩(对对方的品德或才能表示钦佩)
5. 表达关切:
- 关心(对收信人的身体或工作等表示关心)- 承蒙关照(对对方的关心表示感激)
6. 结尾祝愿:
- 谨启(结束语)
- 祝安(对收信人的祝福)
以上词汇在古代书信中常见,展现出古人交际时的礼貌与情感表达。
书信文雅礼貌用语
![书信文雅礼貌用语](https://img.taocdn.com/s3/m/b2661aab58fb770bf78a55b2.png)
书信文雅礼貌用语一、开头提称语二、祝颂问安语三、信中用语:(一)开头语颁来手示,诵悉一切。
承赐教言,十分感激。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大函细读,尊意俱悉。
得书之喜,喜不自胜。
大札拜读,敬佩之至。
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兹蒙惠书,快慰莫名。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
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
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
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
(二)钦佩语奉读大示,向往尤深。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大作拜读,敬佩之至。
久钦鸿才,时怀渴想。
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
(三)思念语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分手多日,别来无恙?一别累月,思何可支?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别后萦思,愁肠日转。
离别情怀,今犹耿耿。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
故园代切,梦寐神驰。
海天相望,思念切切。
别后萦思,愁肠日转。
心路咫尺,灵犀相通。
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
(四)自述语敝寓均安,可释远念。
阖寓无恙,请释悬念。
贱体初安,承问极感。
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顽健如往日,免念。
(五)致歉语久未通函,甚歉。
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
音问久疏,抱歉良深。
抱歉之情,莫可言表。
久未请安,深以为歉。
未能践约,抱歉良深。
满腔歉意,寤寐难安。
(六)问候语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时欲入夏,愿自珍重。
赤日炎炎,万请珍重。
入秋顿凉,幸自摄卫。
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
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怡!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
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逰?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七)祝贺语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
谨以至诚,恭贺你们......喜闻...... ,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八)结束语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复,余后再禀。
书信用语
![书信用语](https://img.taocdn.com/s3/m/2ade849ba0116c175f0e481f.png)
六、致谢之语 ◇大示涌悉,深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之意。 ◇厚情盛意,应接不惶,切谢切谢。 ◇奉报先生殷殷之谊,当俟异日耳。 ◇感荷高情,非只言片语所能鸣谢。 ◇承蒙谆谆忠告,铭感五衷。 ◇承蒙见教,获益甚多,特上寸笺,以申谢忱。 ◇承蒙惠赠各物,衷心感谢,不胜荣幸。 ◇承蒙存问,且赠佳品,感恩不尽。 ◇如此厚赠,实深惶悚,但来从远道,却之不恭,因即拜领。 七、致歉之语 ◇惠书敬悉,甚感盛情,迟复为歉。 ◇奉读惠书,久未作复,罪甚罪甚。 ◇惠书已悉,近因琐务,未即奉答为歉。 ◇数奉台函,未暇修复,抱歉良深。 ◇所询之事,目前尚难奉复,敬请宽裕为怀。 ◇前事有逆尊意,不胜惭愧,万望海涵。 ◇前事有负雅意,十分抱歉,尚悉恕之。 ◇见有睽异之处,幸在知己,尚希见宽降恕。
四、钦佩之语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久钦鸿才,时怀渴谒。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久慕英才,拜谒如渴。 ◇顷读诲语,如闻金玉良言,茅塞顿开。 ◇谨蒙诲教,疑或冰释,胜似春风甘霖灌顶。 ◇恩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泰山北斗,谁不思慕。 ◇蒙惠书并赐佳作,浩书河汉,理志还必须真,拜服之至。嗣后如有如有所见,或 有新作,望莫疑愚之弩,尚请随时见示为盼。 ◇先生德高望重,文才武略,贯古今之论,晓中外之风,下风引领,敢下拜嘉。
三、时令问候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莺歌,想必神采奕奕。 ◇炎暑日蒸,千万珍重。 ◇盛暑之后,继以炎秋,务望尚自珍为盼(务望通假字通勿忘) ◇秋色宜人,望养志为神。 ◇秋风萧萧,至祈摄卫。 ◇日来寒威遇烈火,伏维福躬无恙。 ◇寒风苦雨,恳请厚自珍爱。 ◇近闻贵地大风暴雨,家居安否,念念。 ◇朔风突起,寒潮逼至,想寓中均安?
