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
[居民,财政]浅析财政支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居民,财政]浅析财政支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f2e3fffcfc789eb162dc801.png)
浅析财政支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除了受自身消费能力和观念的影响外,也受到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不到30%,但农村人曰却占总人曰的50%以上,因此分析和研究农村居民消费至关重要,笔者从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切入,分析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为如何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议。
一、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目前居民消费现状1财政支农支出的现状财政支农支出指政府通过对农村税收、财政投入及财政补贴等一些财政政策对农村农业进行管理和鼓励,达到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值得指出的是,财政支农支出跟财政农业支出是两个层次概念,支农支出只是农业支出的部分,财政支农支出是由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援农业生产支出,扶贫资金及科技投入等组成的,并且政府对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的对应项目随着时间也有一定程度的变更。
我国对财政支农支出的投入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如我国从1978年到2010年,32年里,财政支农支出由76亿元增长到8129. 58亿元,投入增加了106倍,由此看出我国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的增加。
但是我国的财政支农支出投放比例并不是稳定呈上升状态,在1978年至1985年,由于社会不稳定,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
在1986年至2003年时间段内,财政支农支出投入相对浮动,总体而言,在1978年到2003年间,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的占有比率在5%至7%之间上下浮动。
2000年到2010年的元年时间内,由于我国对政策的重视,支农支出投入一直稳定上升,在2010年比重达到9. 05%。
2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
虽然我国对于农业投入不断上升,但是我国农村消费发展状态呈低速增长,其增加速度长期低于城市和全国平均水平,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的比重相对下降。
用恩格尔系数即消费水平指标来表达,恩格尔指的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比重越低,说明生活水平不断上升。
浅析我国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浅析我国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37b6c37580216fc710afd0d.png)
1 2. 4 4
1 O. 1 2 9. 8 9
1 9. 4 2
1 8 . 1 7 1 8 . 8 6
1 1 . 1 7
1 0 . 4 7 1 0. 51
关键 词 : 农业财政; 支出; 农村居 民; 消 费; 影响
Ke y wo r d s :a g r i c u l t u r l a i f n a n c e ; e x p e n d i t u r e ; ur r a l r e s i d e n t s ; c o n s u mp t i o n ; i n f l u e n c e
2 O 0 7 2 0 0 8 7 5 6 8 - 3 8 8 5 9 2 . 1 4 8 4 8 4 . 2 5 4 7 8 2 . 5 2 1 01 9 6 . 8 9 6 4 2 6 _ 3 2
1 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的概念界定 1 . 1有 关 财 政 支 出 的概 念 在 两 千 零 八 年 ,有 专 家 认 为公共 支出、 政府 支出这些都成 长财政 支 出, 政 府 的 政 策 抉择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财政支 出表现 出来 , 不管这样的支 出会不会放到政府 的正式预算里面 , 还是这样 的支出用公 开还 是隐藏的形式来实行。 在 两千零九 年 , 专家认为 , 公共 支 出是 一种 财 政 支 出 ,还 有 可 能是 一 种 政 府 的 支 出行 为 , 同时这也属于 一种 政府 分配资金的行为。 1 _ 2相 关 居 民消 费 的定 义 通 常 是 常 住 居 民在 特 定 时
Va l ue Eng i n e e r i n g
・1 6 7・
浅析我 国农 业财政支 出对农村居 民消 费的影 响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21ff4d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b.png)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摘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首先从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入手进行分析,接着介绍了财政支农支出政策措施。
然后详细探讨了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通过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可以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甚至浪费现象。
本文总结指出,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双重影响,需要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加以重视和引导,以实现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财政支农支出,农村居民消费,影响,政策措施,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影响因素,状况分析,结论1. 引言1.1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农村居民是我国重要的消费主体之一,其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直接影响着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财政支农支出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其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财政支农支出政策措施主要包括财政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和支持,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些支出涵盖了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积极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了其消费能力;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扶持农业生产,带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比如可能导致资源浪费、滋生腐败等问题。
政府在进行财政支农支出时需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支出资金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着双重影响,既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需要注重解决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实现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良性影响。
2. 正文2.1 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状况是评估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重要依据之一。
我国农业财政支出与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我国农业财政支出与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169a46f7ec4afe04a1dfd9.png)
——■一
经济工作 ・C N M C P A TC E O O I R C IE
“ 三农 问题” 是我 国当前 以至今后 一段 时期的社会热点 问
题 。0 8年 , 20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 出台了 《 关于切 实加强农业 基础
建设 、 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 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 这是 2 0 。 0 4年
决农 民生产生活最迫切 的实 际问题 。 加大农业投入 , 确保新农村
农业基 本建设支出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农村救济费 ( 亿元 )
6 7l 6.
