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概论第十一章试题库
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十一章练习题
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十一章练习题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单项选择题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 A )。
适应这一变化,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A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B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C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D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2、十六大以来,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 A )作了全面部署。
A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B以加强执政党建设为重点的政治建设C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的文化建设D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经济建设3、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
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 A )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A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B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C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D人们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4、2005年2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A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B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C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D人们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社会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 A )。
毛概真题———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和谐社会”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它是一种社会形态B.社会没有差异C.社会稳定D.社会没有矛盾2、党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在()A.党的十六大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3、党第一次明确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A.党的十六大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4、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的概念的是()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D.毛泽东5、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是()A.确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B.界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C.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D.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根本任务B.根本原则C.本质属性D.基本要求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以人为本B.党C.改革开放D.民主法治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A.以人为本B.党C.改革开放D.民主法治9、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信念的社会主义公民为根本目的D.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二、多项选择题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的能力包括()A.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B.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C.不断提高建设社会先进文化的能力;D.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E 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毛概第十一章
B.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
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
D.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三、多选题
1.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社会变革的特征是( A B C D E )
正确答案:bcde
一、判断题
1.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不和谐的。( √ × )
正确答案:×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需要提高的执政能力之一。( √ × )
正确答案:√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而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 )
3.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 A B C D )
正确答案:a
A.制度
B.教育
C.道德
D.经济
4.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是在( A B C D )
正确答案:d
A.十六届六中全会
B.十六大
C.十六届三中全会
D.十六届四中全会
E.根本目的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六个方面体现了( A B C D E )
正确答案:abcde
A.民主与法治的统一
B.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C.活力与秩序的统一
D.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E.人与自然的统一
一、判断题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消除了差别和矛盾。( √ × )
C.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D.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10.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 ( A B C D )
毛概 第十一章测验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测验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构建和谐社会,其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学会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经济学依据是①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水平④劳动者创造了价值规律并利用价值规律为人类服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证是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b.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c.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a.物质基础b.政治保证c.精神支撑d.社会条件二、多选题1.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作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是a.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b.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c.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d.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必然要求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是a.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c.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d.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4.党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是a.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b.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c.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d.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a.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b.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c.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d.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6.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c.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d.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7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a.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b.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c.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d.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a.最广大人民的利益b.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d.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9.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有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c.全体人民在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一致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的关系包括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社会的关系c.人与自然的关系d.自然与自然的关系三、简答题1、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2、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3、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四、论述题1、当前为构建和谐社会所解决的热点问题有哪些?或举例说明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毛概第十一章
1、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和为贵”是(B )的思想A、墨子B、孔子C、孟子D、老子2、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对未来社会和谐作过较多的论述,其中,(C )还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共产主义试验,以“新和谐”命名。
A、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B、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D、大卫.李嘉图3、第一次提出“社会更加和谐”是我们党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 A )。
A、党的十六大报告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D、党的十七大报告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是( A )。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B、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创造( D )。