二、思念之语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暌违日久,拳念殷珠。 ◇分手甚久,别来无恙。 ◇故园念切,梦寐何驰。 ◇握别以来,深感寂寞,近况如何,甚念。 ◇鸿雁传来,千里咫尺,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相聚甚远,不能聚首,转寄文墨,互通消息。 ◇别意良久,甚以为怀,何日重逢,登高延企。 ◇奉读惠书,宛如天外飞来,回首往事,不啻依稀如昨。 ◇长怀圣德,聊吐愚忠,仅凭鸿雁之传,伫望白云之信。
书信文雅礼貌用语
![书信文雅礼貌用语](https://img.taocdn.com/s3/m/9a52347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3.png)
书信文雅礼貌用语一、开头提称语二、祝颂问安语三、信中用语:(一)开头语颁来手示,诵悉一切。
承赐教言,十分感激。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大函细读,尊意俱悉。
得书之喜,喜不自胜。
大札拜读,敬佩之至。
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兹蒙惠书,快慰莫名。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
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
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
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
(二)钦佩语奉读大示,向往尤深。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大作拜读,敬佩之至。
久钦鸿才,时怀渴想。
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
(三)思念语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分手多日,别来无恙?一别累月,思何可支?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别后萦思,愁肠日转。
离别情怀,今犹耿耿。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
故园代切,梦寐神驰。
海天相望,思念切切。
别后萦思,愁肠日转。
心路咫尺,灵犀相通。
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
(四)自述语敝寓均安,可释远念。
阖寓无恙,请释悬念。
贱体初安,承问极感。
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顽健如往日,免念。
(五)致歉语久未通函,甚歉。
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
音问久疏,抱歉良深。
抱歉之情,莫可言表。
久未请安,深以为歉。
未能践约,抱歉良深。
满腔歉意,寤寐难安。
(六)问候语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时欲入夏,愿自珍重。
赤日炎炎,万请珍重。
入秋顿凉,幸自摄卫。
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
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怡!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
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逰?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七)祝贺语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
谨以至诚,恭贺你们......喜闻...... ,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八)结束语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复,余后再禀。
书信礼貌文雅用语大全
![书信礼貌文雅用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6493c7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8.png)
书信是人们进行正式沟通和表达意见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书信的写作需要使用礼貌、文雅的用语,以确保传递信息的同时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
以下是一些书信中常用的礼貌文雅用语,涵盖了书信的开头、主体、结尾等不同部分。
### 开头部分:1. 尊敬的先生/女士:2. 敬爱的先生/女士:3. 亲爱的朋友们:4. 致以最崇高的敬意:5. 非常荣幸能写信给您:### 引言部分:6. 首先,我要感谢您:7. 在写这封信之前,我深思熟虑了很久:8. 我希望这封信能够找到您安康:9. 通过这封信,我想与您分享一些重要的信息:10. 希望您一切安好:### 表达意愿部分:11. 我写信是为了表达我的感激之情:12. 请接受我最真挚的谢意:13. 我想请您考虑一下以下建议:14. 在此,我想向您咨询一些问题:15. 请允许我与您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看法:### 请求和建议部分:16. 我想请教您一些关于...的问题:17. 我诚恳地请求您的帮助:18. 我建议我们共同努力以解决这个问题:19. 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您能提供一些建议:20. 您的意见对我非常重要:### 表达歉意部分:21. 对于给您带来的不便,我深感抱歉:22. 我真诚地向您道歉:23. 如果我有什么冒犯之处,请您谅解:24. 我希望您能原谅我的疏忽:25. 我非常抱歉我未能按时完成:### 表达感激部分:26. 我对您的关心和支持深感感激:27. 感谢您的耐心和理解:28. 非常感谢您为此所做的一切:29. 我对您的慷慨深表感激:30. 感激您一直以来的支持:### 结尾部分:31. 我期待着尽快收到您的回信:32. 请随时与我联系,我会等候您的答复:33. 期待着与您进一步的合作:34. 祝愿您一切顺利:35. 最后,请接受我最真挚的问候:### 结束语:36. 此致敬礼:37. 衷心祝福:38. 祝您好运:39. 祝愿一切安好:40. 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在写书信时,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用语是非常重要的。
古代信函的谦词
