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绪论知识点

合集下载

马原绪论知识点总结

马原绪论知识点总结

马原绪论知识点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一系列代表人物所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哲学。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和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世界的实践活动,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基本观点,并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条件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和世界观基础,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结构和理论体系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认识。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一)物质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物质的概念明确地理解为“唯一具有根本的自然属性、唯一具有自己的内在联系、能够相互转化的实在的东西”,即基于实践的物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了物质无限的发展性、创造性以及物质的最终极发展趋势。

物质的基本属性包括运动、空间和时间,物质是运动物、真实物,物质是各种可感知的存在,是可以通过感官观察和实验验证的。

同时,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二)运动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发展的。

物质的基本特征是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的形式、物质的存在的方式。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运动的,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等。

运动的特性有: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所谓“量变质变”;运动的不平衡,物质或运动一般是向着平衡状态发展,实现平衡状态是运动的目标。

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与其相反的现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深切的矛盾发展的过程中”。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中普遍存在着矛盾。

矛盾是一切事物内部的统一,又是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因。

矛盾是一切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矛盾的特点有:矛盾一般性和矛盾特殊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梳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梳理
3、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实践之中。
第一章
第一节
一、物质
1、恩格斯对物质的初步概括: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2、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规定: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事物辩证关系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第三节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3)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目光和战略定力。
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1)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
(2)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
(3)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
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四、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习之风。
科学文化实践
2、人类实践新形式:虚拟实践
四、实践
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毛泽东选集》
2、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五、认识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马原理知识点总结框架

马原理知识点总结框架

马原理知识点总结框架一、唯物主义世界观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和相互关系2. 物质是唯一的客观实在3.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4.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二、历史唯物主义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社会的发展3.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4. 社会形态的更替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三、辩证唯物主义1. 对立统一规律2. 质量互变规律3. 异同结合规律4. 运动规律四、哲学方法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3. 实践决定认识的发展和深化4. 实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五、实践和认识的关系1. 认识的来源和发展2. 认识的能动性和客观性3. 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关系4. 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的历史的和社会的条件六、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1. 意识形态是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2. 意识形态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3. 阶级斗争对意识形态的影响4. 科学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的斗争七、历史唯心主义和唯物史观1. 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2.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3. 唯物史观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斗争八、价值和价值规律1. 价值是商品的经济衡量2. 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指导作用3. 价值规律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九、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规律1. 劳动价值论是价值规律的理论基础2. 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影响3. 价值规律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限制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物质基础2.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3.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十一、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1.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 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革命的推动作用3. 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规律十二、社会制度和社会历史1. 社会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2. 社会制度的更替和社会发展的规律3. 社会历史的阶段性和透视性以上是马克思主义马原理的知识点总结框架,涵盖了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方法、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历史唯心主义和唯物史观、价值和价值规律、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社会制度和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马原知识点绪论总结

马原知识点绪论总结

马原知识点绪论总结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是需要我们理解和掌握的核心内容。

这些基本概念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如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革命、阶级斗争、价值规律、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等等。

这些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来源也是需要我们了解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哲学领域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发展而来的一种哲学思想理论。

它是通过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扬弃和发展而产生的。

所以我们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来源,这对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和外延是有帮助的。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运动的本质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分析。

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为我们深刻认识社会现实、掌握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最后,我们需要认真总结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运动和历史发展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对社会运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还是对人类社会运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指导意义,它为我们正确把握社会运动的方向和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我们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真总结和领会对我们实践工作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总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认真总结和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握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更加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理论与思想。

同时,通过认真总结和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也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为我们正确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马原知识点

马原知识点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科1、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间:19世纪4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的客观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马恩的崇高理想、勤奋好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使他们两人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自身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内在统一整体马克思主义的广义理解:包括创始人在内及其继承者-----列宁主义、中国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第二、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第三、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

中国近期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注意理解把握要点,二者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相对于最高理想来说,共同理想是近期的具体理想。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马原课本绪论

马原课本绪论

马原课本绪论介绍《马原》课本,全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是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教材之一。

