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作业试题答案
《运动生理学》试题库(包含答案)

《运动生理学》试题库(包含答案)运动生理学试题库(包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运动时,能量主要来源于:A. 糖类B. 脂肪C. 蛋白质D. 无机盐{答案:A}2. 下列哪种激素能促进肌肉生长:A. 生长激素B. 甲状腺激素C. 肾上腺素D. 胰岛素{答案:A}3.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的关系是:A. 心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B. 心率与运动强度无关C. 心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减少D. 心率不变{答案:A}4. 下列哪种运动方式对心肺功能提高效果最显著:A. 短跑B. 长跑C. 游泳D. 健身操{答案:B}5. 人体在运动时,呼吸频率与运动强度之间的关系是:A. 呼吸频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B. 呼吸频率与运动强度无关C. 呼吸频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减少D. 呼吸频率不变{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方式是______代谢。
{答案:有氧}2. 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答案:肌纤维}3. 人体运动时,骨骼肌收缩,牵拉骨杠杆,产生______。
{答案:运动}4. 人体运动系统由______、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答案:骨}5.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______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和机制的科学。
{答案:运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说明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
{答案:有氧运动是指在充足氧气供应的条件下,通过持续、稳定的运动方式,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的运动,如长跑、游泳等。
无氧运动是指在短时间内,高强度、快速的运动方式,主要依赖肌肉内的能量储备,如短跑、举重等。
}2. 请简要说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答案: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心肺功能,增加心输出量和肺活量;(2)使心脏肌肉发达,心腔扩大,心脏壁变厚;(3)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4)提高血液循环效率,增强抗凝血功能。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基本规律的科学?A. 动物运动B. 体育运动C. 人体运动D. 机械运动答案:C2. 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肌纤维B. 肌原纤维C. 肌动蛋白D. 肌球蛋白答案:B3. 有氧代谢的主要能量系统是什么?A. 磷酸系统B. 无氧糖酵解系统C. 有氧糖酵解系统D. 脂肪代谢系统答案:C4. 人体运动时,心脏输出量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什么?A. 心率B. 心肌收缩力C.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D. 以上都是答案:D5. 肌肉疲劳的原因是什么?A. 能量耗竭B. 代谢产物积累C. 神经传导障碍D. 以上都有答案:D二、填空题1. 人体运动时,肌肉收缩的能量来源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ATP、CP2. 肌肉的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是否改变。
答案:肌肉长度3. 运动后,肌肉酸痛通常分为两种,即时肌肉酸痛和__________肌肉酸痛。
答案:延迟发作4. 运动生理学中,最大摄氧量(VO2max)是衡量一个人__________能力的指标。
答案:有氧耐力5. 运动中,电解质的丢失主要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汗液、尿液三、简答题1. 简述肌肉收缩的过程。
答:肌肉收缩是由神经冲动触发的一系列生化过程。
当神经冲动到达肌肉时,会导致肌膜去极化,电信号沿着肌膜传播至肌浆网,引起钙离子释放。
钙离子与肌球蛋白结合,触发肌肉纤维中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产生力量,导致肌肉收缩。
随后,通过ATP提供的能量,肌肉纤维恢复到静息状态,准备下一次收缩。
2. 描述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的区别。
答: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是人体产生能量的两种主要方式。
无氧代谢不需要氧气,可以在短暂的高强度活动中迅速产生能量,例如通过磷酸肌酸途径和无氧糖酵解。
然而,无氧代谢产生的能量较少,且会产生乳酸等代谢产物,可能导致肌肉疲劳。
运动生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淀粉在小肠内被吸收的主要形式是葡萄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在各种运动中不存在绝对某个单一能源系统供能的情况。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有训练者动用脂肪供能能力比无训练者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一切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特征是兴奋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一般将脊髓灰质前角的a运动神经元称为脊髓运动反射的开始公路。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NaHCO3和H2CO3的比值为20︰1时,缓冲能力最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运动性蛋白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运动负荷量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肾的基本功能单位是肾单位,人类两侧肾脏约有180-230万个肾单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条件反射的消退,意味着已建成的条件反射的丧失。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运动开始时,运动肌肉本体感受性反射是引起肺通气量迅速增加的调节机制之一。
()B、错误正确答案:A11.ATP分解会释放能量,一般是在酶的催化下分解为二磷酸腺苷和无机磷酸。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一般体循环的毛细血管压约为20mmHg,而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可达60mmHg。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第二心音标志着心室开始收缩。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持续训练法是提高有氧耐力的一种重要训练方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如果胰岛素缺乏,则血糖浓度下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快肌纤维百分比高的运动员,在亚极量运动中,无氧阈可提早出现。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红细胞中含有Hb,它是运输O2和CO2的重要载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在技术教学中,教师借助简短的判断性语言强化正确动作,是注意发挥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
《运动生理学》测验题目(含答案)

《运动生理学》测验题目(含答案)《运动生理学》测验题目(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哪种营养素?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维生素答案:C2. 哪个器官是人体调节酸碱平衡的主要场所?A. 肾脏B. 肺脏C. 肝脏D. 胃答案:A3.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主要通过哪种方式增加心输出量?A. 增加心率B. 增加心脏前负荷C. 增加心脏后负荷D. 增加心脏的收缩力答案:A4. 哪个肌肉群是人体膝关节的主要稳定肌?A. 股四头肌B. 股二头肌C. 半膜肌D. 腓肠肌答案:A5.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哪种激素的分泌量会显著增加?A. 胰岛素B. 肾上腺素C. 甲状腺激素D. 生长激素答案:B6. 哪种类型的运动对提高人体心肺功能效果最为显著?A. 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B. 高强度、短时间的无氧运动C. 中等强度、间歇式的有氧运动D. 轻柔、缓慢的拉伸运动答案:A7.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供应不足时会首先消耗哪种能源?A. 碳水化合物B. 脂肪C. 蛋白质D. 维生素答案:A8. 哪个关节是人体承受重量的主要关节?A. 肩关节B. 膝关节C. 髋关节D. 踝关节答案:B9.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哪种物质可以促进肌肉的收缩?A. 肌酸B. 肌红蛋白C. 乳酸D. 氧气答案:A10. 哪个部位的肌肉群是人体呼吸的主要驱动力?A. 腹部肌肉B. 胸部肌肉C. 肩部肌肉D. 背部肌肉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请简要说明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供应机制。
答案: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供应主要依赖于碳水化合物的氧化代谢、脂肪的氧化代谢和蛋白质的降解。
其中,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来源,脂肪是储备能源,蛋白质在能量供应不足时才会被分解提供能量。
2. 请简述运动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
答案: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主要表现在提高心肺耐力、增强心肺储备能力和改善心肺血液循环等方面。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糖是运动时肌肉主要利用的能量源?A. 葡萄糖B. 果糖C. 乳糖D. 浆果糖答案:A. 葡萄糖2. 运动后,通过肺换气排出的二氧化碳的量比安静时要: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A. 增加3. 下列哪个因素对肌肉收缩力量产生直接影响?A. 骨骼长度B. 心肌收缩力C. 肌肉纤维类型D. 血液滋养答案:C. 肌肉纤维类型4. 下列哪个心率区间属于高强度运动?A. 50-60%最大心率B. 60-70%最大心率C. 70-80%最大心率D. 80-90%最大心率答案:D. 80-90%最大心率5. 力量训练对肌肉的主要影响是:A. 增加肌肉纤维数量B. 增加肌肉纤维直径C. 增加肌肉收缩速度D. 增加肌肉弹性答案:B. 增加肌肉纤维直径二、非选择题:1. 解释下列术语: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答案:有氧运动指的是依赖氧气供应进行的运动,如长跑、游泳等,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无氧运动指的是在短时间内迅速进行的高强度运动,如举重、短跑等,主要依靠无氧代谢产生能量。
2. 简要说明乳酸阈值是什么,并解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
答案:乳酸阈值是指人体在运动中,由于运动强度增加导致产生乳酸的速度超过乳酸消耗的速度时,乳酸在肌肉中积累的阈值。
乳酸阈值的提高通常意味着肌肉耐力的提升,同时也表明人体能够更好地适应高强度运动。
3. 健身房中的有氧设备和无氧设备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举例。
答案:有氧设备一般包括跑步机、椭圆机等有氧训练器材,其主要特点是能够提供持续的低到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提升心肺功能和脂肪燃烧。
