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重耳之亡.译文

重耳之亡.译文

《重耳之亡》译文(今后的文言文请附译文)晋国的公子重耳遭受危难的时候,晋国军队到蒲城去讨伐他。

蒲城人想作战,重耳不同意,说:“我依靠君父的命令享有养生的俸禄,得到所属百性的拥护。

有了百姓拥护就同君父较量起来, 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

我还是逃走吧!”于是逃往狄国。

同他一块儿出逃的人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和司空季子。

狄国人攻打一个叫唐咎如的部落,俘获了君长的两个女儿叔隗和季隗,把她们送给了公子重耳。

重耳娶了季魄,生下伯鲦和叔刘。

他把叔隗给了赵衰做妻子,生下赵盾。

重耳想到齐国去,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我不回来,你再改嫁。

”季隗回答说:“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改嫁,就该进棺材了。

还是让我等您吧。

”重耳在狄国住了十二年才离开。

重耳经过卫国,卫文公子不依礼待他。

重耳走到五鹿,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了他一块泥土。

重耳大怒,想用鞭子抽他。

狐偃说:“这是上天的恩赐。

”重耳叩头表示感谢,把泥块接过来放到了车上。

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给他娶了个妻子,还给了他八十匹马。

重耳对这种生活很满足,但随行的人认为不应这样,出发之前,便在桑树下商量这件事。

有个养蚕的女奴正在桑树上,回去把听到的话报告了重耳的妻子姜氏。

姜氏把女奴杀了,对重耳说:“你有远行四方的打算吧,偷听到这件事的人,我已经杀了。

”重耳说:“没有这回事。

”姜氏说:“你走吧,怀恋妻子和安于现状,会毁坏你的功名。

”重耳不肯走。

姜氏与子犯商量,把重耳灌醉,然后把他送出了齐国,重耳酒醒之后,拿起戈就去追击子犯。

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长得连在一起,想看看他的裸体。

重耳洗澡时,曹共公走近了去看他的肋骨。

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说:“我看晋国公子的随从人员,都完全能担当治国的大任。

如果让他们辅佐公子,公子一定能回到晋国。

回到晋国当国君后,一定能在诸侯中称霸。

在诸侯中称霸后讨伐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恐怕就是第一个。

你为什么不趁早向他表示自己对他与曹君不同呢?”于是僖负羁就给重耳送去了一盘饭,在饭中藏了一块玉璧。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

《晉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譯《晋公子重耳之亡》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左传》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

”遂奔狄。

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请待子。

”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曰:“天赐也。

”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

从者以为不可。

将行,谋于桑下。

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公子曰:“无之。

”姜曰:“行也。

怀与安,实败名。

”公子不可。

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

浴,薄而观之。

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

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

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子盍蚤自贰焉。

”乃馈盘飨,置壁焉。

公子受飨反壁。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

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

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

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

晋、郑同济,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

”子玉请杀之。

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翻译「对照翻译」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翻译「对照翻译」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翻译「对照翻译」《晋公子重耳之亡》选自春秋时代末期的名著《左传》,记载了晋文公重耳出奔,流亡到回国夺取政权的经历。

同时对各诸侯国君主和大臣的政治远见和性格也有所记录。

是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等不可多得的史料。

下面,为大家提供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出处或作者:《左传》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

”遂奔狄。

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请待子。

”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曰:“天赐也。

”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

从者以为不可。

将行,谋于桑下。

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公子曰:“无之。

”姜曰:“行也。

怀与安,实败名。

”公子不可。

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

浴,薄而观之。

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

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

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子盍蚤自贰焉。

”乃馈盘飨,置壁焉。

公子受飨反壁。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

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

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

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

晋、郑同济,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注释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注释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注释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注释如下:
一、原文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

