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口古镇写生实践报告交3

合集下载

云南写生实习报告.doc

云南写生实习报告.doc

云南写生报告彩云之南,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当踏上云南写生的旅途时心情是说不出来的,在上火车的那一刻,大家异常兴奋. 打牌的打牌,拍照的拍照。

但是二十几个小的火车,还是很难受的。

午夜悄然而至,车厢内慢慢安静下来,各种各样的睡姿也出现了,要坐一天多的车,真的很难受……. 我们到达昆明。

然后又是火车,到达大理.一路来到了大理,说起大理,就想起金庸笔下风流倜傥的段王爷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佳话,走进这里像是走进醒着的梦里,我们来到大理啊!要用一个什么样的心情行走在这古道上。

对大理的印象是干净的街道,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和匆忙,抬眼就是大片的云朵,还有延绵十几里的苍山,恢宏壮丽的耸立在我们眼前,山体只能看到半山腰,以上的山体都被云雾遮挡,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那是被大自然保护的一片净土,在钢筋森林中生活的我们对大自然造物产生崇拜心情,自由活动时间我们去了大理的古城。

大理的古城是新建的,无论在规模和房屋建筑上,它远没有丽江的古朴和气势。

喜欢大理古城给我的那种随意和轻松:宽大的青石板路,长满青苔的老屋,庭院里清雅秀美的花草,街前源源不断的潺潺流水,随风飘动的树梢,烤乳扇的白族阿婶,抱着孩子逛街的青年男子,卖花的小女孩,一针一线在摊子上做扎染的白族阿妈,大理古城是美丽的,面临洱海,背靠苍山。

只是古城的面积保存得似乎不大,几条街道而已,比起丽江古城的完整是多少有些缺憾的。

洋人街是另一道风景,当城市化成为人类社会的主导方式时,偏有那么一些人向往着田园牧歌,追求简约,追求轻松,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风景,大理的随意和从容为他们提供了条件,漫步在洋人街,可以看到一对来自欧洲的夫妇随意的坐在铺着蓝格子布的桌子前,一本闲书,一张报纸,懒懒的沐浴着秋阳;可以看到依旧穿着吊带衫的高大美国姑娘,背着背包在无目的的张望……夜幕降临的夜晚,柔和的灯光,流水般的音乐,淡淡的花香装饰着安静的古城,不知道为什么,南来北往的游人一但踏上古城,也好象变的没有了喧嚣和浮躁,静静的走在石板路上,虽是异乡,却没有离家的惆怅,只听到自己的脚步,在安静的街道上发出轻微的回声。

下乡实践报告!

下乡实践报告!

思政实践教育社会考察报告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专业班级:中国画人物大二姓名:王觉平学号:3140101136实践地点:河南,山西(龙门石窟,永乐宫,碛口古镇,平遥古城,晋祠)10月6日,我们国画人物二年级和国画人物三年级坐火车下乡写生。

这算是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所以内心还是无比新鲜与激动。

当然,如果只是以游玩来看待也是太过可惜,所以此记以明学习的志向。

其中,由于洛阳,芮城等地都只呆一两天,算是走马观花,而在碛口呆的时间超过了一周,印象也最为深刻,所以在此以碛口所感为主。

一.文化历史的一点学习和感受1.洛阳与龙门:下乡写生的第一天到达了古城洛阳,凌晨火车到达,直接前往了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

两朝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

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

暑假里和父母去了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因此这次又来到龙门,不同的石窟不同的风格,也让我可以更好的比较,学习。

但是龙门石窟自建造以来受到的人为的盗凿破坏十分严重。

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使石窟蒙难。

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游记史料记载了当时石窟造像被盗严重。

此外,民国政府为从南京迁都洛阳,修建龙门西山下道路时也炸毁了大量的山麓佛龛。

由于战乱管理空虚,1930年代到1940年代龙门石窟造像受到了疯狂的盗凿,许多头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国的文物商人收购。

所以我们在龙门石窟里,看到的大部分石雕头部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那些石雕都拥有美丽的身体纹理与姿态,然而头部如此,甚是可惜。

