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课件]伤仲永1

合集下载

《伤仲永》课件(.

《伤仲永》课件(.

《伤仲永》课件(.一、教学内容《伤仲永》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好友早逝的惋惜之情;学习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成语典故;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2. 学习并掌握文中生字词、成语典故,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特点,理解作者情感。

2.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文中生字词、成语典故,体会作者对好友的惋惜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引起学生对友情的思考,从而导入本课。

2. 新课导入: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生字词和成语典故。

3.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分析课文结构,讲解生字词、成语典故,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一个精彩段落,讲解其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段落进行仿写,教师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伤仲永2. 课文结构:起、承、转、合3. 生字词、成语典故:略4. 作者情感:对好友早逝的惋惜之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课所学的写作手法,以“友情”为题材,写一篇短文。

2. 答案:学生作品,教师点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友情的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分析课文结构:教师应详细讲解课文的起、承、转、合,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布局谋篇,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5.伤_仲_永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5.伤_仲_永ppt课件

(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
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整体感知
仲永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其原因是什么?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童年 少年 青年 才思敏捷 才思衰退 才思平庸
泯然众人矣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 看,原因是其父“不 使学”;从道理上来 说,原因是“其受于 人者不至”,没有受 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代“仲永写的诗” ) 代“仲永很有才这件事”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卒之为众人: ( 受之天也: (
的,助词 )
调节音节,无意义 ) 调节音节,无意义 )
环谒于邑人:(
2)于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 到,介词
) 在,介词 ) 比,介词
受于人者不至:(
) 从,介词
其诗以养父母他的,指方仲永的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代方仲永写的诗 3)其 父利其然也( 这样 其受之天也( 他
几个特殊句式 1、不使学 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 2、令作诗 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令(其)作诗” 3、还自扬州 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总结归纳 解释下列红色体字的词义:
忽啼求之:( 它,指书具 )
借旁近与之: (
传一乡秀才观之( 1)之 余闻之也久: (
他,指仲永 )
一、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1、即书诗四句
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 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哀伤,感伤, 6 . 伤仲永: 5、“父利其然也” 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伤仲永》课件-

《伤仲永》课件-
细节描写细腻入微,对于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描 写以及周围环境的刻画都非常细致入微,增强 了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04
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内容
描述了一个小时候才华出众,长大后却平庸无奇的人物形象
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后天学习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决定性 作用
主题思想分析
通过对比伤仲永的少年天才和成年平庸,表达了人的天赋 固然重要,但后天的教育和努力才是决定人成长的关键因 素
父亲带着他四处拜访乡亲,炫耀儿子的才华,仲永因 此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和礼物。
仲永长大后,才华逐渐消失,最终沦落为一个普通的 农民,感慨自己生锈的才华和逝去的美好时光。
情节特点
01
故事情节曲折多变,起伏跌宕,展现了主人公仲永从天赋异禀到平庸无奇的转 变过程。
02
人物形象鲜明,主人公仲永的天赋和才华与众不同,但父亲的贪图虚荣和短视 行为却让人唏嘘不已。
含蓄深沉
作者在文字中蕴含深意,表现出内心的矛盾和挣 扎,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表现手法
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不同人物、事件或时间的状态和变化,突出主题和重点 ,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表现力。
象征手法
利用象征性形象或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增强文章的表 现力和感染力。
暗示手法
通过暗示和诱导来表现主题和情感,让读者在思考和感悟中体会 文章的真谛。
不断努力和学习,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的认识。
倒叙法
02
先叙述结局或重要节点,再回溯到事件起点,使文章更具有吸
引力和悬念。
插叙法
03
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与主题相关的其他事件或背景信息,丰富文
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教学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教学课件

那么仲永为什么会“泯然众人矣”?
我们一起来分析吧。
(1) 仲永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中?
明确: “世隶耕”,点明了其家庭背景,
也暗示造成他悲剧的深层原因。
(2) 知道仲永才华出众时,父亲是怎样做的?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 父亲是“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贪图 小利,目光短浅,愚昧无知。