”遂奔狄。

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请待子。

”处狄十二年而行。

二、翻译注释
晋国的公子重耳,在遭受迫害的时候,晋献公派兵到蒲城去攻打他。

蒲城民众想要抵抗,重耳不允许,说:“倚仗君父的命令而享受养生的俸禄,才得到属下人民的拥戴;有了属下人民的拥戴,就同君父对抗起来,没有什么比这再大的罪过了。

我还是逃走吧”于是(重耳)就逃往狄国。

随从他一起逃亡的人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国人攻打咎如时,俘获了这个部落的两个姑娘叔隗季隗,把她俩送给晋公子重耳。

重耳娶了叫季隗的姑娘,生了伯鲦和叔刘;把叔隗嫁给了赵衰,生了赵盾。

重耳要离开狄国到齐国去,对季隗说:“等待我二十五年,如果我不回来你再改
嫁吧。

”季隗回答道:“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等二十五年后改嫁,就该进棺材了,让我等着你吧。

”重耳在狄国住了十二年才离开。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新版]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新版]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新版] 晋公子重耳之亡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

”遂奔狄。

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译文:晋公子重耳因太子申事件遭了难。

晋献公进兵蒲城~蒲城人想抵抗~重耳不允许~说:“依仗父亲的恩赐才享有养身的封地~才得到人民的拥戴。

有了人民的拥戴就对抗自己的父亲~没有比这罪过更大的了。

我还是逃跑吧。

”于是逃到狄国。

跟随他一块出逃的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请待子。

”处狄十二年而行。

译文:狄人讨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

献给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叔隗做了赵衰的妻子~生赵盾。

将要离开狄国到齐国去~公子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我不来就后嫁吧。

”季隗回答说:“我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我该进棺材了~还是等你吧。

”在狄国居住了十二年后离开走了。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曰:“天赐也。

”稽首,受而载之。

译文:路过卫国~卫文公不礼遇。

走到五鹿~向野人乞讨饭吃~野人给了一块土~公子大怒~要举鞭子打他~子犯说:“土块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土地。

”于是接受后叩头致谢。

装上车子走了。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

从者以为不可。

将行,谋于桑下。

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公子曰:“无之。

”姜曰:“行也。

怀与安,实败名。

”公子不可。

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译文:到了齐国~齐桓公把姜氏嫁给重耳~并陪嫁八十匹马~公子沉湎在这安逸的生活中~随从的大臣们认为不能这样。

准备出走~在桑树下谋划。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与翻译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与翻译

《晉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譯《晋公子重耳之亡》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左传》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

”遂奔狄。

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请待子。

”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曰:“天赐也。

”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

从者以为不可。

将行,谋于桑下。

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公子曰:“无之。

”姜曰:“行也。

怀与安,实败名。

”公子不可。

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

浴,薄而观之。

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

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

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子盍蚤自贰焉。

”乃馈盘飨,置壁焉。

公子受飨反壁。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

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

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

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

晋、郑同济,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

”子玉请杀之。

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以及翻译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以及翻译

《晉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譯《晋公子重耳之亡》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左传》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

”遂奔狄。

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请待子。

”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曰:“天赐也。

”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

从者以为不可。

将行,谋于桑下。

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公子曰:“无之。

”姜曰:“行也。

怀与安,实败名。

”公子不可。

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

浴,薄而观之。

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

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

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子盍蚤自贰焉。

”乃馈盘飨,置壁焉。

公子受飨反壁。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

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

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

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

晋、郑同济,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

”子玉请杀之。

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

古诗晋公子重耳出亡翻译赏析

古诗晋公子重耳出亡翻译赏析

古诗晋公子重耳出亡翻译赏析文言文《晋公子重耳出亡》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

”遂奔狄。

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曰:“天赐也。

”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

从者以为不可。

将行,谋于桑下。

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公子曰:“无之。

”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

”公子不可。

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肋,欲观其裸。

浴,薄而观之。

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子盍蚤自贰焉。

”乃馈盘飧,置璧焉。

公子受飧反璧。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

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

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

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子玉请杀之。

《国语之公子重耳夷吾出奔》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国语之公子重耳夷吾出奔》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公子重耳夷吾出奔》原文二十二年,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适齐、楚。

