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著作导读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导读
《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经典,被誉为“儒家经典之首”。

这本书记录的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阐述了一系列的道德品格和
行为准则,如诚信、仁爱、勤奋、学习等。

这些价值观影响深远,成为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大学》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经典著作。

它被认为是中国
古代政治哲学和教育理论的精髓。

本书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性。

同时,书中还阐述了中国
传统教育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

《易经》:《易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部关于卜筮、哲学和人生观的经典著作。

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传承,而且
包容了中国传统的科学、宗教和文化的精华。

文中的八卦、六爻和六十四
卦都被广泛应用于农事、治国和人生管理等领域,被誉为中国文化最重要
和最深刻的表达之一。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品,是中国小说史
上的顶峰之一、它以清代中晚期江南贵族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庞大家族中
的人物形象和传统文化的生活场景。

这本小说以其优美的文学风格和深刻
的人生哲学,打动了无数读者,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价值,反映
出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艺术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这些经典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
刻影响了华夏子孙的思想和行为。

《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全书

《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全书

《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全书引言概述:《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是一本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书籍,涵盖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要著作。

本书通过梳理这些著作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机会。

本文将分为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和总结三个部分,详细阐述这本书的内容。

正文内容:1.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基本原理1.1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和思想形成的基本经历。

1.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等核心概念。

2. 《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2.1 《共产党宣言》:介绍《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包括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历史地位和基本原则。

2.2 《资本论》:详细阐述《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商品、货币、资本和剩余价值等核心概念,以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础。

3. 《哥达纲领批判》和《反杜林论》3.1 《哥达纲领批判》:介绍《哥达纲领批判》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的批判和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建设。

3.2 《反杜林论》:详细阐述《反杜林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杜林的哲学体系的批判和对唯心主义的驳斥。

4. 《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主义原理》4.1 《德意志意识形态》:介绍《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意识形态的定义和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

4.2 《共产主义原理》:详细阐述《共产主义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和对资产阶级国家的批判。

5. 《反杜林论》和《德意志意识形态》5.1 《反杜林论》:介绍《反杜林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杜林的哲学体系的批判和对唯心主义的驳斥。

5.2 《德意志意识形态》:详细阐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意识形态的定义和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

总结:综上所述,《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全书通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机会。

经典著作导读(科社部分)

经典著作导读(科社部分)

3、共产主义新纪元的基本思想。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 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 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 由发展的条件”。
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分析和批判各种假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 主义,指出它们各自代表一定阶级的利 益,但都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进行活动, 划清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和其它流 派的界限。
主要问题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积极因素,是科 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1、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简介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 世纪初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 16世纪初 。 作为一种批 16 世纪初。 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 判 、 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 , 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 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 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 , 反映了早期无产阶 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 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 、 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 愿望。 愿望。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科学社会主义部分)
《共产党宣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论我国革命》
《共产党宣言》
《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 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 整、系统的阐述。《宣言》把马克思主义 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思想溶为一 体,全面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理论上的最高 成就,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科学共产主义 创立的标志性著作。
三、《宣言》各章的具体内容
一、 资产者和无产者 这是《宣言》的核心章节。在本章中, 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无 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阶段;论证 了资产阶级私有制从而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 必然性;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体现的 阶级关系的分析,指出行将到来的革命是无 产阶级的共产主义革命。

中医经典导读

中医经典导读

中医经典导读中医是中国古代医学的传统疗法,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一系列经典著作。

这些经典著作记录了千百年来中医医师的临床经验和理论总结,对于了解中医学的内涵和精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这些经典著作进行导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全书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81篇。

其内容涉及医学、哲学、生活理论等方方面面,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素问》部分主要讨论了黄帝与岐伯的对话,内容涵盖了脏腑、经络、气血、精神、形神等方面的医学理论。

《灵枢》部分则对腧穴、针灸和经络等进行了详细阐释,成为中医针灸学的重要参考书。

《黄帝内经》以其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深刻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医发展,对于认知中医学的整体框架和理论基础具有极大的价值。

《伤寒论》是一部关于外感病的理论著作,由张仲景所著,全书包括491条,内容涉及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方面面。

《伤寒论》以其精炼的理论、简练的文字和实用的临床经验而被誉为“中医圣手”。

其中,张仲景提出脉象学说,建立了辨证施治的理论,并总结出了许多治疗外感病的实用方法。

《伤寒论》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医外感病治疗的重要参考书。

《金匮要略》是由张仲景根据《伤寒论》而著的一部医学著作,全书总共40卷,涉及了医疗、病因、药物等方面的内容。

《金匮要略》以实用性强、条理清晰、治疗方案多而被誉为“内科圣手”。

其中,张仲景首次提出了“上工甘温、中工辛凉、下工苦寒”的药性划分法,为后世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金匮要略》对于了解中医内科诊疗原则和用药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成为后世医家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中医药学著作,全书记载了365种药物,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系统性药物学著作。