2.古镇碛口初到碛口的第一天听镇上的导游讲解碛口镇名字的由来:“黄河在流经秦晋北部峡谷之时与当地的湫水河交汇形成一个巨大的碛,这个‘大同碛’就成为仅次于壶口的黄河第二碛,而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碛口也就因下游的大同碛而得名。

”而关于这个古镇悠久而丰富的故事,据记载,从战国时候起,碛口就是黄河上的一个军事要塞。

写生实践报告——爨底下之行

写生实践报告——爨底下之行

写生实践报告——爨底下之行第一篇:写生实践报告——爨底下之行写生实习报告——爨底下之行为期5天的艺术写生结束了。

几天的写生实习,疲惫与我们为伴,快乐与我们做友。

品尝了辛苦,但收获的了很多。

2009年6月1日,我们踏上了去往爨底下的巴士,经过4个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一个粉墙黛瓦的世外桃源。

放下行装,我们跟着老师去乡间采风。

这是一个风景优美且很有灵性的村落,真高兴又这个机会让我们如此接近的去感受这种延续了百年的文化氛围。

这个乡村民俗旅游村是京西现存完好的北方古村落建筑群之一,已有近500年历史,是著名的外景拍摄地和写生基地。

建筑主要以清代山地四合院为主,村落依山而建,分上下两部分,居民以村北的山包为南山轴线,呈扇面形向下延展。

规划严谨,建筑精良,布局合理。

是国家A级旅游价值古村落,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领略到风土民情,我们迫不及待展开画纸,泼洒我们的感受。

老师给我们看了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我感到眼前一亮,接着是震撼。

一幅幅精致细腻的画呈现在眼前。

细腻的勾边,精致的白描,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而这种感觉也感染了我,激发了我的写生欲望。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村子里面。

第一次来到乡间小院,浓厚的民俗风情扑面而来。

泥土墙,红对联,篱笆,栅栏,屋檐上晒得玉米棒,门帘旁挂的红辣椒……这一切一切都深深吸引着我。

这里昼夜温差很大,白天达30多度,清晨穿毛衣还冷。

但我们好多同学一大早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去画画,一画就是一天,经常会在某个巷角看到某个熟悉的身影。

晚上老师们会和我们一起坐下来,评着我们的画,在鼓励中指出我们的不足。

一张一张不厌其烦的评述着,细致入微地分析每幅画的特点和风格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这让我们十分感动。

我在画画的过程中,经常走动走动,看看其他同学的画,相互交流心得和体会让我受益匪浅,各种各样的作画形式对我启发很大,也帮助我打开了思路。

画色彩不能只局限在老老实实的写实,我先画的两张写实的感觉毫无生气,又去尝试综合材料的应用,抽象色块的组合。

下乡写生考察报告doc

下乡写生考察报告doc

下乡写生考察报告篇一:写生考察报告写生考察报告安徽宏村、西递是大学第一次写生的地方,我以为出外写生既是一种实践的教学方式,也是对咱们学业进行考察的一种方式。

对于我来讲,这次安徽宏村、西递写生之行是超级成心义的,不仅使我的速写能力取得了进一步的提高,也使我了解了宏村、西递的特色文化,见地到了它们独具的气息风格。

安徽宏村、西递是XX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写生之前,老师陪同咱们先领略了宏村、西递的古文化建筑和优美景观。

西递村中至今尚保留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

其中村头有座明万历六年建的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

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列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为报本”、“念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了儒学向建筑的渗透。

村中另一古宅为“医生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楼额悬有“桃花源里人家”六个大字。

西递集中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独特的徽派建筑风格,同时又是安徽名胜,黄山脚下一个古朴而幽雅的小山村,这样一个建筑史上独具风格的地方是咱们学设计专业的人所向往的。

西递村,村子的平面布局呈船形,宗祠位于村子的中部,组成船的中心,村中石板路上耸立的十三座牌楼,一幢一幢的徽式砖瓦房组成了这庞大的船体。

西递人擅长“以商从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文人、高官、巨商层出不穷。

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州民居,不但浓缩了中国传统的聚落文明和合院文化,更以其建筑匠意与装饰心巧诠释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瑰丽与奇绝。

