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政治制度史考试大题和名词解释
华南理工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一、名词解释1.答:三公为三个重要职位,分别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而九卿则是泛指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九卿当中主要有太常、宗正等.2. 答:尚书台为官署名,东汉时设置,是实际总领政务的机构,长官名为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台下设三公、吏部、民、客等职位,南朝梁时改称尚书省.3.答:三司会审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在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理,简称三司会审.三司会审一般由皇帝下令,三大司法机关承命,审理结果报请皇帝批准执行.4.答:嫡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它在商代后期已经确立.宗法制的特点在于区分嫡庶长幼,古代王位继承就是根据嫡子继承制度,一般情况下以嫡后所生的长子为王位首位继承人;如果没有生子,则在庶子选择.这种制度使皇帝至上的专制制度更加巩固.5.5. 答: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个机构;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职能部门,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门.三省六部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开始建立于隋朝,到唐代完善.三省长官在隋唐均为丞相.6. 答: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紧密结合.制度建立于西周,主要分封血缘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抵御外族侵略.诸侯实行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负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前期分封制有力地巩固维护了国家政权,但后期中央权力逐渐削弱.后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而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又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7.答:改土归流是指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它把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变成汉族式的官员管理方式.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8.8. 答:翰林学士是官名.始设于南北朝,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德宗时,翰林学士在皇帝身边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使得其实际上的权力日重.9.答:郡县制指对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对地方实行郡、县二级政权管理的地方行政制度.它是建立于战国时期,随分封制被兼并战争破坏,大国开始将兼并小国改为县作为地方行政区划,郡的设置比县稍晚,且规格比县要低.10.二、简答题1. 皇帝制度的特点是什么答:第一,皇权与神权结合,皇帝至高无上.第二,皇帝的权力高度集中,皇帝至上.第三,皇帝独尊,全国百姓、官员都是皇帝的臣仆.2. 简述均田制的内容答:1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耕牛1头授田叨亩,限4头牛.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奴婢和牛的授田随奴婢和牛的有无而还授.2男子授桑田20亩.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可卖其多余的,也可买其不足20亩的部分.产麻地男子授麻田10亩,妇人50亩,年老及身死后还田.3. 元代"一省制"概述答:元朝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执掌最高军政事务的仍为枢密院,但地位较中书省低.长官为枢密使,其下有枢密副使、同知院事等官.4.简秦朝时期三公的涵义及职能.答:三公分别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由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寺构成中央的中枢机构.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5.春秋战国时期的宰相制度萌生情况概述.答:春秋时期,各国中央的主要高级官职承袭西周的制度,并无太大变化,但此时各国都各自出现了辅佐君主来处理朝政的官职.这些官职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有些诸侯国直接称其官名为"相".战国时期,宰相制度初步形成.宰相协助君王处理全国政务,由其任免.6.简述汉代“对策”与“射策”的考试方法.答:对策始于汉文帝,主要应用于贤良方正等科.又称策问或策试.即由皇帝提出问题,由应试者作口头或书面的回答.策问内容主要是时政、经义等方面.射策类似于抽签考试.即由主考官先拟出许多道题.将试题分别写在竹简上,封存后致于案桌之上,考试时由被试者随意抽取.进行当场解答.依据回答的优劣分为甲乙二等.射策的考试对象主要是明经及博士.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义.7.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答:第一,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第二,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政权合理性的依据,以政权和神权作为制定制度的标推,是一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手段.第三,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伦理道德和传统思想依然是难以回避的问题.第四,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日益加强,显示出政治制度的集权化、严密化、严酷化和任意化的特点.第五,在高度君主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使中国政治制度史出现人治的特点.第六,政治制度公开承认不平等的原则,肯定社会等级差别,承认特殊权利阶层,对不同的阶层采用不同的对待方法.第七,中国一直是地域辽阔的多民族的国家,不论是以汉族统治集团为主,还是以其他民族统治集团为主建立的政权,都曾经实行“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8.唐代宰相制度的基本特征答:第一,宰相是集体的而非个人.第二,有共同的办公地点和集体议事会议称为"政事堂".第三,既有分工,又集体议政.决策、审议、执行三大系统有机结合,办事效率高,政策性失误相对较少,有利于唐代政局之相对稳定.第四,科举进士逐渐成为宰相来源的主体.唐代大兴科举,科举宰相日益增多并逐步成为中枢系统的主体.第五,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至于以宰相衔兼地方节度使、盐铁使等的也可称为"使相".但这种宰相兼任外官的使相,回朝后一般还继续行使宰相权力,这与以外官兼宰相的"使相"有所不同.9.简述国民党一党专制的发展阶段答:第一阶段,自国民党政府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发挥国民党的具体职能;第二阶段,抗日战争时期,以国防最高委员会统一指挥党政军,并代行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的职权,从而形成党政军一体化的集权制度;第三阶段,抗战胜利到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溃败.国民党溃逃台湾后,以处于“非常时期”为由,颁布“戒严令”和一系列有关法令、法规,在台湾全面实施军事管制,剥夺了民众结社、集会、请愿、罢工、罢课等各种基本权利.在国民党一党专制下,国民党一党决策,以党代政,全面控制政权,独揽党政军权,排斥在野党.三、论述题1、试述中华民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特点.答:1912~1949年,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复杂多变,从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起,先后经历了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统治和中国国民党统治 3个时期.虽然在大部分时间里,民国形式上采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但实际上除个别短暂时期外,长期实行的是专制独裁制度. 政府体制及其演变中华民国时期政权组织形式先后实行过总统制、责任内阁制、君主制、执政制、大元帅制、委员会制、五院制等各种政体,但并未改变专制独裁的实质.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4月 1911年辛亥革命导致清王朝统治的崩溃.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宣告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的覆灭.南京临时政府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按照资产阶级的分权理论,建立起以美国总统制为模式的、不完全的三权分立体制.