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
儿童血液病历——急性白血病(含首次病程)
![儿童血液病历——急性白血病(含首次病程)](https://img.taocdn.com/s3/m/36154b259b89680202d8254b.png)
入院病历姓名:性别:年龄:婚姻:职业:现住址:工作单位:出生地:民族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可靠程度:电话:病史主诉面色苍白10天,持续低烧4天。
现病史患儿10天前无诱因出现流涕、咳嗽,面色苍白,无咳痰、发热,于当地医院输液抗感染治疗(具体不详)3天后流涕、咳嗽好转,仍面色苍白。
3天前患儿出现持续低烧,体温最高38.6℃,伴血尿,偶伴大腿、肩部疼痛,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头晕,无皮肤黏膜出血点,经抗感染治疗后体温可短暂下降,随后又持续低烧,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常规示WBC 4.69*10^9/L,Hb 99g/L,PLT 34*10^9/L,骨髓穿刺示增生活跃,粒红比0.33:1,淋巴细胞增生异常活跃,以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为主,原始淋巴细胞73%,POX染色呈阴性反应,诊断“急性白血病”,住院期间输血、输血小板治疗(具体不详)。
为进一步治疗转至我院,门诊血常规示WBC 3.31*10^9/L,中性粒1.57*10^9/L,PLT 11*10^9/L,以“急性白血病”收入院。
自发病以来,患儿精神、睡眠欠佳,食欲一般,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5kg。
既往史平素身体一般。
无肝炎病史及其密切接触史,无结核病史及其密切接触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史、外伤史及血制品输注史,预防接种史按计划进行。
个人史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0kg,出生时无抢救及窒息史,母孕期健康。
生后母乳喂养,6月加辅食,饮食习惯正常。
智力及体力发育同正常同龄儿,3月开始抬头,6月会翻身,7月会坐,8月会爬,10月会站,11月会走, 24月说话。
预防接种按计划进行。
居住条件良好,睡眠规律,个人卫生习惯良好,户外运动多,家庭周围环境良好,未饲养动物,否认毒物、药物及放射线接触史。
家族史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及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7.50℃,脉搏9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06/65mmHg。
体重:41.0Kg 身高(长):155.0cm 体表面积:1.45m2头围:50.0cm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苍白面容,表情自如,自主体位,神志清楚,查体合作。
病历模板
![病历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2f13c21a5e9856a561260d1.png)
今日查房,患儿无发热,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食欲、睡眠较好,尿、便正常。
查体:一般状况较好,无贫血貌,咽无充血,口腔粘膜光滑,心率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0/75mmHg,心音有力,节律规整,双肺听诊呼吸音清,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李春怀主治医师查房,看过患儿后指出:患儿血象粒细胞大于2.0×109/L,可给予庇护所方案(HDMTX+CF4+VP),患儿体表面积为1.0m2其中HDMTX3000mg/m2,1/5-1/6量在30分钟内静点,余下量23.5h持续静点,结束后12h开始CF4解救,首次剂量30mg/m2 ,以后每6h一次,每次15mg/m2,共6-8次,MTX结束后开始静点1/3张水化液,3000ml/m2,共5天,同时应用VP方案及鞘内注射一次.本应跟据MTX血药浓度进行CF4解救,但本院无相关检查,故常规进行7次解救,目前无感染及出血倾向,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及药物毒性反应,注意皮肤粘膜护理,定期监测血象变化,防治感染。
维持治疗期间VDLD方案(VCR:2.0mg,d1,d8,d15,d22,静推;DNR:20mg,d1 d2 d3,静点;L-ASP:10000U,d9开始隔日一次静点共8次;Dex:6.0mg/天,d1-21足量口服,d22-d28开始减量至停),同时水化、碱化对症支持治疗梁东主任查房,阅病历详查患儿后指出,患儿已开始应用巩固治疗方案,采用CAT方案,具体为:CTX 480mg第1天静点,Ara-C 1.6g 12小时1次静点,共4次,依木兰 40mg 晚1次顿服,共服7天,地塞米松滴眼,水化5天,鞘注1次。
CTX及大剂量Ara-C可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可于化疗前应用洁丹静点,另外大剂量Ara-C可有眼部刺激症状,给予地塞米松滴眼。
CTX还可致出血性膀胱炎等不良反应,给予大量水化液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机率。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特殊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特殊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a0e9ae25ef7ba0d4a733baf.png)
6 4 ・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0 1 3年 第 l O卷 增 刊 I L a b Me d C l i n , 2 0 1 3 , Vo 1 . 1 0 S u p p l I
・
论 著 ・
急 性 早 幼粒 细 胞 白血病 特 殊 病 例 分 析 及 文 献 复 习
疗 方 案 予 以 完全 缓 解 。结 论 非典 型 M3可 以 尝 试 采 用 粒 细 胞 性 白血 病 治 疗 方 案 。 【 关键 词】 急 性 早 幼粒 细胞 白血 病 ; 治 疗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3 . 2 5 . 0 3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3 ) 2 5 — 0 0 6 4 — 0 2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Af fi l i a t e d To n g j i Ho s p i t a l o f To n g J i U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6 5 , C h i n a )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 To a n a l y z e a s p e c i f i c c a s e o f a c u t e p r o my e l o c y t i c l e u k e mi a a n d t O p r o v i d e n e w i d e a s f o r
An a l y s i s o f a s p e c i f i c c a s e o f a c u t e p r o my e l o c y t i c l e u k e mi a SH EN Y a o, ZH ENG We i — pi n g, W_ A N Ha i — y i n g( Cl i n i
儿血科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个案护理
![儿血科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个案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a1a310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7.png)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个案护理XXX,女,13岁,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入院时间2016-10-15。
入院评估:诊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主诉:反复头晕、乏力1月余。