而这两个早在1999年12月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村落,是徽州社会的缩影,是徽州人魂魄所系,也是解读是徽州文化的窥镜。

走进西递古村,工艺精湛的石雕作品处处可见,成为一大特色,每户人家风格各异的透窗和房中的柱基础,都是用青石雕刻而成,其描形仿物,构思奇巧,惟妙惟肖,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最新宏村写生实习总结

最新宏村写生实习总结

实习总结报告;1.概述;写生的日子是美妙的,也是我难以忘怀的日子;一.西递徽派古建筑群;1.前言;我们带着对西递的无限憧憬与向往,来到了这个充满艺;一天的时间熟悉环境,接下来就应该步入正轨了开始写;1.建筑的构造和布局特点的研究;1.概述;我们带着对西递的无限憧憬与向往,来到了这个充满艺;西递始建于南宋,距今约有870多;年的历史,在这个古老的村落里,至今;实习总结报告1.概述写生的日子是美妙的,也是我难以忘怀的日子。

我班与另外四个班的同学一起在五位老师的带着下在安徽黄山市西递徽派古建筑群,厦门集美学村,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徐州博物馆等地进展了7月13号到7月27号维持两周的观摩写生。

本次实习是围绕着徽派建筑的风格和设计特点,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的先进设计思想,景德镇制陶文化,徐州两汉文化而进展的,通过两周的的学习令我受益匪浅。

以下我就结合自己的实习体会通过查阅资料在徽派建筑(主要以西递为例),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景德镇制陶文化,徐州两汉文化等方面做阐述,阐述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对设计的影响对自己将来设计开展的推动作用。

一. 西递徽派古建筑群1.前言我们带着对西递的无限憧憬与向往,来到了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天堂。

当到达黟县境内,已是黄昏了,看到那一座座连绵的山,那绿色,那天然的景像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们。

我们一路上就说说笑笑,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到达目的地已经是17点的样子,老师安排好休息后,我们渐渐的稳定下来。

在那里聚集了好多院校的学生:有江西的,安徽的,湖南的,还有其他学院学习建筑、设计、摄影等专业的学生也是比比皆是,艺术气息非常浓重。

在刚刚到达西递的那一刻,我仿佛就感受到了它的魅力。

虽说已是下午,但是仍然可以体味到浓浓田园风情,给明天的行程增加了更多期待。

在这个古老的村落里,至今仍保存着许多古色古香的气息,马头墙,铺著石板的小巷,精巧无比的砖雕石雕和木雕,另外这里川眉山秀,湖光山色,气候宜人,独领神韵,美丽的风光可遇而不可求一天的时间熟悉环境,接下来就应该步入正轨了开始写生了!由于我们在学校过惯了安逸的生活,连速写都快不会画了,所以第一天在那里画真的是不尽人意,就当是练练手好了,不过收获还是有的,也算知道了自己来宏村的目的。

云南写生实习报告

云南写生实习报告

云南写生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2012年7月17日-7月30日二、实习地点,云南昆明、大理、丽江、泸沽湖三、实习目的, 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2、培养对建筑的观察力和感受力,3、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素描色彩的掌握能力,4、增加班级集体荣誉感。

四、实习过程,今年7月份的时候,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们踏上了期盼已久的云南之旅。

这次云南写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这些回忆不仅仅被刻画在纸上,也深深印在了我们的心里。

经过这十多天对云南的接触和了解,我早已被这里的景色、建筑、乡土文化深深的感染了,十几天已让我对这片宁静祥和的地方产生了浓厚的依恋之情。

第一站我们安排在位于昆明的云南少数民族村。

从大巴下上来,步入村中,顿时觉得周身清爽。

城市的喧嚣和路途的尘土都涤荡而去,未来几天的写生也变得更加诱人。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村中的各个少数民族村寨,之后我们又各自绕着村子细细游览品味。