754 .9 8 5
其他 ( 亿元 )
用于农业 支出占财 政支出的 比重 ( ) %
9.8 6 9 31 9
1 .6 o 02 3 4 1 .4 0 0 81
农村居 民家庭平均 每人纯收入 ( ) 元
6 6 31 8.
7 85 0 .5 7 39 8 .9
( 亿元 )
3 1l .
293 . 3
( 亿元 )
1 2 6.6
2 6 5. l . 898
3 78 0 .4
3 75 4 .7 3 6O 7 .2
19 93
19 9 4 l 95 9 1 96 9 1 97 9
6 6O 2 .2 6 74 7 .6
7 68 6 .9 91 . 6 79 1 0 . 1 27 1 3 _6 l 48
4 07 6 . 37 5
4 44 1 .6 4 08 8 .1 4 38 2 . 5 7 2 36
91 .4 9 1 .3
97 .8 1 .8 02 98 .8 1 .3 24
持 统筹 城 乡发 展 ,不 断 加 大 工 业 反 哺农 业 、城 市 支 持农 村 的 力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消费的影响论文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消费的影响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e08398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d.png)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消费的影响论文中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消费的影响论文一、引言现阶段,我国的内需不足主要体现在消费需求不足,尤其是农民的消费需求不足。
由于农村市场是我国的基础市场,在农村集中了我国超过半数的消费者,农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者群体。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购买力逐步增强,日后其消费潜力也必将被激发出来,终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最持久的动力。
据国家统计局预测,农村人口每增长1元的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
但2008年我国农村的消费水平还不到城市的1 /2,拥有中国1 /2多人口的农村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始终只占据1 /4-1 /3的份额,表现出较多的人口与较少的消费份额极不相称的现象,农民消费需求不足必然使我国总体的消费需求不足。
在这种背景下,改善农民消费需求,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成为当务之急,研究农民的消费规律,促进农业的产业化,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模型估计(一)理论基础财政支出政策是国家为了调节宏观经济所选用的一种为了达到政策目标的财政政策工具。
国家通过运用财政支出根据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有意识地影响和调控经济,促进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应该适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支出政策对我国农民消费需求的促进作用,进而扩大国内总需求。
之所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支出政策,是希望达到在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刺激消费需求。
但是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二)数据说明本文选取的1978 -2013年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和农民消费支出为变量进行分析,所有的数据均来源于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黔、《中国财政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等。
为了消除物价因素的影响,本文将农民消费支出的各个指标分别取对数将其平减。
但是,我国官方数据中没有1985年之前的农民消费价格指数,所以,本文借鉴Gale Johnson的指数构造方法,1985年之前的农民消费价格指数用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78 = 100)代替,1985年及其以后的指数是将当年官方公布的指数(1985年=100)乘以1. 342而得来。
财政民生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财政民生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23adedf33687e21ae45a908.png)
财政民生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财政民生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一、研究背景及文献回顾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之一,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农村居民占全国人口近70%,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消费群体,但长期以来政府偏向城市的福利制度(如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和偏向城市的投入政策(如教育投入等)形成了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也实现了持续增长。
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占最终消费支出额的比重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1978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占48.8%,2011年这一比例下降到13%[2],可见中国农村人口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消费能力偏低,与庞大的人口规模相比极不对称。
因此当前中国扩大内需的关键是提升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这也是逐步提高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实现包容型增长的重要途径。
财政支出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对居民消费产生重要影响。
财政支出决定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和保障范围,从而改善居民消费环境,稳定消费预期,促进居民消费行为。
改善和保障民生是实现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有效前提和必要条件,因此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与居民切身利益尤为相关。
所谓的民生支出主要是指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卫生等民生项目的支出,财政民生支出的增长对于促进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推行社会的公平正义、切实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3]。
“十六大”以来,政府开始重视“三农”问题,近年来在“民生财政”思想的指导下,各级政府开始把民生支出向农村地区倾斜。