才艺展示
注意听准字音、掌 握节奏,把握语气。
金溪民/方仲永,听世/读隶耕课。文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 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
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 /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
王安石
学习目标:
1.读熟课文,读准字音, 读准文言语句中的停顿。
2.积累文言词汇,在理解 的基础上翻译课文。
3.领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一、作家作品简介
1、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抚州临川 人,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思想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有《王临川集》、 《王文公集》等。
唐宋八大家:
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 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 洵、苏轼、苏辙、王安石、 曾巩。
2、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是作者对人 才毁灭所做的挽歌,表明了作者对家庭和社 会的不良风气对人才摧残的谴责。
3、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集》,是作者青年时代 写的一篇随笔。文中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 变化的故事,告诫人们:一个人不论先天条件多 么优越,如果自恃聪明,不肯接受后天教育和坚 持自学,不仅难以长进,就连后来的聪明也保不 住。

《伤仲永》ppt课件

《伤仲永》ppt课件

影片亮点
• 浪漫至极的爱情故事,感人肺腑。 • 七八十年代上海的城市文化及人文风貌浓缩呈现。 • 伤仲永在外求学遭遇困境,以及在国外的生活场景都让人印象深刻。
评价和奖项
评价
• 豆瓣评分8.8,imdb评分8.3。 • 影片上映后数月,佳士得拍卖会上,这
支电影的照片及剪辑资料以高价出售。 • 由于故事非常感人,许多观众看完后被
主要角色
伤仲永(张国荣 饰)
故事男主角,坚强勇敢、聪明机智,深爱美好 的生活和草原上的马。
红妹(巩俐 饰)
故事女主角,倔强独立、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 和事业,内心深处渴望家庭和幸福。
吕文正(孙艺洲 饰)
故事中重要配角,电台主播,帮助伤仲永和红 妹解决难题。
红妹母亲(曹桂芬 饰)
故事中重要配角,是个智慧和善良并存的母亲。
剧情梗概
1
相遇
伤仲永在上海车站结识了红妹,两人因马而相遇,愉快地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2
分离
伤仲永因病被迫与红妹分别,但他们深爱着对方,红妹动情凝望着离去的车站, 伤仲永抬头对天空身份的原因不能回国,直到红妹得知他的消息后来到美国 寻找他,两人终于再次相遇。
深深触动,感慨道“伟大的爱情,不应该 只是留给电影。
获奖状况
• 第十三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 角提名。
• 1987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最佳化妆奖等五项大奖。
• 1986年在第43届威尼斯电影节中获提名 金狮奖。
结尾和感言
看完电影的人们纷纷表示,不仅欣赏了这部电影的完美创作,同时也感受到了其中电影创作者的深爱, 传达的是对生活及其所包容的万物的深深情感,这正是电影的魅力所在。
《伤仲永》
《伤仲永》是一部讲述了一对男女在上海相遇相恋又分离的传奇爱情故事。

《伤仲永》课件

《伤仲永》课件

《伤仲永》课件《伤仲永》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篇现实主义小说,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以及对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探究。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4课《伤仲永》。

课文讲述了天才少年仲永的故事,通过仲永的遭遇,反映了旧社会对人才的摧残,教育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成为有才能的人。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名、利、顾、问”等词语造句。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仲永命运的同情和对旧社会的不满,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批判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的反问句和作者的写作目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朗读录音。

2.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查找字词意思,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讨论交流(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说仲永是天才?为什么他最终变成了一个普通人?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拓展延伸(5分钟)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伤仲永板书内容:天才少年仲永遭遇:家贫、受欺、失学命运:神童→普通人教训: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 运用“名、利、顾、问”等词语造句。

3. 写一篇关于“如何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伤仲永》课件(

《伤仲永》课件(

《伤仲永》课件(一、教学内容《伤仲永》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与解析,对文章主题思想、写作特色、语言赏析的深入学习,以及对作者苏轼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正确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分析课文主题思想,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主题思想的提炼,作者情感的理解与体会。

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与赏析,写作特色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课文内容、图片、例题等。

2.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查阅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苏轼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作者的兴趣。

2. 课文朗读: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感受古文的韵味。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内容,讲解生僻字词,理解课文主题。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写作特色,如对偶、排比等,进行详细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主题思想,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主题:《伤仲永》2. 作者:苏轼3. 课文结构:起、承、转、合4. 写作特色:对偶、排比、抒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苏轼的文学成就的认识。

答案示例: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其文学成就卓越,擅长诗、词、赋、散文等多种文体,被誉为“文坛巨匠”。

2. 作业题目:请举例说明课文中的写作特色。

答案示例:课文中的写作特色有对偶、排比、抒情等。

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运用了对偶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忠诚的追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苏轼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文学成就,提升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入解析;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信息准确性与条理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伤仲永》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伤仲永》课件

