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谛》读后感

合集下载

论教育的读后感通用5篇

论教育的读后感通用5篇

论教育的读后感通用5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论教育的读后感通用5篇撰写一篇读后感有助于加深大家对名著人物的认识,在阅读了一篇优质的文章之后,要学会将相关的读后感写好,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论教育的读后感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的智慧》读后感_1

《教育的智慧》读后感_1

《教育的智慧》读后感《教育的智慧》读后感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笔者认为,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这种灵动性就需要充分运用“教学机智”。

教与学本身就是双向进行的过程。

如何让教学方式不显得枯燥无味,就得靠教师们各显神通了。

教学机智考验了教师灵活恰当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一种临场智慧和能力,同时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象、情景,将不协调的因素巧妙灵活地变动,以取得最佳教学睿智。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育环境,准确、迅速、敏捷地做出判断,恰到好处地妥善处理,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达到最佳的教育境界,才是教学机智的本质内涵。

所谓机智,寓意脑筋灵活,善于随机应变,也应了这么一句古话--“机变随物移,精妙贯未然”。

从这个释义来理解教学机智,可以认为它是一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灵活创造的能力。

《教育大辞典》对教学机智的解释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时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

”从其内涵来看,灵活性是教学机智特点的首要标榜,它是教师应变成功的一大法宝。

儒家提倡“因材施教”,教学机智亦是如此。

教师根据课堂学生学习的基础、需要和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扬长避短,充分发掘潜能,是其诱导性的体现。

其次,贯穿始终的其趣味性、创新性与及时性的特点。

教师将自身的幽默性灌注到教学中,把握教学的时机和分寸,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实现创新性的转变,才能“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和态度”。

也只有在这样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与教师转换角色,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的思维创建活动,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在享受良好教学氛围的同时也创造出和谐的教学艺术氛围。

需要说明的是,教师的教学机智是长期在教育实践中经过磨炼,运用科学教育理论逐渐形成的,是其经验、才气、智慧的结晶。

教育读后感高一下册

教育读后感高一下册

教育读后感高一下册读后感:教育的真谛在读完高一下册的教育相关的课本后,我产生了很多思考。

教育是每个人都经历的重要阶段,也是人们从知识到品德塑造的过程。

这一学期的学习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深刻的思考。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方式和教育的局限性。

教育的目的在阅读教育类课本时,我对教育的目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和学习的过程,培养每个人的潜能,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正如课本中所说:“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所教导的知识,更在于它给人以丰富的情感体验、启发人的感觉、培养人的思维习惯、启迪人的思维能力和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育的方式我在这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对教育的方式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们常见的教育方式主要有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两种。

传统教育主要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考试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与之相比,现代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更符合时代的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教育方式的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现实生活中,传统教育仍然存在并且占据主导地位。

我们需要通过改革教育体制、改变教学方法和培养更多的优秀教育者,来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

教育的局限性尽管教育的目的和方式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但教育仍然有其局限性。

教育往往是受限于社会和经济条件,某些社会群体可能无法接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此外,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也存在一定的单一性,不能完全涵盖社会各个方面的需求。

此外,教育存在评价体系的问题。

当前的评价体系普遍过分注重分数和成绩,而不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这种评价体系使得教育过程变得功利化,学生们过于注重应试技巧,而失去了对知识深度和实用性的追求。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教育的真谛,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是每一个家庭的重要使命,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近日,我读了一本名为《教育的真谛》的书籍,深受启发,感悟颇多。

书中首先提到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智力、体魄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这让我深深地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书中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当今社会,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让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思考、创新,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教育的方式方法要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兴趣、特长、性格都不尽相同,因此教育应该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地了解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孩子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品德。

因此,家长们也需要关注教育的真谛,注重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通过阅读《教育的真谛》,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真谛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同时也要注重家庭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我会不断地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会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让教育的阳光照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教育的使命。读后感

教育的使命。读后感

教育的使命。

读后感教育的使命》是一篇让人深思的文章。

它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传承文明和培养未来的关键。

文章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

文章还提到,教育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而是要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这包括道德品质、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职场中脱颖而出。

此外,文章还谈到了教育的责任。

教育者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使命。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价值观。

教育者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为学生的未来做出贡献。

读了___先生的《教育的使命》,我深受启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意识到自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___教授指出:“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的教育是轻薄的。