《神农本草经》以其系统性、实用性和科学性而成为中国古代的医学宝库。

百部名著导读

百部名著导读

百部名著导读目录1、《一千零一夜》2、《人间词话》3、《三国演义》4、《大卫·科波菲尔》5、《小王子》6、《中华文化史》7、《中国思想史论》8、《从反粒子到最终定律》9、《双城记》10、《尤利西斯》11、《巴黎圣母院》12、《文明的溪流》13、《水浒传》14、《牛虻》15、《史记》16、《四世同堂》17、《平凡的世界》18、《本草纲目》19、《正义论》20、《母亲》21、《民主主义与教育》22、《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23、《生命是什么》24、《伊索寓言》25、《全球通史》26、《吉檀迦利》27、《回忆苏格拉底》28、《孙子兵法》29、《宇宙的琴弦》30、《安娜·卡列尼娜》31、《汤姆叔叔的小屋》32、《百年孤独》33、《红与黑》34、《红楼梦》35、《约翰·克里斯朵夫》36、《老人与海》37、《西方名著中的伟大智慧》38、《西游记》39、《论法的精神》40、《论语》41、《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42、《君王论》43、《呐喊》44、《围城》45、《形而上学》46、《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47、《社会契约论》48、《纯粹理性批判》49、《苏菲的世界》50、《苏霍姆林斯基选集》51、《麦田里的守望者》52、《呼啸山庄》53、《国富论》54、《幸福之路》55、《昆虫记》56、《物种起源》57、《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58、《终极理论之梦》59、《罗亭》60、《诗经》61、《变形记》62、《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63、《复活》64、《思想录》65、《战争与和平》66、《战争论》67、《神曲》68、《美的历程》6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70、《唐诗三百首赏译》71、《宋词三百首赏译》72、《家》73、《根》74、《浮士德》75、《海底两万里》76、《爱弥尔》77、《荷马史诗》78、《资治通鉴》79、《高老头》80、《培根论人生》81、《堂吉诃德》82、《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83、《教育与美好生活》84、《教育的目的》85、《理想国》86、《第五项修炼》87、《傅雷家书》88、《傲慢与偏见》89、《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重译本)90、《悲惨世界》91、《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92、《鲁滨孙飘流记》93、《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94、《简·爱》95、《雷雨》96、《漂亮朋友》97、《精神分析引论》98、《飘》99、《儒林外史》100、《穆斯林的葬礼》百部名著导读1《一千零一夜》诡谲怪异的寓言故事与神话传说阿拉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纳训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一千零一夜》是在中世纪阿拉伯文化的沃土上孕育而成的多民族文化交融汇合的产物,这部文学名著汇集了古代近东、中亚和其他地区诸民族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情节诡谲怪异,神幻莫测,优美动人,扣动着世界各国读者的心,焕发出经久不衰的魅力。

中外经典名著导读100篇

中外经典名著导读100篇

书目名称作者作家国籍流派及简述《诗经》佚名原作,传说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全面深入研究商周时期沿革地理的重要的信史材料《山海经》先秦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论语》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楚辞》刘向战国时期开辟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乐府诗选》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史记》司马迁西汉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古代散文选》收集了大量的古代优秀散文《唐诗三百首》唐朝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宋词选》宋代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牡丹亭》汤显祖明代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长生殿》洪升清初一部爱情悲剧的巨大著作《菜根谭》洪应明明代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耐人寻味《西游记》吴承恩明代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言二拍》“三言”冯梦龙“二拍”凌蒙初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红楼梦》曹雪芹清代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中国清代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清代古代散文选本《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代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官场现形记》李伯元晚清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直面社会而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一部优秀的谴责小说,具有诙谐讽刺的现实主义特色《曾国藩家书》晚清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鲁迅选集》鲁迅晚清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新月诗选》十八位新月派诗人中国是新月派诗人的一本重要合集,集中体现了新月派的艺术风格《女神》郭沫若中国新诗纪念碑式作品《沉沦》郁达夫中国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子夜》茅盾中国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家》巴金中国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边城》沈从文中国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雷雨》曹禺中国“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生死场》萧红中国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京华烟云》林语堂中国现代中国的一本伟大小说《金锁记》张爱玲中国《金锁记》是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围城》钱钟书中国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管锥编》钱钟书中国“国学大典”《四世同堂》老舍中国长篇中文小说,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茶馆》老舍中国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不朽的名著《红旗谱》梁斌中国被誉为反映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傅雷家书》傅雷中国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随想录》巴金中国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舒婷诗集》舒婷中国开启朦胧诗潮《美的历程》李泽厚中国揭示了众多美学现象的历史积淀和心理积淀,具有浑厚的整体感与深刻的历史感《牛棚杂记》季羡林中国耄耋之年,季羡林以自省之笔,纪录了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平凡的世界》路遥中国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活动变人形》王蒙中国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变形记《活着》余华中国中国式的黑色幽默片《穆斯林的葬礼》霍达中国最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学奖作品《白鹿原》陈忠实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尘埃落定》阿来中国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美学散步》宗白华中国美学理论和美学表述的经典《希腊神话》欧洲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荷马史诗》荷马古希腊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书目导读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书目导读