村中的小河和村边的池水让我感叹云南的灵动和秀丽,毕竟这样清澈的水在我们重庆实不多见.在昆明呆了两天之后,我们来到的美丽的大理。

按照计划同学们开始背着画具走街串巷寻找合适的景点作画.其实,在大理,令人满意的景色无处不在,幽长的巷子,古老的官宅,斑驳的墙壁,都留在了我们的画纸上.第一次沿街作画时,我有点难为情,因为水平实在拙劣的可以,手法更是生涩,真不敢面对过往行人偶尔飘来的眼光.但后来发现,多数人是无暇在乎你的画作的,即便他们觉得你画的不好,也只会鼓励地对你笑笑或简单指点一下.我也明白过来,正是水平不行才需要多加实习勤加练习嘛,管别人怎么看啊.一下午的时间没有什么成果,我安慰自己才第一次不要灰心,老师也细心地指出我们画作的缺点并鼓励我们多画.大理古城,白色的墙,灰色的瓦,翘起的屋角,屋檐上雕着各种图案。

很有一种浓厚的古典气息。

除了满足建筑最基本的居住功能以外,云南少数民族建筑还突显了自己的另外一个特色—景观独特性。

向导带我们参观了白族民居, 白族的民居建筑均为独立封闭式的住宅,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

关于去陕西安康写生实训报告

关于去陕西安康写生实训报告

关于去陕西安康写生实训报告
地点:xxxxx
实训目的:
以色彩写生为主,加强自己的表现能力,形成良好的色彩感觉,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及感受力。

过程及感想:
20XX年8月31日,也就是我们开学的第一天,我们艺术一班和二班两班开始了我们的风景写生实训。

由于是我们刚开学,老师没能提前告诉同学们先画什么,所以同学们的画画工具都没准备齐全。

第一天老师告诉我们接下来将进行为期两周的风景写生实习,第一周画水粉,第二周画水彩,今天就先准备好画画所需的工具,然后在画室临摹,练一练手,找找画画的感觉。

明天开始去写生。

通过这次的写生,我收获还挺多的。

首先在画画前的选景是件挺关键的事。

不能选择太简单的景,那样画完的一幅画会显得很空,表达的内容太少,没有可以回味的东西;也不能选择太难太复杂的景,因为毕竟我现在的画画水平还很有限,画一片树林,肉眼望去一片绿色,但又不能一幅画单用一种绿色,虽然看上去只是一片绿色,但其实这中间的绿色还是又分很多种的,要准确地判断出这景中有哪几种绿色,然后还要准确的调出所需要的绿色,用不同的绿色来表现不同的景物,来表现同中景物在不同地点所
显现出来的景象,这要求就更高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这种水平,至少我现在还是不行的。

老师说白桦林是很优美的地方,几乎各高校写生的都会选择来这里,可惜因为封校的原因我们在这只待了两天,面对着挺拔的白桦树,开始还真有些无从下笔,但看完老师做的范画,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老师的指点让我感觉到白桦林其实也不难画,对于我们学风景画的人来说,先由远及近的画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画可以很好地把握空间。

使画面富有层次感。

碛口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碛口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碛口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碛口古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一、选择碛口古镇社会实践的原因作为一名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学习和实践社会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机会。

在众多的实践项目中,我选择了碛口古镇社会实践。

碛口古镇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下辖的一个古镇,我选择了这个项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碛口古镇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这个古镇建于唐朝,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保存完整的古建筑、古风貌和古文化一直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

我希望通过实地走访和参与,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镇的文化和历史。

其次,碛口古镇的社会实践项目提供了许多机会和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内容和实践经验。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不仅可以参观古镇的景点,还可以了解当地的生活和风俗,与当地的居民互动交流,还可以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例如帮助当地的贫困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等。

这些丰富多样的实践内容和经验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最后,碛口古镇的社会实践项目是一个有着很好组织和管理的项目。

项目组织方在实践过程中会给予我们很好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我们能够全面有效地参与实践活动,并且安全地完成实践任务。

这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验和能力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

