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选穴规律
糖尿病及并发症中医特色治疗
糖尿病及并发症中医特色治疗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生概率逐步上升,已经逐步发展成为除心血管以及肿瘤疾病以外对于人类健康威胁较大的非传染性疾病。
目前糖尿病治疗期间依然以药物治疗为主,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所应用的降糖药物存在诸多不足。
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进步,在糖尿病治疗期间选择应用中医治疗措施的内容在不断丰富,辩证治疗、中药外治以及中西医结合、推拿、针灸等中医特色治疗措施在糖尿病治疗期间广泛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那么,糖尿病发展期间存在的并发症有哪些呢?中医特色治疗是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1.从中医角度阐述糖尿病致病机制糖尿病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在应用?期间由遗传以及环境等因素互相作用,属于一种临床综合征。
从中医角度来讲,糖尿病隶属于“消渴”的范畴内,是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以及禀赋不足和劳累过度所引起的,具有疾病隐匿、缠绵难愈以及病情多变的特点,分析糖尿病的致病机制,一般情况下存在气阴两虚、阴虚燥热。
中医还表示,肾为先天之本,脾脏功能强弱和肾脏功能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如果患者存在肾虚现象会影响到脾脏功能,脾气亏虚会出现代谢异常,从而形成糖尿病。
糖尿病的基本病机呈现为脾肾亏虚,因脾虚运化无力,导致机体失去濡养,肾脏各组织失去温煦,脏腑功能处于异常状态,容易造成器官及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减弱,长此以往气血运行乏力,气机郁滞会形成痰、淤。
2.糖尿病发展期间存在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存在的并发症可以划分为急性并发症以及慢性并发症,所呈现的慢性并发症包含心脑血管病变、动脉硬化疾病、大血管病变、高血压以及糖尿病足等相关类型。
微血管并发症主要包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造成视力下降和失明,此外还存在蛋白尿、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以及糖尿病神经病变和手足麻凉、尿失禁、视物重影等相关症状。
急性并发症主要包含因血糖指标处于过高状态的高渗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苦酸通调法治疗糖尿病前期验案举隅
苦酸通调法治疗糖尿病前期验案举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患有糖尿病的人数已经超过4亿。
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来说,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继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苦酸通调法成功应用于糖尿病前期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苦酸通调法是一种传统的汉族医学治疗方法,经过数千年不断地发展与完善,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医诊疗方法。
苦酸通调法主要针对体内能量代谢失衡、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糖尿病等疾病的特点而进行治疗。
通过选用之量恰当、口味苦涩偏寒的中草药,可以在体内产生苦、酸、兼而有之的调和效果,促进体内血糖的平稳水平。
苦酸通调法最大的特点是不仅能够调节患者的血糖水平,还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苦酸通调法还能够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增加体力和精力。
王女士,女,52岁,体重73kg,身高1.65m,因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血糖值较高,被诊断为糖尿病前期。
王女士平时饮食注意,但忙碌工作常常要加班,生活规律性较差。
经过详细的检查和相关治疗,王女士的血糖状况逐渐稳定。
为了进一步巩固疗效,医生建议王女士尝试使用苦酸通调法。
治疗方案如下:一、中药方剂:苦酸通调方组成:苦参、金银花、柴胡、苍术、桑叶、紫苏、陈皮、甘草使用方法:煎水服用,每天3次,每次15g。
二、穴位按摩:足三里穴、内关穴、气海穴使用方法:王女士每天将上述穴位进行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进行3次。
三、饮食调节:采用低糖、低盐、低脂饮食使用方法:王女士每天饮食根据上述原则进行,适当控制总热量摄入,每天吃少量多餐。
综合治疗周期为3个月,治疗样本数为30例。
治疗后,病人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发生率明显降低。
同时,病人的免疫能力显著提高,身体整体健康状况得到了提升。
总之,苦酸通调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前期的方法。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医生的要求,尤其是饮食、起居习惯等方面的调节,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糖尿病中医
中藏医辨识:肾阳亏虚型中藏医技术:推荐食疗方复元汤:淮山药、核桃仁、瘦羊肉、羊脊骨、粳米、葱白各适量,先羊脊骨半小时,加羊肉煮开,撇去浮沫,再加生姜、花椒、料酒、胡椒、八角、食盐即可。
评估:面色晄白精神不振,舌淡苔白,脉沉迟,饮食纳差,肌肉松软不实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应注意少吃动物脂肪。
动物脂肪胆固醇含量高,可加速动脉硬化。
如肝、脑、心等应少吃。
少吃甜食。
甜食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容易促进肥胖和动脉硬化,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中藏医辨识:痰瘀互结型中藏医技术:食疗方马兰头伴海带:马兰头洗净,用沸水烫至色泽泛青,取出后沥水,切成丝备用。
海带用温水浸泡12小时洗净,用沸水烫10分种,取出切成丝,与马兰头同伴,加盐、味精、糖、麻油拌和均匀,佐餐用。
