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现代文阅读训练系列之八
余映潮-“语言学用”教学的基本方法
“语言学用”教学的基本方法余映潮第一部分最基本的道理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教材安排实践活动重视课中读写实现语言学用注重知识积累关注集体训练“教学设计”的目标语言学用技能训练知识积累集体训练气质养成关于“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非常讲究“课文研读”十分重视“教学思路”关键在于“课堂活动”精心考虑“积累丰富”时时关注“能力训练”教师要克服的重要弱点碎问碎读碎说-老师的碎问碎说可形成知识碎片,但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和有力度有深入的课堂训练单个对话频繁-老师和几十个学生对话,因此对话显得肤浅,凌乱,零碎。
时间消失在对话中,学生没有沉淀和收获。
没有选点深入-不到知识点,文章的精彩中去,所谓点,一个是知识点,比如探究文章线索,欣赏这篇文章的照应活动时间不多-不肯安排时间,每个学生都要把握自己学习时间。
积累意识很差课堂阅读教学的训练性多读多析多写*多背多记阅读课堂教学两个永远的点:语言学用,能力训练和知识积累课标说: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而不是把教学放到解读上去。
第二部分阅读训练最基本的指标1、难读难写的字300个2、两字书面语汇4000个-雅致,离口语较远的词汇,如清新、清雅。
朗读,背诵都是重要的途径。
3、成语、短语1000个4、背诵积累60000字-初中学生到高中一帆风顺,能读会写5、精读训练100篇-短文一定要让学生精细地赏析6、知识术语200个文体知识、修辞知识、章法知识、手法知识7、自学方法10种8、阅读技能训练20种-养成学生终身受用的能力-应付考试第三部分训练学生的20种阅读分析技能阅读能力训练五要素概括划分能力品析辨析能力欣赏评价能力探究发现能力*阐释论说能力20种阅读分析技能01.文意归纳02.要点概括-每段段意、人物特点、文章风格03.结构或情节分析04.文或段的层次划分05.语言品析06.修辞手法品析-判断修辞、阐释作用07.结构手法品析-线索、对比、虚实、详略08.表现手法品析09.表达作用理解10.表达效果分析11.表达意图揣摩12.人物形象评析13.内容比较辨析14.表达特点阐释或表达规律发现15.小说的笔法、手法赏析16.文言诗歌赏析17.精段或细节的评说、欣赏18.作品思想情感评析19.朗读技能20.质疑问难能力第四部分充分关注教学资源的提炼课文不是让语文教师用来“提问”的,不是让语文教师用来“就课文教课文”的。
卖油翁教学设计余映潮(精选12篇)
卖油翁教学设计余映潮(精选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卖油翁教学设计余映潮(精选12篇)教学计划需要注重评估和反思,通过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不断完善和提升教学质量。
余映潮《木兰诗》(七下8课)课堂实录
余映潮《木兰诗》(七下8课)课堂实录一、以“导读”切入课文教学(屏幕显示)《木兰诗》,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这首诗,写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千百年来,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
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二、朗读课文,明确段意1.把重要的字词发音读准确机杼(zhu)可汗鞍鞯辔头燕山胡骑朔气金柝策勋赏赐溅溅啾啾霍霍旧时裳2.第一次朗读。
要进入情境。
3.第二次朗读,要明确每一段的大意,就是,每一段究竟是写什么呢?4.我发现了这篇课文的一个秘诀:可以用每一节诗里面的句子来概括段意,但是我只告诉你们一半的秘密,另一半的秘密,你们马上就可以从我的点拨里感受到。
学生朗读第一节。
老师概括段意:“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学生朗读第二节。
老师概括段意:“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学生朗读第三节。
老师概括段意:“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学生朗读第四节。
自己概括段意:“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学生朗读第五节。
自己概括段意:“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学生朗读第六节。
自己概括段意:“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学生朗读第七节。
自己概括段意:“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师:大家的聪明在哪儿呢?聪明在发现规律了,从规律里面能够提炼出段意。
这首诗几乎每一段的最后一句,都是可以用来概括段意的。
三、选段品析,介绍写作手法(屏幕显示)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这节诗分几个层次?——三个。
你们要品析这一段写出了哪些内容,还要品析哪些字用得特别的美,特别精致……(学生思考做批注发言评点)(屏幕显示)表现了:征途之遥征战之勇军旅之苦百战之烈十年之艰——字字千金,惜墨如金师:1.请大家积累一个“戎”字。
“戎”,古代兵器的总称。
“戎”就是军队、军事,由于这个含义,就有了“兵戎相见”这个成语,就是打战。
审题、扣题、立意——余映潮的作文理念与做法