不仅如此,中国政府已经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今后一段时期应努力构建民生财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b991240e518964bcf847c8d.png)
业支持 力度 的制度 创新 - 9政策 调整 对策 研 究”( 项
2 0 0 3 — 2 0 1 2 年 1 0年 间 ,中央连 续 出台 的 1 0个 5 8} 江汉 论坛 目编 号:0 8 & Z D 0 2 2 )的研 究成果 。
快 增长。
央 和地 方财政两个 维度展 开研究 ,认 为短期 内财政
加 资金投入 ,完善财政 支农 结构 ,优化财政 支农方式 ,提 高农 民收入增加的 幅度。 关键词 :财政 支农 支出;农 民收入 ;农 民家庭经营收入 :协整检 验
中图分类号 :F 8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3 — 8 5 4 X( 2 0 1 3 ) 0 1 — 0 0 5 8 — 0 5
基础设施建 设和社会 事业发展重 点放在农 村 ,深入 推进新农村 建设和扶贫开发 。全面改善农村 生产 生 活条件 。着力促进农 民增 收 ,保 持农 民收入持续较
拉 动关 系 ,并为今后 财政政策 的制定提供 一定 的实
证基础
一பைடு நூலகம்
、
引言
本 文 系国家社会 科学基金 重大项 目 “ 加 强农
慢 ,且 与城 镇 居 民收 入差 距 进一 步 拉 大 的问题 ① 。
的建设 ,才能提 高农 业生产率 ,进而促进农 民收入
的提高 。中国政府 一 向重视农 业的发展 ,视农 业为
国家之本 ,近年来 也 出台一 系列措施 ,不 断加大财
支持及保护农 业发展 的重要举措之 一就是政府 财政
农 政策影 响农 民收入 的实 际效果 进行 了实 证研 究 , 选取 1 9 8 3 — 2 0 0 5 年 的 国家财 政支 出数 据 以及农 村居
我国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我国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83e3b4f69eae009581bec3e.png)
[ 作者 简介 ] 杨世柳( 96 。 。 18 一)女 重庆人 ,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 究生, 究方 向为农村金 融; 研 温涛(9 5 , 重庆人 , 17 一) 男. 西南大
学经 济 管 理 学 院教 授 、 理 学博 士 、 士 生 导 师 。 管 硕
・
31 ・
经济学研究
在此基础上 , 文章就财政 支农投入促进农村居 民消费提 出了简要 的政策建议 。
[ 关键 词 ] 政 支农 投 入 ; 村 居 民 消 费 ; 对 收 入 论 ; 费刚 性 财 农 相 消
[ 中图分类 号] 16 1 F2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62 0 12 1) 1 0 1 0 17 —17 (0 10 —03 — 6
者对 此存 在着 分歧 , 的 学 者认 为财 政 支农 对 于促 有 进农 村经 济发展 没有 产 生 多大 的影 响 , 以不 应 该 所 再 继续加 大对 于农 业 的支 出 , 有 的学 者 却持 相 反 而
的观点 。基于 以上 原 因 , 究 我 国财 政 支农 对 于农 研 村 居 民消费影 响 的问题 就显 得 格外重 要 了。
“ 二元 ” 度 经济 国家 , 村人 口为 74亿 , 制 农 . 占总人 口 的 5 .% , 6 1 因此 提 高 农 村 居 民消 费 水 平 、 展 农 村 拓
消费 市场 , 经 济健 康平 稳 发 展 具 有 重 大 意 义 。 而 对
[ 金 项 目】 文是 国 家 自然科 学基 金 “ 国农 村 资金 配 置 绩 效评 价 与 制度 创 新 研 究 ” 76 32 ) 重 庆 市 社 科 基 金 “ 乡 统 筹视 角 下 基 本 中 (0 00 2 和 城 农 村 金 融 可持 续发 展 的服 务 创 新 与动 态竞 争战 略 研 究 ”20  ̄ 7 的 阶 段 性研 究成 果 。 (09 2 ) [ 稿 日期 ]0 0 1 5 收 2 1 —1 —2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的实证研究_兼论影响农民收入及其差距的因素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的实证研究_兼论影响农民收入及其差距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cbebb6d5b14e852458fb573f.png)
ε t
满足全部
OLS假定 ,可直接对转换变量
C13t
和
Y13t 应用 OLS并获得具有全部最优性质的估计量 ,即
BLUE。这种差分形式的 C13t 对 Y13t 的回归需要求出
ρ。因本例中样本不是很大 ,根据 d统计量的泰尔 —纳
F = 49881016 其概率 p = ( 01000000) r2 = 01997201 调整的 r2 = 01997001 D - W d = 21616695 这 两 个 模 型 修 正 后 的 德 宾 —沃 森 d 值 分 别
C23t
Y23t
(元 ) C1t
Y1t
C2 t
(元 ) Y2t
1989
53514
60115
38714 43512
121110
137319
994184 1128167
1990
58416
68613
31712 38519
1278189
151012
711163 866163
1991
61918
70816
40019 44212
关键词 :居民收入 ;消费支出 ;收入差距 ;措施
一 、引言 改革开放特别是 1978 - 1988 年期间 ,我国农村居
民收入呈现出大幅度增长态势 ,但是 1989 年以来开始 缓慢增长甚至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 , 1997 - 2005年是农 民收入增长停滞时期 。近几年 ,需求不旺 、市场疲软已 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因素 ,内需不旺 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有效需求不足 。目前占我国人口 70%的农民消费额 ,只占社会消费额总量的 46% ,农民 人均消费水平仅约占城镇人均消费水平的 35%左右 , 农村市场所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尚未得到开发利用 。 因而扩大内需的关键是开拓农村市场 ,而要启动农村消 费市场 ,最有效的手段是解决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减缓 的问题 ,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就上述问题 ,理论界已有 不少研究与讨论 ,但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之 间关系的研究仍为数不多 ,且一般都停留在理论分析认 识上 ,缺乏定量的实证分析 。本文试图借助一定的经济 计量模型 ,从量化的角度对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 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并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收入水平及其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
财政教育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实证研究-精品教育文档
![财政教育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实证研究-精品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1d5d2e92cc58bd63186bdec.png)
财政教育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实证研究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长期处在较低水平,2012年底全国农村居民消费率仅为8%。
为了扩大内需,减缓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偏好,按照“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总体要求,近年来我国财政开始向民生财政转变,各级政府更加注重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工程的财政支出。