基于以上原因,我选择了碛口古镇社会实践项目,并参与了一个月的实践活动。

二、实践过程与活动安排碛口古镇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为一个月,参与人员共有20人。

我们于7月初进入古镇,按照预定计划,每天都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和任务要完成。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仅参观了古镇的景点,还参与了一些当地的居民和商户的生活,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需求。

我们还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了一些公益活动,例如帮助贫困儿童和残障儿童做一些义工。

同时,我们还和当地一些专业人士和学者进行了交流和研究,深入了解古镇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我们还组织了一次社区文化周活动,在古镇的广场上表演了一场传统戏剧,以向当地居民展示古镇的文化和历史。

写生的实习报告范文六篇_1

写生的实习报告范文六篇_1

写生的实习报告范文六篇写生的实习报告篇1今年8月份的时候,我们踏上了安徽写生实习的旅途.这是我们级建筑学第一次外出实习。

第一站我们安排在西递村.从大巴下来,步入村中,走进预定好的饭店,顿时觉得周身清爽,城市的喧嚣和路途的尘土都涤荡而去,未来几天的写生也变得更加诱人.放下行李,未做休息,我们便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村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点,之后我们各自绕着村子细细游览品味.村中的小河和村边的池水让我感叹皖南的灵动和秀丽,毕竟这样清澈的水在我的家乡实不多见.下午,按照计划同学们开始背着画具走街串巷寻找合适的景点作画.其实,在西递,令人满意的景色无处不在;幽长的巷子,古老的官宅,斑驳的墙壁,都留在了我们的画纸上.第一次沿街作画时,我有点难为情,因为水平实在拙劣的可以,手法更是生涩,真不敢面对过往行人偶尔飘来的眼光.但后来发现,多数人是无暇在乎你的画作的,即便他们觉得你画的不好,也只会鼓励地对你笑笑或简单指点一下.我也明白过来,正是水平不行才需要多加实习勤加练习嘛,管别人怎么看啊.一下午的时间没有什么成果,我安慰自己才第一次不要灰心,老师也细心地指出我们画作的缺点并鼓励我们多画.在西递我们待了4天,尽管不舍那纯朴的民风,不舍村中的那条大黄狗,我们却不得不奔往下站――南屏.对于南屏,最深的印象是村中上上下下的台阶和村边的万松林,以及村外田地边的石桥和水车.万松林因为树梢上跳跃的松鼠而得名,遗憾的是我未曾亲眼目睹松鼠的身姿;不过倒近距离观赏了石桌上休息的蝴蝶且留下了它的倩影.大水车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清澈的水流随着转动的水车灌入小水渠,让人不禁赞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大石桥上行人匆匆,桥下河水潺潺,勾起人无限的绘画冲动.之后,我们来到最后的目的地宏村.进村便是秀丽的南湖和横跨其上的画桥,湖中芙蓉俏,湖边垂柳生,电影里李慕白牵马过桥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宏村的水系遍布全村的街道,每家每户出门便可打到清水做饭洗衣.村中心是有牛胃之称的月沼,因为池塘的形状为规则的半月,所以村中人又叫它半月谭.想起宏村,自然会想到村中老者挎着竹篮的叫卖声“糯米饼,桂花麻饼”,还有香甜的板栗.宏村里有很多存活几百年以上的古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虽然实习时间只有短短十天,但是心中的感觉不能用不舍二字简单概括,大家心里更多的是惆怅和感慨.惆怅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痕迹,感慨环境的恶化和城市的浮躁,刚刚拂去尘污的心灵不知是否又要面临考验.写生的实习报告篇2专业:工业设计班级:教师:风景写生实践报告九月,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这个收获记的季节里,我们进行了为期十天的风景写生实践课。

(word版)2023年写生的实习报告3篇

(word版)2023年写生的实习报告3篇

2023年写生的实习报告3篇写生的实习报告篇1(1775字)一、实习目的外出写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自然风景的感受能力,提高写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和拓宽写生对美的修养;培养学生对自然界、风景、民居等建筑造型、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力,学习和借鉴优秀文化,为工业设计专业奠定坚定全方位美学修养和绘画技巧基础。

