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含义及辩证关系

合集下载

《有序与无序》 讲义

《有序与无序》 讲义

《有序与无序》讲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序”和“无序”这两个概念无处不在,它们影响着我们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以及对世界的认知。

那么,究竟什么是有序,什么又是无序呢?有序,简单来说,就是事物呈现出一种有规律、有组织、可预测的状态。

比如,图书馆里的书籍按照分类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这就是一种有序的表现;学校里的课程表安排得有条不紊,让学生和老师都能清楚地知道每天的学习和教学任务,这也是有序。

再看我们的社会,法律法规的存在保障了社会的正常运转,交通规则使得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这些都是有序的体现。

相反,无序则意味着缺乏规律、组织混乱、难以预测。

一个杂乱无章的房间,东西随意堆放,找不到想要的物品,这就是无序;一场没有计划的旅行,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和麻烦,这也是无序的结果。

在自然界中,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这可以被视为一种无序的现象。

有序和无序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比如,一个原本有序的系统,如果受到外部干扰或者内部因素的影响,可能会逐渐变得无序。

想象一个运转良好的工厂,突然遭遇原材料短缺、设备故障或者工人罢工等问题,生产流程就会被打乱,变得无序起来。

而无序的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有序。

比如,一堆混乱的拼图碎片,通过我们的耐心整理和拼接,最终可以形成一幅完整有序的图案。

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常常面对大量看似无序的数据和现象,但通过不断地分析和探索,能够找到其中的规律,从而使无序变得有序。

有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它能够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和资源。

在一个有序的工作环境中,人们能够迅速找到所需的物品和信息,从而更快地完成任务。

有序还能带来安全感和稳定性。

当我们知道事情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流程进行时,心里会感到踏实,减少焦虑和不确定性。

然而,无序也并非一无是处。

有时候,适度的无序能够激发创新和创造力。

在艺术创作中,打破常规、摆脱束缚的无序思维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和独特的作品。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

绪论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P1)22,自然辨证法得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P3)23,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P12)-24,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2第一编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一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创立1,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得发展有怎样得联系?(P23)32,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P23)33,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得基本观点及其评述?(P27)34,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基本观点及其评述?(P31)35,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基本思想、特征与重大意义?(P39)36*补充,马克思主义得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 37,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得自然科学基础与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P38)3第二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发展:系统自然观1,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得现代自然科学前提。

(P44)2,系统自然观确立得重大意义?(P49)3,什么就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就是自然界物质得普遍存在方式?(P52)4,自然界物质系统得基本特点?(P53)5,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得进化就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得过程?(P59)6,阐释自组织得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得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P65)7,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得无限性?(P67)第三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发展:生态自然观1,从生态自然观得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就是对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丰富与发展。

(P76)42,如何理解自然界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得根基?(P70)3,生态危机得概念及其表现。

(P76)4,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P80)5,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您得想法.(P84)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第四章科学得本质与科学知识得构成1,如何理解科学得本质?(P91)2,科学理论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得特点与相互关系。

(P97)3,什么就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得重要性。

自然辩证法重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重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重点总结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争辩物件和内容体系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生疏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是哲学和科学技术之间的桥樑。

争辩物件:自然界、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係。

学科体系分三部分:自然观、方**、科技与社会。

2、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係·1一、结构打算功能。

对于一个自然系统来说,结构是功能的内在依据,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

这种打算关係并不是单值的,一种结构可以有多种功能。

二、功能对结构的反作用。

结构与功能的关係不仅不是单值的,而且也不是单向的。

自然系统的功能和其结构相比,功能是相对活跃的因素,由于系统和环境总是处于相互联络、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係之中,因而功能的变化总是不断髮生的。

于此相比,结构则是显得相对稳定的因素。

在环境诸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功能变化,反过来会影响结构,要求或促使系统的结构相应的发生变化,以适应客观环境对功能的新要求。

3、什么是系统、系统的本质特徵运动变化着的若干部分,在相互联络、相互作用之中组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谓之系统。

本质特徵:一、整体性。

是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络所带来的、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总和的效果。