![古代信函的谦词](https://img.taocdn.com/s3/m/b9755e0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8.png)
古代信函的谦词
在古代的信函中,使用谦词敬语是非常普遍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谦词敬语。
1.敬语:用于表示对收信人的尊重和礼貌。
如:阁下、大人、贵驾、台端、钧座等。
2.谦词:用于表示自己的谦逊和尊敬。
如:臣、仆、小的、愚、鄙、不才、不佞等。
3.礼貌用语:用于表示礼貌和关心。
如:敬请、敬候、恭候、拜托、遵命等。
4.问候语:用于表示对收信人的关心和问候。
如:安好、康泰、福安、顺颂等。
5.结尾用语:用于表示信函的结束和敬意。
如:顿首、敬上、谨启、敬具、顿首顿首等。
在古代信函中,使用谦词敬语是非常重要的礼节,它不仅体现了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尊重,也表达了写信人的谦虚和敬意。
中国传统书信的典雅用语
![中国传统书信的典雅用语](https://img.taocdn.com/s3/m/4b968c42e53a580217fcfe4a.png)
中国传统书信的典雅用语教你写一封文采飞扬的古体书信中国传统书信的典雅用语(一)称谓称谓,是寄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
对儿女称名不称字号;称学生可称字,也可称名或号。
对尊亲不称名号,直写表示关系的称呼,有的在称呼下加尊词“大人”。
对尊长一称字号为敬,字号下加书职位、称呼或尊词。
(二)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称谓之后,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
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
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
垂,含居高临下之义。
赐,上给予下叫做赐。
钩,古以钩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
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
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
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
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
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
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
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给居丧者信,用“礼鉴”。
如,爱国之士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共鉴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讲席教席撰席著席史席席,席位。
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古代书信礼貌用语
![古代书信礼貌用语](https://img.taocdn.com/s3/m/193c644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b.png)
古代书信礼貌用语
在古代,书信中的礼貌用语非常丰富且讲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书信礼貌用语:
1. 敬启者: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是一种礼貌的表达方式。
2. 敬复者:表示对来信的回复,表达对对方的尊重。
3. 拜启者: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是一种更为尊敬的表达方式。
4. 敬呈者: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通常用于下对上的书信。
5. 谨启者: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是一种更为恭敬的表达方式。
6. 敬邀者:表示邀请对方参加某项活动,是对对方的尊重和恭敬。
7. 拜请者:表示请求对方做某事,是一种更为尊敬的表达方式。
8. 谨致谢意:表示对对方的帮助或好意表示感谢。
9. 此致敬礼:表示书信的结尾,是一种礼貌的表达方式。
10. 拜别者:表示告别,是一种古雅的表达方式。
这些用语在古代书信中非常常见,它们不仅表达了写信人的情感和态度,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
古代书信的常用语,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古代书信的常用语,中国人独有的浪漫!](https://img.taocdn.com/s3/m/b11f3f8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5.png)
古代书信的常用语,中国人独有的浪漫!见字如面,中国人独有的浪漫,那些古代书信的常用语,你都了解吗?祝愿【谨具微仪,聊资献岁】【译】准备了一些不起眼的东西,姑且充当新年献礼。
【谨具薄仪,藉申贺悃】【译】准备了微薄的礼物,谨表祝贺之意。
【附陈微赆,用抒离情】【译】附上微薄之物为你践行,以此抒发分别之情。
【奉上菲仪,用佐卺筵】【译】送上一点薄礼,请用在婚礼喜宴上。
时节【春寒料峭,善自珍重】【译】初春寒冷,请多多珍重。