评估:面色一般,精神欠佳饮食纳差睡眠宜惊醒舌红苔厚腻脉滑数高血压患者饮食要定时定量,不应暴饮暴食,平时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宜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如鱼、瘦肉、豆类及豆制品;少食或不食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
中藏医辨识:阴虚阳亢证(食疗方)食物:芹菜、绿豆、绿豆芽、莴苣、西红柿、菊花、山楂、西瓜、茄子、胡萝卜、香蕉、黄瓜食疗方:葛根粥:葛根、粳米、花生米、加适量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1小时,分次食用。
菊花粥:菊花摘去蒂,上蒸笼后,取出晒干或阴干,然后磨成细末,备用。
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细末,继续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
每日两次,晚餐食用。
评估:面色红润精神欠佳,形体偏瘦,舌红少苔,脉细数,喜冷饮,睡眠一般.顺四时节调摄情志,保持精神乐观,心境清净。
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饮食以粗粮为主,勿过饱过饥;多吃干粮滋润的食物如百合桑葚甘蔗等,少吃辣椒等性温燥烈之品。
)(生活起居顺四时,慎起居,规律生活,睡眠充足,春早睡早起、夏晚睡早起、秋早睡早起、冬早睡晚起,建议睡子午觉。
糖尿病中医干预方案
糖尿病中医干预方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血液中的血糖水平长期偏高。
传统中医学认为,糖尿病是由于肾虚、脾虚、气虚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因此中医干预方案通常包括草药治疗、针灸疗法、饮食调理和运动疗法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中医干预方案的相关内容。
一、草药治疗草药治疗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草药治疗糖尿病的原则是通过调整内分泌功能、改善血糖水平、保护胰岛功能等方面发挥作用。
常用的草药包括五味子、黄精、北沙参等。
这些草药具有滋阴补虚、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的功效,对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机体的气血运行和代谢功能,达到改善糖尿病症状的目的。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足太阴脾经等。
针灸疗法相对安全无副作用,然而需要长期坚持使用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三、饮食调理饮食调理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饮食应以清淡、健脾益气为原则,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纤维素的摄入,避免肥腻、油炸等高热量食物。
同时,还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具有降糖作用的食物,如苦瓜、番茄等。
通过饮食调理,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轻症状。
四、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糖尿病中医干预方案的重要部分。
中医认为,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体质,增加气血流通,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调节血糖水平的目的。
常见的适宜运动方式包括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度的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糖尿病中医干预方案包括草药治疗、针灸疗法、饮食调理和运动疗法等。
这些干预措施可以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流通来改善糖尿病的症状,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糖尿病属于慢性病,一般需要长期干预和管理,患者应与医生密切合作,按照医嘱规律进行治疗,如此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
重要的是,无论是中医干预方案还是其他治疗方法,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延误病情。
9种中医治疗方法助您降糖
9种中医治疗方法助您降糖⊙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潘樱稚辨证施治中医根据糖尿病的“三多”症状,将其归于消渴症的范畴,认为该病以阴虚为本,主要以脾肾亏损、阳郁不达、热毒积聚为发展过程,故多采用养阴、益气、清热、活血等治疗方法。
中药降血糖效果不像西药那般立竿见影,但是它通过对机体脏腑组织的整体调节可以起到改善血糖的作用。
其前提是要准确辨证,需要综合患者的年龄、病情、体质来处方用药。
对于脾虚、痰湿型体质的患者,多采取祛湿健脾、燥痰化湿的方药,可以选用二陈汤加减口服:白术、半夏、茯苓各15克,石榴皮9克,木香、乌梅、陈皮各6克,甘草3克。
对于气阴两虚型体质的患者,主要行益气生津养阴等针对性治疗,可以选择参芪地黄汤口服:党参和黄芪各30克,生地15克,枸杞、山萸肉、杜仲各9克,山药、当归各12克,灸甘草6克。
肝胃郁热型体质的患者普遍存在郁闷烦躁以及便秘、心下痞硬等特点,治疗重点多放在清热理气和血方面,可以选择大柴胡汤口服:柴胡12克,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各9克,生姜15克,大枣4枚,大黄6克。
阴阳两虚体质的患者主要是由于阴损日久,逐渐消损阳气,导致肾阳不足,造成经络和脏腑缺乏营养所致,故治疗应该以温阳滋阴、阴阳气血双补为主,可以口服八味地黄丸:山茱萸、山药、丹皮、云苓各24克,泽泻15克,熟地24克,五味子15克,炙黄芪30克。
摄食调养《黄帝内经》中对于糖尿病的病因有这样的描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素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景岳全书》中对其也有类似的记载:“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梁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
”基于其病机,提倡糖尿病患者平时要注意膳食平衡,不要吃过于油腻、肥厚的食物,以免加重痰证或不利于痰液的排泄。
在食疗方面同样强调辨证,内热者宜选用清凉类食物,寒湿者适用温补类食物,阴虚者适合养阴类食物,如此可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促进康复。
辅助降血压、降血糖,都有穴位帮大忙!