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临时大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行政各部直接对总统负责见彩图1912年 1月4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召开第一次内阁会议.1月28日成立临时参议院,执行议会职权.南京临时政府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内,制定和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一系列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政策、法令.由于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妥协,2月13日孙中山被迫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让位于袁世凯.4月1日,孙中山正式退职,4月5日临时参议院被迫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年4月~1928年6月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窃据政权后,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由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逐步向封建军阀制度演变.中国国民党统治时期1925年7月~1949年9月分为早期国民政府与五院制国民政府两大阶段,后期形成政治党化,实行党在国家之上的所谓“党制”体制,呈现一党专制和个人独裁的特点.2、分析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和特点.答:利:1 权力集中在中央,地方权力受严格控制,有力地加强中央集权.2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必须抓紧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3有利于地方基础行政组织的稳定与人身控制.弊:1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就不能有效地因地治理.2造成地方官对君主和中央的绝对依赖,容易滋生贪污腐败.特点:中央具有绝对的权利,中央权力集中.3、论述中国古代诉讼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答:1自诉:分口头诉讼和书状诉讼.在严格的程序下,必须有书状的形式.(2)举诉:是被害人以外的人向司法机关举告犯罪人,是有一定限制的.3官诉和公诉:官诉是以官府的名义起诉.而公诉是以国家的名义将刑事嫌犯提交法庭审判.4自首:是犯罪人在罪行被发觉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坦白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和经过,表示愿意接受审判的行为.5越诉和上诉.越诉就是越级上诉,法律有严格限制.上诉是指诉讼当事人依照审级的规定由下级审判机关申诉于上级审判机关.。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三公九卿:秦汉时期国家组织的主要官员。
(1分)三公是秦汉最高的行政长官,秦及西汉前期是丞相(百官之长)、太尉(掌军政)和御史大夫(掌监查),西汉晚期为丞相、大司马(掌军事)、大司空(掌监查),东汉为司马、司徒、司空(但此时三公名义上分部九卿,但均丧失原有职权)。
秦汉九卿承担国家主要行政职能,职名前后变化较大,但组织职能相对稳定。
到隋唐三公九卿职能被三省六部取代。
(4分)2、都察院:明朝中央的监查机构。
(1分)明代监查制改革废传统的御史台,将唐宋御史台下属的台院与察院职能合并而建都察院,行使中央监查机构职能。
其长官为左、右都御史,统领都察院负责对六部及地方的监查,并将全国分为十三道监查区随时派员巡查。
监察御史是都察院人数最多、职责最广的官员,主察中央及地方官员。
(4分)3、枢密院:两宋时期国家中枢组织中主掌兵籍、军令、管理军队的重要机构。
(1分)它在五代时成为常设的国家重要军事乃至政务机构,其长官枢密使由晚唐的官官充任至五代由重要大臣担任。
枢密院获得了与中书门下并为“二府”的称号。
宋代沿袭五代旧制设枢密院主军事,而中书门下政事堂主政,并称“二府”,另有三司主财政,均直接对皇帝负责。
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
(4分)4、国民参政会: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新成立的咨询机关。
(1分)它由议长、副议长和参政员(150至290名)组成。
参政员由国民党规定的机关团体推荐,资格为在机关团体工作三年以上并卓有声望者。
被推候选人交付国民党中执会指定的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资格审议会,最后由国民党中执会决定参政员、正副议长。
国民参政会每半年开会一次,会期十天,有听取政府施政报告、向政府提出询问和建议、初步审议国家总预算等权力,但其决议须经国防最高委员会通过方能颁布执行,多少显示出国民政府的开放性。
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设国民参政会驻会委员会。
(4分)5、资政院:清末“预备立宪”中成立的为正式议院的预设机构。
(1分)资政院设总裁2人,副总裁2至4人负责全院工作,由皇帝从卓有勋功的王公大臣及三品以上大员中指派。
中国政治制度史(三)
一、选择题1、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宰相)为核心。
2、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战国)。
3、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
4、(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
5、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6、唐代自开元以后,成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并有专印的是(中书省)。
7、宋代(参知政事)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8、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御史台)。
9、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10、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尚书省)。
11、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士)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二、判断题1、中国古代君主独裁下的封建官僚行政体制萌芽于秦朝时期,初步形成于西汉时期,至东汉开始在全国统一确立。
(错)2、春秋时期,将、相分治始成定制。
(错)3、汉武帝末年,自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后,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者往往为掌军国大政的实际丞相。
(对)4、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对)5、隋炀帝杨坚统一全国后,正式确定了决策、审议和执行三大系统的三省制。
(错)6、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管理和任免,边防、兵备布置,出纳军事密令等。
(错)7、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
(错)8、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执掌最高军政事务。
(错)9、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以诏书形式宣布。
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对)10、三省制使丞相之权一分为三,由独相制到群相制演变,有利于皇权的集中。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中国政治制度史涵盖了从古代封建时代到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变革历程。
以下将解释一些中国政治制度史中的重要名词。
1.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政治经济制度,以君主的统治为核心,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存在封建的附属关系。
在封建制度下,封建王朝建立了辽阔的封地,将土地分配给地主阶级,地主阶级则与农民阶级形成了封建关系。
2. 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的政治体制,以君主为核心,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决策和治理国家。
君主专制体制保留了中国封建制度时期的特点,君主统治的合法性来自于天命、神权或家族血统。
3.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选拔官员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强调知识和学问,形成了士人阶层,具有一定的社会流动性。
科举制度充分发掘了人才潜力,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4. 五权分立:五权分立是中国现代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指国家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监察权和军事权各自独立,相互制约,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和滥用。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之一,通过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立法、监督和决策等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调广泛民主和人民群众的参与。