余映潮的作文理念与做法导读: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基本素养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基本素养,能设计不同类型的有训练实效的作文详案,能策划中考或高考作文复习的详细计划或系列的训练点,能组织很好的作文评讲课,今天着重与大家分享四个方面:对不同的写作环节进行细致的指导、设计有训练实效的作文,教师需要对学生作文的不同环节进行细致的指导,这是作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语文教师有必要在如下作文指导和方方面面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千万不要以为写作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基本素养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基本素养,主要由八个方面的“能力”构成:能从各类文体的角度,对写作技法进行综合的研究。
能收集、整理、收藏大量的范文并欣赏其精妙之处。
能从阅读教材中提炼出精巧实用的句、段、篇的写作形式。
能对写作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进行细致的指导。
能设计不同类型的有训练实效的作文详案。
能创造与实践灵动多姿的日常写作训练形式。
能策划中考或高考作文复习的详细计划或系列的训练点。
能用多种方法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改,能组织很好的作文评讲课。
今天着重与大家分享四个方面:对不同的写作环节进行细致的指导、设计有训练实效的作文详案、创造灵动多姿的写作训练形式、关注作文评语的魅力等四个方面的教学素养问题。
一、在不同的写作环节中进行细致的指导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作文的不同环节进行细致的指导,这是作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这对语文教师的功底、实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语文教师有必要在如下作文指导和方方面面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
(扣题、立意、选材、结构、抒情、表达六个方面解读)(1)精细审题,准确扣题。
审题,是开展写作的第一关。
没有认真周密的审题,谈不上准确扣题。
题目审读清楚了,可以确保扣题的质量,可以确保心情的舒畅和写作过程的顺畅。
为此,我们必须做到如下主要的两点:①精细审读。
审题力求精细,要认真读题,一字不漏,从头到尾反复领会、研读,不得忽略一处。
②多角探究。
余映潮:由一篇知一类
余映潮:由一篇知一类由一篇知一类文 /余映潮由一篇知一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和理想境界。
它指的是在阅读训练中,学生在经过某个方面的知识训练与技能训练之后,能尝试运用这种知识或技能去解读、分析其他的作品。
这种学了能用、学以致用的好效果,表明语文教师能够运用教材、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有用的知识与能力训练,从而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下面以《台阶》中“精彩片段”的品读为例进行说明: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
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
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淌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他开始“磨刀”。
“磨刀”就是过烟瘾。
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
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
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
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
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
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
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上述片段,是《台阶》教学中一定要精读上述片段,是《台阶》教学中一定要精读的重要内容。
从小说阅读教学的角度来看,在给学生多少“由一篇知一类”的文学知识、能够对学生训练多少“由一篇知一类”的阅读技能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感知并提取能够统领全文或文中某个部分的关键句,如“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
2.品析并提取文中运用材料、表现人物的关键词,如文中反复出现的“准备”一词。
3.感知文中为展开故事情节或细节的描写而安排的“概写”段落。
余映潮:精读训练例析
余映潮:精读训练例析利用精段阅读来训练阅读能力,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原因很简单,精段短而精,往往是一篇具体而微的小文章,读起来很省时,又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
因此,语文教师应十分重视精读的训练,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下面一段: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此段文字可分为两层,先总后分,层次清晰,具体描述部分十分讲究展开的顺序——由近及远,由眼下到远方,由清晰到模糊。
语言准确,描述生动,娓娓道来。
这样一段文字,不仅能够训练我们的阅读分析能力,而且还告诉我们如何对“登高远望”进行展开描写。
又如下面一段: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这是课文《大自然的语言》的首段,虽然同学们已经学过,但细读起来,依然能够感受到它值得学习的内容:内容概括、字词积累、层次划分、语言品析、作用欣赏……在阅读此段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精读训练。
