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病辨证方法

合集下载

外感高热的辨证论治

外感高热的辨证论治
肺热证
症状:
壮热胸痛,咳嗽喘促,痰黄稠或痰中带血,口干,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
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方药:
xxxx。
本方重用辛寒之石膏,合麻黄共奏清里达表,宣肺平喘之效;杏仁、甘草化痰利气。常加银花、连翘、黄芩、鱼腥草、蒲公英等加强清热解毒,加金荞麦、葶苈子、前胡、浙贝母泻肺涤痰。胸痛甚者,加郁金、瓜蒌、延胡索通络止痛。
亦可用复方退热滴鼻液(由银花、连翘、青蒿等制成)滴鼻,每次每侧鼻腔3-4滴,每30-40分钟1次。
亦可选用清热解毒或通腑泻热的药物,如大黄、石膏、银花、连翘之类药物煎汤,灌肠清热。或选用酒精、冷水、冰袋之类擦敷前额、腋窝、鼠蹊等部位,物理降温。
5、养阴益气因本法不能直接祛外邪除实热,因此常与清热解毒、清营凉血等其他清热法配合应用于外感发热,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主要适用于热病中有阴伤气耗者,外感热病后期应用最多,在热势炽盛时亦有配伍应用者,如白虎加人参汤、增液承气汤即是其例。
随疫毒进入营血分所形成的不同证候,外感发热还有清热凉血、清热止血、清热活血、清营开窍、清热熄风等治法。
二、治疗原则
“热者寒之”,外感发热以清热为治疗原则,根据病邪性质、病变脏腑、影响气血津液的不同,又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腑泻下、清泻脏腑、养阴益气等治法,以达清除邪热、调和脏腑之目标。
1、清热解毒选用具有解毒作用的清热药物来治疗外感发热,此法为治疗外感发热的主法,可应用于外感发热的各个阶段,是顿挫热毒,防止传变的关键,也是退热保阴的重要措施。此法常与清脏腑、除湿、凉血等法配合应用。
治法:
清热利湿,运脾和胃。
方药:
xx连朴饮。
本方以黄连、山栀苦寒清化湿热;半夏、厚朴燥湿除满;石菖蒲、芦根、淡豆豉和中清热除湿。可加滑石、鲜荷叶清利渗湿。若热甚者,加黄柏、黄芩清热燥湿。湿重者,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湿。黄疸者加茵陈除湿退黄。另外,还可口服甘露消毒丹,以清利湿热、芳香化浊。

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流行性感冒的患者。

一、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外感发热(TCD 编码为:外感热病类BNW,感冒病:BNW010,时行感冒病B NW011,外感高热:BNW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ICD-10 编码:J06.903)或流行性感冒(ICD-10 编。

码:J11.15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7 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8 年)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

疗方案”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常见证候: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暑湿袭表证卫气同病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

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外感发热(TCD 编码为:外感热病类BNW,感冒病:BNW010,时行感冒病B NW011,外感高热:BNW020)和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03)/流行性感冒(ICD-10:J11.15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内伤发热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感冒的中医辩证食疗

感冒的中医辩证食疗

感冒的中医辩证食疗感冒属中医的“外感病”、“外感发热”、“咳嗽”等范畴,中医辨证常见为:风寒束表证、风热袭表证、暑热侵表证、燥邪袭表证。

(一)风寒束表证病因:外感风寒(淋雨受凉)。

临床表现:恶寒重、发热轻,鼻塞声重,流涕清稀,咳嗽痰多、清稀,无汗、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食疗治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食疗处方:1.神仙粥原料:糯米100克,葱白7根,生姜15克,食醋30毫升。

制法:先将糯米洗净,加适量水煮成粥,再将葱、姜捣烂,沸后煮5分钟,加入食醋30毫升,搅匀起锅。

食法:温热服,上床覆被,微热而出小汗。

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4次。

2.白胡椒汤面原料:面条lOOg,白胡椒末、葱白各适量。

制法:煮热汤面条1碗,加入葱白及胡椒末拌匀。

食法:热服,微热而出小汗。

3.姜糖饮原料:生姜6片,红糖15克。

烹法:将生姜洗净切丝,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上盖。

浸5分钟,再调入适量红糖。

糖不宜多,应有足够的辛辣味。

食法:温热顿服,频频饮之。

4.草鱼汤原料:草鱼(青鱼)肉150克,生姜片25克,米酒100克。

制法:将清水煮沸后,放入鱼肉片、姜片及米酒共炖约30分钟,加盐调味即成。

食法:佐餐服食。

(二)风热袭表证病因:风热外邪,侵袭肌表。

临床表现:发热重,恶寒轻,头身疼痛,鼻塞,流浊涕,咳嗽、痰黄,口干渴,咽喉红肿疼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食疗治则: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食疗处方:1.桑菊茶原料:桑叶、菊花各10克,甘草2克,龙井茶6克。