二、开放性。

系统的开放性指的是物质系统与其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係。

三、动态性。

自然系统的动态性是指系统及其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实质上是按空间划分的物质系统随时间变化而铺展的性质。

四、层次性。

自然系统的层次性是指系统处于物质的确定层次以及不同系统之间必定存在确定层次关係〔或层次大小相互包含,或处于同级、不同级的不相包含的层次)的性质。

4、演化的方向:进化、退化所谓进化是指物质系统演化中由无序到有序、由低序到高序的趋势和过程。

退化是指物质系统演化中由有序到无序、由高序到低序的趋势和过程。

进化与退化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基本形式,它们既对立又统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界的有序与混乱

自然界的有序与混乱

自然界的有序與混亂自然界是一个充满奇迹和谜题的地方。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有序和混乱。

有时候我们看到的景象是宁静和和谐的,有时候又是动荡和混乱的。

这种有序和混乱似乎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规律,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自然界的有序。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有条不紊的规律与秩序。

比如,四季的循环变化、日升日落、潮汐起落等等。

这些规律和秩序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基础。

例如,四季的变化让植物有机会生长和繁殖,而日升日落则帮助我们规划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另一方面,自然界也有着无法预测的混乱和动荡。

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害。

这种混乱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提醒着我们要尊重和畏惧自然的力量。

与此同时,混乱也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例如,森林火灾虽然破坏了大片的植被,但也为新的植物生长创造了营养的土壤。

这种混乱的循环过程使得自然界能够不断更新和发展。

自然界中的有序和混乱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生命的循环和演化过程。

没有混乱,就没有创新和变革。

然而在混乱之中,有序的结构和形态又不断产生。

这个道理在生物进化中尤为明显。

进化是自然界最为神奇和奇妙的过程之一。

通过自然选择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物种逐渐改变和进化。

进化是一种有序的过程,它通过保留和传递利于生存的基因,使得物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然而,进化同时也是一个混乱的过程,它充满了竞争和淘汰。

只有那些适应环境的物种才能够生存下来并延续下去。

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有序和混乱的相互作用也在发生着。

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依赖于各个生物和非生物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平衡。

如果某个物种数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预测的影响。

这种相互关系和平衡的维持就是有序和混乱之间的微妙平衡。

从自然界的有序和混乱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首先,我们必须尊重自然的规律和秩序。

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够获得持续的发展和进步。

有序到无序 定律

有序到无序 定律

有序到无序定律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可以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观察到。

这种演变过程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我们可以称之为“有序到无序定律”。

本文将探讨有序到无序定律的一些应用场景和相关理论。

一、有序到无序定律的定义和原理有序到无序定律是指一个系统或过程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从有序状态逐渐演变为无序状态的规律性现象。

这种演变过程通常被称为“熵增”,即系统的无序度增加。

有序到无序定律是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一个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而从有序到无序的演变过程正是熵增的表现。

二、有序到无序定律在自然界的应用1. 自然界中的物质变化过程往往是从有序到无序的演变。

例如,一个放置在高处的物体,经过一段时间会自动下落,这是因为重力将其从有序状态(高处)带入无序状态(低处)。

2. 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经过反应会转化为产物,其中的原子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变。

例如,燃烧过程中,燃料的有序结构逐渐破坏,生成大量的无序的气体和热能。

3.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也是从有序到无序的演变。

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和器官形成,最终形成一个有机体。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和组织的有序结构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定,但整个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仍然保持一定的无序性。

三、有序到无序定律在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应用1. 社会系统的演变过程也符合有序到无序定律。

一个社会系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变迁,往往会从有序的组织结构和社会秩序逐渐演变为无序的状态。

例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从计划经济逐渐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演变过程中,经济结构和市场秩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形成一定的无序状态。

2. 经济市场中的价格波动和供需关系也符合有序到无序定律。

在一个有序的市场中,供需关系相对稳定,价格波动较小。

但当外部因素或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供需关系会发生调整,价格会出现较大波动,市场秩序逐渐变得无序。