文章首段紧扣课文标题,用生动的语言有序地描述纷繁的物候现象。
它语言生动,用“翩然归来”描绘燕子的轻捷、洒脱,用“簌簌地”写出树叶纷纷飘落的动态,用“衰草连天”写出深秋景象的荒凉,用“风雪载途”写出严冬的酷寒。
它语言典雅,“次第”“翩然归来”“北雁南飞”“田间草地”“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雅致、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
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教案
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方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4.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3.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4.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步骤三、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详细解读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写作意图。
2. 写作技巧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文化素养培养:讲解课文中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4. 审美情趣培养:分析课文中的审美要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课文讲解:分析课文内容,讲解重点、难点。
3. 写作技巧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文化素养培养:讲解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5. 审美情趣培养:分析课文中的审美要素,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果。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进步情况。
4. 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评价,评估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六、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进行解答和调整。
2. 作业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给予鼓励和指导。
3. 写作能力反馈: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 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反馈:引导学生关注文化背景和审美要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1. 课文文本:提供准确的课文原文,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权威的学习材料。
新高考语文第8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任务组三 任务五 精准判断,夸尽效果,精准赏析艺术技巧
三、表达方式 (一)记叙
记叙技巧及其作用
鉴赏角度 分类
作用
记叙 角度
第一 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 人称 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 便于感情交流,有对话效果,增强文章的亲切感和 人称 感染力。用于物时,往往能产生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 多用于叙事散文中。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可 人称 以全面地反映生活。
虚实 结合
抓住重点,或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 中地揭示题旨。
借景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抒情
衬托或 用渲染描绘某一事物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
渲染
点面 结合
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两者结 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 和特殊意义。
⑤她自己打趣道:“怜惜步子,就怜惜不了肚子,身子重了,日子 才过得轻松,老天对人是公平的。”(节选自凸凹《错位之思》) 第②段和第⑤段是如何塑造母亲的形象的?请加以分析。 答案 这两段写母亲以“自嘲”“打趣”的话语面对因生活重负而变形 的手和身姿,写出她对生活的体悟,塑造了乐观、豁达的母亲形象。
B.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手法及其作用同小说任务五“描写知识 精准理解”中