”他的书让我认识到了教育的真谛,也让我更加珍视自己的教育工作。

在书中,___教授总结了教育的关键词,包括研究领域、学生的发展、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经验课程、有效教学、课堂互动、知识建构、教师成长和学校文化。

我特别关注了生命教育、有效教学和教师成长这三个方面。

对于有效教学,我认为它应该具备学生明确研究意义、明确研究主题和任务、实质性的学生参与、基于学生经验背景的新知识研究和关注学生认知和研究策略等特征。

而教师成长则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通过校本培训来促进教师成长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___教授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今天,我们怎么做教师?”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关注学生心灵和健康人格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要成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求自己用心,用心做复杂的事情,用心做简单的事情,在简单中成长。

其次,要有智慧,智慧是思考力,是课能上好的基础。

教育需要智慧和反思,用智慧启迪学生的研究、思考和提升,与学生共同分享。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
《教育的真谛》这本书,是我在假期期间阅读的。

它是由英国作家尼古拉斯·泰特所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

这本书以全球视野,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以及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

作者以丰富的实例和深入的思考,阐述了他对教育的独特见解。

他认为,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善于解决问题的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他还指出,教育应该是全面的,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社交和道德等方面的能力。

在“生活即教育”这一部分,我深感其观点的深刻性。

作者认为,教育应当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实际的生活经验来教育学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让我联想到自己的教育经历,很多时候,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都是抽象的、脱离实际的,导致我们在应用时感到困难。

如果教育能够更加贴近生活,那么我们的学习过程可能会更加有趣、有效。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禁反思了当今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虽然我们的教育体系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我们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导致很多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我们过于强调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忽略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总的来说,《教育的真谛》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也让我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了希望。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尝试,我们的教育体系会更加完善,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读陶行知的书读后感通用8篇

读陶行知的书读后感通用8篇

读陶行知的书读后感通用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学习总结、实习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learning summary, internship report, work plan, experien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读陶行知的书读后感通用8篇读后感的写作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书中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理解,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读陶行知的书读后感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期学校布置大家学习《人文教育读本之七-----教育的真谛》,起初我是抱着完成学习任务的心态端起这本书的,可是看看就爱不释手,让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十几年教学生涯中走了多少的弯路,如果早学习,早看到这本书,无论是对于我还是学生将得到多大帮助,困惑中的我曾沮丧过,也一度打过退堂鼓,因为我的良知告诉我,假如我不能适合教师这一职业,我不能去误人子弟。

后来渐渐的通过学习我逐步提高,可是前面那曲折的经历让我觉得浪费了好多宝贵的时光。

现在看到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自我,梳理自己的教育生涯,思想又有了一个新的提升。

我的母校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那是一个书写八个苍劲大字的石碑:学高为师,身正是范。

虽然八个字却把怎样当一个好老师讲全了,如果你把这八个字读“厚”了,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而这背后所承载的是对教育事业的爱,把教师这行当做是事业,而不是谋生的手段来爱,那么就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教师。

爱就是学高为师。

精湛的业务,才能教给学生知识,你没有知识怎么能教别人。

可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都有一个感受,你学了那么多却不知道如何把她交给你的学生。

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说过这样的话“不看别人演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

”教学也是如此,就要善于从名师的讲课中汲取经验,那么才能掌握教学的方法,真的把自己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的知识,让学生掌握“渔猎”的方法,从而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

未来的社会,知识更新的很快,作为教师就要不断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一专多能。

而能够兢兢业业的坚持学习的人的动力在那,在于爱,对自己从事事业的热爱。

爱就是身高是范。

作为一名老师,如果不当班主任,一辈子都是遗憾,因为你没有自己的弟子,少了一种自豪和感动。

喜欢和学生零接触的感觉,那种美好让自己觉得每每回味都难忘。

那么如何当好班主任,于永正老师给女儿的建议让每个老师都茅塞顿开,而我却用了那么多年领悟她。

学生由于受于年龄的限制,可塑性很强,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陶行知文集读后感1最近,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读罢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每当读到一段精彩之处,总是感到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讲述自己一生对教育的感悟。

或娓娓道来,或一脸严肃。

先生说:“以教人者教已”是根本方法之一,先生也正是以这样的方法来对待“教育”和“生活教育”。

先生的言行理论对我们这些教书匠来说,无疑是最明亮的指路灯。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要用心去学、去体会、去实践,这样才会进步。

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每天都问问自己进步了吗?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

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我们抱着这种精神去教导学生,总是不会错的。

”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奉献精神是我们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