6.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政治运动,由毛泽东发起,目的是推翻当时的政治体制和打破旧的社会秩序。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种政治斗争和暴力活动广泛发生,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和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
8. 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规划是中国政府制定的第十四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覆盖了2021年至2025年的计划。
十四五规划制定了未来五年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以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和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重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分封制:将原有的以血缘划分居民改变为按地区划分居民,按照一定的行政区划进行管辖,是国家应该具备的特征之一。
夏商把全国划分为九州,西周又调整为九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郡县分级的行政管辖,其特点是按照地域进行划分,也就意味着行政管理逐渐走向完善。
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后普遍推行郡县制,地方行政组织在战争中发挥出便于统一指挥,严格遵守诸侯命令的作用,呈现出取代分封采邑制的优势战国时期,郡县制已经比较普遍,长官不世袭,由国君任命。
科举制:科举制度是国家根据需要,设立若干科目,举行公开而统一的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
隋炀帝时,创立了进士科,以试策取士。
这是科举制度的开始。
唐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
武则天创立武举和殿试。
武举由兵部主持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
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三省六部制:隋代在前代基础上重新厘定中央官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唐改中书)省,共同组成为中央辅政机构,三省长官为宰相之职。
三省六部是隋文帝创立的,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丞相权力的机构或体制。
影响: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第二,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厂皇权。
在秦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每当皇帝无能,丞相就可能专权。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
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改由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制。
征辟制度:君主直接选拔人才称之为“征”,主要长官直接任用属吏称之为“辟”,这也是古代长期实行的一种用人制度丁忧:即遵照礼法的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应担任官职,居家守墓以申孝思,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上计制度:秦汉时地方守、相向朝廷申报一岁治状的制度。
这一制度随着集权制加强而形成(百度百科)官僚政治:(特点)以科层组织形式分配权力和责任充分依靠成文的法规及档案文官制度,即择优录取,领取俸禄,据能力,功绩和年资升迁罢免酋帮制:(特点)地位永久的统治者集中化的权力一批官员分层化的社会分封制:西周灭亡,推行“封建”制度,所谓封建就是“封诸侯,建藩卫”。
分封的目的在于建立以天子宗族为主干,天子勋戚为辅冀的政治体系,以期利用宗亲关系来维护天子的正统地位宗法制:所谓“宗”,就是人们对共同祖先的崇拜,进而成为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体系。
是由原始的父系家长制血缘关系组织质变和扩大而形成的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
(百科)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这就是所谓的嫡长继承制郡县制:县出现于春秋前期,郡出现于春秋末年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盛行于秦汉。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百科)禅让制: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
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百科)世袭制: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长”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百科)年号:历代帝王纪元所确立的名号庙号:皇帝死后被封的称号,用以祭祀及表明在太庙里的位置。
谥号:是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价褒贬给予的称号尊号:皇帝已经是最高的尊号,但是高居皇位的统治者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希望获得更尊贵的推崇,而皇帝底下的官僚们,处于本省利益的动机,便在适当的时机顺应皇帝的欲望,公开的进行吹捧,使皇帝的名号又增加新的内容,那就是尊号,也称为徽号。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中国政治制度历史存在着广泛的名词,以下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
1. 封建制度:又称农奴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政治经济制度。
封建制度下,君主将土地分封给贵族,贵族作为封建世袭地主,享有特权,并以征收农民赋税的方式来获取利益。
农民则被束缚于土地,缺乏社会流动性。
2. 三纲五常:又称「三纲」为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道德关系,「五常」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五个道德原则。
三纲五常是在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要求。
3.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拔官员制度,封建时期贯穿了1300多年,直到20世纪初清朝被废除。
科举制重视文化学识,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推崇以文治国。
科举制的实行强化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4. 皇权专制:指君主制政体中,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政治权力,实行专制统治。
中国历史上存在多个朝代的皇权专制制度,君主享有至高的权力,国家的决策和政策都由君主决定。
5. 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一个独立于国家的社会领域,以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权利和利益为基础,民间组织和市场经济在其中发挥作用。
在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曾受到政治权力的限制,但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民社会逐渐兴起,人们的权益保障和社会参与度逐步提高。
6. 民主集中制: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和国家行政机构中实行的组织制度。
民主集中制旨在实现党内民主和党的集中统一,党内的决策和选举通过民主程序进行,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7.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承认社会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性,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中国,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上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中的一些重要名词的简要解释,说明了中国政治制度在不同时期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这些名词也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特殊性和独特性,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名词解释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为一个深奥的话题,涉及许多复杂的概念和名词。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演变过程。
