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_第六周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小学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数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及关键: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的困难。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课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讲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1。

出示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

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二、新授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3、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练习: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

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小结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篇二教学内容: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练习三十四第1、3、4题)2、折扣、纳税、利息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解答。

一年级数学第六、七周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六、七周教案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法。

2、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交流、积极思考,并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不断积累经验,发展他们的数感。

学习重点:掌握“6”和“7”的加减法。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做的猜数游戏吗?这节课再想不想做这样的游戏?二、合作探究:(一)猜数“3”1、我们还用这6个小磁珠,换个玩法好不好?(教师用手捂住3个)猜猜老师用手捂住了几个?2、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3+3=6 6-3=3(二)猜数“1”和“5”1、还是这6个磁珠,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玩一玩,(教师悄悄地引导请上来的学生捂住1个)猜一猜他捂上了几个?1+5=6 5+1=6 6-1=5 6-5=12、你们是不是都很想玩猜数游戏?那同桌的两位小朋友就来一次猜数大赛好不好?三、当堂达标:1.生生进行“猜数游戏”(1)教师谈话:同学们从学具盒里数出7个小珠子,看谁数得快!(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一个同学捂,另一个同学猜,并说出算式.如果猜和算式都说对了,就可以从学具盒里拿出一个小珠子,放在盒盖中,表示得一分.比赛结束时,谁得的小珠子多,谁就获得了胜利。

(3)小组活动。

(4)你们俩是怎样玩猜数游戏的,结果怎样?0+7=7 7+0=7 7-0=7 7-7=01+6=7 6+1=7 7-1=6 7-6=12+5=7 5+2=7 7-2=5 7-5=23+4=7 4+3=7 7-3=4 7-4=3四、自我小结:我们这节课一起玩了猜数游戏,玩得高兴不高兴?下去以后试着再做一做这样的游戏好吗?五、课后小结: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法。

2、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交流、积极思考,并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不断积累经验,发展他们的数感。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周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周教案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

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会用6~10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师教法情境演示法学生学法练习法、观察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积木教学课时二十课时学科数学课题6、7的认识课型新授课时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写数字,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会正确书写数字6、7。

教具准备计数器、小棒、图片、尺子等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口令二、教学新知按小组报数,请最后一个小朋友站起来回答你报的是几?是本组的第几个?你组共有几个小朋友?1.数数6、7出示认识6和7的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024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
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 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 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二、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 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第2——3页的图画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 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 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 一验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
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 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 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2——5页 ( 数 一 数 ) 教学目标: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 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 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2.小学一年级第六周数学教案

2.小学一年级第六周数学教案
三、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明确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
板书
设计
10以内加法表
总计22节
课题
做个减法表第1课时Βιβλιοθήκη 教具卡片教学
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10以内减法表的过程。
2能把10以内的减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减法表中,能发现减法表的简单规律,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总计第21节
课题
做个加法表
第1课时
教具
卡片
教学
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10以内加法表的过程。
2.能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理在加法表中,3.能够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重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难点
能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三、讨论交流
(一)1、分组学习,图上都有谁在干会么?(课件出示)
2、独立填空。
3、汇报交流,说说怎么填空的?
(二)分组讨论,根据图中内容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一共有几棵树?一菜有几盆花?
2、跳绳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
四、课堂总结
说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通过整理本单元知识,培养了学生初步知识迁移能力,发挥学生主体性。




整理与复习
10以内数的加法表。
总计第24节
课题
整理与复习
第2课时
教具
卡片
教学
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的学习,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能提出相关问题来。
2、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

一年级数学第6周备课

一年级数学第6周备课

第2课时 6和7的组成港沟中心小学张秀美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课本44页内容及练习七第1题。

教材分析:教材先让学生给小圆涂色,让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体会6的组成,然后结合直观图让学生完整地填出6的组成、7的组成。

教材是通过分正方体去体现。

本部分教材重点难点是6、7的组成。

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时让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和让学生实际摆一摆学具的方法,让学生直接体会6、7的组成。

教学目标:1、认识6和7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6、7的组成教具学具准备:学具材料教学过程:一、引入昨天我们学习了6和7,说一说你观察到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来表示的二、新授1、出示苹果和人像挂图老师这有6个苹果,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或小猴)你能帮我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吗?小组互相讨论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学生汇报,师板书分法2、总结分法看到这些分法,你能发现什么?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结成这样3种。

