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嵌入式实验报告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ARM嵌入式实验报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嵌入式处理器架构,ARM架构以其高效能和低功耗的特点,成为了众多嵌入式系统的首选。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在ARM嵌入式实验中的学习和体会。
1. 实验背景和目的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以完成特定任务的系统。
ARM架构作为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处理器架构,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等领域。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学习ARM架构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
2.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ARM架构的基本原理首先,我们学习了ARM架构的基本原理,包括指令集、寄存器、内存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ARM指令集具有丰富的指令种类和灵活的寻址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同时,ARM处理器具有多个寄存器,用于存储和操作数据,提高了程序的执行效率。
此外,内存管理是嵌入式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ARM架构通过虚拟内存管理机制,实现了对内存的高效管理。
2.2 ARM开发工具的使用为了进行ARM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我们需要使用相应的开发工具。
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Keil MDK开发工具,进行ARM程序的编译、调试和下载。
Keil MDK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开发环境,包括编译器、调试器和仿真器等,方便了我们进行ARM程序的开发和调试。
2.3 ARM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在掌握了ARM架构和开发工具的基本知识后,我们开始进行ARM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本次实验中,我们以一个简单的温度监测系统为例,设计了相应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
硬件电路包括传感器、模拟转换电路和显示器等,用于采集和显示温度数据。
软件程序则负责控制硬件电路的运行,并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和显示。
3.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设计和开发了一个基于ARM架构的温度监测系统。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
A R M 嵌入式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目录一.实验步骤 (3)二.实验内容1.高八位的传送 (7)2.64位的加法 (9)3.计算10! (11)4.地址搬移 (14)三.心得体会 (18)一.实验操作步骤1.新建工程:运行Embest IDE 集成开发环境,选择菜单项File →New Workspace ,系统弹出一个对话框,键入文件名“xx”,点击OK 按钮。
将创建一个新工程,并同时创建一个与工程名相同的工作区。
此时在工作区窗口将打开该工作区和工程.。
2.建立源文件:点击菜单项File → New,系统弹出一个新的文本编辑窗,输入源文件代码。
编辑完后,保存文件“xx.s”后缀3.添加源文件:选择菜单项Project →Add To Project →Files ,在工程目录下选择刚才建立的源文件xx.s后缀文件,4.基本配置:选择菜单项Project →Settings,弹出工程设置对话框。
在工程设置对话框中。
(1)择Processor和Remote 设置对话框,进行配置:(2)选择Build---Rebuild All,编译成功。
(3)选择Project →Settings →Debug设置对话框,进行配置:5.选择菜单项Debug →Remote Connect 进行连接软件仿真器,执行Debug →Download 命令下载程序,并打开窗口View---- Debug Window---Menory,打开窗口View---- Debug Window---Registar将存储器地址改为0x00001000,按F10进行单步跟踪,观察寄存器的数据变化并分析。
二.实验内容1.编写程序将R2的高8位传送到R3的低8位,不考虑R3的其他位。
1)程序代码:.global _start_start:ldr R2,=0x18120588ldr R3,=0x13781470mov R2,R2,ROR #24and R2,R2,#0x000000ffand R3,R3,#0xffffff00orr R3,R3,R2stop:b stop.end2)程序源码下载到0x00001000,并被成功执行3)实验分析分别将18120588和13781470存入R2和R3中将R2中的高8位“18”移到R2的低8位,原来的数“18120588”变为“12058818”屏蔽掉R2中的高24位,使其不影响R3中高24位的数值屏蔽掉R3中的低8位,能将R2的低8位移到R3的低8位将R2中的高8位”18”移到R3的低8位而不影响R3中的其他的24位2、实现64位的加法运算,要求【R1:R0】+【R3:R2】,结果放回【R1:R0】中。
ARM嵌入式开发实验课程学习报告
ARM实验报告 39032510 赵正ARM嵌入式开发实验课程学习报告39032510摘要:在两周的ARM实验课程学习中,我初步了解了ARM的一些基本知识,上课的过程中也按实验指导书中的内容学习了一些例程,了解了PB平台下工程的建立、程序的编译和运行,利用实验箱中的设备实验了对数码管,点阵,电机等的控制,虽然只学到了一点皮毛,两天的学习还是让我觉得收获良多。
一、对ARM的认识在选择这一门课前,其实我对ARM一点也不了解,只是在做电设时听说有一组同学用ARM来进行控制,觉得挺高端,于是趁有这个机会就想见识一下ARM的强大功能。
经过老师第一节课的简单讲解,我了解了ARM的一些知识,现在常见的系统有LUNIX和WINCE,我们实验中用的是WINCE系统,下面说下实验的心得。
二、第一个实验---系统的定制以前学单片机,基本上简单看看原理图就开始进行程序的编写,而翻开ARM的指导书,发现要定制系统,没听说过。
分配了实验箱后,靠之前积累的经验,那些导线的连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打开电源发现我们的实验箱屏目上不显示,而别人的却有,想了一下才明白,原来是那些箱子已经有人把系统烧进去了。