制法:将以上原料洗净,加入沸水泡茶。

食法:每日代茶饮用。

2.三花茶原料: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茉莉花3克。

制法:将以上3花洗净,加入沸水泡茶。

食法:每日代茶饮用,不拘次数。

3.菜头绿豆饮原料:白菜头1个,绿豆芽30克。

制法:将原料洗净,白菜头切片,与绿豆芽同煎汤。

食法:每日代茶饮用。

4.蒲公英茶原料:蒲公英20克,甘草3克,蜂蜜20克,绿茶5克。

制法:将蒲公英、甘草水煎15分钟,取汁,加入蜂蜜、绿茶。

感冒的辩证论治

感冒的辩证论治

(2)风热犯表证
• 加减: 头胀痛甚:桑叶、菊花。 咳嗽痰多;贝母、前胡、杏仁。 咯痰黄稠:黄芩、知母、栝楼皮。 身热较著:石膏、鸭跖草。 乳蛾红肿疼痛:一枝黄花、土牛膝、玄参。 时行感冒:大青叶、蒲公英、草河车。 热郁寒遏:石膏合麻黄。 风热化燥伤津:沙参、花粉、梨皮。
2、病证鉴别
• 感冒与风温的鉴别 • 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
感冒与风温的鉴别
感 冒 临床 特征 多无发热或发热不高,服 解表药后,汗出身凉脉静 而渐愈,病程多不超过一 周,多不传变。 正气不足,邪犯肺卫 温 病 必有发热甚或高热,得汗后热虽暂 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 且见传变入里之候:神昏、谵妄、 惊厥、出血等。 正气不足,疫毒内犯 季节性传染性强,发病急骤, 病情重笃,症状相似。 进行必要理化检查,以资鉴别 风温包括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胸 膜炎等;暑温包括乙肝、钩端螺旋 体等疾病早期
• 明晰体虚感冒 气虚感冒——气虚证+风寒表证
阴虚感冒——阴虚证+风热表证
2、治疗原则
• 治疗遵循“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义, 采取解表达邪的原则。 风寒治以辛温发汗, 风热治以辛凉解表, 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 虚体感邪则应扶正与解表并施。
3、注意事项
• 感冒的治疗,一般不宜表散太过,亦不可补益太 早,以免留邪; 对体虚者,宜扶正固本,兼解风邪,不宜专行发 散,重伤肺气。 • 风寒误用辛凉——汗不易出,病邪难以外达,反 致不能速解,甚则发生变证; 风热误用辛温——助热燥液动血,或引起传变。 • 除虚体感冒可兼扶正补虚外,一般均忌用补敛之 品,以免留邪。
《丹溪心法》
• 元《丹溪心法》明确指出感冒始作为病症名, 强调病位在肺,提出辛温、辛凉两大治法。 • 元· 程充辑《丹溪心法· 中寒附录》:“伤风属肺 者多,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

八纲辨证知识

八纲辨证知识

病程 形体 神情 虚证 长
声 息
疼痛 喜按
二 便 大便稀溏 小便清长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舌 象 舌淡嫩, 少苔
脉 象 细弱
消瘦 精神 气弱懒言 萎靡 壮实 精神 声高息粗 兴奋
实证 短
拒按
舌质苍老, 实而有力 舌苔厚腻
第6章 辨证
第1节 八 纲 辨 证
四、阴阳 (一)阴证 1.阴证的定义:凡是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阴证。如里证、寒 证、虚证可概括于阴证的范围。临床上主要指虚寒证。 2.阴证的辨证要点: 以虚寒证的表现为主。精神萎靡,气短声低是虚证的表现;畏寒肢冷, 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是里寒证的表现;舌淡胖嫩,脉迟弱均为 虚或虚寒的舌脉。
第6章 辨证 二、寒热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面色 四肢 寒热
第1节 八 Leabharlann 辨 证渴饮情况大便
小便
清长 短赤
舌 象
舌淡苔白润 舌红苔黄干
寒证 苍白 不温 怕冷 不渴或热饮不多 稀溏 热证 红赤 温热 发热 口渴喜冷饮 秘结
第6章 辨证
第1节 八 纲 辨 证
三、虚实 (一) 虚证 1.血虚证 (1)血虚证的定义:是指血液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 织而表现的证候。 (2)血虚证的辨证要点 ①有失血过多,或劳神耗损,或生血不足等导致血虚的原因存在。 ②以面、眼睑、唇、舌、爪甲的颜色淡白和脉细无力为基本表现。 ③全身常呈现虚弱的状态,且常伴眩晕、多梦,妇女月经量少色 淡等血失充养的症状。
第6章 辨证
第1节 八 纲 辨 证
三、虚实 (一) 虚证 4.阳虚证 (虚寒证) (1)阳虚证的定义:是指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所表现的证候。 (2)阳虚证的辨证要点: ①以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为主要病理机制。 ②除见气虚表现外,以畏寒肢冷,面色淡白,痛处喜温喜按,尿 清便溏,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中医辩证施治纲要(二)