狐偃曰:“无卜焉。

夫齐、楚道远而望大,不可以困往。

道远难通,望大难走,困往多悔。

困且多悔,不可以走望。

若以偃之虑,其狄乎!夫狄近晋而不通,愚陋而多怨,走之易达。

不通可以窜恶,多怨可与共忧。

今若休忧于狄,以观晋国,且以监诸侯之为,其无不成。

”乃遂之狄。

处一年,公子夷吾亦出奔,曰:“盍从吾兄窜于狄乎?”冀芮曰:“不可。

后出同走,不免于罪。

且夫偕出偕入难,聚居异情恶,不若走梁。

梁近于秦,秦亲吾君。

吾君老矣,子往,骊姬惧,必援于秦。

以吾存也,且必告悔,是吾免也。

”乃遂之梁。

居二年,骊姬使奄楚以环释言。

四年,复为君。

《公子重耳夷吾出奔》译文晋献公在位的第二十二年,公子重耳被迫出逃。

到了柏谷这个地方,占卜求问去齐国或楚国的吉凶。

狐偃说:“不用占卜了。

那齐、楚两个国家离晋国很遥远,而且奢望很大,不能在困厄的情势下投奔它们。

道路遥远难以抵达,奢望很大又难以投奔,我们在困厄中去投奔它们肯定会后悔。

令我们困厄而且后悔的国家,不能指望投奔后得到帮助。

若按我考虑,还是去狄国吧!狄国靠近晋国,但与晋国没有交往。

这个国家愚昧落后,和邻国结怨甚多,投奔它很容易到达。

狄国与晋国不交往我们正好可以隐蔽下来,与邻国结怨多我们可以与它共担忧患。

如今我们如果能在狄国获得休整并为它分忧,从这里静观晋国政局的变化,而且密切注视诸侯国的行动,那么成就大事没有不成功的。

”于是重耳就逃亡到了狄国。

重耳到狄国一年以后,公子夷吾也被迫出逃,说:“何不跟随我哥哥隐蔽在狄国呢?”他的师傅冀芮说:“不行。

你出逃在后却跟他住在同一个国家,难免有合谋之罪。

再说一起进出也不方便,生活在一处你和重耳性格也合不来,不如投奔梁国。

梁国亲近秦国,秦国又和我们国君很亲善。

我们国君已年迈,你去梁国,骊姬害怕,必定以为我们会向秦国求援。

由于我们在梁国可以依靠秦的庇护,她必定很后悔,这样我们也就有免罪的可能了。

《晋公子重耳之亡》译文

《晋公子重耳之亡》译文

《晋公子重耳之亡》译文晋公子重耳之亡选自《左传》[1/6]晋国的公子重耳,在遭受迫害的时候,晋献公派兵到蒲城去攻打他。

蒲城民众想要抵抗,重耳不允许,说:“倚仗君父的命令而享受养生的俸禄,才得到属下人民的拥戴;有了属下人民的拥戴,就同君父对抗起来,没有什么比这再大的罪过了。

我还是逃走吧”于是(重耳)就逃往狄国。

随从他一起逃亡的人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国人攻打咎如的时候,俘获了这个部落的两个姑娘叔隗季隗,把她俩送给晋公子重耳。

重耳娶了叫季隗的姑娘,生了伯鲦和叔刘;把叔隗嫁给了赵衰,生了赵盾。

(重耳)要(离开狄国)到齐国去,对季隗说:“等待我二十五年,(如果我)不回来你再改嫁吧。

”(季隗)回答道:“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等二十五年后改嫁,就该进棺材了,让我等着你吧。

