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规划方案审查要点讲课稿
《武汉市城市规划》课件
产业政策与措施
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包括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人才 引进等。
交通布局
交通网络规划
介绍武汉市交通网络的整体规划,包括公路、铁路、 航空和水路等交通方式的布局。
公共交通规划
重点介绍武汉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目标、线路规划和场 站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强科技创新
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城 市的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环保投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 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强调城市规划应注重生态保护,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武汉市的城市规划注重生态优先,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 用自然资源。通过规划绿色生态空间,建设生态走廊和湿 地公园等生态设施,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品质,实现城市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创新驱动
总结词
强调城市规划应创新发展,激发城市的活力与竞争力 。
02
规划原则
介绍武汉市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和目标,强调可持续 发展、生态保护和人文关怀。
03
规划期限与实施计 划
说明规划的期限、各阶段的目标 和实施计划,包括短期、中期和 长期规划。
产业布局
产业定位与分布
根据武汉市的优势和特点,确定 重点发展产业,并提出各产业的 分布区域和建议。
产业园区规划
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东部,地势由东 向西倾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 分明,雨量充沛,河流纵横,湖泊众 多。
《武汉新城规划》全文及解读(一)
《武汉新城规划》全文及解读(一)《武汉新城规划》是一份详细而全面的城市规划方案,旨在指导武汉市东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该规划基于全面的情况分析和未来展望,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方案,以促进城市化和可持续的发展。
以下是该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解析。
一、总体规划思路该规划的总体思路是“以人为本,城市为家”,旨在打造一个具有现代城市化特征的、高品质、和谐、宜居的发展方向。
该规划以“城市发展、生态保护、资源优化、文化传承”为主线,致力于将武汉市东部地区打造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二、规划范围该规划覆盖了武汉市洪山区、江夏区、黄陂区和新洲区,其中江夏区东南部和新洲区西北部是本次规划的核心区域。
三、发展目标该规划提出了全面的发展目标,包括提高城市化水平、优化城市发展结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文化传承和发展等。
四、城市空间布局该规划提出了全面的城市空间布局,在城市发展规划、交通规划、土地用途规划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其中提到了要注重城市景观和绿化、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等等。
五、城市发展重点该规划明确了城市发展的重点,包括支持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集聚、扶持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等。
六、生态保护该规划特别强调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出了保护自然资源、增加城市绿化、生态廊道等措施。
同时,该规划还提倡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
七、城市治理该规划还涉及了城市治理,提出了要把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优化城市治理结构和体制,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服务体系。
综上所述,《武汉新城规划》是一份全面且有益的城市发展方案。
该规划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城市化思路和方向,充分考虑了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为武汉市东部地区的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指引了明确的方向。
武汉市城市规划简介ppt课件
消防安全
2006-6
城市性质定位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 我国中部重要的中 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讯 枢纽。
城市发展目标
规划确定城市发展的总目标是:把武汉 市建设成为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教育发达、 服务体系完备、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 善、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 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城市。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2020年)
目前实施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2020年)》是建国以来武汉市第六轮 城市总体规划,于1995年编制完成。规划 立足于改革开放后城市人口、经济、规模 等要素加速发展的形势,提出了跨世纪并 前瞻21世纪中叶的发展蓝图。1999年2月5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
武汉长江隧道隧道长约3.6公里,道路采用 双孔四车道盾构方案,设计车速50公里/小时 。预计投资约19亿元。
消防安全
2006-6
消防安全
2006-6
消防安全
2006-6
消防安全
2006-6
消防安全
2006-6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于2001年3月 开始修编,2001年9月7日规划方案获市政府批复, 2002年10月29~30日,规划成果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 询公司专家评审,获较高评价。
2003年,市规划局下达目标项目,对规划方案的线 网用地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控制规划。新一轮规划方 案由7条线路组成,主城网络线路总长约220公里, 设站182座,设置车辆维修基地3处,车场10处。规 划大型客运枢纽6个,布置跨长江线路3条(控制预 留4个通道),跨汉江线路2条。
规划编制的基本思路
1、以区域城镇化发展趋势研究和武汉市土地 资源、环境容量评价为基础,科学预测城市发 展规模,合理分布城市人口。
2019年武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解读 共25页PPT资料
《武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解读
1
报告目的
报告目的:
1. 新规实施以后哪些建筑设计的方式受到限制? 2. 武汉不同于深圳等沿海城市,并不是所有的“偷面积”的方式都可照搬,武汉房地产市场运用
较多的是哪些“偷面积”的方式? 3. 通过研读新规,在对未来项目设计上提出有效的建议?