中医辩证施治纲要(二)
3、初症表证,继而出现里证,这里就应辩认是否 表证已入里,查明表证已罢或未罢。
第 3页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中医辩证施治纲要(二) 4、凡病里证,继而出现表证,应辨别是否里证出 表,或是又感表邪。
一、阴阳辩证
1、阴证,凡患者精神萎顿,语音低微,面色晦 暗,目光无神,动作迟缓,身冷畏寒,近衣喜温, 口中和,不渴,尿清白,便溏,苔滑,脉沉迟无力 等,均属阴证。
2、阳证, 凡患者精神兴奋,甚烦燥谵语,语声粗 壮,面赤,发热口渴,气粗,去衣喜凉,便结溲 赤,苔黄燥,脉数大有力,均属阳证。
3、阴阳辩证要点
中医辩证施治纲要(二) 阳病有经证和腑证的区别。A、太阳病的主要脉 证——头痛,恶寒发热,脉浮。 B太阳经证的分 类——太阳病必须辨其属实。 表虚——除出现主 要脉证外,还有自汗,恶风,脉缓等见证。 表 实——除出现主要脉证外,还有无汗,体痛,脉紧 的见证。 B、太阳腑证的分类——太阳腑证是指太 阳病之蓄水、蓄血两证。蓄水——除出现太阳脉证 外,同时又有烦躁,口渴欲饮,水入则吐,小便不 利等证。 蓄血——除有发热恶寒,颈项强痛外, 主要以其人如狂、或发狂,少腹急结,小便自利, 脉微而沉等为主证。 2、太阳辩证,在临床上除必 须分辨在经、在腑属虚属实外,还应注意以下两 点。 A太阳病以寒热为主征,因此必须分辨寒热, 以及发热的整个状况,才能确定是否太阳病。 B、 如果发现其他兼证,必须详辩,如合病(两经或三 经的证候同时出现)、并病(一经的病未罢而又出 现另一经的证候)、表里同病,经治未解或误治成 坏病(病情恶化危重)等。 辨阳明病:阳明病是 因太阳病未愈,病邪逐渐亢盛入里所致。它的病变 多表现为里热实证,病变部位在经,在腑之分。在 经为热证,在腑多为里实热证。1、阳明病的主要 脉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 经病——身大热,汗大出,烦渴引饮,不恶寒,肥 恶热,脉洪大。 腑证——日晡潮热,谵语,手足 漉然汗出,腹部硬满痛,拒按,大便秘结,脉沉实 或滑数,舌苔黄燥厚腻等。2、阳明辩证,除辩别 其在经在腑外,应注意以下三点:A凡由太阳病或 少阳病传变而来的,必须注意分辨病情的发展阶 段,诊察其是否有太阳或少阳证存在。B、阳明病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辨证诊断经验研究_赵润生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辨证诊断经验研究_赵润生

存质量,延缓疾病的发展速度,延长生存期。

3小结李东垣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对中医学理论和临床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很多观点目前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疾病的防治。

在李氏“胃气为本”学术思想的指导下,对于艾滋病的早期预防、无症状期的防治收稿日期:2011-04-28作者简介:赵润生(1968-),男,河北黄骅人,讲师,硕士,从事中医医史文献研究。