例如,跑步机可以让用户通过自己调节跑步速度和坡度来实现不同强度的有氧训练。
无氧设备一般包括哑铃、杠铃等力量训练器材,其主要特点是可以进行高强度的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肌肉质量。
例如,杠铃可以通过调整重量和次数来进行无氧训练,训练目标可以是提升肌肉力量、增加肌肉质量等。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2、生殖3、兴奋性4、稳态5、自身调节6、反射弧7、反射8、非条件反射9、体液调节10、局部体液调节11、反馈12、正反馈13、负反馈14、神经调节15、神经-体液调节16、前馈17、生理学18、反应19、阈刺激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选项,其分支学科是运动生理学的是;A.生物学B.生理学C.动物学D.体育科学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细胞内液B.血液和淋巴液C.组织液D.细胞外液3、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A.收缩反应B.神经冲动C.电位变化D.反射活动4、维持机体稳定的重要调节过程是;A.正反馈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负反馈调节5、下列生理过程属于前反馈调节的是;A.负反馈调节B.正反馈调节C.减压反射D.比赛前运动员出现心跳加快6、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排尿反射B.分娩C.排便反射D.减压反射7、最能反映内环境状况的体液部分是;A.细胞内液B.脑脊液C.血液D.淋巴液8、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处于;A.固定不变B.随机多变C.相对稳定D.绝对不变9、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A.神经调节B.自身调节C.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10、内环境与体内细胞的关系是;A.细胞的生存环境B.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C.物质交换的场所D.细胞排泄废物的通道11、回心血量增加使心肌纤维拉长而收缩力加大是属于;A.神经调节B.反馈调节C.负反馈调节D.自身调节12、负反馈的调节作用是;A.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途径B.使血压C.使心率不致上升过快D.使排尿反射进一步增强13、运动会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是由于;A.自身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调节14、体液是;A.细胞内的液体B.细胞外的液体C.细胞内液加细胞外液D.血液15、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B.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D.细胞内代谢水平稳定16、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B.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C.分泌激素的细胞有内分泌功能D.体液调节不一定是全身性的1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B.反应C.神经冲动D.正反馈调节三、填空1、运动生理学中,对人体常用的实验测定方法有________法, 法;运动生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世纪年代开始的;2、细胞外液包括位于组织、细胞间隙中的和血液中的;3、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_______,它由构成,是与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4、运动员听到枪声起跑属于调节;5、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至少包括、、和三个特征;6、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作用具有、和的特点;7、自身调节是指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或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8、负反馈调节的只有输出信号出现之后才发挥作用,起纠偏总要一段时间;9、负反馈调节的缺点是和;反射活动分为和两类;10、反射弧由感受器、、、、五个缺一不可的部分组成;11、生理学的实验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实验分为和;12、生理学的实验根据实验进程不同可以将实验分为和;13、生理学的实验根据所观察的水平不同可以将实验分为、、、亚细胞、水平的实验;14、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反射中枢对的影响;15、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机体进行的调节过程一般属于反馈过程;16、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和,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17、细胞受到刺激而发生反应时,其要发生周期性变化;四、判断题1、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因而只能通过对人体实验测定,获得运动时人体各种功能发展变化的规律;2、运动生理学对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组织运动训练有重要的意义;3、体内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因此,体液调节相当于反射弧传出道路的一个延伸部分;4、正反馈是不可逆的和不断增强的过程;5、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绝对不变;6、刺激的阈值越小,说明组织的兴奋性越低;7、负反馈是不可逆的、不断增强的过程,直到整个过程迅速完成为止;五、简答题1、你对反馈的概念及和体育运动的关系有哪些认识2、何谓反馈举例说明体内的负反馈和正反馈调节3、人体生理功能活动有哪三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何区别4、你对生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有哪些认识5、生理学研究有哪些方法6、体育专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六、论述题1、为什么说运动生理学是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课2、试述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是如何调节其功能活动以使之与环境保持新的动态平衡的;3、试述环境变化时,机体是如何通过调节机制以保持机体与环境的动态平衡的参考答案部分:一、名词解释1、生物体是在不断地更新自我,破坏和清除已经衰老的结构,重建新的结构;这是一切生物体存在的最基本特征,是生物体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中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终结;2、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3、指组织细胞在受刺激时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4、是一种复杂的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是代谢过程使这种相对恒定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是通过调节使平衡恢复;5、身调节是指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6、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缺一不可的部分组成;7、所谓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的应答性反应;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形成,是人或高等动物在生活过程中根据个体所处的生活条件而建立起来的,所以是后天获得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8、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固定的反射,是一种较低级的活动,如声音所引起的朝向反射头朝向声源方向;9、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完成的;这些激素分泌入血液后, 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主要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基本功能; 大多数激素通常是通过血液运输到距离较远的部位而起作用,故称为体液调节;10、除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外,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以在局部组织液内扩散,改变附近的组织细胞的活动;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体液调节,称为局部体液调节;11、在人体整体内进行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时,往往被调节的器官效应器,在功能活动发生改变时,这一变化的信息又可以通过回路反映到调节系统,改变其调节的强度,形成一种调节回路;人们常常用反馈Feedback一词表示这种调节方式;12、若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增强反射中枢对效应器的影响即称为正反馈;13、若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弱控制装置对受控量的影响称为负反馈;14、神经调节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调节机制,实现这一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15、在人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是直接或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了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相当于反射弧传出道路的一个延伸部分,可称为神经——体液调节;16、控制装置仅根据干扰信息发出控制信号的方式称为前馈;如赛前状态;17、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18、生物体生活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细胞、组织或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及外部的表现都将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称为反应;19、阈刺激刺激有强弱或大小的差别,凡能引起某种组织产生兴奋的最弱最小刺激强度成为阈刺激;二、选择题1、B2、D3、C4、B5、D6、D7、C8、B9、D10、B 11、D 12、A 13、D 14、C 15、C 16、B 17、A三、填空1、运动现场测定;实验研究;20;202、组织液;血浆3、液体环境;细胞外液;体内细胞;外环境4、神经;蛋白质5、核酸;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6、缓慢、广泛;持久7、神经;体液调节8、偏差;滞后9、有波动性;滞后现象;条件反射;非条件反10、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1、人体实验;动物实验12、急性实验;慢性实验13、整体;器官;细胞;分子14、增强;效应器15、负16、物质交换;能量交换17、兴奋性四、判断1、错2、对3、对4、对5、错6、错7、错五、简答题1、答: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对效应器实行控制的同时,效应器活动的改变在引起体内特定的生理效应的同时,又通过一定的途径影响控制中枢的活动;这种受控部分不断有信息返回输给控制部分,并改变它的活动,成为反馈;这种信息成为反馈信息;如果反馈信息产生的结果是提高控制部分的活动,成为正反馈;如果反馈的信息产生的效应是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 