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读对联识汉字
教会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

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一)1、借助拼音,促使学生自学识字。
初入学的儿童,识字不多。
教师可从教汉语拼音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专题训练,使学生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
在教材中“看图说话学拼音”部分中要求学生学会52个汉字,所以在教学中学习识字时,可以结合画面组词,让学生边说边识字,从而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识字水平。
还可以根据拼音的发音不同,让学生组词造句,使枯燥的拼音字母学习变得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有趣,促使学生利用拼音自主识字、阅读。
2、利用插图或者直观教具识字。
低年级语文课本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有丰富的识字内容。
在教学中利用图画及汉字在古代的字型认识象形字。
如在一年级上册《看画识字真有趣》一文中通过借助插图认识“日、月、水、火、马、虫、鱼”等字。
3、联想识字。
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从简单的图形到今天明朗的线条,使它的字体形象多变。
在识字教学中,我充分抓住汉字形象直观的特点来诱发学生想象,在识字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例如:“开会”的“会”字,在教学中让学生对它进行观察,发现它是由“人””和“云”组成,且“人””在“云”上,启发学生编成一句“人在云上卧”这样易懂易记的话来学习和掌握它;又例如学习“春天”的“春”字,使用同样的方法把它编成“三人观日”这样一句话,使学生很容易就记住它了。
在教学中通过比喻,引发学生联想,使难记的字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乐学,好学。
4、利用汉字规律,促进学生主动识字。
汉字大多在音、形、义方面有一定的规律。
由于儿童认知不多,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字的规律,体验发现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独立识字的能力,并且教导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进行自主识字。
5、让学生互学识字,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必须要有团结协作的师生关系作保障。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先自学生字,然后通过同桌互学,以及小组和大组共同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抽取不会认的字,自己想办法认会并记住。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积累练习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积累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儿歌,回答问题。
冬天到,喜鹊叫,朵朵雪花像鹅毛,松树、柏树绿油油,蜡梅、水仙开得好,雪下麦苗眯眯笑,冬眠动物睡大觉。
(1)冬天哪些花开得好?请你在文中用“”画出来。
(2)这首儿歌中学过的整体认读音节有:___________。
(3)哪些动物在冬天睡大觉?画上“”。
花猫青蛙黑熊蛇2. 读儿歌回答问题。
月亮姑姑减肥记月亮姑姑长得胖圆圆脸蛋亮堂堂。
她嫌自己不漂亮决心减肥变个样。
今天不吃饭明天不喝汤一天瘦一圈瘦成豆芽样。
站也站不住昏倒在路旁!连忙把饭吃急忙增营养过了半个月又成胖姑娘。
(1)读儿歌填空。
月亮姑姑嫌自己不漂亮决心。
开始减肥啦今天明天最后瘦成。
(2)照样子画一画再把句子补充完整。
弯弯的月牙像像。
圆圆的月亮像像。
(3)你喜欢月亮姑姑吗?为什么?3.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大树妈妈可能干啦会给孩子们做各种漂亮的衣服春天一到那嫩绿的小衣服就是给刚出生的小宝宝准备的夏天来了那碧绿的短袖连衣裙是专门为打扮小姑娘而缝制的南风吹了那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的衣服是为所有的孩子准备的天气凉了大树妈妈挥挥手臂多彩的衣服纷纷离开妈妈去寻找需要温暖的孩子们冬天到了大树妈妈站在寒风中看到孩子们都穿上了她做的衣服开心地笑了[1]这首小诗一共有(______)个小节。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大树妈妈将嫩绿的小衣服给小姑娘。
(___)(2)大树妈妈为所有的孩子准备了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的衣服。
(___)(3)大树妈妈给刚出生的小宝宝准备了碧绿的连衣裙。
(___)(4)大树妈妈给孩子们准备了相同的衣服。
(___)[3]天气凉了,多彩的衣服纷纷离开妈妈,为的是()A.去游乐园玩B.去帮助缺少温暖的孩子C.去自由飞翔D.去寻找自己的快乐[4]冬天到了,大树妈妈站在寒风中开心地笑了,她笑什么?用“______”画出相关的语句。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课后练习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课后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快乐阅读。
春天的手春天的手,温暖轻柔。
春天的手抚摸着大地,大地一片新绿。
春天的手掠过小河,小河唱起了快乐的歌。
春天的手拂过树梢,枝头传来小鸟的欢叫。
春天的手拍着我们的肩膀,小朋友活泼又健壮。
拉住春天的手,春天就在你心头。
(1)春天的手的特点是。
春天的手抚摸着,掠过,拂过,还拍着的肩膀。
(2)春天的手还可能触摸到哪些地方?试着仿照短文内容写一写。
(3)春天的手实际上是()。
①春雨②春风2. 读儿童诗,再做题。
雨铃铛金波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在房檐上。
房檐上,挂水珠,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
(1)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在文中用“○”圈出来。
(2)房檐上挂的水珠像什么?()A. 一串串珍珠。
B. 一串串小铃铛。
(3)雨铃铛在招呼小燕子干什么呢?()A. 它在招呼小燕子一起玩游戏。
B. 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回来盖新房。
(4)雨铃铛丁零当啷,我们知道是()来了。
A. 冬天B. 春天3. 古诗练习。
赠汪伦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不及汪伦送。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判断句子说法对错。
(1)《赠汪伦》是汪伦赠给朋友的诗。
(______)(2)这首古诗表达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______)4. 课文阅读。
四季薛卫民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他躹着躬说:“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1)填一填。
