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_5、深浅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四章《色彩的奇妙世界》中的第三节《深浅变化》。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深浅概念,学习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掌握通过调色实现色彩深浅变化的方法,培养运用深浅变化表达物体空间感和质感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深浅变化的概念及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调色技巧实现色彩深浅变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深浅变化表达物体空间感和质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深浅变化的概念、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和调色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深浅变化表达物体的空间感和质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画板、调色盘、水彩颜料、画笔、毛巾。

学具: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深浅变化的概念,讲解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如加白色使颜色变浅,加黑色使颜色变深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个简单的物体为例,现场演示如何运用调色技巧实现色彩的深浅变化,并讲解如何运用深浅变化表达物体的空间感和质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简单的物体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6. 知识拓展(10分钟)介绍一些著名画家运用深浅变化的经典作品,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深浅变化》2. 内容:深浅概念色彩深浅变化原理调色技巧表现物体空间感和质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深浅变化画一幅静物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是否掌握深浅变化的知识和技能。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运用深浅变化进行创作,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能力培养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理论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作品展示与评价、知识拓展4.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5. 作业设计的目的和答案的指导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中的能力培养教学目标应聚焦于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在美术课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反思深浅变化教学(通用5篇)

反思深浅变化教学(通用5篇)

反思深浅变更教学(通用5篇)反思深浅变更教学第1篇第5课深浅变更教学目标:1、认得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效果,增长对物象形体美的体验。

2、把握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育形体空间的造型本领。

3、培育同学擅长发觉、勇于探究的精神和表现美得本领。

教学重点: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效果。

教学难点:把握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育形体空间的造型本领。

教学准备:铅笔、橡皮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 课件呈现《奥塔山丘上的房子》2. 引导同学赏识作品。

设问:你看到了怎样的视觉效果?这些房子和你画过的房子,你见到的房子有什么区分?(只有影调的深浅变更,形状为简单几何形体)3. 揭示并板书课题:本节课,我们学习认得深浅变更,试验表现画面的层次感。

二、认得明暗、探究方法出示课件:1、引导思考:两幅几何体有什么区分?效果有什么不同?我们看到了画面上立体空间是由各种各样的颜色深浅明暗构成的,我们也能学习用铅笔来表现这种深浅明暗。

大家想一想,用怎样的方法来表现呢?(同学依据发的纸片来绘制)小组之间相互讨论,2、同学谈论回答,老师倾听,可参加谈论。

(线条,块面,网点……)老师概括小结并板书:用线条排线构成的块面来表现不同深浅效果。

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排列疏则弱,密则强。

3、同学自主试验用铅笔皴线,能皴出深浅渐变变更。

呈现效果、布置作业1、老师收集一些用铅笔皴线完成的同学试验作业呈现给全体同学看,使其把握正确方法。

2、老师随堂演示活动一的作画方法和过程。

画一单元几何形,用遮挡或重叠的方法加画单元几何形,再加画成组合图形,最后皴深浅线条块面,表现明暗层次。

3、布置同学作业。

设问:你会想象画出哪些几何形,并如何有创意地重叠、遮挡?怎样使组合的画面既有深浅明暗层次,又美观好看?4、同学开始作业。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个别引导、拓展思路1、老师针对个别绘制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引导。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深浅变化》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深浅变化》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5【作业】学生作业评论
学生作业,来回指导
活动6【活动】评价展示评论
教学评价,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学生掌握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学生能认知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效果,增进对物象形体美的体验。





活动1【活动】说课评论
活动2【活动】专家点评评论
活动3【导入】1、情景激趣导入课题评论
1、课件展示彩色积木照片图
2、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观察积木照片
3、设问:除了看到画面上多样的形象色彩外还看到什么?有什么其他视觉效果
4、揭示并板书课题
活动4【练习】尝试表现探究方法评论
1、欣赏优秀大师的作品,让学生感受用铅笔也能表现很强大视觉效果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深浅变化》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5周
星期三学科Biblioteka 美术年级五
班级
5
授课内容
《深浅变化》
课前准备
课件
授课者
美术老师
教学
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
2、掌握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
3、认知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效果,增进对物象形体美的体验。
2、引导思考,加强认识。我们既然看到了画面上立体空间上由各种各样的色彩深浅明暗构成的,我们也能学习用笔触来表现这种明暗深浅,学生跟着微视频学习一种新的描线技法——皴线
3、学生尝试练习,教师指导
4、再应用,应用正确合适的排线方法,学生自主尝试用铅笔皴线,表现一个几何体的深浅变化。
5、学生来回指导并选取特别的作业进行点评。