则称负反馈;举例略;实际上,正常机体在环境因素不断干扰下,能保持良好的稳态;进一步的研究已表明,干扰信号还可直接通过体内的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对输出变量可能出现的偏差及时发出纠正信号,做到防患于未然;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这种直接作用称为前馈;如运动员进入训练和比赛场地,通过各种视觉、听觉刺激,以条件反射方式发动神经系统对心血管、呼吸和骨骼肌等器官活动进行调整,以适应即将发生的代谢增强的需要,就是前馈性控制的表现; 2、答: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对效应器实行控制的同时,效应器活动的改变在引起体内特定的生理效应的同时,又通过一定的途径影响控制中枢的活动;这种受控部分不断有信息返回输给控制部分,并改变它的活动,成为反馈;这种信息成为反馈信息;如果反馈信息产生的结果是提高控制部分的活动,成为正反馈;如果反馈的信息产生的效应是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 则称负反馈;举例略;3、答: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又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总是以整体活动的形式进行;为了使机体组织细胞的功能与机体的整体活动需要相适应,需要不断地对细胞的功能进行调节;神经调节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调节机制, 实现这一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完成的;这些激素分泌入血液后,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主要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基本功能;大多数激素通常是通过血液运输到距离较远的部位而起作用,故称为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是指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体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精确;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作用广泛;在人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是直接或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了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相当于反射弧传出道路的一个延伸部分,可称为神经——体液调节;这三种调节方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4、答: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活体;人们对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的了解,并不是来自于想象和推理,而是来自于实验;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一切生理学的理论均来自实验;人体生理学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正常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5、答: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生理学的知识都来自于实验,因此,生理学的学习中一定要重视实验,培养实验动手能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在实验中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 生理学的实验可分多类;如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可将实验分为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根据实验的进程可将实验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根据实验所观察的水平又可将实验分为整体、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的实验;根据实验的场所又可分为运动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等等;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基本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对人体的实验测定而获取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发展变化规律的实验资料;但是,有时为了深入观察某种特定条件下运动引起的生理变化,可能会使实验对象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就需要利用动物进行实验观察;譬如从动物身上摘取局部组织器官进行离体观察;将动物去势造成雄激素缺乏,以研究雄激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等;6、答: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时,或在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的影响下,人体功能产生反应与适应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首先可以掌握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功能系统发展的影响和规律,使其有目的地通过相应手段来发展与提高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能力;其次,可掌握不同年龄、性别的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的关系,以便根据其不同的特点,科学地组织锻炼;第三,可学习并掌握评定人体功能能力的基本方法或手段,使之客观地评价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价值与效果;综上所述,运动生理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学习它对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地组织运动训练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六、论述题1、_______答: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时,或在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的影响下,人体功能产生反应与适应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首先可以掌握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功能系统发展的影响和规律,使其有目的地通过相应手段来发展与提高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能力;其次,可掌握不同年龄、性别的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的关系,以便根据其不同的特点,科学地组织锻炼;第三,可学习并掌握评定人体功能能力的基本方法或手段,使之客观地评价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价值与效果;综上所述,运动生理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学习它对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地组织运动训练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2、答: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人体将产生相应的反应,使自己的功能活动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以与变化了的环境保持新的动态平衡;人类发生适应性反应时,既要调节运动系统完成一定的动作;又要调节内脏活动以保持稳态;这些调节是由体内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调节机制来完成的;神经调节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所谓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的应答性反应;实现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缺一不可的部分组成;反射活动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固定的反射,是一种较低级的活动,如声音所引起的朝向反射头朝向声源方向;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形成,是人或高等动物在生活过程中根据个体所处的生活条件而建立起来的,所以是后天获得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完成的;这些激素分泌入血液后,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主要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基本功能;大多数激素通常是通过血液运输到距离较远的部位而起作用, 故称为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作用具有缓慢、广泛和持久的特点;除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外,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以在局部组织液内扩散,改变附近的组织细胞的活动;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体液调节,称为局部体液调节;在人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是直接或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了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相当于反射弧传出道路的一个延伸部分,可称为神经——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是指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例如心肌收缩力量在一定范围内与收缩前心肌纤维的长度成正比,即在一定范围内收缩前心肌纤维越长,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越大;因此,当心室中充盈的血量增多时, 心室肌纤维即被拉长,因而心肌收缩力量增大,使博出血量增多,从而心容量又保持相对恒定;3、答:人的活动通常是整体活动,即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将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使人体功能活动与环境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环境间的动态平衡;人体在发生适应性反应时,既要调节运动系统完成一定的动作,又要调节内脏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密切配合,相互调节;其中,神经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它通过反射活动来实现;反射的基本类型有两种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神经调节在整个功能调节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它具有迅速、局限和准确等特点;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完成的;这些激素分泌入血液后,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主要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基本功能;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以在局部组织液内扩散,改变附近的组织细胞的活动;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作用具有缓慢、广泛和持久的特点;在人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是直接或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了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相当于反射弧传出道路的一个延伸部分,可称为神经——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是指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例如心肌收缩力量在一定范围内与收缩前心肌纤维的长度成正比,即在一定范围内收缩前心肌纤维越长,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越大;__。