现病史:患儿1月余前出现运动、劳累后头晕、乏力,头晕呈非天旋地转样,无伴呕吐、视物模糊,持续约10分钟,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未予重视。
1周前患儿出现腹痛,呈阵发性疼痛,稍剧,伴呕吐胃内容物,面色苍白,无伴腹泻,于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就诊,查(10-9)血常规:WBC6.47*109∕L,N33.4%,L%45.3%,MONO%16.7%,RBC1.81*101^∕L,Hb53g∕L,HCT18.72%,PLT220*109∕L,遂拟“”“贫血腹痛查因”收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入院后即予输注浓缩红细胞、禁食、制酸、补液等治疗,腹痛、呕吐等症状好转,(Io-Il)复查血常规:WBC3.66**109∕L,N34.7%,L%45.6%,MONO%19.4%,RBC2.51*101^1,Hb72g∕L,HCT21.7%,MCV86.5fl,MCH28.7pg,RET%0.33%,PLΓ161*109∕Lo胃镜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骨髓常规提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FAB,M5b),地贫基因监测:基因缺失(3.7型),α∙地贫2基因杂合子(∙α∕αα)。
现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收入中山二院儿科血液病区。
患儿自起病以来,无牙龈肿痛,无牙龈出血、鼻出血,无发热、畏寒,无心悸、胸闷,无咳嗽、气促,近两日无腹痛、呕吐,大小便正常,精神、胃纳、睡眠可,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既往体质可,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先天性心脏病”等病史。
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外伤史、手术史,有输血史。
个人史:GlPl,足月顺产,出生体重约3kg,出生后无窒息、抢救史。
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仿。
按期接种疫苗。
月经初潮在11岁半,月经周期为25-28天,月经规律,持续约5-6天,无痛经史,量中,色鲜红,无血块,上次月经为2016-10-01。
急性白血病病例分析.模板
![急性白血病病例分析.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51c2cdc4afe04a1b071de84.png)
POX
PAS NAE NAP
急淋
(-)
(+)成 块或颗粒 状
(-) ↑
急粒 分化差原始细胞(-)~(+) 分化好原始细胞 (+)~(+++)
(-)或(+),弥漫性淡红色
(-)或(+)NaF抑制<50% ↓或阴性
急单白血病
(-)~(+)
(-)或(+),弥漫淡红 色或颗粒状
(+),NaF抑制 ≥50%
正常或↑
以咽峡炎、口腔炎最多见,肺部感染、肛周炎和肛 周脓肿也常见。 机制:NC减少和功能缺陷;免疫缺陷;皮肤黏膜屏 障破坏;院内感染。
10/18/2019
临床表现
(二)出血 发生率 67%~75%; 死亡率38%~44%。 部位:皮肤、阴道、鼻腔、口腔、眼底、颅内。 机制:(1)血小板减少是最重要原因;(2)血管 壁损伤;(3)凝血障碍:M3型最易致DIC;(4) 抗凝物质增多
• 原因:化学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 血病细胞不能被有效杀灭
• 表现:轻者表现为头痛、头晕,重者可有呕吐、视乳头水肿、 视力模糊、面瘫、颈项强直、抽搐、昏迷等。
• 是白血病髓外复发的主要根源 • CNSL可发生在疾病的各个时期,但常发生在缓解期,以急淋
最常见,儿童病人尤甚,其次为急非淋M4、M5和M2。
M7 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 原始巨核细胞≥30% CD41+,CD61+,CD42+
10/18/2019
ALL的FAB分型
L1:原幼淋巴细胞以小细胞 (直径< 12 um)为主,胞 浆少,核型规则,核仁小而 不清楚。
10/18/2019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e30a7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7.png)
图1(100×);
治疗前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有核细胞占50%以上。
图2(1000x):治疗前骨髓象,粒系极度增生,异常早幼粒细胞占80%,红系受抑制,巨核细胞未见。
异常的早幼粒细胞胞浆及胞核上布满粗大的嗜天青颗粒。
图3(1000X):POX染色,异常的早幼粒细胞
呈强阳性反应。
图4(1000x):
左非特异性酯
酶染色,异常的
早幼粒细胞呈
强阳性反应。
右
加氟化钠抑制
后仍呈强阳性
反应。
图5:治疗后骨
髓象,左(100x)
骨髓增生活跃,
有核细胞占5%
左右;右
(1000x)可见
巨核细胞。
图6(1000×):
治疗后骨髓象,
粒系以晚幼杆
状核及分叶核
粒细胞为主,红
系增生活跃。
12。
白血病死亡病历讨论记录范文
![白血病死亡病历讨论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06f5a5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6.png)
白血病死亡病历讨论记录范文英文回答:Case Discussion Record of Leukemia Death.Patient Information.Name: [Patient Name]Age: [Patient Age]Gender: [Patient Gender]Medical Record Number: [Medical Record Number]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The patient wa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ith a chief complaint of fatigue,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bruising. The patient had been experiencing these symptoms forseveral weeks and had sought medical attention at a local clinic. At the clinic, the patient was found to have a low 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was referred to the hospital for further evaluation.Past Medical History.The patient has a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and hyperlipidemia. The patient has no known family history of leukemia.Physical Examination.On examination, the patient was found to be pale and lethargic. The patient had multiple bruises on the arms and legs. The patient had a temperature of 100.3 degrees Fahrenheit, a heart rate of 120 beats per minute, and a respiratory rate of 24 breaths per minute. The patient's physical examination was otherwise unremarkable.Laboratory Tests.The patient's laboratory tests were significant for the following:White blood cell count: 1,000 cells/mcL.Red blood cell count: 2.5 million cells/mcL.Platelet count: 50,000 cells/mcL.Hemoglobin: 8.0 g/dL.Hematocrit: 24%。
4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综合分析
![4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综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e9180de87101f69e3195b2.png)
中 图分 类 号 : 7 3 7 R 3 .