右图为不同高度建筑对主体最大连续敞开 面及裙楼的要求
《武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解读
建筑高度≤19米
19 <建筑高度≤34米
裙楼面宽100米 主体最大连续展开面宽≤ 100米
34<建筑高度≤60米
裙楼面宽100米 主体最大连续展开面宽≤ 90米
60米<建筑高度
裙楼面宽100米 主体最大连续展开面宽≤ 80米
9
建筑规划设计:建筑层高——架空层基本应用
应用一:营造园林景观
提高绿化面积 营造趣味公共空间 连接大小环境
弥补处在建筑底层或中间,由建筑的支柱形成各种相对独立的空间,易 与园林景观相融合,是小区绿化的延伸造园者可在架空层呈设置廊架、花池, 修筑水池,与墙面、柱子结合,造景门、景窗,放置趣味性雕塑,配置多种 园林植物,形成各种丰富多彩的特殊园林景观,使居民居住的舒适度及观赏 度大为增加。并且,底层的架空结构降低了楼房的直接占地面积,把房屋的 大部分占地面积还原为共享共绿色空间面积,更好地利用了土地,保护了自 然环境,提高了居住区的整体性和完美性。
主要是高层(100M)以下的建筑采用。普通的也可达到3m。架空层从功能上来说并不一定是防止沉降。防止沉降以现在的施工 技术来说可以采用沉降缝或变更基础形式处理。架空层在全国大量采用,特别是房屋密集、容积率高的小区,为增加绿化面积和公 共面积而作出的一种变相指标平衡方式。
武汉市控规审查、审批及备案0723-1吴之凌老师
1、《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程》
武汉市城市规划地域划分及编码图
1、《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程》
法定文件 1、文本 (1)总则 (2)功能定位 (3)“五线”控制 (4)公共设施控制 (5)名词注释 2、图纸 编制单元“五线”和 公共设施控制图(1: 2000) 指导文件 1、文本 (1)总则 (2)人口规模 (3)规划用地布局和 管理单元划分 (4)建筑总量和强度 指标控制 (5)特殊要求 (6)名词注释 2、图纸 编制单元用地指标控 制图(1:2000) 附件 1、规划说明书 2、图纸 (1)用地现状图(1: 2000) (2)规划人口分布图 (1:10000) (3)用地规划图(1: 2000) (4)公共设施布局图 (1:2000) (5)绿化体系布局图 (1:2000) (6)历史文化保护规 划图(1:2000) (7)综合交通规划图 (1:2000) (8)市政设施规划图 (1:2000) (9)强度分区分区控 制图(1:2000)
控规的实施,核心是两个方面,一是相关指标的落实,二是指标 的调整。 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完成后,进入规划管理一张图,作为用地、 建筑审批的主要依据。 在审批过程中,各个地块以控规确定的管理单元强度指标为基准 值,根据其所在区位、用地性质、是否临主要干道、地块南北边比例 等影响因素进一步合理确定建设强度。以此保证控规在落实城市规划 强制性要求的同时,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合理性。
1、市区两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权限
2、控规成果技术审查流程
2008年10月,武汉市规划局开始试行《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导则和细则)审查工作细则》
2、控规成果技术审查流程
(1)成果验收 拟申报审查、审批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除正式规划成果外,还 应有专家评审意见、相关部门书面意见等附件。
武汉市城市规划PPT课件
• 编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区域关系,突出“全面对接、协调发展”的理念, 实现汉川的错位发展。在工作方法上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公众参与,为规 划修编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从城市宏观角度提出阶段性的土地控制总量 和近期建设分量控制,突出强制性控制内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 产业经济的城乡一体化增长机制:按照“工业立区、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 建立“交通依托、点轴布局”式产业空 间布局,构建由“一主轴、三次轴”构成 的产业布局框架。资源环境的城乡一体化协调机制:建立以水系为主体的区域生 态网络,形成“一轴、两带、四片、网状廊 道”的区域生态框架,创建田园水乡 式文化休闲区。人口重布的城乡一体化调整机制:以“二次极化”调整空间网络 体系,按照中心城—中心镇—中心集镇—中心村 四级结构,形成以中心城为骨干, 以中心镇为依托,中心集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镇点网络体系。设施网络的城乡一 体化共享机制:公共服务职能以城镇为核心,建设 三级综合服务中心,即区级中 心、片区级中心和集镇中心。城乡交通运输网络以建设“半小时交通区”为目标, 完善多层次的城乡交通体系,实现主要乡镇之间半小 时内到达。规划探索了没有 充分城市化和区域均衡发展条件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实现了规划内容由点 向面,由体系向网络、由布局向机制的延伸。
• 汉川城镇体系以市域交通干线荷沙线和新北线为发展轴,以城区(城关、 新河、马口)为核心,以分水、沉湖、刘家隔等 为重点镇,加强南部沪蓉 高速公路和北部兰杭高速联系,以省道荷沙和新北线梯度推进,形成“ⅹ 字形”两条城镇轴。对于城区,规划以相对集中、合理分散、有机 组合的 布局形式,在城区形成“一主一次”的空间布局结构。
武汉规划实施方案