运动生理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章节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运动对心理的影响B. 运动对生理的影响C. 运动对环境的影响D. 运动对经济的影响答案:B2. 人体在进行有氧运动时,主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A. 脂肪B. 碳水化合物C. 蛋白质D. 酒精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心血管系统的功能?A. 运输氧气B. 调节体温C. 运输营养物质D. 维持血压答案:B二、填空题4.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收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ATP5. 运动时,人体体温升高,主要通过________来调节。
答案:汗腺分泌汗液三、简答题6. 简述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答案:运动可以增强心脏的泵血能力,提高血管的弹性,促进血液循环,长期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血管健康。
7. 描述运动后如何恢复肌肉疲劳。
答案:运动后肌肉疲劳可以通过适当的拉伸、按摩、补充营养和充足的休息来恢复。
此外,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和电解质平衡也很重要。
四、论述题8. 论述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及其意义。
答案:运动可以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肺活量和呼吸效率。
长期进行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肺泡的数量和肺泡的弹性,改善氧气的摄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从而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健康水平。
五、计算题9. 如果一个运动员在跑步机上以8公里/小时的速度跑了30分钟,请计算他消耗了多少卡路里(假设每公里消耗60卡路里)。
答案:消耗的卡路里 = 8公里/小时× 30分钟× (60卡路里/公里) ÷ 60分钟/小时 = 240卡路里六、案例分析题10. 某运动员在进行高强度训练后,出现了肌肉酸痛和疲劳的症状,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恢复建议。
答案:肌肉酸痛和疲劳可能是由于乳酸积累和肌肉微损伤造成的。
恢复建议包括:适当休息,进行轻度的有氧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电解质,以及进行肌肉放松和按摩。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绪论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1、运动生理学是()的一个分支。
A、生物学B、生理学C、人体生理学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A、反应B、适应C、反应和适应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A、人体实验B、动物实验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A、兴奋B、收缩C、分泌D、物质代谢改变E、电变化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而(),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而()。
A、缓慢B、迅速C、广泛D、精确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A、加强B、减弱C、不变D、加强或减弱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A、兴奋B、抑制C、兴奋和抑制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三、概念题1、人体生理学2、运动生理学3、神经调节4、体液调节四、简答题: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什么?第一章练习一、是非题:()1、肌肉收缩需要有A TP的分解,而肌肉舒张即无需ATP的参与。
()2、肌肉舒张也需要A TP,是因为钙泵将Ca2+泵回肌浆网需要ATP。
()3、等速收缩的特点是收缩过程中阻力改变,而速度不变。
()4、ATP不仅是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也是腺体分泌、神经传导、合成代谢等各种生理活动的直接能源。
()5、在等长收缩时,肌肉收缩成分的长度完全不变。
()6、短跑时,要求尽量抬高大腿(屈髋)其作用之一是利用弹性贮能。
()7、剧烈运动时,肌肉中CP含量下降很多,而ATP的含量变化不大。
运动生理学作业试题答案

1.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以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全民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2.解释课堂上讲授的生命基本特征;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兴奋性:可以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能力适应性:生物体在客观环境的长期作用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这种能力称为适应性应激性,生殖3.什么是神经调节什么是体液调节它们有什么不同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神经系统完成体液调节是指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以及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一器官和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过程;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而精确,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两者相互配合使生理功能调节更趋于完善;4.什么是生物节律如何分类生物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的时间结构,或称为生物节律;可按其发生的频率高低分为三大类:近似昼夜节律、亚日节律、超日节律;近似昼夜节律:指24小时±4小时区间的生物节律如体温变化,激素浓度变化;超日节律:指周期小于20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心率、呼吸等节律;亚日节律:指周期大于28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女性月经周期等;又可分为近似周、月、年节律;作业21.感受器、感受器官的概念;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如:视锥细胞感受器官——是指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体构成的器官;如:眼、耳其感受器位于颞骨岩部迷路内,由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构成;其适宜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减速运动;当头部位置改变,重力对耳石的作用方向改变,耳石膜与毛细胞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使毛细胞兴奋,引起有关肌肉紧张变化,同时产生头部空间位置改变的感觉;2.什么是位觉位觉的感受器是什么位于哪里它们的适宜刺激是什么概念: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包括直线加速度运动和角加速运动时引起的前庭器官中的位觉感受器兴奋并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或前庭感觉;3.解释前庭反射与前庭稳定性;前庭反应是指前庭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除引起一定位置觉改变外,还引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如眩晕、恶、呕吐和各种姿势反射等,这些改变统称为前庭反射;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称为前庭功能稳定性;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前庭功能的稳定性;4.什么是本体感觉肌梭与腱梭分别感受什么刺激运动时,人体对肌肉受到牵拉的程度、肌肉收缩产生的力度、关节伸展时的范围等都会产生感觉称为本体感觉;肌梭:功能 : 感受肌肉长度变化牵拉刺激腱梭:功能:感受肌肉收缩张力的变化5.简述运动对本体感受器的影响;经常参加体育训练,可提高本体感受器的机能,能使肌肉运动的分析能力及动作时间的精确判断力得到发展;如篮球运动员运球快速进攻时,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其控球能力强,失球次数少,而且运动速度快,表现出本体感受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经常参加体育训练,可提高本体感受器的机能,能使肌肉运动的分析能力及动作时间的精确判断力得到发展;肌肉活动时发生的本体感觉往往被视、听和其他感觉遮蔽,故本体感觉也称为暗感觉; 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能力必须经过长时间训练,才能在意识中比较明显而精确地反映出自己的运动动作;通过明感觉来寻找暗感觉作业31.简述神经元依功能的分类;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分类: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2.什么是牵张反射试述牵张反射的生理意义及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缩短,称为牵张反射;膝跳反射生理意义:维持站立姿势,增大收缩力量;如:投掷前的引臂,起跳前的膝屈动作;举例:投掷前的引臂动作,起跳前的膝屈动作,都是利用牵拉投掷和跳跃的主动肌,使其收缩更有力;应用:需要较大力量的运动,在一定范围内,应尽可能高速牵拉肌肉;在牵拉与随后的收缩之间的延搁时间愈短愈好,否则牵拉引起的增力效应将减弱或消失;3.什么是状态反射试述人体状态反射的规律,举例说明状态反射在运动技能学习时的应用;概念:头部空间位置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将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的改变,这种反射称状态反射;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相对加强;头部侧倾或扭转: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反射性加强,异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正常人体:这类基本反射常被抑制而表现不明显由于高位中枢的调节;运动员头戴固定器后,进行背后正握撑臂上成背后正撑时的姿势;4.简述小脑对运动的调控作用;①调节肌紧张②控制身体平衡③协调感觉运动和参与运动学习5.简述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定位及其功能特征;主运动区:中央前回4 区、6区运动区功能特征:1除头面部,对躯体运动调节交叉支配2具有精细的机能定位3机能定位安排呈身体的倒影作业41.你认为骨骼肌是可兴奋组织吗为什么骨骼肌是可兴奋组织,又称横纹肌;受到刺激可产生兴奋的特性;2. 讲讲兴奋与兴奋性的概念,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3.