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哺乳动物》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哺乳动物》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哺乳动物》的教学设计《哺乳动物》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哺乳动物》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哺乳动物》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背景分析:本课要求学生认识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初步的“哺乳动物”的概念;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归纳概括能力”的系列。
学生对生活中的哺乳动物的外形并不陌生,比如猫、狗等,但要建立哺乳动物的概念需要对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也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意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拓展学生这方面的视野。
教学设计思路:本内容分为两部分进行教学。
第一部分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猫、牛、猴、狮子在外形和繁殖、喂养后代方面的共同点,归纳概括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哺乳动物的概念,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认识形形色色的哺乳动物。
其中有羚羊、鹿、狼、熊猫、虎、长颈鹿、骆驼、象、蝙蝠、海豚、鲸。
通过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知道哺乳动物不都是在陆上跑的,还有在空中飞的,水中游的。
这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哺乳动物的概念,防止因本课前面的几个例子产生定势,形成片面的认识。
教学时不限于认识上面几种哺乳动物,可以引导学生广泛联系,学生举出的例子越多,表明他们对哺乳动物的概念理解得越深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哺乳类动物的外形和生长发育的共同特征,形成哺乳动物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归纳、概括、实验操作及创新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问答的形式,层层递进的引导学生概括哺乳动物在外形和生长发育方面的共同特征,建立哺乳动物的概念。
2.运用多媒体手段,进一步巩固对哺乳动物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归纳概括哺乳动物在外形和生长发育方面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的知识判断某些动物是否为哺乳动物。
八年级生物 哺乳动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哺乳动物教案标题:八年级生物《哺乳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理解哺乳动物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b. 了解哺乳动物的分类和生活习性;c. 掌握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特殊适应性;d. 学会运用探究方法理解哺乳动物的进化与演化;2. 过程与方法:a.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研究能力;b.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合作学习和信息搜集;c.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如整理归纳、记录和总结;d. 强调生物学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1. 哺乳动物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征;2. 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特殊适应性。
三、教学内容和准备:1. 教学内容:a. 哺乳动物的定义和基本特征;b. 哺乳动物的分类和生活习性;c. 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特殊适应性;d. 哺乳动物的进化与演化。
2. 教学准备:a. 教材《生物》八年级上册;b. PowerPoint演示文稿;c. 实物或图片展示哺乳动物的不同特征和习性;d. 课堂实验或观察活动所需材料。
四、教学过程:1. 概念引入(5分钟):a. 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激发学生对哺乳动物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哺乳动物的特征是什么。
b. 引入哺乳动物的定义和基本特征,例如:恒温、哺乳、毛发等。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介绍哺乳动物的分类和生活习性,包括:原始哺乳动物、有袋类和胎生哺乳动物。
b. 解释哺乳动物的各种繁殖方式,如:卵生、胎生和卵胎生。
c. 探讨哺乳动物的特殊适应性,例如:飞鼠的翅膀和鲸鱼的胎生。
3. 案例分析(20分钟):a. 分发案例研究材料,让学生小组合作阅读、讨论和回答相关问题,例如:身为哺乳动物的人类有哪些特殊适应性?b.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实验活动(15分钟):a. 进行一项简单的实验活动,观察不同哺乳动物的牙齿构造和适应性。
b.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和实验结果,总结不同哺乳动物的食物来源和饮食习惯。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7《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哺乳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四、板书设计
1.哺乳动物的特征
2.哺乳动物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3.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哺乳动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二)新课内容
1.哺乳动物的特征
(1)体表被毛:保持体温、保护皮肤等作用。
(2)体温恒定:适应各种环境,提高生存竞争力。
(3)哺乳:提供营养、增强免疫力等。
2.哺乳动物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1)食肉目:如猫、狗、狼等,具有尖锐的牙齿和爪子。
(2)奇蹄目:如马、猪、牛等,具有奇数个脚趾。
(3)偶蹄目:如羊、鹿、骆驼等,具有偶数个脚趾。
c.简答题:解释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的意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解答和讲解。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哺乳动物的特征、分类、生殖发育特点等。
2.强调哺乳动物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提醒学生关注哺乳动物的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哺乳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哺乳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人教版八上第七节《哺乳动物》word教案