譬如教育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占比2008年为17.3%,2012年达到18.8%。
增加民生性财政支出能否起到促进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的作用,应是当前需要研究的课题。
文献回顾财政支出和私人消费之间是否存在互补或替代关系,对于准确把握财政支出的政策效应至关重要。
如果两者是互补关系,意味着财政支出对私人消费产生挤入效应;如果两者是替代关系,则表明财政支出对私人消费产生挤出效应。
自Bailey(1971)提出政府支出与私人消费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以来,有关政府支出与私人消费关系的研究就成为了公共财政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Riccardo、Tryphon (2004)根据永久收入模型和12个欧洲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GMM评估方法,将政府支出分为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两部分,检验了政府支出与私人消费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公共产品与私人消费之间具有替代效应,准公共产品与私人消费之间具有互补效应,而且互补效应相对而言大于替代效应,因此总体上政府支出与私人消费之间是互补关系。
Chien-Chung Nieh、Tsung-Wu Ho(2006)根据Ogaki1992年提出的模型,运用OECD23个国家1981-2000年的年度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协整检验方法,评估了政府支出与私人消费之间的期内替代弹性,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是互补关系,即扩张的政府支出不会挤出私人消费。
当然,国外也有文献研究得出相反结论。
Tsung-Wu Ho(2001)以OECD24个国家的数据为样本,分别采用面板数据动态最小二乘法和面板数据协整检验方法,评估了政府支出与私人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政府支出与私人消费之间具有显著的替代关系,即政府支出对私人消费的挤出效应明显存在。
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2b707f90912a2161579299f.png)
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摘要】农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虽然它有较弱的先天性特质,但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是建立国民经济的基础、保障了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昌盛。
正是因为它的重要,所以政府必须给予农业支持和保护。
作为政府调节和保护农业核心措施的财政支出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学者的关注。
【关键词】财政农业支出;农业经济增长;政策建议引言:作为利润低、经营风险大的特殊产业,农业经济能可持续发展主要还是国家政府给予了支持。
随着财政在农业上的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正确认识财政支农政策是当前农业经济研究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下面,本文将会根据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将实践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并结合实际情况从各个方面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效果。
一、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和调整,我国财政农业支出项目呈现出增加明显的趋势。
在我国支出项目总额变动的情况下,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就不断增加农业支出,正是因为这个,不仅农业支出总额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财政农业各个项目的支出总体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从各个项目支出所占的比例来看,财政农业支出所占的比例一直是最大的,而农业的基础建设支出却只有财政农业支出的一半不到,还有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更是少之又少。
农业支农财政资金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财政预算的农业财政资金,这些都是由国家财政做预算用于农业各个项目的支出的。
它具体包括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支出,再就是农业基本的建设支出和救济费等。
在一定时期内由农业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增长就是我们说的农业经济增长。
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资金的投入、劳力的投入、技术的进步还有制度的健全完善,这些都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1]二、提出问题在上文中提到,财政农业支出的贡献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但在分析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我国财政在农业投入方面的问题。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研究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b16291333687e21af45a9ab.png)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研究作者:肖亚毅何雄伟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上》2008年第07期摘要:文章通过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1978~2005年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纯收入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长短期稳定正向关系。
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财政支农支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成立。
关键词:财政支农支出;农民收入;协整;Granger因果关系一、前言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提高农民收入是农民问题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提高到2005年的3254.93,增长了3121.33元,年均增长104.04元。
但是,与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相比,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收入水平增长较低,特别是1997年后进入长期的低速增长状态,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和城乡协调发展,影响经济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