武汉规划实施方案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武汉市面临着诸多发展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规划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质,武汉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实施方案,旨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武汉市规划实施方案将重点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在城市交通方面,将加快推进地铁、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加强道路建设和改善,提升城市交通运输效率。
在城市绿化方面,将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工程,增加绿地面积,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
其次,武汉市规划实施方案将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通过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此外,武汉市规划实施方案还将加强城市环境治理和保护。
通过加强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措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同时,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和弘扬武汉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形象。
最后,武汉市规划实施方案将注重社会民生改善。
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力度,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同时,加强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保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的来说,武汉市规划实施方案将全面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希望通过这些规划实施方案的落实,能够让武汉市成为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为广大市民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武汉市总规要点
市域建设管制分区综合生态敏感性、建设适宜性、工程地质、资源保护等方面因素,在市域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实行分区控制、分级管理,保护市域生态环境。
⑴禁建区是指河道、湖泊、湿地及周边控制区,堤防及护堤地,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山体及周边控制区,地面塌陷沉降区、地下矿藏分布区,风景名胜的核心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生态绿楔的核心区等。
禁建区是城乡生态保育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地区,原则上禁止任何城镇开发建设行为。
⑵限建区是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蓄滞洪区,风景名胜区的非核心区、生态绿楔的非核心区、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文物埋葬区等。
要科学合理地控制和引导限建区的开发建设行为,选择城镇建设用地应尽可能避让限建区。
在确保自然生态安全的情况下,预留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的发展空间。
限建区是禁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之外的地区。
⑶适建区是指适宜城镇开发建设但尚未建设的地区,是城镇发展的优先选择区,应根据资源环境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强度和建设时序。
⑷已建区是指现有的城镇建成区。
已建区以结构调整、功能优化为主,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环境,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推动农村居民点建设:在城镇建成区内,坚持统一规划、整体改造、综合配套的原则,在逐步实施“城中村”改造;在规划城镇发展区内,实施农村居民点社区化建设;在农业生产区内,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适当进行布点调整,有重点地推动中心村建设;在生态保护区和风景区内,鼓励和推动农村居民点的整体外迁或适度归并。
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通过农村土地整理、撤村并点和闲置宅基地的复垦,促进农村居民点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中心村人口规模一般不小于1000人,基层村一般不小于300人。
中心村、基层村用地规模按人均90——120平方米控制。
主城区建设强度控制规划对主城区的开发建设强度实施分区控制。
武汉市政规划报规培训--国土规划审批流程优化
选址意见书
附
图
四、下步告知
第三步
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
第二章 选址 意见
涉及存量土地征收的
:
第二步 第一步 向投资主管部 门申请办理可 行性研究报告 的审批。 委托开展土地勘
:
向耕保处申请 办理新增建设 用地报批手续 ;
向项目所在区
政府及房屋征
收部门提出征 收申请,开展 房屋征收前期 工作。
测定界和土地预
立项可研
规划条件核实
划包括哪些行政审 批和许可?
土地供应
消防验收 建设工程竣工档 案验收意见书
设计审查
各项许可在 项目前期工作和实施 环节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什么?