简述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等动收缩的概念,并分别举例说明;向心收缩P.35概念: 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作用:肌肉做功W=F×S;人体产生位移,如跑、跳远等;器械获得加速度,如推铅球,足球射门等;等长收缩P.35概念: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这种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为静力收缩;作用:未做机械功;固定、支撑保持某种姿势;例如:武术的“站桩”、体操“十字支撑”等;离心收缩退让工作 P.36概念: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称为离心收缩;作用:肌肉做负功;制动、减速、克服重力,防止损伤;例如:下蹲时股四头肌的收缩;下坡跑;下楼梯等;等动收缩P.36概念: 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称为等动收缩;特点:1,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均可产生最大肌张力;2,速度可根据需要调整要进行等动收缩,需要专门的仪器;作业51.什么是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肌力-一个人所能举起的最大力量;绝对力量的大小与体重有关,体重越大绝对肌力越大;相对肌力-每公斤体重的肌肉力量;相对力量可以更好评价力量素质;不同运动项目对两种力量要求不同;2.运动单位的概念及分类;运动单位概念:一个α运动神经员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运动单位分类:运动性运动单位-其肌纤维兴奋时发放的冲动频率较高,收缩力量大,但容易疲劳,氧化酶的活性低;紧张性运动单位-其肌纤维兴奋时发放的冲动频率较低,但发放持续较长时间,氧化酶的活性高;3.什么是运动单位的动员运动时不同运动单位的动员有何特征肌肉收缩产生力量大小的主要因素:1.与参与工作的运动单位数量有关2.也与运动神经元传到肌纤维的冲动频率有关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的频率的结合,称为运动单位的动员运动单位的募集为了对应如此多样的运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肌纤维分化成为两大类;收缩能力小,但能长时间持续用力的肌纤维,能瞬间产生爆发力的肌纤维;运动时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动员P.47低强度运动,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运动实践中的应用:采用不同运动强度可以发展不同类型肌纤维;为了增强快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要包括大强度的练习;为了提高慢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运动强度要低,持续时间要长;4.阐述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学、代谢特征;一形态特征:快肌慢肌直径大小肌红蛋白少,灰白色多,红色肌质网发达较不发达线粒体数量少,体积小数量多,体积大毛细血管相对少丰富N元支配大小传导速度快8~40m/s 慢2~8m/s二生理学特征:白肌红肌收缩速度快慢收缩力量大小抗疲劳能力弱强三代谢特征:白肌红肌无氧氧化强有氧氧化强ATP酶活性高氧化酶活性高乳酸脱氢酶活性高氧化脂肪能力高5.阐述运动训练对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影响;1.选择性肥大耐力练习能引起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速度-爆发力训练可引起快肌选择性肥大;2.酶活性改变速度训练无氧酶活性有显著提高如ATP酶等;耐力训练有氧酶活性有显著性提高如琥珀酸脱氢酶、磷酸果糖激酶等作业61.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及其主要功能2.体液与内环境的概念,简述内环境维持稳定的生理意义;体液:人体内的液体;约占体重的60%~70%;30~40%细胞内液 15~ 20%细胞外液一内环境的概念: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只有通过细胞外液,人体的细胞才能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二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条件;内环境相对稳定,细胞新陈代谢才能正常进行;3.试述血液的功能一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血液维持水、氧和营养物质的含量;血液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体温和血液有形成分的相对稳定;二运输功能O2、营养物质、激素体内CO2、代谢产物体外水、Hb、血浆蛋白:运输载体三调节作用体液调节血液将内分泌的激素运送到全身,作用于相应的器官、组织,改变其活动,起着体液调节的作用;调节体温通过皮肤血管舒缩活动,血液在调节体温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四防御与保护作用白细胞吞噬分解入侵人体的微生物、体内坏死组织细胞防御血浆中含多种免疫物质抗菌酶、溶菌酶总称抗体,能对抗或消灭外来的细菌和毒素总称抗原,从而免于疾病发生;血小板促进止血、加速凝血;作业71.简述心肌的生理特性;一自动节律性——心肌细胞可以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二传导性——心肌某一部分兴奋后,可将局部电流传给相邻细胞,导致整个心脏的兴奋;三兴奋性——对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四收缩性——心肌细胞在刺激作用下能够产生收缩的特性;2.心动周期与心率的概念;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P.81时程:若平均心率为75次/min,则每个心动周期为0.8s;心房 0.1s心室全心舒张期心率增快时,心动周期时间缩短,以舒张期缩短更明显,使心脏充盈不足;心率HR: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成年人安静时:60~90次/min3.评价心泵功能的指标有哪些解释它们的含义;1.心输出量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1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P.83每搏输出量SV: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正常人安静状态下SV为60~80ml,平均70ml;射血分数EF:SV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百分比;正常人安静时的EF为55~60%;70/145×100%= 55~60%SV、EF都与心肌收缩力有关;EF还与心容积有关;2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每分输出量CO:每分输出量等于SV×HRCO=SV×HRCO其大小随机体活动和代谢状况而变化;心指数CI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运动时,由于CO增加,CI也增加;我国中等身材成年人CI 约为3.0~3.5L/min/m2;10岁左右时,可达4 L/min/m2以上;80岁时,静息心指数降至2 L/min/m22.心脏泵功能贮备P.86CO随着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称为泵功能贮备心力贮备心力贮备是评价心泵功能的有效指标;心力贮备包括:心率贮备安静心率75次/min,最大运动增加2~2.5倍收缩期贮备安静每搏量70ml,最大运动可达135ml65ml舒张期贮备安静心舒张末期容积145ml,最大运动可达160ml15ml4.血压的概念与正常值,高血压的概念及危害;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单位常用帕Pa、千帕kPa或毫米汞柱mmHg表示;一动脉血压正常值:☆收缩压:心室收缩时血压升高达到的最高值;100-120mmHg舒张压:心室舒张末期血压的最低值;60-80mmHg脉搏差: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30~40mmHg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高血压: 160/95mmHg临界高血压:140/90~159/95mmHg低血压: 95/50mmHg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5.试述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一窦性心动徐缓运动训练耐力训练可使安静心率减慢,称为窦性心动徐缓40~60次/min;是对长期训练的良好反映,可作为判断训练程度的指标;具有可逆性;二运动性心脏肥大:耐力性运动—离心性肥大:全心扩大,心室腔扩大力量性运动—向心性肥大:心室壁增厚为主左心室三心功能改善P.104 安静时,最大运动时安静时心动徐缓有训练者只有50次/min极量运动心泵功能贮备大有训练者SV 与CO明显增多,储备力大定量负荷: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最大强度运动:充分动员心力储备,运动后恢复期短;6.简述测定脉搏心率HR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1.基础心率及安静心率P.105基础心率:清晨起床前静卧的心率;评定机能状况;安静心率:空腹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评定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水平;2.评定心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定量负荷、极量负荷3.控制运动强度P.106作业81.呼吸的概念与过程呼吸概念: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呼吸呼吸过程P.112●外呼吸:外界血液肺通气、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血液组织细胞2.呼吸形式有几种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动作的变化而改变呼吸形式呼吸的形式P.114膈式呼吸或腹式呼吸:以膈肌活动为主如倒立、支撑悬垂时肋式或胸式呼吸:以肋间肌活动为主如仰卧起坐、直角支撑时3.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每分通气量的概念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气量;个体差异:男:3 500ml 女:2 500ml 运动员:7 000ml肺活量与年龄、胸廓大小、呼吸肌发达程度等有关;2.时间肺活量:在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在一定时间所能呼出的气量;正常成人最大呼气时,第1、2、3秒末的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83%、96%、99% 第1秒意义最大;反映:肺容量、肺通气速度和呼吸道畅通程度肺弹性 ;3. 最大通气量每分最大通气量:以适宜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用以评价通气储备能力;4.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慢的呼吸比浅快的呼吸效果要好5.试述O2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作业91.解释能量代谢、能量代谢率、基础状态、基础代谢率;一能量代谢P.158各种能源物质分解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即为能量代谢;二能量代谢率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称为能量代谢率; kj/m2/h , J/m2/h,焦/小时,千焦/小时三基础代谢P.158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状态指人体处在清醒、安静、空腹、室温在20~25℃条件下;基础代谢率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是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以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为单位;kj/m2/h有性别、年龄差异;2.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是什么它的合成最终来自哪些物质人体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源基本由ATP供给;神经冲动传导时离子的转运;腺体分泌时分泌物透过细胞;消化道内食物的吸收;肌肉收缩过程…等,均需要ATP供能;ATP合成最终来源于糖、脂肪、蛋白质的氧化分解;3.比较三个供能系统的特征;1.