通讯作者:方朝义(1965-),男,河北冀州人,教授,博士,从事中医诊断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及艾滋病期各种临床表现的治疗和改善都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王丹妮,郭会军,刘华伟,等.扶正排毒Ⅱ方治疗无症状HIV感染者65例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3):385-388.[2]杨国红,崔敏,周立华,等.参苓白术散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50-153.[3]周立华,唐英,卢依平,等.艾灸法治疗艾滋病脾气虚腹泻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5):17-19.[4]张亚萍,梁健,邓鑫,等.试述元气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8):1056-1058.[5]王运平,李波清,邱世翠.脾虚小鼠免疫功能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8,6(1):34-36.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辨证诊断经验研究赵润生1,刘惠聪2,魏民1,赵社1,方朝义1(1.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2.石家庄市中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51)摘要:李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金元著名医学家,河北正定人。

代表性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

世人究其脾胃学说者众,疏于其他学术之弘扬。

今考辨《内外伤辨惑论》于内外伤之“十二辨”,究其辨证诊断经验,探讨其学术思想之一斑。

关键词:李杲;内伤与外伤;辨证诊断;学术思想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1)08-1547-02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而出现的种种病证 。
里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一般很难说哪几个症状就是里证的代表症状。
后面的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辨证部分均属 里证的范畴。
里证
见于外感疾病的中、后期阶段,或内伤疾病。 基本特征是病情较重,病位较深,病程较长。
里证的病位虽属于里,但仍有浅深之别, 病变在腑、在上、在气者——较为轻浅, 病变在脏、在下、在血者——较为深重。
表里辨证是对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的认识, 它可说明病情的轻重浅深及病机变化的趋势, 从而掌握疾病的演变规律,取得诊疗的主动权。
(一)表证
基本概念: 指外感六淫之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 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轻浅证候的概括。 表证主要见于外感疾病初期阶段。
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等特点。
临床表现
寒邪遏制,阳气被郁 或阳气虚弱,阴寒内盛 形体失于温煦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肢冷踡卧;
阴寒内盛,津液不伤——口淡不渴;
阳虚不能温化水液 ——痰、涎、涕、尿等分泌物 排泄物皆为澄澈清冷。
证候分析
寒邪伤脾,或脾阳久虚 ——运化失司而见大便稀溏。
阳虚不化,寒湿内生——舌淡苔白而润滑。
阳气虚弱,鼓动血脉运行之力不足——脉迟; 寒主收引,受寒则脉道收缩而拘急——紧脉。
肺主皮毛,鼻为肺窍,邪气从皮毛、口鼻而入, 内应于肺,肺失宣肃 ——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痛,咳嗽等症状
邪未入里,舌象尚无明显变化——薄白苔
外邪袭表,正气奋起抗邪,脉气鼓动于外——脉浮
表证的共同特征
感受六淫、疫戾 新起恶寒、或恶寒发热并见, 脉浮,舌苔没有明显变化 内部脏腑症状不明显
通过虚实辨证, 可以了解病体的邪正盛衰,为治疗提供依据。
人体感受外邪 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 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

最新实用中医病名及证型

最新实用中医病名及证型
7紫斑(肌衄):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
3、汗证(自汗、盗汗)
辨证分型:肺胃不固、营卫不和、心血不足、阴虚火旺、邪热郁蒸
4、痰饮
辩证分型:1痰饮(脾阳虚弱、饮留胃肠)
2悬饮(邪犯胸肺、饮停胸胁、络气不和、阴虚内热)
3溢饮
4支饮(寒饮伏肺、脾肾阳虚)
久泻:脾虚泄泻、肾虚泄泻、肝郁泄泻
第二种辨证分型:
感受外邪(寒湿、湿热)
内伤所致(食滞肠胃,肝气乘脾,脾胃虚弱,肾阳虚衰)
8、便秘
辩证分型:
实秘:肠胃积热(热秘)、气机郁滞(气秘)、阴寒积滞(冷秘)
虚秘: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9、痢疾
辨证分型:湿热痢、痰毒痢、寒湿痢、阴虚痢、虚寒痢、休息痢
10、霍乱
正疟(邪盛)、温疟(热证)、寒疟(寒证)、热瘴(热证)、冷瘴(湿证)、劳疟(气血两虚)、疟母(血瘀痰结)
备注:瘴疟(热瘴、冷瘴)
二、肺病证
1、咳嗽
辩证分型:外感咳嗽(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
内伤咳嗽(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
2、哮病
辩证分型:发作期(寒哮、热哮)缓解期(肺虚、脾虚、肾虚)
6、痴呆
辩证分型:髓海不足、脾肾两虚、痰浊蒙窍、瘀血内阻
7、痫病
辩证分型:
发作期:阳痫(痰浊蒙窍,风火上扰,痰火内盛)、阴痫(寒痰蒙窍)
休止期:痰火扰神、风痰闭阻、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心肾亏虚
8、癫病
辩证分型:肝郁气滞、痰气郁结、心脾两虚、气阴两虚
9、狂病
辩证分型:痰火扰神(痰火上扰)、火盛伤阴、痰结血瘀、瘀血阻窍、心肾失调
辨证分型:
寒霍证(轻证、重证)
热霍证
干霍乱
11、虫证