五年级美术上册《深浅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上册《深浅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提交方式:将观察记录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整理在作业本上,下节课前与同学分享。
4.搜集一幅你认为运用深浅变化表现较好的美术作品,并分析其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提交方式:将作品图片及分析报告打印出来,下节课前交给教师。
5.与家人或朋友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让他们了解深浅变化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并尝试教他们运用深浅变化进行绘画创作。
提交方式:以口头报告形式在课堂上分享你的传授过程和成果。
4.分步骤示范深浅变化的表现手法,如明暗对比、渐变、阴影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运用深浅变化进行绘画创作。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物体,讨论如何运用深浅变化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各小组进行分享,交流彼此的想法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教师巡回指导,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给予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深浅变化的表现方法。
4.通过实践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表现深浅变化,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增强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敢于尝试、探索不同的表现手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二)教学设想
为了突破以上重难点,本章节教学将采用以下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体验中感知深浅变化。如通过展示不同光影、色彩下的物体,引导学生发现深浅变化的美。
2.运用任务驱动法,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让学生分组合作,探讨深浅变化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并尝试创作选择一个物体进行深浅变化的绘画练习,教师巡回辅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色彩世界》的第三章第一节“深浅变化”。

内容详细介绍了色彩深浅的概念,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以及如何运用深浅变化创作出丰富多样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深浅的概念及变化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深浅变化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深浅变化的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色彩深浅的概念和变化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颜料、画笔、调色板、水杯等。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调色板、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深浅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发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a. 讲解色彩深浅的概念。

b. 讲解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

c. 展示深浅变化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3. 实践环节:a. 演示如何运用深浅变化进行绘画创作。

b.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运用深浅变化完成一幅画作。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幅运用深浅变化的画作,老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色彩深浅的概念2. 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3. 深浅变化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深浅变化,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深浅变化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生活中的深浅变化实例,并将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教学过程要求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注重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深浅变化的运用。

2. 实践环节的演示和随堂练习。

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深浅变化的运用1. 在新课讲解环节,通过PPT课件展示不同颜色深浅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深浅变化。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五课 深浅变化 ︳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五课 深浅变化 ︳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五课深浅变化︳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深浅变化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2. 引导学生掌握深浅变化的绘制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深浅变化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深浅变化的概念及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及技巧。

3. 深浅变化的实践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及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深浅变化表现物象的立体感、空间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深浅变化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作品中的深浅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讲解深浅变化的概念及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介绍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及技巧。

3. 示范讲解以一幅具体的作品为例,演示深浅变化的绘制过程,讲解绘制要点。

4. 实践练习(1)布置一道深浅变化的绘画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绘制方法进行创作。

(2)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在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5. 评价与总结(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

(2)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深浅变化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运用深浅变化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

2. 拓展阅读:了解深浅变化在其他艺术领域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及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并解答他们在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运用深浅变化表现自己的美术作品。

总之,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在美术创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深浅变化,提高作品的艺术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美术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示范讲解”和“实践练习”环节。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2024秋)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2024秋)

《深浅变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深浅变更》是湖南版义务教化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一节美术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让学生学习用铅笔皴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与笔触排线的疏密变更,来表现物体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

本课并非专业的素描课,而是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在丰富的明暗变更中单色绘画的艺术魅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智力水平快速提高,具备了肯定的审美实力和想象创作实力,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直观教学法更为有效。