课题:第五章第七节哺乳动物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师寄语:你紧、我紧、大家紧,紧紧相追学习目标: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3、了解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1、认识生活中的哺乳动物2、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3、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教学突破: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课内的知识要点,并延伸课外知识,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构建对不如动物的整体认识。
通过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的拓展,让学生认识到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应该做好保护和控制工作,合理开发和利用。
教学流程:一、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观看课本P37图片: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一)家兔的外部形态•身体分为、、、和五部分。
•体表被毛。
粗毛:稀少,耐摩擦起保护作用绒毛:细密,覆盖于皮肤上起保温作用(二)家兔的内部结构心脏分成四个腔: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
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
体温恒定对于我这类动物适应陆地环境有什么意义?2、家兔的肠很长,总长度为体长的10倍,其中盲肠特别发达,有利于消化大量的植物纤维。
3、观察与思考:比较家兔、狼的牙齿门齿,适于切断食物犬齿,适于撕裂肉食臼齿,适于磨碎食物4、家兔的神经系统家兔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
家兔具有发达的大脑,能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5、家兔的生殖和发育胚胎在母体的子宫里发育成为胎儿后,就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做胎生。
胎儿产出后,母体用乳汁哺育幼体。
和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这样可以使后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而且也增强了哺乳动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
思考: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谁能概括一下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三、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四、技能训练p39页综合和概括:比较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对上面的概括,你有什么补充吗?五、你学到了什么?六、我喜欢的职业—兽医师七、探究性作业请同学们设计一幅漫画-------人与动物的关系八、当堂过关1、与其他动物相比,哺乳动物后代成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C.心脏四腔D.体表被毛2、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宝岛台湾.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C.牙齿分化D.体温不恒定3、蝙蝠能够飞行,但不属于鸟类,而是属于哺乳类.主要由于是()A.蝙蝠能用超声波定位B.蝙蝠能滑翔C.蝙蝠四肢有爪D.蝙蝠有胎生、哺乳的特征4、深圳野生动物园有①长颈鹿②鳄鱼③大象④蝴蝶等动物,小明把这些动物分成了两类,一类是①③,另一类是②④.他分类的依据()A.是否会飞B.是否会游泳C.是否胎生哺乳D.是否有脊椎骨5、下列不具有膈的动物是()A.鱼B.羊C.牛D.猪6、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是以萨罗普羊为原型设计的.萨罗普羊在繁殖上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它属于()A.两栖类B.爬行类C.鸟类D.哺乳类7、“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像人类哺乳的情形.你认为“美人鱼”属于()A.鱼类B.软体动物C.哺乳动物D.两栖类8、生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结构特点不与家兔食草生活相适应的是()A.犬齿发达B.消化管长C.盲肠发达D.臼齿发达9、盐城“仙鹤神鹿之乡”入选“2009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麋鹿的主要特征包括()10、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A.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B.体表被毛,胎生,哺乳C.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D.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八年级上册生物哺乳动物教案(精选5篇)

八年级上册生物哺乳动物教案(精选5篇)八年级上册生物哺乳动物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结合教学法的特点,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欢迎分享!八年级上册生物哺乳动物教案篇1这个学期,上初中一年级3班的生物课。
因为今年起,中考要考生手了,期中考试我们也举行了考试,现在考试已经结束,面对学生的一些让人失望的试卷,我陷入了深思:为什么会这样?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所有的题,甚至是原题都一一做过了,有些题甚至还强调了很多遍,为什么最后的结果还是不会?今后该如何做,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成绩?基础知识部分:通过试卷可以看出,基础知识需要记得的,学生掌握的不好,也许学生基本上都是死记硬背的,且掌握的不扎实,缺少灵活性。
错字多。
对策:今后的教学要注意把握全局,从细处入手,对出现错误的学生,在其纠正错误后要组织针对性的过关。
指派组长检查,引导学生自我训练。
同时,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让学生有感悟,获得一定的经验。
知识的运用、迁移部分:这是一个让学生、老师头痛的问题,学生的理解、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太差,有时明明能背下知识,但是却不会运用,答不到点子上去,这是我一直以来最为苦恼的事情,在我看来都是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对学生却是一头雾水。
如何克服这个困难,解决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
首先,我把学生进行了比较。
除了学生自身能力和学习方法外,我找不出什么其他的原因。
其次想到自身的教学方法,长久以来,学生总习惯于先自己讨论、交流后,教师再把答案组织成型,然后背下来,要是哪一次没有组织,学生马上抗议,不知道背什么,有点无所适从的感觉,给人的感觉好像是雏鸟,张着嘴巴专等着人来喂。
一旦考试遇到了稍微变样的题型,马上就傻眼了,不知道从何下手。
今后注意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己组织成答案,以提高学习的能力。
八年级生物哺乳动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哺乳动物教案八年级生物哺乳动物教案(精选篇1)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2.教材分析2.1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与原教材相比有较大的变化,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抓住重点,借用多媒体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
2.2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认同动物的运动要依赖一定的结构的观点,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大意义,从而真正理解运动和行为的关系,为今后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相互合作的信心和能力。