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含义及辩证关系

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含义及辩证关系

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含义及辩证关系1. 如何理解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含义及辩证关系?答:(1)序是描述客观事物或系统内部组成元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

所谓有序指的是客观事物之间或系统内部组成元素之间有规则的联系。

例如:晶体空间点阵的有规则排列,行星绕着恒星有规则的运动,原子电子按不同的能级分成不同的壳层。

所谓无序指的是客观事物或系统内个组成部分之间联系、组合或运动的无规则性和不确定性。

例如一盘散沙、一堆垃圾、原子分子的热运动等。

有序与无序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有序,也没有绝对的无序。

事物的有序与无序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任何事物或者过程,都是有序和无序的辩证统一,两者之间的转化,体现为从一种序向另一种序的转变。

有序与无序可以分成三类:空间序、时间序、时空序。

这三类统称为结构序,与之相对应还有功能序,是指事物在发挥功能时所呈现出来的一定顺序和规则。

(2)所谓进化是指生物个体的性状向更适应其所处环境的方向变化,如人的尾巴消失就是进化。

相反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了祖先的特征且不适应环境就称为退化,如畸形人长尾巴。

进化与退化是自然界演化过程中两个相反的方面。

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不可逆性。

二者之间又有统一性。

进化与退化相互包含,进化和退化共存共生,进化与退化相互交替。

自组织理论和混沌理论:进化和退化的交替自然界的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的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首先,进化与退化是同存共生的;其次,进化与退化是相互转化,相互交替的;最后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总的趋势呈现上升的特征,也就是辩证法所理解的“否定的否定——发展的螺旋形式”。

这种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进化与退化相互包含。

在自然界的演化中,以进化为主的的过程往往内在地包含着退化,反之亦然。

例如,从猿到人,无疑是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件最伟大的事情。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P1)答:(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2,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P3)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的领域包括: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与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3,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P12)答:20世纪中叶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把人类历史推向一个新的时代,自然辩证法的问题与内容又有了新的发展。

(1)在自然观方面。

①结合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提出了系统自然观;②结合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发展,提出了生态自然观。

(2)在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方面。

①规范认识论方向,规范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建立问题,把重点放在科学理论的辩护问题或合理性问题上,代表性的有:逻辑经验主义【即归纳主义和证实主义,其科学认识过程:经验->假说->证实】、批判理性主义【即演绎主义和证伪主义,其科学认识过程:问题->假说->证伪】、历史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不能片面地归结为证伪的过程,它还有一个证实的过程,前者是科学革命,后者是常规科学。

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是“常规科学->科学革命”不断循环往复的一个过程】。

②实证认识论方向,实证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发展问题,说到底是创造性思维问题。

实证的科学哲学家认为,这是规范的科学哲学无法解决的。

(3)在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方面。

理性主义传统;实证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传统。

(4)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

从有序到无序,如何理解万物的变化?

从有序到无序,如何理解万物的变化?

从有序到无序,如何理解万物的变化?物理学家波尔兹曼曾经在无数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道理,我们的这个世界的演变,是从有序走向无序的一个过程,比如说热量的散发始终是从高温走向低温,而且温度无法得到回收,进而他推导出了,一个至今在哲学,数学,社会学领域内都非常重要的定理,那就是:熵增不可逆。

正是这个定理,几乎限定了我们这个世界所有规则的基础,而且时时刻刻印证着我们每天所面对的现实。

杂乱的房间不会将自己打扫干净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常收拾自己的房间,在收拾房间的时候,你会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椅子上面“长满”了衣服,垃圾桶里面莫名其妙的会多出许多的塑料袋。

但是仔细思索下来,你会发现,你并没有刻意的去制造垃圾和杂乱,但是他们却周而复始的不断产生,哪怕你将其收拾干净之后,过一段时间,似乎所有的有序都会恢复到无序的样子,而你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做什么都是短暂的改变无序,而始终维持有序,你却不可能做得到。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不起眼,却无比真实的结论。

