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阳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信阳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记载,唐代陆羽《茶经》和唐代李肇《国史补》中把义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宋朝,在《宁史·食货志》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把信阳茶列为名茶。元朝,据元代马

端临《文献通考》载:“光州产东首、浅山、薄侧”等名茶。明朝,对名茶方面的记载很少。清朝,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清朝中期

是河南省茶叶生产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制茶技术逐渐精湛,制茶

质量越来越讲究,在清未出现了细茶信阳毛尖。

清光绪末年(1903-1905),原是清政府住信阳缉私统领、旧茶业

公所成员的蔡祖贤,提出开山种茶的倡议。当时曾任信阳劝业所所长、有雄厚资金来源的甘周源积极响应,他同王子谟、地主彭清阁

等于1903年在信阳震雷山北麓恢复种茶,成立“元贞”茶社,从安

徽请来一名余姓的茶师,帮助指导茶树栽培与制作。

1905-1909年甘周源又邀请陈玉轩、王选青等人在信阳骆驼店商

议种茶,组织成立宏济茶社,派吴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带买茶籽,还请来六安茶师吴记顺、吴少堂帮助指导种茶制茶。制茶法基

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方法,用小平锅分生锅和熟锅两锅进

行炒制。炒茶工具采用帚把,生锅用把长0.5米、把粗0.1米的帚

把2个,双手各持1把,挑着炒。熟锅用大帚把代替揉捻。这就是

信阳毛尖的最初制作技术。

1911年,甘周源又在甘家冲、小孙家成立裕申茶社,在此带动下,毗邻各山头茶园发展均具有一定规模。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

购买茶籽并学习龙井炒制技术。回来后,在“瓜片”炒制法的基础上,又把“龙井”的抓条、理条手法融入到信阳毛尖的炒制中去,

改生锅用小把炒制为生熟锅均用大帚把炒制。用这种炒制法制造的

茶叶就是当今全国名茶信阳毛尖的雏形。

为了迎接1915年巴拿马运河通航而举行的万国博览会,1914年,信阳县茶区积极筹备参赛茶样,有贡针茶、白毫茶、已熏龙井茶、

未熏龙井茶、毛尖茶、珠三茶、雀舌茶。1915年2月,在博览会上,经评判,信阳毛尖茶以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的独特品质,被授予世界茶叶金质奖状和奖章。信阳毛尖从此成为河南省优质绿

茶的代表。1958年,信阳毛尖在全国评茶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

信阳在喝茶上十分讲究,极儒雅,极繁文缛节,贵族气十足。首先是茶具,一定要用透明的玻璃杯沸水要落了滚才可沏茶。杯中放

了茶叶,注入浅水,但并不饮,而是倒去浮沫再注水,这叫“洗茶”。经过了这番洗,茶方可饮。送给客人的茶水不是十足的满杯,而是八成满,俗称“酒七茶八”。茶杯是绝对不可盖的,这既不同

于北京的盖碗茶,更不同于闽南的功夫茶。信阳人饮茶无论城乡都

讲究一个观赏美,客人到来,一溜十几个玻璃杯亮晶晶排开,一一

放茶叶,又一一注浅水洗茶,再一一斟满,一杯杯捧到客人手上。

主人在陪客人饮茶时,不断打量客人杯中茶水的存量,如果喝去一半,就会及时续茶,使茶汤浓度保持一致,水温适宜。到信阳做客,饮茶应漫饮细啜,边谈边饮,不可狂饮暴喝。客人喝足,倒掉残茶,即示意不再饮用,否则,主人还会给客人续茶。

在信阳,不仅客人登门要以茶敬客,真诚恭谨,而且亲朋好友之

间的往来,也多以茶为礼,绝不疏忽。这是信阳流传了千百年的纯

朴习俗。信阳民间,逢年过节或日常拜亲访友,都有馈赠茶叶的习惯,虽然包装简陋,却是他们亲情和友情的真诚传递。友人,特别

是来自远方的好友,短暂的欢聚之后,临别之时意犹未尽,以自产

的茶叶为赠,不仅是友情的展现,也是对友人深深的祝福。赴外地

看望多年未见的好友同窗,战友同事,一包信阳毛尖必不可少。送

茶表达的不仅仅是浓浓的故乡情和同窗情,还有互相的思念和永不

褪色的友谊。在外地学习工作的信阳人从故乡归来,也总不忘带点

上好的信阳茶,简单而质朴的信阳茶,成为友谊的厚重载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