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内涵,成为我们不断吸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这一至理格言,正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

其意义有二:第一,“知行统一”。

我们的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谛问题。

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注重知行统一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即如何使学生知行达到和谐统一,真正使学生达到“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

幼儿园真谛第三章读后感

幼儿园真谛第三章读后感

幼儿园真谛第三章读后感《幼儿园真谛》这本书,是我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必读的经典之作。

第三章中,我在作者对幼儿园真谛的深入探讨中,感受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幼儿园真谛在于情感教育。

作者在书中强调了孩子情感的培养,将情感教育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

正如作者所说:“幼儿良性情感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

”幼儿园是孩子们离开家庭进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他们最初接触到他人的情感和体验的地方。

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认知、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能力。

只有让孩子们在幼儿园中体验到真正的爱和关怀,才能够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健康、积极的情感状态。

其次,幼儿园真谛在于启发学习。

正如作者所言:“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以启发教育为核心。

”启发式教育在幼儿园中的意义不言而喻。

幼儿的学习不应该只是机械的记忆和模仿,而应该是自主、主动和有目的的。

幼儿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在探索和实践中获得有效的学习经验。

通过引导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幼儿园教师可以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幼儿园真谛在于培养幼儿的品德素养。

道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提到:“品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在学龄前儿童阶段,正是他们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

幼儿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通过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坚持力和责任感,幼儿园教育可以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播下美好的种子,培养他们健康、积极、向上的品格。

综上所述,《幼儿园真谛》这本书的第三章,深入探讨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情感教育、启发学习和品德培养,幼儿园教师可以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将深入研读并运用这些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教育的真谛》是杨东平老师的一本教育心得之作,通过对教育的思考和总结,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真正的目标。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和震撼,对教育的理解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书中第一章“教书之爱”,让我更加明白,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作为教师,不仅要用心去教书,还要用心去爱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只有真正用爱去感召学生,才能唤醒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愿意主动地去学习。

第二章“教育之道”,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到教育是一种人际的交往、情感的传递,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要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心声,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教育中的平等、关爱与尊重,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同样也需要学生去尊重和关心教师。

只有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三章“启迪之美”,让我明白了教育的本质是启迪学生的智慧和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才能使他们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最后一章“梦之培养”,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培养。

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情感素质和健康成长。

教育不仅仅要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养成。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质,让他们成为真正具有个性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通过阅读《教育的真谛》,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作为教师,我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差异,用心去爱护和关心他们,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思考。

同时,我也应意识到教育是一种人际的交流和情感的传递,要建立师生关系,相互尊重和倾听。

幼儿园真谛读书心得

幼儿园真谛读书心得

幼儿园真谛读书心得篇一:教育的真谛读后感《教育的真谛》读后感历时九年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心中: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我带着这个问题,想从名师和专家的教育论著找到答案;在《教育的真谛》一文中我找到了答案:爱就是教育的真谛。

我理解教育的真谛是“爱”,也就是说要在教育中灌注“爱”,具体展开,应该有三个层次:浅层次的“爱”:要教师爱学生;中层次的“爱”:使学生爱教师;深层次的“爱”:让学生爱自己。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师生关系问题,并把热爱学生看做是教师的基本美德。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教师对学生要“仁爱”,做到“诲人不倦”。

瑞士著名的教育家斐斯塔洛齐提倡教师对学生有“母亲般的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看做是一个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美德,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他们都认识到教育工作中爱生的重要性,把教师热爱学生视为教师劳动不可缺少的道德要求。

但是,我们常发现:如果我们教师爱学生,不注意方式,不注意艺术,是生硬的“爱”,是一厢情愿的“爱”,这样的“爱”,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效果,反而产生消极影响。

因爱而生恨,屡见不鲜!这方面的教训也太多,它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所以,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因此,我们必须上升到使学生爱老师,经常听到一些经验人士说,我们做老师的应该如何如何爱护自己的学生。

突然有一天,我听到一位平时说话不多的老师说道:与其千辛万苦绞尽脑汁想办法如何去做到爱护学生,不如多思考如何让学生爱上你。

当学生喜欢你,他才会愿意听你的课,才会学得踏实,亲其师,信其道??众所周知,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产生反感,他就会厌学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功课,对该学科失去信心,严重的可能会放弃该学科,严重影响总体成绩,甚至造成终身遗憾,如果学生热爱这位老师,他们就会克服厌学情绪,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习成绩自然会进步教师要以正直的人格,渊博的学识,端庄亲切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教育书籍读后感(优秀10篇)