感冒的辩证及中成药治疗

感冒的辩证及中成药治疗

羚翘解毒丸
【处方组成】羚羊角、金银花、连翘、荆芥穗、
薄荷、淡豆豉、淡竹叶、牛蒡子、桔梗、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
头晕目眩。
辛温解表麻桂细,紫苏荆防芷辛夷; 蒿本姜葱柽苍耳,香草羌活与香薷。
辛凉解表一家亲,葛根升麻蒡浮萍; 荆子菊胡蜕木贼,薄荷桑叶淡豆豉。
抗病毒中药:板蓝根、贯众、金银花、连翘、 柴胡、鱼腥草、紫苏叶、大青叶等
使: 甘草 甘温益气,并能调和药性
【功能】益气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 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 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苔白,脉弱。
败毒散
【病机】 素体虚弱、复感外邪——感冒症状兼倦怠乏力, 气短懒言,身痛无汗。
方药解析
羌活 独活 柴胡 川芎
桔梗 枳壳 前胡 茯苓 甘草 人参
桑菊饮(桑菊感冒片)
【病机】
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卫气失和,咳嗽(主症)
方药解析
桑叶 菊花 薄荷 杏仁 桔梗 连翘 芦根 生甘草
清宣肺热
疏散风热
疏 风
清利头目 清
宣肃肺气

清热解毒


清热生津


调和诸药
【主治】 表热轻证
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方药比较
桑菊饮 同
银翘散
1.作用:辛凉解表
六合定中丸
【功能主治】祛暑除湿,和中消食。用于中暑(冰 水或冷水调服),泄泻,痢疾(温水调服),伤饮食 (莱菔子煎汤下)。
症四: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 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苔白,脉弱。
分析:上述症状为何病何证?

中医学基础电子书第九章 辩证

中医学基础电子书第九章 辩证

第九章辩证辨证就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各种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对疾病当前的病理本质做出判断,并概括为具体证名的诊断过程。

中医学的辨证方法有多种,都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而成的。

本章重点介绍八纲辨证、气血津液阴阳病辨证、脏腑病辨证、外感病辨证等方法。

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纲领,适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辨证;气血津液阴阳病辨证与脏腑病辨证主要应用于内伤杂病;外感病辨证包括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辨证方法。

其中六经辨证用于外感病中“伤寒病”的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用于外感病中“温病”的辨证。

第一节八纲辨证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辨证的纲领。

八纲辨证是指在掌握四诊收集的资料基础上,根据病位的浅深、疾病性质的寒热、正邪斗争的盛衰、疾病类别的阴阳等,运用八纲理论进行分析的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的内容早在《内经》中就有诸多的论述,为八纲辨证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汉·张机在《伤寒杂病论》中将八纲与脏腑经络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到伤寒病与杂病的诊治中。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对八纲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他以阴阳为二纲,以表、里、寒、热、虚、实为六变,以二纲统六变,并将其作为辨证的纲领。

明·王执中在《伤寒正脉》中亦说:“治病八字,虚、实、阴、阳、表、里、寒、热。

八字不分,杀人反掌。

”首次运用“八纲”概念的是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祝味菊《伤寒质难》,书云:“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古昔医工观察各种疾病之证候,就其性能之不同,归纳于八种纲要,执简驭繁,以应无穷之变。

”此后“八纲”被中医界广为接受,成为中医辨证论治的纲领。

八纲辨证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共性,是各种辨证的纲领。

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起着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适用于临床各科。

尽管疾病的表现错综复杂,但可用八纲加以归纳和概括。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经脉而言。

六经辨证则是一种辨证纲领,它将外感疾病中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划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个类型,并以此解释疾病部位,证候性质、邪正盛衰、传变规律,以及立法处方等问题。