馆藏中国古代经典书目导读前言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精神财富。

经典是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灿烂的组成部分,它们凝聚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应错过的精神驿站。

世代中国人通过经典阅读而汲取了多方面的营养,传承了中华文化,创造了新的生活经验。

阅读经典可以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从而为走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典阅读在今天仍然是我们提高自身素质、保持民族自信的一条有效途径。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不能一一赘述。

这里精选了几部有代表性、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作品,通过“必读理由”、“作者简介”、“内容提要”、“名家汇评”、“延伸阅读”等栏目帮助读者多角度解读经典,为深入阅读提供指导。

使读者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

馆藏中国古代经典书目1.《周易》——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索书号:B22/120 馆藏:社科书库2.《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索书号:I222.2/19 馆藏:文学书库3.《尚书》——纪言述事之祖。

索书号:B22/9 馆藏:社科书库4.《春秋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左丘明索书号:K225/57 馆藏:社科书库5.《国语》——我国现存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春秋)左丘明索书号:K225/52 馆藏:社科书库6.《战国策》——我国第一部记录策士谋臣言行的专集。

(西汉)刘向索书号:K231/22 馆藏:社科书库7.《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春秋)孙武索书号:E892/11 馆藏:社科书库8.《论语》——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作品。

索书号:B222/171 馆藏:社科书库9.《孟子》——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

(战国)孟轲索书号:B22/121 馆藏:社科书库10.《荀子》——先秦重要的哲学著作和散文集。

《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全书

《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全书

《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全书《Fifteen Key Marxist-Leninist Classics: A Guided Reading》In the vast and profound canon of Marxist-Leninist literature, fifteen works stand out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essential. These classics, written by 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and Vladimir Lenin,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inciples of socialism and communism. This comprehensive guide offers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each of these monumental texts, their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ir relevance in today's world.1. "Capital" by Karl MarxMarx's magnum opus, "Capital," is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that揭露了 the inner workings of capitalism and its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This book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the exploitation of labor, and the class struggle between the bourgeoisie and the proletariat.2.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by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Published in 1848, this pamphlet outlin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mmunism and predicted the inevitable collapse of capitalism. It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statements of communist ideology.3. "The Origin of the F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 by Friedrich EngelsIn this work, Engels trac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 arguing that these institutions are products of class struggle and material conditions.4. "Imperialism: The Highest Stage of Capitalism" by Vladimir LeninLenin's analysis of imperialism provides a cri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phase of capitalism, characterized by the monopolization of industry and the colonization of weaker nations.5. "What Is to Be Done?" by Vladimir LeninWritten during the Russian Revolution, this pamphlet outlines Lenin's strategy for building a revolutionary party and leading a socialist revolution.These five works, along with ten other key texts, constitute the core of Marxist-Leninist thought. Each of these classics offers profound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of society, the dynamics of class struggle, and the path to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Together, they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guide for understanding and applying Marxist-Leninist principles in the modern world.《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全书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学浩如烟海的著作中,有十五部作品影响最为深远且至关重要。

中国教育名著导读

中国教育名著导读

中国教育名著导读
1. 《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和智慧。

2. 《大学》:儒家经典之一,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和智慧,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基础。

3. 《中庸》:儒家经典之一,强调“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的道德和智慧,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4. 《孟子》:儒家经典之一,强调人性本善、天命之说,提出“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和智慧,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5. 《论语集解》:是对《论语》的注释和解释,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参考书。

6.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强调“人之初,性本善”,提出“诚、敬、孝、悌、忠、恕”等道德和智慧。

7.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强调“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提出“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和智慧。

8. 《史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历史著作之一,强调“治国安邦”,提出“仁政”、“法治”等治国理念,对中国古代教育有重要影响。