③情感目标: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严谨的生活态度,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2.3 教学重难点①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运动需要身体各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运动对动物的生存有重大意义。
②难点:运动是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统一,运动是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
2.4 教具准备:①教具:多媒体课件、猪的胫骨和脊椎骨各一根、自制模型、条形木棍(一头钻洞)、小铁钉1个、玩具汽车、细绳。
②学具:20 cm×2 cm纸板(或木板)2块、皮筋2根、小铁钉1个。
3.教学过程3.1 复习提问①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②动物为什么能运动?教师稍作引导。
3.2 导入新课提供一组动物捕食、迁徙、求偶的视频材料。
提问:①这些动物在做什么?②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生存和繁殖)③你根据什么来判断动物在取食?(如:虎奔跑,虎咬住鹿的颈部)④所有动物的取食方式都一样吗?(不一样)⑤简述动物捕食的过程。
(动物捕食时需要观察、奔跑和扑咬等)小结:同捕食有关的运动是动物的捕食行为,同理动物也有繁殖行为等,所以运动是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
3.3 运动系统的组成学生讨论得出:运动需要骨、骨连接(关节)和骨骼肌共同完成。
3.3.1骨的外形和作用取猪的胫骨和脊椎骨各一根,让学生观察骨的外形。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哺乳动物教案5篇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哺乳动物教案5篇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哺乳动物教案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一般以篇、章、节、目等,编制成严密的教学体系。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欢迎分享!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哺乳动物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量之一。
2、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3、使学生体会研究人员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定量地分析某个具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讨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从“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过程”、“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和“人类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这三个方面来阐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问题。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之一;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原因是本节的难点之一。
充分利用“赛达.伯格湖中能量流动定量分析”这一经典的生态学实验,是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同时也是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精华所在,因为在指导学生讨论这个实验数据的过程中,可初步训练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人类的生产生活实际,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社会”观点。
重难点分析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1)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物圈中每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都是一个能量输入、传递和输出的系统。
生态系统内能量单向传递的全过程,叫做能量流动。
这是生态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
(2)指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的过程;同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渗透着物质运动和物质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是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极好素材。
八上初中生物哺乳动物教案

八上初中生物哺乳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哺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2. 掌握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3. 了解哺乳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哺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2. 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哺乳动物的分类;2. 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案、教材、图片等教学资源;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引发学生对哺乳动物的兴趣。
2. 学习哺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a. 哺乳动物的定义和特点;b. 哺乳动物的分类;c. 根据不同特点和生活习性进行分类。
3. 探究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a. 分组讨论哺乳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活习性;b. 分析哺乳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c. 展示哺乳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4. 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5. 课后作业:让学生总结一种哺乳动物的特点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并写出对人类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和重点是否明确;2. 学生对哺乳动物的了解程度如何;3.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
七、拓展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或野外观察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2. 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哺乳动物,进行深入研究。
八、课堂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学生对哺乳动物的掌握程度;2. 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同学评价。