环保验收
施工许可
气象验收
竣工验收备案证
竣工决算评审
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
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址意见书; 第三十五条 建设项目依法需要办理选址意见书的,按照项目批准、核准权限实行分级管理 区规划主管部门对于 。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核准的建设项目,由同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 市局:省级以上立项项目“三证”,市 规划许可的职权分工 发。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核准的建设项目,由项目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跨行政区域的建设 是怎样的? 项目由项目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报共同上一级城乡 级立项项目“一书三证”; 规划主管部门核发。 选址意见书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分局:区级立项项目“一书三证”。 (一)建设单位持申请文件、地形图、重大项目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等材料,向项目所在地城乡 规划主管部门提交申请; (二)需要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受理申请的机关应当及时征求意见,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征 求意见书之日起5日内反馈; (三)受理申请的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符合条件的,核发选址意见书 。 未按照规定核发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得批准、核准立项。
规划方案审查发言稿范文
规划方案审查发言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审专家和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审查人员,负责为大家呈现规划方案审查工作的发言。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参与者对本次规划方案的认真准备和付出的努力。
下面,我将对规划方案进行分析和评审,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意见。
首先,我对规划方案的整体结构进行审查。
方案中按照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逐级展开,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并突出了核心的目标和重点。
在这个方面,我认为方案做得非常好。
接下来,我对规划方案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审查。
方案中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并给出了相应的实施措施和时间计划。
对于规划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方案也给予了充分的考虑和论述。
我对这些方面的内容非常满意。
然而,在审查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方案在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面有所欠缺,缺乏一些必要的数据支撑。
其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方面需要更加具体和全面,以确保规划方案的实施顺利和成功。
最后,方案中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实施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基于以上的审查和分析,我对规划方案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但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希望各位参与者能够认真对待我的建议,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参与和付出,希望今天的审查结果能对规划方案的完善和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谢谢大家!。
城市规划方案介绍发言稿
城市规划方案介绍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个重要的场合,向大家介绍我们市最新的城市规划方案。
这是一个历经数年努力的成果,目标是实现我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环境的建设。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我们的城市规划方案。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我们城市规划的总体思路。
我们的城市规划方案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以环境保护为核心。
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在城市规划方案中,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重点项目和具体措施。
首先,我们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改善交通状况。
我们将修建新的高速公路,扩建地铁线路,并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问题。
其次,我们将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市产业升级。
我们将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加速经济转型。
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发展服务业,提升城市的文化、旅游、教育等综合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便利的生活条件。
另外,我们也将重视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
我们将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提高环保意识,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我们还将建设更多的公园和绿地,打造城市的“绿肺”,改善空气质量,增加市民的生活幸福感。
在城市规划方案中,我们还注重发展城市的文化事业和教育体系。
我们将加大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我们还将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均衡性,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最后,我要特别强调我们城市规划方案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坚持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建设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我们将注重人与自然的平衡,建设生态友好型城市,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以上就是我们城市规划方案的介绍。