1. 天命与天子中国历史上,天命和天子是两个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概念。
天命是指天道赋予君主的权力和责任,认为君权来自于天,君主是天意的代表。
天子则是指中国古代的皇帝,他们被视为天命的既定实现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2. 封建制与分封制封建制和分封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两种重要形式。
封建制是指君主通过封赏土地、授予爵位等手段,将国家权力下放给地方地主,以确保统治稳定和地方自治。
而分封制则是指君主将国家分成多个封国,由君主的亲属或功臣统治,以维持统一的政治权力。
3. 中央集权与分权中央集权与分权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政府组织形式。
中央集权是指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地方政府只是执行中央政府的指示和政策。
而分权是指政治权力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分散,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4. 君主专制与君主立宪君主专制是中国历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政治制度,指君主拥有独立的权力和统治权,政府决策主要由君主单方面决定。
而君主立宪是指君主与国家议会或者法院合作,通过宪法限制君主的权力,实现一种相对平衡的政治制度。
5. 党国体制党国体制是中国现代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中国共产党在政治领域具有绝对领导地位的体制。
在党国体制下,党的领导是决策和权力执行的核心,在行政、立法和司法等各个领域具有决策和监督职能。
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现行政治制度的核心,也是中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选举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制定法律和决策重要政策。
7. 村民委员会与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中国基层自治组织的两个重要形式。
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地区的基层自治组织,负责处理村级事务和农村基本管理。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法经》是一部以()为主体,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等级制度的法典。
2、秦在郡设()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3、()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
4、魏晋时期,中央军队分成()和()。
5、唐代开始,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的制度。
6、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7、()是分科举拔人才的制度。
8、元代把大都周围一带称为(),直属中央中书省管辖。
9、明清时代的监察机构是()。
10、清代辅政机关实行()与()双轨制。
11、清末,以两江总督兼任(),驻(),北洋大臣由()兼任,驻()。
12、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13、康有为要求改政体为()政体,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4、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地方是()。
15、1911年,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了《》。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简称《》。
17、1912年,在宋教仁推动下,同盟会与几个党派联合,改组为()。
18、北洋政府时期,跨省的军事机构是()和()。
19、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为()。
20、1928年10月通过的《》,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
21、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22、国民党统治时期,所谓县自治的议决机关是()及()。
23、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
24、工农民主政权在检察工作方面采取()制。
25、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机关,是各级()。
26、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8年在()解放区设立了全国性的金融机关()。
27、()年()月()日,是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纪念日。
28、建国初期,()是全国最高军事统率机关。
2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
30、54年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体系由三级两层改为()。
二、名词解释1、内服和外服2、宋代磨勘制度3、清代官缺制度5、安福国会6、公务员惩戒委员会7、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8、人民检察院组织活动原则三、问答题1、唐宋时期监察制度的特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问答题及答案
第一章三、名词解释1、政治:政治的歧义颇多,大体可归纳为三种观点:①政治指管理国家公共事物的一种行为和活动。
②政治是对公共权利的争取与运用。
③政治是制定与执行政策的过程。
2、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统治集团)通过对政权的控制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3、中央集权制:指的国家权力机构的联系与运作方式。
即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隶属关系上,地方绝对听命于中央,中央执掌立法、司法、人事、军政、财政等方面的大权,地方受制于中央并接受中央的监督。
4、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性质:指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哪个主导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5、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
6、“十通”:是一套考辩中国历代典章制度,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军事图籍的重要工具书。
“十通”系统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发展。
四、简答题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和具体领域是什么?答: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历代国体和政体形成、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和规律。
具体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性质,中国古代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管理体制,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运行机制。
2、论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形成与运作的社会环境特点。
答:自然经济主导的农耕社会;基于血缘关系的宗法社会;儒学主导的文化专制社会;礼教为本的伦理型社会;君主专制的皇权社会;汉文化为主导的内敛型社会;历史悠久的古文明社会;人本文化主导的泛宗教社会。
3、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
答:(1)以史资治,为我国现实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服务。
(2)为自身成才和志向的完成奠定基础。
(3)为在中国政治制度史领域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奠定基础。
4、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概念解析。
答:传统社会又称“礼俗社会”、“共同体”或“公社”,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提出的一种与现代社会(法理社会)相对应的社会类型。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考试题目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题,计20分)公民所享有的个中国基本权利,包含个人权利、集体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政策过程分为五个过程,即政策议程建立、政策方案形成、政策决定、政策执行与政策评估。
我国的司法独立实质是,司法机关要忠实于法律,忠实于事实,忠实于人民的利益,严格依法办事,全力维护法律的尊严性和权威性。