9.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通史著作之一,强调“治乱得失”,提出“仁政”、“法治”等治国理念,对中国古代教育有重要影响。

10.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基础和重要参考书。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10.1王阳明其人做人,西方:追求成为智者。

东方:追求成为圣贤。

圣贤的标准:《左传》:“立德、立言、立功。

”历史上中国只有两个半人符合“圣贤”标准:诸葛亮、王阳明和曾国藩(曾公算半个)。

王阳明故居上的楹联:世人对王阳明的评价:王阳明的元祖是王羲之,父亲是状元。

精通儒道释,是新学的集大成者。

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

杜甫认为做学问对词句一定要不断推敲。

但王阳明认为做人最高的目标不在于词句,而在于道德。

11岁说“读书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做圣贤人。

”王阳明自己道德方面做得好,还不断教化别人。

王阳明相信:王阳明身为文人却也屡获战功。

15岁就曾出游居庸关、山海关。

20岁中举人。

28岁仕途顺利,后擢升为御史,开始带兵打仗,建功立业。

荡平贼寇回家途中因病去世。

日本名将东乡平八郎:“一生俯首拜阳明。

”王阳明通晓儒道释,自成一家,创立心学。

王阳明11岁时作诗:格竹失败,对程朱理学产生了怀疑。

失败原因:第一,对朱子只是静观默视,没有观察、解剖、实验,无法深入认识;第二,只是旁观者的身份去看,没有调动主观能动性,调动意识去参与。

禅宗论“道”:“担水劈柴,无非妙道。

”王阳明在龙场顿悟到,理不在天地万物,不在鬼神,就在人的内心深处。

从外面的事物中去找理是错误的。

王阳明把终生所学概括为“四句教”:日本人三岛毅用一首诗概括了王阳明的一生:10.2心即是理中国人非常重视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从四个方面介绍:第一:朱熹的局限有两个问题解决不了:第一,关于知识的问题,也即如何解决认识主体的有限性和认识客体的无限性的关系,朱熹没有给出答案。

第二个问题,转化的问题:外在的自然之理如何转化为内在的人之理,朱熹也没有给出答案。

格物是外在的,致知是内在的。

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是天真的一厢情愿而已。

王阳明的答案:借助孟子。

由朱熹的经验主义的格物致知,即格知转为孟子的先验主义的德性之知,即良知。

达到无内外、一天人的大一的道德本心。

这就是王阳明新哲学和他的认识论批判的基本路线。

古代文学名著导读 → 古代文学经典著作导读

古代文学名著导读 → 古代文学经典著作导读

古代文学名著导读→ 古代文学经典著作
导读
古代文学经典著作导读
本文档将为您介绍几部古代文学经典著作,帮助您了解、导读这些作品的背景和内容。

1.《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

它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全书共120回。

通过描绘荣府和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性。

2.《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

它是一部以宋江为主线的英雄史诗,通过描绘宋江与其他108位好汉的故事,展现了艰苦岁月中人们的坚持和英勇斗争精神。

3.《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

它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作品中充满了
奇幻的仙魔妖怪和各种磨难,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道义和正义的
思考。

4.《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

它以东汉末
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争霸天下
的故事。

作品中塑造了许多英雄豪杰和他们的智勇谋略。

以上是几部古代文学经典著作的简要介绍,通过导读这些作品,您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与多彩。

---
*请注意,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具体阅读时请参考正式出版物,并注意保持独立判断,避免引用未经确认的内容。

*。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简答题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简答题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简答题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中国哲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其经典著作流传至今,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中国哲学经典著作的简要导读。

《易经》《易经》是一部古老而深奥的中国哲学经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典籍之一。

它以六十四卦的形式,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个体生命的变化规律。

《易经》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强调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后世的哲学、文化、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由老子所著。

该书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阐述了道家的核心理念。

书中强调了“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和运行规律,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无欲无求的境界。

《道德经》对于后世的哲学、宗教、政治理论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

书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行为,阐述了儒家的伦理观念和政治理念。

《论语》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仁义礼智信等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伦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墨子》《墨子》是中国古代墨家学派的代表作,由墨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

该书是一部以伦理学为主的哲学著作,强调了兼爱、非攻、尚同等思想。

墨子的学说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和谐、安宁和人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庄子》《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哲学的代表作,由庄子创作。

该书以寓言和对话的形式,讲述了庄子的思想观点和人生哲学。

庄子强调了“道”的自然无为,倡导放松自我、追求自由和超越的境界。

《庄子》对于后世的哲学、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之,中国哲学经典著作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它们通过丰富的思想和智慧,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认识世界的重要视角。