看到每一组,你可以想到什么?3、7的组成刚才老师拿掉了一个苹果,应该是7个,7个苹果怎样分给2个小朋友的?请拿出7个学具来分分看,有几种分法?汇报分法,师板书分法,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三、游戏巩固1、猜数,师左手拿几个苹果,右手和左手合起来是6个,知道右手是几个吗?2、一生出3个手指头,另一个出一个数能和他组成6(7)3、拍巴掌,学小猫叫等游戏组成6和7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6和7的组成教学反思:第三课时6和7的加减法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45、46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有关6、7的加、减法的编排,由以前的一幅图表示一个算式过渡到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

这样编排便于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联系,利用联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数,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关于6和7的加减法,大部分学生受学前教育的影响都已经会计算,本节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教案标题: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材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材。

该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基本认知和技能,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比较与排序、加法和减法等。

教材设计生动活泼,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整数、小数和分数,掌握比较数的大小和基本计数方法。

2、学会加减法的基本操作和简单应用,理解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内容(1)数的认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初步认识,比较数的大小。

(2)加法和减法:基本操作方法,如进位、退位等,理解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生活中的数:认识钟表,会看日历,理解年、月、日等时间概念。

2、教学重点(1)数的认识:让学生理解整数、小数和分数的概念,掌握比较数的大小方法。

(2)加法和减法:学生需要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操作和简单应用。

(3)生活中的数:学生需要理解钟表、日历和年、月、日等时间概念。

3、教学难点(1)数的认识:如何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尤其是分数。

(2)加法和减法:如何让学生掌握复杂的加减法操作,如进位和退位。

(3)生活中的数:如何让学生将抽象的时间概念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练习法和互动法。

2、教学策略:通过实物展示、图例讲解、问题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注重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

五、教学步骤及时间安排1、第一周:数的认识(10课时)2、第二周:比较与排序(5课时)3、第三周:加法和减法(10课时)4、第四周:生活中的数(5课时)5、第五周:复习与测试(5课时)六、教学评价与反馈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检查和单元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1-10的写法和认读;2.熟练掌握数列1-10的排序方法;3.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数字1-10的写法和认读;2.数列1-10的排序方法。

三、教学内容1. 数字1-10的写法和认读•各数字的书写规范;•数字1-10的认读和朗读。

2. 数列1-10的排序方法•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数列1-10的排序练习;•利用图形、图像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1-10;2.图片或实物用于数列排序练习;3.小组练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认读数字,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数字1-10的写法和认读1.讲解数字1-10的写法,让学生认真模仿书写;2.学生朗读1-10的数字,纠正发音错误。

3. 数列1-10的排序方法1.教师示范利用图片或实物进行数列排序,让学生跟随操作;2.小组练习:让学生分组,相互协作进行数列排序练习;3.教师指导学生发现数列的规律和特点,引导学生总结排序方法。

4. 拓展活动利用游戏或竞赛形式,加深学生对数字1-10和数列排序的理解。

六、教学反馈1.针对学生的书写和认读情况进行点评;2.根据小组练习和拓展活动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册的相关习题;2.写出数字1-10的书写和认读。

八、教学延伸通过数字游戏、实践活动等形式,增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掌握。

以上为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够认真准备和参与课堂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本单元是一年级数学课程中重要的一节,我们将帮助学生学习识别和操作数的概念,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有几条路”的概念,数一数几条;
2. 理解“几条路的长短不一”的概念,比一比长短;
3. 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有几条、几条中...”的表述,形成抽象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有几条路”的概念,数一数几条;
2. 理解“几条路的长短不一”的概念,比一比长短。

三、教学准备
1. 数题、计算台、长短比较等游戏用具;
2. 做有关有几条路、几条路的长短不一的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1. 互动式启发:学生到学校,有几条路可以选择;
2. 启发式活动:学生画出来几条路,数一数有几条;
3. 情景式游戏:通过游戏,感受几条路的长短不一,比一比长短;
4. 拓展式练习:师生一起,做有关有几条路、几条路的长短不一的练习题;
5. 总结展望:汇总本节课学习内容,强化小结,展望下一节课安排。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较为充分地利用了互动式、启发式、情景式、拓展式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有几条路的表述方式,能够较恰当的用语表达,形成抽象的思维能力。