答案 ①联想。从老腔的腔调联想到关中大地特有的生活,点出了老腔 源于关中大地、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特点。 ②比喻。将老腔的腔调比喻为骤雨拍击秋禾的啸响、雨润麦苗的柔声等, 既写出了老腔的雄浑奔放,又写出了婉约平和,将抽象的感觉化为形象 的画面,生动地写出了老腔给作者带来的感受。 ③排比。几个句子构成排比,强化了作者自己聆听老腔时的内心感受。 ④化用古诗句。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 里烟”“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等,丰富了作品的文学意蕴。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指导余映潮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指导余映潮【篇一:中考散文阅读复习指导余映潮】“概括”是最基础的阅读能力之一,也是阅读能力考查的最基本的“考点”之一。
在平时的练习设计或者中考试题中,很难找到没有概括题的试卷。
概括题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首先,它是对考生现有语文能力最实在也是最简明的考查——不仅考语言,还考思维;其次,概括能力对于一个人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最负盛名的清代乾嘉学术就有这么一个治学原则:“最喜罗列事项的同类者,为比较的研究,而求得其公则。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其实,“求得其公则”说白了就是归纳概括。
阅读中的“概括”,其基本含义是,用准确、简洁、不失原意的语言精要地表达出阅读材料中某种内容的大意。
从中考研究的角度看,“概括题”出现的地方通常是:第一,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此时的概括题往往以单个的题或者作为综合性学习内容中的一个题出现;第二,选文阅读部分,此时的概括题组合在其它角度的阅读题之中。
中考命题时对题型进行创新是一个常规,概括题也不例外。
如,单个的独立存在的概括题,原来最基础最直接的设计就是“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意思”,后来发展为“提取下段文字中的主要信息”,再变化为“给下面这段文字拟一个标题”等。
或者在出题的技巧上做文章,提出一点新要求,如将题干变化为“给下段文字补写一个中心句”、“用对联的形式概括下段文字的意思”等等。
近年来,为了创新或者“创意”,各地中考命题人仍在不断地发展着概括题的设计技巧。
创新的中考语文概括题以其更加灵动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不论是材料的组合变化,还是设题角度的新颖实用,都给我们提供了借鉴、研究、欣赏的优美范例。
有一种无材料的“背景式概说题”就很有意思。
此类题不提供任何阅读材料(有时候给一点答题的“引子”),却要求考生用概说的方式回答题目中所规定的内容。
答题的材料存在于考生的知识积累或者阅读积累之中,考生必须依靠这种积累才能答题。
余映潮现代文阅读训练系列之五
余映潮现代文阅读训练系列之五---------------阐释解说能力训练【常见考点】阐释解说能力指的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说明、解说、解释,根据要求下定义、画表格、画图形等方面的能力。
在中考阅读题中,考查阐释解说能力的考点主要有:l.结合具体的语境。
解释词语的含义。
2.依据文章的内容,对词语、语句所指代的内容进行具体描述。
3.对文章的重点句子(哲理句、中心句等)的含义进行解说。
4.给描述的对象下定义。
5.根据具体的描述,给描述的对象画出直观图形并进行解说。
6.根据文段所表达的内容,对其含义进行阐释。
7.对文章标题的含义进行解说。
8.对文章所表达的主旨进行阐释。
9.对答题的理由进行说明。
10.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对文章所叙写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阐释;等等。
【答题点拨】解答阐释解说题,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联系语言环境。
如解释词语句子的含义,对句子、文段的内容进行表述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即联系上下文进行。
注重整体感知。
如阐释文章标题的含义,对文段的内容、文章所表达的主旨进行阐释解说,要注意整体感知、把握文段、文章的内容,进行准确表述。
提炼信息及要点。
如解答下定义、画表格、画图形题型时,要在理解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与题目要求相关的信息及要点,组合后准确表述。
【单项训练】(一)那夜的烛光张晓民临睡以前女儿赤脚站在我面前说:“妈妈,我最喜欢的就是台风。
”我有点生气。
这小捣蛋鬼,简直不知人间疾苦,每刮一次大风,有多少屋顶被掀跑。
有多少地方会淹水。
铁路被冲断,家庭主妇望着几元一斤的小白菜生气……而这个女孩却说,她喜欢台风。
“为什么?”我尽力压住性子。
“因为有一次台风的时候停电……”“你是说,你喜欢停电?”“停电的时候,我就去找蜡烛。
”“蜡烛有什么特别的?”我的心渐渐柔与下来。
“我拿着蜡烛在屋里走来走去,你说我看起来像小天使……”那是多年前的事了吧?我终于在惊讶中静默下来,她一直记得我的一句话.而且因为喜欢自己在烛光中你昊使的那份感觉,她竟附带地喜欢了台风之夜。
余映潮
谢谢观看