八年级生物上册《哺乳动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哺乳动物》教案哺乳动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哺乳动物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2、阐明狼和兔在牙齿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概述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小结和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1、关注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2、保护哺乳动物的栖息地。
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概括出哺乳动物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概述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创建情境→提出问题→导出课题→讨论,归纳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归纳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过程说明: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导入新课播放竹林生活熊猫的图片,城市里生活狗的图片,森林里栖息小狗图片,水里生活鲸鱼的图片……它们形状差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但是都属于哺乳动物,判别的来由是什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认真的观看图片,趣味情景引思考为甚么他们都是哺乳动物?仔细窥察图片入,设疑诱思,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的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播放毛绒绒猫的图片,引导学11体表被毛、体温恒定2胎生、哺乳3用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品生从形状上说出哺乳动物的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的特征播放袋鼠、熊猫、猴子哺乳的图片,指导学生从生殖、发育说出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的特征指导学生思考胎生哺乳的优越性,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子女的成活率?1)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体直接产出幼崽。
胎生比卵生回覆学生窥察思考回答联系比较青蛙产小蝌蚪的数量存活率,小鱼产鱼仔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积极解决问题的的数量和存活率,能力以及哺乳动物产仔的数量和存活率,思考回答问题出示图片让学生窥察,自主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和观察能提高了子女的出身存活率。
2)母体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幼崽,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幼崽的温饱和营养问题。
因而提高了子女的成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播放狼和兔子的牙齿结构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课本38页的问题1)兔和狼的结构有什么共学生讨论,畅所欲24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二.与人类的干系有益1、提供动物蛋白2、维持生态体系的稳定3、外相具有特有的经济价值4、人类得力的助手5、有害:鼠类猖獗会对同特性?2)兔和狼的牙齿有甚么不同?这与他们的生活性有甚么干系?3)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有甚么意义?播放图片指导学生说出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体系言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有条不素地进行窥察小结力通过回答问题让学生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哺乳动物》教案

《哺乳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哺乳动物。
3、学生能够理解哺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如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
(2)哺乳动物的适应性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
2、难点(1)理解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的生殖方式对于后代生存和发育的意义。
(2)分析哺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如猫、狗、牛、羊、猴子等,提问学生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引出哺乳动物的主题。
2、讲授新课(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讲解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的作用,如保暖、保护身体等。
胎生、哺乳:通过图片或动画展示哺乳动物的生殖过程,解释胎生和哺乳的概念,强调这种生殖方式对后代成活率的提高。
牙齿有分化:展示不同哺乳动物的牙齿图片,介绍门齿、犬齿、臼齿的功能和分化特点。
(2)常见的哺乳动物展示多种哺乳动物的图片或标本,如兔子、狮子、大象、海豚等,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生活习性。
(3)哺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消费者:讲解哺乳动物在食物链中的地位,作为消费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影响。
传播花粉和种子:举例说明一些哺乳动物在觅食过程中对植物花粉和种子的传播作用。
维持生态平衡:分析哺乳动物数量的变化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哺乳动物比其他动物更能适应复杂的环境?(2)人类活动对哺乳动物的生存有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哺乳动物?4、课堂小结回顾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常见种类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保护哺乳动物的重要性。
5、布置作业(1)让学生观察一种哺乳动物,记录其生活习性和特征。
(2)查阅资料,了解一种濒危哺乳动物的现状及保护措施,并写成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哺乳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哺乳动物》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提问:上面图片中的动物,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为什么都属于哺乳动物呢?
学生分组讨论,阅读教材36页,总结哺乳动物的特征。
哺乳动物的体毛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除了体表被毛这一特征之外,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
思考:和其他类群的动物相比,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与其他类群的动物相比,哺乳动物可以用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它们的牙齿有什么特点呢?
六、情境,导入新课(出示PPT)
展示哺乳动物哺乳幼崽图片。
提问:1、图片中的动物是怎样繁衍后代的?
2、又是怎样哺育刚出生的后代的?