【兹际炎暑,希自珍卫】【译】正值炎暑酷热之际,希望你对自己的身体予以真心爱护。
【入秋顿凉,幸自摄卫】【译】马上入秋了,到时候凉意渐浓,请您多多保重身体。
【朔风突起,寒潮逼至,想寓中均安】【译】北风突起,寒潮快要逼近,想必你在寓中一切都好?致友人【顷接手示,如见故人】【译】见到您的亲笔来信,就像见到您一样。
【得书之喜,旷若复面】【译】收到您的信,就像与您会面一样。
【鄙寓均安,可释远念】【译】这边一切平安,不必惦念。
【幸各事安适,足告雅怀】【译】幸运的是,这里一切顺利,还请您放心。
致家人【久不通函,至以为念】【译】好久没有通信了,非常想念你。
【故园念切,梦寐神驰】【译】时刻思念着家乡,可惜只能心向往之,在梦寐中求得。
【睽违日久,拳念殊殷】【译】许久未见到您,思念的心情越加殷切。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译】已经分别了一个多月了,非常地想念你。
表歉意【远隔邮途,未遑趋贺】【译】相距太远,没有时间前往祝贺。
【路远事牵,不克赴会】【译】路途遥远被很多事情牵扯着,不能去见你了。
【不当之处,尚乞谅宥】【译】有做的不合适的地方,还请见谅。
【诸多烦渎,惶愧奚如】【译】多次打扰您,很是过意不去,实在抱歉。
表仰慕【久钦鸿才,时怀渴谒】【译】一直以来都钦佩您的才干,常常渴望能去拜见您。
【仰企慈仁,无时或释】【译】仰视您高尚的人品,内心没有片刻改变。
【企慕高风,未亲芝宇】【译】敬仰钦慕您高尚的人品,但是还没有拜见过您。
写信的古语
![写信的古语](https://img.taocdn.com/s3/m/e1e7c38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5.png)
在古代,人们写信时使用的语言和现代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写信时常用的古语:
1. 敬启者:表示尊敬地开启这封信的人。
2. 台鉴:请对方审阅信件的意思。
3. 谨此:表示恭敬地在此陈述。
4. 不具:表示不再详细叙述。
5. 不一:表示不再一一叙述。
6. 此询近佳:表示询问对方近况是否安好。
7. 顺颂时绥:表示祝愿对方时时刻刻平安。
8. 敬请光临:表示诚恳地邀请对方光临。
9. 特此奉告:表示特别以此告知对方。
这些古语在现代的书信中已经较少使用,但在一些正式的场合,如商务信函、求职信等中仍可能会使用到。
书信问候语古风
![书信问候语古风](https://img.taocdn.com/s3/m/75235a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6.png)
书信问候语古风
1. 敬启者:
寒来暑往,时序更迭,久疏问候,唯愿君安。
值此素笺寄怀之际,聊表微忱,愿吾兄(弟、姐、妹、友)诸凡顺遂,体健安康,书香常伴,事事如意。
2. 贵阁主人:
伏维动止皆宜,时泰岁稔。
仆谨以尺素遥致问候,愿君安乐无恙,学业(事业)精进,风雅犹存,日新又新。
3. 高朋尊鉴:
斗转星移,岁末年初,愿风递我衷心之祈愿,托云寄予深深之关切。
愿君安康如常,百福骈臻,诸事亨通,无虑无忧。
4. 阁下:
展信舒颜,愿清风带来我真诚的问候,但愿您此刻身心康泰,诸事皆顺,福泽延绵,年年有余,岁岁长安。
5. 友人亲览:
久未执笔,今以翰墨抒怀,愿清风明月寄我深情,愿您遍历山河,仍觉人间值得,世事安稳,岁月静好,平安喜乐。
传统书信用语
![传统书信用语](https://img.taocdn.com/s3/m/9235c32cb84ae45c3b358c60.png)
传统书信用语以下是关于传统书信用语,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传统书信用语称呼后的敬词,又称提称语写给祖父母、父母:膝下、膝前;写给亲朋中的长辈:尊前、尊右、尊鉴、赐鉴;写给老师:函丈、绛帐、帐下、侍侧、坛席、座前、讲席、史席;写给兄弟姐妹:手足、如握、如晤;写给平辈亲朋:阁下、足下、执事、台右、台鉴、大鉴、文览、惠鉴、雅鉴、尊览、道鉴、台览、台前、台照、雾照、丙照、朗照、澄照;写给年龄小于自己的平辈:青览、青睐、如见、如面、人青、英览;写给同学:砚席、文几、如晤、如面;写给子侄辈:知悉、见悉、收阅、收览、人见、人览、知之;写给女性长辈:靓座、尧览、妆前、彭鉴、侍右;写给文职官员:助览、钧览、钧座、勋鉴;写给武职官员:摩下、摩鉴、幕下、勋座;写给教育界人·士:讲席、座右、座次;写给作家:著席、撰席;写给宗教界人士:方丈、道览、清鉴、法览、莲座、仙览、坛次。
署名后面的敬词,又叫启禀词写给尊长:叩、叩上、拜上、叩察、再拜;写给平辈:上、敬上、谨启、鞠启、顿首、亲笔、手肃;写给晚辈:字、示谕、手白、手谕。
信尾常用敬词用于长辈:肃此奉察、肃此敬达、肃呈寸察、特肃察函、叩上寸笺、肃此、敬此、谨此、伏乞恩鉴、伏祈垂察、伏惟崇鉴、充冀助鉴;用于亲友平辈:敬奉寸函、特此奉达、端此奉达、庄修尺素、端此、厅此、草此奉闻、诸维荃照、诸维朗照、统祈爱照、诸维玉用于妇女:伏维彭鉴、绪维芳照、统希玉照;用于申贺:藉申贺意、肃表贺忱、深以为祝、是所欣祝;用于吊唁:恭陈唁意、藉表哀忱、肃此上慰;用于辞谢:敬抒辞意、心领肃谢;用于申谢:肃此敬谢、敬函肃谢、敬申谢意、肃此鸣谢;用于送行:用抒离绪、特诉离宗、藉罄别情、敬抒别情。
常用请安、祝福语·用于祖父母、父母:恭叩金安、敬请侍安、敬颂侍福、并候侍棋、敬请福安、肃请金安、察请安好、肃候钧安、恭叩慈安、载叩福安、谨叩康健;用于亲友长辈:虔请康安、敬请颐安、恭请福绥、敬请履安、敬叩崇安、抵叩祺安、谨祝福体安和(福体康吉);用于老师:虔请讲安(讲棋、教安、教棋)、敬请尘安、恭请道安(道绥、道祺)、肃请诲安、载颂讲履安吉(讲坛隆胜、道体康娱、道履绥和);用于夫妇:敬颂俪扯(祺)、敬请俪安、顺颂双安(双祺)、复烦琴棋曼福(俪扯安燕、伉俪双绥);用于亲友平辈:顺颂时绥、敬候佳扯、顺颂起居、并候近安(久安、平安)、顺颂大安、敬颂台安(台祺);用于亲友晚辈:即问近好(近绥、近安)、即询近佳、此候刻好(百益、无量、进步);用于学界:只颂撰祺(撰述宣勤、撰著益宏)、顺请文安(文扯、文绥)、只请著安(著福、著祺安畅、著作日新)、并请学安(学棋、学扯)、即候文棋(文祺佳吉、文棋茂畅)、即颂吟棋、敬祝编安(编祺、;用于政界:恭请多安(勋安、升安)、只请政安、敬请崇禧(崇安)、敬颂勋履云蒸(勋绩宏丰、勋华日茂)、恭颂升棋晋畅;·用于军界:恭请靡安(靡棋)、敬请座安、肃请捷安;用于商界:即请财安、顺烦筹棋、敬候筹安、祁祝生意顺绥(骏业云蒸、财并春臻、财棋迎祥、筹祺协吉、诸务顺怀);用于行旅:敬请旅安(游安、行安、途安)、借颂旅祺、顺请旅扯、并颂旅居燕吉(旅体康安、客邸吉祥、荣行顺畅、旅祺万福、旅棋清嘉、旅址胜常、时棋纳吉);用于家居:敬请潭安、并顷潭福、顺颂潭祺、即颂潭第吉祥(潭祺畅茂、潭社迎祥、潭社凝祥、潭社多佳、潭扯绥和、潭庭安泰、祠第增祥、阖第吉祥);用于贺婚:恭请燕禧、恭请禧安、恭贺大禧;用于贺年:即颂岁禧、恭贺年禧、恭贺新禧(鸿禧、春禧、节禧)、顺贺年安(岁佳、新祺);用于慰问病人:即请卫安、敬祝早痊(痊安);用于吊唁:顺问苫次、专候素履、此候孝履(孝安);用于当日问候:即颂晨安、即请早安、此请午安、即颂晚安、即请刻安、顺候日扯、即候时社;用于时令问候:顺颂春社、敬请春安、敬请夏安、并颂暑祺、敬请秋安、并候秋绥、敬请冬安、此请裘安、敬请炉安;用于祝颂对方亲长:敬请堂上健康(上侍安娱、尊候安吉、侍棋晋吉、慈侍安善)。