读懂并学习这些经典著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中外经典名著导读100篇

中外经典名著导读100篇
《母亲》
玛克西姆·高尔基
前苏联
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尤利西斯》
詹姆斯·乔伊斯
爱尔兰
意识流的写作形式
《喧哗与骚动》
威廉·福克纳
美国
小说大量动用多视角叙述方法及意识流法,是意识流小说乃至整个现代派小说的经典名著
《老人与海》
海明威
美国
诺贝尔文学奖《变形记》《活变人形》王蒙中国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变形记
《活着》
余华
中国
中国式的黑色幽默片
《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
中国
最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学奖作品
《白鹿原》
陈忠实
中国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尘埃落定》
阿来
中国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美学散步》
宗白华
中国
美学理论和美学表述的经典
《希腊神话》
欧洲
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
弗兰兹·卡夫卡
奥地利
是卡氏艺术上的最高成就,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作品之一
《飘》
玛格丽特-米切尔
美国
“迄今为止最伟大的美国小说”
《雪国》
川端康成
日本
诺贝尔文学奖
《麦田里的守望者》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美国
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
《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
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乐府诗选》
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
《史记》
司马迁
西汉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古代文学名著导读 → 古代文学经典著作导读

古代文学名著导读 → 古代文学经典著作导读

古代文学名著导读→ 古代文学经典著作导读古代文学经典著作导读1.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 内容简介:《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它描述了贾府的兴衰和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人物刻画,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性。

- 推荐指数:★★★★★2. 《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 内容简介:《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也是四大名著之一。

它通过孙悟空等人的西天取经之旅,讲述了他们与妖魔鬼怪的斗争和修行的故事。

作品融入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文化元素,展示了正义与忠诚的力量。

- 推荐指数:★★★★☆3. 《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罗贯中等- 内容简介:《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也是四大名著之一。

它以宋的108位好汉的抗金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个个英雄豪杰的生平遭际和忠义精神。

作品展示了人民对不公正待遇的反抗精神。

- 推荐指数:★★★★☆4.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内容简介:《三国演义》是一部关于中国历史上三国时代的史诗性小说,也是四大名著之一。

它以东汉末年的动荡局势为背景,描述了刘备、关羽、张飞等英雄人物的事迹及三国鼎立的故事。

作品揭示了权谋宦途与英雄气概的对抗。

- 推荐指数:★★★★☆5. 《论语》-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 内容简介:《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典范之作,是儒家经典之一。

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包含了丰富的个人修养、社会礼仪、政治治理等方面的思想与教训。

作品传承了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价值观。

- 推荐指数:★★★★★。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历史,其中涵盖了众多经典的文化内容,如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红楼梦》,《山海经》等等。

本文将对一些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简要的导读和相关参考内容介绍。

《论语》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经典之一,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

《论语》以对话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思想和言行,它强调仁爱、尊重、忠诚等价值观念,对于道德修养和社会关系有深远的影响。

读《论语》可以了解孔子的思想观点,培养修身养性的素养。

可以尝试阅读《论语选译》,了解其中蕴含的智慧及对人生的启示。

《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道家的精髓”。

《道德经》提倡无为而治,追求自然与道的和谐统一,主张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虚无,以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超凡脱俗的境地。

阅读《道德经》可以启发个人的思考,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道德经》的版本众多,可以尝试读《道德经译注》来理解其中的深意。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描绘了一个封建社会中的家族生活,以及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

小说以其复杂的人物关系、深刻的人性描写和丰富的意境而著称。

读《红楼梦》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理解封建家族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

推荐阅读程伟元、董宪民等人的《红楼梦导读》来帮助理解小说的情节与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学问之宝,记载了古代人民有关自然界山川地理、动植物、怪物神话等众多知识,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生物学、民间传说的重要汇编。

《山海经》以丰富的神话和传说呈现了一个神奇而神秘的世界,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古代人民眼中的自然界及其神秘的观念。

推荐阅读许国璋的《山海经导读》,详细介绍了这部经典的内容及其意义。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导读包括《论语》、《道德经》、《红楼梦》和《山海经》等。

书籍介绍导读

书籍介绍导读

书籍介绍导读书籍介绍导读有如下:1、《活着》: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以普通平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中福贵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运,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导读可参考余华的创作谈《我为什么写作》。

2、《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通过讲述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反映了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实。

导读可参考马尔克斯的创作谈《活着为了讲述》。

3、《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巨著。

剧本讲述了一位丹麦王子复仇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矛盾。

导读可参考莎士比亚的生平介绍和戏剧评论。

4、《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为主线,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描绘,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矛盾。