胎生,用乳汁哺育后代。
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二)合作探究:(出示PPT)
1、展示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图片,如陆生的猕猴、野马、非洲象,水生的白鲸,会飞的蝙蝠。
点评:哺乳动物对人类生活的利弊,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角度辩证地看待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训练学生学会从多个途径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辩证的看待事物。
(三)课堂小结
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
2、胎生,哺乳;
3、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4、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思考讨论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八年级生物哺乳动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哺乳动物教案教案标题:八年级生物哺乳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掌握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3. 了解常见哺乳动物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意义;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常见哺乳动物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哺乳动物的适应能力和生活习性的理解;2. 常见哺乳动物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意义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 生物教科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2.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3. 实验器材,如显微镜、玻璃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动物分类知识,提问:“哺乳动物是属于哪个门类的动物?你能说出一些哺乳动物的例子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激活相关知识。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介绍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恒温性、胎生和哺乳等特点。
b. 分类讲解,将哺乳动物分为两大类:有袋动物和胎生哺乳动物。
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典型代表。
c.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的形态特征,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加深学生对不同类别的了解。
3. 实验探究(20分钟)安排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哺乳动物的牙齿结构,并探究其与其食性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哺乳动物的适应能力和生活习性。
4. 拓展应用(10分钟)让学生围绕保护哺乳动物的话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哺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保护哺乳动物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5. 总结归纳(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和保护意义。
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种哺乳动物进行调研,并撰写一份简单的调研报告,包括该动物的生活习性、适应能力和保护现状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哺乳动物的保护问题,加强了环保意识。
最新word版初中生物《第七节哺乳动物 》教案精品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哺乳动物的一般特征。
能力目标尝试进行哺乳动物的观察。
情感目标进一步增强对生物体结构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得理解。
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是哺乳动物的特征,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的根底上结合生活经验加以总结。
教学媒体家兔,家兔浸制标本、常见家畜的图片、视频等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九节哺乳类一、家兔二、哺乳动物的特征动物细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2.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根本结构。
3.掌握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并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熟练掌握制片的过程及动物细胞的结构。
2.通过比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知道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2.识别动物细胞的根本结构。
【教学难点】比拟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
课前准备课件、相关实验材料用具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严重腹泻时我们需要输入0.9%的生理盐水为人体补充水分,清洗伤口也可以用0.9%的生理盐水,这是因为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人体血液近似,可防止人体细胞失水皱缩或吸水涨破。
讲授新课一、实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1.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实验方法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教师巡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及时解答。
方法步骤:〔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3〕绘图。
学生质疑:〔1〕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目的是什么?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2〕在刮取材料前为什么要将口腔漱净?〔3〕刮取口腔上皮细胞的部位是哪里?在刮取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小组内展示,最后达成共识: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保持细胞形态。
(完整版)八年级的生物上册的《哺乳动物》教案.docx

《哺乳动物》教案教学目知目:1、运用比分析的方法,明哺乳物物的形、构和生理功能特点;2、明狼和兔在牙等方面与其地生活境相适的特点。
概述哺乳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培养学生小和的能力。
情感目:1、关注哺乳物与人的关系;2、保哺乳物的栖息地。
教学重点和点引学生概括出哺乳物物的形、构和生理功能特点;概述哺乳物的主要特征;教学程教学程思路:建情境→提出→ 出→ ,哺乳物的主要特征→,哺乳物与人的关系教学程明:教学内容教活学生活意入新入新播放竹林生活熊猫的片,城真的看片,趣味情景引市里生活狗的片,森林里栖思考什么他入,疑息小狗片,水里生活的都是哺乳物?思,激学生片⋯⋯它形差各异,生趣。
活境差很大,但是都属于哺乳物,判断的理由是什么?一哺乳物的主要特征播放毛猫的片,引学仔察片培养学生的生从形态上说出哺乳动物的回答观察能力1 体表被毛、体温恒定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的特征播放袋鼠、熊猫、猴子哺乳的学生观察思考回图片,引导学生从生殖、发育答2 胎生、哺乳说出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的特征联系比较青蛙产培养学生善引导学生思考胎生哺乳的优小蝌蚪的数量存于思考、积极越性,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活率,小鱼产鱼仔解决问题的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的数量和存活率,能力以及哺乳动物产( 1)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仔的数量和存活体直接产出幼崽。
胎生比卵生率,思考回答问题提高了后代的出生存活率。
( 2)母体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幼崽,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幼崽的温饱和营养问题,因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3 用牙齿撕咬、切断和咀播放狼和兔子的牙齿结构的出示图片让嚼食物图片学生观察,自引导学生讨论课本 38 页的问主学习,培养题学生自主学( 1)兔和狼的结构有什么共学生讨论,畅所欲习和观察能同特点?言(2)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3)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有什么意义?播放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具有4 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学生在教师引导系统和感觉器官下,有条不素地进行观察小结二.与人类的关系播放图片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有利概括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提供动物蛋白2、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皮毛具有特有的经济价值4、人类得力的助手5、有害: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病。
八年级生物上册《哺乳动物》教案、教学设计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关注哺乳动物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与哺乳动物相关的书籍、文章,如《哺乳动物的故事》、《动物世界》等,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哺乳动物的定义:教师简要介绍哺乳动物的定义,强调哺乳动物是恒温、脊椎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等特征。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详细讲解哺乳动物的心脏四腔、肺呼吸、体温恒定、毛发、哺乳等特征,结合图片和实例进行分析。
3.哺乳动物的分类:介绍哺乳动物的分类方法,如形态学分类、遗传学分类等,讲解常见哺乳动物的分类,如食肉目、灵长目等。
2.小组交流: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补充、提问,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练习题类型:
-选择题:针对哺乳动物的特征、分类、生殖发育等方面进行考查;
-填空题:补充完整有关哺乳动物的分类、特征等知识点;
-简答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哺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特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哺乳动物特征、分类或生殖发育的小论文,字数不限,旨在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2.实践活动:
八年级生物上册《哺乳动物》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八年级生物上册《哺乳动物》教案

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胎生,哺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经济价值
2、得力助手
3、食物
4、危害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些动物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引导学生概括说明哺乳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
综合和概括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哺乳动物用乳汁哺乳幼仔。小动物在一出生后,就会吮吸乳汁,与其他类别动物抚育后代的方式相比,哺乳动物有什么优越性?