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及其络属脏腑是六经辨证的物质基础。

一般来说:三阳病属表,三阴病属里。

三阳病多热证、实证,三阴证多寒证、虚证。

三阳病治疗,当以祛邪为的发展演变,称并病。

响。

病于传经,或病于直中,或因治疗失当,邪气内陷厥阴。

厥热胜复证的症状为先厥而后热,下利自止;或厥少热多;或寒多热少;或厥热等。

病因病机为病入厥阴,阴气盛则厥逆,阳气复则发热。

因寒盛致厥多与下利并见,阴寒内盛,故先厥;阳气未复,故后发热,下利自止,其病可愈。

厥少热多,是阳胜阴退之故,是向病愈方面发展;寒多热少,是阴胜阳虚,是病势向严重方面发展,厥热相等,是阴阳已趋相对平衡,可知病能自愈。

少阳病证少阳包括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与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相表里。

少阳属于太阳、阳明之间,又称半表半里。

少阳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病邪已离太阳之表,而尚未入阳明之里,介于表里之间。

其多由太阳表邪化热入里传变而来,亦可由少阳本经直接受邪而发病。

其病证又称为“半表半里证”。

少阳病证的症状为口干,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

其病因病机为病邪侵于少阳,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以致枢机不利,胆火上炎,上扰空窍,胃失和降。

少阴病证少阴包括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与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相表里。

少阴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全身功能衰退,病情危重的阶段,主要是以心肾虚衰为特点。

形成少阴病的原因,一是素体阳虚,寒邪直中少阴;一是阳明症状: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病因病机:风寒袭表,太阳经循行头项和肩背,则致太阳经气不利。

太阳伤寒(表寒实证)症状: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苔薄白,脉浮紧。

血分气分卫气营血辩证

血分气分卫气营血辩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医学家叶天士首创的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

四时温热邪气侵袭人体,会造成卫气营血生理功能的失常,破坏了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导致温热病的发生。

此种辨证方法是在伤寒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弥补了六经辨证的不足,从而丰富了外感病辨证学的内容。

卫、气、营、血,即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这四类不同证候。

当温热病邪侵入人体,一般先起于卫分,邪在卫分郁而不解则传变而入气分,气分病邪不解,以致正气虚弱,津液亏耗,病邪乘虚而入营血,营分有热,动血耗阴势必累及血分。

一、卫气营血证候分类温热病按照卫气管血的方法来辨证,可分为卫分证候、气分证候、营分证候和血分证候四大类。

四类征候标志着温热病邪侵袭人体后由表入里的四个层次。

卫分主皮毛,是最浅表的一层,也是温热病的初起。

气分主肌肉,较皮毛深入一层。

营血主里,营主里之浅,血主里之深。

(-)卫分证候卫分证候,是指温热病邪侵犯人体肌表,致使肺卫功能失常所表现的证候。

其病变主要累及肺卫。

【临床表现】本证的基本临床特征是:发热与恶寒并见,发热较重,恶风(寒)较轻。

风温之邪犯表,卫气被郁,奋而抗邪,故发热、微恶风寒。

风温伤肺,故咳嗽,咽喉肿痛。

风热上扰,则舌边尖红。

风邪在表,故脉浮,苔薄,兼热邪则脉数。

(二)气分证候气分证候,是指温热病邪内入脏腑,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亢盛的里热证候。

为温热邪气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极盛时期、由于邪入气分及所在脏腑、部位的不同,所反映的证候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热壅于肺、热扰胸膈、热在肺胃、热迫大肠等。

【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反恶热,舌红苔黄,脉数;常伴有心烦、口渴、面赤等症。

若兼咳喘、胸痛、咯吐黄稠痰者,为热壅于肺;若兼心烦懊恼坐卧不安者,为热扰胸膈;若兼自汗,喘急、烦闷、渴甚,脉数而苔黄燥者为热在肺胃;若兼胸痞、烦渴、下利、谵语者,为热迫大肠。

【证候分析】温热病邪,入于气分,正邪剧争,阳热亢盛,故发热而不恶寒,尿赤、舌红、苔黄、脉数,邪不在表,故不恶寒而反恶热;热甚津伤故口渴;热扰心神故心烦。

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

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

1第一篇内科第一章外感病证第一节感冒感冒是由于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1 鼻塞流涕,喷嚏,咽喉2 痒或痛,咳嗽。

3 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4 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5 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6 本病应注意与温病,尤其是风温早期相鉴别。

[辨证论治]1 风寒证症候: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例方:银翘散。

3 暑湿证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例方:新加香薷饮。

4 表寒里热证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喉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例方:双解汤。