中国司法独立的特色之处就在于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使用专制的方法来对待敌对势力以维持人民民主政权。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实行专政即党代表制,政治委员在军内行政职务上和军事指挥员同为部队首长,对军队事务共同负责,是党的委员会日常事务的主持者,隶属于直属上级部队首长,在政治工作方面,服从上级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在军事行政方面,服从上级军事指挥员、政治委员和军事机关。
工作职责是:负责所在部队政治思想工作,党团建设工作,负责部队干部工作,并在任免干部和调动人员的命令上签字,与同级军事指挥员共同负责制定部队作战训练后勤工作和部队建设民兵建设的计划,并在颁布的命令上共同签字。
一旦政治委员与军事指挥员出现原则上的分歧,应提交党委员讨论决定,或请示上级解决。
就是主权原则,其中心内涵是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
人民主权思想是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首先提出来的。
他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主权称为人民主权。
人民主权是公意的运用和体现,是国家的灵魂、集体的生命,这种公意永远代表大多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他还认为,主权是不可转让的,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主权是不能代表的,主权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和不能侵犯的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中共中央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其组成人员不经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由中央委员会决定。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名词解释1、官僚政治所谓的官僚政治,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当时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
2、礼崩乐坏所谓“礼崩乐坏”,即是原来的以血缘构成的宗法制受到破坏,原来的社会意识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新的社会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并通过权力使之达到合法化,新的政治治理形式不可避免地出现,并且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3、朝聘“朝聘”,是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一种政治交往方式。
诸侯亲自觐见天子称为“朝”,派遣卿觐见天子称为“大聘”,派遣大夫觐见天子称为“小聘”。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之间的交往也开始称为朝聘,而在西周时是不许可的。
4、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制是中央政务管理体制中“因俗而治”的政治管理机构的一种。
猛安谋克制原来是女真族在部落联盟时期的组织形式,猛安为部落单位,谋克为氏族单位。
完颜阿骨打时规定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为一猛安。
金代进入中原以后,在地方行政中保留这一制度,与州县形成互不统属的两个系统,施用范围除女真族之外,还有归附的契丹和部分汉人所在地区。
猛安相当于防御州,谋克相当于县,主管休整军务、训练武艺、劝课农桑,是军事编制、生产单位、地方行政三位一体的组织。
5、三司推事隋唐以后,形成以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为主的三大司法机关,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分工。
遇有大案,由三个部门的长官共同审理,称为“三司推事”。
6、宰相开府辅政制宰相开府辅政制,是指作为百官之长的宰相可以设置自己的衙署,可以自辟僚属,依照皇帝的意图,独立行使权力。
宰相府根据需要,设置各种职能机构,他们各有分工,按照不同的职责来贯彻执行皇帝和宰相的指示。
宰相开府辅政制主要出现在隋代以前。
7、夷离堇制是辽代各部族的自治制度。
耶律阿保机曾把契丹和臣属契丹的部落编为20部,圣宗时扩展到34部,后来确定为48部。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三省六部是隋文帝创立的,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丞相权力的机构或体制。
其中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包括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
察举制是汉代至隋代的一种选官制度,王朝根据不同需要设立各种科目,指定有关官员担任举主,依规定荐举相应人才,经朝廷检验后给予录用或升迁。
定期的察举科目称为常科或岁举,如孝廉、秀才科;由皇帝不定期地下诏要求贡举的为特科、制科或诏举,如贤良、文学、明经、有道等科。
察举的对象,既有平民,也有现任的吏员。
孝廉科是汉代最主要官员来源。
从察举科目的可以看出它是封建伦理道德为中心,注重声名取士。
它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
察举制是在中国古代产生的第一个系统的选官制度,它对当时社会以及后来的选官制度产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察举是两汉时期国家选拔人才进行行政管理的主要方式。
根据察举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察举分为多种科目,如孝廉、茂才、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至孝、尤异、治剧、童子、有道、明阴阳灾异、勇猛知兵法等。
根据察举科目的不同,察举程序也有一定的区别,但其主要程序是相似的,即首先由皇帝颁布举荐人才的诏令,然后由中央至地方郡国一定级别的官吏按照诏令的要求举荐人才。
被荐举者或由皇帝亲自策间,根据对策评定等级高下,然后授予相应的官职。
晃错、董仲舒等人就是这样走上仕途的。
也有的由尚书台考核选任,有的科目如明经等还必须经过文字考试这道程序。
所谓“征辟”,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征辟是中国汉代征辟是汉朝封建统治者为搜罗人才、以加强统治而采取的特别措施,尽管由此入仕者的数量不多,但它通过皇帝征聘和高官辟除的方式给予应征者以特殊礼遇,可以使得一些本不愿为官的硕学名儒之士加入到封建统治阶层中来,而且统治者也可以籍此沽得求贤之名。
电大 中国政治制度史1-4 复习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1次平时作业学号:姓名: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总计20分)1.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的统治。
A.君主专制B.世袭制C.共和制D.皇权专制2.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 )的统治。
A.共和制度B.君主专制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 )一直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A.皇帝B.君主C.王D.总统5.我国文武分职,文官有相,武官有将,从()后期确立起来的。
A.商B.西周C.战国D.春秋6.三公九卿形成于( )。
A.春秋B.战国C.秦D.汉7.北魏宋宇文政权以( )为本,建立六官制度。
A.《礼》B.《礼仪》C.《礼记》D.《周礼》8.把省作为固定行政区的是()代。
A.宋B.元C.明D.清9.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A.兵部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0.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御史台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1.明朝张居正主持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是()A.租庸调制B.两税法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12.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岁。
A.70 B.65 C.60 D.5513.我国推行“封建”是从()开始的。
A.夏B.商C.西周D.秦14.明朝是以()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
A.三省六部 B.三省 C.六部 D.一省15、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A、太仆 B、廷尉C、典客 D、奉常16、南京政府考试院,行使公务员的考选和( )权。
A.审批B.任命C.登记D.铨叙17、明朝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A.兵部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8、“秀才”是指通过()的称谓。
A.童试B.乡试C.会试D.殿试19、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御史台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20、官吏主管部门在西汉是(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改由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制。