那就是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使用我们的时间,对抗着这个世界,包括我们自身无序,使我们自己维持在一个有序的状态。

而在自然科学的领域中,甚至于在微小的生物细胞领域内同样是如此,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维持着最基本的新陈代谢,而且不断分裂,只有这样才能维持肌体的健康。

而细胞的最终宿命是从一个有序的组合慢慢向无序的方向发展,因此尽管我们每个人每一秒钟都在产生着大量新的细胞,但是老的细胞也在不断的死亡,当有一天,新增的细胞的数量渐渐少于死亡细胞的数量的时候,我们也就会逐渐走向一个衰老的过程。

这就是一个从有序,走向无序,而且不可逆转的过程。

而无论是物质还是思想,几乎都符合这种无法逆转的过程。

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体系如果说,无序是最终的结果,而有序是物质的开始的话,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难道就只能看着事物最终走向混乱吗?并不是,其实我们能做的有很多。

但是在解释我们能做什么之前,我们又得重新认识一个新的道理,那就是: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体系在认识这个道理之前,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叫做孤立的体系,举个例子,比如说南太平洋中的荒岛,算是孤立的体系吗?在普通人的认知中一个孤悬海外的小岛,荒芜无人,当然是孤立的一个体系。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研究生)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研究生)

老师点题: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伪科学的泛滥、高技术中的伦理问题1-1、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与人的关系的根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旨在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规律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作出唯物的同时又是辩证的说明。

系统自然观与生态自然观,反映了人类最新的认识成果。

1-2、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1-3、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 第二章_自然界的演化与发展

自然辩证法  第二章_自然界的演化与发展

第二章自然界的演化与发展(2008年11月5日)自然界不仅是存在着,而且是生成着并消逝着,也就是说,“存在和演化并非都是彼此对立的,它们表达出现实的两个有关方面。

”①现代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作为存在自然界的物质性、系统性和层次性,而且揭示了作为演化自然界的过程性、方向性和自组织性。

为了全面理解自然界的辩证法,需要在把握其存在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它的演化发展问题(下面我们先来区分六个概念)。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由此可知,联系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前提,正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处于相互联系、互相作用之中,所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根本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从简单的位置变动到复杂的人类思维活动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

2、变化——是指事物在位置上、形态上或性质上发生了新的状况。

所以,恩格斯说:“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简单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

”②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运动是一般的变化,变化是具体的运动。

它们是同一系列的范畴,具有基本相同的含义。

3、发展——不是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也不是指事物单纯的数量变化,更不是指事物向后倒退的变化;而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低序到高序的前进上升运动,是标志物质运动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

“演化”和“进化”同源于英文“evolution”,有“发展”、“展开”之意。

但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

4、演化——是一种具有不可逆性的运动形态,而进化则是一种具有特定方向的演化。

5、进化——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

它是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及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经过渐变或突变而发生在远离平衡态下的复杂化和有序化的过程。

-研究生政治-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详解

-研究生政治-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详解

2.1、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前提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它植根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

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空间与时间、空间时间与物质及其运动、质量与能量之间存在的辩证联系;量子力学标志着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揭示了连续性与间断性、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辩证统一,突现了量子现象的整体性,突破了机械决定论的观念;分子生物学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在生物大分子层次上揭示了生物界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高度一致性;系统论以“系统”的观点看自然界,提出了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新的范畴,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体和开放性;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不仅指出自然界的演化是自组织的、自己运动的,而且揭示了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混沌理论则提供了一种关于系统演化的分叉与混沌方式,它把简单性与复杂性、有序性与无序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统一在新的更为深广的自然图景之中。

2.2、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义:1)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2)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3)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4)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确认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看作一个系统,而且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

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又互成系统。

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演化:是一种具有不可逆性的运动形态.包括:1.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的,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2. 与这个相反的过程..3.从宏观的有序态到远离平衡的混沌态以及两者之间的更替状态。

