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诊疗指南一、概述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该疾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并以高热、头痛、皮疹和关节痛等症状特点明显。

本文档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登革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便他们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这种疾病。

二、临床特点1.病毒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4至7天,最长可达14天。

2.发病初期症状:高热、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和全身不适。

3.皮疹:发热2至5天后常伴有皮疹,疹子呈小点状或斑丘疹,可在躯干、四肢和面部等部位出现。

4.溶血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常伴有血小板减少症,出血倾向明显。

5.登革热的严重类型:部分患者可能会发展为严重登革热,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血浆漏出和器官功能损害。

三、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诊断标准,登革热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临床特征:发热持续2至7天,伴有至少两项症状:头痛、眼结膜充血、肌肉疼痛、关节痛、皮疹、出血现象等。

2.实验室检测:患者血清IgM和IgG抗体检测阳性,或病毒RNA、抗原检测阳性。

3.流行病学联系:患者近期有旅行史或居住地为登革热疫区。

四、治疗方法目前,登革热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休息:患者在感染初期需要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的体力和精神状态。

2.液体补充:病人应饮食清淡,多饮清水和含电解质的液体,以防止脱水。

3.退热药物:对于发热的患者,可以使用对成人安全且适用的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

4.控制疼痛: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或其他止痛药缓解头痛和关节痛。

5.监测血小板:对于有血小板减少症状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必要时进行输血。

6.预防并发症: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五、并发症预防和处理严重登革热可导致出血、血浆漏出和器官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需要做好以下预防和处理工作:1.全面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进展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广东省登革热诊疗指引

广东省登革热诊疗指引

广东省登革热诊疗指引一、概述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

该病的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虽然登革热在大多数地区是一种季节性疾病,但在广东省,由于气候和环境特点,登革热疫情的流行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和地域性。

为了提高对登革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特制定本诊疗指引。

二、诊断1、临床诊断: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高热,体温在24小时内升至39℃或以上,并伴有以下至少两项症状:头痛、眼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2、实验室诊断: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转氨酶升高。

此外,登革热病毒抗原阳性,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分离阳性也是确诊的依据。

三、治疗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摄入,使用解热镇痛药缓解症状。

2、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以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

3、预防性治疗:对于接触过登革热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可以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四、预防1、消除蚊虫孳生地:定期清理垃圾,保持环境卫生,是预防登革热传播的重要措施。

2、防蚊灭蚊:使用蚊帐、蚊香、驱蚊液等措施防止蚊虫叮咬。

3、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对登革热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五、总结登革热是一种具有较高传播能力和危害性的传染病,对于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通过本诊疗指引的实施,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登革热,从而有效地控制疫情的传播。

我们也呼吁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到登革热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来,共同维护我们的健康和社会稳定。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指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深化改革,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广泛的和重视。

为了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广东省制定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指引。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诊疗指南登革热诊疗指南1:简介1.1 疾病概述1.2 流行状况2:病因与传播2.1 病因2.2 传播途径2.3 潜伏期3:临床表现3.1 症状3.2 体征3.3 并发症4:实验室诊断4.1 血液检测4.2 分离与鉴定4.3 血清学检测4.4 分子生物学检测5:影像学检查5.1 X射线检查5.2 CT扫描5.3 MRI6:诊断标准6.1 主要诊断标准 6.2 次要诊断标准7:临床分型与分级7.1 临床分型7.2 严重程度分级8:治疗原则8.1 对症治疗8.2 对病因治疗8.3 常规综合治疗9:药物治疗9.1 解热镇痛药9.2 抗药物9.3 免疫治疗药物9.4 补液与营养支持药物 9.5 其他药物治疗10:并发症处理10:1 血小板减少10:2 出血10:3 创面感染10:4 其他并发症处理11:预防与控制11.1 流行病学调查11.2 个体预防11.3 社区防控11.4 医疗机构防控12:康复与护理12.1 疾病康复12.2 心理护理12.3 饮食护理12.4 生活护理13:附件注释:- 登革热:一种由登革热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 潜伏期:指感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间隔。