”(重耳在狄国)住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

”遂奔狄。

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请待子。

”处狄十二年而行。

了十二年才离开。

(重耳和他的随从)经过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

(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

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个人。

狐偃(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

”(重耳)磕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曰:“天赐也。

”稽首,受而载之。

[1/6]《晋公子重耳之亡》2002/11/17 晋公子重耳之亡选自《左传》[2/6]重耳来到齐国,齐桓公(把本族的一个女子)嫁给他为妻,还给他八十匹马。

重耳对这种生活很满足。

(可是,他的)随从们认为这样呆下去不可以,将要出走,(就在)桑树底下暗中商量(动身的事)。

古诗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翻译赏析

古诗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翻译赏析

古诗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翻译赏析“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出自文言文《晋公子重耳出亡》,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

”遂奔狄。

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曰:“天赐也。

”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

从者以为不可。

将行,谋于桑下。

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公子曰:“无之。

”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

”公子不可。

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肋,欲观其裸。

浴,薄而观之。

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子盍蚤自贰焉。

”乃馈盘飧,置璧焉。

公子受飧反璧。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

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

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

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

晋公子重耳之亡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

”遂奔狄。

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译文:晋公子重耳因太子申事件遭了难。

晋献公进兵蒲城,蒲城人想抵抗,重耳不允许,说:“依仗父亲的恩赐才享有养身的封地,才得到人民的拥戴。

有了人民的拥戴就对抗自己的父亲,没有比这罪过更大的了。

我还是逃跑吧。

”于是逃到狄国。

跟随他一块出逃的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请待子。

”处狄十二年而行。

译文:狄人讨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

献给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叔隗做了赵衰的妻子,生赵盾。

将要离开狄国到齐国去,公子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我不来就后嫁吧。

”季隗回答说:“我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我该进棺材了,还是等你吧。

”在狄国居住了十二年后离开走了。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曰:“天赐也。

”稽首,受而载之。

译文:路过卫国,卫文公不礼遇。

走到五鹿,向野人乞讨饭吃,野人给了一块土,公子大怒,要举鞭子打他,子犯说:“土块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土地。

”于是接受后叩头致谢。

装上车子走了。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

从者以为不可。

将行,谋于桑下。

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公子曰:“无之。

”姜曰:“行也。

怀与安,实败名。

”公子不可。

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译文:到了齐国,齐桓公把姜氏嫁给重耳,并陪嫁八十匹马,公子沉湎在这安逸的生活中,随从的大臣们认为不能这样。

准备出走,在桑树下谋划。

蚕妇在树上听到后告诉了姜氏。

晋文公重耳之亡原文翻译

晋文公重耳之亡原文翻译

晋文公重耳之亡原文翻译晋文公重耳之亡,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的故事。

晋文公重耳是晋国的一位君主,受到了权臣霍叔献的威胁,被迫逃亡。

他流落到吴国,在吴王的支持下回到了晋国,最终夺回了自己的王位。

以下是晋文公重耳之亡的原文和中文翻译:原文:晋文公重耳迁延于陈之间,欲西渡河而归国。

车骑日行,夜宿旅,既而与行人言事,欷歔而泣。

行人曰:“将若之何?”重耳曰:“吾欲归国,又恐不免于害,请子策之。

”行人曰:“客有拘于客礼,君何拘于君礼!临难不忘乐,好色无忌耻,今难存也。

南面称孤,处尊位,民之所宗,岂可夺也!”重耳喜曰:“子言是也,顾安所与处?”行人曰:“温人之东,齐桓之西,可取而居也。

”重耳遂西渡河,至于济南,见杜预。

杜预曰:“君之事急,难以为力,抑以过目之言,可以退。

”乃与重耳共策,不使知者。

中文翻译:晋文公重耳滞留在陈国,希望西渡河回到自己的国家。

他驾车日行,夜宿旅馆,后来与路人谈论,哀叹泪流。

路人问:“你要怎么办?”重耳说:“我想回国,但又担心受到危害,请你出些主意吧。

”路人说:“作为客人,你仅受客人礼仪的束缚,你作为君主,为什么受到君主礼仪的束缚?在危难时仍能舒适享乐,而放纵色欲不知羞耻,如今是时候面对残酷现实了。

作为君王受民众尊崇,难道可以失去吗?”重耳高兴地说:“你说得对,但你觉得我该怎么办呢?”路人说:“温县在东边,齐桓公的西边,那里是可以居住的。

”于是,重耳西渡河,来到济南,见到了杜预。

杜预说:“你遇到的事情非常危急,我难以为你提供帮助,但我可以出谋划策,不让别人知道。

”。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和翻译(word版)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和翻译(word版)