二、实习内容来太行山前,对太行山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书本上。

中国东部重要的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耸立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绵延400余里,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太行山对于我只是地理课本里模糊的概念,知道车到了林州,太行山开始出现在眼前,心中太行的形象才开始清晰。

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姿百态的山石,眼前的景象让人目眩。

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着,我们对这20天充满了期待。

到了目的地,成艺农庄。

不错的名字。

迅速观察了一下周围环境,离小镇很近,对面有商店,8人一间的宿舍,上下层的床铺,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在这里大家的作息既统一又有规律。

七点半吃早饭,十二点午饭时间,六点吃晚饭,十点熄灯。

在学校难得这样。

第一段午饭的伙食还算不错,在太行山的写生生活就算正式开始了。

我们平常画风景的机会和次数都不多,所以都很珍惜这些天的写生机会。

上午画水粉下午画速写,大家都很积极。

这里的风景也很美,断崖高起、群峰峥嵘、台壁交错,还有小桥流水人家。

原来北方的山水是这样的。

画速写时,发现不管走到哪里,走到哪个村,见到的都是石头房。

对墙的内壁,山里人先用麦秸泥糊了一层,然后再泥上一层白灰泥,屋内便变得整洁、亮堂。

就地取材成就了富有特色的石板岩居民,勤劳节俭的人们也不愿意花那些冤枉钱,眼前、身边、脚下,那塞满天地间的石头就是最亲切、最经济、最顺手、最理想的建筑材料。

他们只需要花些力气把这些石头开采出来,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凿成形,就可以建成一座称心如意的房子。

白天我们背着画板出去写生,晚上老师领着同学们一起进行讨论和总结。

指出我们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怎么改。

山西写生实习报告

山西写生实习报告

山西写生实习报告第一篇:山西写生实习报告写生实习报告向乐这学期的外出写生实习结束了,虽然时间过的很快,但却是一次锻炼我们的画画能力的一次机会。

所以每一个同学都以热情的心态完成了这次的外出写生。

这次写生让我们学习了很多在课堂里面学不到的知识内容。

10月26号早上,我们整装带着写生工具和行李,坐上了去往山西的大巴车上。

山西位于河南的西北面与河南焦作相接,第一站,我们去山西榆次常家庄园。

经过几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榆次,下车后,我们在原地自由活动了一会儿,吃了中饭,在老师和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进入常家庄园景点进行参观。

常家庄园建筑面积大,石雕艺术有护栏、门兽、护墙等,大多用细砂石雕成,刻有各种图案。

砂石的粗犷,雕工的细腻,相映得彰,别具一格。

常家大院的木雕,主要是宅第中的窗户木雕、门框、屏风、家具和隔扇木雕等,图案千变万化,造型手法各异,木质多种多样,恰似木雕展览,使游人眼花缭乱。

可惜木质不易保存,破坏十分严重。

常家大院是儒商建筑的代表,室内布置十分讲究,处处反映出书香门第的稳重古朴、匀称适宜。

室内的琴棋书画、文房四宝、奇花异卉、山水盆景,有别于其他晋商宅院。

作为儒商宅院,有其独到之处,让人耳目一新。

参观完后已是下午3点多钟了,所以我们得去往太原,在哪里住一晚上,然后接着明天的行程。

27日早上七点半,这次主要参观的是他的建筑雕刻,我们去了南禅寺,佛光寺。

28日,从住的地方去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

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现在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29日,云冈石窟,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

云南写生实习报告

云南写生实习报告

云南写生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及任务(—)实习目的:通过实地考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领略异地风土文化,见证中国古老建筑之魅力,增长见识,感受建筑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实习任务:1·把在课堂上学习的建筑钢笔画技法运用于写生实习,并提高绘画水平;2·认真考查我国古建筑文明,认识古建筑的基本特点;3.体会新老建筑各自的特点。

二·实习基地1·昆明: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云南省省会,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西部地区第四大城市,是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第一城。

楚雄彝人古镇:楚雄州位于云贵高原中部,红河水系分水岭。

大理:大理全称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市境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