此外,把教学内容贯穿于互动游戏中,也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2024年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数0~9,理解数的大小,会念0~9,会数的编顺序,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 能用0~9之间的数字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初步培养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比较、归纳和判断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5. 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动脑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单元主题:认识0~9本单元的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认识数0~9。

2. 数的大小。

3. 数的编顺序。

4. 简单加法和减法。

5. 实际生活中数的运用。

6. 数字的认读、写出和认写练习。

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教具,配以有趣的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动脑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操作讲解法:通过具体的操作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认识数0~3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实物等教具向学生介绍数0~3,让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和念出数0~3。

1. 学生观察一个大大的数字“0”,然后教师介绍数“0”的命名、念法和书写。

2. 学生观察一个大大的数字“1”,然后教师介绍数“1”的命名、念法和书写。

3. 学生观察一个大大的数字“2”,然后教师介绍数“2”的命名、念法和书写。

4. 学生观察一个大大的数字“3”,然后教师介绍数“3”的命名、念法和书写。

5. 进行数的认读、念出和书写练习。

6. 通过游戏:“找出数字”,让学生用手指找出教室中的数字0~3。

7. 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用实物或图片进行数的编顺序。

第二课时:认识数4~6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实物等教具向学生介绍数4~6,让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和念出数4~6。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加、连减》优质课教案与教学反思(含试卷)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加、连减》优质课教案与教学反思(含试卷)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加、连减》优质课教案与教学反思课题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加、连减》作者及工作单位王利霞商洛市商州区麻街镇五星小学教材分析连加连减是本单元的又一个难点内容,他们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不算出得数作家属或被减数。

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虽然在此以前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但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段,学生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阶段,像连加、连减需要较强注意力的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难点,表现在看不见或忘记第一步结果而导致第二步受阻的现象。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游戏中学,使学生喜学乐学。

2.在生活中找数学,并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二、过程与方法1.创造情境,激趣学习。

2.观察对比,体验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1.掌握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教学活动1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意。

2、口算1+2= 2+3= 3+4=4+5= 5+5= 4+6=教学活动2二、探究体验1、学习连加1) 谁能说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些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

(原来。

先。

又。

)板书问题: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2)一共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2+3=6先用一只手遮住+3,让学生算1+2=3(板书3),再用手遮住1+2,提示用3+3=6(板书6)。

说明象这样连着加就叫连加。

板书:连加教学活动33)连加练习3+4+1= 7+2+1= 2+2+4=6+4+0= 4+3+2= 5+0+3=教学活动42.学习连减1) 出示课件(xxx图),让学生看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看看图吧。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认识图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一些基本的二维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

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一些简单的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系统的图形知识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逐步建立。

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需要通过大量的实物操作和图片观察来加深对图形的理解。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认识和说出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的二维图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际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认识和说出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的二维图形。

2.难点: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实物和图片。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模具,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一些常见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呈现本节课要学习的基本二维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同时,简要介绍这些图形的特点,如圆形的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分发一些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模具。

2024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

2024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漂亮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备课教案模板5 篇一教案示例捆小棒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点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数位”的理解。

教具准备小棒,计数器。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设计一、教学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

(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

(一)数小棒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三、活动二:快速拨数。

(一)师生互练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周 备课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周 备课

第六周:6和7的组成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第43页,第48页练习七第2题、第3题教材分析:在《6和7的认识》这一教时中,主要是按数数(通过具体的实物与自然数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而理解自然数所表示的基数意义)→认认6和7→说说6和7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字的过程安排的。

学情分析:在教学新课前,我根据教材上的主题图,利用CAI课件,营造出一个教室里师生劳动的场景,由于它就来自于学生周围,是孩子们随处可见的场面,因此学生热情高涨,感到十分亲切、熟悉,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随后,我引导学生说图,数人,数物,不仅渗透了讲卫生、爱劳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已有的数数经验,初步建立了6、7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计数器。

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

教学设计:一、复习准备1.引导学生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

(可用指名数、齐数、拍手数等方式进行)2.出示0~5六个数字,读数。

3.按顺序读数:()2()4()。

[通过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a.电脑课件展示第42页的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

教室里摆放着6张桌子、7把椅子,6个同学在打扫卫生,又从外面走进来1个女同学。

b.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教师要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案

认识图形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7-91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4种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辨认和区分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感知其特征。