A、物质基础B、政治保证C、精神支撑D、社会条件5、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以(B)为重点A、解决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C、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不和谐问题D、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6、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 C ) A、社会手段B、社会计划C、社会理想D、社会现实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B)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A、如何进行革命、建立什么样的政权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8、马克思在(C)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A、《政治经济学批判》B、《哥达纲领批判》C、《共产党宣言》D、《全世界和谐》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B)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第11章毛概习题
第十一章练习题一、单选题1.党的()明确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
A.八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A.以人为本B.科学发展C.改革开放D.民主法治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坚持()A.以人为本B.科学发展C.改革开放D.民主法治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坚持()A.以人为本B.科学发展C.改革开放D.民主法治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坚持()A.以人为本B.科学发展C.改革开放D.民主法治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坚持()A.以人为本B.科学发展C.改革开放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7.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应以()为重点。
A.提高效率B.改善民生C.发展民主D.繁荣文化8.()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A.教育B.收入分配C.就业D.社会保障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是()。
A.政策B.中国共产党C.制度D.干部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作用是()。
A.物质基础B.政治保证C.精神支撑D.社会条件1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B.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D.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12.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A.发展经济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D.加强社会管理13.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A.自主创业 B.社会保障 C.教育 D.公平1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目标是()A.促进社会经济增长B.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C. 实现充分就业D. 实现共同富裕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的关系不包括()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社会的关系C.人与自然的关系D.自然与自然的关系16.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要求?()A.广覆盖B. 可持续C. 高水平D. 保基本17.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B.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战略举措C.是完成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D.是缓和社会矛盾的权宜之计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与深化,这三大规律不包括()A.市场机制与价值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C.共产党执政规律 D.人类社会发展规律19.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应坚持()的方针。
毛概题库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选题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问题上,党的十六大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而提出的相关口号是()。
A. 经济发展B. 民主建设C. 科教进步D. 社会和谐【正确答案是】:D2.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着眼点是()。
A. 解决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B.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C. 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不和谐问题D. 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正确答案是】:B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
A. 经济基础B. 政治基础C. 阶级基础D. 社会基础【正确答案是】:D4.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A. 具体内容B. 方针政策C. 指导思想D. 行动纲领【正确答案是】:C5.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本质都是()。
A. 公平和正义B. 以人为本C. 协调发展D. 和谐【正确答案是】:B6.关于“和谐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人与人协调的一种形态B.社会没有差异C.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D.社会没有矛盾【正确答案是】:C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正确答案是】:B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正确答案是】:D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正确答案是】:C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正确答案是】:C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正确答案是】:A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大学毛概第十一章参考题目及答案
第十一章一、简答题1、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有哪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五个原则”,其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二者共同发挥作用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需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扩展资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有:(1)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注重以完善体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
(2)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3)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进绿色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
(4)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取得更大成效,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毛概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练习题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1.我国历史上曾经提出过“兼相爱〞、“爱无差〞的思想。
〔〕A.孔子B.孟子C.墨子D.老子2.我国古人曾经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状态的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老子3.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明确提出要学会用XX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A.?论人民XX专政?B.?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4.2006年10月,党的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那么和重大部署的是〔〕A.十六届六中B.十六届五中C.十六届四中D.十六届三中5.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A.重要B.本质C.一般D.根本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以经济建立为中心B.开展C.以人为本D.建立7.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A. 坚持科学开展B.坚持协调开展C.坚持全面开展D.坚持统筹开展8. 坚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改革开放B.XX法治C.农村城市协调开展D.东部西部协调开展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是〔〕。
A.政策B.党C.制度D.干部10.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A.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B.XX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1.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A.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B.XX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B.XX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A.教育B.就业C.住房D.党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立对三个文明建立的作用是〔〕A.物质根底B.政治保证C.精神支撑D.社会条件1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
毛概 第11章试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兼相爱”、“爱无差”,提出这一思想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A、墨子B、孟子C、孔子2、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发表了《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A、魏特林B、付立叶C、马克思3、社会要和谐,首先要()A、发展B、改革C、稳定4、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A、思想道德建设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坚持“双百方针”5、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党的()A、十六大报告B、十三届四中全会C、十六届六中全会6、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的是党的()A、十六届六中全会B、党的十六大C、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者都属于建设()这个大范畴。
A、建设共产主义B、现代化社会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认识的深化A、党的性质B、执政规律C、奋斗目标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诚信友爱D、安定有序10、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A、诚信友爱B、以人为本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社会主义荣辱观二、多项选择题:1、和谐社会是()A、是一种状态,是一个美好的蓝图B、不是社会形态C、不是单一、均质的状态,多元、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D、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稳定的社会E、.和谐的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F、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
它包括()层面的内容:A、第一个层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B、第二个层面是社会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和谐C、第三个层面是人自身的和谐D、第四个层面是人与动物的和谐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内涵包括()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D、生活富裕、生态良好E、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六条原则有()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B、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制;C、必须坚持生态文明; 必须坚持政治文明;D、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E、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有()A、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B、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C、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D、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E、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F、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三、简答题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什么?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4、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5、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四、论述题:1、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毛概第十一章 练习题