与其他名师相比,映潮同志精美生动的课堂教学被人们发现得较晚,也没有多少媒体对其进行有力度的宣传, 这恰恰给映潮以充分的思考与时间,让他能够锲而不舍地有条有理地进行自己的探索,因而理论的丰富、资料的 积累与教学经验的积淀都非常厚实。除了前面所介绍的种种教学设计的理念,他这种厚实的积淀还表现在:他连 续12年带领弟子进行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共作了近150场关于课程、教材、教法与教学设计的报告,在他的九 百余篇各类教学论文中,有近二百篇是关于课堂教学艺术的。他还有大量的教学设计方案,仅2000年以来,就有 《故乡》、《马说》、《回忆我的母亲》、《曹刿论战》、《满井游记》等几十篇的创新教学设计发表。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与推进上,映潮同志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创新者。首先,他有明确的课型创新 意识,有在进入新时期之后深入探索的自觉性。他提出了“课型创新”的新理念并以朗读教学为主要内容进行了 教读课、品读课、辨读课、说读课、演读课、联读课等新课型的探究。其次,他创造了“板块式教学思路”,他 的学术报告《板块式阅读教学设计的六种思路》在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上受到欢迎。 在这样一种教学创意下,教学结构呈“板块”状而又灵活多姿,组合丰富,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时的技 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板块式思路,可以使教学结构更加清晰,使教学程式更加有序,使 教学内容更加优化,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创新, 是很有力的挑战。再次,他多角度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中活动,在他的课堂上,语言积累活动、有表情诵读活动、 分层评说活动、反复品读活动、智能练习活动、课文集美活动、读写结合活动、妙点揣摩活动、探求感悟活动、 思绪放飞活动等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语文实践活动都能有机地得到安排,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了学 生学习的自主性。
语段阅读训练题
语段阅读训练题
余映潮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年(卷),期】1996(0)12
【摘要】(一)人生旅程中有无数的月台,生命旅途中有无数的驿站。
所有的台和站,只供中途小憩,只是供转车再出发。
别长期滞留,沉滞不是宁静,将使灵魂腐蚀;别长期停顿,停倾不是安定,将使生命委靡。
【总页数】3页(P18-20)
【关键词】阅读训练;对偶排比;拟人化
【作者】余映潮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33
【相关文献】
1.语段压缩题训练 [J], 闫会才
2.“语段拟写”类语用题训练指导 [J], 刘志远;伍晓玲
3.补全语段题指导训练 [J], 张志先
4.语段概括题训练 [J], 申青山
5.第十一册语段综合训练题例 [J], 赖夫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余映潮语文朗读教学
余映潮与语文朗读教学一、成长的足迹一直向前走余映潮湖北荆州市教研室434100一中学时代,学校离家很远很远。
每到周末,回家的我就会从华师一附中的校园出发,走过武汉长江大桥,再走郊区那弯弯曲曲的小路。
在这长长的回家路上和长长的返校途中,我能把一周的功课在心里好好地重温。
那时,生命中闪现着美好的前景,理想在心中燃烧。
我明白,一个人在走路,但可以做到不仅仅只是走路。
1968年,19岁的我远离武汉下乡了,没想到一去不复返,竟然在乡下生活了14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在那窄窄的田间小路上奋力前行,走过春的泥泞,夏的炙烤,秋的风霜,冬的漫长,每跨出一步都会感觉到痛苦;在又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我提着胡琴,背着书袋,串村走乡,沿途设点教“跑学”,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奔波中感受劳累;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我在乡镇中学当语文教师,当英语教师,当音乐教师,尽心尽力,任劳任怨。
在这所有的日子里,我都尽量珍惜我那已经不再年轻的岁月,钟情于在求知、求能、求智道路上的跋涉,坚持着读书,坚持着笔记,坚持着思考。
在不让人有梦的日子里,梦想的火焰不能熄灭。
每一个人的道路上,命运都有可能安排你像纤夫一样背负着重力在无路可走的地方走一段路,你只能咬牙,艰难地跨出带着呻吟的步子,向前走。
二在我34岁、女儿快上小学的时候,我才从乡下走进了县城,走到了中学语文教研员的岗位上。
又过了两年,我成为荆州市教研室的中学语文教研员。
“教研员”,这平实而又内涵深刻的称呼,它给了我多少次的激动与自豪,又给了我多少次的鼓励与警示。
它严肃地告诉我:一个教研员事业有成,离不开10个字:敬业,环境,毅力,智慧,学问;一个教研员应该具有多方面的素养,但有三个方面的素养尤为重要:服务教学的思想意识,崇尚科学的思想方法,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
它认真地告诉我,厚重与深刻,表现于读书的数量与方法。
许多年来,我用最笨拙而又最科学的方法读书;许多年来,我用最辛苦而又最有用的方法读书;许多年来,我用最麻烦而又最精细的方法读书——那就是做读书卡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8 散文阅读(解析版)
专题八散文阅读(基础梳理)知识归纳一、明确概念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理解特点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三、散文的分类(1)抒情散文(2)记叙散文(3)议论散文或(1)写景散文(2)状物散文(3)叙事散文(4)说理散文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五、散文的线索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六、散文的主题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命题趋势上,多数作品涉及到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冲突,体现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对现代化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探讨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