本教材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核心,旨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内容概述《马原》课本全书包括绪论和八个主要章节。

本文将主要介绍《马原》课本的绪论部分。

绪论是《马原》课本的开篇,它是全书内容的引子,旨在给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和本教材的组织结构,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绪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绪论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历程,以及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思想脉络的梳理,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基本思想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接着,绪论详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内容和体系。

学生将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人类解放运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3.《马原》课本的组织结构:绪论最后介绍了本教材的组织结构和章节划分。

本书主要分为八个章节,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人类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变革、马克思主义与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世界。

每个章节都包含了多个小节,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

教学目标绪论作为整本教材的开篇,对于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的建立和全面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绪论,学生将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基本发展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2.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内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和基本概念。

3.熟悉本教材的组织结构和章节划分,具备对《马原》课本进行系统学习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分析思维能力。

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概论必背知识

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概论必背知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必背知识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以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一些必背知识。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二、意识的本质和作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创造性、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三、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四、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马原笔记

马原笔记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②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激化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④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他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②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如果只见事物之间的区别不见联系,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只见联系不见区别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1.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①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②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③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2.联系的复杂多样性: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不同的联系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②认识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本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本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本知识点绪论1、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三个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物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德国古点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第一章1、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内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物质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可知论任务世界时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时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定义: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意义: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

3、意识观(起源、本质、能动作用)。

起源: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能动作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的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存下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4、运动观(定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反对错误观点)。

定义: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运动与静止: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和静止相统一。

错误观点: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

5、联系及其特点。

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1)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2)联系具有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马原》必背知识点

《马原》必背知识点

《马原》必背知识点一、《马原》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简称《马原》)是毛泽东同志于1937年编写的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干部和广大群众的重要读物之一。

下面将介绍《马原》中的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不仅是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变革世界的基础。

实践的三个基本环节是观察、思考和实践。

只有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研究客观世界发展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包括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发展的辩证法、质量互变的辩证法、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等。

这些原理深刻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矛盾运动的规律,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事物发展中的矛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内在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正是通过不断解决矛盾,事物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社会变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了社会形态和社会变革。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它包括生产资料和生产能力。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体现和运行规律。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再适应原有的生产关系时,就会引发社会革命,推动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

六、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存在于阶级社会中阶级社会中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

阶级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财富的不平等分配和阶级的存在。

剥削和被剥削是阶级社会中的基本矛盾,通过阶级斗争和革命,被剥削阶级可以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七、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

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社会,每个人都能按需取得社会财富。

马原各章节重点

马原各章节重点

一、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点4、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何在第一章第一节唯物论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2、哲学中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3、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及其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和意义4、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观点5、实践的本质、特点、基本形式6、社会生活为什么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二节辩证法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2、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与发展3、联系的本质、特点,部分与整体的关系4、发展的实质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哲学依据5、发展的三大规律的内容、方法论意义以及在发展中所起的作用6、对立统一规律为什么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7、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与和谐的关系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第三节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1、规律的本质和特点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和联系3、社会规律的客观性4、意识的起源、本质、作用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6、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这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7、人工智能和意识第二章认识论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认识的本质理解与旧认识论有何区别。

2.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3.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如何处理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4.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6、认识的两个阶段以及认识过程为什么要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真理观1、真理的本质、特点2、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3、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5、如何理解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三章历史观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为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4、生产力的本质、构成要素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6、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7、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8、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受到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9、历史人物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10、历史人物的产生和作用是时代造成的,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绪论

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绪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马克 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 ①在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 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第一次科学的确立 了哲驾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的不足。 ②在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 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的历史观的统一,是真正科 学的、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体系。 ③在社会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改造世界 的思想理论武器,改变了以往哲学都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 具的状况。 ④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各门学问从 此变成如同自然科学一样,具有精确的科学性。同时,唯 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发现)一起使 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 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 学,特别是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继承 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并创立了剩余价值论。 ③科学社会主义——来源于空想社会主义,特别是法国 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 此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偶然性) 1、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2、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3、勤奋、博学。 4、积极投身实践,改造主客观世界。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 义的产生。
(2)哲学基本问题及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 ①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 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 不同回答,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 不可知论:彻底的不可知论者(休谟)和不彻底的不可 知论者(康德)。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 ②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 a、辩证法:用联系的、全面的、运动的、发展的眼光 看问题的世界观。 b、形而上学: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的世界观。