教学目标:1、相识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效果,增进对物象形体美的体验。

2、驾驭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育形体空间的造型实力。

3、培育学生擅长发觉、勇于探究的精神和表现美的实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变更。

教学难点:驾驭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育形体空间的造型实力。

教具学具打算:课件、铅笔、橡皮、画纸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本节课起先之前,先给学生展示《奥塔山丘上的房子》中房子的结构素描,以及原画,引导同学们思索,为什么同样的房子外形,在原画中大家就能很轻松的分辨出是房子?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答案,因为画中有了形态各异的,明暗不同的深浅变更,正是有了这样的深浅变更才使得画面丰富起来。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一一深浅变更。

二.新课讲授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深浅变更的例子,使学生有直观地相识,比如蓝天白云布满的天空,茂密的森林,闪耀着弥红灯的夜景,碧波荡漾的湖面,以及第一课我们学习的渐变色,都是我们常见的,一些具有深浅变更关系的事物。

分析深浅变更的缘由,深浅变更一般有两个方面缘由,一个是物体本身固有的颜色,就有深浅变更:另一个是同样颜色的物体,因为光照不同而产生的深浅变更。

并通过详细的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深浅变更的缘由。

通过小组探讨,找寻大家在生活中或者教室里都见过哪些深浅变更的例子。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美术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色彩的世界》中的《深浅变化》。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深浅概念、掌握色彩深浅变化的规律、运用深浅变化创作美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学会运用深浅变化进行绘画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色彩深浅变化的规律,运用深浅变化进行绘画创作。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色彩的深浅变化,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色彩深浅变化图例、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水彩颜料、画纸、画笔、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展示一幅深浅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2)提出问题:“大家知道这幅画的颜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吗?”(3)引入课题:色彩的深浅变化。

2. 新课讲解(15分钟)(1)讲解深浅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深浅。

(2)通过PPT展示,讲解色彩深浅变化的规律。

(3)结合实例,分析深浅变化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3. 实践环节(30分钟)(1)教师示范:现场演示如何运用深浅变化进行绘画创作。

(2)学生练习:学生按照示范,独立完成一幅运用深浅变化的绘画作品。

(3)巡回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师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色彩的深浅变化2. 板书内容:(1)深浅概念(2)色彩深浅变化规律(3)深浅变化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深浅变化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提示:(1)选择一个主题,如风景、动物等。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5深浅变化 |湘美版(2012)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5深浅变化  |湘美版(2012)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5深浅变化|湘美版(201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深浅变化的基本概念,掌握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深浅变化现象,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深浅变化的基本概念2. 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3. 深浅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深浅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深浅变化创作出富有美感的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深浅变化现象,如光影、水波等,引发学生对深浅变化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a. 深浅变化的基本概念b. 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c. 深浅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3. 示范与指导:教师现场示范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学习和实践。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运用深浅变化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深浅变化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创作一幅以深浅变化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 观察生活中的深浅变化现象,记录下来,为下次课的分享做准备。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深浅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深浅变化现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大胆运用深浅变化,表现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深浅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的深浅变化现象,激发对美术创作的兴趣,为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深浅变化是绘画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明暗对比,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深浅的变化》教案(湘版)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深浅的变化》教案(湘版)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形体明暗、空间在光影效果下的不同表达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欣赏、感受形体明暗的深浅、强弱变化所构造的客观物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笔的轻重、皴线的疏密关系表现客观物体。

【难点】形体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三、教学用具绘画用笔、纸、图片等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初步感知,导入新课出示光影摄影照片《大自然的一束光》,提出问题:照片中的大自然与你看到的大自然有什么不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自然景物呈现深浅的变化)揭示课题——《深浅变化》。

活动二:欣赏作品,引导想象出示作品《雨露》提出思考问题,观察图片上的景物有什么的明暗变化?能否用线条来表现明暗效果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光线的影响,物体可以分为亮面、暗面和反光。

可以通过铅笔或者碳素笔来表现。

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排列疏则弱,密则强练一练:出示单线勾勒的立方体,学生尝试根据光线照射的影响,用铅笔皴线画出不同的明暗变化,并比较上了调子的立方体与之前的单线图片中的立方体有什么不同?(更具立体感)教师总结:通过在建筑物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进行涂画,能够使物体变得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由此掌握概念:明暗线条表现法——通过铅笔线条的力度、方向和层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黑、白、灰调子。