农民收入的经济发展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资本的缺乏,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的收入就会产生很大作用,研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就有十分必要的作用。
二、财政支农结构对农民增收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由于财政投入对农民增收的巨大作用,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
刘旦(2006)通过建立VAR模型论证财政支出与农民增收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并得出长期农民收入与农村基本建设支出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支农支出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呈正相关关系。
孙文祥、蔡方(2005)建立滞后项的回归模型得出当年的农业财政支出对本年度第一产业发展的无影响,但对下一年度的增长有显著影响。
从支农结构来看,支农生产费及事业费、基本建设费、科技三项费用对农民增收有正面影响,而农业救济费支出是负面影响。
邵伟钰(2006)建立回归模型得出支援农业生产和农村救济费有利于农民收入增加,而农村基本建设支出阻碍农民收入增加,科技三项费用对农民收入不构成影响。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实证研究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92bada4dd3383c4bb4cd251.png)
20. 07 0 1
kob) ~ ( -( -ui s c
.
表1 1 8 — 0 4年 国家财政 用 于农业 的 9 520
译 ,04 , 20 )即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 因此 , 我们用利用先验信息法( 即合并高度相关的解释变 量从而减少解释变量个数 , 达到消除多重共线性 的 目的一种方法。来克服f式中的多重共线性, ) 3 ) 并用
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 ( 乘数论 ) 认为, 政府扩 费 。 大财政支出能够对居 民消费需求和国民经济起到
( 高鸿业 ,0 1。 2 o ) 就一 般而 言 , 该理 论 同样 适用 于农
倍增 的刺激作用 ,但它特别强调投资变动的作用 式 : 村问题 。关于农村财政支出, 即用于农村的政府购 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 我们知道 当期的消费
为了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的需要, 我们把( 式写 4 )
为:
C t +pl’ p2 t+ t =p0 c - U g+ e Z
其中.l u为随机扰动项。 根据我 国财政体制的历史和现状 以及数据 的
可得性 , 我们选取 了 18 年至 20 95 04年的数据为样
本 , 国家财政决算支出中国家财政用于农业 的 使用
支 出与农村 居 民消费度 量指标
g 表示 一卜 , ’ 。 gt 于是( 可改写为: ) 3 )
e B Bl’ p el t l t - g 2_ + ( 4 )
此时 , ) 中的 B 、 B 已经不 同于 ( 式 (式 4 。B 、 : 3 ) 中的 B。B。B , 、 、 :只是为 了表达方便 , 但并不妨碍 计算分析。 二、 数据和检验分析
研究 , 为人们判断农业财政支 出政策提供一个较为 说 ( 史玉伟,0 5 , 20 ) 有消费函数为: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理共3篇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理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8ea5d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8.png)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理共3篇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理1财政支农支出是指政府为农村地区提供各种形式的财政支持,包括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市场化推广、农业科技创新、贷款担保等。
它主要目的是通过政策引导和实施,使农业生产能够提高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消费升级。
那么,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理是什么?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能力得到提升财政支农支出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从而改善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针对财政支农支出所投入的各项资金,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产品质量监督、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使农村居民身份和地位得到提升,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消费升级的条件。
二、农村消费结构得到优化和挖掘财政支农支出可以改善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源,进一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增强农民对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更好地满足城乡消费升级需求。
同时,财政支农支出可以为农村居民引导消费,增强消费的强度和广度,提高农村居民对价格的敏感度和消费意识,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形成高水平的农产品市场。
三、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得到加速农产品市场化是推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财政支农支出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各种市场化服务,改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更好地发挥农村地区的资源禀赋特点,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城乡发展差距的缩小。
四、政策支持使农村消费升级更加可持续财政支农支出作为政策支持的一种方式,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长期、稳定的财政帮扶。
银行、政府、社会机构等综合主体开展产业扶贫、农村金融等多种形式的支持,从而促进农村消费升级的可持续和稳定发展。
因此,这种支持方式可以使农村消费升级朝着更加可持续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理主要体现在消费能力提升、消费结构优化、经济发展加速和政策支持可持续等方面。
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
![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707282310a6f524cdbf852c.png)
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一)模型的构建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不但取决于总支出的总量,还取决于财政支出结构。