有序,无序和熵

有序,无序和熵

有序,无序和熵肉体不能决定灵魂去思维,灵魂也不能决定肉体去运动、静止或从事其他活动。

——斯宾诺莎《伦理学》第三部分,命题254. 从模型得出的一个值得注意的一般结论让我引用第46节最后的一句话,在那句话里,我试图说明的是,根据基因的分子图来看,“微型密码同一个高度复杂而特定的发育计划有着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并包含着使密码发生作用的手段”,这至少是可以想象的。

这很好,那么它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我们又如何从“可以想象的”变为真正的了解呢?德尔勃留克的分子模型,在它整个概论中似乎并未暗示遗传物质是如何起作用的。

说实话,我并不指望在不久的将来,物理学会对这个问题提供任何详细的信息。

不过,我确信,在生理学和遗传学指导下的生物化学,正在推进这个问题的研究,并将继续进行下去。

根据上述对遗传物质结构的一般描述,还不能显示出关于遗传机制的功能的详细信息。

这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十分奇怪的是,恰恰是从它那里得出了一个一般性的结论,而且我承认,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唯一动机。

从德尔勃留克的遗传物质的概述中可以看到,生命物质在服从迄今为止已确定的“物理学定律”的同时,可能还涉及到至今还不了解的“物理学的其他定律”,这些定律一旦被揭示出来,将跟以前的定律一样,成为这门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55. 秩序基础上的有序这是一条相当微妙的思路,不止在一个方面引起了误解。

本书剩下的篇幅就是要澄清这些误解。

在以下的考虑中,可以看到一种粗糙的但不完全是错误的初步意见:我们所知道的物理学定律全是统计学定律,这在第一章里已作了说明。

这些定律同事物走向无序状态的自然倾向是大有关系的。

但是,要使遗传物质的高度持久性同它的微小体积协调一致,我们必须通过一种“虚构的分子”来避免无序的倾向。

事实上,这是一种很大的分子,是高度分化的秩序的杰作,是受到了量子论的魔法保护的。

机遇的法则并没有因这种“虚构”而失效,不过,它们的结果是修改了。

物理学家很熟悉这样的事实,即物理学的经典定律已经被量子论修改了,特别是低温情况下。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汇总一、古希腊自然观,中国古代自然观1、古希腊自然观古希腊的自然哲学的最鲜明的特色之一,是着重探讨世界的本源问题。

它具有以下几点特征:(1)、朴素的自然观(2)、主张对存在的自然界做本原性的探索(3)强调自然界变化的形式动因(4)与以前的神话和原始宗教自然观的差别,因为它具有原始自然科学的成分。

局限性:内容上是对现象的描述,经验的总结,没有上升到理论。

猜测性的思辨,形式上直观、零散、片面、孤立,缺乏深入缜密的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推理。

总之,它只是直观的勾画出了整个自然界的轮廓,不能说明构成自然界总画面的各个细节。

2、中国古代自然观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自称一派,与古希腊哲学全然不同。

中国古代自然观萌生于商周时期,确立在春秋战国时代。

中国古代自然观讲求“物我一体,天人合一”注重意会顿悟,周易、阴阳、五行、八卦元气等学说深受辩证法思想浸润,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影响深远。

但过于注重形而上学的形式,以形式抑制经验,而缺乏与经验相互印证的精神,总是使用阴阳几个含糊的概念,走不出形而上学的框架。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利弊得失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念: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

(1)、整个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性质取决于组成他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

(2)、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物质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

(3)、一切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时间和空间中位移,都严格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

2、近代机械唯物自然观的利弊得失:与自然科学发展相适应,引发自然哲学的巨大变革。

(1)、利: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缺陷,是巨大的进步,对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

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相适应,形成了观察、实验、分析、还原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弊: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考察,堵塞了人们从事了解部分到把握整体、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

自然界中的秩序与无序之间的关系

自然界中的秩序与无序之间的关系

自然界中的秩序与无序之间的关系自然界是一个充满了美妙与复杂的地方,它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景观和规律。

我们常常惊叹于自然界的秩序,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的无序。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在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着一种秩序。