- X射线:常用于检查肺部病变和骨骼损伤的医学影像学方法。

- 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通过X射线成像技术断层图像来检查患者内部器官结构。

- MRI:磁共振成像,通过利用局部磁场和无线电波产生高分辨率的人体组织图像。

-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量较正常人减少,容易导致出血现象。

- 登革热预防:包括个人预防措施和社区卫生防控措施两部分,旨在减少蚊虫叮咬和传播风险。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诊疗指南

实验室检查
3.血生化检查:
超过半数的患者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升高,部分患者心 肌酶、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 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 (AST) 呈轻中度升高,少数患者总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

部分患者可出现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出凝血功能检查可见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和 部份凝血活酶时间延长,重症病例的凝血因子Ⅱ、Ⅴ、Ⅶ、 Ⅸ和Ⅹ减少。
体液中的抗体可促进病毒在上述细胞内复制,并可与病毒形 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
同时抑制骨髓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其减少,出血 倾向。
五、登革热临床表现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 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非重症感染及重 症感染等。
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登革热诊疗指南 (2014年版)
周维俊
一、关于登革热定义问题
1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蚊伊蚊叮咬传播
2
其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 骨骼和关节痛 ,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 大及白细胞减少,部分病人有出血倾向。
3
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较多
二、登革病毒的特性
出血的 治疗
严重出血者,根 据病情及时输注 红细胞;
严重出血伴血小 板显著减少应输 注血小板
其他治疗
在循环支持治疗及出血治疗的同时,应 当重视其他器官功能状态的监测及治疗; 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
十、中医辨证治疗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卫气同病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痛,身骨疼痛,颜面潮红,四肢倦 怠,口微渴。舌边尖红,苔白或黄而浊,脉浮数或濡数。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概述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登革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 。

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

其中2型重症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其他型。

病原学•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 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病毒在pH 7~9时最为稳定,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病原学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

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四)流行特征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报告,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可引发本地登革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较多。

流行病学•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非重症感染及重症感染等。

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即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将登革热感染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临床表现(一)急性发热期•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发热,可伴畏寒,24h 内体温可达40℃•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日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型•发热时可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临床表现•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诊疗指南

八、治疗-- 一般治疗
1、隔离: • 防蚊隔离至退热及症状缓解; 2、一般治疗 • 急性期卧床休息;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 对典型和重型病例应加强护理; • 保持一定的尿量和大便通畅 • 监测神志、生命体征、尿量,血小板,HCT等。
八、治疗—对因治疗
• 无有效抗病毒治疗
八、治疗— 对症治疗
以上
2023/6/8
鉴别诊断
• 发热伴出血疾病 基孔肯雅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 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钩端螺旋体病
• 发热伴皮疹疾病 麻疹、荨麻疹、猩红热、流脑、斑疹 伤寒、恙虫病
• 脑病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白细胞及血小板减低 血液系统疾病 • 急性中毒、重型药物过敏反应
八、治 疗
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隔离、早就地治疗。 具体治疗措施: 对症支持治疗、预防性治疗。
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等 中毒性肝炎 病毒性心肌炎 急性肾炎、尿毒症 急性血管内溶血 输液过量、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二重感染
六、实验室检查
1、周围血象 WBC↓↓、 N%↓ 、 PLT ↓ 可有HCT增高(>20%),或血红蛋白升高
2、尿常规:少量蛋白和红细胞
六、实验室检查
3、生化及其它检查 • ALT,AST,CK,LDH,BUN升高 • 少数有总胆红素增高 • PT及APTT时间延长 • 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显著降低 • 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低钾血症,BUN升高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带病毒的媒介伊蚊 无慢性患者; 在发病前6~18小时至病程第5天,可使叮咬的伊蚊受
染; 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 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1/3,更易传播
三、流行病学