概括主题的方法1.解读题目法。
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题,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括。
即使有的题目没有点明主题,也往往与中心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2.分析首尾法。
首尾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思想,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
3.分析议论抒情句法。
这些句子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作品的主题。
4.联系背景法。
有的文章,只有了解它的背景,才能深切地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准确地概括出它的主题。
要特别注意文后的注释说明的文字。
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余映潮
语文教师阅读教材的艺术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余映潮语文教师阅读教材的艺术中学语文教材阅读,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
没有细腻深入的有见解的教材阅读,也许就没有质量较高的教学设计。
所以如果言及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艺术,第一步必须谈到教材阅读的艺术。
中学语文教师的教材阅读,指的是对中学语文教科书的阅读,是对中学语文课文的阅读。
一般来说,从课堂阅读教学的角度出发,教材阅读应涉及如下层面的内容:全套特色,文体线条,单册内容,单元组合,单篇细节,知能训练,知识集纳,练习风格,量化指标,教学标高。
特殊地说,语文教师钻研教材,应运用如下一些方法,力求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挖掘以求深,辨误以求真,考查以求准,发散以求活,变角以求新,对比以求博,类联以求趣,系统以求全,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异。
下面从对传统阅读方法进行创新的角度,介绍一个科学、实惠而又有一定创造性的阅读教材的方法系列,那就是:1、理读;2、类读;3、品读;4、扩读;5、巧读;6、助读。
一理读理读要求一个“细”字,它解决“进入课文”的问题,解决课文“精华是什么”的问题。
所谓理读,就是寻找式地读,清理式地读,整理式地读;就是细细地读,把落实基础知识、进行语言教学、培养思维能力的眼光深入到课文的各个角落。
对每一篇课文,我们都要认真地找寻,找出那些最有用的、最能落实课文教学要求的、最需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或其他内容,把它们罗列出来,以便做到教学时心中有底。
对每一个教学单元,对每一册教材,对每一学年的教材,对每一个学段的教材,也理应做这样的整理工作。
从理读的操作来看,理读有两个层面:一是专家阅读层面,是那些做教材分析工作的专家所进行的工作,他们用科学研究的思路,用理性分析的方法,编织出细致严密的教材分析提纲,对教材进行彻底的层次繁多的清理式阅读,对某一册教材的分析,甚至要细化到最长的课文有多少字、最短的课文有多少字。
全册共有多少字的程度。
对于这样的理读,一般的教师不大可能去做,但可以从中看到一些理读的角度,学到一些整理、分析的方法。
【初中阅读指导】余映潮:语文乐学八法
【初中阅读指导】余映潮:语文乐学八法语文乐学八法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快乐地学习语文,好的方法不胜枚举。
快乐地学习语文,好的角度层出不穷。
快乐地学习语文,好的形式多姿多彩。
这里介绍的仅仅只是快乐地学语文乐学八法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快乐地学习语文,好的方法不胜枚举。
快乐地学习语文,好的角度层出不穷。
快乐地学习语文,好的形式多姿多彩。
这里介绍的仅仅只是快乐地学习语文的无数好方法中的若干种;不管用其中的哪一种方法来学习语文,都需要同学们自己的努力实践并在阅读的实践中体味语文学习的快乐。
No.1美读吟诵法美读,就是美美地朗读,就是沉浸到作品里面去,力图表现作品情感、意境、意味的朗读。
美读吟诵,是是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的语文实践活动。
美读吟诵,是用心来揣摩、用情来传达,这样的过程,对同学们进行着审美熏陶,进行着情感陶冶,进行着气质培养,让每一位同学放飞思绪、张扬青春、快乐心境。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朗读建议,美读普希金的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深沉舒缓地)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真诚地)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稳重地)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乐观地)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激动地现在却常是忧郁。
(沉郁地)一切都是瞬息,(响亮亲切地)一切都将会过去;(平静甜美地)而那过去了的,(亲切稳重地)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意味深长地)朗读建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三读一读:根据诗句后面括号里的提示体味诗情,进行吟诵。
二读:两位同学之间用“谈心对话的方法进行“说话式”的朗读。
三读:每位同学用类似“内心独白”的方式给自己悄声地吟读。
下面再请阅读短文《“和”字10说》并请完成“美读吟诵”方案的设计。