出示石膏体。

提出问题:物体在空间中受光线的影响会产生深浅不同的灰度,这些层次不同灰度可以概括成五大面和三大调子,想想它们分别是什么?学生观察并思考。

教师总结:素描可分为三大调子(亮面、暗面、反光),又由三大调子引申出五大面(亮面、暗面、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教师出示石膏立方体,看一看、想一想能画出几个面及其透视变化。

教师示范线条的疏密关系,通过观察对比的方式讲解不同疏密、长短、大小、轻重等线条的不同视觉效果。

小学美术_5、深浅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5、深浅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五年级上册美术科目学习设计2.教师总结:明暗变化能突出立体感。

“明暗线条表现法”——主要是通过铅笔线条的力度、方向和层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黑、白、灰调子3、书上作品分析:通过在建筑物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进行涂画,能够使物体变得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三、小组探究:1、自学教材,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自由探究皴线的方法以和轻重变化。

2、学生个体自主创作表现立体感或层次感。

3、教师随堂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用笔的轻重、疏密会影响到物体的明暗变化。

4、看一看石膏立方体的光影变化,师生交流。

1)教师出示~个石膏立方体,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能画出几个面及其透视变化。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

3)课件播放几何形体在光影中的塑造方法。

2、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督促学生按要求、方法进行练习,发现典型问题时再作补充讲解。

注意把握以下问题:灰调过少;明暗过渡太突然;五、反馈交流排线问题——“明暗线条表现法”主要是通过铅笔线条的力度、方向和层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黑、白、灰调子的变化。

其规律是:用力越轻,颜色越浅;用力越重,颜色越深。

排线形成的层数越少,颜色越浅;层数越多,颜色越深。

(投影显示)五年级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对于绘画学习,更追求表现上的真实、立体。

学生对艺术领域的广泛接触,表现语言方面的需求更多样、丰富。

针对这一特点,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安排了明暗绘画学习的铺垫课程。

经过本节课程学习,学生对于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有了一定的理解,并且能够运用用笔的轻重和皴线的疏密来对线性作品进行立体创作。

学生对立体主义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具备了一定的深浅创造能力。

本课让学生学习用铅笔皴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与笔触排线的疏密变化,来表现物体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

本课并非专业的素描课,而是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在丰富的明暗变化中单色绘画的艺术魅力。

1、完成四块深浅不同的色块。

2、用铅笔线条渐浓渐淡皴画出深浅变化。

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

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

师一优课美术教案设计深浅变化学校:姓名:第5 课深浅变化教学目标: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教学难点: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用皴线的方法来表现形体的明暗、层次感。

教学准备:课件、范作、画纸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实物(苹果)演示明暗色彩变化,通过光照强度的的深浅变化带来物体的黑白灰变化。

2、揭示课题——《深浅变化》。

二、探究方法1、课件出示《奥塔山丘上的房子》(油画)毕加索(西班牙)提出思考,观察图片上的物体存在着哪些明显的明暗变化,都是有哪些图形组成,怎样用线条来表现明暗效果的?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都是有几何形深浅不同的面组成。

4、提出如何画出深浅不同的线条?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用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疏则弱、密则强。

5、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

三、深入感知,巧妙联想1、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有一些什么样的几何形。

2、小组讨论:你会想像画出哪些几何形,并如何重叠、穿插。

3、师示范画变化不同的颜色。

4、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学生轮流上台画一个几何形,并组成完整画面。

四、赏析作品,拓展思路1、讨论评议:请大家一起评议这幅集体创作的作品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记录评分记录卡。

2、发散思维:生活中变化着的几何形和明暗变化的效果。

3、提出注意事项:a、越靠近一个面边线的地方,线条越重越密集。

b、选择一个面的一条边,由深到浅的叠加线条。

c、尽力不要把明度低的边线放在同一条边线上。

五、作业要求1、想象画出各种图形,并有创意地重叠、遮挡。

2、组合的画面既有深浅明暗层次,又美观好看,运用铅笔皴线的方法,想像画出几何形的明暗效果,表现层次感。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5.深浅变化》说课稿3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5.深浅变化》说课稿3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5. 深浅变化》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5. 深浅变化》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和审美水平。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色彩的深浅变化来美化画面,提高绘画作品的层次感和美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色彩认知和绘画基础,对色彩的认知大多停留在表面,对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色彩的深浅变化。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提高色彩搭配能力和审美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深浅变化来美化画面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对色彩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能够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色彩的深浅变化来提高作品的层次感和美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总结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实物演示、绘画实践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色彩深浅变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对比强烈的色彩图片,引发学生对色彩深浅变化的兴趣。