比如,森林中的植被。

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树木、草地和植物覆盖着整个地区。

它们各自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井然有序地生长着,不会相互干扰。

这种秩序是由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所维持的。

每一个物种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互相竞争,但又相互依赖。

它们相互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使整个生态系统得以稳定运行。

然而,即使是在秩序井然的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着无序的因素。

例如,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

每一天的天气都是无法预测的,它可能是晴天、阴天或者下雨。

即使对于同一天气类型的预测,也无法确定具体的气温变化和降水量。

这种无序的天气变化影响了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有些物种可能适应了某种特定的天气条件,而无法适应其他天气条件,从而导致生态系统发生扰乱。

然而,正是这种无序的因素,使得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进化,以应对不稳定的环境。

在自然界中,秩序与无序的关系并非只存在于生物之中,也存在于景观之中。

比如,河流的流动。

河流是自然界中一种既有秩序又有无序的存在。

从源头到终点,河流的流动受到地形、重力、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使得河流呈现出一种有序的流向,河道也在不断地改变和迁移。

然而,河流的无序因素也是有的。

当遭遇陡峭的山峦、岩石或堆积物时,河流可能会形成瀑布、急流或漩涡。

这些无序的因素对于河流来说是一种挑战,但也给河流带来了美丽和刺激。

自然界中的秩序与无序之间的关系不仅仅体现在生物和景观之中,也可以在抽象的数学模型中找到。

例如,混沌理论。

混沌是一种既不是完全秩序,也不是完全无序的状态。

在混沌中,看似无规律的运动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复杂的数学方程所控制。

通过这些方程,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的状态。

生物进化与退化的辩证思想

生物进化与退化的辩证思想

生物演化中的退化与进化的辩证思想广义的生物进化即生物演化思想是指生物在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遗传组成随时间发生的不可逆变化,导致相应表型性状改变,多数情况下导致生物总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包括分化、退化、特化等。

通过《动物遗传发育与进化》这门课的学习,我对生物进化又有了重新的更深入的认识。

我对退化亦进化的思想非常感兴趣,做如下整理和分析。

传统的生物进化思想是指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进化及生理机能提高。

无机小分子到有机小分子,到有机高分子,到多分子体系,再到原始生命;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单细胞到多细胞,两胚层到三胚层,无脊椎到脊椎, 水生到陆生,四肢的出现,羊膜卵的出现,恒温的出现等等。

这种传统概念的进化只是演化过程种许许多多模式中的一种,而往往的一些由复杂到简单的适应环境的生物性状的改变——退化,实质进化的现象往往被忽视,误读。

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刊登过一篇文章:人类一直在“丢”脸。

“每过1000年,人类的脸就会缩小2%左右。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了这条有趣的消息。

科学家发现,近一万年来,人类一直在“丢”脸,脸面在不断缩小。

据一项对一万年来人类外表进行的研究发现,人类祖先的头和面孔比现代人大30%,科学家认为,食物是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由于我们现在的食物比古代人吃的食物更柔软,所以现代人的颚骨、牙齿、头骨和肌肉无须像过去那样强壮。

美国俄亥俄大学人类学教授克拉克·斯宾塞·拉尔森说:“在过去的一万年里,人类有这样一个趋势,那就是头骨变得更圆,面孔和下巴变得更小。

这一现象始于农业的出现以及烹调技术的使用。

”他的结论是根据测量全世界从史前遗址收集到的数千件牙齿、颚骨、头骨和其他骨骼后得出的。

拉尔森认为,一万年前的人类比现在的人类要强壮得多,因为他们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收集食物才能存活下来。

密歇根大学的人类学教授查尔斯·布雷斯说:“人类的面孔不断缩小。

有序无序转变

有序无序转变
12
13
固态相变之有序--无序转变
张强 2012年11月27日
1
有序无序转变的含义
在许多合金系统中,符合一定成分范围的合 金,在高温时,原子排列呈无序状态,而在 低温时则呈有序状态,这种转变随温度的上 升和下降是可逆的,且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进行的,故称这种转变为有序--无序转变。
2