(______)的草芽(______)的荷叶(______)的谷穗(______)的肚子(2)一年有________个季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叶变黄是________季,雪花飞舞是________季。
(3)照样子,写一写。
3我读对联识汉字2

2.学生反馈收集到的对联,读一读。
3.指名简单地说一说自己所收集的对联所表达的意思。
4.教师语言激励,动员学生收集对联。
三、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在小组里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交流。
2.集体反馈。
3.教师强调书写的注意点和要点。
“万“字,要主要笔顺,第二笔是横折钩,折笔梢左斜。
“百“字上面一横稍写长一点。
“民“字第五笔是斜钩,注意要写好斜钩的角度,不要写成竖踢或卧钩。
“竹“字左右两边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左边第三笔是竖,要写短一点,右边最后一笔是竖钩。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5.作业占是,集体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布置作业
和家长一起到有关场所看看对联,认一认上面的字。
板书设计:
3.我读对联识汉字课题3我源自对联识汉字第2课时教学
目标
1、熟读对联。
2、了解对联,读中感悟它的表达作用。
教学
重点
写字。
教学
难点
写字。
教学用具
生字词卡片
教学方法
练习法
教学过程
修改备注
一、复习巩固
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生字词卡。
2.开火车读,加深记忆。
3.熟读对联,巩固认知。
二、激发思维,拓展延伸
1.你们还收集了那些对联?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2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注】蛱蝶(jiádié):蛱蝶科的一种蝴蝶。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
(1)结合注释,给诗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少______(shǎo shào)相______(xiānɡ xiànɡ)
(2)从诗中找出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4.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诗中有理,“欲穷千里目,______”“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深刻哲理。
(2)眼泪无法洗去痛苦,只有那些______的人,才能______迎来光明。
14.根据提示将诗句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诗句。
古人眼里的月是丰富多彩的。“______,______。”这是寄托思念的月;“野旷天低树,______。”这是善解人意的月;“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这是宁静和谐的月;“______,______。”这是天真可爱的月。
(2)“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17.鉴赏小诗。
故乡
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
我在画中走来走去,
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
远远地离开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
一抬头,便能看见,
每当月下,
透过一层薄薄的纱。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1. 古诗词阅读,回答问题。
忆江南唐白居易【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柱子①,郡亭枕上看潮头,②何日更重游?【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③。
吴酒一杯春竹叶④,吴娃双舞醉芙蓉⑤,早晚⑥复相逢。
【注释】①桂子,桂花。
②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③吴官: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宦娃宜,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④竹叶: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
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此词泛指吴地美女。
醉芙蓉:形容舞姿之美.⑥早晚:迟早,或早或晚.(1)这是一组词。
“忆江南”是这组词的______,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词写得好,诗写得更好,比如他的诗句:______(2)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幅画面。
(3)下列选项中,对材料中三首词赏析正确的是()(多选题)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试比较《琵琶行》《听颖师弹琴》与《李凭箜篌引》在音乐描写上的异同。
3. 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
4. 分析下列诗句,选择比较准确的理解。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
()A.五岭连绵不断,像水中翻腾的细浪一般,反映了长征路途的遥远和艰辛。
B.高低起伏、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②大渡桥横铁索寒。
()A.大渡河上的泸定桥,那裸露的铁索闪着冷冰冰的寒光。
B.大渡河上的铁索桥横跨两岸,铁索高悬在湍急的河上,使人觉得寒气逼人。
5. 根据《对韵歌》连一连。
一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最新北师大版

一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最新北师大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沙沙响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唱歌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枝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跳舞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起波纹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1]请给这首诗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A.风B.雨C.雷D.电[2]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唱歌了。