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山水风光秀丽多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

大理有“风花雪月”的美称,即下关花,上关风,苍山雪,洱海月。

香格里拉:香格里拉一词,以为心中的日月,那里风景优美,实属当今世界的一片净土,那里崇尚佛教,随处可见有佛教的白塔和格桑花。

丽江:丽江分有三座古城,它位于丽江坝中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

丽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古城之一。

三·实习安排:6月29日下午出发6月30日~7月1日上午昆明7月1日楚雄彝人古镇7月1日~7月3日大理7月3日~7月4日香格里拉7月4日~7月7日丽江7月7日~7月8日昆明7月8日下午返回柳州四·实习过程及内容6月29日下午卢老师和张老师带我们坐上开往昆明的火车,一路经过16个小时的颠簸,来到神往已久的云南。

我们在火车上看见错综复杂的石林,看见一片绿油油的梯田,很快,昆明到了。

休息了两个小时,我们随老师来到昆明市中心,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象征云南门面的牌坊:金马和鸡碧。

【2018-2019】环境污染三下乡心得体会-优秀word范文 (16页)

【2018-2019】环境污染三下乡心得体会-优秀word范文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环境污染三下乡心得体会篇一:三下乡心得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201X年7月19日至25日,怀着对自然的保护和对十八大中国梦的宣传之心,我们一行10人在吕梁市碛口古镇开展了暑期的三下乡活动,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作为下乡队伍中的一员,我也获益匪浅。

首先,碛口古镇位于临县城南50公里处,依吕梁山襟黄河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在这里,我看到了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房屋建筑,充满了古风古韵,商店旅馆都是设立了古代牌匾,街道是大块大块的石板铺就而成,在这里,我感受到的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依山傍水的清幽小镇的不染世俗的气息。

我们在惊叹之余,迅速收拾好行李,为七天时间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分工,因为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我们将工作主要集中到了对当地政府向碛口居民宣传“十八大”“中国梦”的传播程度以及对当地环境的调查。

对于“十八大,中国梦”的宣传,当地政府的李主任详细而全面地给我们介绍了当地各部门开展学习十八的情况,还拿出了开展宣传活动的相关材料;同时我们也询问了当地居民的实际情况,了解了他们对中央提倡的“中国梦”的想法。

我们集体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在学校里学到的读到的都离我们太远了,只有真正接触了才会明白在实际中的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的人们会有如何的努力与毅力。

然后我们登上了碛口标志性建筑黑龙庙,穿过了古色古香的街道,参观了碛口古镇著名的西湾村陈家大院。

在这里感受了碛口独有的建筑风格,这般由前人传承的古代建筑与文化,我们都不希望它在未来的随波逐流中销声匿迹。

之后我们沿着黄河边观察记录黄河环境,了解到生活垃圾是破坏黄河环境与古镇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因此我们到达碛口古镇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向当地居民宣传保护碛口环境的重要性。

如今的世界在不断向前,会有人回忆过去,会有人珍藏旧的事物,但如果没有更多的人去行动,去保护,那些曾被前人留下的古老的传说、建筑、文化,都将在现世的喧嚣中散尽。

游碛口古镇(二)

游碛口古镇(二)

游碛口古镇(二)游碛口古镇(二)王俊英三如果说古镇精巧的结构具有层次感,那么黄河的气势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动态感。

我们到了古渡口黄河边上,一下子惊呼于母亲河的气势,眼里是九曲黄河,脚下是千年古渡,这就是晋商发祥地之一。

原来五行八作什么都有,说书场、当铺、镖局、钱庄、牙行、烟馆、赌场,现在什么都找不到了,只有弹三弦这么一点点历史遗存了。

我们来到古渡口最繁华的地方黄河边上,古镇人罩着白毛巾,腰间系着红腰带,穿着白羊皮坎肩,牵着骆驼铃铛叮当作响,赶着毛驴拉着花轿,还播放着唢呐声声,还有黄河码头管理汽艇的脚夫。