古代常用的书信用语
![古代常用的书信用语](https://img.taocdn.com/s3/m/e5e4311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2.png)
古代常用的书信用语1、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2、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
3、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
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
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平辈。
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4、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适用于一般书信。
5、双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
6、芳鉴:女子间往来书信。
7、礼鉴:给居丧者信。
8、共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9、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10、启辞: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11、敬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12、拜启者: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13、请对方回信: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万望不吝赐教。
14、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谨此奉闻,勿烦惠答。
以下为常见祝辞:15、用于平辈、友朋之间:即颂即请顺效顺祝即请大安16、对尊长:恭叩恭淆恭颂恭候敬叩敬祝故请敬颂17、平辈间,为强调敬意:恭颂恭请恭候18、对晚辈:此询顺祝即问祝(你)愿(你)盼望19、对祖父:起居永福20、对父母辈:金安福安21、对尊长:康安钧安崇安履福颐安22、对女长辈:慈安懿安坤安玉安23、平辈友朋间,按四时颂祝:春社暑安秋棋冬馁24、逢年尾岁首,可贺: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岁祺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25、对女性可颂:淑安妆安阃安26、对未婚女子:闺安27、祝收信人全家:阔府康泰全家幸福28、祝收信人夫妇:双安俪安俪祉29、贺有喜庆事者:喜安庆祺30、贺新婚者:燕安燕喜31、贺生子者:麟安32、对编辑:编祺编安33、对写作者:著祺撰安笔健34、对教师:教祺教安诲安铎安35、对病人:痊安36、对军界:勋祉戎安37、对政界:政安勋安升安公祺钧祺崇祺38、对工商实业界:筹祉筹安财安吉利赢祺盈祺发祺运祉事业昌隆宏猷大展行止佳顺万事顺遂百事称心诸事如意盛利久发财源茂盛日进斗金。
古代信件常用语
![古代信件常用语](https://img.taocdn.com/s3/m/1d35896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1.png)
古代信件常用语1. “见字如面”。
就像咱们现在虽然不能当面聊天,但这封信一到你手上,就好像我站在你跟前一样。
我在这头,满心都是想跟你唠唠的事儿呢。
2. “君安否?”这就像在问,兄弟啊,你过得咋样呢?我每天都惦记着你,就盼着你一切都好。
就像那老树上的鸟儿,盼着同伴平安归来。
3. “敬启者”。
虽然有点文绉绉的,但这就好比我很尊敬地在敲你的门,说,嘿,我有话要跟你说呢。
我上次写信给阿强的时候,开头也是这么写的,因为我打心底尊重他。
4. “顿首”。
这可是很诚恳的说法,就好像我在你面前,重重地磕个头。
我要是犯了错跟你道歉,就会用这个词,那是真心实意觉得对不住你。
5. “惠书敬悉”。
意思就是收到你的信啦,可高兴了。
这就像收到了远方朋友寄来的宝贝,满心都是欢喜。
就像阿花收到她恋人的信,那脸上笑开了花。
6. “别来无恙?”就跟现在咱们说,好久不见,没出啥事儿吧?我每次见到许久不见的朋友,心里就这么想,嘴上也就这么问了。
7. “尺牍”。
这就是说信件啦,咱这小小的信件,就像一艘小船,在咱俩之间的情谊之海上漂啊漂,把我的话带给你。
8. “知君念我,吾心甚悦。
”知道你想着我,我心里可美了。
就像那小猫吃到了鱼,美滋滋的。
我跟阿妹写信的时候,提到她牵挂我,我就这么写。
9. “展信佳。
”就希望你打开信的时候一切都好。
这就像是我在信里给你先送上一份美好的祝福,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10. “叨扰”。
要是我求你办事或者跟你说点事儿怕打扰你,就用这个。
就好比我去敲你家的门,还很不好意思地说,哎呀,我来打扰你一下啦。
11. “幸甚至哉。
”我要是遇到特别高兴的事儿,想跟你分享,就这么写。
就像我中了大奖,迫不及待地写信告诉你,那心情就像在云端一样。
12. “望君垂怜。
”要是我有求于你,就会这么说。
这就像一个可怜巴巴的小狗,望着主人讨吃的一样。
我跟老板写信求加薪的时候,差点就用这个词了。
13. “谨奉书。
”就是很恭敬地写信给你。
这就像我双手捧着我的心意,送到你面前。
文言文书信用语大全
![文言文书信用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f3edf0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9.png)
文言文书信用语大全1、开头语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得书之喜,旷若复面。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