[其他疗法]1 中成药1.1 风寒证可口服午时茶、通宣理肺丸。

1.2 风热证可口服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

1.3 感冒兼见脾胃湿困诸症者可用藿香正气丸。

1.4 时行感冒可口服板蓝根冲剂。

2 中药针剂2.1 风热证、暑湿证及表寒里热证均可用双黄连粉针剂3~6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

2.2 发热重者,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

3 外治疗法3.1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1滴,每日滴3~5次。

适用于各证型感冒。

中医内科学-外感发热

中医内科学-外感发热

第二节外感发热外感发热,是指已患有某种或多种内科疾病,又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并持续不降,伴有恶寒、面赤、烦渴、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并发的病证。

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

人体体温相对恒定,不因外界温度的差异而有所改变,保持在37℃左右。

由于饮食、运动、环境、情绪和性别的关系,体温可能有暂时性轻微的波动,但此无临床意义。

发热是一种病理性的体温升高,一般说来,口腔温度在37.3℃以上,或直肠内温度在37.6℃以上,或一昼夜间波动在1℃以上,即可认为发热。

外感发热指在原有某种或多种疾病如消渴、中风、虚劳等基础上复感外邪而出现的发热。

其热势高低不一,严重者,体温持续升高,壮热稽留不退,继而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等危重症候,在临床上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救治。

中医药治疗各类发热,尤其是外感发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明清以来,温病学说的发展成就,对外感发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热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中,对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法则,都作了扼要的论述,为热病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伤寒论》首先总结和提出了由外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即运用六经辨证来概括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的六个阶段的变化,从而成为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金代刘完素主火热论,着眼于外来的火热邪气,首先从临床治疗角度提出了“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的著名论点,认识到热病性属“热”,治疗“宜凉不宜温”,这与在他以前从寒邪立论,多用辛温治法相比,应该说是一大进步。