辅助降血压、降血糖,都有穴位帮大忙!高血压患者,须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但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导致情绪激动、血压升高,而未能及时服药时,我们应怎样缓解症状、迅速降低血压呢?没错,本期我要教大家的正是巧用穴位降血压。
一、按人迎穴刺激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古代医籍中早有记载,如《灵枢.寒热》篇云:"阳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所谓阳逆头痛即指肝阳上逆而引起的头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原发性高血压头痛。
人迎穴属足阳明胃经,又位于颈部的重要位置上,为足阳明经脉气所发,刺之有疏通阳明经气、平降气血之效。
同时,人迎又为胆经与胃经的交会之穴,有泻肝胆之热、平肝降逆、熄风潜阳的作用。
衣领综合征可导致晕厥现在,许多人喜欢购买高领衣服穿,但值得提醒的是,一定要买适合的高领衣服穿,否则"衣领综合征"有可能侵袭你。
"衣领综合征"俗称"衣领病",医学上称为"颈动脉窦综合征"。
这种病症大多是由于高领或领带过紧压迫颈动脉窦引起的。
人体的颈动脉窦内有特别的感觉神经末梢,为压力感受器,由于衣领太高、太硬,或衣扣、领带紧束、项链压迫,都会使颈动脉窦忽然受压,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血压快速下降和心率减慢,脑部供血减少,出现头痛、头晕或晕厥的现象。
按压人迎穴有效降压颈动脉窦能够迅速调节人体的血压,而人迎,就在颈动脉窦的前面,所以按压人迎穴,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
当然,这是高血压病临时救急的方法。
关键还是要注意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防止高血压病的发生,例如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注意运动,适当减肥;起居有常,生活规律;饮食以低脂肪、低胆固醇为主;多吃含碘和维生素C较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刺激性强的食物,限制食盐的摄入量等。
按摩人迎穴降压的方法取坐位,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放松伸开,分别放于两边颈侧,食中两指指腹紧贴皮肤,于人迎穴自上而下单方向分推,同时,无名指与小指亦分推面颊部,力量轻缓、柔和、均匀、以5~8次为佳。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糖尿病,这个听起来有些严肃的病症,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对于糖尿病的调理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份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
一、了解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减弱,导致血糖浓度持续升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主要因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原因导致。
二、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原则1.调整饮食: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中医主张“药食同源”,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2.药物治疗:中医利用草药、针灸等方法,调节内分泌,改善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
三、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1.饮食方面(1)控制总热量摄入:每天摄入的热量要适中,不要过高或过低。
(2)合理搭配营养:主食应以全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3)控制餐后血糖:餐后血糖升高是糖尿病的重要特点,因此,饮食应以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为主。
2.药物治疗(1)草药治疗:根据糖尿病的证型,选用相应的草药进行治疗。
(2)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内分泌,改善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
3.生活方式调整(2)适当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4.心理调护(2)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加强与家人、朋友的交流,增加生活乐趣。
四、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的实施1.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遵医嘱用药: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4.家庭支持:家人要给予关心和支持,共同为糖尿病的治疗努力。
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积极面对,遵循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相信病情一定能得到有效控制。
让我们一起努力,战胜糖尿病,过上健康的生活!注意事项:1.饮食要定时定量别看这简单,其实做到挺难。
有时候忙起来,就忘了按时吃饭,或者随便应付一下。
解决办法就是设定闹钟提醒,或者提前准备好健康的餐食,确保每顿饭都能按时吃,分量适中。
dds常用手法及选穴原则
二、酸碱平生物电DDS按摩器的选穴原则
3、循经络取穴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即全身各部的 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只有了解人体的 经络流向,才能彻底明白为什么按压某个穴位, 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治疗某种疾病。如胃痛用足三 里,神经衰弱用神门;妇科病用肾俞、三阴交等。
二、酸碱平生物电DDS按摩器的选穴原则
4、对症取穴
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来选择对应穴位进行理疗。 如高血压用涌泉、曲池、合谷、风池等;胃痛用 膈关、足三里、内关透外关等。
三、手法要求:
1、持久:持久是指手法能按照规范动作,持续
按摩一定的时间,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能 断断续续。
三、手法要求:
2、有力:有力是指在按摩时必须具有一定
的力度。按照不同情况、不同体质,施以不
同的力度,一定要因人而异。
三、手法要求:
3、均匀:均匀是指在按摩时,要有一定的
规律性,不可时快时慢,时轻时重。