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
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
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
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
2、钦佩语奉读大示,向往尤深。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大作拜读,敬佩之至。
久钦鸿才,时怀渴想。
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3、思念语分手多日,别来无恙?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一别累月,思何可支?喜接教诲,真解蒙矣。
谨蒙悔语,用祛尘惑。
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离别情怀,今犹耿耿。
近况如何,念念。
4、问候语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别后萦思,愁肠日转。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
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
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怡!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逰?时欲入夏,愿自珍重。
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
汗暑无常,伏维珍重自爱。
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
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赤日炎炎,万请珍重。
入秋顿凉,幸自摄卫。
5、自术语敝寓均安,可释远念。
阖寓无恙,请释悬念。
贱体初安,承问极感。
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顽健如往日,免念。
6、祝贺语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
谨以至诚,恭贺你们......喜闻...... ,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7、致歉语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
音问久疏,抱歉良深。
久未通函,甚歉。
8、结束语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特此致候,不胜依依。
谨申数字,用展寸诚。
诸不具陈。
谨申微意。
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专此奉复辟。
敬候回谕匆此先复,余后再禀。
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请长纸短,不尽依依。
文言文书信用语大全
![文言文书信用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791789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1.png)
文言文书信用语大全1、开头语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得书之喜,旷若复面。
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
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
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
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
2、钦佩语奉读大示,向往尤深。
喜接教诲,真解矇矣。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谨蒙悔语,用祛尘惑。
大作拜读,敬佩之至。
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
久钦鸿才,时怀渴想。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3、思念语分手多日,别来无恙?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一别累月,思何可支?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别后萦思,愁肠日转。
离别情怀,今犹耿耿。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
近况如何,念念。
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
4、问候语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怡!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
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逰?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时欲入夏,愿自珍重。
赤日炎炎,万请珍重。
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
入秋顿凉,幸自摄卫。
汗暑无常,伏维珍重自爱。
5、自术语敝寓均安,可释远念。
阖寓无恙,请释悬念。
贱体初安,承问极感。
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顽健如往日,免念。
6、祝贺语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