《重耳之亡》全文翻译晋国的公子重耳,在遭受迫害的时候,晋献公派兵到蒲城去攻打他。

蒲城民众想要抵抗,重耳不允许,说:“倚仗君父的命令而享受养生的俸禄,才得到属下人民的拥戴;有了属下人民的拥戴,就同君父对抗起来,没有什么比这再大的罪过了。

我还是逃走吧”于是(重耳)就逃往狄国。

随从他一起逃亡的人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国人攻打咎如的时候,俘获了这个部落的两个姑娘叔隗季隗,把她俩送给晋公子重耳。

重耳娶了叫季隗的姑娘,生了伯鲦和叔刘;把叔隗嫁给了赵衰,生了赵盾。

(重耳)要(离开狄国)到齐国去,对季隗说:“等待我二十五年,(如果我)不回来你再改嫁吧。

”(季隗)回答道:“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等二十五年后改嫁,就该进棺材了,让我等着你吧。

”(重耳在狄国)住了十二年才离开。

(重耳和他的随从)经过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

(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

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个人。

狐偃(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

”(重耳)磕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重耳来到齐国,齐桓公(把本族的一个女子)嫁给他为妻,还给他八十匹马。

重耳对这种生活很满足。

(可是,他的)随从们认为这样呆下去不可以,将要出走,(就在)桑树底下暗中商量(动身的事)。

(不料)采桑叶养蚕的女奴在桑树上,(偷听了他们的话)把这件事报告给姜氏。

姜氏(怕泄露计划就)杀了她,并且对重耳说:“您有远大的理想,那偷听计划的人,我已经将她杀了!”重耳说:“没有这回事。

”姜氏说:“(您还是)走吧,怀恋享乐和安于现状,是足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名声的!”重耳还是不肯走。

姜氏和子犯定下计策,把重耳灌醉打发他上路。

(重耳)醒过酒来(大怒),拿起长戈就去追赶子犯。

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在一起,想要趁他裸体(的时候)看看。

(有一次重耳)洗澡时,(曹共公)走到身边观看重耳的骈胁。

(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她丈夫)说:“我看晋国公子重耳的随从人员,都能够担负辅佐国君的大任;如果用他们做国家的大臣,(晋公子)重耳一定能返回他们晋国为君;回晋做了国君之后,一定能在诸侯中称霸;在诸侯当中称霸,就要讨伐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恐怕就是第一个。

2023高考全国乙卷文言文《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详解

2023高考全国乙卷文言文《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详解

2023高考文言文详解 | 2023高考全国乙卷【详解详释】[原文]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经过)于(从)曹,曹君袒裼(tanxi脱去上衣,露出上身。

[补充]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pianxie肋骨连成一片),欲观其(代重耳)裸(赤身露体)。

<重耳>浴,<曹共公>薄(bo迫近,接近)而观之:重耳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成一片,就想看重耳的裸体。

重耳沐浴的时候,曹共公靠近看重耳的骈胁)而观之。

釐(li)负羁与叔瞻侍于(在)<曹共公>前(面前,跟前)。

[译文]从前晋国公子重耳逃亡,从曹国经过,曹国国君(在重耳脱去上衣,)露出上身沐浴时靠近看了重耳的骈肋。

釐负羁与叔瞻在曹君跟前侍候。

[原文]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非同寻常。

【教材链接】《鸿门宴》: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游褒禅山记》: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人也。