清代中叶温病学说的形成,使外感热病理论臻于完善。

温病学派创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两大辨证纲领,叶天士倡卫气营血之说,对温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治疗,均作了原则性的阐述,对温热病的辨证和治疗,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法则,成为后世诊治温热病的准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明腑证
▪ 概念: 阳明腑证是指邪热内盛阳明之里,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 内结所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 身热,日晡潮热,手足蕺然汗出,腹部胀满硬痛而拒按, 便秘,烦躁,谵语,甚则循衣摸床,直视而喘,舌苔黄燥 或焦黄,舌起芒刺,脉沉实有力或滑数。
▪ 辨证要点: 1、本证有邪热内传,与肠中糟粕相搏而成燥屎内结,腑气 不通的病机。 2、以便秘、腹胀满硬痛、拒按、脉沉实为主症。 3、实热弥漫于经仍然存在,如身热日晡尤甚,口渴,汗出, 舌红苔黄燥等;燥热之邪挟浊气上扰神明,则见烦躁,谵 语,循衣摸床等症状。
太阳首当其冲,故一般首先表现为太阳病证。
太阳经证
▪ 太阳中风证 ▪ 概念:
太阳中风证是指以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 脉,使卫强营弱所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 恶风,发热,汗出,头项强痛,脉浮缓。 ▪ 辨证要点: 1、本证多由腠理不固,风邪袭于肌表,营卫不和 所致。 2、以恶风、发热、汗出、头项强痛、脉浮缓为主 要表现。
太阳经证
▪ 太阳伤寒证 ▪ 概念:
太阳伤寒证是指由于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 导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 脉浮紧。
▪ 辨证要点: 1、本证多由寒邪侵袭体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致。 2、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身疼,骨节痛, 脉浮紧为主要表,或兼见气喘等症状。 3、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前者以汗出,脉 浮缓为主症,又称表虚证;后者以无汗,脉浮紧为主症, 又称表实证。
证、热证,根据病变部位和证候特点的不同,可 分为经证和腑证两大类型。
阳明经证
▪ 概念: 阳明经证是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之经,弥漫全身,而肠 中无燥屎内结所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 身大热,汗大出,烦渴引饮,面赤气粗,心烦,舌苔黄燥, 脉洪大。
▪ 辨证要点: 1、本证有邪热弥漫全身,充斥阳明之经,而肠道尚无燥屎 内结的病机。 2、以身大热、大汗出,大渴、脉洪大为主要表现。 3、有实热的一般表现:如面赤气粗,心烦,舌红苔黄燥。
三阴病证。
▪ 若两经或三经病证同时出现,称为合病。
▪ 一经病证未罢,而又出现另一经病证,称为并病。
▪ 若病情由一经传变到另一经,称为传经。传经则有循经传、 越经传、表里传的不同形式。
▪ 循经传是指按六经顺序相传,如太阳病证不愈,传入阳明, 阳明不愈,传入少阳;三阳不愈,传入三阴,首传太阴, 次传少阴,终传厥阴(一说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 厥阴→少阴相传)。
少阳病证
▪ 概念: 少阳病证是指邪犯少阳胆腑,枢机不运,经气不利所表现 的证候。又称少阳半表半里证。
▪ 临床表现: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 咽干,目眩,脉弦。
▪ 辨证要点: 1、邪犯少阳,枢机不利,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之间,故以 寒热往来为主要热型。 2、以邪在半表半里为主要表现:邪犯少阳,经气不利,则 胸胁苦满,脉弦;胆热循经上扰,则见口苦,咽干,目眩; 胆热犯胃,则见默默不欲饮食,喜呕。
阳明病证
▪ 阳明病是外感热病过程中正邪剧争的极期阶段, 其特点是阳热炽盛,性质属里实热。
▪ 发病原因:多由太阳病失治、误治,伤津化燥, 邪热内传入里所致;亦有津液素亏而阳气偏盛之 人,感受外邪,化热入里而成。
▪ 主要脉症: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 ▪ 阳明病以“胃家实”为提纲,实际是指胃肠的实
太阳腑证
▪ 太阳蓄血证 ▪ 概念:
太阳蓄血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热内传,与血相结于少腹所 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 少腹急结或硬满,神志错乱如狂,小便自利,脉沉涩或沉结。
▪ 辨证要点: 1、本证多因太阳表证未解,邪热随经深入下焦,与瘀血结于 少腹部位所致。 2、以少腹急结或硬满,神志错乱如狂,小便自利为主要表现。 3、太阳蓄水证与太阳蓄血证的鉴别要点:前者以小便不利为 主症;后者则小便自利,神志错乱如狂。
太阳腑证
▪ 太阳蓄水证 ▪ 概念:
太阳蓄水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与水结,膀胱气化不利, 水液停蓄所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 小便不利,腹胀,发热,恶风,自汗,心烦口渴,饮入即吐, 脉浮。
▪ 辨证要点: 1、本证多由太阳经证不解,病邪循经入腑,膀胱气化失司, 水气停留所致。 2、以水气停蓄为主要表现:如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口渴 不欲饮,饮入即吐等。 3、兼有太阳表证未解的症状:如发热,恶风,汗出,脉浮。
外感病辨证方法
▪ 六经辨证 ▪ 卫气营血辨证 ▪ 三焦辨证
一、六经辨证
▪ 六经辨证,是将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 的不同证候,以阴阳为总纲,归纳为三阳病证 (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证(太阴 病、少阴病、厥阴病)两大类,从而辨别外感病 各阶段的病变部位、性质及邪正盛衰等方面的情 况,为治疗提供依据的一种辨证方法。
▪ 六经辨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三阳病 证以阳经和六腑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阴经和 五脏病变为基础。以病变部位分,则太阳主表, 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阴均属于里。从 邪正盛衰及病变性质分,凡正盛邪实,抗病力强, 病势亢奋,表现为热为实的,多属三阳病证;凡 抗病力不足,病势衰减,表现为虚为寒的,多属
▪ 越经传是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
▪ 表里传则是互为表里的经之间相传。
▪ 若因病人素体虚弱,病邪不经三阳经传变,而直接侵犯三 阴经,亦即一发病就是三阴受邪的病证,称为直中。
太阳病证
▪ 太阳病是外感病的初期阶段,病情尚浅。 ▪ 外邪侵犯人体,太阳首当其冲,故一般首先表现
为太阳病证。 ▪ 太阳病的主要脉症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 太阳经证有中风和伤寒之分。 ▪ 太阳腑证有蓄水证和蓄血证之别。外邪侵犯人体,
太阴病证
▪ 概念: 太阴病证是由多种原因所致脾阳虚衰,寒湿内生所表现的证 候。太阴病为三阴病之轻浅阶段,其病变特点为里虚寒证。
▪ 临床表现: 腹满呕,食欲不振,腹泻,时腹自痛,喜温喜按,口不渴, 舌淡苔白滑或白腻,脉缓弱。
▪ 辨证要点: 1、本证以脾阳虚衰,寒湿内停,运化失司,气机阻滞为主要 表现:如食欲不振,腹满,时腹自痛,腹泻,胃气上逆则呕 吐。 2、有虚寒的一般表现:如腹痛喜温喜按,口淡不渴,舌淡苔 白,脉缓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