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1 前言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

近年来,我国登革热疫情逐渐由东南沿海地区向全国各地蔓延。

我国登革热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与国外地方性流行地区报道有较大差异,绝大多数患者为成人,重症病例多为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临床医师对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症救治经验不足。

为规范登革热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根据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登革热诊疗与防控指南》[1]、2014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登革热诊疗指南》[2]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登革热诊断(WS216-2018)》[3],于2018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

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登革热诊断和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涵盖或解决登革热诊治及管理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师在面对具体患者时,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订合理的诊疗方案。

本指南中的证据等级分为A、B和C 3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1和2两个等级[根据推荐意见分级评估和制定及评价(GRADE)分级修订],见表1。

表1推荐意见的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2 术语DENV:是登革热的病原体,可分为4个血清型(DENV-1、DENV-2、DENV-3和DENV-4)。

非结构蛋白1 (Non-structural protein 1, NS1蛋白): DENV基因组编码的NS1蛋白,在病毒感染的早期大量分泌于患者血清中,可作为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

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用(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二次感染异型DENV可出现ADE,是重症发病机制之一。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9年版)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9年版)
十三、出院标准
革热患者热退24小时以上同时临床症状缓解可予出。
登革热防治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通过带登革病毒的媒介蚊虫叮咬人群而引起传播的一种法定乙类
传染病。 (二)传播登革热的蚊类主要有哪些?
三、临床表现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 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非重症感染及重症感染等。登革热 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即急 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将登革热感染分为普通登 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 (一)急性发热期 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发热,可伴畏寒,24h内体 温可达40℃。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日后再度上升,称为双 峰热型。发热时可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 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于病程第3~6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 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可 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 衄及束臂试验阳性等。来自疹皮疹十、并发症
可出现中毒性肝炎、心肌炎、输液过量、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二重感染、急 性血管内溶血等。
十一、预后
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既往感 染登革病毒史、年龄、基础疾病、并发症等。少数重症登革热病例可因重要 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十二、解除防蚊隔离标准
病程超过5天,并且热退24小时以上可解除。
(三)实验室指征
1.血小板快速下降; 2.HCT升高。
五、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减少,多数病例早期开始下降,第4~5天降至最低点, 白细胞分类计数以中性粒细胞下降为主。多数病例有血小板减少,最低可降 至10x109/L以下。 2.尿常规:可见少量蛋白、红细胞等,可有管型出现。 3.血生化检查:超过半数的患者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升高,部分患者心肌酶、 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 呈轻中度升高,少数患者总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部分患者可出现 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出凝血功能检查可见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酶原时 间和部份凝血活酶时间延长,重症病例的凝血因子Ⅱ、Ⅴ、Ⅶ、Ⅸ和Ⅹ减少。 4.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可采集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液标本送检。有病原学检测 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尽快检测,无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留取标本送指 定机构检测

2024登革热诊疗方案(完整版)

2024登革热诊疗方案(完整版)

登革热诊疗方案(2024 年版)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全身疼痛、皮疹、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严重者出现休克及重要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近年来,我国输入引发的本地传播登革热疫情累及地区呈扩大趋势,有由南方亚热带地区向中、北部温带地区扩散倾向。

为进一步规范登革热临床诊疗工作,在《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 年第2 版)》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订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 ,共有4 个血清型(DENV-1 、DENV-2 、DENV-3 和DENV-4),均可导致人类感染,引发重症,其中DENV-4 型病毒传播力较弱,累及范围较小。

我国本地传播登革病毒流行株血清型与境外输入病毒相关联,以DENV-1 型、DENV-2 型多见。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内含单一可读框依次编码3 种结构蛋白和7 种非结构蛋白。

NS1 抗原是非结构蛋白中的一种糖蛋白,在急性期血清中大量存在,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 30 分钟可灭活,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

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均可灭活病毒。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部分人发病。