毛概第十一章练习题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步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曾产生不少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其中“和为贵”是( B )的观点A.老子B.孔子C. 墨子D.韩非子 2、“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 A )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设想A.马克思、恩格斯B.毛泽东、周恩来C.邓小平、江泽民D.胡锦涛3、党的( B )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A.十五大B.十六大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全会4、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概念是在( D ) A、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 B、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三中会全会 D、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5、深刻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定位,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重大战略部署的是( C )A.《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问题》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B )A.现代化B.社会和谐C.按劳分配D.公有制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 B )阐述的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之以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2021年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C.《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C )A.“田园牧歌”式的和谐社会B.“乌托邦”式的和谐社会C.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D.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 A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C、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D、公平的教育制度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B ) A.坚持科学发展观B.以人为本C.发展民生D.坚持对外开放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 )A.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长期任务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期任务C.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关的另一项重大战略任务D.与历史上的和谐社会一致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保证是( D )A、以人为本B、科学发展C、改革开放D、民主法治13、民生之本是( A )A、就业B、反腐C、物价D、教育14、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 C )A、分配公平B、再分配公平C、教育公平D、保障公平15、当前要大力发展的是( B )A、高等教育B、职业教育C、艺术类教育D、基础教育16、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必须坚持我国教育的( B )A、育人性质B、公益性质C、服务性质D、大众性质二、多项选择题1、实现社会和谐是( ABC )A.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B.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C.古代中国人的社会理想D.只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想2、空想社会主义对和谐社会构想的著述有( ABCD ) A.《全世界和谐》B.《太阳城》C.《乌托邦》D.《和谐与自由的保证》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是( ABC ) A.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B.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C.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任务的必然要求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要求4、一般地讲,和谐社会是( ABC )A.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B.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C.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D.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BD )A.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社会B.包含着不和谐因素及消极因素的和谐社会C.绝对的至善社会D. 相对的、包含着矛盾与差别的和谐社会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特征和要求是( ABCD )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 ABCDE )A.民主与法治的统一B.公平与效率的统一C.活力与秩序的统一D.科学与人文的统一E.人与自然的统一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在于( ABCD )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 B.二者相互包含、相辅相成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D.二者统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9、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认识是( ABCD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C.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D.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近期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目标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ABC ) A.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B.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D.把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对( ABC )规律认识的深化 A.共产党的执政B.社会主义建设C.人类社会发展D.价值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包括社会主义( ABCD )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1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 ABCD )为指导思想 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邓小平理论14、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BCD ) A.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B.坚持改革开放,并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C.坚持民主政治D.坚持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15、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 ABCD ) A、学有所教 B、劳有所得C、病有所医D、老有所养、住有所居16、下列哪些属于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民生问题( ABCD ) A、教育和就业问题 B、收入分配问题C、社会保障问题D、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问题17、我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包括( ABCD ) A、以创业带动就业 B、支持自主创业 C、支持自谋职业 D、转变就业观念18、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以( ABC ) A、社会保险为基础 B、社会救助为基础 C、社会福利为基础 D、基本养老为基础19、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以( ABD )A、基本养老为重点B、基本医疗为重点C、转变就业观念为重点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20、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以( AC ) A、慈善事业为补充 B、社会优抚为补充 C、商业保险为补充 D、社会求助为补充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毛概第11章
深刻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定位,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重大战略部署的是( C )A.《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A )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诚信友爱D、安定有序13、我国历史上曾产生不少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其中提出“和为贵”的是( B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16、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C )A.社会手段B.社会计划C.社会理想D.社会现实17、我国古代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这些设想根本无法实现,其直接原因是(D )A.人们的认识太肤浅B.思想还不成熟C.生产力水平太低D.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18、在西方,最早明确提出“和谐”概念的是(A )A.毕达哥拉斯学派B.米利都学派C.爱非斯学派D.爱利亚学派19、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B )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B.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是(B )A.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形态B.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关系的社会C.人们可以不劳动,随心所欲地享受D.由社会主义社会与和谐社会构成的共产主义社会21、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是党的(D )A.十五大B.十六大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全会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毛概 第11章 习题与答案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曾产生不少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其中“和为贵”是()观点A. 老子B.孔子C.墨子D.庄子2、中国共产党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的会议是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七大3、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是()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B.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C.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D.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决定》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 坚持科学发展B.坚持以人为本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民主法制5、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的会议是A.中共更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六大D.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6、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B.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D.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7、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是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发展和谐文化C.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A.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B.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C. 坚持改革开放D. 正确处理改革发稳定的关系9、“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话出自A. 《全世界和谐》B.《和谐与自由的保证》C.《论十大关系》D.《共产党宣言》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是:()A、两者毫不相干;B、两者完全等同;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任务;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毛概第十一章试题