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为我们的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理解。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国务院关于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24号湖北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审批〈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总体规划》实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武汉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要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逐步把武汉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三、重视城乡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8494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主城区要依托“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自然格局,逐步完善汉口、武昌、汉阳的功能,促进一体化发展。
要加快卫星城镇发展,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建成以主城区为核心的多轴、多中心、开放式的城市空间布局,防止城市无序蔓延。
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有重点地发展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优化村镇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四、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主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502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50平方公里以内。
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避免主城区人口过度集聚。
根据武汉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坚持集中紧凑的发展模式,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重视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五、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要加快公路、铁路、水运和民航等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充分发挥武汉市的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功能。
湖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讲义
第十一条 编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根据 本地实际情况,结合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管理要求,以及社区边 界、城乡建设要求等,将建设地区划分为若干规划控制单元,组 织编制单元规划。 第十二条 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或者减 少控制要求和指标。规模较小的建制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 与镇总体规划编制相结合,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和指标。
规划是什么?
城市规划的根本目标:通过空间资源的调配,保障公共利益, 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 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 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城市规划,是相关的不同利益团体或个人在一段时期内达成对 土地空间资源处置方式与行动的共识,它是一个贯穿城市发展始终 的博弈与协调动态过程。”(徐忠平)
第十八条 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建立控制性详细规 划档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控制性详细规划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
第十九条 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建立规划动态维护 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评估和维护。
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是更好地协调公共管理与私人权利之间关系 的重要环节,包括事前协调、过程协调和事后协调。在规划编制 的过程中,组织公众参与,广泛听取公众对规划方案的意见和建 议,在相关事务上取得共识,使理解规划、拥护规划、执行规划 成为公众的自觉意愿,可以大大提高规划的实施效率,是最有效 的协调。
全 国 探 索
通则管理
成都——《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对诸如容积率确定、土地兼容性规定、建筑
退界、建筑间距、建筑高度、建筑色彩及道路开口等,都有详细规定。对通 则中已有内容,控规编制一般不重复表述。编制和审批程序同控规,根据城 市建设需要,每年修订一次
《武汉市城市规划》课件
03
武汉市城市规划理念
人文关怀
总结词
强调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关注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城市的 文化传承。
详细描述
在城市规划中,注重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文化传承,通 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公共设施配置,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 求和文化需求。同时,注重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让城市的 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近代城市规划
总结词
受西方影响、功能分区明确
详细描述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武汉市近代城市规划受到西方规划理念的影响。城市规划注重功能分区,将商业、住宅、 工业等功能区明确划分,道路系统也得到了完善。同时,武汉市近代城市规划还注重绿化和公共空间的建设,为 市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现代城市规划
总结词
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
区域协同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交流 ,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提升城
市整体竞争力。
面临挑战与机遇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人口老龄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武汉市需要采取措施 应对养老问题,提高养 老服务水平。