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对相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不同血清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

(四)流行特征。

登革热在全球存在媒介伊蚊分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累及全球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拉丁美洲地区、西太平洋区、东南亚区、东地中海区等地区,登革热传播可常年发生。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的通知国卫发明电…2014‟6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登革热患者医疗救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近期登革热诊疗情况,我委组织制定了《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供医疗机构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4年10月11日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一、病原学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登革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

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DENV-1、DENV-2 DENV-3和DENV-4),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其中2型重症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其他型。

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 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

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

病毒在pH 7~9时最为稳定,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

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

(四)流行特征。

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报告,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可发生本地登革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较多。

三、临床表现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诊疗指南

一般 治疗
精品课件
3.监测神志、 生命体征、 尿量,血小 板,HCT等
登革热的治疗
1.高热时用物理降温,慎用解热镇痛药以防止在G6PD缺乏者中引起溶血。对于病毒血症严重的患者 可短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素。
2.有大量出汗 、呕吐、腹泻 而致脱水者, 应及时补液。 尽可能使用口 服补液,不宜 大量补液以防 止出现脑炎样 症状。
精品课件
登革热临床表现—临床分型
普通登革热
热程3~7天
急性起病, 24小时内体 温可达40℃
症状特点
乏力及消化道 症状:恶心、 呕吐,腹痛、 腹泻或便秘等
热型多不规 则或双峰热
头痛、肌肉、骨 骼和关节疼痛
精品课件
登革热临床表现—临床分型
普通登革热—典型体征
1 多样性皮疹 2 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3 浅表淋巴结肿大 4 束臂试验呈阳性 5 出血倾向(多于病程5~8天)
发病1周后可检出IgG抗体,IgG抗体可维持数年甚至终生;
发病1周内,在患者血清中检出高水平特异性IgG抗体提示二次感染, 也可结合捕获法检测的IgM/IgG抗体比值进行综合判断
精品课件
九、诊断
1.流行病学史 2.典型的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结果 4.流行病学史不详,根据临床表现、辅 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作出诊断。
精品课件
十、登革热的治疗
早发现 早就地治疗
治疗 原早防则蚊
早隔离 早防蚊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 ,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
精品课件
登革热的治疗
具体治疗措施
对症支持治疗
抗病毒治疗
预防性治疗
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 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革热诊疗指南登革热(Dengue Fever,简称D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病毒属黄毒科(F1aviviridae)黄病毒属(F1avivirus)。

DEV属虫媒病毒B组,血清学上分4个血清型,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

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

临床上主要分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简称DHF) 两种不同临床类型。

登革热主要以高热、头痛、疲乏、肌肉和关节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皮疹、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此类型传播迅速,可引起较大规模的流行,但病死率很低。

登革出血热是以高热、出血、血浆外渗,休克和高病死率为特征,是较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

伴有休克的称为登革休克综合征(DSS)。

近几年来,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的大多数国家以及美洲的一些国家,DHF流行较为严重,已成为该地区儿童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病原学登革病毒属B组虫媒病毒,属黄病毒科,共有四种血清型(DEN-1, DEN-2, DEN-3和DEN-4)和多种生物型。

成熟的病毒颗粒核心直径约30 nm,由单股正链RNA与壳蛋白C构成,外包一层厚约10nm的脂质包膜,包含膜蛋白E和膜蛋白M。

RNA有一个开放性阅读框架,约含11000个核苷酸序列,编码3种结构蛋白和7和非结构蛋白。

结构蛋白包括核壳蛋白C,包膜蛋白E和M。

包膜蛋白E诱导生成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和保护性抗体。

抗E的抗体具有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用。

最外层为两种糖蛋白组成的包膜,包膜含有型和群特异性抗原,用中和试验可鉴定其型别。

登革病毒结构与其它黄病毒相近,4个血清型可与其他B组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可交叉免疫反应。