你都知道那些哺乳动物,并回忆它们如何生活和运动的。
哺乳动物有很多,有在地表生活的,在地下穴居的,水路两栖的,空中飞行但需要在陆地上栖息活动的,生活环境多种多样,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
38-39页内容并思考。
保护动物栖息地是根本措施,并且要从自身做起,看到不良行为及时制止,对周围朋友家人加强宣传等。
三、课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结
1、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胎生,哺乳。
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能够说明哺乳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看图片、观察等活动,阐明狼和兔在牙齿等方面与其他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进而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讨论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关注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教学重点:
二、互动授课
(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展示生活在不同环境的哺乳动物(蝙蝠,野马,大象,鲸鱼,海豹)。
《哺乳动物》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人教版 (13)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常见的哺乳动物及其生活环境。
2.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4.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方法1.通过观察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的牙齿,培养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类比各种哺乳动物,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1.了解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的多样性,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生活中养成爱护动物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观察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的牙齿,推测各种牙齿的作用课前准备哺乳动物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预习新知】1.除少数水生哺乳动物外,体表都被,具有很好的作用;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哺乳动物的牙齿有了和的分化,既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哺乳动物还具有高度发达的系统和器官。
2. 是由野生动物驯养而来的,是人类食物中的重要来源;野生动物在维持的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等是人类得力的助手;等也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影响。
【教学流程】环节问题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野马、亚洲象、鲸、鼹鼠、蝙蝠形态图,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特征?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自主探究见学案《预习热身》通过课件展示预习热身题,指导学生根据有关问题自主学习。
巡视,辅导,注意个别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及时发现问题。
带问题阅读有关内容,问题答案注意在课本中勾画,疑难问题可以在组内交流或反馈给老师。
合作交流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课件展示思考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36第一、二、三自然段,结合课本图示,完成问题。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补充总结。
课件展示思考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37图片资料,结合课本图示,完成问题。
“观察与思考”观察课本P38图片,比较兔和狼的牙齿特点,课件展示两种动物的牙齿,引导学生辨认三种牙齿,阅读教材P36第一、二、三自然段,完成探究一第1—3题。
阅读教材P37图片资料,结合课本图示,完成探究一第4题。
《哺乳动物》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人教版 (4)

第七节哺乳动物尊敬的各位老师们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
我的说课分为以下六个方面,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哺乳动物》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内容。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本章主要按照动物的进化顺序(如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先后学习,所以本节安排在动物的主要类群这一章的最后面。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与生活习性,而不同的种类的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是不同的。
哺乳动物主要突出识记其主要特征,而前面学习的其它类型的动物特征以及这些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本节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由于前面学习了鸟类等动物,给了学生一个基础,而本节课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所以我把本节课目标定为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1.阐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描述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小结和归纳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和值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保护动物。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核心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哺乳动物,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不少哺乳动物,但是对于哺乳动物还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对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的也很是有限,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定为:引导学生概括出哺乳动物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把难点定为识记哺乳动物的特征和描述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四、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八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爱说话,好奇心也比较强,想象力也很丰富,而学生对于多媒体也很有兴趣,于是我决定使用观察和讨论法,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哺乳动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哺乳动物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2、阐明狼和兔在牙齿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概述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小结和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关注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保护哺乳动物的栖息地。
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概括出哺乳动物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概述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创建情境→提出问题→导出课题→讨论,归纳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归纳哺乳动物与人
类的关系
教学过程说明:
课堂小结
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体温恒定
2胎生、哺乳
3用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
4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
1提供动物蛋白
2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皮毛具有特有的经济价值
4人类得力的助手
有害: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