君遇(对待)之无礼彼若(如果)有时(机会)反(通“返”,返回)国而(如果)起兵即(就)恐为(对)曹伤(伤害)君不如杀之。

”曹君弗(不,没有)听。

[译文]叔瞻对曹国国君说:“我看这晋公子,不是一般人。

君主对待他没有礼节,他如果有机会回国当了君主,如果起兵就怕对曹国有伤害。

君主不如杀了他。

”曹国国君不听。

[原文]釐负羁归而不乐,其妻问之曰:“公从外来而有不乐之色,何(为什么)也?”负羁曰:“吾闻之,有福不及(赶不上),祸来连(牵连)我。

今日吾君召(召见)晋公子,其遇之无礼。

我与(亲附,跟随)在前(面前),吾是以(是以,因此)不乐。

”其妻曰:“吾观晋公子,万乘(sheng指大国)之主也;其左右(身边侍候的人,近臣)从(跟随)者(定语后置句,其从者左右),<有>万乘之相(状貌)也。

今穷(处于困境)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无礼。

此若反(“返”)国,必诛(讨伐)无(没有)礼(名词用作动词,礼遇,礼待),则曹其首(排在第一,排在首位)也。

晋公子重耳之亡

晋公子重耳之亡

晋公子重耳之亡(僖公二十三年)——磨难是一笔财富【原文注解翻译】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1)。

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2),于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3),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

”遂奔狄。

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4)。

(1)及于难:遇到危难。

(2)保:依仗,依靠。

(3)校(jiao4):同“较”,较量。

(4)狐偃:重耳的舅父,又称子犯,舅犯。

赵衰:晋国大夫,字子余,重耳的主要谋士。

颠颉:晋国大夫。

魏武子:魏诌(zhou1),晋国大夫。

司空季子:名胥臣,晋国大夫。

晋国的公子重耳遭受危难的时候,晋国军队到蒲城去讨伐他。

蒲城人打算抵抗,重耳不同意,说:“我依靠君父的命令享有养生的俸禄,得到所属百性的拥护。

有了百姓拥护就同君父较量起来, 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

我还是逃走吧!”于是重耳逃到了狄国。

同他一块儿出逃的人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和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5),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于取季隗,生伯儵、叔刘(6),以叔隗妻赵衰(7),生盾。

将适齐(8),渭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9)。

请待子。

”处狄十二年而行(10)。

(5)廧咎如(qiáng jiù rú)春秋时赤狄部落名。

隗姓。

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南。

(6)儵:读shu1。

(7)妻:嫁给。

(8)适:去,往。

(9)就木:进棺材。

(10)处狄:住在狄国。

狄国人攻打一个叫廧咎如的部落,俘获了君长的两个女儿叔隗和季隗,把她们送给了公子重耳。

重耳娶了季隗,生下伯儵和叔刘。

他把叔隗给了赵衰做妻子,生下赵盾。

重耳想到齐国去,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我不回来,你再改嫁。

”季隗回答说:“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改嫁,就该进棺材了。

还是让我等您吧。

”重耳在狄国住了十二年才离开。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出于五鹿(11),乞食于野人(12),野人与之块。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晋公子重耳之亡》选自《左传》,记载了晋文公重耳出奔,流亡到回国夺取政权的经历。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1、重耳复国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於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

”遂奔狄。

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

公子娶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出於五鹿,乞食於野人,野人与之块。

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曰:“天赐也。

”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

公子安之。

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於桑下。

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公子曰:“无之。

”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

”公子不可。

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

浴,薄而观之。

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

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反其国,必得志於诸侯。

得志於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飧,置璧焉。

公子受飧反璧。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2、重耳报恩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

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晋公子,姬出也,而至於今,一也。

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

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榖?”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

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公子重耳之亡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