然后开始按步骤定制系统。
自己不熟悉的步骤主要有以下几点:1. 对CMD命令提示框不会操作,如何打开一个文件不清楚,经寻问,得知要用“cd+文件夹名称“ 可以打开。
图表 1 命令提示框ARM实验报告 39032510 赵正2. 对于什么是网关,什么是网络地址了解不多,在修改IP时搞了好半天图表 2 IP设置界面最后费尽周折,花了近2个小时时间,终于利用Jflash.exe将eboot.nb0烧到Flash 中,这时才发现,利用PB生成的NK文件还没有用到。
随后稍稍顺利了一点,最终也把NK文件烧进Flash中,但发现界面是英文的,不太方便,还有就是一旦重启,就需要重新烧录,之后改了超极终端里的一些选项,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最头疼的实验———实验箱与宿主机的连接在熟悉了实验的基本过程后,很快做到了实验箱与宿主机的连接,此前也了解过单片机实验板与PC机的连接,用的是串口线,至于实验中的ARM,记得实验中有一个串口线,一个并口线,一个网线,也不知通过哪个连的。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完整版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完整版篇一:ARM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第赵成,张克新院姓专学系:名:业:号:电子通信工程系周振宇物联网工程 121309140电子通信工程系XX年3月制实验一 ARM体系结构与编程方法一、实验目的了解ARM9 S3C2410A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的体系结构,熟悉ARM微处理器的工作模式、指令状态、寄存器组及异常中断的概念,掌握ARM指令系统,能在ADS1.2 IDE中进行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二、实验内容1.ADS1.2 IDE的安装、环境配置及工程项目的建立;2.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参考附录A):(1)两个寄存器值相加;(2)LDR、STR指令操作;(3)使用多寄存器传送指令进行数据复制;(4)使用查表法实现程序跳转;(5)使用BX指令切换处理器状态;(6)微处理器工作模式切换;三、预备知识了解ARM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的体系结构及指令体系;熟悉汇编语言及可编程微处理器的程序设计方法。
四、实验设备 1. 硬件环境配置计算机:Intel(R) Pentium(R) 及以上;内存:1GB及以上;实验设备:UP-NETARM2410-S嵌入式开发平台,J-Link V8仿真器; 2. 软件环境配置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ervice Pack 2;集成开发环境:ARM Developer Suite (ADS)1.2。
五、实验分析1.安装的ADS1.2 IDE中包括两个软件组件。
在ADS1.2中建立 ARM Executable Image(ARM可执行映像)类型的工程,工程目标配置为 Debug;接着,还需要对工程进行目标设置、语言设置及链接器设置;最后,配置仿真环境为ARMUL仿真方式。
2.写出ARM汇编语言的最简程序结构,然后在代码段中实现两个寄存器值的加法运算,给出运算部分相应指令的注释。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
实验一ARM 汇编指令使用实验——基本数学/ 逻辑运算一、实验目的1. 初步学会使用ARM ADS / Embest IDE for ARM 开发环境及ARM 软件模拟器。
2. 通过实验掌握数据传送和基本数学/ 逻辑运算的ARM 汇编指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1. 硬件:PC机。
2. 软件:ADS 1.2 / Embest IDE 200X 集成开发环境。
三、实验内容1 .熟悉ADS 1.2 / Embest IDE 200X 开发环境的使用,使用LDR/STR和MOV等指令访问寄存器或存储单元,实现数据的加法运算。
具体实验程序如下:/* armasm1a.s */• EQU X, 45 /*定义变量X,并赋值为45*/.EQU Y, 64 /*定义变量Y,并赋值为64*/.EQU STACK_TOP, 0X1000 /* 定义栈顶0X1000*/.GLOBAL _START.TEXT_START: /* 程序代码开始标志*/MOV SP, #STACK_TOPMOV R0, #X/*X 的值放入R0*/STR R0, [SP]/*R0 的值保存到堆栈*/MOV R0, #Y/*Y 的值放入R0*/LDR R1, [SP]/* 取堆栈中的数到R1*/STRR0, [SP] STOP: B STOP/* 程序结束,进入死循环 */.END等指令,完成基本数学 / 逻辑运算。
具体实验程序如下:/* armasm1b.s */ .EQU X, 45 /*定义变量X ,并赋值为45*/ .EQU Y, 64 /*定义变量Y ,并赋值为64*/ .EQU 乙87/*定义变量Z ,并赋值为87*/.GLOBAL _START .TEXT_START: /* 程序代码开始标志 */MOV R0, #X/*X 的值放入 R0*/MOV R0, R0, LSL #8 /*R0 的值乘以 2 的 8 次方 */ MOV R1, #Y/*Y 的值放入 R1*/ADD R2, R0, R1, LSR #1 /*R1 的值除以 2 再加上 R0 后的值放入 R2*/MOV SP, #0X1000 STR R2, [SP] MOV R0, #Z/*Z 的值放入 R0*/ AND R0, R0, #0XFF /* 取 R0 的低八位 */ MOV R1, #Y/*Y 的值放入 R1*/ADD R2, R0, R1, LSR #1 /*R1 的值除以 2 再加上 R0 后的值放入 R2*/ADDR0, R0, R1 2.使用 ADD/SUB/LSL/LSR/AND/ORR .EQU STACK_TOP, 0X1000 /* 定义栈顶 0X1000*/1.新建工程。
湘潭大学ARM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第一次) Linux Red Hat系统的