文 献 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6 2 9 5 ( O 0 0 — 3 28 —2
白 血病 是 一 种 异 质 性恶 性 克 隆性 疾 病 , 性 早 幼 粒 细胞 白 急 血 病 ( I) F B( 法 美 协 作 组 ) 型 中 AML M3型 , AP 属 A 英 分 - 占 AMI的 5 ~ 8 , 病 年 龄 以 青壮 年 为 主 , 程 经 过 凶 险 , 发 病 常
合 并 弥散 性 血管 内凝 血 ( I ) 其 临 床 特 征 , 不 及 时 治 疗 , DC 为 若 患 者往 往 因 发 生 D C及 颅 内 出 血 而 致 死 。全 反 式 维 A 酸 I
2)另外 , 下出血 占总出血率 的 74 (/7 ; 经过 多 占 7; 舌 . 2 2 ) 月 总 出血 率 的 3 7 ( / 7 。 其 他 症 状 : 昏 、 痛 和 乏 力 占 . 1z) 头 头 1 . (/ 2 ; 热 占 l. ( /Z ; 痛 伴 充 血 占 4 8 ( / 4 3 6 4 )发 67 74)咽 . 2
・
32 ・ 8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1 0 0年 2月 第 7卷 第 4期
L bMe i, eray2 1 , 17 N . a dCl F bu r 0 0 Vo. , o 4 n
医生 无 法 说 服 患 者 , 者 依 从 性 差 , 至 部 分 患 者 在 症 状 消 失 患 甚 后 立 即要 求 停 用 , 医 生 按 规 范 疗 程 继 续 用 药 便 产 生 医 患 纠 如 纷 , 者认 为 医生 为 了医 院利 益 在 坑 害 他 们 , 而 久 之 就 形 成 患 久 医生 或 患 者 均 凭 经 验 确 定 抗 菌 药 物 的 使 用 疗 程 。抗 菌 药 物 剂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例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例](https://img.taocdn.com/s3/m/f3db6eb681c758f5f61f676f.png)
skin infiltration with ulcer
crissum abscess
periauricular ulcer
问题
1.AML-M3与其他类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异 同点
2. AML-M3独特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和治疗
病例讨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 李颢
病例:
青年男性,35岁,因皮肤瘀斑1周入院。 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现皮肤多处瘀斑,无发热, 无皮疹,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血小板减少,为进 一步诊治前来我院。 既往有牛皮癣病史2年,采用中药及偏方治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查体:
青年男性,贫血貌,全身散在多处结节 样瘀斑及出血点,齿龈肿胀,胸骨中下段 压痛。心肺(-),肝脾肋下未及。
皮肤出血伴有浸润
Gum hypertrophy/gingivitis/stomatitis
skin infiltration with petechia
入院诊断: 白血病?
入院后行骨髓穿刺, 并相关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 12X10^9/L , HGB 80g/L, PLT 20X10^9/L 幼稚细胞70%
DIC系列: PT 18s APTT 50s FIB 0.5g/L D-二聚体 阳性 3-P 阳性。
骨髓细胞学:
病理性早幼粒细胞 90% POX+++
修正诊断: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危险度?) DIC
进一步完善检查有:??? 与患者家属沟通 下一步治疗:???