城市拥堵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 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需要加强城市交通规
划和建设。
环境污染
武汉市是一个多民族的城市,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此外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人口。
02
武汉市城市规划历程
古代城市规划
总结词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详细描述
武汉市古代城市规划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古代城市规划注重风水、八卦等传统理念,城市布局多采用中轴线对称,以皇 宫、官署等建筑为中心,街道走向和空间布局富有特色。
工程方案 审查 讲话
工程方案审查讲话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工程方案审查会,就是要共同商讨、审查和完善我们的工程方案,以确保项目进展顺利、高效、安全地进行。
我作为主持人,非常感谢大家能够抽出宝贵的时间参加这次审查会议,也非常感谢各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所做出的辛勤努力和贡献。
首先,我想对我们的工程团队表达诚挚的感谢和赞扬。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同事们为了这个工程项目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项目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找出解决办法。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本次工程方案的审查内容和重点。
首先,我们将对工程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审查,包括工程设计的合理性、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等方面,以确保工程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其次,我们将重点审查工程方案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等,以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最后,我们将审查工程方案的环保措施,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措施,以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
在审查过程中,我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共同完善我们的工程方案。
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就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找出解决办法,并确定各自的责任和任务,以确保工程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最后,我呼吁大家在审查会议结束后,能够深入思考和总结,将本次会议的成果付诸实施,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完成,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愿本次审查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武汉市总规纲要
目录第一章规划修编背景及基本任务 (1)一、规划修编背景 (1)二、规划修编的基本任务、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三、规划依据和规划范围 (5)第二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规模 (7)一、城市性质 (7)二、城市发展目标 (7)三、城市发展规模 (8)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9)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9)二、市域功能区划 (12)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4)四、禁限建分区管制 (16)第四章都市发展区空间结构 (17)一、空间发展的总体结构 (17)二、主城区 (18)三、新城组群 (19)四、公共中心体系 (20)五、都市发展区各项用地布局 (22)六、旧区更新与功能提升 (23)第五章居住空间发展规划 (24)一、规划目标和建设标准 (24)二、居住用地布局 (24)三、住宅建设分类指导 (25)第六章产业空间发展规划 (27)一、产业发展总体目标 (27)二、工业空间发展规划 (28)三、服务业空间发展规划 (28)第七章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0)一、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30)二、科研教育设施布局 (31)三、文化体育设施布局 (32)四、医疗卫生设施布局 (33)五、社区建设及社会福利设施布局 (34)六、信息网络规划 (34)七、邮政通信 (35)第八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35)一、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目标 (35)二、生态空间体系 (36)三、生态用地保护分区 (38)四、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39)五、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40)第九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42)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目标及保护原则 (42)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 (43)三、保护体系及保护内容 (43)四、滨江滨湖体系建设 (45)五、名城旅游规划 (47)第十章综合交通规划 (47)一、交通发展目标与战略任务 (47)二、城市对外交通 (48)三、都市发展区交通 (51)第十一章水资源与能源利用规划 (54)一、水资源利用 (54)二、综合能源利用 (56)第十二章综合防灾规划 (57)一、总体原则及目标 (57)二、城市总体防灾要求 (58)三、防洪 (58)四、排涝 (58)五、消防 (59)六、地下空间利用及人防工程规划 (59)七、地质灾害防治 (61)第十三章近期建设规划 (61)一、近期发展目标 (61)二、近期建设重点 (62)三、近期建设规划 (62)第十四章规划实施策略 (67)一、规划法制化建设 (67)二、规划实施的监督和反馈 (68)三、城市发展建设的多方协调机制 (69)第一章规划修编背景及基本任务一、规划修编背景《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以下简称1996版总体规划)实施以来,武汉市的内外形势出现了较大变化。
武汉总体规划
武汉总体规划
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城市之一。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武汉市制定了一系列总体规划来指导城市的发展。
首先,武汉市总体规划的目标是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城市的布局,规划中提出要建设多中心城市,即将武汉分为东湖生态旅游中心、沿江商贸中心、机场地区、武昌—沌口—汉口三镇中心等多个重点发展区域。
这样的布局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空间效率和服务功能。
其次,规划强调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要建设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综合交通系统,通过建设地铁、城际铁路等交通设施,改善交通状况,提高城市的交通流动性和运输效率。