教育书籍读后感(优秀10篇)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篇一国庆假来临了,我阅读了些的书籍,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以往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久久的徜徉在这片书海中,深深的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我们得时时反省自我,时时反思自我,才能将工作更落到实处。

1、读书一生,以写促思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

我觉得这句话是最能够引起教师们共勉的。

我到此刻也依然记得我的大学班主任对我说过的这句话,而似乎很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已经抛却了这些意识,我又何尝不是呢。

如果这次不是校方让我们教师写一篇读教育专业书籍的读后感,我也不明白是否还会记得这句话。

写作不仅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我勤于阅读和思考的强劲动力。

因懂得这些,虽工作辛劳,文笔稚嫩,但我想自我以后也还是要坚持用文字记录自我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我不断与宁静的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我不断理解理智我的批判,让实践的我不断理解理论的我的提升。

2、慎独养身,伸展个性个人独处,他人不知,能严格按照慎独去做,没有其他杂念,实实在在按照道德准则去做。

应对荣誉,要拿得起,放得下。

不要在乎别人的毁誉,而要自信自醒,打击你的力量就是前进的力量。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竭尽全力,就是胜利。

能够说,慎独是最好的善待自我。

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

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我成长的最大敌人。

“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应成为我们为师的座右铭。

我想对自我说的是,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

对自我的教学,不要研究完美,要研究最有特色。

3、爱在细节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

比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尤其对所谓的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学会做“寒里”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为学生在困难或痛苦中及时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李镇西老师《教有所思》读后感:教育的真谛是“爱”

李镇西老师《教有所思》读后感:教育的真谛是“爱”

李镇西老师《教有所思》读后感:教育的真谛是“爱”在我校今年开展的教师读书活动中,我读了李镇西的《教有所思》。

这是李镇西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录,“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同时也是一名思想者,他应该站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制高点俯瞰自己的每一堂课,他的心中应该装着整个世界……”。

我想,李老师正是抱着这样一种信念,一边教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写作的,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成为专家,才有如此累累的收获的。

为什么处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李镇西老师就能从教育中感受到快乐,成为名师,成为教育专家,而自己却只能成为一个普通的教书匠呢?这时的我不禁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生活,审视自己的懒惰,反思自己对工作的态度。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有所思》让我感动的是:“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

由爱而升华为责任——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其中一篇《老师,用我的笔吧!》我感受特别深刻,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有时急需用笔向学生借这是常有的事,而且我们向学生借笔时,我们也有李镇西老师的待遇,即享受学生争先恐后递笔的热情。

我这人是个马大哈,往往借了学生的笔就忘了还。

但我很荣幸,我的学生很理解我,说是老师事多所以忘了还,每次还是热情的借笔给我,学生的宽容又助长了我有借无还的坏习惯,甚至每次享受这种习以为常的待遇时连思维也迟钝了,从来都没有像李老师那样从小事中往深处思考:为什么学生向我借杯子,我想都没想过亲自把杯子递给她呢?而我向学生借笔时,为什么学生没对我说:“喏,文具盒里有,自己拿吧”?细细反思自己这几年对待学生的行为,虽然没有恶劣到体罚学生的地步,但在生活中却对学生的感情越来越淡漠。

自读了李老师的这篇文章后,让我觉得很惭愧。

李老师的文章似一面明亮的镜子,照出了我冷漠、自私的一面,让我明白真爱从小事做起,明白了润物细无声的真谛,我明白了李老师与很多庸碌无为的老师的不同之处正在于,李老师懂得有爱才有真正的教育,有思考才能闪现个性的光芒。

《教育的根本》读后感500字

《教育的根本》读后感500字

《教育的根本》读后感500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读完《教育的根本》这篇文章,我深感震撼,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篇一:《教育的真谛》读后感《教育的真谛》这本书的主题是教育,它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教育的核心问题。

作者通过引用大量的实例和案例,详细介绍了教育的目的、方法、技巧和挑战,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价值。

同时,书中还包含了许多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指导。

其次,作者传递的信息和思想是: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思维、情感等方面的能力。

作者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决策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此外,作者还强调了教育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重要性,即教育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最后,这些思想如何适用于当今社会呢?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智能化、全球化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教育的全面性和个性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加注重教育的社会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优秀人才。