三 四 五
有序化与超结构 长程有序和短程有序 有序合金举例 有序化理论与实验结果 达到有序平衡的速度
3
一、有序化与超结 构

(1)有序与无序 某些置换式固溶体其成分有定比关系(AB、A3B、AB3),
子在阵点中占据一定的位置,这样的则为有序,而原子排
列任意分布,没有特定的规律可循,这称为无序。
Fig.1 ordered solid solution
q - qu = q m - qu
其中 q为A原子周围出现B原子的几率 qu为完全无序时的q qm为完全有序时的q
9
三、有序合金举例
铁铝合金---Fe-Al 铜金合金---Cu-Au
一般情况下对于铁铝合金常常会出现Fe3Al和FeAl两种超结构 而对于铜金合金出现的超结构是Cu3Au和CuAu。 而且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当结构从无序状态转变到超结构状态 也就是有序状态,一般硬度都会显著提高,因为原来的面心立 方体的无序结构经过有序化后,只有一个滑移面起作用。
(3)有序无序转变 晶体由有序状态变为无序状态的转变称为有序无序转变。 有序化转变包括: 位置有序化 位向有序化 电子旋转态的有序化 结构中缺陷引起的有序化 (4)有序结构存在的条件 在某一临界温度以下,在一定成分范围内存在,但只有 在特定成分(如AB、A3B、AB3)才能达到完全有序排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课后问题:1-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2: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1-3: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1-4:20世纪科技革命怎样丰富和发展了自然辩证法?第一篇:唯物辩证主义自然观2-1:举例说明进化和退化的辩证关系?2-2:自然界运动和发展遵循哪些一般规律?2-3:简要分析热力学第二定律所体现的退化历史观和生物进化所体现的进化历史观的矛盾的实质及解决途径。

所谓进化,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

物质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过某一过程到达另一状态,如果存在另一过程,它能够使该物质系统和外界环境完全复原,则原来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反之,用任何方法都不可能使物质系统和外界环境复原,则原来的过程称为不可逆过程。

不可逆过程由于和时间联系,演化才有可能,质的多样性才有可能。

※在热力学探讨的平衡区,不可逆过程导致无序化、退化。

S = K㏑W (S为熵,K为玻尔兹曼常数,W为微观状态总数)※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平衡区,再加上其他条件,不可逆过程具有建设性作用,可以产生有序结构。

周期性的原因:进化和退化的辨证关系①进化与退化是共同生存的。

进化的不可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种表现。

进化表现为负熵的增大,信息量的增加,也可以表现为由自然选择的负熵行为所补偿的熵的随机增加过程。

——莫诺②进化与退化相互交替。

③进化与退化相互包含也是两者关系中的一个方面,但与周期性变化关系不大。

3-1:举例说明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辩证关系3-2:分析说明人与自然不协调产生的根本原因3-3: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3-4:从操作层面阐述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篇: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4-1:什么是科学问题、课题、选题?它们在科学研究中有什么作用?弗莱明的问题,是否绿霉具有某种作用而把它周围的葡萄球菌杀死了?问题的指向:葡萄球菌的死因。

问题的应答域:假定绿霉具有某种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如何理解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含义及辩证关系?
答:
(1)序是描述客观事物或系统内部组成元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

所谓有序指的是客观事物之间或系统内部组成元素之间有规则的联系。

例如:晶体空间点阵的有规则排列,行星绕着恒星有规则的运动,原子电子按不同的能级分成不同的壳层。

所谓无序指的是客观事物或系统内个组成部分之间联系、组合或运动的无规则性和不确定性。

例如一盘散沙、一堆垃圾、原子分子的热运动等。

有序与无序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有序,也没有绝对的无序。

事物的有序与无序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任何事物或者过程,都是有序和无序的辩证统一,两者之间的转化,体现为从一种序向另一种序的转变。

有序与无序可以分成三类:空间序、时间序、时空序。

这三类统称为结构序,与之相对应还有功能序,是指事物在发挥功能时所呈现出来的一定顺序和规则。

(2)
所谓进化是指生物个体的性状向更适应其所处环境的方向变化,如人的尾巴消失就是进化。

相反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了祖先的特征且不适应环境就称为退化,如畸形人长尾巴。