感染? 维甲酸综合症处理 DIC的纠正 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实习病历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实习病历](https://img.taocdn.com/s3/m/57c4dd31195f312b3069a5ba.png)
住院病历主诉:发热、面色苍白、齿龈出血1周现病史:患者2017年7月19日无诱因出现发热,Tmax 37.5℃,咳白色黏痰,每日10余口,不伴畏寒、寒战、盗汗,无咽痛、咯血、胸痛,无腹痛、腹泻,无皮疹、关节痛等;同时出现皮肤苍白、乏力、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体位性头晕、黑矇,无昏睡、意识障碍等。
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上呼吸道感染,予广谱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并出现齿龈出血,无鼻衄、皮肤瘀斑、便血、黑便、血尿、关节积血等。
7月24日查血常规WBC 1.1×109/L,NEUT 0.1×109/L,HGB 59g/L,MCV 99.4fl,PLT 49×109/L。
RET 43.9×109/L,RET% 2.78%。
便常规:OB阴性;尿常规无明显异常;肝肾功:ALT 7U/L,TBil/DBil 11.9/5.1 umol/L,Cr 55umol/L,LDH 212 U/L;凝血:PT 10.2s,APTT 25.88s,Fbg 2.257g/L,D-Dimer 3.37mg/L FEU,FDP 23.51ug/ml;补体C3 0.88g/L,C4 0.23g/L;胸部X线大致正常。
予“升白针”治疗1次,患者仍有发热、乏力, 2017年7月26日就诊于我院急诊,完善血常规:WBC 1.21×109/L,NEUT 0.28×109/L,HGB 56g/L,MCV 103.8fl,PLT 27×109/L;肝肾功大致同前,PCT<0.5ng/ml。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大致正常,早幼粒细胞可见柴束样Auer’s小体,血小板少见。
中性杆状核8%,中性分叶核10%,淋巴细胞72%。
考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泰能1g q8h,云南白药口服。
7月27日复查血常规:WBC 1.87×109/L,NEUT 0.72×109/L,HGB 59g/L,PLT 10×109/L;凝血:PT 15.5s,APTT 28.4s,Fbg 1.40g/L,D-Dimer 43.49mg/L FEU。
一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查房
![一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74541f9c1711cc7930b71622.png)
一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查房1.患者胡应华,男,52岁,务农2.确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9月,发热一周。
3.患者19月前因反复头昏、乏力、发热在安庆市立医院确诊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ETO(+),予以DA(3+7)化疗达CR,先后予DA巩固1次,HD-Arc强化6次(末次化疗时间2014.9.18),2015年1月、3月再予DA方案化疗,7.15予CAG(G-CSF:300ug皮下注射QD0-14,阿克拉霉素20mgQOD*4次,Arac15mgQ12h皮下注射D1-14)方案化疗,一周前患者再次发热在安庆市立医院住院,进一步检查提示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并积极给予抗感染、升白、升血小板治疗,患者病情仍无明显好转,家属放弃积极治疗,今转入我科,收住入院。
病程中无头痛、意识障碍,无肢体偏瘫、二便失禁,无咳嗽、咳痰,无胸痛、咯血、痰中带血,无腹泻、血便、血尿,双下肢不肿,食欲不振,睡眠差。
4.PE:T38.1℃ P124次/分 R23次/分 BP110/80mmHg神清,精神萎,步入病房,呼吸平稳,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瞳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正常,颈软,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干湿罗音,心界不大,HR110次/分,律尚齐,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不肿,NS(-)。
5.辅助检查:8.9血常规:WBC0.93*10^9/L,HB76g/l,PLT5*10^9/L, 胸部CT示右肺下叶少许炎症。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急粒。
它主要表现为粒系原始细胞的恶性增殖。
它有两个亚型: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与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
本病患者常突然起病,进展较快,临床常见感染和出血,并常因此致死。
约10%病例进展缓慢,多为老年人,表现有乏力,面色苍白、虚弱等贫血症状为主,也可见到出血及感染护理诊断(1)有感染的危险:与正常粒细胞减少有关。
病历摘要
![病历摘要](https://img.taocdn.com/s3/m/2ca2d565f242336c1eb95ea5.png)
病历摘要男,49岁,今年4月份因腹部灼烧,不适,总有饥饿感来院检查半年以来食欲下降,伴餐后腹胀,有时,一天要大便2-3次,便溏.如吃较油腻食物,如鸡汤、骨头汤后,便会引起腹泻,通常要持续4-5天,但大便、小便等常规临床检验正常。
胃镜检查:肉眼所见胃窦粘膜光滑,轻度红白相间。
分析题:1. 该病例临床诊断是什么?2. 为何出现溏便样腹泻?参考答案:1. 慢性萎缩性胃炎2.胃腺萎缩→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胃消化功能下降→溏便样腹泻小叶性肺炎--病例分析病史摘要患儿,男,3岁。
因咳嗽、咳痰、气喘9天、加重3天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9℃,脉搏165次/min,呼吸30次/min。
患者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周围青紫,神萎,鼻翼扇动。
两肺背侧下部可闻及湿性啰音。
心率165次/min,心音钝,心律齐。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4×109/L,分类:嗜中性粒细胞0.83,淋巴细胞0.17。
X线胸片:左右肺下叶可见灶状阴影。
临床诊断:小叶性肺炎、心力衰竭。
入院后曾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但病情逐渐加重,治疗无效死亡。
尸检摘要左右肺下叶背侧实变,切面可见粟粒大散在灰黄*色病灶。
有处病灶融合成蚕豆大,边界不整齐,略突出于表面,镜下病变呈灶状分布,病灶中可见细支气管管壁充血并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中充满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及脱落的上皮细胞。
病灶周围的肺泡腔内可见浆液和炎细胞。
讨论1.你是否同意临床诊断?根据是什么?死因是什么?2.根据本例病变特点与大叶性肺炎如何鉴别?3.根据病理变化解释临床出现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绀、湿性啰音及X线影象等表现参考答案:1、病理解剖诊断:小叶性肺炎。
依据:小儿;咳嗽、咳痰、气喘、呼吸急促、口周围青紫、鼻翼扇动;两肺湿性啰音;白细胞升高;X线片所见。
死亡原因:呼吸衰竭。