总之,《教育的真谛》这本书对于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入了解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其他人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篇二:《教育的真谛》读后感《教育的真谛》是一本教育类书籍。

该书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对于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都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是让每个个体都能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林崇德的《教育的智慧》读后感

林崇德的《教育的智慧》读后感

林崇德的《教育的智慧》读后感一本好书即使随便看一看,也会偶有所得。

我觉得看《教育的智慧》这本书,使我就有这样的感觉。

下面断章取意地谈几点体会,不知说的对与否?请同志们斧正!说到老师有这么几句话:首先说老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再有“对于您教诲的苦心,我无比感激,并将铭记于心”,还有“老师,感谢您倾尽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我们人生的旅途”。

这几句话说得我感到老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也不知是实干,还是苦干,反正说得老师快没了。

即使不没也快累死了。

《教育的智慧》从书名词义理解告诉我们:教育要讲究智慧。

读一下这本书又知道了教育是技术加艺术的工种。

好!我们得与时俱进——实实在在干工作的时候,也应考虑寻找工作中的乐趣,因为教育也是一门艺术。

只会干苦力,不是好老师!看《教育的智慧》又进一步理解了一个词,理解了一个更深层的道理。

所以说读书好,读书能让我明理,能辩证地看问题,也就是书上说的“要多层次多视角地看问题看学生想问题”周三下午本是工会活动,非整什么读书活动,原来有抵触情绪,通过学习感到这是展示的机会,交流的机会,这应该是快乐的。

正应了这句话:读书是进步的阶梯。

原来平凡的工作中还是有很多乐趣的!暑假有幸读到《教育的智慧》这本书,收获真是不少,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主流。

身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

《教育的智慧》就如同一盏明灯,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认识,并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充满了热情与信心。

特别是书中有一些精典的语句,影响着我:“我的学生一定会进步、会成才。

”这是我们作教师必须坚持的一种信念。

如果一个教师认为:“一个班级的学生中总是有好有坏,教师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都教育成好学生。

”那他就很可能慢慢放弃对班上学习不好的学生的教育。

我们不能武断定论:“我把你一碗清水看到底——你好不了啦”。

因为这种判断是与教育效能感相悖的。

因此,我们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并坚持一视同仁,将神圣的师爱均匀地撒向每一个学生,以感染他们、改变他们、教育他们、造就他们。

陶行知教育思想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思想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思想读后感没有一爱一,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一爱一的教育,他一爱一教育,一爱一学校,一爱一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一爱一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教师没有一爱一就不能教育学生。

对学生一爱一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

热一爱一学生,喜欢学生,以温一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一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

没有对学生一爱一,即使教学也没有激一情。

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灵的沟通、情的交一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

只一爱一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一爱一,偏一爱一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

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一爱一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一爱一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一爱一。

教师有不偏一爱一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一爱一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一爱一,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师一爱一是包含教育目的一爱一,而且通过这一爱一以受到教育效果。

陶行知称学生为一爱一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一爱一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

教师一爱一学生,就有教育,学生一爱一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

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爱一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一性一。

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

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

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一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一一精一神倍受刺激,以致他们摔破罐,撑一破船。

教育的本质读后感

教育的本质读后感

教育的本质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教育本质的书,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对教育这件事儿有了好多新的想法。

在书里,作者没有用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把教育说得云里雾里的,而是用特别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教育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这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那些教育经历,有一件事儿就像放电影似的在我脑海里不断浮现。

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我们班有个特别调皮捣蛋的男生,叫小宇。

小宇整天在教室里上蹿下跳,没个消停的时候,老师们对他头疼得不行。

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小宇却在下面和同桌嘻嘻哈哈,还把橡皮切成小块儿往前面同学的背上扔。

数学老师气得脸都红了,大声呵斥他:“小宇,你能不能安静点!”可小宇呢,只是消停了几分钟,就又开始故态复萌。

当时我心里就在想,这小宇也太不像话了,怎么就不能好好听课呢。

后来才知道,小宇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能照顾他吃饱穿暖就不错了,根本没精力管他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我们的班主任王老师注意到了小宇的情况,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一味地批评指责他。

有一天放学后,王老师把小宇单独留了下来。

我们都以为小宇肯定要挨一顿狠狠的批评了,可没想到,王老师却和声细语地跟小宇聊起了天。

我因为打扫卫生走得晚,在教室外面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王老师问小宇:“小宇,你是不是觉得在学校里不好玩呀?”小宇低着头,不吭声。