三、手法要求:
4、柔和:在操作时要求操作者全身放松,
保持灵活性,用力缓和,使手法达到轻而不 浮,重而不伤。
三、手法要求:
5、深透:操作时有渗透力是特别关键的,
6、痔疮:肾俞、长强、关元、三阴交(极片 放于肛门)
长强:在 尾骨与肛门之间。主治痔疮、泄泻、 痢疾、脱肛、遗精便秘等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凹陷中。主治: 腹胀、月经不调、阳痿、脚气、失眠、神经 衰弱等。
7、前列腺炎:肾俞、膀胱俞、气海、关元、中 极、三阴交(极片放于会阴)
dds常用手法及选穴原则
一、酸碱平生物电DDS按摩器的常用手法
1、滑指法
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为触点,在受试者 身体的一定部位进行慢慢滑动,以疏通一条经络 为主,电量适度、反复多次,手法重为泄,轻为 补。(男九次、女八次)
糖尿病中医保健知识内容
糖尿病中医保健知识内容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医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脾胃虚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等。
中医保健方法可以帮助控制血糖,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关于糖尿病中医保健知识的详细介绍。
一、饮食调理1. 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辛辣、甜食等刺激性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2. 控制餐量:每餐不宜过量,避免暴饮暴食。
3. 合理搭配餐品:应以高纤维、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4. 食用时间规律:定时定量进食,避免长时间空腹或过度饱胀。
二、运动保健1.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每周至少进行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
2. 坚持锻炼:坚持长期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
3.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度运动或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和损伤关节。
三、中药调理1. 选用适当中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方剂,如黄芪、人参、黄精等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中药。
2. 熬制汤剂:将中药材洗净后放入锅内加水熬制成汤剂,每日饮用一次。
3. 注意配伍:不同中草药之间有相互配伍禁忌和相互增强作用,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建议。
四、心理调节1. 积极心态: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2. 放松心情:通过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缓解紧张情绪,有利于调节身心平衡。
3. 调整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五、穴位按摩1. 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方外侧,用手指按压此穴位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
2. 按摩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中央,用手指轻揉此穴位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调节血糖水平。
3. 按摩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中心前方,用手指揉捏此穴位可以提高免疫力、缓解疲劳。
六、其他保健方法1.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
2.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中医调理
糖尿病中医调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对于糖尿病有着独特的认识和调理方法。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其中,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肝肾的阴虚燥热、肺的通调水道失职等,都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从病因上来看,饮食不节是一个重要因素。
长期过度食用肥甘厚味、辛辣油腻之品,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职,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从而化为痰湿,蕴结体内,发为糖尿病。
情志失调也是常见原因之一,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灼伤阴津,引发糖尿病。
此外,劳逸失度、外感六淫、先天禀赋不足等也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在诊断方面,中医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综合判断病情。
望诊时,观察患者的面色、形体、舌苔等;闻诊主要听患者的声音、呼吸等;问诊则详细了解患者的饮食、睡眠、二便、症状等情况;切诊包括切脉和触摸腹部等。
通过这些方法,中医可以判断患者的脏腑气血盛衰、阴阳虚实等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
中医调理糖尿病,强调辨证论治。
常见的证型有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等。
对于阴虚燥热型患者,常常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食易饥、烦热多汗、舌红苔黄等。
治疗时应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主,常用的方剂有白虎加人参汤、玉女煎等。
气阴两虚型患者多有乏力、气短、自汗、口干、舌淡红等症状,治疗宜益气养阴,常用的方剂有生脉散、六味地黄丸等。
阴阳两虚型患者通常会出现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表现,治疗应以温阳滋阴、补肾固涩为主,常用的方剂有金匮肾气丸等。
除了中药治疗,中医还有许多特色的调理方法。
针灸疗法就是其中之一。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脾俞、胃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改善糖尿病症状。