被岁月浸染的古镇人,成为碛口最美的风景,大抵是靠水吃水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罢了。

在眼花缭乱中,我们不知体验哪一种娱乐,男士们最后做出决定,大家到黄河坐汽艇,我们试图与渡口管理人搭话,一位老者已经送过来衣服,大家笨拙地穿上橘红色救生衣,泛舟黄河。

然而对我似乎是一种危险的体验,我坐在岸上当看客。

大家坐上汽艇在浪涛中颠簸了几分钟,浪遏飞舟从上游归来,夕阳的金色余晖照在水面上,大家脸上罩着落日的霞光,停留在岸上嬉笑,都觉得不尽兴,设若天色不晚,将继续在黄河边逗留一阵。

不仅我们几个中年人不愿意走,连七十多岁的韩老也停下留恋的脚步驻足观赏。

黄河流过,岸平则水宽,岸窄则水急,犹如人心一般。

持续的旱季使黄河水不再混浊,黄中带绿,但也不是那么清澈如镜。

所谓干旱也并非骄阳灼灼,只是中午闷热,早晚凉爽,就是不下雨。

我们其中有人建议到古镇的黑龙庙祭拜。

黑龙庙是古镇人旱季祈雨的地方,或过去黄河发大水祈求黑龙退水,让黄河水不再泛滥成灾。

这种祈祷估计与我们北方尊崇的祭龙拜龙大同小异。

穿过碛口古镇的商业小街,拐进一条小胡同,胡同口坐着一位弹三弦的盲人,手中的三弦泛着岁月的油光,听见脚步声走过来,他便随口而出一串大吉大利的祥语,盲人胸前挂着扫码微信,旁边是收钱的匣子。

我们目睹老人的凄惨,不由自主上前给老人布施,可以肯定,那悠扬的说唱来自盲人的内心。

云南写生实践报告

云南写生实践报告

云南写生实践报告第一篇:云南写生实践报告云南写生实践报告这次云南之旅,让我感想颇多。

云南它是非常丰富和美丽的。

它横贯中国西南边境,靠近四川的西藏。

从南到北,国土总面积990公里,39.4万平方公里。

东北一侧靠近贵州省。

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以金沙江为界,西北与四川省、西藏自治区、西南与缅甸接壤,南与老挝、越南接壤。

云南的边界线是4061公里,非常长。

是中国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由于云南良好而复杂的地理位置和不同的民族,云南已经成为一个文化复杂而美丽的省份。

这次我们的实践是感受云南的人文,地理,历史,政治,设计,美学。

从实践中的到真理,得到启发。

第一画素描的对象是云南不同地区不同的著名民族文化,建筑造型,宗教信仰,生活饮食习惯的差异,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内涵,古城建筑风格的合理布局,艺术设计风格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等。

我们从云南的大理开始。

更不用说大理的建筑经济了,我被地形和建筑的布局所吸引。

这些建筑物都是白色的,有外墙。

外形与回族建筑有点相似,但比回族建筑更简洁独特,无论大理古城多么美丽,东面是非常美丽的洱海,洱海对岸是高耸的苍山,到了古城,都被城墙包围,外面这层是砖做的。

从西到北,一条街道贯穿整个城市,整个城市的建筑都铺上了绿色的瓦片屋顶,非常漂亮。

在云南的白族,刺绣和刺绣服装有着漫长而迅速的发展过程,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

在大理市的中心,有一群白族人,那里的白族男人的衣服很有特色,他们的头都裹着白色或蓝色的包头人,他穿着白色的开衫和黑色的衣领。

他穿着白色或蓝色的裤子。

他的大部分肩膀都戴着一个非常漂亮的有图案的老式包。

但是,白族妇女的服装,在大理市的一些地区,大多穿白色外套,她们的外套是红色或蓝色或黑色的衣领。

下面穿蓝色宽裤,腰上系着短围裙,脚上穿绣花鞋。

在大理当地,有一种绕着三个幽灵转的习俗,这很奇怪。

在白族,他们称这种习俗为“观上览”。

这一习俗在大理苍山和洱海周边的一些白族村庄流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