2、小叶性肺炎:化脓性炎;大叶性肺炎:纤维素性炎3、支气管腔内有渗出物并刺激支气管粘膜→咳嗽、咳痰;病灶细支气管及肺泡腔多量渗出物→肺泡通气量减少及换气障碍→呼吸困难、发绀;病变区细支气管及肺泡腔渗出液→湿性啰音;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病灶大小不一散在分布→X线左右肺下叶可见灶状阴影慢性淤血病例摘要:女,30岁,农民。
白血病病历
![白血病病历](https://img.taocdn.com/s3/m/452d432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1b.png)
白血病病历示例:患者信息:患者[XXXXX],女,34岁,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病史:患者于骨髓移植后出现肾损伤。
最近两个月出现傍晚低热(多次核酸检测阴性)。
西医无法有效处理。
患者每日下午5点开始怕冷,然后发热至深夜10-11点,出汗后烧退。
饭量小,虽然感觉未饱,但无法进食。
午休后吐,即使小憩后也容易吐。
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
肾积水,右侧肾区有胀痛感,一跳一跳的感觉。
尿频,小便有灼热感,并伴有乳白色、粘稠如浓痰样的物质。
偶有血色。
夜尿2-3次。
大便正常。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分类显示原幼细胞占38%,考虑为急性白血病。
骨髓穿刺结果显示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86.5%,原始细胞占6%,早幼粒细胞占48%,红系占2.5%,巨核细胞5个。
FISH检测显示PML/RaRa阳性,骨髓流式细胞检测CD13、CD33、CD64、CD117阳性,HLA-DR阴性细胞占38%,考虑为AML-M3。
诊断:急性白血病治疗:目前患者正在接受住院治疗,包括使用中药进行治疗。
治疗方案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病历摘要
![病历摘要](https://img.taocdn.com/s3/m/2ca2d565f242336c1eb95ea5.png)
病历摘要男,49岁,今年4月份因腹部灼烧,不适,总有饥饿感来院检查半年以来食欲下降,伴餐后腹胀,有时,一天要大便2-3次,便溏.如吃较油腻食物,如鸡汤、骨头汤后,便会引起腹泻,通常要持续4-5天,但大便、小便等常规临床检验正常。
胃镜检查:肉眼所见胃窦粘膜光滑,轻度红白相间。
分析题:1. 该病例临床诊断是什么?2. 为何出现溏便样腹泻?参考答案:1. 慢性萎缩性胃炎2.胃腺萎缩→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胃消化功能下降→溏便样腹泻小叶性肺炎--病例分析病史摘要患儿,男,3岁。
因咳嗽、咳痰、气喘9天、加重3天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9℃,脉搏165次/min,呼吸30次/min。
患者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周围青紫,神萎,鼻翼扇动。
两肺背侧下部可闻及湿性啰音。
心率165次/min,心音钝,心律齐。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4×109/L,分类:嗜中性粒细胞0.83,淋巴细胞0.17。
X线胸片:左右肺下叶可见灶状阴影。
临床诊断:小叶性肺炎、心力衰竭。
入院后曾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但病情逐渐加重,治疗无效死亡。
尸检摘要左右肺下叶背侧实变,切面可见粟粒大散在灰黄*色病灶。
有处病灶融合成蚕豆大,边界不整齐,略突出于表面,镜下病变呈灶状分布,病灶中可见细支气管管壁充血并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中充满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及脱落的上皮细胞。
病灶周围的肺泡腔内可见浆液和炎细胞。
讨论1.你是否同意临床诊断?根据是什么?死因是什么?2.根据本例病变特点与大叶性肺炎如何鉴别?3.根据病理变化解释临床出现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绀、湿性啰音及X线影象等表现参考答案:1、病理解剖诊断:小叶性肺炎。
依据:小儿;咳嗽、咳痰、气喘、呼吸急促、口周围青紫、鼻翼扇动;两肺湿性啰音;白细胞升高;X线片所见。
死亡原因:呼吸衰竭。
2、小叶性肺炎:化脓性炎;大叶性肺炎:纤维素性炎3、支气管腔内有渗出物并刺激支气管粘膜→咳嗽、咳痰;病灶细支气管及肺泡腔多量渗出物→肺泡通气量减少及换气障碍→呼吸困难、发绀;病变区细支气管及肺泡腔渗出液→湿性啰音;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病灶大小不一散在分布→X线左右肺下叶可见灶状阴影慢性淤血病例摘要:女,30岁,农民。
白血病病历书写范文
![白血病病历书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b9301aea8956bec0875e353.png)
白血病的病例有几种根据增生细胞类型,可分为粒细胞性、淋巴细胞性和单核细胞性三类。
主要表现为感染、发热、贫血和出血。
按白血病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大类。
急性白血病发病急,骨髓和外周血中主要是原始细胞,若不治疗病人常于半年内死亡。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类型,临床上又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两大类,每类又有几型。
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分型如下:①ANLL分为8型,急性髓性白血病微分化型(M0)、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早幼粒细胞型(M3)、粒-单核细胞型(M4)、单核细胞型(M5)、红白血病(M6)、巨核细胞型(M7);②ALL分为L1 、L2和L3型,近年来又根据细胞的免疫学特点分为T、 B、前B、普通型和未分化型。
病人常突然发生贫血、感染和出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胸骨压痛,血常规和骨髓检查可确定诊断。
近年来疗效有较大提高,有些病人已治愈,除输血和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外,联合化疗是当前主要的治疗方法,由于新的有效化疗药物的不断涌现和联合用药方法的改进,完全缓解率已达80%以上;另外分化诱导剂维甲酸等可使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分化诱导成熟,疗效显著,是近年来的重要发现;骨髓移植可获痊愈,但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
患者常突感畏寒、发热、头痛、乏力、衰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常有皮肤、鼻、口腔、齿龈出血,严重者可有呕血、便血、尿血、眼底及颅内出血等,并出现进行性贫血,发展极为迅速。
疗效根据类型和发现的时期不同而不同。
患者越年轻缓愈率也就越高。
这里的缓愈指的是患者体内不再有癌细胞,骨髓表现正常。
自50年代起,由于化学疗法取得了重大进展,更多的人存活时间更长了。