征辟制度:君主直接选拔人才称之为“征”,主要长官直接任用属吏称之为“辟”,这也是古代长期实行的一种用人制度丁忧:即为遵从礼法的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应当出任官职,居家守墓以魏孝思,具备一定的强制性上计制度:秦汉时地方守、相向朝廷申报一岁治状的制度。
这一制度随着集权制加强而形成(百度百科)官僚政治:(特点)以科层组织形式分配权力和责任充分依靠成文的法规及档案文官制度,即为免试,申领俸禄,据能力,功绩和年资晋升弹劾酋帮制:(特点)地位永久的统治者集中化的权力一批官员分层化的社会分封制:西周覆灭,实行“封建制度”制度,所谓封建制度就是“封诸侯,建藩卫”。
封地的目的是创建以天子宗族居多干活,天子勋戚辅以冀的政治体系,以期利用宗亲关系去保护天子的正统地位宗法制:所谓“宗”,就是人们对共同祖先的崇拜,进而成为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体系。
是由原始的父系家长制血缘关系组织质变和扩大而形成的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
(百科)所谓“公委曲长不以贤,立子以便宜不以长。
”这就是所谓的嫡长承继制郡县制:县发生于春秋前期,郡发生于春秋末年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盛行于秦汉。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百科)禅让制: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
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百科)世袭制: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发扬,这种发扬主要存有“家长”的发扬,诸侯国的发扬(百科)年号:历代帝王纪元所奠定的名号庙号:皇帝死后被封的称号,用以祭祀及表明在太庙里的位置。
谥号:是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价褒贬给予的称号尊号:皇帝已经就是最低的尊号,但是高居皇位的统治者并不以此为满足用户,他们期望赢得更尊荣的尊崇,而皇帝底下的官僚们,处在本省利益的动机,便在适度的时机迎合皇帝的性欲,官方的展开嘲讽,并使皇帝的名号又减少代莱内容,那就是尊号,也称作徽号。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2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1、分封制:这是中国古代帝王分封王室子弟和功臣的制度。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极盛于西周,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故有诸侯国之称。
分封对象的主体是同姓亲族,分封的主要形式是“授土”、“授民”。
分封制下,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且自置官署,任免官吏,征收赋税,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队,但诸侯需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承担定期朝觐述职、进贡献礼、驰援拱卫王室的义务。
因分封给诸侯的土地,名义上仍归周天子所有,故而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社会局面。
但由于其主要依靠血缘关系的纽带作用,无法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绝对管理,随着地方诸侯势力的强大,周王室的逐渐衰微,分封制的弊端逐渐显露,至秦朝终被郡县制所取代。
2、宗法制:这是中国古代对家族内部成员区分亲疏关系的制度。
其起源于西周时期,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在宗法制下,属同一原始血缘的后代被分为大宗和小宗两大支系,嫡长子传宗继统,即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及庶族系兄弟受封为诸侯,接受天子封赏的土地和城邑,是为小宗。
大小宗体系是相对而言的,他们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旨在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它对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也有助于凝聚宗族力量,强化王权,实现“国”和“家”的密切结合。
进入封建社会后,分封制崩溃,但宗法制仍然延续,尤其是嫡长子继承制对维护社会统治产生深远影响。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这是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始建于秦朝,指的是封建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封建官僚机构管理并控制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
其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其中专制主义是就中央决策方式而言的,体现在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上,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权力都具有一定的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则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主要体现在郡县制和选官制度上,即中央机构对地方拥有绝对有效的管理,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
中国政治制度史(五)
一、选择题1、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建制的基本结构是(郡县)制度。
2、汉代(汉景帝)时采纳晁错的建议,实行"削藩"。
3、(汉武帝)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继续推行削弱王国势力的"推恩法",王国土地日以缩小。
4、汉武帝以后,在今新疆和中亚一些地区设(西域都护)为西域最高行政长官。
5、东汉末年,在镇压黄中起义过程中,改刺史为(牧),州牧典兵成为制度。
6、唐朝京师附近所在州称(辅州)。
7、唐代京城附近所在县称(畿县)。
8、(路)是宋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9、元地方最高行政组织是(省)。
10、明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是(省)。
11、清代幕府制盛行,从督、抚到州、县长官,多自辟幕客处理各种具体事务,这些幕客俗称(师爷)。
二、判断题1、秦统一全国后,在全国置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一郡)。
以守、尉、监类从中央的三公,郡尉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郡守掌军事。
(错)2、东汉迁都郑州后,京师地区的长官称河南尹。
(错)3、汉代县以下的乡里基层组织沿秦制,为乡、亭、里三级,设有乡官。
(对)4、隋和唐前期是州(府)、县二级制,安史之乱以后是郡、州(府)、县三级制。
(错)5、唐朝州的最高长官称太守,府的最高长官称刺史。
(错)6、唐朝在边地军事要地或其他紧要地区又设有都督府,设都督掌若干州所在区域的军队。
(对)7、唐高宗永微以后,都督带使持节,始称为节度使。
(对)8、节度使、刺史这些官名,宋代仍有,但都属于"官"一类,俱为虚衔,不领实事,多作为加于武将、宗室、勋戚的荣誉性称号. (对)9、王安石变法,推行保甲法。
保为征收赋税方便而设,以税户三十家为一保。
(错)10、明朝州有二种类型,一种称直隶州,另一种称府属州。
(对)11、清代属正式官职,由府主供养。
(错)三、名词解释1、"左官律":汉朝官制尊右卑左,官吏降职谓之左迁,左官律定王国之官为左官,意在抑制士人到王国为官。
中海大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精讲
1、两寮六大:p220/225/228西周早期由“卿事寮”和“太史寮”执掌国家各项政务。
“卿事寮”之下有司土(徒),司马,司工(空),号称“三右”,也称“三事大夫”分管属于国家的民政,军政和手工业等事务。
其下各有一定的僚属。
“太史寮”之下有太史,太祝,太卜,号称“三左”,分管宗教祭祀及文字册命等事务。
三左三右合成“六大”,也称“六卿”,是国家主要行政官员。
早期,两寮分掌政权,不分轩轾。
中晚期,“卿事寮”的作用显著,“三事大夫”改称“三有司”,下辖机构增多,尤其是增加了“司士”一职,主管澄清吏治,监督百官,“太史寮”地位下降,也说明当时社会生活进入更文明的阶段,对实际的政务的处理超过了一般的祈求,占卜。
当然,太史,太仆,太祝的作用仍然不容低估。
两寮六大是较清晰的,但是后期,王家事务官往往侵夺国家政务,专制王权增强。
2、三公九卿:p221/229三公1.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
2.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
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九卿是指古时中央政府的多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
秦汉时期的卿,不一定是九个人,九卿言其官职完备。
特点:1.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2.分工明确,行政效率高。
3.丞相位高权重4.新的较完备的官僚制度。
3、三省六部:p221/236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是近代一次社会变革,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贵开端。虽然有历史局限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
○1内容
1901年,慈禧太后发布"预备立宪"的上谕.清政府连续颁布谕旨,推行新政.