按摩也是一种有效的调理手段,按摩腹部、足部等部位,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强代谢功能。
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
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
1. 临床症状:口渴、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乏力等症状。
2. 体征:尿糖阳性,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二、证候诊断根据糖尿病的病因和病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证型:1. 气虚血瘀型:神疲乏力,面色淡白,胸闷胸痛,舌淡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2. 阴虚燥热型: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3. 湿热内蕴型:口渴多饮,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 阴阳两虚型:口渴多饮,夜尿频繁,畏寒怕冷,面色苍白,腰膝酸软,舌淡脉弱。
三、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根据证型选择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如气虚血瘀型可用益气活血方剂;阴虚燥热型可用养阴清热方剂;湿热内蕴型可用清热利湿方剂;阴阳两虚型可用滋阴补肾方剂。
2. 针灸治疗:根据证型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如气虚血瘀型可选用气海、足三里等穴位;阴虚燥热型可选用太溪、照海等穴位;湿热内蕴型可选用曲池、丰隆等穴位;阴阳两虚型可选用关元、肾俞等穴位。
3. 饮食调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以低糖、低脂、高纤维为主,适量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
同时要保持饮食规律和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
4. 运动指导:糖尿病患者应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运动强度应适中,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运动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左右,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
5. 心理干预: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同时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帮助,以减轻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四、注意事项1.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情进展。
2. 在治疗过程中如有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
2022糖尿病的中医保健方法
听从病人的意志,心情,满意病人心身的须要。仅用前几种方法是不够的,只有当其生活的基本欲望得到满意时,疾病才有可能自愈。对于心理上的欲望,应当有分析地对待,若是合理的欲望,客观条件又能允许时,应尽力满意其所求或所恶,如创建条件以变更其所处环境,或对其想法表示怜悯,理解和支持,保证等。
四、中医相宜技术保健法
糖尿病患者多阴虚阳亢, 肝阳偏亢失于条达则性情易激易怒。故糖尿病患者应怒力做到怡情悦志, 胸襟开阔, 保持情志安逸, 气血流通, 如是则阴阳调和。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善怒心情, 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家人, 应多理解沟通,幽默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调整糖尿病患者的心情波动。三餐定时, 细心照看, 常沟通多关爱, 帮助其减轻压力与负担。
证见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食疗药膳为:
1.苁蓉山药苡仁粥:肉苁蓉、山药、薏苡仁适量,煮粥食,每日两次。
2.枸杞明目茶:适用于2型糖尿病肝肾阴虚证,表现为头晕眼花、双目干涩者。用法用量:枸杞子、桑叶、菊花,开水沏泡代茶饮。
针对糖尿病运动调养的方法有许多,预防保健操可以通过全方位的手法达到调理脏腑,养阴清热,益气补肾从而协助调整血糖的目的。主要操作方法如下所示:
(一)固气转晴
拇指内叩掌心,其余四指握拳,扣住拇指,置于两胁,双脚五指抓地,同时环转瞬球,顺时针逆时针各20遍。
(二)横推胰区
双手掌由外向内推腹部胰脏体表投影区,一推一拉交替操作20遍。
(三)揉腹部
以神阙为中心揉腹,顺时针逆时针各20遍
(四)按揉腰背
双手握拳,以食指的掌指关节点揉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每穴各半分钟。
(五)推擦腰骶
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一部分服务要求一、开展2型糖尿病(以下简称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具备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糖尿病中医保健知识与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临床类别医师。
三、按照社区有关糖尿病管理规范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在糖尿病慢病管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保健治疗,每年中医健康管理不少于1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不少于1次。
四、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愿意接受服务。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居民健康档案。
第二部分管理程序根据各试点地区实际情况,各地区可结合糖尿病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时间要求,每年至少1次中医健康指导和1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主要内容为: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证候辨识;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四季养生、穴位按摩、足浴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三、对不同证型的糖尿病患者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四、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