对于成人的淋巴性白血病(ALL),其缓愈率在80%-90%之间,若完全治愈的话,有40%的患者还可再多存活5年;对于骨髓性白血病(AML),其缓愈率在60%-70%之间,若完全治愈,有20%的患者至少还可存活3年。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再发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一例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再发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一例](https://img.taocdn.com/s3/m/0dd20c5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8.png)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再发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一例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2岁,于2021年5月因“无明显诱因下鼻衄伴牙龈出血3天”就诊,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血小板18×109/L”,5月8日遂至我院急诊,查体无殊,B超示肝胆脾胰未见明显异常。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2×109/L;血红蛋白131g/L;血小板计数6×109/L;并可见中晚幼粒细胞(%)6%,骨髓常规:粒系增生明显活跃,以一类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样细胞为主,占50%,巨核细胞数减少,首先考虑M3。
POX(+),SB(+),NSE(-),NAF不显色,PAS(+)。
流式免疫分型:骨髓中存在一群异常幼稚粒细胞群,约占非红系细胞23.17%,表达CD117、CD33(强)、CD13、CD123、CD56,不表达CD34、HLA-DR、CD11b、CD14、CD16,提示APL可能。
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t(15;17)):PML/RARɑ,t(15;17) 50%。
白血病融合基因分型(PML-RARɑ)(骨髓):长型基因(PML-RARɑ)阴性;短型基因(PML-RARɑ) 27%;WT1融合基因 20%。
骨髓DNA甲基转移酶3A突变(DNMT3A):R882H,10%。
染色体核型:46,XY(20)。
临床最终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2021年5月10日起予维甲酸+砷剂诱导分化治疗,辅以邦达抗感染、输成分血、补液止血护肝护胃等等对症支持治疗。
5月19日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出院后继续复方黄黛片联合维甲酸治疗。
出院后定期1个月来血液科复查骨髓常规及白血病残留病灶。
6月11日、7月9日、8月9日、9月9日复查期间,骨髓常规和流式分型一直处于完全缓解状态。
10月13日、11月10日监测PML-RARɑ持续阴性。
患者于12月18日停药。
2021年12月27日来院复查外周血涂片提示原始单核28%,幼稚单核20%,成熟单核26%。
不典型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不典型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https://img.taocdn.com/s3/m/d1e27c1f866fb84ae45c8da5.png)
,
松散或密集 , 被染为浅紫色至深紫红色 , 涂片尾部 细胞较
丰富 , 并可见胞质大空泡样改变( 12 第 2 9页图 1 ]成熟 中性 ),
粒 细胞 06 ,淋 巴细胞 00 ,单 核细胞 00 ,晚 幼粒细胞 .1 .6 .1
003。 .
该患者嗜碱性 粒细胞形态 与 A — ML M3中异常 早幼粒细 胞形态非常相似 , 胞质颗粒并非典型的紫黑色嗜碱性颗粒 , 胞 体含 内外质 ,伴伪足样突起 ;免疫 分型示 C 3 D 4与 H A D L —R
患者女 ,6岁 , 月前无 明显诱 因下出现左下肢疼痛 , 3 1 持 续性锐痛 , 以膝关节 附近为主 , 疼痛剧 烈难 以忍受 , 持续至次 日早晨 , 疼痛 自行缓 解 , 放射 痛 , 无 无畏寒 发热 , 无头晕 , 无 呕血黑便 , 无胸痛 , 无气急气促 , 偶伴 咳嗽 , 不剧烈 , 白色黏 咯 液痰 , 当时未 予重视 。7d前无 明显 诱 因下夜 间再次 出现左
2 1次/ i, mn 血压 128 m H ( m H = .3 P ) 神志清 3/3m g 1m g 013k a 。
有些不 同之处 : 该异 常早 中幼粒 细胞胞质 颗粒 形态 学与 ① A — ML M3细胞 的粗颗粒及细颗粒 略有 差异 ; 这类 细胞胞质 ② 易见 的空泡 , A — 与 ML M3细胞形态 学特征不符 ; 易见的松 ③ 散较为粗大的紫黑色颗粒似乎也不是 A — 所见 的特 征 ; ML M3
阴性 。 其形态及免疫学特征均与 A — 3重叠。 A L的一 ML M 但 B
骨髓细胞学检查 : 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 , 异常早 中幼粒
细胞 大量增, . 4 但 胞体普遍 比外周血 中的大 , 核形变化 也较为 明显 , 胞质 丰 富, 颗粒多少不一 , 有的密集有 的松散 , 易见破碎样胞质 和大 小不一空泡( ) 样 形态 , 以及 胞质含有红细胞样或包含体样 成 分 ( 12 图 2 。 A — 第 2 9页 ) 与 ML M3白血病细胞形态相似 。白血 病 细 胞化 学染 色 ( 13 第 2 3页 图 3 : ) 过氧 化酶 ( O 染 色 阴 P X) 性, 苏丹黑 B染色液 ( B 染 色呈弱 阳性 , 乙酸 萘酚酯 酶 S B) 氯 ( S D E 染 色呈 强度 不一 的阳性反应 。 一 A— C ) 丁酸萘酚酯酶染 色 ( N E) 一 B 阴性 、 细胞免 疫化学抗 髓过 氧化物 酶 ( P 、 M O)抗 C 4均 阴性 ; D1 中性 粒细胞 碱性磷 酸酶 ( A ) N P 阳性 6 积 分 %, 1 4分。骨髓象 提示伴过氧化酶缺乏的 A — 。 ML M3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历](https://img.taocdn.com/s3/m/7fe36aa9af45b307e9719716.png)
入院记录姓名:工作单位:无性别:女职业:农民年龄:45岁入院日期:2010年04月26日09时09分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10年04月26日籍贯: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婚姻:已婚可靠程度:可靠家庭地址:主诉:反复乏力、头晕5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头晕,恶心,食欲下降,全身不适症状,伴有高热,最高体温达400C,咳嗽,无咳痰,腹胀,无明显腹痛,无鼻衄、牙龈出血,无便血、血尿。
患者就诊,血常规检查回示:WBC 49.5×109/L,RBC 1.46×1012/L, HGB 53g/L,PLT 5×109/L;诊断为:贫血;给予输注浓缩红细胞改善贫血,血浆预防出血,血小板增加血小板计数,预防出血,清开灵、头孢呋辛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未进行任何特殊检查及明确诊断,给予输注青霉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乏力、高热症状未明显好转,并呈进行性加重,出现乏力、头晕加重,体温40OC,经患者家属要求,转我院诊断治疗,我院急诊科以"重度贫血"收住我科,患者入院后,急查血常规回示:WBC 47.6×109/L,RBC 1.25×1012/L, HGB 46g/L,PLT 4×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给予第一周期DA方案(DNR 40mg d1-3 ,Ara-c 200mg d1-7)静脉化疗;预防化疗副作用,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2010年01月0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PR);第二周期DA方案(DNR 40mg d1-3 ,Ara-c 200mg d1-7)静脉化疗,积极预防骨髓抑制等治疗,定期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阿糖胞苷、甲氨碟呤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2010年01月28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2010年02月08日给予第三疗程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Ara-c 