磷酸原系统:ATP-CP系统P.163特征:供能底物:ATP、CP;储量少,持续时间短6~8s;是不可替代的快速能源功率输出最快;不需氧;不产生乳酸;是一切高功率输出项目的物质基础;2.酵解能系统:乳酸能系统P.163特征:供能底物:肌糖原;供能较多,维持运动时间2~3分钟;功率输出次之,在极量运动的能量供应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不需氧;产生乳酸;是1分钟内高功率输出项目的物质基础3.氧化能系统:有氧能系统P.164特征:供能底物:糖、脂肪、蛋白质;储量丰富,供能总量很大,维持运动时间较长;功率输出慢;需氧;不产生乳酸;是长时间运动的主要能源;4.简述运动中能源物质的动用;糖的利用速率最快,是一种非常经济的能源;运动开始首先分解糖原;持续5~10分钟后,血糖开始供能;运动时间继续延长,血糖降低时,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脂肪,运动达30分钟时,其输出功率最大;蛋白质,通常在持续30分钟以上的耐力项目才参与供能;耐力水平提高,可以出现肌糖原与蛋白质的节省化现象;作业101.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有何规律2.试述赛前状态的概念、表现与类型;1.概念: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2.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物质代谢加强●体温上升●内脏器官活动增强等二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调整赛前状态依据其生理反应可分为三种:1准备状态型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高;2起赛热症型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3起赛冷淡型一般是由于赛前兴奋性过高,进而引了超限抑制;3.简述进入工作状态的概念、“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概念及生理原因;1“极点”及其生理机制进行具有一定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周期性运动时,在运动进行到某一段时程,运动者常常产生一些难以忍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想停止运动等,这种状态称为“极点”;“极点”是机体在进入工作状态阶段产生的生理反应,主要是内脏器官功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致使供氧不足,大量乳酸积累使血液pH值降低;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引起呼吸循环系统活动紊乱,这些功能的失调又使大脑皮层运动动力定型暂时遭到破坏;2“第二次呼吸”及其生理机制“极点”出现后,如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运动下去,不久,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2“第二次呼吸”及其生理机制产生原因: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同时运动速度的减慢使每分需氧量下降又减少了乳酸的产生,使内环境得到改善,被破坏了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于是出现了“第二次呼吸”;它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的结束;4.简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1. 调整赛前状态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内分泌腺的活动,为使正式练习时生理功能迅速达到最适宜程度做好准备;2.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使肺通气量、吸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加;心肌和骨骼肌中毛细血管网扩张,工作肌能获得更多的氧供应;3.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体温升高:HB与肌红蛋白加快释氧;酶活性增高,加快能供;降低肌肉粘滞性;提高肌肉兴奋性、伸展性、柔韧性和弹性,加快肌肉缩舒速度,增加力量;减少损伤;5.促进人体机能恢复的措施有哪些一活动性手段1.变换活动部位和调整运动强度积极性休息2.整理活动二营养性手段三中医药手段四睡眠五物理手段六心理学手段。
《运动生理学》习题与答案

《运动生理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心率储备:是指个体在静息心率和最大心率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心脏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
2. 疲劳:是指机体在持续或重复的生理或心理负荷下,工作能力和效率逐渐降低的一种生理现象。
3. 有氧耐力:是指人体在进行长时间、中低强度运动时,通过有氧代谢系统提供能量的能力。
4. 运动性贫血:是指由于长期剧烈运动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
5. 肌肉收缩的全过程中:包括肌肉的缩短(向心收缩)、长度保持(等长收缩)和拉长(离心收缩)三个阶段。
二、填空题:1. 运动引起的心率变化主要受______和______两个因素的影响。
(答案: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2. 血液中的______是氧气的主要运输形式。
(答案:血红蛋白)3. ATP-CP系统是供能速度快、但能量储备______的能源系统。
(答案:少)4. 肺泡气与动脉血之间的气体分压差是驱动______的动力。
(答案:肺换气)5. 运动训练可以使心肌细胞的______增加,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
(答案:线粒体数量)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运动主要依靠糖酵解系统供能?(D)A. 长跑B. 游泳C. 自行车D. 举重2. 运动中,当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5%时,主要发展的是哪种耐力?(A)A. 有氧耐力B. 无氧耐力C. 力量耐力D. 速度耐力3. 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导致运动性贫血?(B)A. 运动量适中B. 长期剧烈运动C. 合理饮食D. 充足休息4.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产生力量最大的是哪种收缩方式?(C)A. 向心收缩B. 等长收缩C. 离心收缩D. 三种方式产生的力量相同5. 下列哪种激素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对肌肉生长有重要作用?(B)A. 胰岛素B. 生长激素C. 肾上腺素D. 甲状腺激素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运动中能量供应的方式?(ABCD)A. 运动强度B. 运动持续时间C. 运动项目D. 训练水平2. 下列哪些是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ABCD)A. 能量物质耗竭B. 代谢产物积累C. 神经系统功能下降D. 免疫功能下降3. 下列哪些是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ABCD)A. 心脏泵血功能增强B. 心肌肥大C. 血管舒缩功能改善D. 血液流变性改善4. 下列哪些是运动训练对呼吸系统的影响?(ABC)A. 增加肺通气量B. 提高肺泡通气/血流比值C. 增强呼吸肌力量D. 减少肺部疾病的发生5. 下列哪些是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的影响?(ABCD)A. 增加肌肉力量B. 提高肌肉耐力C. 改善肌肉灵活性D. 增加肌肉体积五、判断题:1. 长期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最大摄氧量。
运动生理学试题试卷答案真题

运动生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20分)1.膜电位差的特征是( )。
A.内正外负B.外正内负C.电位为零D.其它选项都不对2.人在卧位时运动,心输出量的增加是由于( )。
A.心率增加B.每搏输出量增加C.静脉回流增加D.胸内压增加3.乳酸堆积引起肌肉疲劳,主要是通过肌肉中()下降所造成。
A.PO2B.PCO2C.PHD.肌糖元4.限制最大吸氧量的中央机制是( )。
A.肺通气功能B.心脏的泵血功能C.血红蛋白的含量D.肌纤维线粒体数目5.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
A.必须要有非条件刺激B.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C.必须要有条件刺激D.不能有二个以上的无关刺激6.如果刺激强度不变,肌肉收缩时所需要刺激时间越长,该肌肉的兴奋性越( )。
A.高B.低C.不变D.缩短7.无氧阈是反映( )能力的重要指标。
A.无氧B.有氧C.无氧和有氧8.在光照下能迅速实现的反应是( )。
A.视紫红质分解成视蛋白和全反型视黄醛B.全反型视黄醛还原成全反型维生素AC.全反型视黄醛和视蛋白合成视紫红质D.其它选项均正确9.具有吞噬病原微生物、机体本身坏死组织及衰老细胞功能的白细胞有( )。
A.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和B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和T细胞D.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10.连续给予数次阈下刺激而引起的反射称为中枢兴奋的( )总和。
A.时间B.空间C.时空11.突触前抑制表现突触前膜( )。
A.去极化B.超极化C.其它选项均是12.目前认为实现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
A.兴奋沿横管系统传至细胞内部B.兴奋沿肌浆网传播融发Ca2+的释放C.三联管兴奋引起终末池释放Ca2+D.终末池对Ca2+通透性增大13.实现躯体运动的最低级中枢位于( )。
A.脊髓B.延髓C.脑桥D.中脑14.速度主要依靠( )。
A.ATP—CP供能B.乳酸能供能C.有氧供能15.在完成同样负荷时,有训练者肌肉机械效率高,是因为( )。
《运动生理学》考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考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糖类B. 脂肪C. 蛋白质D. 维生素2. 哪个肌肉群负责人体下肢的主要力量?A. 股四头肌B. 股二头肌C. 半腱肌D. 腰大肌3.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哪种物质负责恢复肌肉糖原储备?A. 乳酸B. 磷酸C. 葡萄糖D. 胰岛素4.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A. 降低心率B. 提高心输出量C. 降低血压D. 增加心脏容积5. 运动时,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氧气摄入量B. 增加二氧化碳排出量C. 降低呼吸频率D. 提高肺活量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最主要的能量代谢方式是________代谢。
2.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________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的科学。
3.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营养素。
4. 运动对肌肉的主要作用是促进________的生长和修复。
5. 运动生理学实验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有________实验、________实验和________实验。
第三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 请简述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3. 请简述运动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共30分)请阅读以下案例,回答相关问题。
案例:小明,25岁,身高175cm,体重70kg。
平时喜欢运动,每周进行3-4次跑步和力量训练。
最近在一次长跑后,出现肌肉酸痛现象。
1. 请分析小明出现肌肉酸痛的原因。
(10分)2. 针对小明的运动情况,请给出合理的运动建议。
(10分)3. 小明在运动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肌肉酸痛?(10分)第五部分:论述题(共20分)请论述运动对人体的综合影响。