(______)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跳舞了。
(______)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游戏了。
[3]小朋友们,生活中还会在什么情况下感受到风,你能试着编一句吗?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_______的时候,我们知道__________。
2. 先读给同学听,再做一做。
华华和爸爸画画的是华华,画的是爸爸,华华爱画,爸爸爱花,爸爸爱华华画的画。
(1)这段话中,每一小句最后一个字都含有相同的拼音字母( )①h ②ua ③a ④b(2)判断:对的写正确,错的写错误。
①华华爱画画,画的是爸爸的花。
②爸爸爱华华画的画,也爱花。
(3)跟“画画”结构相同的词语是( )①看看②数数③听听④闻闻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多音字组词。
行xíng(________)踏tà(________)háng(________)tā(________)[2]《赠汪伦》是一首________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专门写来送给_________的。
[3]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是()A.诗人的思乡之情B.朋友间的深厚友情C.对秋天的喜爱之情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调皮的太阳调皮的太阳来到屋子里,掀开被子,催小朋友旱早起床。
3我读对联识汉字1

3.同法理解别的对联。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这些对联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代表人民对新的一年的希望
四.作业
收集对联
板书设计:
3.我读对联识汉字
教学反思:
4.反馈学生认字的情况。
(1)指名读生字,检查生字的认读。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鼓励学生读好生字,再读好对联。
(3)同桌互相读、互相纠正,并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5.开火车读,检查全班小朋友个别认读情况。
6.读对道理
1.出示:“祖国前景美,人民幸福多。”
课题
3.我读对联识汉字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万”“百”“民”“竹”等。
2.正确,流利地朗读对联,了解对联意思。
教学
重点
识字
教学
难点
识字
教学用具
生字词卡片、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修改备注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我们中国最喜庆的日子,就是春节。你们知道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什么变化吗?
2.学生反馈后,教师小结: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会给自己家门贴上对联。
3.教师简单地介绍关于贴对联这一风俗的来历。
4.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对联。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分散识字,逐幅学习)
1.教师范读对联。学生圈画出生字。
2.学生自读生字,然后自由朗读对联。
3.大家一起读对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1、(出示幻灯片)观察一张过年的照片,照片上有对联:你看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读题。
3、简介对联。(对联,又叫对子,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它由上联和下联组成。)
二、识字
1、自由读文,自学生字。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对联,了解对联意思。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
学
设
计
思
路
1、以引导学生看情景图导入课文学习。情境图的内容分别为读对联、贴对联、写对联。借助图画和老师的介绍,初步让学生了解对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种形式练读,读对联,读词语,认读生字,在读中感受,认识生字。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忆字形。
课题
3、我读对联识汉字
课时
1
二次备课
年级
一
学校
板桥中心学校
备课人
朱淑红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本课安排三幅图画,共有三幅对联,从内容上应为春联。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形式,本课以对联为语言环境,创设读对联识字学习模型,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激励学生自主识字,同时可让学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这三幅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读来朗朗上口,让人心中洋溢着愉悦感。
师:同学们,下面自由地读读课文里的对联,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个别读(出示生字词,抽个别学生读。)
3、小老师带读
4、去掉拼音自由读。
5、去掉拼音抽个别读。
6、小组赛读
7、全班拍掌齐读
8、巩固生字:做摘苹果识字游戏
三、学对联
1、学第一副对联
(1)观察课文插图(出示幻灯),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生:图上有两个小朋友,他们在读对联。)
书写生字。
。
作
业
设
计
1、看拼音写词语
rénmínzhú zibā xiàbǎi wànmín gōng
()()()()()
2、连一连
板
书
设
计
3、我读对联识汉字
人民
美欢笑
新年
百万
教
学
反
思
检
查
意
见
检查人:
年月日
(2)读课文。
2、用同样的办法学习第二、三副对联
3、(出示三副对联)选择最喜欢的一副对联读一读。
4、交流读自己喜欢的一副对联。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收集对联
《语文百花园五》
《我最喜欢的玩具》
读课题。
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指名读。
领读。自由读。
赛读。
做游戏。
看图回答。
自由读
指名读
个别读
全班齐读
教
学
目
标
1、认识“美、民、岁、欢、笑、新、年、百、万”9个生字,会写“万、百、民、竹”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对联,了解对联意思。
3、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角度识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态度。让学生受到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认识“美、民、岁、欢、笑、新、年、百、万”9个生字,会写“万、百、民、竹”4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