导读可参考红学家的研究著作和文学评论。

5、《乌合之众》: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著作,也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必读的佳作。

书中观点认为,个人在群体中容易失去自我意识,被群体情绪所左右,进而产生集体行为。

导读可参考勒庞的理论背景和应用案例。

6、《人类简史》:是尤瓦尔·赫拉利创作的历史类著作,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梳理和解读,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导读可参考赫拉利的观点和学术背景。

7、《思考,快与慢》:是丹尼尔·卡尼曼的著作,通过对人类思维方式的探讨和研究,揭示了人类的认知偏见和决策误区。

导读可参考卡尼曼的学术成就和理论背景。

8、《枪炮、病菌与钢铁》:是贾雷德·戴蒙德的著作,通过对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导读可参考戴蒙德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成就。

马克思经典著作导读

马克思经典著作导读

马克思经典著作导读马克思是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的著作对于现代社会科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十本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导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中的核心观点和思想。

1.《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

书中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作机制,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和资本的积累过程,并对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进行了深入阐述。

2.《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一部短篇著作,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它阐述了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目标,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呼吁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3.《哲学的贫困》《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的哲学著作,主要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观点,并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哲学观。

马克思在书中强调了社会实践对于人类认识的重要性,批评了传统哲学的抽象空谈和离地气的思维方式。

4.《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的政治著作,探讨了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马克思在书中指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意识的反映,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存在的。

5.《工人阶级的状况》《工人阶级的状况》是马克思的社会学著作,分析了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和斗争形势。

马克思在书中指出,工人阶级是被剥削和压迫的阶级,只有通过团结和斗争才能争取自己的权益。

6.《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著作,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马克思在书中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历史的进步是不可避免的。

7.《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马克思在书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周期性的危机和矛盾,最终将被社会主义取代。

8.《法兰西内战》《法兰西内战》是马克思的历史著作,分析了19世纪法国的阶级斗争和政治动荡。

马克思在书中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探讨了革命和社会变革的可能性。

世界名著阅读导读

世界名著阅读导读

世界名著阅读导读引言大家好!你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吗?阅读是一种美妙的活动,可以带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与文学巨匠们的思想交流。

世界上有许多经典的著作,被称为"名著",这些作品跨越时空,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你介绍一些世界名著,并提供一些阅读导读,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文学杰作。

1.《傲慢与偏见》1.1 作品简介《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之一,出版于1813年。

这部小说以19世纪英国上层社会为背景,讲述了伊丽莎白·班纳特与达西先生之间的爱情故事。

作品通过幽默和尖锐的对话,揭示了人们对社会阶级、婚姻和个人偏见的观察和批评。

1.2 阅读导读•在阅读《傲慢与偏见》之前,建议先了解19世纪英国社会的背景和传统观念。

了解当时的等级制度、婚姻观念和社交习俗对于理解小说中人物的行为和心态非常重要。

•注意小说中的对白和描写,它们不仅仅是情节的表达,还蕴含着作者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刻见解。

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社会偏见和虚伪的批评。

•留意伊丽莎白·班纳特和达西先生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变化,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是小说的核心。

关注他们的对话和内心独白,体会作者对真爱和婚姻观念的思考。

2.《1984》2.1 作品简介《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说。

该小说以极权主义社会为背景,描绘了一个世界被权力机构完全控制的恐怖景象。

作品通过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的视角,展现了权力对个人思想和自由的摧毁。

2.2 阅读导读•在阅读《1984》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些关于极权主义和独裁政权的历史背景。

了解纳粹德国和苏联斯大林时期的政治迫害和思想控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说中所描绘的世界。

•注意小说中所创造的新语,它是对现实生活中语言操纵的一种夸张和讽刺。

通过深入分析新语的用法和含义,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构如何通过语言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12.平等
(1)马克思主义认为,平等观念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平 等观念是历史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2)平等观念对资产阶级革命起了积极的作用,对社会主义运动起了很大的鼓动作用。科学地确立平 等观念,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13.异化劳动(必考)
6.《单面人》
(1)又称“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著。 (2)包括导言、“单向度社会”、“单向度的思想”、“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 (3)战后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被技术经济体制所全面地高度地控制着的“单向度社会”。因此,社 会正在变成只有肯定面的单面社会,人也正在变成只有物质需要的社会管制之工具与材料,思想与哲学 变成了为既定现实进行辩护和论证的单面领域。 (4)此书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探索,但也暴露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乌托邦性质。
10.消费社会
列斐伏尔指出,“消费受控制的科层制社会”之主要现象特征就是:(1)日常生活的碎片化神秘化; (2)这是一个欲望被制造被引导的心理躁动世界;(3)符号-想象的“假装”成为“现实”;(4)形形 色色的时尚或流行的符号体系,成为控制现代日常生活世界的最高物神。
11.西方马克思主义
1923 年,柯尔施在他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以此标明从梅林、罗莎·卢森堡传承下来的西欧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哲 学之间在哲学传统和政治观点上的对立。
15.世界历史
指各民族、各国家全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依赖,使整个世界“一体化”以来的 历史,它是相对于民族的地域狭隘性而言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就是指各民族、各国家摆脱各自孤 立发展的状态,进入全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的历史阶段。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中国哲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哲学自古已有,包括伦理学、形而上学、政治哲学、宇宙论等方面的内容。