答案提示:第一部分:选择题答案1. A2. A3. C4. B5. B第二部分:填空题答案1. 有氧2. 运动与生理学3. 糖类、脂肪、蛋白质4. 肌肉5. 实验、观察、调查第三部分:简答题答案1.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心脏功能、增加心输出量、改善血管弹性等方面。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运动训练方法B. 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C. 运动对生理机能的影响D. 运动器材的设计2. 运动时,人体的哪个系统会显著增加其活动强度?A. 消化系统B. 呼吸系统C. 生殖系统D. 内分泌系统3. 运动后,人体肌肉中的哪种物质会显著增加?A. 乳酸B. 葡萄糖C. 氨基酸D. 脂肪酸4. 长期进行有氧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何益处?A. 增加心脏负担B. 降低血压C. 减少血管弹性D. 增强心脏功能5. 以下哪项不是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内容?A. 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B.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C. 运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D. 运动对环境的影响6. 运动时,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途径是什么?A. 糖酵解B. 糖原分解C. 脂肪氧化D. 蛋白质分解7. 运动后,人体体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环境温度升高B. 肌肉收缩产生的热量C. 汗液蒸发带走的热量D. 外部热源的加热8. 运动中,人体水分的丢失主要通过什么方式?A. 呼吸B. 出汗C. 排尿D. 皮肤蒸发9. 运动时,人体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什么?A. ATPB. 葡萄糖C. 脂肪酸D. 乳酸10. 运动后,人体血乳酸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乳酸的产生增加B. 乳酸的排除减少C. 乳酸的代谢增加D. 乳酸的合成减少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运动对______的影响的学科。
2. 运动时,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途径之一是______。
3. 长期进行有氧运动可以增强______的功能。
4. 运动后,人体体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5. 运动中,人体水分的丢失主要通过______方式。
6. 运动时,人体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______。
7. 运动后,人体血乳酸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8. 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包括______。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运动生理学研究的是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哪些方面?A. 心理反应B. 生理变化C. 运动技能D. 运动环境2. 以下哪个不是肌肉收缩的基本过程?A. 神经冲动的传递B. 肌肉纤维的缩短C. 肌肉能量的储存D. 钙离子的释放3. 运动时心率的增加是为了满足什么需求?A. 增加肌肉力量B. 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C. 减少乳酸的积累D. 维持体温4. 人体在进行长时间低强度运动时,主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A. 碳水化合物B. 脂肪C. 蛋白质D. 乳酸5. 运动后肌肉酸痛通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A. 肌肉拉伤B. 乳酸积累C. 肌肉疲劳D. 缺乏维生素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运动时,人体通过_________系统来调节体温。
7. 运动生理学中的“最大摄氧量”指的是_________。
8. 运动训练可以提高人体的_________能力,从而提高运动表现。
9. 运动时,人体通过_________来调节能量代谢。
10. 运动后,人体需要补充_________来恢复肌肉糖原。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2. 解释为什么长时间运动后人体会出现疲劳现象。
13. 描述运动生理学中“乳酸阈”的概念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运动生理学在运动训练和运动表现提升中的作用。
15. 讨论运动生理学在运动员伤病预防和康复中的应用。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B4. B5. B二、填空题6. 温度调节7. 在最大负荷运动时,每分钟摄取的氧气量8. 适应9. 内分泌10. 碳水化合物三、简答题11. 运动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心输出量,降低静息心率,改善血管弹性,提高血液循环效率。
12. 长时间运动后,肌肉中能量物质消耗,乳酸积累,导致肌肉pH值下降,肌肉疲劳。
13. 乳酸阈是指在运动过程中,乳酸开始在血液中积累的点,它标志着从有氧代谢向无氧代谢的转变,对运动训练和比赛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体育运动生理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体育运动生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体育运动生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运动技巧B. 运动器械C. 运动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D. 运动场地设计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心血管系统的组成部分?A. 心脏B. 血管C. 淋巴管D. 血液答案:C3. 运动时,人体肌肉的主要能量来源是?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维生素答案:C4. 人体在进行长时间耐力运动时,主要依赖的能量系统是?A. 磷酸原系统B. 乳酸系统C. 有氧系统D. 混合代谢系统答案:C5. 运动后肌肉酸痛通常与哪种物质的积累有关?A. 乳酸B. 葡萄糖C. 脂肪酸D. 氨基酸答案:A6. 人体运动时,体温调节的主要方式是什么?A. 出汗B. 颤抖C. 血管收缩D. 呼吸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运动生理学中提到的“运动三要素”?A. 力量B. 速度C. 耐力D. 柔韧性答案:D8. 运动后,人体肌肉的哪种成分会增加?A. 肌红蛋白B. 肌糖原C. 肌酸D. 肌酸酐答案:A9. 人体在进行无氧运动时,主要的能量代谢途径是什么?A. 有氧代谢B. 无氧酵解C. 有氧酵解D. 无氧氧化答案:B10. 运动性疲劳的生理机制是什么?A. 能量耗竭B. 乳酸积累C. 电解质失衡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运动生理学中,运动适应包括哪些方面?A. 心脏适应B. 肌肉适应C. 心理适应D. 神经适应答案:A, B, D1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运动表现?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训练状态D. 心理状态答案:A, B, C, D13. 运动时,人体呼吸系统的变化包括哪些?A. 呼吸频率增加B. 肺活量增加C. 氧摄取量增加D. 二氧化碳排出量增加答案:A, C, D14. 运动后,人体肌肉的哪些生理变化是积极的?A. 肌纤维增粗B. 毛细血管密度增加C. 乳酸阈值提高D. 肌肉僵硬答案:A, B, C15. 下列哪些是运动性疲劳的典型表现?A. 运动能力下降B. 心率减慢C. 肌肉力量减弱D. 反应时间延长答案:A, C,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呼吸系统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呼吸应该分为三个过程。
( +) 2、平静呼气时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 ) 3、肋间外肌促进呼气过程。
( -) 4、憋气时胸内压等于或大于气压。
( +) 5、吸气时肺内压下降。
( +)6、肺泡通气量在量上等于肺通气量。
(- )7、解剖无效腔是因为不具有气体交换功能。
(+ ) 8、当呼吸频率加快肺泡通气量则随之增加。
(-) 9、气体的交换动力来源于肺呼吸运动。
( -) 10、胸内压正常呼吸时永远等于负压。
( +)11、氧的运输主要依赖于氧的物理溶解在血液中(- ) 12、气体运输以化学结合形式比例较小。
( - 13、Hb对氧的结合与氧分压呈线性关系。
( -) 14、氧分压在组织处越低Hb对氧的亲合越小。
(+ ) 15、心率增加氧脉搏则随之增加。
( -)16、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主要是NaHCO3。
(+ ) 17、呼吸运动由植物性神经支配。
( -) 18、支配呼吸运动的肌肉是平滑肌。
( -) 19、H+浓度增加可抑制呼吸。
( -)20、无氧阈是评定有氧能力的重要指标。
(+ ) 21、ATP.CP是运动中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
( +) 22、运动中首先消耗的是肌糖元。
(- )二、选择题:1、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引起的呼吸运动是( A)的原动力。
A、肺通气 B、组织通气C、气体运输 2、平静呼吸时吸气过程是(A ),而呼气过程是()A、主动的,被动的B、被动的,主动的C、主动的,主动的 3、呼气时肺内压(),而吸气时肺内压(B )。
A、减小,增加 B、增加,减少 C、增加,不变 4、胸内压一般正常情况下都处于(C )状态。
A、等于大气压 B、大于大气压 C、小于大气压 5、潮气量是指(B)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A、运动时 B、平静时 C、最大呼吸时6、人体最大深吸气后,再作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为( C)。
A、最大通气量 B、最大肺容量 C、肺活量 7、肺通气量的多少直接受( C)的影响。
运动生理学练习及答案

运动⽣理学练习及答案⼀、名词解释内环境稳态兴奋与兴奋性动作电位静息电位阈强度正反馈负反馈⼆、选择题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B.组织液,C.⾎浆,D.细胞外液。
2、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 )。
A.收缩反应,B.分泌,C.反射活动,D.动作电位。
3、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负反馈调节,D.⾃⾝调节。
4、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零,B.⽆限⼤,C.⼤于正常,D.⼩于正常。
5、在运动⽣理学中常⽤衡量神经与肌⾁兴奋性的指标是()。
A.基强度,B.阈强度,C.时值,D.强度-时间曲线。
6、与耐⼒项⽬运动员相⽐,短跑运动员的时值()。
A.较长,B.较短,C.先短后长,D.⽆区别。
7、负反馈调节的特点是()。
A.维持⽣理功能的稳定,B.使⽣理活动不断增强,C.可逆过程,D.不可逆过程。
8、相对不应期是指()。
A.出现在超常期之后,B.兴奋性下降到零,C.测试刺激的阈值为⽆限⼤,D.兴奋性逐渐恢复到正常⽔平。
9、动作电位产⽣的过程中,K+外流增⼤,膜电位出现()。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 反极化。
10、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内流,内流,+内流,+外流。
11、听到枪声起跑属于( )。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调节,D.反馈调节。
12、下列有关反应错误的叙述是()。
A.反应与适应都是通过体内调节机制来实现的,B.反应是当内外环境改变时,机体⽣理功能所产⽣的相应的暂时性改变,C.适应是在某⼀环境变化的长期影响下,⼈体功能与形态发⽣相应的持久性变化,D.反应和适应都是病理过程。
三、填空题1、内环境是指细胞⽣活的_____,它由_____构成,是_____与_____进⾏物质交换的桥梁。
2、静息时,膜对_____有很⼤的通透性,对_____的通透性很低,所以静息电位主要是_____所____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运动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A.反应和适应B.反应C.适应D.反馈正确答案:A2、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