此外,规划中还提出了加强城市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等措施,促进低碳出行。
再次,规划强调要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在建设城市的同时要注重生态保护,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
规划中提出要重点加强对长江、汉江、东湖等水系的保护和治理,推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此外,规划中还强调要增加城市绿化率,提高空气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最后,规划还提出要加强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规划中强调要培育和发展武汉的特色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旅游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此外,规划中还强调要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公共教育质量。
通过发展文化和教育事业,提升城市软实力,增
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总体来说,武汉市总体规划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加强交通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推动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努力,旨在建设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相信在规划的指引下,武汉市的发展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武汉市规划方案审查要点
规划(建筑)方案审查要点1、总平面审查要点(1)核实申报方案是否符合规划设计条件要求●方案总平面图纸应当在1:500的地形图上完成,且此地形图应与提交的1:500的地形图一致。
用地范围周边的地形地貌应当与实际现状相吻合。
●方案应满足方案申报要件确定的性质、规模、密度、户型比、特殊要求等。
用地红线范围应当与土地证附图(宗地图)一致。
●总平面图上必须标明道路红线、用地范围线、上位规划要求的绿化控制线、市政控制线,部分项目涉及到轨道控制线和影响线、城市湖泊蓝线以及历史建筑保护紫线等规划控制要求的,都应一一注明,并且符合相关规划控制要求。
(2)核实申报方案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总平面图应清楚标明建筑退线距离、建筑间距、建筑层数、高度等技术数据,建筑退让、间距、开敞面等应符合现行(248号令或143号令)的要求,临“江边、湖边、山边”的建设项目应符合武汉市的“三边”建筑管理规定。
●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相关设计规范要求。
(3)核实申报方案是否符合相关城市设计要求●根据项目所涉及的专项规划、城市设计及“一张图”等相关规划控制要求,审查方案是否满足高度、开敞空间、天际轮廓线、城市界面、建筑群体组合关系、建筑造型、立面风格、色彩材质、屋面等规划要求。
●项目所在地区编制过城市设计的,需符合所在地块的城市设计要求。
(4)对交通组织方案的审查●对区域交通情况进行分析,整合项目周边区域交通资源,合理优化项目方案对外交通组织,与项目周边城市干道、立交、轨道交通等有效衔接;明确出入口的设置,减少过多出入口对城市干道交通的干扰。
●根据项目性质,梳理项目自身交通系统,尽量形成内部交通环路,不得利用城市道路组成环路;停车位配建应符合现行248号令或143号令的规定,社会公共停车位和建筑自身配建停车在规划布局和出入流线组织上应分开设置。
(5)对方案总平面规划结构的审查●总平面布局形式应充分考虑项目周边的城市现状肌理,保证规划与现状之间良好的图底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建筑)方案审查要点1、总平面审查要点(1)核实申报方案是否符合规划设计条件要求●方案总平面图纸应当在1:500的地形图上完成,且此地形图应与提交的1:500的地形图一致。
用地范围周边的地形地貌应当与实际现状相吻合。
●方案应满足方案申报要件确定的性质、规模、密度、户型比、特殊要求等。
用地红线范围应当与土地证附图(宗地图)一致。
●总平面图上必须标明道路红线、用地范围线、上位规划要求的绿化控制线、市政控制线,部分项目涉及到轨道控制线和影响线、城市湖泊蓝线以及历史建筑保护紫线等规划控制要求的,都应一一注明,并且符合相关规划控制要求。
(2)核实申报方案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总平面图应清楚标明建筑退线距离、建筑间距、建筑层数、高度等技术数据,建筑退让、间距、开敞面等应符合现行(248号令或143号令)的要求,临“江边、湖边、山边”的建设项目应符合武汉市的“三边”建筑管理规定。
●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相关设计规范要求。
(3)核实申报方案是否符合相关城市设计要求●根据项目所涉及的专项规划、城市设计及“一张图”等相关规划控制要求,审查方案是否满足高度、开敞空间、天际轮廓线、城市界面、建筑群体组合关系、建筑造型、立面风格、色彩材质、屋面等规划要求。
●项目所在地区编制过城市设计的,需符合所在地块的城市设计要求。
(4)对交通组织方案的审查●对区域交通情况进行分析,整合项目周边区域交通资源,合理优化项目方案对外交通组织,与项目周边城市干道、立交、轨道交通等有效衔接;明确出入口的设置,减少过多出入口对城市干道交通的干扰。
●根据项目性质,梳理项目自身交通系统,尽量形成内部交通环路,不得利用城市道路组成环路;停车位配建应符合现行248号令或143号令的规定,社会公共停车位和建筑自身配建停车在规划布局和出入流线组织上应分开设置。
(5)对方案总平面规划结构的审查●总平面布局形式应充分考虑项目周边的城市现状肌理,保证规划与现状之间良好的图底关系。
●审查总平面布局是否会对周边其他项目的建筑布局产生影响。
(6)对方案地下空间的审查●审查地下空间是否超出土地权属范围,原则上鼓励地下空间联合开发,鼓励与地铁站点合理衔接。
(7)对方案配套设施的审查●审查工业用地内的食堂、倒班宿舍等配套设施的比例,其用地面积不得超总用地面积的7%,建筑面积不超过总建筑面积的10%。
●审查围墙、水泵、配电、垃圾收集、消防控制、污水处理等市政用房和设施的配建情况。
2、建筑单体审查要点(1)建筑单体方案应首先符合建筑通用审查标准,再根据建筑性质的不同,按照各自的分类技术标准进行审查,满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建筑地面设计规范》、《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宿舍建筑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要求,平面布局功能清晰,垂直交通组织合理。
(2)审查立面设计是否符合城市设计确定的规划要求,公共建筑外立面设计宜简洁大方,整体性强,城市重要地段的项目应考虑区域整体形态,立面公建化处理,色彩及风格协调,并充分考虑外挂空调机位、雨水管等设施的隐蔽设计。
(3)审查剖面与平面是否对应,核实建筑高度及单层层高。
(4)未列入土地出让条件地下空间不得设置商业、办公等功能性用房。
(5)临城市道路布置有底层裙房的提交建筑至道路红线之间环境设计内容。
四、规划(建筑)方案报建图纸编制规则1一般规定(1) 本规则适用于申领《方案审定意见书》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报建图纸,不包括规划许可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2) 本规则不适用于零星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和私房翻建工程规划许可。
(3) 编制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设计资质并由注册建筑师主持设计。