以下为糖尿病患者中医服务的基本流程。
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流程第三部分2型糖尿病日常中医保健方法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
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认识疾病、综合防治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通过合理运用中成药、中药饮片,配合中医饮食调养、运动治疗、非药物防治技术,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一、常见中医辨证食疗推荐方饮食养生法对防治消渴病尤为重要。
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研究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研究自古以来,糖尿病一直是困扰人们的疾病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中医学逐渐形成了对糖尿病的深刻认识和独特治疗方法。
作为一名从事中医研究的学者,我深感自豪,并有意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
本文将主要从中医理论、治疗方法、临床实践等方面,详细探讨糖尿病的中医治疗研究。
一、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在中医学中,糖尿病被称为“消渴”,其病机主要涉及肺、胃、肾三脏。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过度等原因导致肺燥、胃热、肾虚,使人体水液代谢失常,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症状。
长期下去,病情不断发展,最终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衰竭。
二、中医治疗方法1. 辨证论治中医治疗糖尿病注重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主要辨证类型包括:肺燥型、胃热型、肾虚型等。
2.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糖尿病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不同辨证类型,中医师会选用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
如肺燥型糖尿病,可选用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药物,如天花粉、麦冬等;胃热型糖尿病,可选用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药物,如黄连、知母等;肾虚型糖尿病,则可选用滋阴降火、补肾益精的药物,如生地黄、山茱萸等。
3.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糖尿病具有显著的疗效,主要选用肺经、胃经、肾经等穴位进行治疗。
如肺燥型糖尿病,可选用肺俞、胃俞等穴位;胃热型糖尿病,可选用曲池、内庭等穴位;肾虚型糖尿病,则可选用关元、气海等穴位。
4. 饮食治疗中医治疗糖尿病强调饮食调理,提倡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高糖等食物。
同时,根据患者体质,选用具有降糖作用的食物,如南瓜、苦瓜、玉米等。
5. 起居调摸中医治疗糖尿病还注重起居调摸,提倡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适当锻炼也是提高免疫力、改善病情的重要途径。
三、临床实践2. 患者女性,42岁,确诊为1型糖尿病。
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病情得到稳定,血糖水平明显下降。
高血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标准
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试行)第一部分服务要求一、开展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高血压中医保健知识与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临床类别医师。
三、按照社区有关高血压管理规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在高血压慢病管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保健治疗,每年中医健康管理不少于1次,有中医容的随访不少于1次。
四、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高血压患者愿意接受服务。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居民健康档案。
第二部分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程序根据各试点地区实际情况,各地区可结合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时间要求,每年至少1次中医健康指导和1次有中医容的,主要容为: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证候辨识;二、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四季养生、穴位按摩、足浴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三、对不同证型的高血压患者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四、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
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流程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第三部分高血压日常中医保健方法对高血压病人,食疗、导引及养生功法有助于血压的控制,配合中药服,能使部分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对顽固性高血压及合并有较多症状的患者,中医药方法可起到减轻症状,协助降压,减少减缓靶器官损伤的作用,从而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作用。
一、高血压常见辨证分型(一)阴虚阳亢证主症:头部胀痛、烦躁易怒、腰膝疲软。
次症:面红目赤,胁痛口苦,便秘溲黄,五心烦热,口干口渴,失眠梦遗。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二)气血两虚证主症:头晕时作、少气乏力。
次证:动则气短,头部空痛,自汗或盗汗、心悸失眠舌脉:舌质淡,脉沉细无力(三)痰瘀互结证主症:头重或痛。
次症:头重如裹,胸脘痞闷,胸痛心悸,纳呆恶心,身重困倦,手足麻木。