湘潭大学ARM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第一次) Linux Red Hat系统的湘潭大学arm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第一次)--linuxredhat系统的arm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第一次)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实验助教:完成日期:内容:linuxredhat系统的加装和基本操作测试目录一、二、三、实验内容及步骤0.导读………………………………………………………………………………………………1.简介………………………………………………………………………………………………1.1xsbase的概述……………………………………………………………………………1.2系统共同组成……………………………………………………………………………………1.2.1硬件描述……………………………………………………………………………1.2.2软件叙述……………………………………………………………………………1.2.3配件…………………………………………………………………………………1.2.4光盘内容……………………………………………………………………………3.2.2下载kernel………………………………………………………………………3.2.3浏览filesystem…………………………………………………………………3.2.4linux启动………………………………………………………………………四、实验现象及结果五、实验心得体会2实验建议及目的实验设备linuxredhat系统的加装和基本操作测试一、实验要求及目的1、初步熟识linux操作系统的加装过程2、熟悉linux的基本操作3、自学串口浏览、jtag浏览、tftp下载方式4、学习和体会bootloader、kernel、filesystem的下载5、学习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二、实验设备1、pc机2、xsbase板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1xsbase简介xsbase就是深圳亿道电子最新面世的一款基于英特尔xscalepxa255的高端嵌入式解决方案,此方案提供更多多样的软硬件资源和参照设计方案。
arm实训总结
arm实训总结标题:ARM实验实训总结报告一、前言本次ARM实验实训是我对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的一次深度实践。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ARM微处理器的结构原理、指令集以及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理解。
二、实训内容回顾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主要围绕ARM Cortex-M系列处理器进行学习和实践。
首先,从理论层面,我们系统地学习了ARM体系结构、工作模式、存储器管理、异常处理等基础知识;其次,在实践环节,我们使用Keil MDK等开发工具进行了汇编和C语言编程,完成了中断服务程序设计、定时器应用、串口通信等多个实战项目。
三、实训过程及收获1. 硬件操作与调试:通过对ARM开发板的实际操作,我亲身体验了硬件连接、程序下载、在线调试等环节,对硬件底层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软件编程与实现:通过编写和调试ARM汇编和C语言代码,我对ARM的指令集、寄存器配置、中断处理机制等有了深入理解,同时也提升了我的编程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团队协作与交流:在完成复杂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分工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这不仅提高了我在团队环境下的工作效率,也锻炼了我与他人沟通协调的能力。
四、实训反思与展望尽管在实训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我也意识到自身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提升,如对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理解与应用、硬件驱动程序的设计与优化等。
未来的学习中,我将深化对这些领域的研究,努力提升自己在嵌入式系统开发方面的综合能力。
总结,此次ARM实训是一次宝贵的实践经历,它使我对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并为我后续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或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ARM实训不仅是对我现有知识的检验,更是对未来专业技能的磨砺。
我会珍视这份实践经验,以此为契机,持续探索并深化对嵌入式系统尤其是ARM架构技术的研究,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嵌入式系统ARM实验报告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一基于ADS开发环境的设计实验二嵌入式Linux交叉开发环境的建立实验三嵌入式Linux环境下的程序设计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B班级学号B********姓名马俊民开课时间2015/2016学年第1学期实验一基于ADS开发环境的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学习ADS开发环境的使用;2、学习和掌握ADS环境下的汇编语言及C语言程序设计;3、学习和掌握汇编语言及C语言的混合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1、编写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2、编写和调试C语言程序;3、编写和调试汇编语言及C语言的混合程序;4、编写程序测试多寄存器传送指令的用法。
三、实验原理ADS全称为ARM Developer Suite,是ARM公司推出的新一代ARM集成开发工具。
现在常用的ADS版本是ADS1.2,它取代了早期的ADS1.1和ADS1.0。
ADS用于无操作系统的ARM系统开发,是对裸机(可理解成一个高级单片机)的开发。
ADS具有极佳的测试环境和良好的侦错功能,它可使硬件开发工作者更深入地从底层去理解ARM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为日后自行设计打基础,为BootLoader的编写和调试打基础。
1.ADS软件的组成ADS由命令行开发工具、ARM运行时库、GUI开发环境(CodeWarrior和AXD)、实用程序、支持软件等组成。
2.GUI开发环境ADS GUI开发环境包含CodeWarrior和AXD两种,其中Code Warrior是集成开发工具,而AXD是调试工具。
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简单、方便,适用于初始化硬件代码、启动代码等。
汇编语言具有一些相同的基本特征:1.一条指令一行。
2.使用标号(label)给内存单元提供名称,从第一列开始书写。
3.指令必须从第二列或能区分标号的地方开始书写。
4.注释必须跟在指定的注释字符后面,一直书写到行尾。
在ARM汇编程序中,每个段必须以AREA作为段的开始,以碰到下一个AREA 作为该段的结束,段名必须唯一。
嵌入式arm实习报告
嵌入式arm实习报告嵌入式arm实习报告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概述在今日,嵌入式ARM 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门比较热门的学科,无论是在电子类的领域,你都可以看到嵌入式ARM 的影子。