本文选取与消费相关性较大的社会保障支出对教育,公共卫生支出与支出作为模型的自变量来分析财政支出规模对消费的影响。
计量模型为:01234ln ln 1ln 2ln 3LnY GDP G G G βββββμ=+++++。
其中μ为随机误差项。
(二)指标和数据的选择本文在研究不同的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带来的影响时,以社会保障支出总额(G1),总的教育和医疗支出(G2)和农业总支出(G3)作为财政支出变量,居民消费总额(Y)来体现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情况,以及国民生产总值(GDP)来代表我国宏观经济的变化情况,样本区间为1995-2011年,各变量均为年度数据。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原始数据如表2:表2 我国的GDP 与各项财政支出总额 Table 2 China's GDP and the total expenditure年份 居民消费绝对额 国内生产总值 社会保障与就业 医疗和教育支出 支农支出1995 28369.70 63216.90 115.46 1794.60 430.22 1997 36921.50 81658.50 328.42 2384.60 560.77 1999 41920.40 91125.00 1197.44 2928.08 677.46 2001 49435.86 109027.99 1987.40 3857.61 917.96 2003 57649.81 136613.40 2655.91 4967.52 1134.86 2005 72958.71 187423.50 3698.86 6713.58 1792.40 2007 96332.50 266599.60 5447.16 9112.28 3404.07 2009 123584.62 348775.50 7606.68 14431.73 6720.41 2011164945.23465731.3011109.4022926.849937.55资料来源:根据1995-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数据整理得到。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ef770df78a6529647d531f.png)
y_--.岛+届X+屉S+届M+且F+届P-He
(1)
万方数据
2011年第3期(总第171期)
刘振彪: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
其中,届为常数项;风、屉、届、&、岛分别为农民 人均入力资本数量、农民人均耕种农作物面积、农民 人均信贷资金数量、农民人均财政支农支出金额、农 村产业结构状况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弹性系数,最后 一项£是残差项。 (二)数据说明 本文用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上的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的数据衡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并且用1980 年等于100的CPI进行了换算[1"。很多学者在研 究中发现,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的年份与其选择非 农产业就业机会的数量正比例;农村劳动力接受教 育的年份越多,其获得非农业收入越多,收入增长越 快;据此,本文用农民人均接受教育的年份来衡量农 民人均人力资本数量,数据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 鉴》。用每年全国总的农作物耕种面积除以总的从 事农业劳动力人数所得结果,代表农民人均耕种农 作物面积;数据来自各年份《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本文用金融机构投向农村地区的信贷总量除以农民 总人数所得的商,代表农民人均信贷资金数量,数据 来自各年份《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财政支农支出资 金规模包括支农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 费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用每年国家财政支农支出 总数量除以农村居民总人数所得结果,代表农民人 均财政支农支出金额;数据来自各年份《中国财政统 计年鉴》。用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 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表示 农村产业结构变量;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 重上升和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 上升,是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表现,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二、三产业就业 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可以反映我国农村的产业 结构状况。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和 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高,说明我 国农村地区的工业化水平高及城市化水平高,该地 区农户来自非农收入肯定也高;反之,二、三产业增 加值占GDP的比重低和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 就业人数比重低,说明我国农村地区的工业化水平 和城市化水平低,该地区农户来自非农收入肯定也 低;数据来自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 计年鉴》[11]。 四、检验结果与分析 本文涉及的都是时间序列变量,由于对时间序 列数据直接进行回归分析有可能产生虚假回归。格
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经验分析
![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经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3be63a5a8102d276a22f63.png)
自20 0 8年 以来 ,受 国 际金 融 危 机 影 响 ,美
国次贷危机引发 的出口产品受阻,我国长期出口
导 向型 的经济结 构 面临着严 峻 的挑战 。为 了刺激
者作了大量研究工作 。Biy ae 最先提出一个理论 l 分析框架 ,政府提供的一单位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的价值相当于 v 单位私人消费 ,根据这种假说 , , ae l
将 有效 消 费 函数 c e v 入政 府 支 出 的产 出 = + g引
车下乡等惠民政策拉动农村民居消费。中国经济 持续增长关键在于拉动内需,而内需的重要市场
在 农村 。根据 凯恩斯 的消 费理论 ,收入 是影 响消 费 的一 个重要 因素 。 因此 ,要提 高农村 居 民 的消
响 。有许多实证 研究 对参 数 1进行 了估计 , J , 如 K r ed o ni和 A cae m s ur对 美 国 数 据 进 行 估 h 计 ] h e ,A m d对 英 国数 据 进 行 分 析 ,H 0对 OC2 E D 4个工业 国家面板数据进行协整分析‘ , 。 j 他们的经验估计结果都支持 了政府支出与居民消
F bu r ,2 1 e ray 0 2
财 政 农 业 支 出 对 农 村 居 民 消 费 影 响 的 经 验 分 析
张攀峰
( 中南财经政法 大学 工商管理学 院,湖北 摘 武汉 4 07 ) 30 3
要:本文采用广义最 小二 乘 法对 财政农 业支 出与农村居 民消 费的 关 系进 行 了经验 性探 讨 。
著拉动作用¨ 。 也有部分研究认为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挤 出效应 ,如黄赜琳采用随机 动态一般均衡方法,