a经济上奖励实业,令各省设立商会,并创立大清银行;
地方机构改革着重于增改司道各员。地方官制改革的重点:一是分设高等、地方、初等审判厅,作为独立于行政之外的专门司法机构,以为司法独立的基础。各省府州厅县增易佐治官员,使之组织议事会和董事会,作为地方自治机构。地方官制改革试图建立较为近代的地方政治制度,同时加强中央集权,但地方督抚多有保留,改革进展缓慢,改革也激化了中央和地方督抚的矛盾。
政事堂:政事堂是袁世凯设置的国家最高行政枢要机构,性质相当于清朝的军机处。1914年5月1日,袁世凯下令撤销国务院,在总统府内设置政事堂,通过政事堂直接控制、指挥各部。
约法会议:1914年1月26日,袁世凯颁布《约法会议组织条例》,议员60人,名义上由各地方和商会选举产生,但候选人由政府提名,且规定了严苛的条件,实际上当选的57人,均为袁的追随者。1914年3月18日,约法会议开幕。秉承袁的意旨通过《中华民国约法》,5月1日公布施行,即袁记约法。临时约法同时废除。
巡阅使: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对拥有两省以上的军阀给予巡阅使官衔,以便控制其地盘。袁世凯统治时期设立,1924年裁撤。形式上属于陆军部管辖,但当时大多数是虚职,有的则用于安抚。巡阅使的设立、裁撤、职权、机构等均没有统一的法规,完全因人而设,取决于北洋军阀内部平衡的需要,设置最长的达9年。主要的有长江、直鲁豫、东三省、苏皖赣、两湖等巡阅使。
○3失败的原因
a实施新政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的统治方式,维护其专制统治,巩固自己的地位,保持皇族的利益,并不是真的想让中国走向民主。
b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阶级统治已经确立,清政府实施封建专制与资产阶级共治显然不符合历史潮流必将被历史淘汰。
c中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在人民心中根深蒂固,民众难以接受,无法得到民众的支持,没有基础,注定失败。
政治制度:人类从事政治活动的组织形式,政治活动的规则和政治运行的内在机制。简单地说,就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时的游戏规则,也就是取得权力、分享权力、运用权力、限制权力的规则。政治制度建构了人的社会等级和秩序,搭建了人们政治活动的框架。具体包括:立法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政党制度,吏治,地方行政制度和国家构造形式等,军事制度(相对独立)
新疆建省:建省前军府制与州县制、伯克制、札萨克制并存。1821年,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在阿古柏、沙俄侵入新疆背景下,1884年,任命刘锦堂为甘肃新疆巡抚,管辖哈密以西南北两路各道厅、州、县,正式建省。新疆与内地行政建置一致,新疆同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县知事:辛亥革命后废府、州,仅设县,置县知事为县行政长官,后改称县长。北洋时期,很多县不设普通法院,由县知事兼理司法。1913年规定于县知事公署内设审检所,检查由知事兼理,审判除由知事兼理外,可设承审员办理初审案件。1917年又规定,在县知事公署内设县司法公署,县司法公署设审判官,审理归县普通法院办理的案件,不受县知事干涉,县知事负责检查事务。
军事上,新政中编练的新军演变成推翻清朝统治的重要力量.特别是袁世凯掌握了新军加速了清朝的覆亡。
文化方面,兴办学堂和选派留学生,出现了一大批新型知识分子,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废科举,兴学校等措施,改变了社会风气。
清末政治制度改革是近代中国社会新旧变迁的重要环节,是中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向资产阶级君宪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清末实行的立宪政体虽不完备,但毕竟已不同于封建君主专制,带有向资产阶级政权过渡的性质。它的一部分改革成果如立宪政治、地方自治、教育改革等等,日后得到了保留和完善,并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推行民主共和政治的基础。但是“预备立宪”骗局的暴露,使许多主张君主立宪的立宪派开始另找出路,使清政府更加孤立。
晚清新政改定官制
(1)改定官制前进行制度变革:○11901年3月,设督办政务处,总办新政事务。1906年后,改名为会议政务处,内部设立官制股、学校股、财政股等 。○2各机构的改革:1901年7月,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上;增设财政处和商部;增设练兵处;设巡警部;设学部;设立税务处;裁撤冗衙;1901年5月,裁汰胥吏差役。8月,停止捐纳实官。废除陋规。虚衔、贡监、封典、翎枝等除外。
临时参议院主要由革命党人和立宪派组成,是资产阶级的立法机关。提出了《国会组织法大纲》和《选举法大纲》,体现了美国化的愿望,两院制:元老院、代议院;元老院取地方代表主义,各地人数均等;代议员取人口比例主义;两院同时开会闭会;国会会期以4个月为限,但可以延长;代议员任期四年,元老院议员任期每两年改选1/3;国会职权依约法。
○2作用:a其职权范围是办理外交,同时经管通商、海防、关税等事务,实际总揽整个洋务事宜。b机构性质:皇帝直接指挥的中枢机构,不能独立行使职权,在规章制度上始终没有授予其直接处置事务的权力,实际上是辅助皇帝政务的一个办事机构。c对清政府的影响:原有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完整性被打破,政权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从地方扩展到中央,从个别职官的设置扩展到政府机关的设立,从通商扩展到外交