”遂奔狄。

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译文:晋公子重耳因太子申事件遭了难。

晋献公进兵蒲城,蒲城人想抵抗,重耳不允许,说:“依仗父亲的恩赐才享有养身的封地,才得到人民的拥戴。

有了人民的拥戴就对抗自己的父亲,没有比这罪过更大的了。

我还是逃跑吧。

”于是逃到狄国。

跟随他一块出逃的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请待子。

”处狄十二年而行。

译文:狄人讨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

献给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叔隗做了赵衰的妻子,生赵盾。

将要离开狄国到齐国去,公子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我不来就后嫁吧。

”季隗回答说:“我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我该进棺材了,还是等你吧。

”在狄国居住了十二年后离开走了。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曰:“天赐也。

”稽首,受而载之。

译文:路过卫国,卫文公不礼遇。

走到五鹿,向野人乞讨饭吃,野人给了一块土,公子大怒,要举鞭子打他,子犯说:“土块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土地。

”于是接受后叩头致谢。

装上车子走了。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

从者以为不可。

将行,谋于桑下。

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公子曰:“无之。

”姜曰:“行也。

怀与安,实败名。

”公子不可。

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译文:到了齐国,齐桓公把姜氏嫁给重耳,并陪嫁八十匹马,公子沉湎在这安逸的生活中,随从的大臣们认为不能这样。

准备出走,在桑树下谋划。

蚕妇在树上听到后告诉了姜氏。

姜氏恐怕走漏风声杀了蚕妇,对公子说:“你有远大的志气,听到的人我已经把她杀了。

”公子说:“没有的事。

”姜氏说:“走吧,留恋安逸贪图享受是会败坏名声的。

”公子不愿意走。

姜氏和子犯合谋,以酒罐醉使公子离开齐国。

酒醒后,公子生气,拿着戈追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

浴,薄而观之。

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

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

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子盍蚤自贰焉。

”乃馈盘飨,置壁焉。

公子受飨反壁。

译文: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公子腋下的肋骨是连在一起的,很想看公子的裸体。

在公子洗浴时,近前观看。

僖负羁的妻子对丈夫说:“我看晋公子的随从,都是栋梁之才,在他们的辅佐下,那公子一定会返回晋国,返晋国后一定会得志於诸侯。

得志了必然要杀对他无礼的人。

曹国是首当其冲要被杀的。

你何不早点表明你和他们不一样呢?”于是,僖负羁送去一盘晚餐,为了表示他对晋公子的敬意,暗中在盘中放了块璧玉。

公子吃了饭送还璧玉。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译文:到了宋国,宋襄公赠送公子八十匹马。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

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

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

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

晋、郑同济,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译文:到了郑国,郑文公也不礼遇。

叔詹劝诫说:“臣听说天要启用的人,是和一般人不一样的。

晋公子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

或者是天有意树立他吧,你应该对他礼遇。

男女同性子孙不旺盛,晋公子的母亲也是姓姬,但是公子一直活到今天。

这是其一;遭遇流亡之难,晋国天下不安,恐怕是要开启他治国的路子,这是其二。

有三个不寻常的贤士跟着他这是其三。

晋郑是同等的国家,经过的子弟,应该以礼相待,何况是上天所开启的人呢?”郑文公不听劝告。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

”子玉请杀之。

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

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

晋侯无亲,外内恶之。

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违天必有大咎。

”乃送诸秦。

译文:到了楚国,楚成王设酒宴款待公子说:“如果公子返回晋国,怎么报答我呢?”公子回答说:“女人、玉石、丝绸,你是有的;鸟羽、旄牛尾、象牙、犀牛皮是你这儿产的。

流及晋国的不过是你所剩的零头。

”楚王说:“虽然这样,可你怎么报答我呢?“公子回答说:“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到晋国,晋楚交兵,在中原相遇,那就避君三舍(退避九十里)。