将政府支出作为外生随机冲击变量 ,构建 中国三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实证研究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47725c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b.png)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实证研究
方银水
【期刊名称】《新疆农垦经济》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出,那么我国财政农业支出能否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呢?本文主要是对财政农业支出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加大财政农业支出的政策含义和若干政策建议.【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方银水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福建,厦门,361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相关文献】
1.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我国农业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26省2000-2007年面板数据 [J], 李星;王艺明
2.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J], 张卿;尧尉奇
3.提高公共财政农业支出效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效益分析[J], 李晖;孙长青
4.城镇化、人均财政性农业支出与r城乡居民收入差距r—基于中国28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王格格
5.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实证研究 [J], 方银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2.439922)(3.353716)(20.83622)
R2 =0.970158R2 =0.966427DW=1.5445F=260.0744
其中括号内数字代表为对应的t值。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经济意义检验
关键词 财政农业支出;实证分析;农民消费
一、引言
从“全面小康”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推进可以看出,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农业、农民相关问题。新农村建设是在新形式下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增长,更关系着和谐社会和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政府应不断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制定有效的财政支农政策,以多种方式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我们在贯彻财政支农政策和评价财政支农效率的时候,需要弄清楚财政农业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由此为人们提供理论基础,并提出政策建议。
由于近几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低迷和消费能力偏低的情况,国内不同的学者和研究结构提出多种观点。薛誉华(2002)通过分析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超缓的原因,认为提高广大农民文化知识水平、发展规模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消费的根本所在。李长英(2004)通过基准垄断模型及其扩展模型的分析,认为鼓励国外和城市企业向农村直接投资是提高农民消费能力的有效途径。孙伟艳等(2004)通过分析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特点及作用,得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也是农民增收的有效组织形式的结论。宋元梁(2005)通过建立动态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城镇化与农民收入进而消费增长的关系,认为加速城镇化建设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江勇(2006)在其文章中指出,农业农村经济整处在新的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时期,发展劳务经济也具备一定的优势,因此可以通过发展劳务经济来解决农村富余人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本文结合当前的国家农业政策,专门从分析财政对农业的支出与农民消费水平的关系入手,以新的视角讨论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对农业财政支出是增加农民收入消费的有效途径。
[5]平狄克等著,钱小军译.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6]楚永生.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相关性分析[J].商业时代,2006(8).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二、建立模型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论依据
根据各种消费能理论,建立消费函数的一般形式为ct = a0 +a1 yt +a2 ct-1 +a3yt-1①
其中,ct 、ct-1在这里分别代表农村居民t期和t-1期的消费,yt、yt-1分别表示t期和t-1的农村居民收入,此式子说明人们当期的消费不仅与当期的收入有关,还受到前期收入、前期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符合消费理论的观点。然而yt-1与 ct-1之间呈现高度的相关性(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指出:当期的消费主要取决于当期的收入),即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我们建立模型的时候首先要合并高都相关的解释变量从而减少解释变量的个数,达到消除多重共线性的目的。
由于模型中含有滞后的被解释变量ct-1,属于自回归模型,所以转换成Durhin检验的h值检验法。根据Eview3.1软件输出结果中计算h==1.038,取a =0.05时,h=1.038<1.96=Z0.025 ,所以模型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这样ct-1也自然与t不相关),经偏相关系数检验和BG检验,表明也不存在高阶自相关性。
3.统计检验
整个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R2为0.970158,表明被解释变量中有97.0158℅由模型中的2个变量来解释,同时,由于n=20,k=2,查F分布表,得到临界值:F0.05(2,17)=3.59,又F=260.0744>3.59= F0.05(2,17),所以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回归模型从总体上说是显著的。再有c、△gt和ct-1的t绝对值均大于2,查t分布表可知对应于0.05的显著性水平,这些值都是显著的,或者根据t统计量伴随的概率p值也可以看出,分别为0.0267、0.0040和0.0000均小于0.05,所以模型中每一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摘要 本文以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为研究角度,根据1986-2005年国家的统计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将财政农业支出对居民消费水平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是促进农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对农民增收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因此,国家应努力提高财政支农支出,在“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下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政策建议