如果你还停留在单片机级别的,那么实际上你已经落下时代脚步了,ARM 嵌入式技术正以几何的倍数高速发展,它几乎渗透到了几乎你所想到的领域。
由于嵌入式系统具有体积小、性能强、功耗低、可靠性高以及面向行业具体应用等突出特征,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国防、消费电子、信息家电、网络通信、工业控制等各个领域。
嵌入式的广泛应用可以说是无所不在。
linux系统linux系统主要是由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再加上外部的硬件平台构成,用户空间就是用户应用程序的运行空间,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用户应用程序和GNU C Library(glibc)。
而内核空间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系统调用接口,它作为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相互转移的一种方式,二是内核空间,三是体系相关内核代码,在linux内核代码中,可以看到arch目录下有许多子目录,其中每一个子目录代表一种硬件平台。
而为什么要把linux系统划分为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呢?主要是一旦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没有分开,那用户将拥有很大的权限去操控内核或用户应用程序的崩溃将会造成系统的崩溃,而linux系统是利用cpu的模式分级来分别运行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这样就可以使操作系统得到充分的保护。
而现代的cpu通常实现了不同的工作模式,以ARM处理器为例实现了7种运行模式,分别为:1)用户模式(usr):ARM微处理器正常程序执行模式2)系统模式(sys):运行具有特权的操作系统任务3)中断模式(irq):用于通用的中断处理4)外部中断模式(fiq):用于高速数据传输或通道处理5)数据访问终止模式(abt):当数据或指令预取终止时进入该模式,可用于虚拟存储及存储保护6)管理模式(svc):操作系统使用的保护模式7)未定义指令中止模式(und):当未定义的指令执行时进入该模式,可用于支持硬件协处理器的软件仿真ARM微处理器的运行模式可以通过软件改变,也可以通过外部中断或异常处理改变,除用户模式外,模式都是非用户模式或特权模式,除用户模式和系统模式外,其他模式都是异常模式,常用于处理异常或中断,以及需要访问受保护的系统资源等情况。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ARM嵌入式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ARM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实验过程。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ARM架构的特点、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开发流程,同时掌握了ARM嵌入式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及对ARM嵌入式系统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ARM嵌入式系统的理解,掌握ARM嵌入式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熟悉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
具体目标包括:1. 了解ARM架构的特点和应用领域;2. 熟悉ARM嵌入式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3.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包括软件编写、调试和测试。
二、实验过程1. 熟悉ARM架构和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2. 安装并配置ARM嵌入式开发工具;3. 编写简单的嵌入式程序,包括LED控制、按键检测等;4. 调试和测试程序,验证功能和性能。
三、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ARM架构的特点和应用领域,熟悉了ARM嵌入式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
同时,我们成功编写并调试了简单的嵌入式程序,验证了程序的功能和性能。
四、对ARM嵌入式系统的思考ARM嵌入式系统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灵活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ARM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我们应不断学习和探索,深入理解ARM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五、结论本次实验使我们对ARM嵌入式系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嵌入式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用ARM嵌入式系统,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对我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不断努力,我们能够在ARM嵌入式系统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
嵌入式实验设计实训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开展了嵌入式实验设计实训。
本次实训以ARM处理器为平台,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二、实验目的1. 熟悉ARM处理器的基本架构和编程环境。
2. 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提高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1)硬件平台:ARM处理器开发板(2)软件平台:Keil uVision5、GNU ARM Embedded Toolchain2.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环境首先,将开发板连接到计算机,并安装Keil uVision5和GNU ARM Embedded Toolchain软件。
接着,配置开发板,使其能够正常运行。
(2)编写程序根据实验要求,编写嵌入式系统程序。