舌脉:苔腻脉滑(四)肾精不足证主症:心烦不寐、耳鸣腰酸。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1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1概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糖尿病与高血压具有共同的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对心血管的危害明显增多,二者并存心血管损害的净效应是普通人群的4~8倍。
同时,高血压也是糖尿病特征性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降低血压可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率降低37%,降低血糖可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率减少25%,提示高血压与糖尿病特征性微血管的关系可能大于高血糖,而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大于高血压。
积极对糖尿病和高血压进行干预,对于预防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并发症、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减少致死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
2病因病机2.1发病因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其发生与体质因素、饮食不节、情志失宜、高年劳倦、外感邪毒、药石所伤等密切相关。
素体肝旺、阴虚阳亢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高血压病。
饮食失宜,过嗜醇酒厚味,胃肠结热,或内生湿热痰火,可以伤阴耗气;情志抑郁,五志化火,可以内生郁热,导致肝火伤阴,或引发肝阳上亢;高年肾阴不足,或劳倦耗气伤阴,水不涵木,可导致阴虚阳亢;高年久病,阴阳俱虚,导致虚阳浮越;外感风热或温热、湿热邪毒,或药石燥烈伤阴,阴虚阳亢,有时也可成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致病因素。
2.2病机及演变规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发病尤其与肝关系密切。
内热伤阴耗气是贯穿糖尿病病程始终的基本病机,而高血压病常常表现为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痰火上扰等。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初病多实证,在表现为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痰火上扰证候的同时,可兼见脾胃湿热、胃肠结热等证,久病则多兼阴虚、气阴两虚,甚至可表现为阴阳俱虚,虚阳浮越。
其病情严重者,肝阳暴张,风火相煽,或肝风痰浊上扰,则可能发生神昏痉厥之变。
久病血瘀,络脉瘀阻,在气虚、阴虚,甚至阴阳俱虚的基础上,痰湿、湿热、痰热阻滞气血,络脉瘀结,则可发生胸痹心痛、中风偏瘫、水肿关格、痿痹脱疽、视瞻昏渺等多种变证。
糖尿病选穴规律
一.概述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
《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细化针刺对消渴的治疗方法和选穴原则,将《针灸甲乙经》中治疗消渴病的穴位数目增加到35个,所涉经络也由原来的5条增加到8条,并对奇穴的应用加以补充,形成早期较为完善的消渴病针刺治疗方案。
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经络和穴位选择范围比较广泛,但重点涉及的经络和使用的穴位比较集中,多集中在与水谷、水液代谢有关的经络穴位上,如胃经、脾经、膀胱经、肾经、大肠经,取穴常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
现代研究者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创新。
二.糖尿病近20年临床用穴统计尹真祯等对79篇临床和实验文献进行统计,在整体高频穴位筛选中出现频率≥10%的穴位依次排序为:三阴交59%、足三里57%、脾俞41%、肾俞38%、胰俞34%、太溪24%、关元23%、中脘22%、肺俞16%、膈俞16%、胃俞16%、气海16%、曲池15%、合谷14%、肝俞14%、阳陵泉11%、血海10%、三焦俞10%、内关10%。
文献中所选穴偏于针对脏腑取穴。
以上19个高频穴中有8个穴位是背俞穴(脾俞、肾俞、胰俞、肺俞、膈俞、胃俞、肝俞、三焦俞),有3个穴是任脉的穴(关元、中脘、气海),有3个穴是手足阳明经的穴(足三里、曲池、合谷),有2个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三阴交、血海),有3个穴分别是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穴(太溪、阳陵泉、内关)。
文献中背俞穴是出现率较高的穴位,说明了近10年来取穴治疗2型糖尿病的选穴原则以及人们对糖尿病病机的认识,早已不是局限于传统对消渴病“阴虚燥热”的理解,而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用发展的眼光在重新理解糖尿病,任脉有“妊养”之功,关元、中脘、气海均是任脉上具有保养作用的大穴,这更说明了人们对当今糖尿病“虚损”病机的认识。
手足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可补养糖尿病气血不足。
三阴交、太溪是足三阴经下肢的特定穴,是传统常选用治疗糖尿病的穴位。
血海、阳陵泉、内关分别从气血阴阳、气机角度综合调养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穴位选择规律探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穴位选择规律探讨中医没有糖尿病的病名,通常归之于消渴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按照症状特点往往归之于痹症或痿症,中医治疗中除中药外,中医外治法应用针刺、艾灸、温针、电针、穴位离子导入、穴位注射等多种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对于其发病机理没有很好的理论解释和依据支持。
笔者拟从目前大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穴位选择的研究中筛选出有效地组穴,并初步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
为了从大量有效的研究归纳出有效组穴,使入选的研究合理可靠,特将近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按固定组穴、主穴加配穴、上肢穴或下肢穴、循经治疗、单穴治疗等进行分类,并探讨其应用价值。
1 固定组穴秉承中医药辨证施治的原则,从痿症和痹症的机理出发,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并有针对性的使用补肾温阳通络、固本培元,疏通经络,祛湿化痰、等疗法,选择固定穴位,使得研究的可行度与可操作性增强,是目前研究的主流。