2.new_block_code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教材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色彩深浅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3.教师示范:教师现场绘画,展示如何运用色彩深浅变化来美化画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4.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实践,尝试运用色彩深浅变化来提高作品的层次感和美感。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1.色彩深浅变化规律2.运用色彩深浅变化美化画面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绘画作品、学习过程和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

小学美术《深浅变化》教案

小学美术《深浅变化》教案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并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我发现,这样的实践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深浅变化,但在指导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色彩的深浅把握不够准确,这说明他们对深浅变化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这一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积极思考,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观点,也愿意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心得。这表明,学生们在课堂上已经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深浅变化的理解还不够自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深浅变化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深浅变化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绘画实践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深浅变化的概念,让孩子们感受到色彩深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我发现,这样的引入方式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很乐意去观察和讨论这些现象。在理论讲授环节,我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深浅变化的含义,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看到深浅变化在绘画作品中的应用。
(2)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深浅变化进行绘画创作。学生在实际绘画过程中,可能难以把握色彩的深浅变化,教师需要给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举例:在绘画一个圆柱体时,指导学生如何在不同角度下运用深浅变化表现光影。
(3)如何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第5课 深浅变化 (说课稿)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5课 深浅变化 (说课稿)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5课深浅变化(说课稿)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深浅变化的概念;2.掌握深浅变化的绘画技法;3.培养学生观察、感知、思考、表达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深浅变化的概念及技法;2.教学难点:如何将深浅变化运用在绘画中。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介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深浅变化。

深浅变化是绘画中的一种画面效果,它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有层次感和立体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深浅变化的概念及技法。

2.知识讲解1.深浅变化的概念深浅变化是指画面中同一色调的颜色,通过加深或淡化,产生深浅差异的效果。

2.深浅变化的技法深浅变化的技法有以下几种:•静态深浅变化:通过颜色的深浅差异产生的立体感;•动态深浅变化:通过颜色的深浅差异和形状的变化产生的立体感;•色彩渐变:通过颜色在画面上的逐渐变化产生的深浅效果。

3.教学示范1.展示范例画作:教师向学生展示多幅范例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其深浅变化的效果。

2.示范深浅变化技法:老师写下一些颜色名称,例如红、黄、蓝、绿、紫,示范不同的深浅变化技法,如在同一个颜色中加入黑色或白色来实现深浅变化,或者利用颜色之间的互补配色等。

4.学生实践1.分组创作:将学生安排成小组,让他们设计并完成一幅深浅变化的画作。

老师可以提前给出一些主题,例如夜景、海底生物等,学生在创作时要运用所学深浅变化的技法。

2.作品展示: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课堂上,同学们互相欣赏、交流。

3.评价展示:让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从中发现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创作能力。

5.作品欣赏教师让学生欣赏一些具有深浅变化效果的画作,并解释其实现深浅变化的技法。

例如画家花鸟画中常用的静态深浅变化技法。

6.课堂总结教师根据当天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再次让学生理解深浅变化的概念及技法,并强调深浅变化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学会了深浅变化的概念及技法,并通过创作实践运用到画中。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三章《色彩的世界》,详细内容为“深浅变化”。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理解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掌握运用色彩深浅变化创作美术作品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学会运用深浅不同的颜色进行绘画创作。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素养,增强对生活的感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及运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深浅不同的颜色进行创作,表现出丰富的画面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PPT、示范作品、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描绘大自然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作品中的色彩变化。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讲解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

b. 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色彩深浅变化进行创作。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出示一幅描绘自然风景的画作,分析其中色彩深浅变化的应用。

b. 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分析、运用色彩深浅变化。

4. 随堂练习(15分钟)a.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运用色彩深浅变化描绘一幅画作。

b.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5分钟)a.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深浅变化》2. 内容:a. 色彩深浅变化原理b. 色彩深浅变化的应用c. 创作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色彩深浅变化,描绘一幅自然风景画。