2000mg d1-3)+大剂量甲氨碟呤化疗,复查血常规:WBC 1.12×109/L,L 0.68×109/L,RBC 2.17×1012/L,HGB 67g/L,PLT 59×109/L;病情好转出院;患者于2010年03月17日再次来我科就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给予MA方案(MIT 10mg d1-3,Ara-c 200mg d1-7)静脉化疗,预防化疗副作用,及对症、支持治疗,2010年03月24日给予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阿糖胞苷、甲氨碟呤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查血常规:WBC 1.49×109/L,L 0.76×109/L, RBC 2.02×1012/L,HGB 68g/L,PLT 178×109/L;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院记录姓名: 工作单位:无性别:女ﻩ职业:农民年龄:45岁入院日期:2010年04月26日09时09分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10年04月26日籍贯: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婚姻:已婚ﻩ可靠程度:可靠家庭地址:主诉:反复乏力、头晕5月余、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头晕,恶心,食欲下降,全身不适症状,伴有高热,最高体温达400C,咳嗽,无咳痰,腹胀,无明显腹痛,无鼻衄、牙龈出血,无便血、血尿。
患者就诊,血常规检查回示:WBC 49。
5×109/L,RBC 1、46×1012/L, HGB 53g/L,PLT 5×109/L;诊断为:贫血;给予输注浓缩红细胞改善贫血,血浆预防出血,血小板增加血小板计数,预防出血,清开灵、头孢呋辛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未进行任何特殊检查及明确诊断,给予输注青霉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乏力、高热症状未明显好转,并呈进行性加重,出现乏力、头晕加重,体温40OC,经患者家属要求,转我院诊断治疗,我院急诊科以”重度贫血"收住我科,患者入院后,急查血常规回示:WBC 47。
6×109/L,RBC 1。
25×1012/L, HGB 46g/L,PLT 4×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给予第一周期DA方案(DNR 40mg d1-3 ,Ara-c200mgd1-7)静脉化疗;预防化疗副作用,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2010年01月0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PR);第二周期DA方案(DNR40mg d1-3 ,Ara—c 200mg d1-7)静脉化疗,积极预防骨髓抑制等治疗,定期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阿糖胞苷、甲氨碟呤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2010年01月28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2010年02月08日给予第三疗程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Ara-c2000mg d1-3)+大剂量甲氨碟呤化疗,复查血常规:WBC 1。
12×109/L,L 0。
68×109/L,RBC 2、17×1012/L,HGB 67g/L,PLT 59×109/L;病情好转出院;患者于2010年03月17日再次来我科就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给予MA方案(MIT 10mg d 1-3,Ara-c200mg d1-7)静脉化疗,预防化疗副作用,及对症、支持治疗,2010年03月24日给予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阿糖胞苷、甲氨碟呤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查血常规:WBC 1、49×109/L,L 0。
76×109/L, RBC2、02×1012/L,HGB68g/L,PLT 178×109/L;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目前患者为进一步治疗来我科化疗,我科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型)"收住。
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差,食欲、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外伤及手术史、否认输血及血制品史。
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疫区居住史。
生活规律,无粉尘、毒物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特殊不良嗜好、月经史:14,3—5/28—30,2010年04月18日。
既往色暗红,量中等,无痛经。
婚育史:已婚,育有1子2女,现爱人与孩子身体健康,家庭关系与睦、家族史:家庭成员中无类似疾病,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T36。
7℃,P80次/分,R20次/分,BP110/60mmHg,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楚,步入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瘀点、瘀斑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五官端正、眼睑无浮肿,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副鼻窦部无压痛,鼻中隔无偏屈,鼻腔无血性及脓性分泌物。
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分泌物,两侧听力正常,乳突无压痛、口唇无苍白,伸舌居中,舌体活动自如,悬雍垂居中,咽部无充血,扁桃腺无肿大。
颈静脉无怒张,颈软,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胸廓左右对称,胸骨无压痛,两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湿性罗音。
心尖博动在左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心界叩诊在正常范围,心率80/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坦,腹壁静脉无显露,腹软,腹部无压痛,未引出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sign阴性,腹部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5次/分。
双肾区无叩击痛。
四肢关节、脊柱无畸形,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膝、踝反射对称引出;Kernig,s sign (-),Babins,ksign(-)。
肛门、外生殖器未查。
专科检查:患者于2009年12月13日在我科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2010年01月0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PR);2010年01月28日、2010年03月2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