假如得不到你退兵的命令,我左手拿马鞭,右手拿弓箭,以此和你周旋。

”楚国令尹子玉请求杀掉公子。

楚王说:“晋公子志广而不放纵,文雅而有礼节;跟随的臣子严肃而宽厚,忠心而有能力。

晋惠公不得人心,内外反叛。

我听说:”姬姓,在唐叔以后是最能持久的。

可能由晋公子这一支继承下去。

天有意提拔他,谁能废了他?违背天意,必有大祸。

”于是把他们送到了秦国。

秦伯纳女五人,怀赢与焉。

奉也沃盥,既而挥之。

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

他日,公享之。

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

请使衰从。

”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

赵衰曰:“重耳拜赐。

”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

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译文:秦国给了五个女人作妻妾,怀嬴也在其中。

有一次,怀嬴捧着浇水器为公子浇水洗手。

洗完后公子挥手使她走开。

怀嬴愤怒说:“秦晋平等,为什么鄙视我?”公子害怕,脱掉上衣向怀嬴拘囚谢罪。

过了几天,秦穆公设宴。

子犯说:“我不如赵衰的外交才华,让赵衰随去赴宴吧。

”在宴会上宾主点诗经名篇使乐工奏乐,公子点《河水》(篇首是:“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有晋国人是归向秦国的意思。

)秦穆公点《六月》(篇首是“六月栖栖,戎车既饬”是歌诵尹吉甫辅佐周宣王北伐获胜的诗。

)赵衰说:“重耳拜谢穆公美意。

”晋公子下了一个台阶叩拜秦穆公。

秦穆公下了个台阶表示不敢接受。

赵衰说:“君主用尹吉甫辅佐天子的诗篇教导重耳,重耳岂敢不拜?”二十四年春,王正月,秦伯纳之,不书,不告入也。

及河,子犯以壁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

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

”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投其壁于河。

译文:二十四年,春,周历正月,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

没有记载,晋国没有正式通知鲁国。

到了黄河边,子犯把玉璧交给公子,说:“臣背负缰绳,跟随你巡走天下,我得罪你的地方太多了。

我都知道,何况你呢?请求从这儿出走。

”公子说:“如果我不和舅父同心,有白水作证!”说着把玉璧投进河中,表示让河神作证。

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

译文:过了河,围攻令狐,进入桑泉,夺取臼衰。

二月甲午,晋师军于庐柳。

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师退,军于郇。

辛丑,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

壬寅,公子入于晋师。

丙午,入于曲沃。

丁未,朝于武宫。

戊申,使杀怀公于高梁。

不书,亦不告也。

译文:二月,初四,晋师驻扎在庐柳。

秦伯派公子絷到晋怀公的军队劝说怀公的军队撤退,驻军于郇。

十一,狐偃以及秦国大夫。

晋国大夫在郇定下盟约。

十二,重耳接管了军队。

十六,入住曲沃。

十七。

拜祭祖庙武宫。

十八,在高粱,杀了怀公。

也没有记载(晋没有通知鲁国)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

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

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

虽有君命,何其速也。

夫祛犹在,女其行乎。

”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

若犹未也,又将及难。

君命无二,古之制也。

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蒲人、狄人,余何有焉。

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

”公见之,以难告。

三月,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

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译文:(晋惠公旧臣)吕甥、郤芮害怕受到重耳的迫害,准备焚烧公宫杀死晋文公。

阉人披得到消息,请求见晋文公,晋文公使人斥责,并且说:“蒲城那次战役,君命令你一宿,你立刻就到。

以后你接受惠公命令的来杀我,让你三天到,你第二天就到了。

虽有君命,何必那么快呢?那只袖管还在呢,你还是走吧!”披回答说:“我以为你这次回来,尽知为君之道,如果你不懂得这个道理,那么你将还得落难?。

执行君命不能有二心,古人制定的。

除君之害,尽力而为。

蒲人。

狄人与我何干?如今君即位,就没有像在狄,在蒲那样的反对的人了吗?齐桓公放弃射钩之仇任用管仲,你如果和他不一样,无须你下命令,我当然走开。

假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