(4)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应确保建设工程规划报建图纸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确保填报指标与图纸的实际指标严格一致,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严格一致。
(5) 凡在规划审查中发现以下情况,情节轻微的,退回重新报审;情节严重的,除作退案处理,还将视情况对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作出警告、通报上级主管单位、在媒体和网站上通报批评等处理:①虚报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等经济技术指标;②纸质图件与电子文件不一致;③虚报日照间距,造成自身或相邻建筑不满足日照要求的;④建筑效果图弄虚作假,与平面、立面明显不对应的;⑤施工图设计过程中未经批准对已审批的方案随意改动的。
2 图纸要求2.1 申领《方案审定意见书》的报建图纸要求2.1.1 装订和份数要求(1) 报建图纸一般图幅为A3,装订成册;(2) 与纸质文件严格一致的光盘一份:加贴标签并进行包装,在光盘本身及包装袋(盒)上分别标注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方案日期等;(3) 工程总平面图一式四份(审查通过后返还三份,供建设单位报其他部门审批使用);(3) 日照分析图一份(须做日照分析的工程项目)。
2.1.2 印章要求应在文本扉页中标明:(1) 建设单位名称、盖建设单位的印章;(2) 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名称、出图章和注册建筑师资格章;(3) 其他顾问公司单位名称、印章。
2.1.3 设计说明及分析图对于较大规模的建设工程,应进行设计分析及专项规划:(1) 图纸为彩图,图幅为A3打印纸,图纸比例适中;(2) 标明图纸要素:图名、指北针、比例尺、图例、图标等;(3) 图纸应当清晰、完整反映下列内容:①设计说明:包括方案特色构思、用地功能布局、建筑空间布局、环境景观设计、公建项目布局等;②区位分析;③现状分析:包括现状地形、现状建筑、现状环境等;④绿地系统规划:包括绿地总面积、绿地分类、绿地布局等;⑤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包括路网结构、道路分级、停车场库布局、停车设置标准、规划设置的停车泊位数等;⑥竖向规划:竖向规划构思、室内外地坪标高设计、道路坡度、坡向、标高设计及地面排水坡向设计等;⑦分期实施规划。
2.1.4 彩色总平面图(1) 图纸为彩图,图幅为A3打印纸,图纸比例适中;(2) 标明图纸要素:图名、指北针、比例尺、图例、图标等;(3) 图纸应当清晰、完整反映下列内容:①建设用地红线、道路、绿地、广场、硬地、停车场、水体、体育运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②建筑物、构筑物的垂直投影外轮廓线,线条应当易于区别并符合建筑制图规范;③保留和规划建筑物的功能性质、层数、建筑高度和编号,其中建筑物的层数和编号应当易于区别,层数一般标注在建筑物的右上角;④建筑物(包括首层建筑物)与建设用地红线、规划道路边线、规划河道和其他规划控制线的距离、相邻建筑间距;⑤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在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和楼层。
2.1.5 工程总平面图(1) 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折叠成A4图幅;(2) 标明图纸要素:图名、指北针、比例尺、图例、图标、图签等;(3) 图纸比例为1/500,制图单位为米;(4) 图纸应当清晰、完整反映下列内容:①场地四界(用地红线)的坐标及各类规划控制线(规划道路红线、地下管线控制线、高压走廊控制线、城市绿地控制线、规划河道蓝线、风景区保护范围控制线、文物保护范围控制线等),必须表达规划外部条件的地形图;②分期建设的应以图例和文字明确区分本期申报、已申报和后期申报的各部分内容;③拟建建筑外廓线按建筑物的最外墙边线用粗实线绘制;建筑屋顶平面(含坡屋顶屋脊线和退层等)应当以细实线绘制;地下室外廓线应当以粗虚线表示;建筑基底外廓线应当以细虚线表示;④拟建建筑的角点坐标(最外墙边角点)、外包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包括架空层;有阁楼层的以N+1表示),设计标高;⑤拟建建筑(地下室)最外墙边后退周边道路、相邻建筑、地物、名木古树及各类规划控制线的间距;⑥道路:主要道路宽度、标高、中心线坐标,注明消防车道;⑦停车场:应当标明停车位、停车数量、车道、行车路线、出入口位置及尺寸;⑧广场、绿化布置示意等环境设计有关内容,用封闭多义线(Pline)勾绘出绿地计算范围(植草砖按一半绿地面积计算);⑨其他应当反映的图纸内容和要素应当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等国家有关制图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5) 盖建设单位的印章、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的出图章和注册建筑师资格章。
2.1.6 日照分析图(1) 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折叠成A4图幅;(2) 标明图纸要素:图名、指北针、比例尺、图例、图签、图章等;(3) 图纸比例为1/500,制图单位为米;(4) 日照分析软件应当采用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估认证;(5) 进行日照分析时,应当对拟建建筑未建前规划用地周边现状建筑的日照情况做分析,再对拟建建筑建成后的日照情况做分析,以明确项目建设前后日照情况的变化;(6) 有效时间带:大寒日为上午8时至下午16时,冬至日为上午9时至下午15时;时间统计方式:对连续日照时间超过15分钟的时间段进行累加;时间间隔(计算精度):不超过5分钟;多点分析的采样点间距:不超过1米;(7)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调整导致建筑位置、外轮廓、建筑高度、户型、窗位等改变的,应根据调整后方案重新报送日照分析图;(8) 图纸应当清晰、完整反映下列内容:①进行日照分析所采用的软件名称及版本;②主要的法规和技术依据;③日照计算的各项参数;④建筑外轮廓、建筑高度、户型分隔、窗位;⑤项目本身及周边所有需进行日照分析的拟建及现状建筑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点、用地范围、建筑编号、使用性质、层数、建筑高度、建筑性质等;⑥日照分析结论。
2.1.7 经济技术指标:(1)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包括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分期建筑面积、各类分项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数、停车比例等(参照附表1);居住区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还应当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2) 有多个单体的建设工程,应填报本期申报建筑明细表(参照附表2);(3) 停车位汇总表(参照附表3);2.1.8 彩色效果图(1) 图纸为彩图,图幅为A3打印纸,图纸比例适中;(2) 图纸应当与平面、立面严格对应,真实反映建筑造型、材质和色彩;(3) 应尽可能反映真实的背景环境;(4) 应有鸟瞰效果图及沿街人视效果图,主要建筑应有单体效果图。
2.1.9 建筑单体设计图2.1.9.1 平面图(1) 图纸为白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图幅为A3打印纸;(2) 标明图纸要素:图名、指北针(首层应当标注)、比例尺、图例、图标、图签等;(3) 图纸比例一般为1/100、1/150、1/200、1/300等;(4) 图纸应当清晰、完整反映下列内容:①各层面积数据(分列计入容积率面积与不计入容积率面积),用封闭多义线(Pline)勾绘出面积计算范围,图层和线型标准应符合附表4规定的标准;②各部分平面功能名称;③停车库应当标明车辆停放位置、停车数量、车道、行车路线、出入口位置及尺寸、转弯半径和坡度等;④其他应当反映的图纸内容和要素应当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等国家有关制图标准和规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