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读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读资料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一、语句分析
1.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
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劳动过程不仅使劳动对象发生形式变化,而且使劳动者的目的和力量体现、凝结在劳动对象上,从而使得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变成劳动本身的对象体现,所以说劳动的产品就是劳动的对象化。然而,国民经济却假定资本是一个当然的前提,那就使得劳动失去了本质意义,而只是为资本服务。这就表现在:当劳动产生出物化的劳动产品的时候,也就是劳动实现的形式,但是工人在此时失去了劳动产品,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价值,所以劳动的现实化就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此时,劳动本身的产品化就代表了工人劳动价值的丧失,资本家获得了劳动的对象劳动产品,他们对劳动的占有就是劳动产品脱离工人的异化的表现。
2. 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
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在理论上,人与自然界在渊源上是统一的,这是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而在人类处理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过程中,自然界就变成了人化的自然。人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存资料作为人类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又把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实践对象去挖掘,从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自然界不但是实践的对象,还是人的组成部分,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而存在,与人密切相关。这样,自然界的利益就和人的利益统一起来。
3.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本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是指一个物种本身所具有的与他物相区别的‘形式’,就是一个物种的本质。而一个物种的本质总是体现为其生命活动的意义,生命活动本身就是它自身本质的实质内容。因此,人类的本质也就是人的类特性就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而表现为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从而阐述了马克思的实践观——人的本质就是实践。
4.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马克思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讲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体现了异化的本质。在这句话中,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这就是人的异化。人与自身的关系分离,人不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是通过他人的关系来体现自我的价值,只有通过与他人的关系人才能认识自己,才觉得自己的存在。
二、论述题
马克思是怎样论述异化劳动的?
理论部分:
基本思想:
第一部分:以异化劳动概念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1)对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2)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
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
第一个规定: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即“物的异化”。
第二个规定: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异己性、外在性),即“自我异化”。
第三个规定:人与自己类本质的异化。
第四个规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异化。
(3)每个规定的阐述;(上课讲解和自我理解)
现代劳动异化观的体现:
现代劳动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劳动者被整合到自律的机械体系中,成为自动化系统的一个机械而被动的成份,在劳动中,人被物化、孤立化、原子化、破碎化。
《共产党宣言》
一、语句分析
1.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这句话表明了共产党宣言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包括三层含义。首先,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完全正确的,必须坚定不移的支持;其次,宣言一般原理的运用以历史条件为转移,必须时刻与实际相结合;第三,宣言的理论内容也要与时俱进,我们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它。
2.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
这句话指出了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长期发展的产物,也就是说资产阶级是通过阶级对抗和历史的发展而慢慢地成为新社会的主体的。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代替了原来旧社会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在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从而促进了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变革的产物。
二、论述题
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历史作用分析是怎样的?
理论部分: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6—28段);
1、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6—12段)。
分析的方法论原则: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分析的基本视域:
全球化一体化视域。
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1]资本;[2]原料;[3]劳动力;[4]市场。
资本主义发展依靠的措施:
[1]开辟新航路;[2]扩大世界市场;[3]掠夺殖民地。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化大生产。遵循资本生产力扩张逻辑。
2、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和局限性作了辩证的考察(13—26段)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它推翻了封建统治,打破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即把封建的生产关系、意识形态、道德观念都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现金交易);
社会关系的“泛经济化”(世俗化)
[2]发展了强大的生产力,从而使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
[3]建立世界市场,促进资本主义在世界的发展,推动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
[4] 创造了巨大的城市文明,使城乡关系、东西方关系、工业和农业文明产生分离和对抗
[5] 摧毁了封建割据状态,建立了统一的资产阶级国家。
3、资产阶级的内在矛盾和历史局限性(27—28段)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化的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表现为:
[1]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
[2]城乡矛盾和对抗加深;
[3]宗主国和殖民地国家之间对抗;
[4]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对抗;
[5]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