从《道德经》到《论语》,从《庄子》到《孟子》,从《周易》到《老子》,中国古代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人生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本文将从几个经典著作的角度来介绍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精髓内容。

一、《论语》:孔子的道德伦理思想《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人编纂而成。

《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强调了仁德教化、忠诚勇毅、诚信谦逊等品德,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论语》中的很多话语都彰显着孔子的人类情怀和道德观念。

如他提倡“仁爱”的思想,在《学而第一》中,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一种天生的同情心和思维模式的反映,鼓励人们待人诚恳、仁慈。

另外,孔子也注重自我修养,强调道德修养的过程,这体现在《学而第三》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也是时至今日推崇孔子思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道德经》:道家哲学的核心著作《道德经》是一部道家经典著作,被誉为中国哲学史上的巨著,反映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

其作者是老子,本书围绕道的概念展开论述,强调“无为而治”、“止于至善”、“以柔克刚”等理念,深刻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于生活方式、社会构建的探究和思考。

《道德经》的主要思想可以归纳为“道法自然”,持有崇尚自然的思想观念。

书中多次强调了“不为而治”、“反其道而行之”等个理念。

其实质是主张在事物发展中给其以自我发展的空间,而不是将某种观念、意志等强加于它之上,从而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

三、《庄子》:道家思想的扩展和深化《庄子》是一部道家经典著作,其作者是庄子。

《庄子》内容丰富,诙谐幽默,文笔清新优美,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写作缘由表面缘由:《新时代》杂志编辑部要恩格斯写一篇评论文章,评述丹麦哲学家、社会学家施达克在1885年写的一本关于费尔巴哈的书。

深层原因:在当时,整个德国乃至西欧,出现了一股反对黑格尔哲学和批评费尔巴哈哲学的浪潮;而这种批判又是意气用事的、形而上学的,黑格尔被肢解了,费尔巴哈更是不在话下。

恩格斯想在这个时候阐明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他们的理论同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关系。

2、出版情况(1)写于1886年,分两期发表于《新时代》。

(2)1888出版单行本,出版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其附录一并发表。

(3)又称《费尔巴哈论》。

3、基本思想中心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历程从黑格尔出发,经过费尔巴哈哲学,最后达到他们自己的哲学。

小小评介:在一种浓重的蔑视的氛围中公开承认自己是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学生,自己的哲学与这两位哲学家有渊源关系,这是一种了不起的理论勇气。

二、《终结》的框架体系与逻辑关联1.阐述黑格尔哲学中革命的辨证法批判唯心辨证法2.阐明哲学的基本问题阐明唯物辨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3.揭露批判费尔巴哈唯心史观批判唯心史观4.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明唯物史观三、《终结》的主要观点与内容分析主要内容分析黑格尔哲学中革命的辩证法。

论题1:黑格尔哲学中包含着革命的辨证法恩格斯从分析黑格尔的一个命题来揭示黑格尔哲学中包含的辨证法思想。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黑格尔错误的理解在当时,这个命题被一般人理解为是维护现实、为现实政治统治作辩护的,因而是保守的。

恩格斯说:在表面上,“这显然是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警察国家、专断司法、书报检查制度祝福。

”正确的理解其实,根据黑格尔的本意,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而一切新的、原来不现实的东西都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而成为现实的。

正确的理解由此,“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命题,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一定要灭亡的。

一个看似十分保守的命题却包含着深刻的革命含义。

原因探究出现这种状况,在于人们不了解黑格尔哲学中的辨证思想,不认识“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

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黑格尔哲学第一次把辩证法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一种同形而上学思维方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不过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是概念的辩证法,是概念的自我发展。

黑格尔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对象化。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被颠倒的,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