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初始化:设置时钟、GPIO、中断等。
2)主循环:实现程序的主要功能。
3)中断处理:处理外部中断。
4)延时函数:实现延时功能。
(3)编译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4)下载程序将编译好的程序下载到开发板上。
(5)调试程序在开发板上运行程序,通过串口调试软件观察程序运行情况,并对程序进行调试。
(6)实验报告根据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
3. 实验项目(1)点亮LED灯通过控制GPIO端口,实现LED灯的点亮和熄灭。
(2)按键控制LED灯通过检测按键状态,控制LED灯的点亮和熄灭。
(3)定时器实现定时功能使用定时器实现定时功能,例如定时关闭LED灯。
(4)串口通信实现串口通信,发送和接收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点亮LED灯实验成功实现了通过控制GPIO端口点亮LED灯的功能。
2. 按键控制LED灯实验成功实现了通过检测按键状态控制LED灯的功能。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完整篇(修改)解析
《ARM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刘宝雨班级测控1002班学号10401600244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13年4 月20 日目录目录 (1)实验一 ARM汇编指令实验1 (2)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设备 (2)三.实验内容 (2)四.实验原理 (2)五.实验操作步骤 (2)六.实验报告 (10)实验二ARM汇编指令实验2 (10)一、实验目的 (10)二.实验设备 (10)三.实验内容 (10)四.实验原理 (10)五.实验操作步骤 (11)六.实验报告 (18)实验三会编与C语言的相互调用实验 (18)一、实验目的.......................................................................................,.. (18)二.实验设备....................................................................................,,,,,,. (18)三.实验内容....................................................................................,,,,,,, (18)四.实验原理.......................................................................................,,, (19)五.实验操作步骤.................................................................................,,,,,,. (20)六.实验报告.................................................................................,,,,,,. (22)实验一 ARM汇编指令实验1一、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使用Embest IDE for ARM 开发环境及ARM软件模拟器;2.通过实验掌握简单ARM汇编指令的使用方法。
ARM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ARM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这次实验,我们的目的是学习和了解ARM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掌握ARM嵌入式系统的系统组成和工作方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二、实验内容1.ARM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ARM嵌入式系统由处理器、存储器、外设和操作系统组成。
其中,处理器是系统的核心,负责控制和处理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外设包括输入和输出设备等,用于和外部环境进行交互;操作系统负责管理系统资源和提供各种服务。
ARM处理器采用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架构,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点。
它的核心是ARM架构的CPU,采用32位指令集,并具有多种处理器模式和操作模式。
2.ARM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搭建在搭建开发环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安装相应的开发工具和驱动程序,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这样才能够实现开发板和PC机之间的通信和调试。
3.ARM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根据实验要求,我们要设计和开发一个简单的ARM嵌入式系统。
这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编写系统启动代码,对系统进行初始化;(2)编写应用程序代码,实现系统的功能;(3)将应用程序代码编译成目标文件,然后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三、实验过程1.搭建开发环境首先,我们安装了交叉编译器和调试器,并进行了相应的配置。
然后,连接开发板和PC机,安装和配置驱动程序。
最后,配置开发板的启动方式和调试方式。
2.编写代码并进行编译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我们编写了相应的启动代码和应用程序代码。
然后,使用交叉编译器将代码编译成目标文件,以便下一步的链接。
3.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使用交叉编译器将目标文件进行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
同时,我们对可执行文件进行了相应的设置,如堆栈大小、程序入口地址等。
四、实验结果经过我们的努力和调试,我们最终成功地设计和开发了一个简单的ARM嵌入式系统。
该系统能够按照预期的功能进行工作,并且稳定可靠。
五、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ARM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