马原复习资料(超全)

马原复习资料(超全)

马原复习提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阶级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马克思主义【总结】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阶级性);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创始人);是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为什么要推翻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几大弊病:物质财富对人的统治;人与人的对抗、分裂;最重要的是,资本主义不能给绝大多数人以幸福●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消除人与人的对抗、分裂,实现人类解放,建立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如何实现人类解放两大根本途径:发展生产力;变革社会关系,特别是消灭私有制●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整个人类历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地为自身争取自由和解放的历史。

更具体地讲,就是人类不断摆脱自然界和社会关系的奴役,逐渐掌握自身命运,最终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的奋斗过程.原始社会:人尚未受到社会关系的奴役,但却是自然界的绝对奴隶。

马原要点总结(复习必备!!!)

马原要点总结(复习必备!!!)

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2、物质决定意识。

①从意识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其形成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②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社会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推动着意识的发展。

③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④从意识的内容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辩证统一;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简答题中不需要具体分析,如果问到物质是如何决定意识,就需要具体分析。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①这种反作用即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②意识能动作用的性质:先进正确的意识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推动事物发展;错误落后的意识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阻碍事物的发展。

二、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

2、联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即事物具有内在结构性。

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①要树立开放的思想。

②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全面认识事物。

三、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绝对对立起来,双方相辅相成。

最新马原重点笔记整理

最新马原重点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绪论(绪论)-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是什么⏹正确世界观⏹错误世界观第二部分:辩证唯物论(第一章)-世界的本原问题:世界是什么?⏹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第一章)-世界存在状态问题:世界怎么样?⏹辩证法⏹形而上学第四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二章)-世界是否可认知问题:世界怎样认知⏹反映论⏹先验论⏹可知论⏹不可知论第五部分: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三章)-社会、人的问题:人是什么⏹唯物史观⏹唯心史观第六部分:资本主义论(第四、五章)-社会制度问题:资本主义永恒吗?⏹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第七部分:社会主义论-社会主义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两级分化第二部分辩证唯物论(第一章)第一章物质观-所谓物质观,就是在哲学上,人们对物质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态度。

A.哲学物质概念的特点:a)最大共同性b)最大普适性c)最高抽象度B.列宁的物质定义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客观实在性;2.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物质不是意识派生的;3.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物质独立于一是之外;4.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是可以认识的。

C.列宁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1.在唯物论方面: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从根本上与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2.在认识论方面:坚持了威武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从根本上与唯心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线;3.在历史观方面: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4.在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的关系上:揭示出了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物质概念的关系。

X.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物质的具体形态具有多样性、不可穷尽性;各种物质形态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

Y.物质范畴与物质结构理论I.区别:A.哲学物质范畴是对一切物质形态、结构、属性和关系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的认识;物质结构理论是自然科学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关于自然界物质结构一定层次的理论概括;B.哲学物质范畴所反应的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是绝对的;物质结构理论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是相对的。

马原 复习提纲

马原 复习提纲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重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由以下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解: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继者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实践的基本部分。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条件:(客观)阶级斗争——三大工人运动——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矛盾科学技术——19世纪三大发现思想理论来源——马原的三大方面(主观)马克思、恩格斯的视野、革命情绪(地位、作用、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直接来源)——近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辩证法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英国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指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在还正在发展之中——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理论。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根本的理论特征:实践:科学性——真理——正确认识世界革命性——批判(阶级)——能动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原绪论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3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和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
空想社会主义。

3.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的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
学说和生物进化论。

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6.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7.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

8.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9.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间:19世纪40年代中期。

10.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