黑格尔辩证法另一缺陷是不彻底,为了建构体系,黑格尔不仅想出了绝对观念,而且认为绝对观念经过“外化”为自然界,然后在精神中,即在思维和历史中又返回到自身。

他把自己的哲学看作就是这种精神,即黑格尔哲学体系就是这种绝对真理的完成。

这同它的辩证法是矛盾的。

论题2:对黑格尔唯心辨证法的改造和唯物辨证法的创立黑格尔在世时,他的哲学受到官方推崇,甚至被定为国家哲学。

在他去世后,黑格尔哲学解体了,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费尔巴哈的哲学(代表作《基督教的本质》),在书中黑格尔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位。

费尔巴哈的贡献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一向主张从抽象到具体、从理想到实在的过程,是一种颠倒的过程。

提出“哲学是关于存在物的知识。

事物和本质是怎样的,就必须怎样来思想、来认识它们。

这是哲学的最高规律、最高任务。

”把黑格尔的体系炸开了,但费尔巴哈并没有真正克服黑格尔。

马克思完成了费尔巴哈没有完成的任务,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彻底改造。

马克思所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把被黑格尔颠倒的辩证法重新颠倒过来。

“我们重新唯物地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作现实事物的反映,而不是把现实事物看作绝对概念的某一阶段的反映。

这样,辩证法就归结为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两个系列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辨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或者宁可说,不是用头立地而是重新用脚立地了”。

——恩格斯“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三、《终结》的主要观点与内容分析主要内容阐明哲学基本问题理论。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的内容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这里讲的思维就是指精神;这里讲的存在就是指自然界。

所以,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

1、内涵解释:第一性、第二性讲的是本原问题,也就是精神与自然界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

“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

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

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各种学派。

”2、意义:这一标准的提出使自哲学产生以来所形成的派别林立、杂乱无序的状况得到根本改观,顿时变得澄明清晰起来。

原来这个被一大堆诡辩言辞和学究气十足的烦琐语句所充斥的领域,包含着的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3、注意:第一,恩格斯的这个标准是一种科学的标准,就是说,它不是恩格斯主观想像的产物,而是从对整个自然、人类发展史的考察中概括出来的,它正确地反映了哲学发展的实际。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党派性鲜明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作为唯物主义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18世纪的旧唯物主义;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开始直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存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等三大局限性。

第三,只有在如何回答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上,才能使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术语,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这两个术语。

否则就会产生像施达克一样的错误与荒谬。

如,施达克说:“费尔巴哈是唯心主义者,他相信人类的进步。

”。

(如何评价?)第二方面这就是:“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能否把这一方面理解为世界可知性的问题?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抓住了哲学最基本、最本质的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说它“基本”,因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其他哲学问题便无由产生,更谈不上解决。

说它“最高”,因为在哲学意义上,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制约、统摄着其他一切哲学问题。

不论什么样的哲学体系,只要它对思维与存在关系两个方面的问题作出了解答,这个解答就制约着这个体系的全部观点,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三、《终结》的主要观点与内容分析主要内容1批判、揭露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如何陷入了唯心主义,在揭露和批判中阐述对所论及问题的唯物史观的理论和观点。

恩格斯的论述“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

”具体内容11、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批判第一,批判费尔巴哈把宗教看作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关系、心灵的关系,他决不是要消灭宗教,而是要创立一种新的宗教—爱的宗教取代现实的宗教。

第二,批判费尔巴哈认为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

这个论断表明历史对他的确是一个未知的领域。

具体内容22、对费尔巴哈道德观的批判第一,批判费尔巴哈从抽象的人出发去研究道德问题。

第二,批判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地对待善恶,把恶当作绝对的“坏”。

第三,批判费尔巴哈把追求幸福当作一切道德的基础。

第四,批判费尔巴哈把追求幸福说成是每个人的平等的绝对的权利,适合于任何时代和任何情况。

第五,批判费尔巴哈“对自己以合理的节制,对人以爱”的道德准则。

主要内容2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具体内容11、一般唯物主义的意义:P278“人们决心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他们决心毫不吝惜地抛弃一切同事实(从事实本身的联系而不是从幻想的联系来把握的事实)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

除此以外,唯物主义并没有别的意义。

”具体内容2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唯物主义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

P278-281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辩证法运用到研究社会历史的一切部门和研究人类事物的一切科学。

P281之后具体内容33、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本部分之重点):(1)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原理。

第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这样,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

但是,在表面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

”P282第二,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理论。

A、历史合力;B、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因。

A、历史合力“无论事实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P282B、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因。

“在这些动机背后隐藏着的又是什么样的动力?在行动者的头脑中以这些动机的形式出现的历史原因又是什么?”P283“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的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P283-284(2)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因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

”P285 “在现代历史中,国家的意志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