选择工程模板为 ARM 可执行映象(ARM Executable Image)或 Thumb 可执行映象 (Thumb Executable Image),或 Thumb、ARM 交织映象(Thumb ARM Interworking Image), 然后在【Location】项选择项目存放途径,并在【Project name】项输入项目名称,点 击【确定】按钮即可建立相应工程。
void UART0_SendStr(uint8 const *str)
{ while(1)
{ if( *str == '\0' ) break;
UART0_SendByte(*str++);
// 发送数据
}
}
/**************************************************************************
; 功能 实现两个寄存器相加
; 说明 使用 ARMulate 软件仿真调试
AREA Example1,CODE,READONLY ; 声明代码段 Example1
ENTRY
; 标识程序入口
CODE32
; 声明 32 位 ARM 指令
START MOV R0,#0
; 设置参数
MOV R1,#10
LOOP BL ADD_SUB
; 调用子程序 ADD_SUB
B
LOOP
; 跳转到 LOOP
ADD_SUB ADDS R0,R0,R1 MOV PC,LR
; R0 = R0 + R1 ; 子程序返回
2023年嵌入式实验报告ARM的串行口实验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组实验时间05.03 指导教师余佩嘉成绩实验项目名称ARM的串行口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ARM的串行口工作原理2.学习编程实现ARM的UART通讯3.掌握CPU运用串口通讯的方法实验原理1.异步串行I/O异步串行方式是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位接一位(例如先低位、后高位)地传送。
数据的各不同位可以分时使用同一传输通道,因此串行I/O可以减少信号连线,最少用一对线即可进行。
接受方对于同一根线上一连串的数字信号,一方面要分割成位,再按位组成字符。
为了恢复发送的信息,双方必须协调工作。
在微型计算机中大量使用异步串行I/O方式,双方使用各自的时钟信号,并且允许时钟频率有一定误差,因此实现较容易。
但是由于每个字符都要独立拟定起始和结束(即每个字符都要重新同步),字符和字符间还也许有长度不定的空闲时间,因此效率较低。
图3-1给出异步串行通信中一个字符的传送格式。
开始前,线路处在空闲状态,送出连续“1”。
传送开始时一方面发一个“0”作为起始位,然后出现在通信线上的是字符的二进制编码数据。
每个字符的数据位长可以约定为5位、6位、7位或8位,一般采用ASCII编码。
后面是奇偶校验位,根据约定,用奇偶校验位将所传字符中为“1”的位数凑成奇数个或偶数个。
也可以约定不要奇偶校验,这样就取消奇偶校验位。
最后是表信号地所有的信号都要通过信号地线构成耦合回路。
通信线有以上三条(TXD、RXD和信号地)就能工作了。
其余信号重要用于双方设备通信过程中的联络(握手信号),并且有些信号仅用于和MODEM的联络。
若采用微型机对微型机直接通信,且双方可直接对异步串行通信电路芯片编程,若设立成不要任何联络信号,则其它线都可不接。
有时在通信线的同一端将相关信号短接以“自握手”方式满足联络规定。
这就是如图3-2(a)所示的情况。
RTS/CTS 请求发送值号RTS是发送器输出的准备好信号。
接受方准备好后送回清除发送信号CTS后,发送数据开始进行,在同一端将这两个信号短接就意味着只要发送器准备好即可发送。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范文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范文[共19页]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范文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范文[共19页]实验一系统认识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习Dais软件的操作,熟悉程序编写的操作步骤及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PC计算机一台,Dais-52PRO+或Dais-PRO163C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内容编写程序,将80h~8Fh共16个数写入单片机内部RAM的30h~3Fh空间。
四、实验步骤运行Dais软件,进入集成开发环境,软件弹出设置通信端口对话框(如图2-1-1),请确保实验装置与PC正确连接,并已打开实验装置电源,使其进入在待命状态。
这里选择与实验装置实际相连的通信端口,并单击“确定”。
如通信正确则进入Dais软件主界面,否则弹出“通信出错”的信息框(如图2-1-2),请检查后重试。
图2-1-1 设置通信端口对话框图2-1-2 通信错误信息框通信成功后,单击菜单栏“设置”→“仿真模式”项打开对话框,选择需要设置型号、程序/数据空间。
这里我们将型号设置为“MCS-51实验系统”,外部数据区设置为“系统RAM”,用户程序区设置为“片外(EA=0)”,如图2-1-3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保存设置。
图2-1-3 设置工作方式对话框工作方式设置完毕后,单击菜单栏“文件”→“新建”项或按Ctrl+N组合键(建议单击工具栏“”按钮)来新建一个文件,软件会出现一个空白的文件编辑窗口。
在新窗口中输入程序代码(A51\2_1.ASM):ORG0000HLJMPMAINORG0100HMAIN:MOVR1,#30H;片内RAM首地址MOVA,#80H;写入数据初值MOVR7,#16;循环变量INCR1;地址增量INCA;数据+1DJNZR7,LOOP1;循环变量-1,不为0继续SJMP$;结束END单击菜单栏“文件”→“保存”项(建议单击工具栏“”按钮)保存文件。
若是新建的文件尚未命名,系统会弹出文件保存对话框(如图2-1-4),提示用户选择文件保存的路径和文件名,再单击“保存”按钮。
嵌入式实验报告_ARM的串行口实验
嵌入式实验报告_ARM的串行口实验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 ARM 处理器的串行口通信原理及编程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编程实践,能够实现基于 ARM 的串行数据收发功能,为后续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指数据一位一位地顺序传送。
在 ARM 系统中,串行口通常由发送器、接收器、控制寄存器等组成。
发送器负责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并发送出去,接收器则将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
控制寄存器用于配置串行口的工作模式、波特率、数据位长度、停止位长度等参数。
波特率是串行通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每秒传输的比特数。
常见的波特率有 9600、115200 等。