资政院:从1907年9月20日,清廷正式宣布筹建“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开始,到武昌起义后召开第二次常会选举出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后闭会结束。由于政见不同,1911年夏,资政院议员组成了三个政团:宪政实进会,辛亥俱乐部,宪友会。职权:议决国家岁出入预算、决算;议决税法和公债;议决法典(宪法除外)以及特旨交议事件和人民陈请事件等。与行政机关的关系:对其议决案,政府可持异议,提交资政院复议;如仍持原案,则资政院总裁与军机大臣或部院大臣同时分别具奏,请旨裁夺。实际上政府不对资政院负责。性质:具有某些国家议会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代表民意参政议政的全国性民意机构,其活动也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政治精神,但其权限受到了重大限制。只是预立议会的筹备机构,决议须请旨裁夺。
总税务司:总税务司署,又称海关总税务司署,简称海关税署、关署,是管理全国海关关税和行政事务的机构。依据1858年《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于1859年成立于上海,1861年式得到清中央政府的承认。1864年迁至北京。海关高级官员均由外国人担任,名义上隶属于总理衙门和外务部,实际上是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之外,凌驾于中国政府之上的独特行政机构,是外国对华进行殖民侵略的工具。
同文馆:晚清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1862年设立。下设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台湾建省:建省前设台湾道,辖2府8县4厅。福建巡抚春冬驻台湾,设福建巡抚衙门。中法战争后,台湾战略地位凸现,1885年,台湾升为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 台湾建省,加强了东南海防,密切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地区的社会发展。
b军事上编练新军,裁汰旧军;
c文化上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并于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d准许满汉通婚,劝止妇女缠足等.
○2作用
鼓励实业的政策,提高了民间投资和商人社会地位;商会的建立,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使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建设达到高潮.
总裁会议(护法):由总裁若干人组成,人选由国会选举产生,总裁职权应于总裁会议中行使,总裁会议每次轮流推举一人为主席。职权:代表军政府,总揽政务;统筹军务;办理外交;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政务员等须得国会同意等。
谘议局:1908年7月,清廷批准宪政编查馆和资政院拟订的《各省谘议局章程》、《谘议局议员选举章程》,谕令各省一年内办齐。谘议局职责和权限共有十二项:议决本省应兴应革事件;议决财政预算、决算、税法及公债、本省担任义务之增加;议决本省单行章程规则之增删修改和本省权利之存废;选举资政院议员 ;申复资政院和督抚咨询;公断和解本省自治会的争议;收受自治会和人民的陈请建议。谘议局设立后,很多省份被立宪派所掌握,成为立宪派参政、议政的合法场所。谘议局拥有某些议政、监督、立法职能,具有一定的地方议会性质,但权限受到严重限制。督抚掌握地方行政权,谘议局要受督抚的监督,有议决权,没有实施权,谘议局不能过问官吏的任免。所以,有不少督抚,实际上把谘议局看作不过是地方大吏的一种谘询机构。
新官制模仿西方三权分立制度,内阁为行政机关,行政机构各部基本按西方近代行政机构模式划定权限,并反映了精简、效率的原则。大理院负责司法审判,司法改革 废除三法司制度,实行四级三审制。预备设立的资政院为立法机构,新设十一部的名称和职掌较为明确,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有的机构臃肿、职权重叠、官吏多重兼职的积弊,为责任内阁奠定了基础;但实际上只以行政执行机构为重点,而对为君主专制服务的中枢决策机构等不予更改,仍以军机处为行政总汇;官缺不分满汉,但改革后权力集中于满族亲贵,难以调和满汉矛盾。
总理衙门: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署或译署。1861年1月20日恭亲王奕䜣主持成立,1901年7月24日改组为外务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历史背景下仿照军机处设置,官员从各中央机构抽调,或大臣指派,主要官员均为兼职,严格讲不是正式的政府部门。其职权范围是办理外交,同时经管通商、海防、关税等事务,实际总揽整个洋务事宜。性质是皇帝直接指挥的中枢机构,不能独立行使职权,实际上是辅助皇帝政务的一个办事机构。它的设置使清政府原有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完整性被打破,政权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4历史影响
清末新政虽然没有让中国走向真正的资本主义道路但是作为一次对中国未来道路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它的一些措施也是极为有用的如兴学校,废科举,兴实业出现了一批知识分子极大促进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以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奠定基础
评临时参议院591
1912年1月28日,独立17省代表在南京召开临时参议院成立大会,选举林森为议长,王正廷为副议长。2月15日,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2月20日,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3月8日,通过《临时约法》。4月2日,议决临时政府迁至北京,4月6日,在南京召开最后一次会议,4月8日,宣告休会。共存在7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