进化与退化是自然界演化过程中两个相反的方面。

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不可逆性。

二者之间又有统一性。

进化与退化相互包含,进化和退化共存共生,进化与退化相互交替。

自组织理论和混沌理论:进化和退化的交替
自然界的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的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首先,进化与退化是同存共生的;其次,进化与退化是相互转化,相互交替的;最后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总的趋势呈现上升的特征,也就是辩证法所理解的“否定的否定——发展的螺旋形式”。

这种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进化与退化相互包含。

在自然界的演化中,以进化为主的的过程往往内在地包含着退化,反之亦然。

例如,从猿到人,无疑是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件最伟大的事情。

但从局部功能来看,像攀越能力、消化能力、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都有一些退化的趋势。

因为,很难看到纯粹的进化和退化现象。

(2)进化和退化共存共生。

进化和退化常常是同时存在和同步发生的。

它们往往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例如,工业化推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

但是,工业化消耗了地球的几十年来的大量资源储备,向自然界排放了难以计数的废气、废物和废水,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

(3)进化与退化相互交替。

进化和退化往往是交替进行、相互转化的。

在一定条件下,进化过程会转入退化;退化过程也可以转入进化。

按自组织理论观点,一个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通过引进负熵和正反馈循环,经涨落和起伏,会从无序趋向有序,从而形成耗散结构。

然而,时空有序结构会在一定的外部控制参量条件下进入混沌状态。


之,进化和退化是自然界中两种相反趋势,二者密切结合,不可分割,每一方是对方发生的条件,二者的结合,形成了自然界演化的循环螺旋式推进方式,使自然界演化过程呈
现出周期性。

《自然辩证法新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第26页“二、进化与退化的统一性”
进化和退化是自然界演化中存在的两种趋势和过程。

它们都真实的存在于事物的演化过程中。

自然界的演化就是进化与退化的对立统一,表现为进化与退化的相互关系,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进化与退化是同存共生的,没有退化就无所谓进化,没有进化也无所谓退化;任何进化过程内在地包含着退化倾向,退化过程中同样包含着新的进化的萌芽;进化与退化往往又是交替进行相互转化的。

现代非线性科学的发展,为事物进化与退化的相互交替,相互转化提供了许多令人信服的证据。

非线性系统进过自组织过程从无序演化为有序,又在一定的外部控制参量条件的作用下进入宏观无序而微观高度有序的混沌状态,非线性系统历经无序——有序——混沌的过程在许多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系统中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

《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陶柱标主编第80页最后一段
自然辩证法测试题目
试述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
(1)系统协调性原则:即一方面要把人口、科学技术、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要素视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整体,另一方面要把全球范围内的地区间、国家间视为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强调解决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乃是一个涉及各种因素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系统科学的原理,处理好各种矛盾,协调好各种关系,使“人——自然”系统健康有序发展。

•(2)可持续性原则:人类所追求的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自然和生态系统可以支持的范围之内,发展不能靠耗尽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不应危害支持地球生命长期存在的生态系统。

•当这一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它能够加以恢复并保持原有的生命力和出产能力,能够承载其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物质要素,不断地存在并演化下去。

•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人类社会世世代代延续不绝的发展。

它不仅要实现当代人自身的发展,而且也要实现未来世代人的发展。

•(3)公平性原则:是指每个人,不论其国别和种族,也不论其世代,都应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都应享受平等的发展利益。

•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过程的重要问题优先加以考虑解决,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的发展权。

•(4)合作性原则
•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性合作,我们现在有了地球村的概念,在小小的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应当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负责,不同国家要加强合作,国际上的环境与发展、人口与发展等组织要制定统一的目标、共同的准则,只有在共同目标和共同行动的基础上,全球共有的资源才能得到很好的管理,各国才能在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中受益。

所以,建立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推进国际社会的广泛沟通和广泛合作,确保资源的共有共享,确保环境和生态的恢复和平衡,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