登革病毒不耐热,60度30min,100度2min均可使之灭活,但可耐用低温及干燥,对寒冷的低抗力强,在人血清中贮存于普通冰箱可保持传染性数周,-70℃可存活8年之久;但不耐热,50℃、30min或100℃、2min皆能使之灭活;不耐酸、不耐醚。

用乙醚、紫外线或0.05%福尔马林可以灭活。

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

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感染。

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1/3,可能是重要传染源,丛林山区的猴子和城市中某些家畜虽然有感染登革病毒的血清学证据,但作为传染源,尚未能确定。

(二)传播媒介已知有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在不同地区中不同蚊种所起的作用不一样,如在太平洋岛国及我国的广东、广西,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传播为主。

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传染期长者可达174日。

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可将病毒传播给人。

因在捕获伊蚊的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粒,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

(三)易感人群在新疫区各年龄均普遍易感,但青壮年的临床表现较明显。

1980年在广东流行中,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86岁,但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

在地方性流行区,20岁以上的居民,100%在血清中能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因而发病者多为儿童。

目前确认有四种型别的登革病毒,由于对不同型别毒株感染无交叉免疫力,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感染。

感染一种病毒型产生的免疫对同型病毒免疫力可持续1~4年,而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则短暂且不可靠。

临床特征一、临床表现(一)潜伏期本病潜伏期为3~14天,一般5~7天。

在收集流行病学资料时,应注意两周内病人旅游史,密切接触者以及与其居住在同一地点的家庭成员和人群。

(二)临床分型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3型。

我国近年来所见的登革热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和重型登革热。

(三)登革热的临床表现登革热的临床表现随病人的年龄不同而变化。

15岁以下的儿童感染多数无症状或症状很轻,婴幼儿患登革热常常表现为难以鉴别的发热疾病。

典型登革热多见于年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他们很少无症状。

1.典型登革热(1)发热所有患者均发热。

起病急,先寒战或畏寒,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

一般持续5~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多数为弛张热型,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

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

(2)全身疼痛和毒血症状如头痛、眼眶痛,腰背痛,尤其骨、并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

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

脉搏早期加快,后期变缓。

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3)皮疹于病程3~6日出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

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多有痒感,皮疹持续5~7日。

特征性皮疹为典型的斑疹或斑丘疹发生融合,中间有少量正常皮肤,称为红色海洋中的岛屿(又称皮岛)。

皮疹先是充血性,1~3天后变为点状出血疹,多见于四肢。

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4)出血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及阴道出血等。

注射部位有瘀点。

(5)其他症状和体征面部潮红,咽喉炎,咳嗽,皮肤过敏,味觉紊乱等。

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

约1/4病例有肝脏肿大,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

恢复期少数患者出现抑郁等。

2.不易鉴别的发热,可称为轻型登革热。

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

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疹。

3.无症状感染者在流行期间,隐性感染者的数量可达人群的1/3,只能用血清学方法才能检出,但他们可能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4.重型登革热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热的所有表现,但于3~5病日突然加重,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脑膜脑炎表现。

有些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四)登革出血热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同登革热,临床上分为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两型。

1.典型登革血热有四个主要临床特征:高热,出血现象,常伴有肝肿大,循环衰竭。

决定DHF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血浆外渗(与登革热的鉴别点),表现为血细胞比容增加,浆液渗漏及低蛋白血症等。

2.DHF的严重程度分级:WHO依据DHF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四个等级,第三,四级为DSS,第一,二级同时出现血小板减少和血液浓缩表现,此点可与登革热鉴别。

本分级方法适用于成人和儿童。

1级:发热伴不典型症状,只有束臂试验阳性,和或青肿,挫伤等2级:1级的表现加上出血,包括皮肤其它部位出血。

3级:循环衰竭表现,脉搏细数,血压降低,低血压,烦躁和皮肤湿冷。

4级:血压和脉搏测不出,进展性休克3.DHF的症状和体征在地方性流行高发地区,15岁以下的儿童感染后通常表现为DHF。

儿童DHF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并伴随面色潮红及其它登革热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肌痛、腰痛等。