2. 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作出具有深浅变化的自然风景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色彩深浅变化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色彩变化,提高美术素养。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5.深浅变化》说课稿1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5.深浅变化》说课稿1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5. 深浅变化》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5. 深浅变化》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习色彩的深浅变化,并通过实践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色彩的深浅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色彩知识,对色彩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善于观察,喜欢表现自我,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色彩的深浅变化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能够运用深浅变化的色彩表现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深浅变化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及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的深浅变化表现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讨论、评价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和生活中的色彩深浅变化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色彩的深浅变化。

2.新课导入:介绍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色彩深浅变化的基本知识。

3.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品中的色彩深浅变化,引导学生理解色彩深浅变化在绘画中的应用。

4.实践环节:学生自主创作,运用色彩深浅变化表现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交流展示: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自然界和生活中的色彩深浅变化,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色彩深浅变化规律2.色彩深浅变化在绘画中的应用3.优秀作品欣赏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5. 深浅变化》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5. 深浅变化》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5. 深浅变化》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深浅变化》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通过简单的色彩渐变实验,引导学生发现色彩的深浅变化,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色彩认知和绘画基础,但对色彩深浅变化的理解和运用还有待提高。

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因此,通过观察、实践、创新的方式进行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提高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深浅变化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色彩深浅变化带来的视觉效果,提高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色彩深浅变化的规律。

2.运用色彩深浅变化进行绘画创作。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色彩深浅变化的现象,发现规律。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色彩深浅变化进行绘画创作。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3.色彩渐变实验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自然界和生活中的色彩深浅变化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展示色彩渐变实验,让学生观察色彩深浅变化的过程,发现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色彩渐变实验,亲身体验色彩深浅变化的过程。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绘画方式表现色彩深浅变化,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色彩深浅变化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学生进行绘画实践。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色彩深浅变化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课后完成一幅以色彩深浅变化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整理和展示色彩深浅变化的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美术科目学习设计
2.教师总结:明暗变化能突出立体感。

“明暗线条表现法”——主要是通过铅笔线条的力度、方向和层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黑、白、灰调子3、书上作品分析:通过在建筑物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进行涂画,能够使物体变得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三、小组探究:
1、自学教材,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自由探究皴线的方法以和轻重变化。

2、学生个体自主创作表现立体感或层次感。

3、教师随堂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用笔的轻重、疏密会影响到物体的明暗变化。

4、看一看石膏立方体的光影变化,师生交流。

1)教师出示~个石膏立方体,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能画出几个面及其透视变化。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

3)课件播放几何形体在光影中的塑造方法。

2、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督促学生按要求、方法进行练习,发现典型问题时再作补充讲解。

注意把握以下问题:灰调过少;明暗过渡太突然;
五、反馈交流
排线问题——“明暗线条表现法”主要是通过铅笔线条的力度、方向和层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黑、白、灰调子的变化。

其规律是:用力越轻,颜色越浅;用力越重,颜色越深。

排线形成的层数越少,颜色越浅;层数越多,颜色越深。

(投影显示)
五年级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对于绘画学习,更追求表现上的真实、立体。

学生对艺术领域的广泛接触,表现语言方面的需求更多样、丰富。

针对这一特点,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安排了明暗绘画学习的铺垫课程。

经过本节课程学习,学生对于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有了一定的理解,并且能够运用用笔的轻重和皴线的疏密来对线性作品进行立体创作。

学生对立体主义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具备了一定的深浅创造能力。

本课让学生学习用铅笔皴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与笔触排线的疏密变化,来表现物体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

本课并非专业的素描课,而是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在丰富的明暗变化中单色绘画的艺术魅力。

1、完成四块深浅不同的色块。

2、用铅笔线条渐浓渐淡皴画出深浅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感受物体的立体感和画面的空间感,虽然多数学生是初次涉及这类内容,有些学生的画面还是显得不够深入,学生排线的渐变能力上有待加强。

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