“和”字十说郭盛永和是“和谐”。
“和”由“禾”与“口”组成,意思是“人人有饭吃”;“谐是由“言”与“皆”组成,意即“人人能说话”。
和谐是人们追求的社会生存状态。
和是“公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映潮现代文阅读训练系列之八---感受评价能力训练【常见考点】感受评价能力指的是感受作品的内容、语言、思想、人物形象、情感倾向并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作出评价的能力,常以开放题型出现。
在中考阅读题中,考查感受评价能力的考点主要有:1.摘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3.结合现实生活,谈对文中某问题的认识。
4.是否同意文中的某种说法并说明理由。
5.针对阅读内容提出建议或设想。
6.根据文章内容,想像情节。
7.揣摩文中人物性格,想像其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
8.自选角度,谈读了文章之后的感受。
9.对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评价。
【答题点拨】1.摘录句子并说明理由时一定要扣住“感受最深”,必须在感悟的基础上选择最有把握的句子。
答题重点应放在“说明理由”上,“理”要充分,要能说服人。
2.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应着眼全文,结合语境,抓住中心句、过渡句、议论句、抒情句来领会作者的感情,对感情较隐晦的文章要挖掘字里行间的隐含信息,力求准确。
3.谈对文中某问题、某说法的认识必须“结合现实生活”,要有创意,还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4.针对文章内容提出建议或设想,一定要有开阔的视野、创新的精神、深入的分析、认真的态度,既要联系文段,又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答题时建议使用“我认为”“我建议”的句式,使口吻谦虚,表达规范。
5.根据内容想像情节及人物的心理、神态、语言,一定要在准确把握作者意图、情感倾向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材料中的情节、人物、细节、情景、场景,要想得合乎情理,合乎人物性格,合乎故事情节的发展趋势。
想像内容要丰富,描述要生动,并能与文章浑然一体。
6.谈阅读感受比较灵活,可以从构思、语言、形象、思想等方面思考,但一般应着重从文章的情节内容、思想内涵给人的心灵启迪及精神影响方面来谈,最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7.评价人物形象,首先要分析人物形象。
要在感知全文、整体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从性格、精神实质方面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语言要概括凝练。
【单项训练】(一)接力一天半夜,一场特大的泥石流吞没了熟睡中的小山村。
天亮时分,救援人员赶到,小山村已夷为平地,全村无一人幸免于难!突然,有人惊叫:“下面有声音!”大伙儿跑来一看,一间埋在泥石流下面的小木屋,仅剩下一角屋顶。
救援人员凶暴开泥土,掀开屋顶,只见屋里全被泥沙填满,惟房梁下还有小小的一点空间。
一个赤裸裸的小女孩一动不动地蜷缩着!看样子还不到两岁。
救援人员赶紧将她抱出来,她却死活不肯离开,指着小屋哭出了声:“妈——!”顺着小女孩的手指看去,在她蜷缩过的泥沙处,隐隐约约露出一双泥手,10个手指。
有人惊叫:“下面还有人!”顿时,求援人员以那双手为中心,沿着四周小心翼翼地往下刨。
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个子很矮,全身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像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这女人竟是一个盲人!她被挖出来时已经僵硬了。
小女孩仍不肯走,指着刨出的泥坑,又哭喊出一声:“爹——!”天哪,难道下面还有人?大伙儿立刻继续往下刨,就在女人脚下,又刨出一个半身赤裸的男人,他昂然屹立,身子直挺,双肩高高耸起……这男人也是一个盲人!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根据前文内容,在文章结尾横线处添上一段话,使之与前文构成一个整体。
2.从作者描写的两位盲人的站姿中,你发现作者对两位盲人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3.“这女人竟是一个盲人”与“这男人也是一个盲人”中“竟”与“也”能互换吗?为什么?4.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应该为自己的父母做些什么?(二)眼界有一位非洲酋长去英伦三岛观光。
四年后,别人问他那里的情形,酋长想了想,回答“英国人都说英语,连小孩也在说。
”酋长说的并不错,他所注意的只是这些,其他的或许被忽略了。
这就是眼界。
正像鹰即使高翔万里,注目的也只是地上的兔子,而金龟子的眼里只有草原上的粪球。
眼界决定了价值取向。
有一次,哲学家池田大作问历史学汤因比,如果您可以选择出生时间和地点,您想选择什么时间和地点?汤因比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他愿意在公元元年出生在欧亚大陆的交会点。
那时古埃及文明、欧洲文明与亚洲文明在这一区域会聚并扩散到全球,亲历其间,可以准确地观察到各种文明形态对世界的影响。
汤因比不愧是大师,眼界超越古今,凝视在历史的苍茫之处。
斯诺问毛泽东,如果您卸去领袖重任,想去做哪些事情,毛泽东不假思索地回答,骑马沿黄河流域考察。
毛泽东为祖国兴衰走,但内心深处仍有诗人情愫,蹈李白步履,观黄龙东去,谋划天下利害,其眼界广阔、深远、又不乏潇洒。
眼界里面有金,也有粪土。
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结合,很大程度取决于眼界。
打开了眼界,自然就打开了心胸。
看一个人,不妨先看一看他的眼界。