谨以至诚,恭贺你们......喜闻...... ,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7、致歉语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
音问久疏,抱歉良深。
久未通函,甚歉。
8、结束语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复,余后再禀。
特此致候,不胜依依。
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谨申数字,用展寸诚。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诸不具陈。
谨申微意。
请长纸短,不尽依依。
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日来事忙,恕不多谈。
文言文书信用语大全
![文言文书信用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7829f606bd97f192379e902.png)
文言文书信用语大全1、开头语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得书之喜,旷若复面。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
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
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
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
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
2、钦佩语奉读大示,向往尤深。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大作拜读,敬佩之至。
久钦鸿才,时怀渴想。
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3、思念语分手多日,别来无恙?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一别累月,思何可支?喜接教诲,真解蒙矣。
谨蒙悔语,用祛尘惑。
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离别情怀,今犹耿耿。
近况如何,念念。
4、问候语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别后萦思,愁肠日转。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
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
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怡!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逰?时欲入夏,愿自珍重。
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
汗暑无常,伏维珍重自爱。
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
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赤日炎炎,万请珍重。
入秋顿凉,幸自摄卫。
5、自术语敝寓均安,可释远念。
阖寓无恙,请释悬念。
贱体初安,承问极感。
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顽健如往日,免念。
6、祝贺语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
谨以至诚,恭贺你们......喜闻...... ,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7、致歉语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
音问久疏,抱歉良深。
久未通函,甚歉。
8、结束语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特此致候,不胜依依。
谨申数字,用展寸诚。
诸不具陈。
谨申微意。
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专此奉复辟。
敬候回谕匆此先复,余后再禀。
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请长纸短,不尽依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四)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恕不一一。不宣。不悉。不具。不备。不赘。书不尽意。不尽欲言பைடு நூலகம்临颖不尽。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更谭。
请对方回信: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 阅 知 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五)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纸短情长,不胜依依;即此搁笔,余容后续;书不尽意,余言面禀;临书仓促,不尽欲言;琐务缠身,恕不多言;草率书此,不成文理;匆此草就,祈恕不恭。
中国传统书信的典雅用语
———————————————————————————————— 作者:
———————————————————————————————— 日期:
中国传统书信的典雅用语
教你写一封文采飞扬的古体书信
中国传统书信的典雅用语
(一)称谓
称谓,是寄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
对儿女称名不称字号;称学生可称字,也可称名或号。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对尊亲不称名号,直写表示关系的称呼,有的在称呼下加尊词“大人”。
对尊长一称字号为敬,字号下加书职位、称呼或尊词。
(二)提称语
用于文言书信称谓之后,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