答案:(1)①自己
(2)闻 (3)然
①余闻之也久
②不能称前时之闻 ①父利其然也
(
( (
)
) )
②泯然众人矣
(4)为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②卒之为众人 ②名声 (3)①代词,这样
(
( (
)
) )
答案:(2)①听说 (4)①作为 ②成为
②„„的样子
①环谒于邑人
(
)
②于舅家见之
(5)于 ③贤于材人远矣 ④受于人者不至
(5)泯然众人矣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许多人,大家 答案:常人
4.词类活用
(1)伤仲永 (2)邑人奇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意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意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为奇 (3)以宾客之

(3)宾客其父
﹒ ﹒
答案:(1)哀伤,叹惜 礼相待
(4)父利其然
﹒ (5)即书诗四句 ﹒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答案:(4)以„„为利
(名词意动用法,______________)
(名词用作动词,______________)
(名词做状语,_______________) (5)书写 (6)每天
(3)受之天也。(省略句,是“受之于天”的省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让(仲永)学习。(2)从扬州回家。(3)从上天那里

初中语文伤仲永课件 精美

初中语文伤仲永课件 精美
很惭愧地告辞了。 千锤百炼
王安石作诗《泊船瓜洲》,第三句最初写作“春风又到江 南岸”,觉得不好,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遍,又嫌不好; 又改为“入”字,然后又改为“满”字,换了十多个字,最后
才确定为“绿”字,即“春风又绿江南岸”。
创作背景
天圣三年(1025),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 震动乡里。明道二年(1033),与方仲永同龄的王安石 跟随父亲回金溪探亲,在舅舅家遇见了方仲永。他请方 仲永作了几首诗,但他有些失望,因为“神童作家”并 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聪明。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省略句 省略宾语 “不使学”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不使 之学”;“令作诗”中也省略宾语“其”,可补充为“令其 作诗”。 省略主语 “还自扬州”中省略主语“我”,可补充为“我 还自扬州”。 省略介词 “受之天”中“之”后省略“于”,可补充为 “受之于天”;“借旁近与之”中“借”后面省去了介词 “于”,可补充为“借于旁近与之”。 (3)倒装句
伤 仲 王
安 石
永 (
宋 代 )
简介
《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 文。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 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 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 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 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 习对成才的重要性。这篇文章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目录
作 轶 创 原 文 文课 者 事 作 文 言 学后 简 典 背 翻 字 赏作 介 故 景 译 词 析业
作者简介
王 安 石 ( 1021 年 12 月 18 日 - 1086 年 5 月 21 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 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 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 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 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 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 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 在文(学10上94,年王)安,石获具谥有“突文出”成,就故。世其称散王文文简公洁。峻切, 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 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 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 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 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

《伤仲永》PPT课件

《伤仲永》PPT课件
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渐走向平庸
关键人物形象分析
• 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导致才华埋没
关键人物形象分析
01
王安石
02
03
作为文章的作者,通过对方仲永的描写表达 了对人才的看法
倡导教育改革,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
04
展现了一位政治家的眼光和文学家的才华
优美语句欣赏与解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 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 之。”
02
解读:通过作者与仲永的再次相 遇,展现了仲永才华的衰退和成 长的困境。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勤奋努力,不懈追求梦想
01
阐述方仲永天赋异禀却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强调 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02
分析方仲永父亲的教育方式,提出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态 度。
03
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展示勤奋努力对于个人成长和成 功的影响。
天赋与后天努力关系思考
探讨天赋和后天努力在个人成长 中的不同作用。
分析不同领域中天赋与后天努力 的关系,如艺术、体育、科学等

提出如何发掘和培养天赋,以及 如何将天赋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建
议。
当代青少年成长启示
将方仲永的故事与当代青少年 成长环境相结合,提出针对性 的启示和建议。
分析当代青少年面临的挑战和 机遇,探讨如何引导他们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伤仲永解读与赏析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艺术手法与写作特色剖析
目录
•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现象解读 • 跨学科融合:多学科视角解读《伤
仲永》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01
《伤仲永》创作背景
01
社会环境
北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人才选拔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