1.从全文看,作者对非洲酋长和对汤因比、毛泽东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由汤因比和毛泽东的事例,你还会想到哪些事例?请简要叙述。
3.文中有很多富有哲理的句子,摘录你感受最深的一句并略加点评。
4.你同意作者“看一个人,不妨先看一看他的眼界”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5.说说你自己的眼界并作简评。
【综合阅读】(三)迎向阳光阳台上有一只空花盆,一直放在墙脚。
前不久心血来潮,找来一把菜子撒了进去。
仅过了两天,早晨起来时便见到嫩芽已破土而出,细细的茎上顶着两片小小的叶子。
接下来的几天,不断有幼苗钻出,原来空空的花盆很快站满了小豆芽一般的菜苗,看上去满眼都是可爱的浅绿色。
下午再见到菜苗时我大吃一惊,那盆挺立向上的菜苗竟然全部转头向东,似乎刚有一阵狂风从西边吹过。
这怎么可能呢?楼群很密,平时连台风都吹不进阳台啊!为了寻找答案,我便将花盆转了180度。
两小时后,当我再次来到阳台上时,那些菜苗如同得到命令的士兵,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又一次齐刷刷地转头向东。
回到室内,已是黄昏,夕阳透过窗子,静静地照在地板上,也照在我心里,我想起来了——由于楼前3为外有一座高楼,所以大约在早晨9点钟的时候,太阳只在东边的栏杆旁悄悄地探一探头便溜走了。
然而,即使在没有阳光的阳台上,那些菜苗,那些普通的、纤弱的、娇嫩的菜苗,依然能够感知阳光的气息,依然能够寻找阳光的方向,于是便齐刷刷地朝东弯下身子,去迎接那一缕阳光。
接下来的日子里,在阳光照不到的阳台上,那一盆青菜朝着东方努力生长着,一个星期后,叶瓣才舒展成椭圆的叶子。
可我知道,它们会一直不断地长下去,在阳台上,也在我的心里。
只要我的心中长着那一盆青菜,即使在阴霾密布的日子里,即使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里,我也能感知阳光的气息,我的心也会迎向阳光。
1.青菜为什么总是转头向东?2.“可我知道,它们会一直不断地长下去,在阳台上,也在我的心里”表现出作者对青菜怀有怎样的感情?3.在没有阳光的下午,青菜依然寻找阳光的方向,让你想起哪些人或事?4.如果将文题改为“青菜的启示”好不好?为什么?5.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与文章内容,谈谈青菜给你的人生感悟。
(四)一把炒米炊事班老班长和一个大个子战士,还有一个小个子战士,在一次作战中没有突围出动,与队伍推动联系,被敌人围困在一个叫苇子沟的山上。
已是第七天了。
这七天,三个人是靠吃野菜啃树皮活过来的。
此时,三个人都无力地靠在一棵粗壮的老榆树上,三个人的目光都很贪婪地望着米袋里的那一把炒米。
望着那一把炒米,老班长的喉结蠕动了几下,小个子战士艰难地咽下唾沫,大个子战士的那张嘴很大地张着……谁也没敢动那一把炒米,老班长有话:不到关键时刻谁也不许动。
这句话是昨天夜里老班长端着枪说的。
昨天夜里,老班长刚刚眯瞪,就被一阵撕扯声惊醒,老班长睁眼一看,见是大个子战士与小个子战士在争夺米袋里的那一把炒米。
老班长愤怒地抓过枪,拉上枪栓骂道:“妈个蛋,都给我住手!这点米不到关键时刻谁也不能动,谁动我就崩了谁!”第八天的夜里,夜色漆黑,老班长拿过那个米袋,走到大个子战士面前,说:“你赶快把这米嚼下去,趁今晚没有月亮,突围出去。
我们在北面打枪把敌人吸引过来,你就在南面突围。
出去找到队伍来救我们。
”大个子战士激动地接过米袋,稍迟疑一下就把米抓到嘴边。
这时,小个子战士却一把夺过米袋,对老班长说:“还是叫我吃吧!我个子小,突围灵巧。
”老班长被小个子战士的突然举动激怒了,他夺过米袋,一拳就打在小个子的鼻子上,骂道:“混帐小子,灵巧个屁,个子还不如枪杆高!”小个子战士就不再言语,流着泪抹着鼻内流出的殷红的血。
大个子战士狼吞虎咽地把那把米嚼了进去。
突围开始了,老班长和小个子战士在北面山坡上用一阵枪声把敌人引了过来。
突围出去的大个子战士,回望着苇子沟的北山时,那里的枪声正一阵紧似一阵……几天以后,大个子战士带着队伍来营救老班长和小个子战士时,却在苇子沟的北坡上,发现了老班长和小个子布满了弹孔的尸体。
大个子战士痛悔地仰天长哭。
之后,就和其他战士一起,把老班长和小个子战士的尸体掩埋在苇子沟的北山上。
几十年过后,一位大个子将军来到苇子沟,在苇子沟的北山上,立下一块墓碑,上写:“革命烈士刘冬生父子之墓。
”1.文章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故事发生的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结尾的作用是什么?5.“大个子战士痛悔地仰天长哭”中的“痛悔”是什么心情?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对大个子战士此时的心理进行描写。
6.自选角度,说说你读了本文的感受。
感受评价能力参考答案(一)1.矮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双肩上,双手高高举着小孩2.崇敬3.可以从感叹父母的伟大无私、小孩的幸运、生命传承的壮烈与牺牲映衬出旁观者的渺小等方面思考 4.联系父母的愿望,围绕“感谢父母”去思考应该做的事,无论大小。
(二)1.作者对非洲酋长态度因其眼界之小而不以为然,对汤因比、毛泽东的则是一种欣赏与崇敬 2.只要是因眼界宽阔而成就事业的人皆可。
如:周恩来从小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之志,最后果成一代伟人3.眼界是理想、志向、抱负的落脚点,眼界的宽阔与否决定人成就的大小4.此观点应辨证地看,有两种答法:①同意,因为有志者事竟成,高远的目标是人成功的基点②不同意,因为有人虽有高远的眼界,却无丝毫行动,只想不做,往往也是一事无成 5.先说后评,可以是鸿鹄之志,也可以是现实的目标。
评价要恰如其分,志向远大者不能洋洋得意,目标切近者也应不卑不亢(三)1.最后一段为一部分,主要是抒情议论;其它内容为一部分,主要是叙述描写2.喜爱、感动与祝福3.只要是在黑暗的环境中能坚持正义、看到光明与希望的人都可,如张志新、江姐4.不好,没有原题含蓄、美丽、深刻5.给我点阳光我就灿烂没有阳光,心中也要长存希望(大意即可)(四)1.开端:开头——谁动我就崩了谁发展:第八天夜里——紧似一阵高潮:几天以后——北山上结局:几十年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