在本次实验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波特率,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实验设备与环境1、硬件设备:ARM 开发板、USB 转串口线、电脑。
2、软件环境:Keil MDK 集成开发环境、串口调试助手。
四、实验步骤1、建立工程在 Keil MDK 中创建一个新的工程,选择对应的 ARM 芯片型号,并配置工程的相关参数,如时钟频率、存储分配等。
2、编写代码(1)初始化串行口首先,需要设置串行口的工作模式、波特率、数据位长度、停止位长度等参数。
例如,设置波特率为 115200,数据位长度为 8 位,停止位长度为 1 位。
(2)发送数据通过编写发送函数,将要发送的数据写入串行口的数据寄存器,实现数据的发送。
(3)接收数据通过中断或者查询的方式,读取串行口的接收寄存器,获取接收到的数据。
(4)主函数在主函数中,调用发送函数发送数据,并处理接收的数据。
3、编译下载编写完成代码后,进行编译,确保代码没有语法错误。
然后,将生成的可执行文件下载到 ARM 开发板中。
4、连接设备使用 USB 转串口线将 ARM 开发板与电脑连接起来,并在电脑上打开串口调试助手,设置与开发板相同的波特率等参数。
5、测试实验在串口调试助手中发送数据,观察开发板是否能够正确接收并回传数据。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了解ARM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架构,并通过实际操作了解ARM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调试方法和流程。
二、实验原理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是一种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架构的处理器。
在嵌入式系统领域,ARM处理器具有低功耗、高性能、易扩展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物联网等领域。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ARM Cortex-M系列处理器,其主要特点如下:1.低功耗:采用了先进的低功耗技术,适用于电池供电的嵌入式系统。
2.高性能:采用了指令流水线和乱序执行等技术,提高了处理器的运行效率。
3.易扩展:支持多核架构和内核扩展,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在实验中,我们将通过Keil MDK开发环境和ARM开发板进行ARM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实现简单的功能。
三、实验步骤1.硬件搭建:连接ARM开发板,通过USB进行电源供给和通信。
2. 软件配置:在Keil MDK中配置开发环境,包括选择芯片型号、设置编译器和调试器等。
3.编写程序:使用C语言编写嵌入式程序,通过调用ARM提供的库函数实现所需功能。
5.调试和测试:通过调试器对程序进行调试,并使用示波器等工具进行性能测试和验证功能的正确性。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功能:通过按键控制LED灯的亮灭。
在按键按下的时候,LED灯会亮起,松开按键后,LED灯熄灭。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ARM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架构,并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ARM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调试方法和流程。
掌握了Keil MDK开发环境的使用技巧,学会了使用ARM提供的库函数编写嵌入式程序。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ARM嵌入式系统具有低功耗、高性能和易扩展等特点,对于实际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
然而,本次实验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ARM嵌入式系统的高级应用,包括操作系统移植、网络通信和多任务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应对实际的项目开发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ARM汇编指令使用实验——基本数学/逻辑运算一、实验目的1. 初步学会使用ARM ADS / Embest IDE for ARM 开发环境及ARM软件模拟器。
2. 通过实验掌握数据传送和基本数学/逻辑运算的ARM汇编指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1. 硬件:PC机。
2. 软件:ADS 1.2 / Embest IDE 200X集成开发环境。
三、实验内容1.熟悉ADS 1.2 / Embest IDE 200X开发环境的使用,使用LDR/STR和MOV等指令访问寄存器或存储单元,实现数据的加法运算。
具体实验程序如下:/* armasm1a.s */.EQU X, 45 /*定义变量X,并赋值为45*/.EQU Y, 64 /*定义变量Y,并赋值为64*/.EQU STACK_TOP, 0X1000 /*定义栈顶0X1000*/.GLOBAL _START.TEXT_START: /*程序代码开始标志*/MOV SP, #STACK_TOPMOV R0, #X /*X的值放入R0*/STR R0, [SP] /*R0的值保存到堆栈*/MOV R0, #Y /*Y的值放入R0*/LDR R1, [SP] /*取堆栈中的数到R1*/ADD R0, R0, R1STR R0, [SP]STOP: B STOP /*程序结束,进入死循环*/.END2.使用ADD/SUB/LSL/LSR/AND/ORR等指令,完成基本数学/逻辑运算。
具体实验程序如下:/* armasm1b.s */.EQU X, 45 /*定义变量X,并赋值为45*/.EQU Y, 64 /*定义变量Y,并赋值为64*/.EQU Z, 87 /*定义变量Z,并赋值为87*/.EQU STACK_TOP, 0X1000 /*定义栈顶0X1000*/.GLOBAL _START.TEXT_START: /*程序代码开始标志*/MOV R0, #X /*X的值放入R0*/MOV R0, R0, LSL #8 /*R0的值乘以2的8次方 */MOV R1, #Y /*Y的值放入R1*/ADD R2, R0, R1, LSR #1 /*R1的值除以2再加上R0后的值放入R2*/MOV SP, #0X1000STR R2, [SP]MOV R0, #Z /*Z的值放入R0*/AND R0, R0, #0XFF /*取R0的低八位*/MOV R1, #Y /*Y的值放入R1*/ADD R2, R0, R1, LSR #1 /*R1的值除以2再加上R0后的值放入R2*/ LDR R0, [SP] /*Y的值放入R1*/MOV R1, #0X01ORR R0, R0, R1MOV R1, R2 /*Y的值放入R1*/ADD R2, R0, R1, LSR #1 /*R1的值除以2加上R0的值放入R2*/STOP: B STOP /*程序结束,进入死循环*/.END四、实验操作步骤1.新建工程。