练习题(第十一章)一、单一选择题1、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C )A、社会手段B、社会计划C、社会理想D、社会现实2、我国古代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这些设想根本无法实现,其根本原因是(D )A、人们的认识太肤浅B、思想还不成熟C、生产力水平太低D、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3、在西方,最早明确提出“和谐”概念的是(A )A、毕达哥拉斯学派B、米利都学派C、爱非斯学派D、爱利亚学派4、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曾提出过许多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但结果只能陷于空想,其根本原因是(B )A、他们对社会主义社会探索不够,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B、他们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也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C、他们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时代D、他们的构想是共产主义社会的,超越了社会主义社会阶段5、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是(B )A、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形态B、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C、人们可以不劳动,随心所欲地享受D、由社会主义社会与和谐社会构成的共产主义社会6、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党的(C )A、十三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六届六中全会7、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是党的(C )A、十五大B、十六大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全会8、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是党的(D )A、十五大B、十六大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全会9、胡锦涛同志的哪次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四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概念,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总要求(B )A、2004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B、2005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C、2005年10月,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D、2006年5月中旬,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一次讲话10、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和谐文化建设理论概念的是(B )A、2005年10月下旬,在朝鲜访问时的一次讲话B、2006年5月中旬,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一次讲话C、2006年5月下旬,在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上的讲话D、2006年6月,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毛概第十一章习题
单选题:1、1803年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的是()。
A.马克思B.欧文C.傅立叶 D.魏特林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A.生产力的发展B.社会主义制度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社会和谐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的工作方针是()。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的重要保证是()。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
A.坚持以人为本B.坚持科学发展C.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D.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是()。
A.坚持以人为本B.坚持科学发展C.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D.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多选题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包括()。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C.充满活力D.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现实依据在于()。
A.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B.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C.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D.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的理论意义是()。
A.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B.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D.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论第十一章试题库
一、单选题
1.“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构建和谐社会,其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学会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经济学依据是
①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水平④劳动者创造了价值规律并利用价值规律为人类服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证是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
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A.物质基础
B.政治保证
C.精神支撑
D.社会条件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C)
A.根本任务 B.根本原则
C.本质属性 D.基本要求
二、多选题
1.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作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是
A.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B.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C.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D.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必然要求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是
A.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C.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
D.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
4.党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是
A.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
B.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C.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
D.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5、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B、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C、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D、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6、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主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诚信友爱”的内涵包括(BD )
A.全社会管理完善,秩序良好
B.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可信
C.全体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
D.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三、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发展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废除农业税,使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吃穿住行用”水平显著提高。
从1949年到2008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已分别从6.7平方米和8平方米增加到30.0平方米和32.4平方米。
2008年城乡居民你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4.8万亿元,比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增加32.5万倍。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不适应之处,与人们的期望功能和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摘编自《人民日报》,《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
材料二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整体规划。
2009年四月,新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正式推出。
新医改明确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任务和工作。
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2020年前将覆盖全国农民。
60岁后享有“普惠式养老金”,对广大农民来说,是一条振奋人心的利好消息。
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又向“养老不犯愁”的新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①为什么在紧急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②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参考答案】(1)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具体体现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
合理的收人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
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所以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谮社会。
(2)推进以民生为核心的社会建设的措施有: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第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第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2、当前为构建和谐社会所解决的热点问题有哪些?或举例说明我国正在努力构答案要点:
(1)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2)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我国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维护公平正义、树立司法权威、重视信访、解民疾苦、关注社会公平。
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4)我国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维护社会治安,推进平安工程,保持社会的稳定。
(5)我国正在花大力气解决“三农”问题、城镇“低保”问题、就业与再就业问题、解决农民工欠薪、关注农民工权益、免征农业税、整治教育乱收费、实行“一费制”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