A.自身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调节D.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正确答案:D3、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
A.兴奋和抑制B.抑制C.反应D.兴奋正确答案:A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
A.兴奋B.分泌C.收缩D.物质代谢改变正确答案:D5、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是()。
A.肌腱B.最小肌肉群C.肌纤维D.肌腹正确答案:C6、肌肉由兴奋过程转为收缩过程称为()。
A.收缩过程B.兴奋—收缩耦连过程C.兴奋过程D.肌丝滑行正确答案:B7、运动终板神经末稍释放的神经递质为()。
A.去甲肾上腺素B.甲状腺激素C.乙酰胆碱D.肾上腺素正确答案:C8、肌原纤维中粗丝是由()组成。
A.肌球蛋白B.原肌球蛋白C.肌动蛋白D.肌钙蛋白正确答案:A9、肺通气的动力来自()。
A.胸内压的变化B.肺内压的变化C.气体的分压差D.呼吸肌的舒缩正确答案:D10、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吸气收缩B.胸膜腔密闭C.呼气收缩D.呼吸道阻力正确答案:B11、对肺活量的错误叙述是()。
A.肺总容量减去余气量B.深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C.等于深吸气量D.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正确答案:C12、CO2对呼吸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
A.延髓化学感受器B.长吸气中枢C.脑桥调整呼吸中枢D.延髓呼吸中枢正确答案:A13、定量负荷后有训练者呼吸变化特征是()。
A.频率增加较多,深度未增加B.深度增加较多,频率减少C.深度增加较多,频率增加少D.频率增加较多,深度增加多正确答案:C14、贫血(红细胞减少)时,血液的粘滞性()A.先增加后减少B.无明显变化C.增加D.降低正确答案:D15、维持血浆中的晶体渗透压的最主要物质是()?A. 葡萄糖B.Na+C.血浆蛋白D.K+正确答案:B16、健康成人男性红细胞数量为()。
运动生理学练习题答案

运动生理学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运动生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运动技巧B. 运动器械C. 运动对生理功能的影响D. 运动心理学2. 以下哪个不是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范畴?A. 肌肉收缩B. 心脏功能C. 运动损伤D. 运动训练3. 运动时,人体能量供应的主要方式是?A. 有氧代谢B. 无氧代谢C. 混合代谢D. 以上都是4. 运动生理学中的“乳酸阈”是指什么?A. 乳酸开始积累的点B. 乳酸完全消除的点C. 乳酸达到最大值的点D. 乳酸开始分解的点5. 长期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改善以下哪个系统的功能?A. 神经系统B. 心血管系统C. 消化系统D. 内分泌系统二、填空题6. 运动生理学中的“最大摄氧量”是指在最大负荷运动时,人体每分钟能够摄取和利用的________氧气量。
7. 运动时,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_。
8. 运动时,人体通过________调节体温,以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9. 运动训练可以提高人体的________能力,从而提高运动表现。
10. 运动后,肌肉酸痛通常与________的积累有关。
三、简答题11. 简述运动生理学中“运动适应”的概念。
12. 描述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并解释为什么长期运动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13. 解释为什么在剧烈运动后,人体需要进行适当的恢复和休息。
四、论述题14. 论述运动生理学在运动训练和运动康复中的应用。
15. 讨论运动生理学如何帮助运动员优化训练计划,提高运动表现。
五、案例分析题16. 某运动员在一次长跑比赛中,跑到一半时感到呼吸困难、心跳加速,但坚持跑到终点后,这些症状逐渐消失。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运动生理学解释。
六、计算题17. 假设一名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为45ml/kg/min,体重为70kg,请计算他在最大负荷运动时的总摄氧量。
七、判断题18. 运动时,人体的能量供应主要依赖于有氧代谢。
(对/错)19. 长期进行高强度无氧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的时间结构,或称为生物节律。
可按其发生的频率高低分为三大类:近似昼夜节律、亚日节律、超日节律。
近似昼夜节律:指24小时±4小时区间的生物节律如体温变化,激素浓度变化。
超日节律:指周期小于20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心率、呼吸等节律。
如篮球运动员运球快速进攻时,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其控球能力强,失球次数少,而且运动速度快,表现出本体感受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经常参加体育训练,可提高本体感受器的机能,能使肌肉运动的分析能力及动作时间的精确判断力得到发展。
肌肉活动时发生的本体感觉往往被视、听和其他感觉遮蔽,故本体感觉也称为暗感觉。
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能力必须经过长时间训练,才能在意识中比较明显而精确地反映出自己的运动动作。(通过明感觉来寻找暗感觉)
亚日节律:指周期大于28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女性月经周期等。又可分为近似周、月、年节律。
作业2
1.感受器、感受器官的概念。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如:视锥细胞
感受器官——是指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体构成的器官。如:眼、耳
其感受器位于颞骨岩部迷路内,由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构成。
其适宜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减速运动。当头部位置改变,重力对耳石的作用方向改变,耳石膜与毛细胞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使毛细胞兴奋,引起有关肌肉紧张变化,同时产生头部空间位置改变的感觉。
2.什么是位觉?位觉的感受器是什么?位于哪里?它们的适宜刺激是什么?
概念: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包括直线加速度运动和角加速运动)时引起的前庭器官中的位觉感受器兴奋并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或前庭感觉)。
4.简述小脑对运动的调控作用。
①调节肌紧张 ②控制身体平衡③协调感觉运动和参与运动学习
5.简述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定位及其功能特征。
主运动区:中央前回4 区、6区运动区功能特征:(1)除头面部,对躯体运动调节交叉支配(2)具有精细的机能定位(3)机能定位安排呈身体的倒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业4
1.你认为骨骼肌是可兴奋组织吗?为什么
骨骼肌是可兴奋组织,又称横纹肌。受到刺激可产生兴奋的特性。
2.讲讲兴奋与兴奋性的概念,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3.简述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等动收缩的概念,并分别举例说明。
向心收缩(P.35)
概念: 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
作用:肌肉做功(W=F×S)。
人体产生位移,如 跑、跳远等;
作业3
1.简述神经元依功能的分类。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
功能分类: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2.什么是牵张反射?试述牵张反射的生理意义及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缩短,称为牵张反射。(膝跳反射)生理意义:维持站立姿势,增大收缩力量。如:投掷前的引臂,起跳前的膝屈动作。举例:投掷前的引臂动作,起跳前的膝屈动作,都是利用牵拉投掷和跳跃的主动肌,使其收缩更有力。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神经系统完成)
体液调节是指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以及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一器官和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过程。
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而精确,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两者相互配合使生理功能调节更趋于完善。
器械获得加速度,如推铅球,足球射门等。
等长收缩(P.35)
概念: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这种
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为静力收缩。
作用:未做机械功;
固定、支撑保持某种姿势。
例如:武术的“站桩”、体操“十字支撑”等。
应用:需要较大力量的运动,在一定范围内,应尽可能高速牵拉肌肉。在牵拉与随后的收缩之间的延搁时间愈短愈好,否则牵拉引起的增力效应将减弱或消失。
3.什么是状态反射?试述人体状态反射的规律,举例说明状态反射在运动技能学习时的应用。
概念:头部空间位置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将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的改变,这种反射称状态反射。
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
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相对加强。
头部侧倾或扭转: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反射性加强,异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正常人体:这类基本反射常被抑制而表现不明显(由于高位中枢的调节)。
运动员头戴固定器后,进行背后正握撑臂上成背后正撑时的姿势。
3.解释前庭反射与前庭稳定性。
前庭反应是指前庭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除引起一定位置觉改变外,还引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如眩晕、恶、呕吐和各种姿势反射等,这些改变统称为前庭反射。
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称为前庭功能稳定性。
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前庭功能的稳定性。
4.什么是本体感觉?肌梭与腱梭分别感受什么刺激?
运动时,人体对肌肉受到牵拉的程度、肌肉收缩产生的力度、关节伸展时的范围等都会产生感觉称为本体感觉。
肌梭:功能 : 感受肌肉长度变化牵拉刺激
腱梭:功能:感受肌肉收缩张力的变化
5.简述运动对本体感受器的影响。
经常参加体育训练,可提高本体感受器的机能,能使肌肉运动的分析能力及动作时间的精确判断力得到发展。
4.解释课堂上讲授的生命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兴奋性:可以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能力)
适应性:生物体在客观环境的长期作用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这种能力称为适应性
应激性,生殖
5.什么是神经调节?什么是体液调节?它们有什么不同?
1.
2.
3.
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
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
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以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全民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