有些病例出现咽喉痛,咽充血,轻度结膜充血,上腹部不适,常常有肝肿大及触痛等。

体温常常高39度,持续2~7天,婴儿会发生惊厥。

DHF最常见的出血倾向是束臂试验阳性,容量挫伤和静脉穿剌点出血。

在疾病早期发热阶段,多数病例出现散在的瘀点,多见于四肢,腋窝和软腭。

少数有鼻衄、咯血,消化道出血等。

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l。

血浓缩,红细胞压积增加20%以上,血小板计数<100×109/L。

有的病例出血量虽小,但出血部位位于脑、心脏、肾上腺等重要脏器而危及生命。

病情的极期常发生在发热阶段的末期,伴随体温快速下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循环紊乱。

少数病例这些变化很轻或呈一过性,如能早期及时诊断并给予补液治疗,许多病人能自行恢复。

多数血浆外渗严重的病人,如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休克很快发生。

4.登革休克综合征在病程的第3~7天,体温下降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

表现皮肤湿冷,瘀点,瘀斑,发绀,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20mmHg),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可有烦燥、昏睡、昏迷等症状,休克发生前常有短暂的急性腹痛,胸腔积液和腹水常见。

多数病人在终末期仍保持意识清醒。

休克时间较短,典型病例多在12~24小时内死亡,或经快速扩容治疗后恢复。

休克未纠正时,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如合并消化道和其它器官严重出现,则预后较差。

颅内出血可发生抽搐或昏迷。

伴随代谢和电解质紊乱或颅内出血时可出现脑病。

5.DHF/DSS的恢复期DHF的病程多为7~10天。

康复期病人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

瘀点等皮疹发生融合。

DSS经及时扩容对症治疗后,病人在很短时间内能平静地康复,生还者常在2~3天内恢复。

(五)并发症和少见临床表现1.脑病:东南亚等多国均有神经系统病变引起死亡的病例报告。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有抽搐,痉挛,意识改变,轻瘫。

婴幼儿在发热期可出现细小发作的惊厥。

过量补液治疗DHF/DSS时导致水中毒,低钠血症进而引起脑病。

颅内出血可引起脑水肿或脑疝形成。

2.肝衰竭:初次或二次感染的病例均有肝衰竭发生,这些病例出现大片状肝细胞坏死。

DF抗原可在肝细胞,Kuffer细胞和急性炎症细胞中检出。

3.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于终末期的病人。

4.容血尿毒综合征:多发生于G-6-PD缺乏的病人。

5.医源性合并症:败血病,肺炎,伤口感染,水分过多引起心肺功能衰竭。

二、实验室检查(一)一般检查和生化检查1.周围血象和尿粪常规登革热时白细胞大多显著减少,从发病第2天开始下降,第4~5天降至最低,至退热后一周内恢复正常。

分类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主。

约1/2~3/4病例血小板减少,其下降和恢复的时间同白细胞。

部分病例尿中蛋白和红细胞。

DHF时白细胞开始时可出现升高或降低,但白细胞总数下降是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

在休克前或热退时常有淋巴细胞增多。

在起病第2~3天,血小板下降至100×109/L ,同时伴有血细胞比容增高(>20%),或血红蛋白升高。

可有短暂的蛋白尿和大便潜血阳性。

2.生化及其它检查DF可有ALT,AST,CK,LDH升高,少数有总胆红素增高。

DHF可表现低蛋白血症,或低钠血症,低钾血症,BUN升高。

PT及APTT时间延长。

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显著降低。

血清补体水平特别是C3下降。

脑脊液检查合并中枢神经病变时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和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

(二)X线和B超检查部分DHF患者X线表现为一侧胸水(多为右侧),休克时常有双侧胸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