先建立一个实验文件夹,如E\ARMSY\armasm1;然后运行Embest IDE集成开发环境,选择File→New Workspace菜单项,弹出一个对话框,输入工程名armasm1a/armasmlb等相关内容;最后单击OK按钮,将创建一个新工程,并同时创建一个与工程名相同的工作区。
此时在工作区窗口将能打开该工作区和工程。
2.建立源文件。
选择File→New菜单项,弹出一个新的、没有标题的文本编辑窗口,输入光标位于窗口中第一行,按照实验参考程序编辑输入源文件代码。
编辑完后,保存文件armasmla. s。
3.添加源文件。
选择Project→Add To Project→File项或单击工程管理窗口中的相应右键快捷菜单命令,打开文件选择对话框,在工程目录下选择刚才建立的源文件armasmla.s/armasmlb.s。
4.基本设置。
选择Project→Settings…菜单项或按下快捷键Alt+F7,弹出工程设置对话框;在工程设置对话框中选择Processor属性页,按照使用要求对目标板所用处理器进行设置。
5.生成目标代码。
选择Build→Build armasmla菜单项或按下快捷键F7,生成目标代码。
此步骤也可以通过单击工具栏上相应按钮来完成。
6.调试设置。
选择选择Project→Settings…菜单项或按下快捷键Alt+F7,弹出工程设置对话框;在工程设置对话框中,若选择Remote页面则对调试设备模块进行设置;若选择Debug页面则对调试模块进行设置。
7.选择Debug→Remote Connect连接软件仿真器,执行Download命令下载程序,并打开寄存器窗口。
8.打开存储器窗口,观察地址0x8000~0x801F的内容以及地址0xFF0~0xFFF的内容。
9.单步执行程序,并观察和记录寄存器与存储器值的变化。
10.结合实验内容和相关资料观察程序运行,通过实验加深理解ARM指令的使用。
五、实验结果分析1. 程序1用用来实现加法运算;程序2使用ADD/SUB/LSL/AND/ORR等指令,完成基本的数学/逻辑运算。
2. 通过记录程序1和程序2单步运行时有关寄存器与存储器的值,可以看出运行结果正确。
实验二 ARM汇编指令使用实验——存储区数据块的传送一、实验目的1.熟悉ARM ADS 1.2 / Embest IDE for ARM 开发环境及ARM软件模拟器的使用。
2.通过实验掌握使用LDM/STM、B、BL等指令完成较为复杂的存储区访问和分支程序的方法,学习使用条件码,加强对CPSR的认识。
二、实验设备1. 硬件:PC机。
2. 软件:ADS 1.2 / Embest IDE 200X集成开发环境。
三、实验内容设计并调试一个存储区数据块的传送程序,具体数据块的传送要求为:将数据从源数据区snum复制到目标数据区dnum,数据的个数num假定为20,复制时以8个字为单位进行,对于最后不足8个字的数据,以字为单位进行复制。
用ARM汇编语言设计该数据块复制程序的设计思想如下:先将源数据区的起始地址、目标数据区的起始地址以及数据个数赋给选定的寄存器R0、R1、R2,再根据每次批量/单个复制数据的个数R3确定用于数据复制的中间寄存器R4~R11,之后先将源数据区的若干个数据批量装载到中间寄存器中,再将中间寄存器的数据批量存储到目的数据存储区,随后进行数据是否复制完毕的判断,若未复制完毕,则修改有关操作数据地址,并重复前面的数据复制操作,否则,终止操作,程序结束。
程序如下:.GLOBAL _START.TEXT.EQU NUM, 20 /*定义需要复制的字数据个数NUM为20*/_START:LDR R0, =SRC /*将R0指向源数据区的起始地址*/LDR R1, =DST /*将R1指向源数据区的起始地址*/MOV R2, #NUM /*将需要复制的字数据个数存放在R2中*/MOV SP, #0X400 /*将堆栈指针SP指向#0X400*/BLKCOPY:MOVS R3, R2, LSR #3 /*R2的值除以8的结果存入R3*/BEQ COPYWORDS /*若Z=1,则转COPYWORDS*/STMFD SP!, {R4-R11} /*将R4~R11的内容存入堆栈进行保护*/OCTCOPY:LDMIA R0!, {R4-R11} /*从源数据区装载8个字数据到R4~R11*/STMIA R1!, {R4-R11} /*将R4~R11中的8个字数据存入目的数据区*/SUBS R3, R3, #1 /*每复制一次R3减1*/BNE OCTCOPY /*若R3不等于0,则转移到OCTCOPY*/LDMFD SP!, {R4-R11} /*将堆栈内容恢复到R4~R11*/COPYWORDS:ANDS R2, R2, #7 /*计算需复制的奇数个字的个数*/BEQ STOP /*若R2=0则停止*/WORDCOPY:LDR R3, [R0], #4 /*将源数据区的一个字装载至R3*/STR R3, [R1], #4 /*将R3中的数据存到目的数据区*/SUBS R2, R2, #1 /*数据传输控制计数器减1*/BNE WORDCOPY /*若R2不等于0,则转移到WORDCOPY*/STOP:B STOP.LTORGSRC: /*源数据区起始地址标号*/.LONG 1, 2,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1, 2, 3, 4DST: /*目的数据区起始地址标号*/.LONG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END四、实验操作步骤1.新建工程。
先建立一个实验文件夹,如E\ARMSY\armasm2;然后运行Embest IDE集成开发环境,选择File→New Workspace菜单项,弹出一个对话框,输入工程名ARMcode等相关内容;最后单击OK按钮,将创建一个新工程,同时创建一个与工程名相同的工作区。
此时在工作区窗口将打开该工作区和工程。
2.建立源文件。
选择File→New菜单项,弹出一个新的、没有标题的文本编辑窗口,输入光标位于窗口中第一行,按照实验参考程序编辑输入源文件代码。
编辑完后,保存文件armasm2.s。
3.添加源文件。
选择Project→Add To Project→File项,或单击工程管理窗口中的相应右键快捷菜单命令,打开文件选择对话框,在工程目录下选择刚才建立的源文件armasm2.s。
4.基本设置。
选择Project→Settings…菜单项或按下快捷键Alt+F7,弹出工程设置对话框;然后在工程设置对话框中,选择Processor属性页,对目标板所用处理器进行设置。
5.生成目标代码。
选择Build→Build armasm2菜单项或按下快捷键F7,生成目标代码。
也可以单击工具栏上的相应按钮来完成。
6.调试设置。
选择Project→Settings…菜单项或按下快捷键Alt+F7,弹出工程设置对话框;在工程设置对话框中,若选择Remote页面则对调试设备模块进行设置;若选择Debug页面,则对调试模块进行设置。
7.选择Debug→Remote Connect连接软件仿真器,执行Download命令下载程序,并打开寄存器窗口。
8.打开存储器窗口,观察地址0x8054~0x80A0的内容以及地址0x80A4~0X80F0的内容。
9.单步执行程序并观察和记录寄存器与存储器值的变化,注意观察步骤8的地址中的内容变化。
当执行STMFD、LDMFD、LDMIA和STMIA指令时,注意观察其后面的参数所指的地址段或寄存器段的内容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