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本次入院检查结果待回报。
ﻩ初步诊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2010年04月26日11时00分首次病程记录患者女,45岁,汉族,农民,住址:因”反复乏力、头晕5月余"就诊、本科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收治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头晕,恶心,食欲下降,全身不适症状,伴有高热,最高体温达400C,咳嗽,无咳痰,腹胀,无明显腹痛,无鼻衄、牙龈出血,无便血、血尿。
患者诊,血常规检查回示:WBC49.5×109/L,RBC1。
46×1012/L,H GB53g/L,PLT5×109/L;诊断为:贫血;给予输注浓缩红细胞改善贫血,血浆预防出血,血小板增加血小板计数,预防出血,清开灵、头孢呋辛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未进行任何特殊检查及明确诊断,给予输注青霉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乏力、高热症状未明显好转,并呈进行性加重,出现乏力、头晕加重,体温40OC,经患者家属要求,转我院诊断治疗,我院急诊科以"重度贫血"收住我科,患者入院后,急查血常规回示:WBC47。
6×109/L,RBC1.25×1012/L,HGB46g/L,PLT4×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给予第一周期DA方案(DNR40mgd1—3,Ara-c200mgd1—7)静脉化疗;预防化疗副作用,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2010年01月0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PR);第二周期DA方案(DNR40mgd1-3,Ara-c200mgd1-7)静脉化疗,积极预防骨髓抑制等治疗,定期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阿糖胞苷、甲氨碟呤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2010年01月28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2010年02月08日给予第三疗程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Ara-c2000mgd1-3)+大剂量甲氨碟呤化疗,复查血常规:WBC1.12×109/L,L0。
68×109/L,RBC2。
17×1012/L,HGB67g/L,PLT59×109/L;病情好转出院;患者于2010年03月17日再次来我科就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给予MA方案(MIT10mgd1-3,Ara—c200mgd1—7)静脉化疗,预防化疗副作用,及对症、支持治疗,2010年03月24日给予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阿糖胞苷、甲氨碟呤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查血常规:WBC1、49×109/L,L0。
76×109/L,RBC2、02×1012/L,HGB68g/L,PLT178×109/L;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目前患者为进一步治疗来我科化疗,我科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型)”收住、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差,食欲、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入院体查:T36、7℃,P80次/分,R20次/分,BP110/60mmHg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楚,步入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瘀点、瘀斑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五官端正、眼睑无浮肿,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副鼻窦部无压痛,鼻中隔无偏屈,鼻腔无血性及脓性分泌物。
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分泌物,两侧听力正常,乳突无压痛、口唇无苍白,伸舌居中,舌体活动自如,悬雍垂居中,咽部无充血,扁桃腺无肿大。
颈静脉无怒张,颈软,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
胸廓左右对称,胸骨无压痛,两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湿性罗音。
心尖博动在左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心界叩诊在正常范围,心率80/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腹平坦,腹壁静脉无显露,腹软,腹部无压痛,未引出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sign阴性,腹部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5次/分。
双肾区无叩击痛。
四肢关节、脊柱无畸形,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膝、踝反射对称引出;Kernig,ssign(-),Babins,ksign(—)。
肛门、外生殖器未查。
专科检查:患者于2009年12月13日在我科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2010年01月0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PR);2010年01月28日、2010年03月2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本次入院检查结果待回报、ﻩﻩ初步诊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诊断依据:1、患者,女,46岁,因”反复乏力、头晕5月余"就诊。
2。
患者神志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瘀点、瘀斑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口唇无苍白,两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湿性罗音,腹平坦,下腹部压痛,未引出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3。
患者于2009年12月13日在我科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2010年01月0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PR);2010年01月28日、2010年03月24日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回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CR)、鉴别诊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