伤仲永PPT课件

伤仲永PPT课件

需积累的词语
起承转合 以词害意
诲人不倦 挖心搜胆
穿凿
揣摩
地灵人杰 精血诚聚
你认为香菱是怎样一个人?
香 菱咏月诗(三)的鉴赏
精华欲掩料应难, 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 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 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 何缘不使永团圆?
思考、讨论:
香菱学诗成 功的原因是什么?
理解课文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 的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说明: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 主。
思考
1、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2、这几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 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3、第3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4、“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指什么? 5、第3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 么?
丐人作为并父生 之奇诗意自异五 。之立,为焉岁金 父,就传其,,溪 利稍,一名借未民 其稍其乡。旁尝方 然宾文秀其近识仲 也客理才诗与书永 ,其皆观以之具, 日父有之养,,世 扳,可。父即忽隶 仲或观自母书啼耕 永以者是、诗求。 环钱。指收四之仲 谒币邑物族句。永
伤 仲 宋 永 代
王 安 石
作者简介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 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 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诗歌代表作:《泊船瓜州》《书 湖阴先生壁》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 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 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人教版七下语文课件---第5课伤仲永

人教版七下语文课件---第5课伤仲永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 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 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 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 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 "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 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伤仲永
王安石
预习提纲
• • • • 1、熟读课文。 2、王安石简介。 3、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4、重点词语:父异焉 邑人奇之 稍稍 宾客其父 父利其然也 • 5、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6、方仲永的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 原因是什么? • 7、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作家作品简介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 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 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 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 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资 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 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 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 才。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 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 溪,逢老媪[ǎo]方磨铁杵,问之,曰: “欲磨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伤”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伤仲永”?
题解
•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 写作意图。“伤”是哀伤,叹
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
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 惋惜之情。
交流展示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仲永生五年……其纹理皆有可观者”,是写幼年天资过人,具 有做诗才能 “先人还家……十二三矣……不能称前时之闻”,写方仲永 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写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伤仲永ppt课件

伤仲永ppt课件

要勤奋努力,不要懒惰
伤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来自勤奋和努力,而懒惰只 会让我们停滞不前。
伤仲永虽然有天赋,但他没有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 导致他的才华最终被埋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来自 勤奋和努力,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取得更好 的成绩和成就。
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伤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人生价值
伤仲永虽然早逝,但他的故事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追求 有价值的人生。
对未来的展望
传承文化
伤仲永的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这种 文化,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培养人才
从伤仲永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反思如何培养优秀的人才。除了注重 天赋的培养,还要关注后天的教育和引导,以帮助人才健康成长。
于现状、不继续努力,最终也可能一事无成。因此,02
毅力与坚持
伤仲永虽然天资聪颖,但没有坚持学习和练习,最终导致才华逐渐消失
。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和目标。
03
不要被虚荣心所左右
伤仲永为了迎合世俗的眼光而放弃了自己的兴趣和才华,这是我们应该
研究目的
说明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介绍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
CHAPTER 02
伤仲永的故事
伤仲永的生平
01
02
03
出生背景
伤仲永出生于一个普通的 农民家庭,其父母均务农 。
成长经历
伤仲永从小就展现出了非 凡的才华,他的天赋得到 了周围人的认可。
求学过程
伤仲永的父母为了让他接 受更好的教育,送他到私 塾读书。
引以为戒的。我们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被外界的评判所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衡乃与其拥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
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谢谢!
未选择择的路
通向远方的路
不能同时涉足
更诱人更美丽
叹息
选择

荒草萋萋的路 人生之路 象征:
便要还家 (“要”通“邀”) 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
翻译时注意事项: (1)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按文言文的 词序,句式,一字一句地对照着翻译。)
(2)凡是人名、官名、地名、朝代、年号等专用
名词,只须照搬,不必去翻译。) (3)把省略的内容补译出来,使句子贯通。
(4)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适当调整语序。
伤仲永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0),字介甫临川(今 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政治家、 思想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
《临川全集》。
1.一词多义
观 焉
2.词类活用
有一老父衣褐 (“穿衣” 名词作动词) 良因怪之 (“感到奇怪” 形容词作动词)
3.通假字 4.古今异义
古义:即使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今义:虽然 古义:没有 微斯人,吾谁与归 今义:细微
思考题:
1.题目与正文有何关系?谁“伤”仲永?“伤”仲永什么?
2.本文讲述的故事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发? 3.本文采用什么顺序来写?

父异焉
邑人奇之
神童Leabharlann 见不能称前时之闻不使学

泯然众人矣
庸才
道理:后天努力学习的重要性。
凿壁借光
《西京杂记》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
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 家富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