张晨光等[1]采用针刺补肾温阳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主穴分甲、乙两组,甲组取七椎夹脊、肾俞、九椎夹脊、十一椎夹脊;乙组取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针刺治疗后患者症状群改善率分别为74.3%~95.3%不等,对发病率最高的疼痛及麻木的改善率高达95.3%和91.3%,说明针刺治疗对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是令人满意的。
治疗后NCV的升高呈显著性,其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提高尤为明显,说明针刺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是肯定的,而对感觉神经的作用优于或早于运动神经。
李永方等[2]在电针治疗4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中,选穴:主穴分两组:仰卧位取气海、关元、丰隆、三阴交;俯卧位取脾俞、肾俞、环跳、飞扬。
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6%,均优于对照组(P<0.05)。
何乐中[3]对28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取穴:第1组:肾脑、气海脑、次骼、秩边、委阳;第2组:气海、中极、横骨、大赫、阴陵泉、三阴交。
从脏腑别通角度分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和针灸取穴
从脏腑别通角度分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和针灸取穴
周琳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年(卷),期】2016(35)12
【摘要】目的:以脏腑别通理论为理论依据,分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并指导针灸取穴。
方法:以中医基础理论解释肺与膀胱、胃与心包、胆与心、肝与大肠等的脏腑别通
关系,进而利用脏腑别通的关系分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从而指导选择针
灸治疗的穴位和具体的针法、灸法。
结果:依据脏腑别通理论所选穴位均为临床常
用穴,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结论:脏腑别通理论在分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产生的原因
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并可指导针灸治疗时的穴位选择和具体治疗手法。
【总页数】3页(P1022-1023)
【关键词】脏腑别通;糖尿病;并发症;针灸治疗;选穴
【作者】周琳
【作者单位】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871
【相关文献】
1.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J], 邱学梅;陈少宗
2.针灸足三里内关穴治疗骨伤科病人脏腑并发症300例 [J], 孙春红;刘春华
3.浅析针灸足三里内关穴治疗脊柱骨折病人脏腑并发症 [J], 殷丽
4.脏腑别通理论指导针刺取穴治疗功能性便秘效果观察 [J], 管志敏;洪中华;杨喜兵;高峰;罗开涛;郝春花
5.从"脏腑别通"角度分析便秘的针灸取穴 [J], 郝春花;管志敏;洪中华;李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
《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细化针刺对消渴的治疗方法和选穴原则,将《针灸甲乙经》中治疗消渴病的穴位数目增加到35个,所涉经络也由原来的5条增加到8条,并对奇穴的应用加以补充,形成早期较为完善的消渴病针刺治疗方案。
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经络和穴位选择范围比较广泛,但重点涉及的经络和使用的穴位比较集中,多集中在与水谷、水液代谢有关的经络穴位上,如胃经、脾经、膀胱经、肾经、大肠经,取穴常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
现代研究者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创新。
二.糖尿病近20年临床用穴统计
尹真祯等对79篇临床和实验文献进行统计,在整体高频穴位筛选中出现频率≥10%的穴位依次排序为:三阴交59%、足三里57%、脾俞41%、肾俞38%、胰俞34%、太溪24%、关元23%、中脘22%、肺俞16%、膈俞16%、胃俞16%、气海16%、曲池15%、合谷14%、肝俞14%、阳陵泉11%、血海10%、三焦俞10%、内关10%。
文献中所选穴偏于针对脏腑取穴。
以上19个高频穴中有8个穴位是背俞穴(脾俞、肾俞、胰俞、肺俞、膈俞、胃俞、肝俞、三焦俞),有3个穴是任脉的穴(关元、中脘、气海),有3个穴是手足阳明经的穴(足三里、曲池、合谷),有2个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三阴交、血海),有3个穴分别是足少阴肾经、足少
阳胆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穴(太溪、阳陵
泉、内关)。
文献中背俞穴是出现率较高的穴位,说明了近10年来取穴治疗2型糖尿病的选穴原则以及人们对糖尿病病机的认识,早已不是局限于传统对消渴病“阴虚燥热”的理解,而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用发展的眼光在重新理解糖尿病,任脉有“妊养”之功,关元、中脘、气海均是任脉上具有保养作用的大穴,这更说明了人们对当今糖尿病“虚损”病机的认识。
手足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可补养糖尿病气血不足。
三阴交、太溪是足三阴经下肢的特定穴,是传统常选用治疗糖尿病的穴位。
血海、阳陵泉、内关分别从气血阴阳、气
机角度综合调养糖尿病。
三.糖尿病常见四种并发症取穴总结
针灸在临床上多针对2 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统计数据显示,临床报道较多的并发症是神经病变、胃肠病变、膀胱病变以及眼部病变。
这些病变多能体现针灸的临床优势,也体现了现代针灸治疗消渴病将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特点。
数据显示针灸临床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多根据具体的病证而选用相应的经脉以及腧穴,比如神经病变首选四肢部穴位,膀胱病变多取肾经、膀胱经的穴位,胃肠病变则多选取脾经和胃经的穴位,而眼部病变则以头面局部穴位为主。
这4 种并发症同时都选用的腧穴有: 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有3 种
并发症同时选用的腧穴有: 百会、关元、合谷、内关、脾俞、肾俞、太冲、胰俞、阴陵泉,照海。
糖尿病并发症常用主穴使用频次排序表
频次排名神经病变胃肠病变膀胱病变眼部病变
1 足三里足三里关元睛明
2 三阴交中脘三阴交太阳
3 曲池内关气海阳白
4 合谷胃俞中极攒竹
5 阳陵泉三阴交肾俞合谷
6 肾俞脾俞膀胱俞瞳子髎
7 太溪天枢三焦俞足三里
8 脾俞肝俞阴陵泉承泣
9 外关公孙水道丝竹空
10 关元肺俞百会百会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