2.在多种形式的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类、抽象等数学思维能力。

3.从直观到抽象,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4.感受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4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4种图形的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教具准备:课件、模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具准备:每个小组一些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状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朋友们,喜欢搭积木吗?老师这儿有一些用特殊积木拼搭的作品,请大家一起欣赏。

1.作品欣赏师:你们想不想也用准备好的物体来拼一拼、搭一搭?2.自由拼搭小组合作要求:(1)先在小组内商量一下拼搭什么,再动手拼搭。

(2)你们是怎样搭的?用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教师巡视指导,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

3.展示作品预设:现场采访“小设计师”:在拼搭作品时,你们有什么发现呢?预设:①这些球到处滚,总是放不稳。

②易拉罐立起来可以做柱子;放倒能做车轮。

③这些盒子放在桌子上比较稳,不乱跑。

……4.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仔细观察“小火车”,它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设计意图:抓住儿童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搭积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同时引出对所用物体进行分类的必要。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分一分问题引领:如果我们把它拆开,然后按形状分一分,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组?为什么这样分?预设:(1)分成两类:像这些盒子能站稳,不能滚动,分为一类;像易拉罐、球,能滚动,分为一类。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周备课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周备课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1)课时《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

【课标与教材分析】《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在课标中属数与代数方面的内容;在本学段中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

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教学0的写法的时候,应向学生说明笔顺,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教学生练习的方法可以参看前面教写数的教学建议。

【目标评价】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

掌握得数是0的加、减计算。

【学情分析】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两片荷叶上的青蛙图,同桌的说一说每片荷叶上各有几只青蛙。

然后提问:“两片荷叶上共有几只青蛙?”使学生通过“青蛙”图意明白4+0=4的道理。

1、学生对0有一定的认识,多数同学都知道0表示没有,但是学生对0的表示起点的含义还不太清楚,对生活中一些有关0的含义就更不清楚了。

2、学生已经认识了加减法的含义,而且会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有关0的计算,一部分学生有基础,但是用语言正确解释算式的含义,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还存在一定难度。

3、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能力较弱,要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供注意力。

【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

2、掌握得数是0的加、减计算。

3、培养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0的意义和书写【教学、具准备】1、2个桃子、1个桃子、0个桃子的图片2、尺子,1米长尺3、1~5的数字卡片和一张空白卡片(准备写0)(学生每人准备1份)【教学过程】(一)复习1、把下面的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摆一摆。

5 2 4 1 32、口算5-3= 2+1= 3+2=5-4= 3-2= 4+1=3-1= 1+3= 2+3=1+1= 2+2= 1+4=(二)创设情境,学习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吗?(桃子)一天,猴妈妈给小猴子灵灵准备了2个桃子做早餐。

0(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0(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标题: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如数数、分类、排序、比较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1-10的数字,能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

2. 分类与排序:使学生学会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能进行简单的排序活动。

3. 比较与测量:使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能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4. 认识图形: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5. 认识时间:使学生认识钟表,学会看整点时间。

6. 认识货币: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货币计算。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注重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教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4周):数的认识、分类与排序、比较与测量。

2. 第二阶段(第5-8周):认识图形、认识时间、认识货币。

3. 第三阶段(第9-12周):复习与巩固,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4. 第四阶段(第13-16周):期末复习,进行期末考试。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业、作品,如数学日记、手工作品等。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考试成绩,给予综合评价。

六、教学建议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4. 不断反思教学,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本教案旨在为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提供指导,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现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式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
师:我看许多同学都写好了。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图中的不少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讨论一下。
2.分一分,填一填。
学生动手操作,摆花片,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说一说。
师:谁能说说“3+5”还可以表示什么?
4、巩固练习。
教材第39页“试一试”
当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练习
练习设计:教材第39页




跳绳(8、9的加减法)
8 0 1 2 3 4 5 6 7 8
8 7 6 5 4 3 2 1 0
9 0 1 2 3 4 5 6 7 8 9
9 8 7 6 5 4 3 2 1 0
课 题
跳绳
课时
第(1)课 时
教学目标
1.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2.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3.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
教学难点
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指好学习习惯
教具及多媒体应用
课件,花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预习
课前预习
新课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知道跳绳有什么好处吗?老师也喜欢跳绳,跳绳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也是小朋友们课间活动的娱乐方式之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跟跳绳照片。(课件出示)
师:大家看他们跳得多开心哪!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计算“8”的加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