由此可见,国家应该努力增加农业的财政支出,加大对农村基本公共物品的提供,尤其是农村教育、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和养老保险等公共物品的供给,保证农民增收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还要调整财政支农支出的内部结构,将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安排在“刀刃”上,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比如提供农民急需的大型水利灌溉设施、大型农用固定资产、良种的培育、主要的农产品基地和全国性的市场信息,来增强农业市场的竞争力和直接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并且还应加快城乡互动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改善农民市场交易的外部条件,更好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从上面可以看出,b1=6.00536大于0,表明随着政府农业投入的变动增加,农民的消费随着增加,这是符合经济意义的。而b2=0.90254大于0,说明前一期的消费水平(包括前期收入、财产等在内的因素)对本期消费的综合影响是正的,这在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函数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也符合经济意义。
其中,gt、gt-1分别表示t期和t-1期政府财政农业支出,d0为财政支出的乘数,我们将②代入①式中得到下面的式子:ct = a0 +a1 {(gt-gt-1)+yt-1} +a2 ct-1 +a3yt-1,把gt-gt-1用△gt来表示,即△gt为模型的另一解释变量,合并yt-1与 ct-1得到:ct =b0+b1△gt +b2 ct-1 ③
参考文献
[1]赵卫亚.计量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M].中译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薛誉华.试析我国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措施[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 (7).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二)检验分析
1. 模型参数估计
我们在进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的时候将把③改写成标准的计量经济模型为ct =b0+b1△gt +b2 ct-1+ t④
其中,t 为随即误差项,并且假设随机误差项符合经典假设条件,在回归的过程中,我们由于选择了ct-1解释变量消除自相关性,再利用函数D(G)从而计算出△gt,并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④式进行回归分析。在这个公式中,我们最为关心的就是△gt的系数b1的值,即政府财政支出的变动对农民消费的作用。利用Eviews3.1软件进行回归得到的结果写成标准形式为:
另外,我们还必须知道政府对农业的支出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凯恩斯的乘数理论表明,当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支出,便能够增加社会需求水平,成倍的刺激居民消费和国民经济。同样的,在农业经济中,政府投资兴建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为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提供了便利和可能,优化了农民交易的交易条件,从而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促进了消费。也就是说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同方向增加,属于正向的效应。我们可以从关于乘数的数量关系式来得出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村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yt-yt-1=d0(gt-gt-1)所以,yt=(gt-gt-1)+yt-1 ②
三、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收集
根据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及其现状以及数据的可取性,我们选取了1986年至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使用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决算数据)作为我国农业财政支出(g)的度量指标。用国民经济核算中农民的最终消费项下的农村居民消费(以当前的消费水平)作为农村居民消费项(c)的度量指标。
此外,△gt和ct-1的相关系数为0.267855,说明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并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并且2个解释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值均较小(远小于10)。由于在模型检验中加入了权术变量,从而消除了原本存在的异方差性,所以我们可以说此模型通过了全部的检验。
4.模型的经济分析
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由于b1为6.00536,说明当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财政农业支出的变动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有成倍的正比关系,即政府对农业财政支出的变动每增加1亿元,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就同方向增加6.00536亿元。这是我们在进行财政支农的时候最为关心的数据,也是我们在制定支出政策时的依据。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农村居民当期的消费还受到前一期综合因素的影响,并且也是显著的,因为上期消费的总体水平每变动一个单位,本期消费就将同方向变动0.90254个单位,也就是说如果上期消费每增加1亿元,当期消费将增加0.90254亿元。从数据表格和模型的定量检验都表明,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消费,它的乘数效应确实能够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起到很大的挤进作用,能够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国家政府应该认识到加大财政农业支出的必要性,扩大支出进而提高农民收入,最终达到刺激消费大幅提高的目的。只有政府当局努力完成此项任务,我们才能达到全面小康,和谐社会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