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要更适应学生素质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作文教学的观念,大胆创新,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思路,采用更灵活、更科学的教法,善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自觉地愿意用自己独特的笔触,描绘出他们眼中及内心那丰富多彩的世界。这样,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效就能显现。
关键词:张扬习作;鼓励学生
一、鼓励学生写“真话”,自由作文,开启灵性
文章贵在“真”,有了“真”,文章才能有棱角,才能显示自己的个性风格。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极力鼓励学生写“真话”,开启学生的灵性,呈现独特的个性风格。我们的作文教学只有大胆地鼓励学生敢于写“真话”,才能打开学生的灵性之门,使学生的文章个性纷呈。我鼓励学生写“真话”,就是让学生自由创造,写出具有自己个性的文章。
1.求异性想像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从生活中挖掘能引发学生求异思维的材料,营造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让学生增强创新能力。如我在布置学生写《龟兔赛跑新传》文章时,要求学生抛开原先“骄兵必败”的主题,重新大胆合理地界定。有很多学生都提出了自己有悖传统的独特见解:有的写乌龟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使兔子昏然大睡;有的写评委授意让兔子故意输给乌
龟,为的是不得罪大赛组委会总顾问老虎;有的写孙悟空变成了瞌睡虫附在兔子身上让兔子睡觉,结果帮了乌龟的大忙。这些观点虽显稚嫩,但无不闪烁着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和智慧的光芒。
2.实践性“真话”作文
我曾让学生写过《我的母亲(或父亲)》的文章,因为鼓励写“真话”,所以避免了过去学生尽写雨中、雪中送鞋、送伞,以及生病送我上医院、整夜陪伴我等一类反映母爱父爱的老题材、老话题,而是出现了多姿多彩的话题。
二、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寻找“真话”,濯亮情感个性
1.引导学生坚持多观察生活,多积累素材,勤写日记、随笔
社会是个大课堂,生活是一部无字的鸿篇巨著。正如美国教育家科勒斯涅克曾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在社会生活里,有取之不尽、写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立意能力。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将那些亲眼目睹或道听途说的事情勤记下来。曾有一位学生问我:“下水道井盖为什么都做成圆的?”我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肯定这位学生“问的好”后,布置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做实验,尝试用硬纸板做圆形、三角形、四方形等形状后再比较一下优缺点。然后,组织全班学生讨论,最后总结出圆盖具有开启自如、吻合严密、运输方便等优点。接着,我引导学生将探索过程和结论写成实验报告形式的探索文章。可见,探索的过程,更是提高的过程。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悟性
有悟性才能在作文中显现生机勃勃的创新能力,才能显示个性生动的独特性。作家在创作前常去体验生活,实际上就是到生活中寻找悟性、寻找灵感,然后创造出有独特风格的文章,这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是很有启示的。如果我们能在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悟性,他们就能触类旁通,联想顿悟出创作的灵感与欲望。而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感悟是不同的,因此写出的文章即使是同一事、同一材料,其认识、构思立意也决不可能相同,他们一定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世上绝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千个人看《红楼梦》,必定会出现一千个林黛玉”。原因何在?个性异也!“文如其人”即是最好的佐证。可见,只要我们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悟性,他们就一定能写出具有自己个性的文章。因此,教师应全方位地为学生沟通接触社会生活及生活实际的渠道,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在对大自然的审美与感悟中怡情激趣;引导学生步入社会,评议时事,关心社会热点,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用心体会,感悟生活,感悟人生,萌发写作激情。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发展潜在的个性
1.鼓励学生“我能行”
“我能行”是自主意识和自信精神的有力表现,是个性锋芒的展露。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极力提倡“我能行”的精神,因为它能唤起潜在的个性动力。这种鼓励,无论对爱写或怕写作文的学生都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效果明显。
2.放手让学生互改作文,增强主体意识
学生互改作文是培养学生自我主体意识的很好的实践活动。可让学生互改作文,学生自己参与了改作实践,明确了自己是作文的主人,领悟到了自己写作过程中出现的或未出现的问题,在修改过程中又将根据自己的评判来修改,个性得到了体现,感受到了一些作文章法和写作要领之类的问题,无形中提高了写作水平。
3.革新学生作文评价,呵护个性
教师过多地否定学生习作,会使其失去自尊心与自信心。学生的习作无论是好是坏、是长是短,都是他们辛勤劳动的结晶,教师都要尊重他们的劳动。因此,在评价学生习作的过程中,要采取宽容的态度,本着“尊重为先,多就少改”的原则,力求维持原意,呵护学生写作的个性。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得以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为了自由表达和与人交流”,强调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提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觉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却是“清规戒律”太多,如规定写法、强行命题、限定字数等,使学生的写作处于被动,以致千人一面,无思想火花,无个性色彩。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提出“张扬习作个性,变被动为主动”这一作文教学主题,培养学生个性,让其写出具有个性化的作文。
【参考文献】
[1]李成飞.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0,(56).
[2]朱兰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策略探[j].考试周
刊.20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