王老师接着说:“老师知道你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你心里可能会觉得孤单。

但是你想啊,如果你能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成绩,爸爸妈妈得多高兴啊。

”小宇还是不说话,但是我看到他的眼睛里有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从那以后,王老师经常在课间找小宇谈心,还给他辅导功课。

有时候还会送他一些小本子、小铅笔什么的作为奖励。

慢慢地,小宇变了。

他不再在课堂上捣乱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

有一次数学测验,他居然考了个不错的成绩,数学老师都惊讶得不行。

这件事儿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真的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内心,给予他们爱和关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发心灵的教育文字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
前卫镇巩村小学吴利莎
《教育的真谛》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华,正如书的封面所写“现代教育思想的活水源头”,时隔多年,他的许多教育理论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依然生命常青。

读完此书,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更深了一些。

下面是自己的几点小感悟:
一、“生活即教育”与作文教学。

“教学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的三大主张,这也是书中开篇实践篇的三大版块。

看完这部分内容,感觉先生的思想非常接地气。

是的,教育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没有了生活这股活水,教育便如一潭死水。

就像先生所说“我们真正的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的解决”。

由此,我想起了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尤其是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写作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一直在农村一线教学,孩子们的作文能力提高是令我最头疼的。

农村相对城市来说,环境比较闭塞,学生的课余生活单调,学生往往无自己认为的趣事可写。

学生每到写作时,便痛苦万分,迟迟下不了笔。

被老师逼得最后只得照搬硬套,所写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

教师往往也只在写作技巧的教授上下足功夫,套用现成模式。

学生好文章的评判也只停留在文章布局是否合理,完全不顾文章的是否抒发了真情实感。

甚至有些作文题目或范围要求不是在学生的生活
经历和生活范围内。

这就是脱离了学生“生活”这个大舞台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学生,相较以前,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果能将语文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将作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充分联系起来,那么学生作文就自然内容真实,感情真挚,能真实反映生活,有真情实感;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作文水平也就有较大的提高。

正如先生所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


二、“师范生的两变”。

书中,陶老先生的论师范生的两变令自己印象深刻。

先生说的第一变是变个孙悟空,不为别的,就因为孙悟空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

他抱着目的去拜师,他漂洋求师,不是为着他一个人的长生不老,他所求的是猴类大家的幸福。

师傅让他学三百六十旁门,但他目的明确,只求长生不老之术,最终实现目标。

相比孙悟空的坚持不懈,自愧不已。

上班近十年,却无具体的目标,只是机械的重复着工作。

下来我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自己成长的支点,为自已设置一个奋斗的目标,制定成长计划,去享受工作的快乐。

做一个有勇气,有理想的教师,在给予着孩子的快乐中快乐着自己,在提升着孩子的价值中提升着自己。

第二变是变成小孩子,在陶老先生看来,小孩子是最聪明,最富于创造力的,千万不能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受了你盛怒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着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惧。

他写字想得双圈没有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

他想您抱他一会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人夺了去一般的伤心。

当你变成小孩子
时,便会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学校才能成为乐园,先生才能成为真正的先生。

一个老师必得会变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老师,一个好老师,必是能和孩子打成一片的,能真正附下身来和孩子交流。

自己一直未能真正走入学生内心,原因在此。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确实应该拿出实际行动,真正附下身子,和孩子沟通,而非简单挂在嘴边。

三、教育需要自由的土壤。

除了书中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打动了我,李镇西校长为书所作的序二,也引起了我的共鸣。

他说优秀的教育家至少有三个品质——有超越世俗的高远追求、有富有创见的教育思想、有长期的第一线教育实践。

这三点不光教育家,也是我们普通教师应具备的品质。

他还说,自由是教育家产生的第一土壤。

对于当今社会,于教育而言是否是自由的,暂且不谈。

但这自由中的第一位——思想自由,却是我们教师应该拥有的。

教育来源于社会,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它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这就它注定是自由的。

作为民族复兴中坚力量的教师,我们必须有创新的思想,才能教出有创新思想的学生。

正如李校长所说“让没有创新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新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要有自己积极向上的个性,独立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能不加分析盲目照搬教育结论,而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或修正,或补充,或发展。

做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教师,用个性造就个性,用思想点燃思想。

感谢《教育的真谛》,触发心灵最深处,以后会多翻翻,相信每
次都有新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